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英文简历>英文简历长度

英文简历长度

2022-07-14 08:2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熹阿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英文简历长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英文简历长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英文简历长度

篇1:英文简历长度

英文简历长度

英文简历应该要多长,请看应届毕业生说明

Experts announced results in the statement, the applicant resume will generally the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after preliminary screening, then passed on to final decision makers scrutiny. And in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bank industry, made a final decision usually is the company's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orldwide, the director of finance resume the average time of reading is 11 points and 17 seconds. Read your resume the shortest is used dubai's financial director, with an average of only six points 44 seconds, reading time the longest is Swiss finance director, on average, 14 points only 46 seconds. Hong Kong's the average time is 8 points 25 seconds, and ranked second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e average time is 12 points and 17 seconds.

Experts say, a resume is the employer set the foundation of interview questions, so a good resume, can let the direction of job seekers success guide interview. He said, the content of the resu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s means that the applicant needs to seriously according to apply for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mpany, tailored resume, so as to ensure that your resume attractive.

He said, amount, accord with body design job descrip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andard resume and cover letter, can often get your employer's favor. Job seekers need in your resume, demonstrate its unique place, including the skills, experience, the actual achievement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o hiring managers left a good impression. The most important is, a good resume also need to display a future potential.

In addition to resume the best two pages in length with inside and outside,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ther anand, including professional level higher education degree list, that the foreign language ability, complete personal resume let others, to look after the modification of carve for many times. At the same time, an effective resume should try to avoid selective list without you have been involved in all training courses, write down the interest, it doesn't matter too much marital status or paper details such as religion, etc.

专家在公布结果的声明中说,求职者的简历一般会由人力资源部门初步筛选后,再交由最终决策者审视。而在金融、会计和银行行业,作出最终决定的人通常会是公司的财务总监。

调查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财务总监阅读简历的平均时间是11分17秒。阅读简历所用时间最短的是迪拜的财务总监,平均仅用6分44秒,阅读时间最长的是瑞士的'财务总监,平均用时14分46秒。香港的平均时间是8分25秒,排名第二,中国内地的平均时间是12分17秒。

专家说,简历是雇主设定面试问题的基础,因此一份出色的简历,能够让求职者成功引导面试的方向。他说,简历的内容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求职者需要认真根据所应聘公司的要求,量身设计自己的简历,从而确保自己的简历具有吸引力。

他说,一份量身设计、符合职位描述中最重要的标准的简历及求职信,经常能获得雇主的青睐。求职者需要在简历中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包括技能、经验、实际成就及个人特点,给招聘人员留下良好印象。最重要的是,一份好的简历还需要显示求职者的未来潜质。

除了简历长度最好在两页纸以内外,阿南德还提出其他一些建议,包括列出专业级高等教育学历、说明个人的外语能力、完成简历后让别人过目、做好多次修改雕琢的准备。同时,一份有效的简历应该尽量避免不加选择地列出你参加过的所有培训课程、写下无关紧要的兴趣、过分阐述婚姻状况或宗教等细节等。

篇2:条码长度

条码长度(barcodelength):从条码起始符前缘到终止符后缘的长度,

条码长度

篇3:文件名长度

文件名长度

题目:文件名的长度可达个字符。

A、1

B、10

C、255

D、无数

答案:C

文件名的长度可长达255个字符。

以Windows系统为例,其一个文件名的长度最多可到达255个字符,其中包括“路径”(含“路径”中的分隔符)及“扩展名”(含“扩展名”前的句点)。

windows操作系统是最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操作软件。该软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推出的win10系统相当成熟。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人机操作互动性好,支持应用软件多,硬件适配性强等特点,未来该系统将更加安全、智能、易用。

为了方便人们区分计算机中的不一样文件,而给每个文件设定一个指定的名称。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

为文件指定的名称。为了区分不一样的文件,必须给每个文件命名,计算机对文件实行按名存取的操作方式。

windows突破了DOS对文件命名规则的限制,允许使用长文件名,其主要命名规则如下:

(1)文件名最长能够使用255个字符。

(2)能够使用扩展名,扩展名用来表示文件类型,也能够使用多间隔符的扩展名。如win.ini.txt是一个合法的文件名,但其文件类型由最终一个扩展名决定。

(3)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空格,但不允许使用下列字符(英文输入法状态):|:“*

(4)windows系统对文件名中字母的大小写在显示时有不一样,但在使用时不区分大小写。

文件名是文件存在的标识,操作系统根据文件名来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不一样的操作系统对文件命名的规则略有不一样,即文件名的格式和长度因系统而异.例如:UNIXLINUX系统区分文件名的大小写,而有些系统则不区分如:MS-DOS和WINDOWS.

