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句——《中秋》
“royhs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中秋节的诗句——《中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中秋节的诗句——《中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中秋节的诗句——《中秋》
文天祥,宋朝杰出的民族英雄,生活在一个汉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中秋》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是如何的。
《中秋》原文
不教收骨瘴江边,驱向胡沙着去鞭。
旧夺宫袍空独步,新食官饭饱孤眠。
客程恰与秋天半,人影何如月倍圆。
犹是江南佳丽地,徘徊把酒看苍天。
《中秋》的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篇2:中秋节的诗句——《中秋》
赵秉文“历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诏书、册文、表以及与宋、夏两国的国书等多出其手。《中秋》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中秋》原文
天风吹河汉,明月悬清光。
清光不可掇,流影入杯觞。
吸此风露魄,洗我冰炭肠。
向来功名心,一笑雪沃汤。
人生几中秋,弹指三万场。
胡为置热恼,不使心清凉。
此心如秋月,虚明动八方。
此身万化中,太山一毫芒。
尚无物与我,何者为彭殇。
推琴黄叶落,搔首白云翔。
解衣一盘礴,清境堕渺茫。
《中秋》的作者简介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篇3:中秋节的诗句——《中秋》
《中秋》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中秋》原文
素丸东溟来,飞上玻璃盆。
聊挥五轮手,拨去万里阴。
印透山河影,照开天地心。
人世有昏晓,我未尝古今。
《中秋》的作者简介
王中立(生卒年不详),字汤臣,晚年易名云鹤,号拟栩,岢岚(今山西岚县)人。金后期人,博学强记,学无不知。少日治《易》,有声场屋间。家豪于财,客日满门,待之甚丰,而自奉甚简。四十丧妻,不更娶,亦不就选举。斋居一室,枯谈如衲僧,如是三四年乃出,时人觉其谈吐高阔,诗笔字画皆超绝。谒赵秉文,谈唐时士大夫五百人皆仙人谪降云云。世人以为其成仙。好作大字,往往暝目为之,笔意纵放,势若飞动,赵秉文甚爱之。李纯甫则许其为“辨博中第一流人”;元好问又云:“予尝从先生问作诗究竟当如何,先生举秦少游< 春雨>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较之,则<春雨>为妇人语矣。破却工夫,何至学妇人!”(《中州集》卷九)《金诗选》曰:“遗山<论诗绝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其论出中立。”“遗山论诗,盖祖述其语也。”选其《杂诗》一首,云:“中立诗粗豪,仅可录此。”(卷三)今存诗六首,生平及作品均见《中州集》卷九。
篇4:中秋节的诗句——《关于中秋的诗句》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八月十五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
篇5:中秋节的诗句——《中秋》
《中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篇6:中秋节的诗句——《中秋风雨》
艾可叔以诗文著称。《中秋风雨》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是如何的。
《中秋风雨》原文
一年佳节又虚逢,恼杀江湖白发翁。
滴梦欲残蕉叶雨,吹愁不断蓼花风。
阴晴明晦天无准,离合悲欢态不同。
聊买香醪作清赏,烛光闲对木犀红。
《中秋风雨》的作者简介
艾可叔 字无可,号臞山。江西东乡(今属抚州)人。南宋诗人。艾可翁兄。与弟蕙山、弧山并称“三艾先生”。
咸淳四年(1268)进士。历任吉水县文学、新建县丞、西台中丞,官至御史中丞。入元不仕。
以诗文著称。著有《文江讲艺集》、《臞山集》、《钩玄篇》等诗文集,惜皆不传。清曾燠《江西诗征》辑存其诗,七律如《晚秋归自京》、《金陵晚眺》、《江南归附后不仕述怀》等,幽忧悲感,多亡国之痛。五律如《穷达》云“人情剡溪纸,世事浙江潮”等,也多感慨。《江西诗征》收录其诗作《金陵晚眺》、《樟镇夜泊》等12首。《全宋诗》卷三六○六录其诗14首。事见《江西诗徵》卷二三。
篇7:中秋节的诗句——《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这首诗写得非常好,此词写中秋之夜,借中秋赏月之机,表白了词人为人的高洁,也流露了他对“从仕数困”的些许幽恨。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表现出米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的特有风格。,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水调歌头·中秋》注释
(1)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2)瓯(ōu),杯子。(3)欹(qī),斜倚,斜靠。
《水调歌头·中秋》赏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他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接着米芾说:“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 “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照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启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遍倚栏干十二”,说明他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他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结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写赏月饮酒之后的种种,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这首词自东坡著名的同题词之后,能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确有其独特的妙处:赏月不写月华,偏道个人“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颇值用心玩味。
《水调歌头·中秋》的作者简介
米芾(1051-1107?)一名黼,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徙襄阳(今湖北襄樊),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徽宗时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所行多违世异俗,也称“米颠”、“米襄阳”。善画山水,自成一家,人谓“米氏云山”。书法得王献之笔意,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四大家”。大观元年卒,年五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宝晋英光集》八卷,《砚史》、《画史》、《书史》各一卷。词作有《彊村丛书》本《宝晋长短句》一卷。
篇8:中秋节的诗句——《中秋赏月》
《中秋赏月》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是如何的。
《中秋赏月》原文
云消尘敛半秋天,星斗分明月正圆。
白玉楼头谁品笛,水晶宫里我调弦。
莹浮海岳冰清尔,光浸乾坤冷湛然。
自古年年唯此夜,世间何处不迟眠。
《中秋赏月》的作者简介
李道玄,号通玄子。金末全真道士,与宋德方、王志隐同时。著有《悟真集》二卷,题《锦屏山通玄子李先生集》。
篇9:中秋节的诗句——《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水调歌头·中秋》作者简介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金人吊高宗丧,镗为报谢使。还,除权工部侍郎。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宁宗庆元元年,除知枢密院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与韩侂胄共执国柄,申党人之禁。六年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篇10:中秋节的诗句——《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中秋月·登楼仍喜此宵晴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相关文章:
5.中秋诗句赏析
6.中秋经典诗句
7.中秋相关诗句
8.关于中秋诗句
9.中秋名人诗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