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励志书法名言作品

励志书法名言作品

2023-10-03 07:53: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antiagoch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励志书法名言作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励志书法名言作品,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励志书法名言作品

篇1:励志书法名言作品

1)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3) 书肇于自然。——蔡邕

4)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5)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6) 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7)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8)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9)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0) 字无百日功。

11)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12)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13)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14)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15)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6)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17)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18)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19)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20) 字怕练,马怕骑。

篇2:励志书法名言作品

1)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2)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5)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6)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7)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8)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9)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10)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11) 厚德载物

12)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13)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4) 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15) 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16) 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17)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18)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9)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20)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篇3:励志书法名言作品

1)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2)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3)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5)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6)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7)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8) 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9)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10)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1)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12)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3)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14)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5)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16)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17)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18)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19)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20)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篇4:励志四字书法名言作品

1)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 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3) 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4) 学贵有恒:学习最珍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5) 学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6) 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7) 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8) 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9) 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10) 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篇5:励志四字书法名言作品

1)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 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3) 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4) 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5) 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6) 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7) 修身慎行:修:学问品德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谨慎小心地处理问题。

8) 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9) 聚精凝神:聚:集合,会集。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

10) 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篇6:励志四字书法名言作品

11) 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12) 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3) 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14) 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15) 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16) 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17) 痀偻承蜩:痀偻:曲背;承:粘;蜩:蝉。驼背老人粘蝉。比喻做事专心才能成功。

18) 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9) 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20)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篇7:励志四字书法名言作品

1) 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2) 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3)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4)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5) 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6) 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箦:席子。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7) 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8)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9) 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10)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篇8:励志四字书法名言作品

11)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2) 贻误后学:后学:后来的学习者。错误遗留下去,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

13) 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4) 苦学力文:力:努力;文:著文。用功学习,努力写作。

15) 梧鼠学技:形容在学习中贪多而学得不精。

16) 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17) 好学不厌: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18) 大可师法:师法:学习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19)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0) 宵分废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休息。形容学习或工作非常勤奋。

篇9:励志四字书法名言作品

11) 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12) 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13)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4)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15) 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16) 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17) 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18) 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19) 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20) 窥涉百家:窥涉:涉猎,学习;百家:学术上的各种流派。广泛学习,汲取各派的长处。

篇10:书法名言名句作品欣赏

1)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摩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南宋.姜夔《续书谱》

2) 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行势,忙则失其规矩。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

3) 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南宋.陈牺《负暄野录》

4) 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坏灌《六体书论》

5)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谳《学书论》

6) 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7)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清.郑板桥

8)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明.沈灏〈画尘〉

9) 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伤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10)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北宋.苏轼〈论书〉

11) 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清.梁谳《学书论》

12) 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3)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清.王淑〈论书滕语〉

14) 若但株守一家而摹之,久之必生一种习气,甚或至于不可响远。苟能知其弊之不可长,于是自书精意,自辟性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袭不蹈而天然入声,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传后世而无槐:而后成其为我而立门户矣。清.沈宗骞〈芥学画编〉

15) 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翰林粹言》

16) 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清.梁谳《学书论》

17) 今之学书者,自当以唐碑为宗。唐人门类多,短长肥瘦,各臻秒境;宋人门类少,蔡,苏,黄,米,俱有毛疵。学者不可不知也。清.钱泳《履园丛话》

18) 旧他拓本与拓手精,则肥瘦不失,精神充足,而紧要在执笔得法,执笔不得法,纵令临古人墨迹,皆无是处也。清.梁谳《学书论》

19)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北宋黄庭坚《论书》

20) 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唐.张怀灌《六体书论》

篇11:励志书法名言

1)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2)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3)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4)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5)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6)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7)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8)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9)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0)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1)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2)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3)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14) 书肇于自然。——蔡邕

15)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6)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7) 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8)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19)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20)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篇12:励志名言书法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篇13:励志名言书法

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

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

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4、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

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篇14:励志名言书法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中国书法艺术已经逐渐被日本和韩国文化接受。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商朝的甲骨文。

再由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篇15:励志名言书法

励志名言书法

每当欣赏一幅励志名言书法作品,总让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人生需要自我激励,在自己家中书房、客厅或者企业办公室挂一幅励志名言书法作品,让您每天拥有满满的正能量。

第一励志书法《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出自儒家的国学经典《论语》。“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勤”即勤奋、敬业。“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

天道酬勤书法是以”勤劳“为核心内涵的经典四字书法,而“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勤劳的优良品格,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等。由此可见“勤劳”已经深入中国文化,弘扬“勤”文化对当今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励志书法《集健为雄》:

“积健为雄”阐述“为雄”是日积月累、学深养到、实实在在、不可作伪,都是积健的结果。“积健为雄”从企业角度来解释,就是员工和企业成长、境界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递进过程,只有自始至终不断地努力修身养成,探索实践,才能最终完成。因此,企业要发展壮大,则必须建立一个健康机制,健全的制度,用稳健的步伐奠定雄厚的基础,最终才能够实现雄图霸业。

第三励志书法:《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大凡人们办事时,容易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细致、谨慎、严肃,久后则是敷衍、马虎、粗心、草率,这样,往往办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终如始”的名言告诫人们办事应有始有终,始终如一,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糟,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第四励志书法《天行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堪称为流传最广、最具文化内涵的励志名言。

第五励志书法《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而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诸种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乐善好施;要有道义感,见义勇为;要有道德操守、讲诚信;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见利思义;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篇16:励志书法名言精选

1、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2、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3、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4、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5、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6、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7、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9、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0、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2、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13、书肇于自然。——蔡邕

1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5、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6、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7、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18、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20、字无百日功。

篇17:励志书法名言精选

1、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2、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

4、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7、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10、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1、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12、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13、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4、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5、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6、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17、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1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19、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20、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篇18:励志书法名言精选

1、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2、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5、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6、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7、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8、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9、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励志六字书法名言}。

10、认真写字快乐无穷,用心做事精彩一生。

1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1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15、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18、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19、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2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篇19:关于书法的励志名言

书法励志名句

1、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2、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3、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6、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8、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9、高三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阶段,它意味着奋斗、拼搏、坚持与恒心。

10、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11、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12、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3、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14、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15、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16、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17、字怕练,马怕骑

18、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19、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0、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书法名言名句推荐

1、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北宋.欧阳修《试笔》

2、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清.梁谳《学书论》

3、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北宋.黄庭坚《论书》

4、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5、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旁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明.丰坊《学书法》

6、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晋.卫铄《笔阵图》

7、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8、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清.梁谳《学书论》

9、若气质薄,则体格不大,学力有限;天资劣,则为学限,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工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今古,胸无成见。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10、初作字,不必多费诸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视之,既复,背贴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闭而追之......清.宋曹《书法约言》

11、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北宋.苏轼《论书》

12、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唐.蔡希综《法书论》

13、初学字时,不可尽其形势,先想字成,意在笔前。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声涩。晋.王羲之《笔势论》

14、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其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南宋.姜夔《续书谱》

15、初学条理,必有所事,因象而求意。终及通会,行所无事,得意而忘象。故曰由象识心,象不可着,心不可离。明.项穆《书法雅言》

16、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试势,乃可加功;功势既明,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无系拘踞;拘踞既亡,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于奋斫;奋斫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神采;神采之至,几于玄微,则宕逸无方矣。唐.张怀灌《玉堂禁经》

17、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宋.袁文

18、形者,神之质地;神者,形之用也。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19、神即形也,行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射则神灭也。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20、夫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形不生动,其失则板;生外形似,其失则疏。故求神似于型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明.高廉

最经典的书法名言

1、北魏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2、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3、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4、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唐.孙过庭《书谱》

5、山谷云:凡作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弊,轻佻是其大病。直须落笔,一一端正。至于放笔,自成行草,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矣。清.梁章钜《学字》

6、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俗书非务为妍美,则故诧丑拙。美丑不同,其为为人之见一也。清.刘熙载《艺概》

7、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8、规矩入巧,乃明神化,出没不穷。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清.冯班《钝书吟要》

9、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不博约于何反?清.梁献《学书论》

10、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萧洒纵横,何拘平正?南宋.姜夔《续书谱》

11、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弋戟森列,自成一家。宋.朱长文《续书断》

12、直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13、苏文忠公曰: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事行草。犹未能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清.梁章钜《学字》

14、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北宋.赵构《翰墨志》

15、楷法与作行草,用笔一理。作楷不以行草之笔出之,则全无血脉;行草不以作揩之笔出之,则全无起讫。楷须融洽,行草须分明。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6、行书之体,略同于真。“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虞世南《笔髓论》

17、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北宋.苏轼《论书》

18、大字虽大而小,小字虽小而大,正书须有草意,草书须有正笔。郝经《原古录》

19、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御皆成扁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20、以楷法作行则太拘,以草法作行则太纵。

篇20:关于书法的励志名言

1、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2、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3、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6、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8、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9、高三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阶段,它意味着奋斗、拼搏、坚持与恒心。

10、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11、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12、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3、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14、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15、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16、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17、字怕练,马怕骑

18、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19、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0、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励志书法名言作品】相关文章:

1.励志四字书法名言作品

2.关于书法的励志名言

3.励志名言名句书法欣赏

4.软笔书法培训励志名言

5.书法成功名言

6.书法励志句子

7.书法内容名言警句

8.新海诚作品名言

9.莎士比亚作品的名言警句

10.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

下载word文档
《励志书法名言作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