对于文件扩展名是用来区分文件的属性的.在有的系统中并不为系统所感知如:UNIXLINUX系统中,hello.c文件与helloc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加上了扩展名.c与不加都一样,系统都不明白那是个什么文件.只是用户加上.c后,方便用户明白那是c语言源码文件.可是在MS-DOS与WINDOWS系统中,文件扩展名是为系统感知的.在WINDOWS中,对于不一样的文件扩展名有其相关联的程序进行打开,这些扩展名除了如txt等是原先就有的以外其余一般是安装软件时被注册到系统中的.在注册表中的HKEY-CLASSES-ROOT根键下能够看到其相关信息.若将文件扩展名改为系统不认知的扩展名,则在打开时提示选择其打开程序.如将hello.txt改为hello.123,同时能够看到图标也发生了变化,变为不可知.可是对于如.doc格式的WORD文件,由于是MICROSOFT开发的,坚持了很好的兼容性,系统在感知时并不只检查扩展名,还检查其文件内部格式标识,所以即使将.doc改为其它字符,在装了WORD的系统中,系统仍能够使其关联到WORD进行打开.

DOS操作系统规定文件名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文件主名由1~8个字符组成,扩展名由1~3个字符组成,主名和扩展名之间由一个小圆点隔开,一般称为8.3规则。其格式如下:

例如:G9401.DBF,那里G9401是主名,DBF是扩展名。文件主名和扩展名能够使用的字符是:

(1)英文字母:A—z(大小写等价)

(2)数字:0—9

(3)汉字

(4)特殊符号:$#&@()-[]^~等。

(5)各种控制字符和下列字符不能用在文件名中:

|:”*

因为这些字符已做它用。

文件名的最大长度怎样设置?

操作系统对查看文件夹供给了多种样式,其中以图标方式显示长文件名时,会自动省略后半部分。

选择“列表”样式,并把文件名那一栏拉宽,就能显示全部文件夹的文件名。

如何改文件夹名字的显示长度?

1、开启电脑后,点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然后点击“设置”。

2、接下来点击如下图的“系统”。

3、进入系统设置后,点击左边的“显示”,然后在缩放与布局中“更改文本与应用项目大小”。

4、调整下头的显示百分比,字体大小就会相应的发生改变,且图标大小也会改变。

篇4:长度作文450字

长度作文450字

我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以为任何东西都该有长度的。就是有特别明确的答案。但是我现在不那么确定的原因也很明晰。因为有些东西真的不能以实物衡量。就长度而言我是完全无法来衡量的。像是能精确测量的东西当然可以言说,但是不能精确测量的`呢。我们的时间有长度,我们的岁月有长度,我们的身高有长度,我们的书本卷子一切实质的有长度。

可我们的思想有长度么?我们的想法有长度么,我们的好多好多的青涩的东西有长度么?

答案是几乎能确定的,没有。这些不能确立长度的东西才是我们该实质追求而且热爱的。我们思想的无涯。我们的爱和感情的无涯。我们拥有着美好的东西的无涯。我们美妙感觉的无涯,这些都是不可测量的。更何况测量的尺度。拿一米的长尺,还是人生的尺条。更何况人生有尺条么。把年纪刻成数字么。感觉上也是有些不对劲的,我们只能做到什么,其实算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到。无非珍惜当下,做好现在。拿以后得尺度来衡量如今的努力,拿现在的状况来衡量之前的拼搏。这都是一种尺度,一种能拿来丈量的长度。

可是人是什么,这就又是一个难题。我们能计量的东西。其实无非也就那么多。所以请认清你该去在意的东西。

篇5:统一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量一量,探究尺的秘密

[教学目的]  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统一度量衡的过程。

[教学材料及准备]   软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长方形。

教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

学生:四条边。

教师:看屏幕。(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长,什么是桌子的宽)。

教师: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愿意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

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教师:用什么来测量呢?

