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爱的名言怎么写
“夜露死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中国文人爱的名言怎么写,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中国文人爱的名言怎么写,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中国文人爱的名言
中国文人关于爱的名言10句
1、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鲁迅《再论文人相轻》
2、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年。鲁迅《无题》
4、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唐.韩愈《与崔群书》
5、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西湖岳王墓对联
6、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
2、爱力可以创造世界。恽代英《怎样创造少年中国》
3、爱力愈大,所爱愈博。李大钊《黑暗运动》
4、见不仁者诛之,如鹰之逐鸟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5、决不要去爱敌人所爱的人。阿拉伯谚
6、真实的自由,都是建立大“爱”字上的。李大钊《黑暗运动》
7、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鲁迅《野草.题辞》
8、对锋牙利齿的老虎宽仁,就是对善良的羊群凶狠。伊朗谚语
9、只有强烈的'爱,才能产生强烈的恨。日本谚语
10、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鲁迅《“文人相轻”》
篇2:中国文人爱的名言怎么写
1、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
2、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年。
4、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
5、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6、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爱力可以创造世界。
3、爱力愈大,所爱愈博。
4、见不仁者诛之,如鹰之逐鸟也。
5、决不要去爱敌人所爱的'人。
6、真实的自由,都是建立大“爱”字上的。
7、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8、对锋牙利齿的老虎宽仁,就是对善良的羊群凶狠。
9、只有强烈的爱,才能产生强烈的恨。
10、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
篇3: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很大气。品中国文人,对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大地位的人物的点评分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读完了这本书,便觉得作者说的伟人突然变得很简单,朴实,他们的一些生平在清新的文字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离别时的吟唱------柳永
我初识柳永是他的那首《雨霖铃》,那是一首离别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时间是秋天,有悲情色彩的季节。在萧瑟的秋季,两人举酒,沉默,然后是内心的矛盾,是连夜出发,还是翌日清晨登舟远行?柳永便是个一直在离别的人,给那些烟花巷的女子填词,待她们唱出名了,便转身走了。唯有在离别时和几个女子挥手告别,然后乘舟去下一个陌生的城市。
而后读了《鹤冲天》,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得罪了皇帝。他公然以烟花巷对抗金銮殿,于是皇帝张开金口:“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而再读《玉蝴蝶》,这首诗写尽了他的故人告别的无奈,对过往的回忆,然后又是对故友的期盼,思念友人的深沉,通过写燕子的飞去来表达自己诚挚的感情,而最后一句中断鸿的哀鸣更是衬托出作者的孤独怅惘。我想也许是他一生都在告别,告别那些个女子,告别友人,告别亲人,从而使他的每一首离别词都饱含情感,加上对秋天富有特色的描写,离别似乎成了他生活的节奏所在。尽管他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每一个相识的女子,可至少他留下了那些词篇,不管是缠绵,离别,羁旅,还是情愁,总有些人还记得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抑或是“凭阑悄悄,目送秋光”,“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是可以雄视文坛的,他独具特色的文字似是信手拈来,却又好像独具匠心。该书更是道尽柳永一生的悲惨遭遇,他死了,死于道路,但也只有烟花巷的女子来向他告别,埋葬它平日里唤他作三变哥哥,屯田大官人,此时也就哭得更凶了。而柳三变,一个拥有了太多才和情的人,这个时候抛下了一切。
他,走了。
从幸福到苦难----李清照
没有哪位女诗人能像她一样,站在诗词界的顶峰,看着其他人。李清照,经历了幸福和苦难,依旧写下了无数优秀诗篇。
从《点绛唇》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如梦令》的“应是绿肥红瘦”,无不体现了少女情怀。是想掩饰的慌乱和羞涩,还是对花木细腻之心?这些短短的小令实在耐人寻味。与赵明诚结婚后,又有了“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此时的李清照是幸福而快乐的。写关于愁的更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赵明诚带着自己写的50首《醉花阴》和这首“人比黄花瘦”去找陆德夫点评。他答道:只三句佳。问:哪三句?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句的确不错,写了她对他相思之苦,无法欢聚,人更显得憔悴。把人喻为黄花,既自然,又新奇传神。
然而,这只是她早期之作,大多为轻松地小令,到了晚年,多为充满了愁意的词。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明诚死了,张汝舟又是个骗子,为了告他而在牢房呆了九天后,李清照出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在经历了无数生活考验后,她写下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悲伤,却不会流泪。
年近六旬,在一年春天,她请来朋友在庭院焚香,抚琴,默坐。然后写下了《武陵春》,一挥而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夸张的手法,自己的愁绪连船都载不动,写出了她的孤寂,她的凄凉,她的无奈。
李清照活了七十岁。她留下的印象是:一个美人。从少女时代的单纯之美,到中年的从容淡定之美,以及晚年平静之美。她的.词更加体现了这种艺术美,有生活乐趣,也有对命运的不甘和抗争。而她也敢爱敢恨,骨子里有一种不一般的倔强,对生活充满了勇气,这些性格造就了李清照,一个伟大的李清照。
她早已随风而去,但这样一个灵魂在现今社会依旧值得学习。
她是在看着我们的吧!
