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

2024-09-22 08:05: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einql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

篇1: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

摘要: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是一项具有广泛争议而困难的工作,正确估算人力资本存量能够真实反映人力资本水平。本文运用部分学者永续盘存法的思想,对四种类别的西藏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并对1992年―西藏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关键词:

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

随着西藏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在经济增长和居民(特别是拉萨农牧民)增收中的人力资本作用日显突出,从而对西藏拉萨市人力资本水平研究(存量估算)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正确估量西藏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一项复杂性工作。本文对1992年―20西藏拉萨市(1区、7县)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

一、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估算范围和方法

1、估算范围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知识的积累、技能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和流动迁移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舒尔茨将人力资本归纳为五个方面,即

(1)正规教育

(2)在职培训,包括社会组织和企业对员工的培训

(3)卫生保健,包括维持人一身寿命的全部开支

(4)成人教育计划(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教育计划,包括函授教育、电大、自考等)

(5)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个人和家庭的流动迁移。舒尔茨归纳的五种类别为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把拉萨市人力资本估算范围定义为教育、卫生保健、在职培训和流动迁移四种类别的总和。

2、估算方法

永续盘存法是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为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国内很多学者用于对物质资本存量和国民财富总价值的估算。现在也被一些学者用于对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如焦斌龙等。根据这种方法,当年(本年度)人力资本存量为去年(上一年)人力资本存量除去折旧之后,与当年(本年度)新投入人力资本之和。计算公式为:公式中:δ分别表示为:t年人力资本存量、t-1年人力资本存量、t年新投入人力资本额、折旧率。在《拉萨市统计公报》数据中,人力资本方面的数据没有直接给出,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要分别对教育、培训、卫生和迁移四种类别逐一进行估算,然后把四种类别逐一进行加总求和,从而生成本年度人力资本存量。

因此,人力资本存量计算公式为:公式中:分别表示为:为t年人力资本存量、第i类别t年的人力资本存量、第i类别t年人力资本投资额、第类别的折旧率。i=1,2,3,4分别表示教育、培训、卫生、迁移。

二、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使用张军、章元估算物质资本存量的方法,结合西藏拉萨实际并进行改进,以1991年为基年,对拉萨市各类别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假设1991年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为Y,而1991年和1992年的该类别人力资本投资额为I1、I2,个人年收入总额为R1、R2,该类别折旧率为δ。由于这两年处在拉萨市发展初期,人力资本在个人年收入中作用的变化并不大,所以可假设这两年人力资本收入比相同,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样得到等式,从而可得:。以此类推,可以计算得到西藏拉萨市其他年限的人力资本存量。

三、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结果与实证分析

1、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结果

根据《西藏统计年鉴》中的“西藏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拉萨市部分,按全区百分比)”与“教育总投资”的关系拟合得到1992年―教育总经费用,用《拉萨市统计公报》中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教育投资额”得到―年教育总经费用;《西藏统计年鉴》中的“西藏财政支出中卫生保健支出(拉萨市部分,按全区百分比)来代替当年卫生保健人力资本投资额;拉萨市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总额,用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经费来作为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额;迁移人力资本投资额为“人口流动迁移总数西藏统计年鉴中拉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乘积”。估算了1992-2013年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见表1。数据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拉萨市统计公报》。

2、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实证分析

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从1992年仅6亿元,到2013年的48亿多元,增长了8倍。

四、结语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对拉萨市人力资本水平具有实践意义的基础研究,但是受到收集原始数据(截面数据和问卷收集数据)等的影响,对精确估算拉萨市人力资本存量还存在着很多的限制和不足。本文借鉴很多国内学者们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从而估算了拉萨市1992年―2013年人力资本存量,从上面得出的数据,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拉萨市人力资本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9-10.

[2]焦斌龙,焦志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1978―[J].经济学家.2010,(28),27-33.

[3]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35-43.