学生:用尺子。

教师: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

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

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

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

三、实施方案

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要求: ① 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② 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

利用课件举例讲解记录方法。

量一量桌子

方法

1

7

3

2

3

4

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妙?

学生测量。(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测量。发现典型数据。

四、交流汇报阶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现矛盾

学生:5――6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学生的记录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图画来表示)。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看样子,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你们用这么多巧妙的办法告诉老师这桌子有多大。真聪明。

但是,你们看看,测量同一张桌子,这几个得数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用来量的东西不一样。

教师:(展示同样是用铅笔测量的数据对比)都是用铅笔量的,得数怎么还不一样呢?

学生:(展示所用的铅笔)它们不一样长。

教师: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我用哪一个呢?

五、继续研究

教师:我们用尺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指令小组长领尺子和发尺子)

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

教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

学生1:长是90。

学生2:长是27。

教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对呢?

学生很快发现软尺有两面,两面的刻度不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软尺两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让学生估量1厘米和1寸两种长度单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细的`对比。

教师:要想得出一致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来量。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统一用厘米的一面来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学生测量。

教师:哪一组说出你们的测量结果?

学生:桌子长90厘米,宽42厘米。(5――6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六、总结:

教师:现在我特别清楚我要买多大的桌子了,长90厘米,宽42厘米。用同一种刻度的尺子测量很方便。厘米是现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

人类发明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之前,就像我们开始测量桌子的长、宽时使用的方法一样,利用手、步伐或身边物体的长度做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至今,在人们没有带尺子的时候,仍然会这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例如妈妈给孩子买衣裤或鞋的时候。

[教学建议]

学生的测量活动和交流汇报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分析数据是这节的精华,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课后评价及分析]

课程设计符合人类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过程,学生在亲身探究的过程中领悟了靠教师仅仅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他们不仅知道怎样测量长度,还知道了长度为什么有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又是怎么来的。

篇6:《长度单位》数学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单元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第一课时: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课时: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做一做第1、2、3题

第二课时:练习一1~3题,第6题做在课本上。

第三课时:练习一4、5题。第8、9题做在课本上。

第四课时:练习一第7、8、10题,填在书上。

疑难问题解决办法

1、因为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争购减起来的,因此,在教学是应该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

3、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测量统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2、(屏显数学课本)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同学们,别镇、三角形、和小方块,你们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

(2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分组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

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组讨论汇报

再次让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小组讨论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小结: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

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

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为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常识5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小组讨论。

总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服,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3)单项练习课本与铅笔盒哪个更长一些,请同学们用小木块测量一下。

汇报测量结果

练习

1、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

3、做一做第3题:

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

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安排作业:略------

反思

篇7:速度•长度•精度

速度•长度•精度

速度•长度•精度                   ――小学作文训练的几种方法     本文主要就如何运用电教手段,对小学生作文的速度、长度、精度诸方面进行训练谈谈体会。     一、训练速度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速度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美国专家约翰•霍尔特在小学生中试验了一种称为“作文大赛”的教学方法,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这项比赛采用不计较拼写错误的方法进行,从而使学生解除顾虑,随意去写他们喜欢写的事情。霍尔特每天要求学生不停地写作半小时,题目不拘,内容不限,在半小时内写的字数最多的为优胜者.我们认为霍尔特的这一方法很值得借鉴。根据我校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来看,写作速度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学生觉得没内容可写,再加上写作思想不集中,写字的动作慢,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缺乏紧迫感和时间观念。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首先解决学生没内容可写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我们充分发挥电教的优势,利用投影、录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让学生观察后进行写作.训练速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限学生在30分钟内写300字以上的作文,进行快速作文比赛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训练长度     有了写作素材,作文仍达不到一定长度,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比较普遍。如有位四年级的学生星期天随家长到思施城郊五峰山游览了连珠塔,回家后家长要他写一篇日记,他只干巴巴地写了60―70字。这篇日记反映了两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一是观察不细,浮光掠影;二是无所适从,表达不畅.为了使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言之有物,按照写作要求,我们将五峰山上的连珠塔用摄像机按从外到内、从下至上的顺序拍摄下来,让学生仔细观看后进行写作,结果大多数学生不但写得具体生动,层次清楚,而且字数也达到了500~600字。     三、训练精度     所谓“精度”是指作文中遣词造句的精确度。目前,在小学生作文中遣词造句不恰当的不在少数.要使学生克服这些毛病,除了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采取一些相应的补救措施.比如准确表达与细致观察密不可分,学生在练习写动物的外形时,我们把小白兔和小花猫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课堂上放映,让学生比较观察后再进行说、写,在说、写中训练学生恰当运用词语、准确描述的能力。如在写小白兔和小花猫的眼睛时,许多同学在描写中不仅能区别它们的不同,而且还使用了“绿色的宝石”,“红色的珍珠”等形象贴切的比喻,遣词造句的精度普遍得到提高。

