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范文400字
“吖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范文400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范文4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篇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人教版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读、写的单词和句子是:coat, jacket, jeans, shoes;
Is this his coat? Yes, it is. Is that his jacket? No, it isn't.
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要求的单词和句子
情感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培养更加稳定的学习兴趣。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情景对话中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教学重点 学习和练习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熟练掌握物品所属关系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物品所属关系的表达方式。
课时数 2
教学过程 1.热身 / 复习(Warming-up / Revision)
把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进行唱chant比赛,复习课本第53页和第50页的两个chant。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
1)教师利用教学卡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umbrella,mirror,belt,mop 4个单词。
2) 教师可以依次举起单词卡片,问学生What's this? 让学生回答:It's an umbrella / a mirror / a belt / a mop.
3)把雨伞、镜子、腰带和拖把(或图片)分给几个学生,让他们分别提问其他同学:What's this? 其他学生回答:It's an umbrella / a mirror / a belt / a mop.
4)教师把拿物品的学生的名字A代入本课句式:Is this A's umbrella / mirror / belt / mop? 让学生回答。练习几遍后,教师可以故意把对应关系说错,引导学生用否定句回答。
5)把学生分为三人一组,每人拿一个物品或图片,依次按照Is this ... 's ... ? Yes, it is. / No, it isn't.做问答练习。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请班上的男生,把事先准备的生活日用品分别放到教师规定的几张桌子上。
2)教师请女生两人一组,在两分钟内,分别将以上物品物放归原处。如,
G1: Is this / that his coat?
G2: Yes, it is.(No, it isn't.)
(G1: Whose coat is this? G2: It's his.)
G1: Is this your jacket?
B: Yes, it's mine.
3)教师奖励猜对物品主人并说对句子的同学。
4)播放chant 录音,让学生听两遍。
5)把学生分为5人一组,各组准备一些学习用品、日常用品和衣物等,可以找两个学生作模特,参考课本第56页的提示作游戏。
6)仍按照上面的小组,把小组成员的英语课本收集在一起,先让所有成员摸一摸所有的书,然后打乱顺序,一名学生蒙起眼睛,其他学生依次拿起一本英语书让蒙眼的学生摸,然后问他:Whose English book is this? 蒙眼学生回答:It's ... 's English book.如果猜错了,就接着猜;猜对了就换另一个学生猜。
7)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板书四会单词和句子,边写边说,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模仿。
教学过程 8)播放chant录音,教师通过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chant的意义,必要的地方可以用汉语
解释一下。如get ready to run out 是“准备好往外跑”的意思。
再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最后,不放录音,让学生齐声说chant。
4. 拓展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
将本单元核心句型进行归纳,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编成各种小对话进行交际。
篇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3 考点分析:
利用整数的乘法原理解决小数乘小数的算法,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能力,高效快捷的计算小数的乘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小数,我们根据原则能不能计算一下下面的题目。
1、复习旧知:
师:根据15 × 12 = 180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 × 1.2=?
1.5 × 12 =?
生:
15 × 1=18
1.5 × 10=18
师:
那么大家知道: 1.5x1.2=?
2、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下图中是一个课桌,我们能看图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①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
②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课桌的面积有多大?
你会列式计算小课桌的面积吗?
生:
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桌的长和宽。
②提问:怎样求课桌的面积呢?
2探究新知
一、问题解决(1)
1、多媒体展示计算流程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观看课件解题过程
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合适的进行讲解,让同学们看清小数乘小数的解题过程。
2、问题解析:
二、问题解决(2)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举手发言
通过上一个例题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加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在竞争学习中,学生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二、实际问题(例1)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小数的乘法究竟如何计算?
计算:1.3x1.2
生:
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思考,看谁能最快找出解题思路。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13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为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2位。
三、实际问题(例2)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0.14x1.2
生: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看哪个小组计算得又对又快。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14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四、实际问题(例3)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1.1x0.12
生:每位同学都看是进行计算,看那位同学计算的又快又准。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11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巩固提高
1、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面的这几道题,能不能找出那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课件出示题目)
师:要找出正确的题目,主要是找对小数点的位置。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
56.7×38=2154.6 正确
0.37×0.94=3.478错误,应该是0.3478
41.2×9.2=3790.4错误,应该是379.04
0.78×6.1=47.58 错误,应该是4.758
2、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题目)
题目:小明每小时能走12.5千米,从教室去图书馆用了1.5小时,教师距离图书馆多少千米?
