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名言
“jjy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中国法治名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中国法治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中国法治名言
1)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2) 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3)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4)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5) 法者,..天下之仪也。
6)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7) 凡法令更,篇利害易,利害易,篇民务变。
8)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9)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0) 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11)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12) 功同赏异篇劳臣疑,罪钧刑殊篇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13) 故治国无其法篇乱,守法而不变篇衰。
14)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15)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篇国强,奉法者弱,篇国弱。
16)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篇国治,法令驰篇国乱。
17)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8) 禁胜于身,篇令行于民;上不行法篇民不从彼。
19) 举直错诸枉,篇民服。举枉错诸直,篇民不服。
20) 其身正,不令篇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篇2:中国法治名言
1) 爱多者篇法不立,威寡者篇下侵上。
2)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3)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4)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5)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6)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 不以私害法,篇治。
8) 当公法篇不阿亲戚。
9)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0)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11)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12)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13)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篇不威。
14) 法不殉情。
15) 法出于仪、威于义。
16) 法大行,篇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7)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18)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19)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20) 法立于上篇欲成于下。
篇3:法治中国名人名言
1)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2) 功同赏异篇劳臣疑,罪钧刑殊篇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3) 故治国无其法篇乱,守法而不变篇衰。
4)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5)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篇国强,奉法者弱,篇国弱。
6)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篇国治,法令驰篇国乱。
7)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8) 禁胜于身,篇令行于民;上不行法篇民不从彼。
9) 举直错诸枉,篇民服。举枉错诸直,篇民不服。
10)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11)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12) 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13) 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14)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15) 历法禁,自大更始,篇小臣不犯矣。
16) 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篇令而不行。
17)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8) 立善法于天下,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篇一国治。
19)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20) 吏不良,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篇有财而莫理。
篇4: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1)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2) 吏不良,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篇有财而莫理。
3)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4) 民不举官不究。
5)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6)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7)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8)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9) 先王以明罚敕法。
10) 宪律制度必法道。
11)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2)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13)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14)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15)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6) 一民之轨,莫如法。
17)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18)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19)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20)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篇5: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1)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2)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 不以私害法,篇治。
4) 当公法篇不阿亲戚。
5)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6)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7)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8)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9)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篇不威。
10) 法不殉情。
11) 法出于仪、威于义。
12) 法大行,篇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3)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14)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15)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16) 法立于上篇欲成于下。
17)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篇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18)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19)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20) 法令至行,公正无私。
篇6: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1)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2)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3)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4)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5)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6)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7)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8)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9) 治大国而数变法,篇民苦之。
10) 治国无法篇乱,守法而弗变篇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11) 治国无其法篇乱,守法而不变篇衰。
12)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13)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14)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15)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16)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17) 爱多者篇法不立,威寡者篇下侵上。
18)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19)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20)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篇7:《法治中国》观后感精选
8月18日起,专题片《法治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抉择,不断开辟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专题片《法治中国》不仅吸引了共产党员的眼球,更打动了每一位社会群众。
它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法治中国更加光明的前景。
第一集《奉法者强》概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思想渊源、决策过程及实施以来的辉煌成就。专题片气势磅礴,理论深刻,振奋人心,充分体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和战略设计,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成熟和自信。
第二集《大智立法》,“法治”理念反复被重申。一方面,立法通过总结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与成就,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在“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精神指导下,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先行先试”“授权立法”等方式,为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的衔接。
法治中国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法治中国》的播出和制作展现了中国健康成长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法治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人人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作为当代青年,要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学习,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在“法治”下,为逐步实现中国梦贡献坚定的力量。