篇8:《长度守恒》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大班量的守恒学习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长度守恒是指两个长度相等的物体,即使位置、形状发生改变,其长度仍然保持不变。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大班数学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初步认识量的守恒,能不受外形、摆放位置等变化的干扰,基本保持量的守恒”。幼儿处于大班上学期,已初步具有测量、比较的经验,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也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材料,在游戏操作中学习长度守恒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次活动的设计就是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摆一摆中理解长度的守恒,对长度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认知领域的目标,及我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长度守恒现象。

2、能不受物体位置、形状等变化的干扰,理解长度守恒概念。

3、在活动中养成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游戏操作中正确感知长度守恒的现象。

活动难点:使幼儿做到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干扰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

四、说教法、学法

围绕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操作法、游戏法;学法有观察法,合作法等。并且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探索和实践,从而为突破活动重难点打下基础。

五、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比较物体长度的测量经验;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黑板 双响筒 铅笔两根一组,共五组 投影仪

2、幼儿操作材料:毛根 丝带 毛线 绳子 纸条 电线 塑料绳(每种2个)小棒(双色各10支)

六、说活动程序: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及重难点,我将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一)通过改变物体摆放位置,感知长度守恒。

(二)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感知长度守恒

(三)通过等长且数量相同的物体随意造型,感知长度守恒。

第一环节:直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在这个环节我运用的教法是情景教学法、操作法;学法有观察法,操作法)

活动一开始,我带领孩子们进入神秘的“线条王国”,首先请幼儿以目测的方式感知平行摆放的两支铅笔,幼儿能够较快的判断出两支铅笔一样长。有了这层的感知后,第二步难度递增,变化两支铅笔的摆放位置,铅笔位置改变后,幼儿的判断也出现干扰。这时引发幼儿的思考:这两支铅笔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我充分给予幼儿表述的机会,并引发幼儿想办法证明到底谁长谁短?并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采取比较的方式,验证出两支笔是一样长。同时,在幼儿验证过程中,我引导幼儿共同关注验证的步骤:一头对齐后再看看另外一头是否对齐,如果对齐说明他们一样长。让幼儿感受验证的严谨和数学的科学性。最后,在孩子们判断比较后,引导幼儿发现秘密,做出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改变了,但它们的长度不变。

第二环节:游戏过程中动手动脑,在探究解决问题中学习。(在这个环节主要运用的教法是操作法;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观察法,游戏法等。)

1、找一找──在这个环节,我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宽窄不同,长度相同的纸条;颜色不同,长度相同的毛根、毛线、电线、大绳、丝带等等,相同材料,一样长的找朋友。

2、变一变──引导幼儿改变物体的形状,看谁变得最有创意。

3、说一说──启发幼儿相互猜测改变了形状后它们还一样长吗?为什么?怎么验证?

幼儿在自由的操作、游戏之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这时师幼(配合投影仪)一起验证结果,发现:

1、两张纸条宽窄不一样,但长度相同,形状变化后,长度不变。

2、相同长度的毛根,电线,不管形态怎么变化,它们的长度都不会变。

3、大绳、丝带、无论摆出什么样的图形,它们的总长度是不变的。

在幼儿讨论和交流自己操作的过程后,我帮助幼儿梳理、归纳、小结:只要是长度相同的物体,不增加,不减短,无论宽窄、颜色、形状怎么变,长度不变。

第三环节:讨论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形成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教法我运用了游戏法,操作法;学法有观察法,合作法等。)