《品中国文人》,品的是伟人背后的孤独,凄凉,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伟人、中国有代表的文人,是因为他们走过了那条坎坷的路,在文化历史上成为了一颗颗闪亮的星。
篇4: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建党百年作文人物素材 推荐度:《乡土中国》读后感 推荐度:乡土中国读后感 推荐度:《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推荐度:中国国家地理读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中国文人灿若星河,捧着《品中国文人》,不禁感叹良久,或许是作者余秋雨式的笔触,抑或是于丹式的诱导,每一个文人都展露着自己的棱角,每一个文人都活出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掩卷深思,中国文人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中国文人身上能读到什么呢?
所谓文人,或许是几分率真。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准则,有着自己独到的个性,仿佛世界与他们而相违。嵇康在青山绿水中打铁,朝廷命官的多次举荐,嵇康还是岿然不动,他安之若素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朋友亦如此。阮籍,堂堂七尺男儿,常常独自驱车,漫无目的东闯西撞,行至路穷处便放声如同孩子般大哭。他很痛苦。这是一种最悲凉的痛苦,这也是最真挚的文人。
所谓文人,是真实的个体。陶渊明,他热爱生活,热爱百姓。却不爱官场上的觥筹交错,不爱君臣中的趋炎附势。他退出,欣欣然。和着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曲调,奔向幽深的丛林,隐居起来。李白,似乎是一个荣耀的名字。然而洞悉作者独到的视觉后,觉得李白是个纠结的个体,他一直在竹林隐士与翰林学士间荡漾。他有着强烈的目的性。他也隐,但却隐给朝廷看,隐给皇上看。
所谓文人,有天下为公的情怀。宰相司马光,淡忘自我享受,酒肉长年不能食,蜡烛与炭火也是省之又省。这样“吝啬”的人却为朝廷尽职尽责,希望人民能够酒足饭饱。杜甫也曾呼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所谓文人,有忘记个人恩怨的'胸襟。苏轼的仕途生涯一直坎坷,章淳轻轻改动几笔,苏轼就被贬到千里之外,甚至置他于死地。几十年后,他们的命运互相调换,在苏轼向朝廷缓缓而行时,章惇的儿子章援向苏轼求情,苏轼没有得意的抚掌大笑,而是诚恳地回到“轼与丞相定交四十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并写了治瘴毒的药方。最大的宽容就是当仇人有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苏轼做到了,发自内心。
文人亦君子。
在作者貌似平淡的笔下,血液与灵魂穿梭,文学与哲学交融,波澜壮阔的把文人气质拉向一个新的高度。
而如今,文人气质似乎少之又少。名利,金钱,无一不充斥着我们的脑膜。肚子越饱,反而脑内的空白却越拉越大,心眼被食物越挤越小。如那些把先哲贬得一无是处自诩是文人的人,那些号称能用一双锐利的眼看穿世间百态的人,那些用着粗俗不堪的词语却以此为骄傲的人,都算不得真正的文人。
请你们留下文人素养来征服你们所谓的混沌世界。
所谓文人,应是一捋银髯,一身傲骨,人品与学品俱佳,不因世俗而改变自己。
所谓文人,你有你的舞台,舞台灯会打向你,你的本色让舞台由你主宰。
篇5: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
得到此书,如获至宝,很想向旁人推荐,可又困于描不准对象。先生的书,国学之道,血性之笔,人性深处的哲思。
我爱男作家的书,只因我爱上有血性的文笔。正如此书,血液与灵魂穿梭,文学与哲学交融,把人文艺术拉向一个新的高度。
文人的世界,有道不完说不尽的美。这美,暇思无穷…
众看当代人的审美观,舞台上的吼吼叫叫,是他们无比顶级的追随。百年之后,他们只不过是台上唱小曲的戏子,终究改变不了被人们娱乐消遣的角色。翻看历史长河,多少杰出文人的光彩是无法掩盖,每一个文人都有自己的棱角,都有自己的艺术,影响着华夏人民千年的艺术。
历史是河,文人就是河中那翻滚不停息的波浪。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司马迁则是最惊人的那颗骇浪,当科学家们拿着尺子衡量着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司马迁则在几前年前就拿起了尺,量下了华夏人民的源头,秦始皇创下了万里长城,而汉武帝培养了大史学家司马迁。近来在杂志看到了一句这样的话,南唐后主李煜,是失败的皇帝,又是失败的男人。我不禁有点吃惊, 李煜是失败的皇帝,可是,又有谁可以写出像<虞美人>这样的千古绝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古今,谁有?在政治上失意,是古代文人的通病,李白,杜甫,苏东坡,谁没有?只是李煜文学上的成就远远胜于政治上的成就。虞美人>
