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

《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

2023-02-27 08:45: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iammisspand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希望大家喜欢!

《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

篇1:《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

《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观回军三韵》的作者是李益,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82卷第13首。

【原文】

观回军三韵

作者:唐·李益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

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注释】

①陇头:陇山。

②月:全诗校:“一作麦。”

③没:通“殁”,死亡。

④回旌:指回军。戍:全诗校:“一作树。”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篇2:《观回军三韵》原文翻译注释

《观回军三韵》原文翻译注释

作品介绍

《观回军三韵》的作者是李益,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82卷第13首。

原文

观回军三韵

作者:唐·李益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

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注释

①陇头:陇山。

②月:全诗校:“一作麦。”

③没:通“殁”,死亡。

④回旌:指回军。戍:全诗校:“一作树。”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益的'诗全集栏目。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繁体对照

卷282_13觀回軍三韻李益

行行上隴頭,隴月暗悠悠。

萬裏將軍沒,回旌隴戍秋。

誰令嗚咽水,重入故營流。

篇3:观回军三韵,观回军三韵李益,观回军三韵的意思,观回军三韵赏析

观回军三韵,观回军三韵李益,观回军三韵的意思,观回军三韵赏析 -诗词大全

观回军三韵

作者:李益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篇4: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翻译原文及注释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作品介绍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6卷第42首。

篇5: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翻译原文及注释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作者:唐·杜甫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

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

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

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

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

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

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

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跼。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

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篇6: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翻译原文及注释

1、三川:唐县名,属鄜州,在今陕西洛川县西。

2、华原:唐县名,属京兆府,在今陕西耀县。

3、平陆:平原。

4、穷:全诗校:“一作弯。”

5、火云:夏季炽热的赤云。无时出:全诗校:“一作出无时。”

6、飞电:雷电。

7、穷岫:荒山野岭。

8、行潦:沟中的流水。豗:全诗校:“一作灰。”豗蹙:水相击貌。

9、蓊匌( wěng gé):弥漫。川气黄:因洪水挟带黄土,故黄。

10、空曲:山涧。

11、踣(bó):倒塌。指滑坡。

12、恐泥:《论语·子张》:“致远恐泥。”泥,滞、陷之意。

13、登危:登高。

14、枯查:水中浮木。

15、礧磈:沙石。

16、声吹:水声冲击。鬼神下:犹鬼神泣。

17、势:水势。人代速:忽移人世。

18、四渎:《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读。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19、江海覆:江海倒流。

20、漂沙:水卷泥沙。岸去:全诗校:“一作去岸。”

21、漱:冲击。

22、乘陵:乘水势。陵,全诗校:“一作凌。”破山门:冲破阻挡。

23、回斡:回旋。裂:全诗校:“一作倒。”地轴:古代传说大地有轴。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地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裂地轴,言洪水冲切出深沟。

24、交:汇入。洛:洛水,在今陕西洛川县。洪河:黄河。

25、及:到。关:潼关,在华山之东。

26、没:沉没。

27、万室:万家。

28、秽浊:洪水。

29、蓄:全诗校:“一作畜。”

30、不:全诗校:“一作亦。”黪黩:混浊。

31、浮生:人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荡汩:起伏。

32、羁束:困于旅途。

33、人寰:人间。匆屯:艰难。《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原作“此”,校云:“一作屯”,据改。

34、跼:窘迫。

35、川梁:河上的桥。

36、脱:逃脱。

37、鸿鹄鸟名,即天鹅。

篇7:《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203首。

【原文】

篇8:《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者:唐·李商隐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李商隐大中三年冬自长安东赴徐州卢弘止幕途中。东下:指东赴徐州。苦于风土:苦于大风扬尘。

②函关:函谷关。汉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东北。

③《庄子·逍遥游》:(鲲鹏)“海运则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又:“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1.鸣雁韩愈唐诗及注释

2.《槿花》唐诗原文与注释

3.《芳树》唐诗原文与注释

4.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5.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

6.《再别康桥》原文及注释

7.《秋怀诗·其七》唐诗原文及注释

8.《东兵长句十韵》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9.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

10.九成宫原文及注释

下载word文档
《《观回军三韵》唐诗原文及注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