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祁黄羊》优秀教案设计

《祁黄羊》优秀教案设计

2025-01-11 10:07: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CKliuc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祁黄羊》优秀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祁黄羊》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祁黄羊》优秀教案设计

篇1: 《祁黄羊》教案设计

(2)各自轻声读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

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a.提问:“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荐外边的人不避开仇敌)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b.“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推荐家里的人不避开亲属)

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从国家的、公众的利益考虑)

②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

a.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b.分配角色:祁黄羊、晋悼公、使者。

c.充实下述内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没想到解

“…去世了。悼工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个能接替他的人。

d.当众表演(两组),表演后评议。

⑶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4]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画出有关语句,讨论所画内容,指名朗读有关语句,要求有感情。

2、指导复述。

⑴回忆课文各段大意。

⑵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得详细。

⑶同座互相检查复述情况。

⑷指名当众复述、评议。

三、课后作业

1、把《祁黄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篇2:祁黄羊教案设计

祁黄羊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认识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祁黄羊与悼公的对话,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祁黄羊一心为国、处事公正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3、祁黄羊

2、提问:你对祁黄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绍有关他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结合课后生字表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3、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4、理清文章层次。

⑴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那儿写到那儿?

⑵他第一次举荐谁?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⑶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八自然段)

⑷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5、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再抄写。

兴亡 举荐 慎重 人选 推荐 合适

3、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向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学习的《祁黄羊》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大家来看填空。

2、出示填空:课文记叙了祁黄羊因为( )而向悼公辞职,并且向悼公举荐( )和( )的故事。

3、弄清楚了祁黄羊为什么推荐这两个人后,晋悼公很受感动,他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呢?同学们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4: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

教师板书:

外举不避仇 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外举不避仇”的事?

2、同桌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指名读,指导。

思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悼公对祁黄羊是非常信任的)

祁黄羊推荐中军尉是随随便便说的吗?(不是)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了想、郑重地说)

“想了想”、“郑重的地说”可以猜出祁黄羊在推荐前似乎把朝廷的官员都在自己的脑子里飞快的过了一遍,不然他怎么会知道解狐能够担此重任。

祁黄羊推荐解狐担任中军尉,悼公是怎样的反映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映?(比较句子,着重体会悼公的深感意外)

祁黄羊是怎么回答悼公的?谁来把祁黄羊回答悼公的话读一读呢?(指读)自己反复的读读这句话,从中你能体会祁黄羊哪些高尚的`品德?(出以公心

公私分明,不计前嫌,不计较个人得失……)

3、分角色读对话

4、请两个同学演一演这部分内容。

5、a 现在你就是祁黄羊,《实话实说》的记者来采访你。请问祁大人,常言道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不报杀父之仇,却举荐仇人担任要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评价:好一个“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祁黄羊!)

b 现在你就是解狐,是你亲手杀害了祁黄羊父亲。当听到祁黄羊举荐你担任中军尉的消息,你有何感想?

(评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好一个顾全大局的祁黄羊!)

c 你是祁黄羊的叔叔,听说他居然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当中军尉,你想对他说什么?

难道祁黄羊就没有想到这些吗?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怎么可能想不到呢?然而他把个人的恩怨放在一边,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正是体现了他做事——(出以公心)知道什么叫“出以公心“吗?(从国家的、公众的利益考虑)

事实上祁黄羊没有看错,历史上的解狐确实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人。

5、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 “外举不避仇”了吗?

过渡:既然祁黄羊已经推荐了解狐,而悼公也同意了。怎么还会祁黄羊要推荐人呢?

三、学习“内举不避亲”

1、说说什么叫“内举不避亲”。

2、哪几段写的是“内举不避亲”的事?读一读他举荐儿子的有关语句。

这一次祁黄羊是怎么向悼公推荐自己的儿子的?反复读读祁黄羊说的这句话,说说从“只有”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有点出于无奈;“只有”表示唯一、仅有的意思,说明除了祁午,就再也没有人能担当此任了)

3、悼公对祁黄羊这一举荐有什么反应?请一位同学读第10自然段。对悼公的惊讶、不理解,祁黄羊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句子:指名读第11自然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该段。

把祁黄羊说的第一句话里的“不能不”换成“一定会”好不好,为什么?比较读一读再回答。祁黄羊为什么要如此慎重地推荐替代他的人呢?