在这一环节,我把幼儿分成两组,竞赛游戏的趣味更加浓厚。我用一句话引出第三环节:“在规定时间内拼一条首尾相接的小路”,这句话激起幼儿跃跃欲试的情绪,每组幼儿通过商议,合作拼出不同造型的首尾相接的小路。这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这两条小路是一样长吗?为什么?怎么验证?”在幼儿充分议论后,发现小棒的数量和长短是一样的,得出结论,这两条路的长度是一样的。最后大家通过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小结出:相同长度,相同数量的小棒,无论拼出什么造型,长度不变。

七、说活动延伸:

益智区——投入两根长度相等的绳子,用剪刀将其中一条剪成段,让幼儿再次判断长短。

美工区——数量与长度相等的吸管、火柴、毛线、毛根、绳子让幼儿拼出不同的造型,判断它们的长短。

家园共育——请家长抓住机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迁移长度守恒经验进行比较。

八、说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现象人手,形象地将数的守恒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便于幼儿掌握,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大家的知识经验加以交流和反馈,达到教学的目标。

整个教学以进入线条王国探秘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在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主探索,提高了观察力,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但活动中也有遗憾的地方,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让教学更加灵活;因为时间的关系,所展示的环节也略显单一。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篇9:最大打印长度

最大打印长度指的是标签打印机所打印的标签的最长的长度(一般以mm为单位),

最大打印长度

篇10:《长度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

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

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

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

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

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篇11:长度小学作文

长度小学作文

今天数学王国派了三位著名的大将来和我们见面。它们就是在数学王国里小朋友们最熟悉的米、厘米和毫米。

我觉得它们三个兄弟,毫米是老大,因为它能测量很短的东西,很精确。厘米是老二,因为它不长也不短,人们经常会用到它。米是老三,因为它只能量比较长的东西,小朋友们用的比较少。

今天,我们要给它们三兄弟在教室里帮它们找各自的测量对象。

我们先给米找测量对象。我在教室里左看看,右看看,发现教室里好多东西都可以用米来测量。比如:门的高度大约是2米、教室一边的窗户高度大约是一米多,我抬头一看,呀,原来还有日光灯的长度,大约是一米……看来,我们教室里许许多多的东西都能用米来测量啊!

厘米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常见了,我身边到处都是。比如:我每天用的橡皮,长约两厘米、书本的长度,大约三十厘米、我的水杯,它的高度大约是二十厘米……厘米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数也数不清啊!

毫米大哥最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虽然它躲了起来,但也都被我们找到了。比如:老师的`眼镜厚度约三毫米、十张纸的厚度就是一毫米,就在大家像小猴子一样在教室里找来找去的时候,我发现我手表上装零件的洞眼大约是两毫米……如果你不仔细发现,毫米的确不太好找啊!

帮它们找完测量对象,它们就要和我们告别了,最后三兄弟叮嘱我们,考试的时候一定不能把它们三个搞混淆!

篇12:《长度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的长度最好用相同的工具来量,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具:1角硬币、回形针、小方快、小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二年级的小朋友,比身高。

一、激趣引入:

师国庆节到了,聪聪和明明正在准备宣传板报,看多漂亮!(出示没有花边的板报)咦,好象还缺点什么。贴上美丽的 花边吧。一会儿,他们就完成一大半了(出示贴了两种花边的板报),聪聪说:我的贴得快。明明说我的贴得快。同学们你们说谁的速度快?(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1:聪聪的速度最快。她贴的花边长些。

生2:明明的速度最快。他贴的花边长些。

生3:一样快。他们贴的花边一样长。

师:到底谁贴的花边长?我也看不出来。你们有什么办法比出花边的长短呢?

生:可以用铅笔来量一量

师:你的办法真好!当我们用眼睛不容易看出物体的长短时,就可以找一个物品作标准来量一量。

二、探究新知。

1、用不同的物品量相同的长度。

师:比如,我们要量着本数学书的宽,(出示数学书,老师带着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宽)也就是这条边有多长,我们可以找些什么物品来量呢?

生1:我找三角片

生2:尺子

师:不用尺子,还可以用什么来量呢?

生3:小刀

生4:橡皮

……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就放在你们桌子上的文具盒里。下面就两人一组,没个同学选取一种物品来量数学书的宽。开始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数学书的宽)

师:都量完了吗?请你上去量给大家看看。(点一生带回形针上展示台来量数学书的宽)

师:请大家仔细看看,他量怎么样?