说李煜又是失败的男人,那更是大错特错了!大周后与小周后,两位绝代佳人,人称东吴时的二乔。大周后与李煜灵与肉的结合,可畏是人类情感的颠峰,小周后得知李煜的消息,被气的溢血而死。那个跳着金莲舞的绝世美人,调戏着皇帝赵光义,大力的挥霍着为之建金莲台,等到七月七之日,赵光义垂涎已久的日子,娘翩翩起舞,在无比风光的金莲台上,跳起了金莲舞,她娇娜的身姿始终是背对着赵光义的宫殿,绝世的容颜面向着南方,心里默默的念道,今天国主四十一岁大寿,娘为你跳金莲舞。好感人的一刹那,原来七月七日是李煜的生日。她得不到李煜,她的心却这般忠贞李煜,放着大宋江山的娘娘不做,七月七日,她香消玉损。所以李煜,这不是文人的魅力,又是什么的魅力?
篇6: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
这个暑假 ,我读了刘小川先生写的《品中国文人》,感触很深,刘小川先生写的这部书,并不是像其他的文人传记一样只是平白的语言介绍人物生平,而是走进他们,通过文献和作品了解他们的生平,再将它们汇集在一起,娓娓道来,读起来并不会使人觉得平乏无味,反而像是与书中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他们命运的颠沛自己的心也跌宕起伏着,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屈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历史中我最喜欢的时期。
屈原的一生十分跌宕,服侍着一位昏庸的软蛋君主,几次被贬,又几次恢复原职,还要面对张仪这个强大的对手,是出色的政治家,变法试图让楚国富强成为霸主;也是出色的诗人,《离骚》在诗歌的历史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屈原的出身是王室贵族,可谓今天的“官二代”,可是看看古代的“官二代”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他们与今天的“官二代”截然不同,他们也熟读经书,能诗能画,有修养有学问,而现在的“官二代”们却截然相反。看来,有的时候,我们不光要像外国学习,古人们的修养,古人们的品行,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我像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所在吧。
屈原变法失败,被贬到夷陵,在夷陵的数年间,屈原写下了《离骚》,后来秦国想要进攻楚国,屈原被复职,屈原连齐抗秦,并取得了成效,本以为屈原可以继续为楚国变法图强,秦国的张仪却对怀王一番花言巧语,屈原被囚禁在了齐国,在囚禁的过程中,屈原写下了《抽思》。后来屈原又被流放,去了汉北蛮荒地,后来屈原又被召回,而这次怀王却被秦国拘禁。怀王死,楚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南楚洞庭,写下了后人不复望其项背的《天问》,最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中自尽……
纵观屈原一生,文学上成就极大的作品都是在屈原被流放活着国家毁灭时写就的,说明困境并不可怕,我们要勇敢去面对,在困境中或许也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屈原的忠诚,才智,锲而不舍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品中国文人》这部书我还没有看完,我会继续我的阅读,并将感悟记录下来,学习古人的高尚品质,以提升自己。
篇7: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图画视频充斥眼球的时代,阅读,似乎早已被遗忘。而我,也很少拾起书本,静下心来读一本像样的书。读《品中国文人》,原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不过,看过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好书。