引读祁黄羊的话:“所以我只是想——”,“压根儿就没想——”

(评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好一个忠臣祁黄羊!)

4、现在你就是祁午,知道自己的父亲举荐你,你心里怎么想,想说点什么?你是祁黄羊的政敌,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只要对国家有利,根本不理会别人的流言蜚语。这再次表现了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

实际上,祁午的确是一个十分有才干的人才,他没有让爸爸失望。

5、把写“ 内举不避亲”的这四小段课文一道读一读。

6、默读课文开头两个自然段,说说写的是什么。祁黄羊因病辞职,是不是也是一种出以公心的考虑呢?

(年事已高,腿脚不好,再不辞职会耽误了国家大事)

7、让我们再次赞颂祁黄羊吧。集体用赞美的语气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拓展

1、如此看来,无论是祁黄羊的因病辞职,还是他的“外举”与“内举”,都和这四个字紧密相连——出以公心。学生集体读。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赞美他吗?

(出示:大公无私 鞠躬尽瘁 宽宏大量 高风亮节 一心为国 虚怀若谷

赤胆忠心 精忠报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篇3:《祁黄羊》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了解人物。

导入: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著名人物,请同学们看词语,想想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春秋时期晋国贤臣祁黄羊,又收获了一个怎样个故事?

二、走进故事,品析人物。

(一)了解中军尉

一天,祈黄羊面见晋悼公提出辞职,他想辞去的是什么职务呢?中军尉是个什么样的职位呢?你从哪些文字读懂的?

晋国乃春秋五霸之一,军事力量强大,与中军尉祁黄羊训练密不可分。时局紧张,用人是否得当尤为重要。一旦错用中军尉,则削弱晋国力量,给别国有机可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中军尉的人选关乎---晋国兴亡。

(3)中军尉的职责如此重要,所以,当祁黄羊已年近古稀,不能再为国出力了,他便辞职让位,他这么做是出以------公心。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1.同桌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2.(1)初读对话,品读关键词句。

【出示】:祁黄羊与悼公的第一组对话。

A.你从悼公的话中体会到了他对祁黄羊的(信任)!

B.哪些词表明了祁黄羊的态度?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想了想、郑重)变成红色。

C.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祁黄羊对待这件事情的“郑重”?

D.齐读,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

(2)再读对话,走进人物心理。

A.引读:祁黄羊想了想。质疑:那么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课文,思考体会。

B.交流。(学生可能回答: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谁才适合呢?或只有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能胜任或中军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解狐最有军有才能,他是最佳人选等等)

C.原来祁黄羊想了这么多,真可谓深思熟虑,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读):“我看解狐就不错。”

(3)感情朗读,加深体验感悟。

A.刚才大家一遍又一遍地读书,走进了祁黄羊的心理,了解了他的真实想法。可是晋悼公当他听到祁黄羊居然推荐仇人解狐时,你猜会有什么反应?

B.我们一起用深感意外的语气来读读悼公的话。

C.谁来做一回祁黄羊,有力地回复一下悼公的疑惑呢?指名学生读:“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D.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顿时--?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感受吗?(引导说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等)

谁能把他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3.是啊,祁黄羊的提议太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解了,猜想一下他的亲人还有老百姓听到他提议解狐当中军尉,会怎么样?他的仇家解狐听了又会作何感想。

(学生模拟不同的人发表见解)

4.过渡:

是啊,大家都为此深感意外,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接下来他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让我们练读第8—12自然段

(三)学习“内举不避亲”

1.刚才我们学习外举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读—品—读—悟)

2.请大家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内举部分的对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得更好。

3.学生自学,教师了解学情,点拨指导。

交流:

这一次举荐祁黄羊的态度怎样?(认真、严肃的)

他在慎重地思考,他要经过深思熟虑。从祁黄羊的话语中你们明白了什么?(只有祁午了,没有其他人了。)

师:他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呢?(祁黄羊只看中可以担当此重任的人,而非自己的仇人或亲人。解狐是第一位的,而祁午是第二位的)

4.当老百姓听说祁黄羊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大官,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祁午倍感压力,他又会怎么跟父亲说?