师:你也是这样量的吗?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来量的?数学书的宽有几个物品那么长?

生1:数学书的宽有7个硬币那么长。

生2:数学书的宽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数学书的宽有2把小刀那么长。

生4:数学书的宽有15个小方块那么长。

师:都是量的数学书的宽,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1:因为我们用的物品不一样有的是回形针、有的是硬币。

师;对呀,用不同的物品量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有的人量的结果又相同,这是为什么?

生:他们用的饿物品是一样的。

师:看来我们要得到相同的结果就要用相同的物品去量。

2、 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

师;好,我们再用手中的物品作标准来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度好吗?

(学生动手量,师巡视指导)

师:都量完了把谁来说一说你们组量的结果

生1:文具盒有3把小刀那么长

生2:文具盒有9个硬币那么长

生3:文具盒有7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4:文具盒有20个小方块那么长

师:请观察并比较一下两次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了怎么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小组交流讨论)

生1:课本的宽有7个硬币那么长,文具盒有7个回形针那么长,它们的长都是7,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它们的长都是7,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生:因为两次用的物品不一样。

生:文具盒比课本的宽要长,正好7个回形针比5个回形针长。

师:你们听清楚他们说的吗?请你在说一遍。

师:你们真会观察,用同样的物品做单位来测量就能很快比出物体的长短。(板书)

师:刚才我们在量数学书的宽,文具盒的长的时候,正是用了不同的物品,也就是用了不同的长度单位(出示课题:长度单位),才使得我们量出的结果各不相同,还与事实不符。所以,我们在去量物体长度的时候,选择做标准的物品就应该

生1:相同

生2:同一物品

生3:一样的物品

……

师:对,要用统一的物品,要有统一的标准,要把长度单位统一。(补充课题:统一)

师:我们把课题一起来读一遍。(学生读)谁来说一说统一长度单位是什么意识?

三、有趣的故事。

师: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知道统一长度单位非常重要,让我们一起回到古代看一看吧——(故事略)

他们为什么要打架?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不打架?

四、标准的选择

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同学们认为选择什么物品做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1:小刀

生2:硬币

生3:小方块

师:量较长的物体,我们就用较长的物品做单位,量较短的物体,我们就用较短的物品做单位。如果要量这张小贺卡的边,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小方块

师:好,我们就用小方块做单位来量贺卡的长边和短边

学生操作后汇报

师:贺卡的长边有——14个方块长,贺卡的短边有——10个方块长,长边比短边多几个方块长?(4个)

五、巩固练习

(1) 师:先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几种蔬菜——(师演示课件:由凌乱到整齐。)

这里的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呢?这到题是我们课本第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请同学门在书上完成

(2)同学们在看,这里有一些文具——

(师出示课件:)估一估,这些文具大约有多少个方块长?

六、小结略

篇13:《长度单位》教案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拿出橡皮量量自己的书,拿硬币量自己的书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 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四、小结

篇14:《长度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

(二)比一比

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

(三)揭示课题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手比划实际长度,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二、探究新课

(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二)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运用新知。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同桌交流想法。

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单位时,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

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本课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小结,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5: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填一填

1、数学课本的长约是(  )厘米,行知天下的宽约是(  )厘米。

2、美术课本的长约是(  )厘米,音乐课本的宽约是(  )厘米。

3、大拇指的宽约1(        )

4、你自己的文具盒的长约是18(      ),宽约是8(      )。

二、单位换算

1、2米=(  )厘米

2、500厘米=(  )米

3、4米50厘米=(  )厘米

4、25厘米+75厘米=(  )米

5、你自己身高是(  )厘米=(   )米(    )厘米

三、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1、数学书长约21(  )。

2、爸爸的身高约180(    )。

3、教室门高约2(  )。

4、学校操场的长约100(  )。

四、从小到大排列

120米     2米    220厘米    13米

(  )<(  )<(  )<(  )

五、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英文简历长度】相关文章:

1.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2.长度单位的说课稿

3.长度的测量误差初三物理教案

4.用刻度尺测长度物理教案

5.《长度单位》的教学反思

6.人事主管英文简历

7.审计员英文简历

8.简洁英文简历

9.英文简历自我介绍

10.英文简历:工作经历

下载word文档
《英文简历长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