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杜甫唐诗原文及注释
“六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杜甫唐诗原文及注释,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杜甫唐诗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杜甫唐诗原文及注释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杜甫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5首。
【原文】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作者:唐·杜甫
原注:程携酒撰相就取别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妄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注释】
1录事:录事参军的省称,掌总录众官署文簿,举弹善恶。《唐六典》卷二六:太子左右卫率府有录事参军一人。
2鄙夫:杜甫自谦词。行:行将。衰谢:犹衰退。
3忘:原作“妄”,校云:“一作忘”,据改。
4才杰立:才气卓立。
5熏然:温和貌。耳目开:耳聪目明。
6鲍叔:此以鲍叔比程录事。
7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
8钟:全诗校:“一作中。”
9修蛇:长蛇。
10垂白:白发下垂。
11告:全诗校:“一作生。”淹晷:滞留时刻。晷,日影。
12突不黔:指灶突不黑,无烹煮以待客。语出《淮南子·修务》:“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13羞以:全诗校:“一作明似。”赒给:救济。
14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玉粒:指米。
15交态:友情的深浅程度。
16世梗:世道梗阻。路涩:路难行。
17泱莽:昏暗不明貌。后土:即大地。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
18君:指程录事。
19戢:收敛。
20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猛禽。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杜甫的诗全集栏目。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繁体对照】
卷217_5 【送率府程錄事還鄉】杜甫
原注:程攜酒撰相就取別
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妄集。常時往還人,記壹不識十。
程侯晚相遇,與語才傑立。熏然耳目開,頗覺聰明入。
千載得鮑叔,末契有所及。意鍾老柏青,義動修蛇蟄。
若人可數見,慰我垂白泣。告別無淹晷,百憂複相襲。
內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給。素絲挈長魚,碧酒隨玉粒。
途窮見交態,世梗悲路澀。東風吹春冰,泱莽後土濕。
念君惜羽翮,既飽更思戢。莫作翻雲鹘,聞呼向禽急。
篇2: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原文及赏析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
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
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
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
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
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
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
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注释:
1录事:录事参军的省称,掌总录众官署文簿,举弹善恶。《唐六典》卷二六:太子左右卫率府有录事参军一人。
2鄙夫:杜甫自谦词。行:行将。衰谢:犹衰退。
3忘:原作“妄”,校云:“一作忘”,据改。
4才杰立:才气卓立。
5熏然:温和貌。耳目开:耳聪目明。
6鲍叔:此以鲍叔比程录事。
7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
8钟:全诗校:“一作中。”
9修蛇:长蛇。
10垂白:白发下垂。
11告:全诗校:“一作生。”淹晷:滞留时刻。晷,日影。
12突不黔:指灶突不黑,无烹煮以待客。语出《淮南子·修务》:“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13羞以:全诗校:“一作明似。”赒给:救济。
14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玉粒:指米。
15交态:友情的.深浅程度。
16世梗:世道梗阻。路涩:路难行。
17泱莽:昏暗不明貌。后土:即大地。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
18君:指程录事。 19戢:收敛。
20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猛禽。
赏析:
原注:程携酒馔相就取别。鹤注谓乾元元年,在谏省作,据诗云“内愧突不黔”,则非为拾遗时矣,当是天宝十五年春作。《唐六典》:太子左右卫率府有录事参军。鄙夫行衰谢①,抱病昏忘集②。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程侯晚相遇③,与语才杰立④。薰然耳目开⑤,颇觉聪明入。(首言衰病遇程,精神顿豁。《杜臆》:公非真昏忘,待寻常不经意人,则如是耳。)①《东都赋》:“鄙夫寡识。”②《前汉·彭宣传》:数伏疾病昏乱遗忘。《南史·刘显传》:沈约曰:“老夫昏忘,聊记数事,不可至十。”③《家语》:孔子遇程子于途,倾盖而与之语终日。④才杰立,才气卓立也。沈佺期诗:“彼美称才杰。”《徐稚传》:“角立杰出。”⑤薰乃薰炙之意。《韩诗外传》:齐桓公得管仲、隰朋,曰:“吾得二子也,吾目加明,吾耳加聪。”千载得鲍叔①,末契有所及②。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③。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④。告别无淹暑⑤,百忧复相袭。(此叙交谊相投。下二,惜别之意。意钟青柏,言交情长久。义动蛰蛇,言豪气激发,此正可方鲍叔处。)①《史记》: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②陆机《叹逝赋》:“托未契于后生。”③《淮南子》:“封稀修蛇。”《易》:“龙蛇之蛰,以存身也。”④《前汉·杜钦传》:纪阳侯书,诚哀老姊垂白。注:自发下垂也。鲍照诗:“垂白对讲书。”⑤陆机诗序:“悼心告别。”内愧突不黔①,庶羞以賙给②。素丝挈长鱼③,碧酒随玉粒④。途穷见交态⑤,世梗悲路涩⑥。东风吹春冰,泱湃后土湿⑦。(叙周恤之情。下二,临别时景。)①《扬子》:“墨突不黔。”②曹植诗:“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③汉人《为焦仲卿妻》诗:“宛转素丝绳。”④社修可曰:《酒谱》:安期先生与神女会于圜丘,酣玄碧之酒。《战国策》:“粒米如玉。”沈约诗:玉粒晨炊,华烛夜炳。⑤《翟方进传》:“一贵一贱,乃见交态。”⑥潘尼诗,“世故尚未夷,崤函方路涩。”⑦谢朓诗:“晨光复泱漭。”念君惜羽翻,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①。(未则送别丁宁,嘱其归而敛才也。【朱注】上云“与语才杰立”,录事必负才敢为者,然世难方殷,当思敛戢,故又以向禽之鹘戒之。此章前三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①【卢注】鹘闻人呼,则向禽而击。 -----------仇兆鳌《杜诗详注》-----------
篇3:岑参《送王录事却归华阴》唐诗赏析原文注释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作品介绍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00卷。
篇4:岑参《送王录事却归华阴》唐诗赏析原文注释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作者:唐·岑参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别何。
攀辕人共惜,解印日无多。
仙掌云重见,关门路再过。
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
篇5:岑参《送王录事却归华阴》唐诗赏析原文注释
①居虢州时作。王录事:即《喜华阴王少府使到南池宴集》诗之“王少府”,名未详。华阴:唐县名。上元二年(761)改为太阴,宝应元年(762 )复故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在今陕西华阴县。
②如:奈。
③攀辕:拉住车辕,不让离去。《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二一:“侯霸(《后汉书》有传)字君房,临淮太守,被征,百姓攀辕卧辙不许去。”
④仙掌:华山东峰。此句谓其复归华阴。
⑤关:潼关。
⑥双鱼:指书信。
⑦“县外”句:谓有鱼,承上句“双鱼”而言。县,指华阴。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繁体对照
卷200_28送王錄事卻歸華陰岑參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別何。
攀轅人共惜,解印日無多。
仙掌雲重見,關門路再過。
雙魚莫不寄,縣外是黃河。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杜甫唐诗原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