(学生讨论表演)

5.祁黄羊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想法的,读读第十一自然段。

【出示】:“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从这一段你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么样的心?(大公无私)

在举荐人选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国家的兴亡)

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他一颗爱国的心。谁再来读。(生再读)

师:祁黄羊的心像水晶,一点不搀杂自己的私心,如果把人心比作天平,那祁黄羊的心就是最公正的天平,在这个天平上,他的指针一直指向的是什么?(国家的利益)

这就叫―― 出以公心。这里的“公”就是指什么? (是国家的利益)

(四)学习最后一段加深理解

1.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得很好,悼公欣喜不已,他怎么评价祁黄羊?学生模仿悼公、大臣、百姓赛读。(课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含义?

2.让我们面对祁黄羊的塑像来夸赞一下他吧!(可以是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

三、课本剧表演,升华理解。

对话描写是本课故事的特色。想人物所想,大胆尝试表演课本剧。(课件:课本剧

四、总结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五、作业布置

1.学校马上就要举行汉字听写大赛了,要求每班推荐三名学生参赛,你打算推荐谁?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2.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篇4:《祁黄羊》教案设计

利用早读课,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祁黄羊》这一课。

这一课,字面上的意思很明了,一眼就可以洞穿。那么如何挖掘文中的人文情趣呢?

忽然间,灵感就像鸣叫着的小鸟飞来,瞬间栖落在我的心头。

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就人物“说话”或者互相“通信”,一切的心理活动就显山显水了。

文中的悼公形象是活的,一开始他听了祁黄羊说:“我看解狐就很不错。”时,他是深感意外,后来,当祁黄羊说:“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的时候,他是十分惊讶。而等到听到祁黄羊的解释“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此时的悼公是很受感动,情不自禁地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那么文中另外两个人物,如何来凸显他们的形象呢?

一位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解狐,一位是祁黄羊的儿子祁午。

我设计了以下方案,一是解狐知道了是祁黄羊举荐他做中军尉的时候,他会想什么,说什么?祁午听到父亲推荐解狐的时候,他会想什么,说什么?

二是,解狐病逝以后,祁午听到父亲推荐自己的时候,他又会想什么,说什么?

三是,如果他们三人互相通信,他们会在信中写什么?

你试试看,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会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解狐知道了是祁黄羊举荐他做中军尉的时候,他会想什么,说什么?

生:解狐会不理解,祁黄羊怎么会推荐我呢?难道他不想报杀父之仇了吗?

生:解狐会想,祁黄羊真是胸怀宽广啊!

生:他真是胸怀大度啊。

生:他的肚子里可以撑船,真是宰相啊。

生:祁黄羊做事一是一,二是二,真是光明磊落呀!

生:祁黄羊做事不计私仇,这样的人真是难得啊。

生:我真是后悔啊,我为什么要杀掉祁黄羊的父亲呢?

祁午听到父亲推荐解狐的时候,他会想什么,说什么?

生:祁午会气得暴跳如雷,他会说:“父亲啊父亲,你怎么忘掉了父之仇了呢?

生:父亲啊,我的爷爷在地下死不瞑目啊?

生:父亲啊,你一定被乌云蒙住了眼睛。

生:父亲啊,我哪一点比上解狐,你是怕别人说你偏心,你就不推荐你的亲生儿子啊!

师:是啊,皇帝都可以把皇位传给他的儿了,你祁黄羊为什么就不把中军尉的职务传给你的儿子呢,这不是太傻了吗?

解狐病逝以后,祁午听到父亲推荐自己的时候,他又会想什么,说什么?

生:我的父亲啊,你真是一位不计私仇的父亲啊。

生:爸爸,我到现在才理解你,你真是一位以大局为重的父亲啊。

生:爸爸,你的心里装的是祖国,不是个人的恩怨啊。

生:爸爸,你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这一点,值得我学习啊!

如果,你让他们再互想写一写信,难免他们不会有新的收获。

这样,心理的揭示就水落石出了,课文也就会如此而丰厚了许多,人物形象也就更为鲜明!

篇5:《祁黄羊》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3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1抄写词语;

2组词;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5按原文填空;

6听写词语。

课外: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画出词语,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从哪儿写到哪儿?