篇8:《法治中国》观后感精选
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隆重上映。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专题片,而是对一种治国方略的重申和肯定,是一种增强人民法制和道德观念的宣传向导,更是对依法治国的制度自信。
纵观历史,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鉴于这个规律,我国坚决地选择了依法治国这一伟大策略。我们就是要通过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规范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进而引导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要通过依法治国实现政治清明,进而实现人民民主自由;要通过依法治国巩固改革发展成果,进而铺就小康社会建设大道,实现“中国梦”。
从新中国建立到小康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制定了有关政治生活、民事活动、经济活动、生态保护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国家管理有了一整套有章可循的法律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领域的法律空白也不断被填补,整个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同时,全面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提升司法公信的司法实践活动不断得到全国人民的肯定,我国依法治国的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依靠国家法律规范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时代的需求、发展的需求,铸就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而依法治国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使国民共享发展成果。
《法治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篇9:法治中国观后感
法治中国观后感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律是一个国家用来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的基本准绳;也是一个国家谋求,推进,发展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切都使全面依法治国达到了理论以及实践的新高度,使得全民的法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使得全面依法治国得到了社会更广泛的共识。
《法治中国》系列片深刻的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归纳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同时将获得的重大成绩和骄人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记录了法制建设的方方面面,刻画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古往今来,不论中西,凡以强国之姿立于世界之上者,必循法治以立己身。战国时期,魏国夹缝求生,西邻强秦,北接悍赵,南有韩国伺机而动,危急存亡,旦夕之间。而魏国却于战国之初,率先崛起,纵横于诸侯之间,西略秦地,北食中山,东攻强齐,此等成就,由赖二字,法治。魏国于战国乱世中首先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循《法经》以治天下,一时之间,富国强兵,举国境内,上下一心,经年间,魏国就成为了中原霸主,凌驾于战国列强之上。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什么时候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法治废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人即城,人即垣,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法律的制定与施行无不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的利益。只有坚持法治,才能体现人民的利益;只有坚持法治,才能反映人民的意愿;只有坚持法治,才能维护人民的利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充分反映了在我们国家,人民居于主体地位。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杆和尺度。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我国的经济体质改革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它是指社会经济的运行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必须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律进行。没有法治保护的市场环境,它的公平性和竞争性无法得到保证,经济活动也难以有序的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交上了一张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也不因此而停滞不前。为了守住改革开放的傲人成果,迎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倒计时,我们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全民依法治国,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选择的必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为国家顺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10:《法治中国》观后感
8月18日,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首播。看完已播出的两集,笔者感觉到了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和力度,感觉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和自豪感。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是看完第一集后深深震撼并回响在笔者脑海的话。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文明建设,护航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有一套完备的法律。中国已认识到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探索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这不仅增强了我们共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希望,也坚定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律纷繁复杂,如何能立善法,让法律成为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利器,这需要大智慧。法治的基础是保障人民权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所以法律的制定既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铸建法律结构大框架。中国的法律历史悠久,即使从改革开放始,也是条款众多,错综混杂。这就需要国家进行法律清理。挑出被替用、不需要的陈法,废弃不适用、有问题的旧法,然后根据部门、领域分门别类,筛选制定出支柱性的、问题集中的、符合现实的根本大法。只有从上层定出核心节点,画出主体框架,才能将法律这张大网延伸开去,直至延伸到全国各地。
自下而上,钉牢法律边界落脚点。法律最终是人民的法律,要想推动法治进程,让法治扎根中国,就必须遵循“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的原则,以人为本,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从《法治中国》第二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不断在创新立法机制,畅通法律渠道,让人民真正从源头参与到立法中来。“一国两制”、市立法权、基层立法联系点等等,都是在逐步将法律从细微末节处完善,将法律这张大网织得更精密、更牢固。
法律已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智立良法,智立顺民意、利民益的良法,方能造福百姓,团结民心,共建中国的辉煌法治!
篇11:《法治中国》观后感
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全面总结展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广大干部群众收看后反响强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保障人民幸福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顺利推进。
回顾这五年来,我深深的感受到中国立法的铿锵脚步。无论是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还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对现有法律进行修订完善;无论是打破部门利益藩篱克服立法部门化倾向,还是最大限度地开门立法,以最大诚意汇聚民意,这五年,中国立法越来越适应时代发展,越来越满足现实需要,越来越体现党心民意,越来越展示中国特色。扎实的立法为法治中国奠定坚固基石,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们党要召开会议。“上下同欲者胜”,能不能传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校验的是觉悟,考验的是担当,检验的是能力。
篇12:法治中国观后感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一直用“法制”这个概念,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正式用“法治”一词。从“制”到“治”,反映了理念的提升、方式的转变。十八大首次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四中全会作出专门部署。 法治,似乎专业性很强、离你很远。其实,它就如同空气,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却无时不处不在,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什么叫法治思维,法学家将之概括为规则思维、权利义务思维、程序性思维、权衡思维、建设性思维。我理解,首先,法治既是工具、更是价值。中国最早诞生法律思想(诸子百家中有“法家”),但遗憾的是却没有产生现代的法治思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把法律只视为一种管理的工具,却没有将之作为一种自身也应信守的价值追求。现在中央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带头信仰法治,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其次,法治既授予权力、更约束权力。博登海默曾说,“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发明使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然,而法律让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己”。梁启超也说过,“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对于公权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于私权来说,法无禁止即自由。第三,法治既具特殊性、更具普遍性。法治一个重要特点是,普遍性优于特殊性。对于医生来说,每一个病人应当用不同的办法治愈;对于司法工作者特别是法官则不同,每一起个案的处理和判决,对于社会都有相同的借鉴意义。因此,对司法工作者就要有许多特殊的要求,要求其审慎公正地对待每一起案件的处理。为了确保做到铁面无私,要求在生活中要成为廉洁自律的良好风尚引领者。 在综治工作中,应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具体说,应发挥法治的三种功能:一是惩戒功能。就是针对各类违法犯罪,坚决予以打击。新加坡一方面借鉴了西方法律制度中有益成份,但另一方面避免了西方放任式民主和过分强调个人权利至上的弊端,保留了东方儒家传统及严刑峻法(如鞭刑)。这方面,尤其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二是规范功能。针对社会治理中立法缺失问题,通过立法的方法来加以规范。如酒驾问题,就是因为有了立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长期屡禁不止的问题。目前要解决出租屋管理等难点问题,应以此为鉴,推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引导功能。就是要针对社会诚信程度低下、道德水平不高的状况,发挥司法在引领社会预期方面的独特作用,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审慎处理容易引起争议和炒作的案件,激发社会的正能量。 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我们应有这样的清醒认知:一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充分认识推进法治进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二是“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人民心中”,法治重要的是实施,应以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为根本标准。我们每一位,都应在推进法治进步的进程中作出一已努力。
【中国法治名言】相关文章:
1.法治名言名句
4.中国古典名言实录
5.中国古典名言警句
6.中国读书名言摘抄
7.中国梦名言选读
10.法治标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