①各小组先列出算式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答案:12.5x1.5
②现在各小组开始竖式计算,看哪个组计算得快。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125x1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位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师: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一个题目,这次要自己独立完成。
题目:0.75x0.25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75x2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4位小数,所以积有4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4位。
4方法总结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5作业布置
1、计算下列小数乘法:
① 0.87x2.25
② 0.45x3.2
③ 1.4x2.55
④ 3.6x1.8
⑤ 11.2x3.5
解析:
2、如果长方形的长为30px,宽为45px,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
可以列出算式为:1.2x1.8
答:长方形面积为54px?.
课后小结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节课主要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小数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教学中涉及了学生互动,分组学习等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并在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和原理。
板书
第2节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篇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习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1]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小结: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题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
【板书】第4节 连乘、乘加、乘减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3]自主探索
师:在本节课的开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忙解决。
【情景图出示】
(1)指名学生读题。
(2)师: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
(3)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交流汇报
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这个算式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生: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生: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生: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扩展提高
师: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师:出示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师: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自己计算一下,验证一下你的结论对不对?
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算式的结果,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1)自主探究
师:出示例题:0.25×4.78×4。
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
(2)巩固练习
50×0.13×0.2、1.25×0.7×0.8、0.3×2.5×0.4
学生独立完成,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难点释疑
师:出示题目0.65×201。
师: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4)趣味练习
狐狸卖香蕉:
卖水果的狐狸波利称水果时总缺斤短两,熊猫菲菲打算惩治他一下。这一天菲菲来狐狸波利这儿买香蕉。“香蕉一元钱一斤,您买多少啊?”波利很热情。“我买一百斤,不过得麻烦您把它们全部剥好,我给您每斤香蕉皮5角钱,每斤香蕉肉5角钱,行吗? ”狐狸波利想:5 角钱加上 5 角钱,还是每斤一元钱。便爽快地答应了。熊猫菲菲把钱付了,可是狐狸波利盯着自己的钱,总感觉有问题,却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同学们,你们能帮波利找出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提示:假设熊猫菲菲买的香蕉皮有a斤,香蕉肉有b 斤,a+b=100(斤),那么应付的钱数为:
0.5×a+0.5×b
=0.5×(a+b )
=0.5×100
=50(元)
所以熊猫菲菲少付了50元,让狐狸吃了亏。
六层灯塔:一个六层塔,每一层点灯的盏数都是它的上一层的3倍,已知最顶层点了2盏灯,求这座塔共点了多少盏灯?
[5]小结
师:你认为在做连乘习题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堂练习
“做一做”
⑴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提示: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参考答案:72×0.81+10.4 7.06×2.4-5.7
=58.32+10.4 =16.944-5.725.8
=68.72 =11.244
[2]巩固练习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参考答案:50.4×1.95-1.8
=50.4×0.1
=5.04
运算的顺序错误了,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正确的算式应为:
50.4×1.95-1.8
=98.28-1.8
=96.48
第二题3.76×0.25+25.8的乘法部分计算错误了,应为:
3.76×0.25+25.8
=0. 94+25.8
=26.74
2.综合练习:
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参考答案: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118.34×2.3 =15.47-7.8 =16.652+3.93
=272.182 =7.67 =20.852
3.用简便方法计算7.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1.25×12.5
=8×0.8×1.25×12.5
=(8×1.25)×(0.8×12.5)
=10×10
=100
(2)15.12-6.82-8.18
=15.12-(6.82+8.18)
=15.12-15
=0.12
(3)0.76×0.43+0.24×0.43
=(0.76+0.24)×0.43
=1×0.43
=0.43
(4)5.86×0.4×0.5×0.5:
=5.86×0.4×(0.5×0.5)
=5.86×0.4×0.25
=5.86×(0.4×0.25)
=5.86×0.1
=0.586
课后小结
师: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觉得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本课主要知识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到小数乘法中。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计算,知道了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计算中我们可以把整数的乘法运算规律运用到小数乘法中,使我们的运算更加简便。
板书
第一章 小数乘法
第1节 连乘、乘加、乘减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到小数乘法中。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篇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语法
一、句子基本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二、没有复数形式,与much/some/any搭配
(1)肉类:mutton,chicken,fish,pork,meat,beef
(2)液体:water,milk,tea,coffce,,coke,soup
(3)特殊:,,tofu,bread,,rice
(全部都是不可数的)
三、like的三种意思
本学期总共学习了3种关于like的三种意思,让我们来看看:
·1、加like就是问样子,如:What‘s your father like?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2、与would连用为“想要”的意思,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你午餐想吃什么?
