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诗》资料:作者简介

《诗》资料:作者简介

2023-01-01 08:16: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RainyAlle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诗》资料:作者简介,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诗》资料:作者简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诗》资料:作者简介

篇1:《诗》资料:作者简介

陶潜(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静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做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孟浩然(689―约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历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病而死。他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他的诗长于写景,但多反映隐逸生活,有消极倾向。有《孟浩然集》行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下(今陕西渭南县),曾官太子少傅。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卖炭翁》就是其中的一首。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年轻时就“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宋史》本传)。1069年被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推行新法,掀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最有生气的`变法运动,但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的激烈反对,于1074、1076年两次被罢相。罢相后,眼看新法逐项被旧党罢废,他心情充满矛盾和痛苦,只好靠谈佛论道、著文作诗排遣内心苦闷。1086年新法最后几项也被废止,王安石在忧郁中去世。留有《王荆公诗文集》。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敛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之事宜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篇2:《口技》资料:作者简介

据乾隆《晋江县志》卷一说:“林嗣环字起八,由安溪徙晋江。”又据乾隆《泉州府志选举志》称:“林嗣环,崇祯十五年壬午科(1642年)举人,顺治六年已丑科(1649年)进士。”他官至广东海南副使,驻琼州。《县志》称他:“有风裁,在任多惠政。以拒琼帅府(琼州驻军统帅)执戮番舶之议,尚、耿二潘(清朝派去统治广东一带的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共嗾帅劾之,被逮问。慷慨力陈潘兵不法事,由是调耿藩于闽,嗣环落职。”罢官之后,因原籍福建已是耿精忠的辖地,为防备耿的报复打击,他不敢回家,就“寓西湖,日倘徉湖山诗酒间”。因他对海南岛人民有善政,“卒,琼人设主祖包拯祠中”以纪念他。

林嗣环的著作有《铁崖文集》《海渔篇》《南纪略》和《荔枝话》等书。《荔枝话》署名“晋林嗣环铁崖著,”可知他又号铁崖。林嗣环颇关心生产,《荔枝话》记载明末清初闽南荔枝的`品种、生产和供销情况。

亦有人认为《口技》是金圣叹所写。早在1962年,聂绀弩先生就宣布:林嗣环抄袭金圣叹的文章被他“捉住”了。聂先生说,林嗣环《秋声诗・自序》(即《口技》)与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第六十五回总批文字大同小异,而金批《水浒》刊行早于收录《秋声诗・自序》的《虞初新志》四十年;又说:“《秋声诗・自序》是康熙癸亥(二十二年)的‘时贤’所作,而金圣叹的《水浒序三》,记时为‘崇祯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去康熙二十二年已四十一年,金氏本人已死二十二年(被杀于顺治十七年)”,著名《水浒》专家张国光先生著文,指出应将《口技》的著作权归给金圣叹,他从行文整体角度,论证了林嗣环抄本拙劣。这个意见,亦未引起足够重视。

篇3:《<伊索寓言>》资料:作者简介

《<伊索寓言>两则》有关资料:作者简介

《<伊索寓言>两则》有关资料:作者简介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4:《海滨仲夏夜》资料:作者简介

峻青,原名孙俊卿,生于1922年,山东海阳县人,当代作家。幼年家贫,当过童工,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1941年写出第一部作品《风雪之夜》,后做记者和编辑工作。解放后担任文艺界领导工作。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和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等。他的作品大都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故事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文笔清新而流利。

《海滨仲夏夜》写于1962年。本文节选的是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几个描写海滨仲夏夜景色的片段。

原文在最后还有一小节,录在下面,以便教师备课时较好地领会课文最后这段话的思想感情:

“因为现在是我们自己的时代,是我们许许多多父老弟兄们用宝贵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自己的时代。”

篇5:《海滨仲夏夜》资料:作者简介

《海滨仲夏夜》有关资料:作者简介

峻青,原名孙俊卿,生于1922年,山东海阳县人,当代作家。幼年家贫,当过童工,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1941年写出第一部作品《风雪之夜》,后做记者和编辑工作。解放后担任文艺界领导工作。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和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等。他的作品大都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故事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文笔清新而流利。

《海滨仲夏夜》写于1962年。本文节选的`是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几个描写海滨仲夏夜景色的片段。

原文在最后还有一小节,录在下面,以便教师备课时较好地领会课文最后这段话的思想感情:

“因为现在是我们自己的时代,是我们许许多多父老弟兄们用宝贵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自己的时代。”

《海滨仲夏夜》有关资料:作者简介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盘古开天辟地》资料:作者简介

《盘古开天辟地》有关资料:作者简介

《盘古开天辟地》有关资料:作者简介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7:守岁诗赏析以及作者简介

守岁诗赏析以及作者简介

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赏析

宋代大诗人苏轼作的《岁晚三首》,苏轼的《守岁》是这样的':“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蜕皮喻时间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过半,虽勤也难补于事。努力应从今日始,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篇8:秋夜诗原文及作者简介

秋夜诗原文及作者简介

秋夜诗

月落宵向分。

紫烟郁氛氲。

曀曀萤入雾。

离离鴈出云。

巴童暗理瑟。

汉女夜缝裙。

新知乐如是。

久要讵相闻。

作者资料:

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

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在齐仕著作郎、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为文惠太子萧长懋太子家令,“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之士,沈约为“竟陵八友”之一,与谢朓交好。齐梁禅代之际,他帮助梁武帝萧衍谋划并夺取南齐,建立梁朝。曾为武帝连夜草就即位诏书。萧衍认为成就自己帝业的,是沈约和范云两个人。萧衍封他建昌县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晚年与梁武帝产生嫌隙。十二年(513年),忧惧而卒,时年七十三。诏赠本官,赐钱五万,布百匹。有司谥请谥沈约为“文”,梁武帝道:“怀情不尽曰隐。”故改谥为“隐”。天监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卒于任,归葬蔺村(今浙江德清县新安镇群益村百子堂)。沈约生前与名道陶弘景相交,沈约死后陶弘景悼好友沈约诗“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应是陶弘景痛苦心境的写照。

著有《晋书》一百一十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明人由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有《沈隐侯集》。

【《诗》资料:作者简介】相关文章:

1.秋夜诗原文及作者简介

2.《济南的冬天》资料:作者简介

3.《琵琶行》作者简介及诗的主题

4.诗的背景资料

5.《木兰诗》备课资料

6.余光中作者简介

7.《兰亭集序》作者简介

8.作者简介英文范文

9.《化石吟》作者简介

10.毕业论文作者简介范文

下载word文档
《《诗》资料:作者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