指名朗读。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

[4]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2、指导复述。

一、复习。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板书:因病辞职。

4.练习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2.齐读句子。

3.学生质疑,师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四、学习第二段。

1.自读课文,思考:“外举不避仇”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内举不避亲”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2.指名口述。

3.理解“外举不避仇”。

①引读体会悼公与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

从悼公的话中,体会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从祁黄羊的“想一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②导读第二次对话。

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体会祁黄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4.理解“内举不避亲”。

①自读第8-11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②讨论交流。

从“只有”、“想了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是无奈而又慎重的决定。

从悼公的惊讶神态和反问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出人意料的。

读好祁黄羊的话,理解祁黄羊举荐儿子的原因。

③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5.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课件出示画面)。

①自读第二段,记住有关内容。

②分组分配角色表演。

③指名两组当众表演评议。

6.小结:

①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再读末节。

五、指导复述。

1.回忆课文各段大意。

2.同桌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评议。

六、作业。

1.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injing)落下了毛病(laoluo)

统帅(shuaisuai)兴亡(xingxing)

解狐(xiejie)慎重(shengshe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

才能()重任()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和()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为()着想。

篇6:《祁黄羊》教案设计

第二教时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课文主要讲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思想境界。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举荐人才的过程中,用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段,通过多形式的诵读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设计理念: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内心,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祁黄羊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晋悼公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出示晋悼公说的话.)

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记。(板书: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

二、精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悼公的话)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中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感受。我们不仅要闻其声,还要感其心。

打开书本,自由读读3~12自然段的对话,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人物内心。

(一)、精读“内举”部分(3~7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

2、结合评价,感悟人物内心。

(1)第三、七自然段要读出悼公的王者之气。(指导读)从悼公说的话可以看出悼公对祁黄羊的态度怎样?(信任)从那儿看出?

(2)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祁黄羊郑重的语气。(指导朗读)悼公让祁黄羊举荐人才,祁黄羊想了想后才郑重地说,他会想些什么?看来,祁黄羊举荐解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3)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悼公的深感意外。(指导朗读)

(4)第六自然段祁黄羊回答时非常严肃。从祁黄羊回答悼公的话中,可以看出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不计前嫌……)

3、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同桌互读、指名读)

(二)、精读“外举”部分(8~11自然段)

过渡: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病死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1、请大家读第九、十自然段,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指导朗读。

2、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祁黄羊这个时候,就在他辞职的几天时间里,先后推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整个晋国人都感到非常惊讶,不止是悼公。

(1)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他推荐杀父仇人解狐当中军尉时,纷纷登门,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可以自由练说。

是啊,祁黄羊举荐的可是杀父仇人啊!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全国上下就没有一个人懂他的心吗?

是啊,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冲突时,我们应该顾全大局。

(2)解狐去世后,祁黄羊有格外慎重地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消息传出后,那些卑鄙小人又会怎么说?

(3)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难怪悼公听到他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后,深感意外地说——(生齐读)。听到他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后,惊讶地说——(生齐读)。

(4)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他心里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呢?

(5)当他的儿子听到他父亲举荐他时,他又会怎么想呢?

3、对,用实力证明一切,事实胜于雄辩嘛。有句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歪。祁黄羊才不怕这些小人的坏话呢。他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

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一颗爱国的心,谁再来读读。

从这一段中,你们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样的心?(无私的心)他举荐人才, 只是想——(生齐读),而压根儿就没有去想——(生齐读)。

(三)理解悼公的话

他完全是为国家的利益着想,这就叫——(出以公心)这里的“公”就是指国家的利益。让我们再来夸一夸祁黄羊。(齐读最后一段)

加点的词,有没有自己的理解?

三、总结课文

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地很好,悼公欣喜万分。在欣喜时,他心里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课文,体会祁黄羊无私的心。(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

四、课后作业

1、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2、课后阅读《毛遂自荐》。

板书:外举(解狐)不避仇

祁黄羊 出以公心

内举(祁午)不避亲

篇7:《祁黄羊》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让我们想到一个成语—— “卧薪尝胆”;说到林则徐,我们会想到“虎门销烟”“忧国忧民”; 说到祁黄羊,我们会想到——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板书】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在心里写

2、这些是悼公赞扬祁黄羊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悼公的这段话吧!