3、与do,don't,does,doesn't连用或单独使用,为“喜欢”的意思。如:What do you like?你喜欢什么?
四、区别many,any
some用于和表示邀请、请求的句式:Can I have some...?(请求)
any用于和中,如:Do you have any ?
五、代词
我 你 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
me you him her it us you them
my我的 your你的 his他的 her她的 its它的 our我们的 your你们的 their他们的
六、a/an/the
a:用于音标前:a university student.
an:用于音标前:an active boy.
七、重点-名词变复数:鱼fish的复数和不可数名词
鱼 单复数也行(在水里快活) 单数a fish
不可数:鱼肉(已煮熟,已死了)
八、缩写
1、I'm=I am我是
2、you're=you are你们是
3、he's=he is他是
4、she's=she is她是
5、it's=it is它是
6、we'r=we re我们是
7、they're=they are它们是
篇6: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语法
重点句型
---Who’s your English/ music/art/science/maths/Chinese teacher?
(谁是你的英语/音乐/美术/科学/数学/语文老师?)
---Mr. /Miss./Mrs./Ms. Jones. 琼斯先生/琼斯小姐/琼斯太太/琼斯女士
---What’s she/he like? ---She/He is clever.
对人的性格和外貌提问,可用上面表示外貌和性格的单词回答。
---Is he/she strict? 他/她严厉么?
肯定回答Yes, he/ she is. 是,很严厉。
否定回答No, he/ she isn’t. 不,不严厉。
今天是星期几? 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是星期一。 It’s Monday.
你星期六常干什么?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Saturday?
我常做家庭作业. I often do homework.
你们星期三常上些什么课? What do you have on Wednesday?
我们上语文、数学和英语. We have Chinese math and English.
What about you? 那你呢? (用于来问别人同样的问题而又不重复前面的问句。)
吃饭时,询问他人想吃和想喝什么时,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你想要吃喝什么?)
----I’d like a sandwich/hamburger/ an ice cream, please
(我想要一个三明治/汉堡/冰淇淋.)
tea/milk/juice/water , please. 我想要点茶/牛奶/果汁/水。
注意:可数的食物也可以在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
如:I’d like two hamburgers/three sandwiches/five ice creams, please.
我想要两个汉堡/三个三明治/五个冰淇淋.
当你想知道你朋友或父母最爱吃的食物或最爱喝的东西是什么时,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
---Ice cream. It’s sweet./ Salad. It’s healthy.
篇7: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语法
1.there be句型包括:
(1)单数形式(只有) there is a/an…..+名词单数
如:There is a clock/bike/photo/plant/water bottle.
(这里有一个钟/自行车/相片/水瓶)
There is an apple/egg.( 这里有一个苹果/鸡蛋)
(2)复数形式(两个及以上的)
There are +具体数字(two/three)/many/some+名词复数
如:There are two bikes. 这里有两辆自行车。
There are some buildings. 这里有一些建筑。
There are many trees. 这里有许多树。
2.当询问他人这里有什么吗时,只需要把There is… 变成 Is there…? There are…变成Are there...?
如:(1)There is a river/hill/forest/lake/mountain.
(这里有一条河/一座小山/一片森林/一座高山。)
Is there a river/hill/forest/lake/mountain?
(这里有一条河/一座小山/一片森林/一座高山吗?)
肯定回答:Yes, there is.
否定回答:No,there isn’t.
(2) There are four bridges/villages. (这里有四架桥/四个村庄)
Are there four bridges/villages?(这里有四架桥/四个村庄吗?)
肯定回答:Yes, there are.
否定回答:No,there aren’t.
3.当问球在哪里时,应该问:
---Where is the ball?
---It’s in beside/ behind/above/in front of the dog.
(他在小狗的旁边/后面/上面/前面。)
篇8: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风一更(gēng gèng),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yūn yùn),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二、读拼音,写词语。
在lí mínɡ( )来临之前,坐在窗前,看东方qī hēi( )的天空渐渐亮了,鸟儿们lù xù( )从shù shāo( )上飞起来。那是多么xián yì( )啊!
