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描写中秋的诗句赏析

描写中秋的诗句赏析

2023-03-18 08:17: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庆麟一二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描写中秋的诗句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描写中秋的诗句赏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中秋的诗句赏析

篇1:描写中秋诗句

描写中秋诗句

1、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2、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3、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5、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7、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8、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9、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0、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11、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12、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1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6、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2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21、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22、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23、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24、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25、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26、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27、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28、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

2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3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32、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33、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34、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35、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3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37、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38、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3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40、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

41、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

42、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43、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44、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45、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46、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47、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4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4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5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篇2:描写中秋诗句

1、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N《洞仙歌・中秋》

3、飞镜无根谁系?娥不嫁谁留?――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7、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佚名《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9、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2、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园上》

13、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佚名《思佳客・闰中秋》

14、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5、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佚名《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6、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17、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剪梅・中秋无月》

18、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佚名《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9、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张孝祥《水调歌头・舣棹太湖岸》

2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1、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2、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尾犯・甲辰中秋》

24、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6、何须如钩似i,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7、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28、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9、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刘晨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3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3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维《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2、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3、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34、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5、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佚名《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6、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杨万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3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38、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9、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佚名《尾犯・甲辰中秋》

40、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1、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篇3:描写中秋诗句

描写中秋诗句(精选50句)

1、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8、何须如钩似i,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0、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3、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4、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5、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6、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7、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8、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9、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0、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N《洞仙歌・中秋》

21、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2、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4、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5、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26、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7、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9、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0、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2、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3、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4、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5、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6、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y》

37、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40、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4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42、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3、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N《洞仙歌・中秋》

44、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5、问深宫,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6、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N《洞仙歌・中秋》

47、杯酒相延,今夕不应a。――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8、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49、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0、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篇4:中秋诗词诗句赏析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满江红.中秋寄远》

南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赏析:词的上片就中秋月这一面来写,主要展现词人的'飞扬意兴。起韵即激情喷涌,以一“快”字为催促,表达要上西楼赏月的酣畅兴致。而一“怕”字,又泄露出词人担心中秋月不够明朗的心思。在情感节奏上,此韵一扬一抑,起伏有致。接韵借用前人故事,写词人由西楼待月而请美人吹笛唤月,这就为中秋月的出场蓄足了势。三韵正面赋写中秋月的无垠光华,写得气势酣畅。在这里,词人采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把月色笼罩下的世界比喻为冰壶中的世界,则月色的皎洁无垠、透明清凉之状可感。又采用了一个玉斧修月的神话,把月亮的圆美无瑕之状也形容了出来。

词人由此中秋明月夜、由此歌舞助兴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牵情的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深沉的叹息。词人叹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天上的明月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一样。这一叹息,是承接着苏轼《水调派头·明月几时有》而来,其中不能不含有苏拭词中对于“月圆人不圆”的恨意,但词人此句意思显然又有所变化,词人主要是借月亮的不得长圆,叹息人事不得圆满特别是情人之间不得遂愿长聚的遗憾。

如果月亮总是圆,人间也便没有离别的痛苦,那么所有过往经历的离恨便都成了欢乐,诗人是如此深刻地体味着别离之情,那过往的离恨深入骨髓,让他的情思激越,如果苏东坡是明自然之理,而试图以此来劝慰自己化解离恨,那么辛弃疾则满满地都是对自然之理的控诉,为什么月要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人要有悲欢离合。

辛词之中,不乏要眇宜修之意象,但却在柔媚之中带着英雄的卓荦情怀,这种明显带着英雄矢志之悲的寄远之作,又怎么可能是思念一个邂逅的舞女的作品。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敬请期待!

篇5:中秋诗词诗句赏析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赏析

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中秋怀人本是透露着落寞情思,更何况一生波折的苏轼,独自品味着中秋月夜,但是,参悟自然之理的他,却出语峭拔,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也有悲欢离合,唯希望能够千里共对一轮明月,来传递这悠悠思念,经历了官场起伏的苏轼,以出世之思入世,他对人生的态度,也格外显出一种释然的理性。

此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历代评价:

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俱废。

清程洪、先著《词洁》: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郑文焯评《东坡乐府》: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湘绮王闿运诵此词,以为此“全”字韵,可当“三语掾”,自来未经人道。

篇6:中秋诗句带赏析

中秋诗句带赏析

1、李白的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2、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3、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4、李白的《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解析: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5、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解析: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6、辛弃疾的《太常引》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解析:此时见皎洁的月亮如同一面磨亮而闪闪发光的镜子,感到耀眼。因月明而思及嫦娥,心中遂有一问,即嫦娥啊!青春已背我而去,如今白发被身,仍壮志难酬。我是否理应抓住时机,重振江河,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就象吴刚那样一心要砍去月宫中的桂花树,为的是让洁白、清纯的月光,更多地洒向大地、人间。

7、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析:此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树上的鸦鹊已进入了梦乡,秋夜的露水冷冷地飘洒下来,沾湿了庭中的桂花。这一幅清雅、静美的图景不禁诱人遐想:今夜,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仰望那一轮明月吧,可是不知道秋天那浓浓的愁思落在了谁家?

8、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

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解析: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老杜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9、王昌龄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解析:此诗写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

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0、苏轼的《中秋月》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解析: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关于中秋节和月亮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后面列出的不再写解析了。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怳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念奴娇中秋对月-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西江月-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中秋月-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有时候想想古人能够用这么美好的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真的很幸福。

篇7:中秋的诗句赏析

关于中秋的诗句赏析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朝代:宋代 作者: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赏析一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篇8: 描写中秋月亮诗句

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7、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8、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0、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1、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1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3、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14、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1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0、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21、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22、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23、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24、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6、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2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2、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3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篇9: 描写中秋月亮诗句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T鹊楼。

【望月有怀】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雨后望月】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初月】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江月】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月圆】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十六夜玩月】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十七夜对月】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秋夕望月】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海上生明月】朱华

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渐出三山睿将凌一汉横。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此时尧砌下,q荚自将荣。

【杂曲歌辞・竹枝】李涉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中秋月二首】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嵩山表里千重雪,

洛水高低两颗珠。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唐彦谦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四溟水合疑无地,

八月槎通好上天。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咏月】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中秋月彩如昼,寄上南海从翁侍御】无可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无可

汹涌吹苍雾,朦S吐玉盘。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干。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中秋台看月】无可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无可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无可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中秋江驿示韦益】无可

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篇10: 描写中秋月亮诗句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篇11: 描写中秋月亮诗句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以前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描写中秋的诗句赏析】相关文章:

1.中秋诗句赏析

2.描写中秋圆月的诗句

3.描写中秋月亮的古诗句

4.描写思乡的诗句赏析

5.描写春风的诗句赏析

6.中秋经典诗句

7.中秋相关诗句

8.关于中秋诗句

9.中秋名人诗句

10.诗句赏析

下载word文档
《描写中秋的诗句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