出示句子: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指名几个人读,怎么读好?读出什么?

二、理解“外举不避仇”以及“内举不避亲”

(一)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外举不避仇”的事?同桌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指名读,指导。

2、请两个同学演一演这部分内容。

要点一:引导学生从“祁黄羊想了想”、“郑重”等词句中,领悟祁黄羊举荐解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要点二:从悼公的话中感悟确定人选关系重大和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3、分角色读。男生读悼公的话,女生读祁黄羊的话,一生旁白。

4、a 现在你就是祁黄羊,《实话实说》的记者来采访你。请问祁大人,常言道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不报杀父之仇,却举荐仇人担任要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b 现在你就是解狐,是你亲手杀害了祁黄羊父亲。当听到祁黄羊举荐你担任中军尉的消息,你有何感想?

c 你是祁黄羊的叔叔,听说他居然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当中军尉,你想对他说什么?

难道祁黄羊就没有想到这些吗?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怎么可能想不到呢?然而他把个人的恩怨放在一边,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正是体现了他做事——(出以公心)知道什么叫“出以公心“吗?事实上祁黄羊没有看错,历史上的解狐确实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人。

5、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 “外举不避仇”了吗?

(二)学习“内举不避亲”

1、说说什么叫“内举不避亲”。

2、哪几段写的是“内举不避亲”的事?读一读他举荐儿子的有关语句。你觉得其中的哪个词语值得注意的?

要点:引导学生从“只有”体会祁黄羊是在先举荐解狐,解狐死后又无人可以举荐的情况下才举荐祁午的。他的态度是慎重的,又是无可奈何的。

3、悼公对祁黄羊这一举荐有什么反应?请一位同学读第10自然段。对悼公的惊讶、不理解,祁黄羊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读第11自然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该段。

把祁黄羊说的第一句话里的“不能不”换成“一定会”好不好,为什么?比较读一读再回答。祁黄羊为什么要如此慎重地推荐替代他的人呢?

要点:可以用第3自然段里悼公的话回答,也可以用第10自然段中祁黄羊自己的话来回答。

引读祁黄羊的话:“所以我只是想——”,“压根儿就没想——”

4、如果你是祁黄羊的政敌,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5、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后,他们能理解祁黄羊吗?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6、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得很好,悼公欣喜万分。现在请小记者再来采访晋国的百姓,听听此时他们的心声怎样了。

是的,在悼公欣喜时,晋国百姓的心里也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出示文段】再次朗读,读出感情!

三、总结课文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以后把这则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四、作业布置

1、把这则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板书设计:

9、祈黄羊

外举不避仇

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篇8:《祁黄羊》教案设计

《祁黄羊》教案设计

苏教版第八册《祁黄羊》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2、  指导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入: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灿烂,例如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清正廉洁的公仪休,今天咱们要接触的也是一颗闪亮的星星――祁黄羊。(板书课题) 二、听故事(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 三、学习第1段,第2段 播放第一自然段 师: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几个大国征伐别国。 播放第二自然段 师: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生:因为腿脚落下毛病,走路不方便,所以请求辞职。 师:用四个字能概括吗? 生:因病辞职(师相机板书) 师:好,同学们齐声把这一段读一下。 四、学习3-11自然段 1、师:前两段内容写了祁黄羊因病辞职,他曾做为中军尉,这个重要的官职可不能空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默读课文3-11自然段。 (生默读课文) 师: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写祁黄羊两次举荐人才的事。 师:也用四个字来概括。 生:两次举荐。(师相机板书) 揭示句子: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于公心,真是难得呀!”(齐读句子) 2、师:“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生:推荐外边的人不避开仇敌。 师:在课文中它说的又是怎么一回事?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吗? (生读相关内容) 师:悼公为什么要让祁黄羊推选合适的人呢? 生: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和高度信任。 师:从祁黄羊的“想一想,郑重”中体会到祁黄羊当时的什么心情? 生:经过深思熟虑 师:面对祁黄羊的举荐,悼公有什么表现? 生:深感意外。 出示句子: “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指导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师:悼公由先前的深感意外,到后来同意祁黄羊的意见,什么起了决定作用? 生:祁黄羊的回答 师:那么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祁黄羊的什么品质? 生: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 师:那么你们就带上这种精神把举荐内容读给同桌听。(同桌交流朗读) 3、师:“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生:推举家里边的人不避开亲属。 师:在课文中“内举不避亲”说的又是怎么一回事?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吗? (生找出内容并朗读) 师:这次祁黄羊推荐祁午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能找出文中的个别词语吗? 生:想了想,郑重 师:对比下面两句话,谁能把括号内容填完整? A: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 B: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难道? 生:难道你不仇恨他吗? 师:对于悼公的疑问,祁黄羊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生:课文第11自然段(让生练读这段内容) 师:在祁黄羊的两次举荐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师:那你们带着这种美好品质,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师指导) 4、出示多媒体让生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 )解狐和( )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出以( ),为( )着想。 师:齐读这段话,谁能用四个字概括出课文12自然段的内容。 生:举荐受赏(师相机板书)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总结全文:“像祁黄羊这样出以公心,为国着想的人,难道不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星吗?” 五、作业: 1、把《祁黄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搜集“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板书设计: 祁黄羊 因病辞职 出以公心 两次举荐 为国着想 举荐受赏  