三、给“莫”加上合适的偏旁变成新字,组成词。
夜( ) ( )年 坟( )
冷( ) ( )范 仰( )
四、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
A.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B.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C.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D.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2.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话,正确的排序是( )
①雨像丝线一样,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淅的响声。
②在春雨的滋润下,麦苗长得更油绿了,菜花开得更灿烂了。
③阳春三月,雨是最寻常的。
④只觉得这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
⑤瞧,又下起雨来了。
⑥柳树、杨树也在春雨里舒展枝叶,贪婪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水。
A.③⑤②⑥①④
B.③⑤①④②⑥
C.⑤③①④⑥②
D.⑤③②⑥①④
篇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漆黑的夜晚,有无数的萤火虫在飞。(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很好听。(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院子的中央处,是一棵桂树。(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枯藤老树昏(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归来。
(3)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4)西塞山前( )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我发现括号里填的都是______________,我会写带“鸟”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鸟的天堂》中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都看到了许多鸟。( )
(2)《月迹》一文是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来写的。( )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写了松树林的静态美。( )
(4)“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 )
篇10: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难读的字:
浣女(huàn) 窠里(kē) 锨刃(rèn) 袅袅(niǎo)
嫉妒(jídù) 累累(lěi) 凛冽(lǐnliè) 聒噪(guō)
二、难写的字:
眠:左边是“目”不是“日”
逸:右边是“兔”不是“免”
暇:左边是“日”不是“目”
谐:右下是“白”不是“日”
三、形近字组词:
泊(停泊) 拍(拍打) 榆(榆关) 喻(比喻)
矿(矿产) 旷(旷课) 捧(吹捧) 棒(木棒)
谐(和谐) 楷(楷模) 拔(拔牙) 拨(拨打)
溶(溶化) 榕(榕树) 桨(船桨) 奖(奖励)
暇(应接不暇) 瑕(瑕疵)
四、多音字组词:
空:空间(kōng) 空隙(kòng)
更:五更(gēng) 更加(gèng)
结:结果(jiē) 成群结队(jié)
乐:乐曲(yuè) 欢乐(lè)
数:数目(shù) 不可计数(shǔ)
片:片子(piān) 片刻(piàn)
涨:涨潮(zhǎng) 头昏脑涨(zhàng)
划:划船(huá) 计划(huà)
累:劳累(lèi) 累累(lěi)
五、重点词语:
黎明 红晕 彩云 漆黑 夜幕
降临 愈发 闲逸 和谐 扫兴
天堂 兴奋 留恋 规律 主干
心旷神怡 应接不暇 不可计数 面面相觑
六、近义词:
固然—当然 和谐—和气 扫兴—失望
陆续—连续 纠正—改正 面目—面貌
起初—开始 茂盛—繁茂 留恋—流连
七、反义词:
漆黑—光明 扫兴—开心 灿烂—暗淡
静寂—热闹 盈——亏 兴奋—郁闷
漂亮—丑陋 嫉妒—欣赏 粗糙—光滑
八、词语搭配:
(凛冽)的清晨 (红紫红紫)的彩云
(茂盛)的榕树 (无边无际)的天空
(闲逸)的心情 (成群结队)的大雁
(熊熊)的炭火 (漆黑漆黑)的暗夜
篇1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1.读拼音,写词语。
(1)夜幕jiànɡ lín( ),站在jiānɡ pàn( )的诗人yù fā( )yōu chóu( )。
(2)划着chuán jiǎnɡ( )经过小岛,他看见了一株大rónɡ shù( ),一阵风吹来,令人xīn kuànɡ shén yí( )。
2.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并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春暖花开 ②白雪皑皑 ③瓜果飘香 ④冰天雪地
⑤骄阳似火 ⑥秋高气爽 ⑦鸟语花香 ⑧酷暑难耐
⑨百花齐放 ⑩寒风呼啸 ⑪烈日炎炎 ⑫大雪纷飞
⑬硕果累累 ⑭烈日当空 ⑮春意盎然 ⑯天高云淡
(1)描写春天: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天:_______________
(3)描写秋天: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冬天: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短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__________,给校园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________,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__,为落叶送去浓浓的问候;冬天的雪,________,为学子带来无穷的快乐。
①凉爽而惬意 ②细腻而轻柔
③无瑕而轻盈 ④迅疾而猛烈
A.④①②③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篇1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加强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1、小数乘法(8课时)机动(1课时)
2、小数除法(13课时)机动(2课时)
3、观察物体(3课时) 机动(2课时)
4、简易方程(18)课时机动(2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 (12课时) 机动(2课时)
6、统计与可能性(5课时)机动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机动1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篇1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8.小数的分类:
(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
(2)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4.33……3.1415926……
(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3.555……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9.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10.简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
1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1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13.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4.解方程: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16.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篇14: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
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
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1)一般应用题;
(2)和倍、差倍问题;
(3)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5)比和比例应用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底×高(推导方法如图);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平行四边形=ah
三角形面积公式:
S△=1/2x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
梯形面积公式: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2)另一计算公式: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l·h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篇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1.探索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5.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习难点:
6.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7.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9.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10.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11.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篇16: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是呀,故乡的月亮总是那么令人怀念,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
3、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pō)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课前,你们通过收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
⑴“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⑵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2、解题:
“泊船瓜洲”(“泊”是“停泊”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2、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自由朗读,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还”字)
四、紧扣“还”字,披文入情
1、自由汇报:
你学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
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离家非常近。……
(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读读诗句,想象画面。
②推敲诗句用词的准确:
将“绿”字与诗人曾想过的“到、过、入、满”作对比,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绿”?