文人,让我想起穷酸,迂腐,文人相轻,也让我想起风骨,正气,君子,两袖清风,当然,更多的是后者。中国文人,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大多都是想通过做官来改变命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治国救世,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但是,中国的绝大多数文人,尤其是大师级的人物,总是命运坎坷,即便走上了仕途,也终因不会曲意逢迎,没能坐上高位,即便坐上权力高位,也终是位子没坐热,就被权臣陷害拉下马,或贬官或撤职甚或被流放。他们中多数人,因为理想破灭,现实不堪,最后郁郁而终。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人都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从屈原司马迁到李白杜甫到曹雪芹,无不如此。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在这种国家**,个人不幸的境遇下,文人,更多的能够冷眼看世界,思考国家民族前途,个人命运,才会写出杰出华章从而彪炳史册。对于这些人,尽管他们身上也有可能穷酸迂腐脆弱等等小毛病,但我对于他们,只有崇敬。
刘小川先生的这本书,对中国文人的品读评价,站在不同于其他文人作家品评的高度,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用庄重也不失诙谐的文字,对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做出了非常理性的解读与评价。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等等这些大家中,作者对这些人都是怀着景仰之心来完成对他们的品读的,而独独只有对司马相如,似乎不那么恭敬。其实不是因为这个人没有文才,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都显示了他的才气,也许因为他是御用文人?作者说“司马相如,勾引女人本事大,歌功颂德的本事更大,写了不少辞赋,华丽而空洞”,“司马相如是浪得虚名的平凡人物,文以人传……他这位粉饰现实的老前辈,以他的光芒照亮了这一流派,显现浑浊,映衬清流。”可见,在作者这里,文人,首先是人,只有能闪现人性的光辉人格的魅力,再配上文才,才能被人称道。对于这点,我是绝对认同的。
这里还要说说其他几位大文豪。
一是屈原。对于他,作者是景仰敬佩的。他有着超凡的才华,也有着赤诚的爱国心,是绝对的正人君子,然而最后却落得个含冤而死,这真令人扼腕叹息。文章在字里行间,都传达出一种悲痛,一种同情,一种崇敬。当然,这也感染了我。
二是司马迁。这个完成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世巨着――《史记》的真正的男人,他的正气,他的刻苦好学,他的才华,尤其他的为了成就事业而忍辱负重的品性,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作者对于他,是心痛,是敬佩,是爱戴。他说“幸亏有了司马迁。他传给我们的文脉,流淌着鲜血。文脉就是血脉。”“所谓道德文章,人品与文品,司马迁都足以垂范后世。”我喜欢这样的评价。
另外还要说说陶渊明。我个人觉得,陶渊明给人一种亲近感。作者也非常喜欢他,“今天手捧陶诗,仍是怦然心动,如遇美食,如见佳人。”称陶渊明为“渊明”,可见其喜爱程度。想到陶渊明,我总是想起“高洁”,当然也会想起菊花。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诗人,确实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学习。想想,我们,常常为了五斗米,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尽管这话这事并没有害人,然而却违背了我们的心性。陶渊明,他是真正的心地纯洁干净的人。正因为心灵的纯洁干净,所以他的诗,是天然的美玉。所以作者说他这个人“他是和蔼可亲的,就像我们的亲人”,“诗人中的诗人,真和美,到极致”,“渊明是中国最纯粹的诗人。而与之相应,他也是最纯粹的人。”说他的诗“伟大的诗篇,永远是人类生活的稀有事件。”可见其对人对诗都推崇备至。这不是美誉,因为事实如此。
应该说,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都是有真性情的人,唯其真,才使他们在滚滚历史红尘中没有被淹没,而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并且越来越鲜活地活在我们心中。
对于其他,我就不说了吧。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真应该向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好好学习。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当然,如果你是文人,也包括向他们学习做学问。
【中国文人爱的名言怎么写】相关文章:
1.中国文人爱的名言
3.中国法治名言
4.初一作文人
5.作文人网
6.寂寞文人作文
7.中国古典名言实录
8.中国古典名言警句
9.中国读书名言摘抄
10.中国梦名言选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