篇9:《祁黄羊》的教案设计

《祁黄羊》的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分清层次。

2、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了解时代背景及中军尉职责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这个字(祁)读什么吗?(强调注音和字形)齐读课题

2、明确:课题是一个人名。看书上的插图,辨认哪一个是祁黄羊,从哪看出来的。(基本答道——中军尉)请同学简介中军尉。

3、过渡:想知道这篇文章讲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自由的朗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三、检测自读:

1、ppt出示一组词语【霸主 辞职 征伐 晋国 举荐 召唤 慎重 压根儿】

2、同学自由练读自语。

3、开火车的形式请同学充当小老师带读,并相机正音。

4、全班齐读生字词。

5、ppt出示第二组词语【祁黄羊 悼公 解狐 祈午】

6、请一位学生范读,并说明这一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人名——那这一组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回答几人与祁黄羊的关系)

7、齐读词语

8、过渡:大家都德真棒,现在你一定都能认识这些词语了吧?那如果把他们放到文章当中,你还能准确的认出他们来吗?

9、指名读文,其它同学认真听。

10、思考:文章到底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快速浏览全文,试着填空——

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 )因病主动请求辞职,( )要求他推荐贤才,他先推荐他的杀父仇人 ( )任中军尉,后又推荐自己的儿子( )任中军尉( )赞赏他( ),真是难得!

再简洁概括成——祁黄羊举荐人才。

四,理清结构。

1.本文说的是祁黄羊举荐人才,那你能不能找到文章哪里到哪里说的是举荐呢? 明确3-13经过——再引导细分——有三层;1是举荐解狐,2是举荐祈午,3是人们的评价。——分组朗读这三层。

2,那既然这样,你能不能说说文章的第一二两个自然段段说的是什么呢?(原因。)

五、重点研读(1-2)

1、让我们回到故事的一开始(请人朗读),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次的举荐呢?(告老退休)

2、祁黄羊是因为老了想享享清福了才辞职的吗?是因为什么?(以国家为重)

3、看来祁黄羊这边一退休,那边立刻就要有人补上来,再一次说明了中军尉这个职位很——重要!引入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大致说明下。

4,那么,这么重要的职责,祁黄羊都推荐了谁呢?悼公有没有采纳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钢笔描红。

六,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说到林则徐,我们会想到“虎门销烟”、“忧国忧民”;说到祁黄羊,我们想到的是——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板书】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写。

2、这些是悼公赞扬祁黄羊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悼公的这段话吧!

【出示】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指名几个人读,怎么读好?读出什么?(感动、敬佩、赞叹)

二、理解“外举”和“内举”

1、“外举不避仇”中“举”是什么意思?“避”、“仇”怎样理解?

(“举”是推举、推荐;“避”是避开、回避;“仇”是仇敌、仇人,文中指解狐)

连起来怎样解释呢?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推荐外面的人不避开仇敌,推举自己的人不避开亲人。)

2、悼公让祁黄羊做什么事?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谁读得更像一位国君?