③启发想象:
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
(引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引导学生概括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板书:思家切)
过渡:诗人思家切,可他能还吗?(学生板书:不能还)
3、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自主探究,感受诗境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诗人为什么不能还?……)
2、讨论、升华诗情:
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3、学生先猜测有几种可能,师再顺势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4、同桌互说诗意。
5、分男女生读古诗。
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秋思》。
2、初读诗句,了解诗人情况。
3、合作学习,了解诗句大意:
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4、指导朗读,感悟情感。
七、咬文嚼字,体会“推敲”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两首诗中都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两个字吗?(绿、见)
2、过渡:
我们已经体会了“绿”字的妙用,那么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3、师讲解: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4、总结:
秋风无形,但处处可“见”;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5、填字练习:
⑴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起、动、翻、皱、拂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⑵自由填字: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
吹()了河水,吹()了花苞。
八、反复诵读,指导背诵
1、有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
2、简介作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洲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3、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二年(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4、纳兰性德善作词,反对模仿,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1、学生试读,思考:
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
(注意书上的注解)
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⑵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的风云交加的声音。)
3、再现形象: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4、观察插图:
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三、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1、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1、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五、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背诵全词。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7: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
一、我会拼也会写。(16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òu huò ài mù gǔ lì wū yán
( ) ( ) ( ) ( )
dào qiè bào jǐng shuāi lǎo cí xiáng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猴( )讯( ) 呻( ) 换( )
喉( )迅( ) 伸( ) 焕( )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空一分,共12分)
( )天( )地 风( )雪( ) ( )书( )画
( )( )大雨 毫不( )( ) 不容( )( )
三、我会选词填空。(每空一分,共6分)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与众不同 悲欢离合 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 )常常使我( )。我开始( )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 ),落笔也( )。
四、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是……而是…… 尽管……还是…… 如果……就……
即使……仍然…… 只有……才…… 只要……就……
1、( )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 )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 )只剩下12分贝了。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 )到地上来。
4、“夹丝玻璃”( )被打碎了,碎片( )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 )鱼类,( )哺乳动物。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你喜爱的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以上的句子中,作者分别把书比作( )、( )和( )。
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这句话为了突出松鼠的警觉,将松鼠和山鼠( )。这种说明方法比较常见,我会照样子补写。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 )还要尖些。
(2)鲸的嘴巴真大,( )。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贪婪地读着。我很( ),也很( )――这种( )的滋味。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 );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 );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 )和( )。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 ),( )。” “( ),(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 )的( )和( )。
5、瞧,我会默写《泊船瓜洲》这首古诗。(4分)
七、我会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9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给“体面”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分)
2、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画线的句子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 )。 “很有用”又是指( )。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指( )。(3分)
4、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2014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3.2014-度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5.2014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6.2014-2015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7.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模拟测评试卷
8.2015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9.201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10.2014-201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18: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2分)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2分)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二、课外阅读《我不能忘掉祖国》,回答问题。(15分)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淘汰―― 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2分)
问题:
回答 :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3分)
第三部分:习作(35分)
一、小练笔。(5分)
有的人“走遍天下书为侣”,你呢?你喜欢读书吗?对读书你有什么看法吗?赶快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吧!(50-100字左右)
二、习作练习。(30分)
提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浓浓的亲情。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你的亲人诉说你的真情,表示对他们的谢意。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范文400字】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