指导读。全班齐读。

3、练习:用“重”字组词

【填空】:

在军队中,中军尉职责( 重大 ),所以决定人选的事非常( 重要 )。 对于这件事,悼公十分(重视 ),悼公( 尊重 )祁黄羊的意见,问的是谁能担此( 重任 )。

4、还有哪儿用到了含有“重”的词语?

(祁黄羊的两次“郑重地说”以及“不能不慎重” )

5、【出示】: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1) 【板书“郑重”】“郑重”就是严肃而认真,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显得很“郑重”呢?探究“很”和“只有”。

(2) 指导读好两句话。

6、当悼公听到这两句话后有什么反应?

指导理解“深感意外”和“十分惊讶”。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表现在哪儿?

理解四个问号。(前面是一个反问句一个疑问句,后面是两个反问句)

指导读出惊讶、疑惑的语气。

7、是啊,祁黄羊的提议太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解了,难道他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吗?如果是他的亲人长辈听到他提议解狐当中军尉,会怎么样?

(有责备——你这个不肖的儿子,你难道不想着报仇雪恨吗?

有担心——万一解狐上台以后恩将仇报,反过来陷害你呢?你不是自讨苦吃吗?)

是啊,大家都为此深感意外,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当老百姓听说祁黄羊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大官,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还以为祁黄羊是个好官呢,还不是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儿子!真是太偏心了!)

8、看来悼公的担心不无道理。那么,祁黄羊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 【板书“慎重”】理解“慎重”。体会“不能不”的语气比“一定要”更加强烈。

(2) “只是想”和“压根儿就没去想”的强烈对比。

教师点拨:祁黄羊心里一心想着的是中军尉的人选事关国家的兴亡,心里想的是国家的利益,这就是“出以公心”。这里的“公”指的是什么?(“国家的利益”)

(3) 你读懂了祁黄羊的话了吗?再次朗读体会。教师相机评价。(你真是祁黄羊的知心人呐!)

9、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后,他们能理解祁黄羊吗?他们分别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10、所以十分信任祁黄羊的悼公在听完后,深受感动,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出示,再次朗读】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三、总结课文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以后把这则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3、用上我们积累的成语,写几句你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4、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推荐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篇10:祁黄羊优秀教案

祁黄羊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媒体:

投影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 晋国 悼公 祁午 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 召 慎重

其它:中军尉 兴亡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 祁午

多音字:解狐

2、重点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 郑重 举荐 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5、交流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6、理清文章脉落。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内举祁午

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 尉 慎

上下结构:晋 荐 召

半包围结构:选 适 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

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业

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不避仇 大公无私

内举祁午 不避亲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课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宽阔 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表演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之士。板书:不避仇

二、作业

1、朗读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 )荐( )伐( )悼( )

晋( )存( )代( )掉( )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与上文比较,为什么不再用“十分惊讶”而用“深感意外”?

4、指名朗读第十一自然段,讨论:祁黄羊为什么要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们仇人或亲人”的下面加横线。齐读,问:祁黄羊一心想的是什么?

小结:由此可见,祁黄羊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不但外举不避仇,还能做到内举不避避亲。板书:不避亲

5、既然这样,为什么祁黄羊不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而要先推荐解狐呢?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羊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

课堂讨论,可参考查阅的历史资料了解祁黄羊的为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三、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1、理清顺序

因病辞职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2、学生试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四、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说说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还想到相似的什么人?

五、作业

1、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慎重 才能 重任

2、照样子写词语。

代替(“代”与“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与“危”意思相反)

3、拓展练习

解狐听了祈黄羊的举荐,会怎么想说做?

祁午听了祈黄羊的举荐,会怎么想说做?

【《祁黄羊》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祁黄羊说课稿

2.祁黄羊说课稿第一课

3.苏教版祁黄羊教案

4.四年级《祁黄羊》教学反思

5.祁黄羊同步练习教案

6.祁黄羊的教学设计

7.语文祁黄羊的教学反思

8.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祁黄羊》教学反思

9.作文 登黄羊山

10.祁国的诗

下载word文档
《《祁黄羊》优秀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