篇2: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针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相关问题,分析当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常见方法,包括案例推理法、灰色理论法等,再结合上述方法,对其实践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分析与实践

在当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造价估算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其估算结果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后期运行的资金供给情况,最终影响工程项目开展。由此可见,开展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方法问题的讨论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从当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方法来看,其估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灰色关联理论、模糊数学、神经网络估算等多种方法,如何选择一种符合本工程要求的造价估算方法,是施工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中存在的问题

对现代工程项目而言,工程造价估算是判断一个工程项目能否进行投资的关键指标,只有获得科学的工程造价估算结果,相关单位才能判断是否应该向该项目进行投资或管理。在传统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中,相关单位主要采取了不同估算方法,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模型。但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存在多方面问题,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估算的方法、模型十分复杂,导致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以回归分析法为例,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没有相应软件的支撑下,相关人员只能通过大量的人工计算来判断相关参数,难以通过计算机实现计算。这无疑增大了人为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导致估算结果出现误差的概率进一步增大。(2)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原始数据质量,需要掌握影响工程施工的各项参数。但部分施工单位在原始材料处理中,难以保证工程数据质量,导致估算结果与实际工程存在偏差[1]。(3)在估算模型中,模型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从整个工程项目的方向进行考虑,仅仅是在掌握工程共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导致估算结果存在片面性,也会影响估算结果准确性。

篇3: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方法研究论文

2.1基于案例推理的估算方法

从当前工程项目开展情况而言,工程投资估算方法的关键就是通过获取与本工程相似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比两个工程项目在估算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确定相互之间的差异后,估算可能存在的最终值差,并在最终估算的结果±最终值差,就能确定项目的最终估算数据。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基于案例推理的估算方法应运而生[2]。就该方法而言,其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优势:(1)可以在模糊数学方法的支撑下,全面计算待估工程与典型工程之间的差异,在了解两个工程的相同与差异后,能够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造价情况,能有效减少工程项目时间,保证工期。(2)该方法借助了神经网络方法的相关内容,适用于处理非结构化信息。在案例推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更多的分析估算结果的适用性,降低了工程基础数据对估算结果的影响。正是由于基于案例推理的估算方法具有以上优点,才能保证该技术被高质量的应用在工程项目估算中,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的'要求。

2.2基于灰色理论的估算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于1982年创立,主要指在信息条件不完全情况下的数据分析,这一特点满足我国市政工程估算管理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一般认为,由于市政项目估算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在对该规律进行研究之后,就能确定其时序特征,最终确定一个系统,最后对系统进行充分的利用,就能对未发生事物进行预测。在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中,其具体的流程如图1所示。根据图1的相关内容可以判断,在开展基于灰色理论的估算方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以下几方面的控制:(1)对工程特征的选取。考虑到很多因素都会对工程造价估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估算过程中,要将这些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在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特征参数体系后,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分析与处理[3]。(2)对参照工程的选择。参照工程的合理性影响了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选择参照工程中,需要根据共同挑选几个相似度最高的工程为参照工程,并且能在确定相关关联性的情况下,将灰色分析引入到该理论中,最终确定工程项目的灰色关联系数。(3)确定权重分配方法。在确定特征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特征体系后,需要针对不同因素对工程造价估算的影响进行分析。在灰色理论的影响下,该工作主要由权重进行分配处理;而在参数选择中,也可以选择费用相对较大的参数为核心,并将其作为基准开展分析[4]。

3应用分析

3.1基于案例推理估算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在基于案例推理估算法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市政道路工程的市场信息进行造价估算,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案例选取、权重分配等内容。(1)问题描述输入当前工程信息,包括主线里程:13.66km,修建时间,路基宽度33m,互通式立交0.129处/km,路面形式0.8,地貌特征0.2。(2)案例选取与引入考虑到该工程案例的特殊性,选取两个与该工程相似的案例。(3)案例调整从对比案例的相关参数来看,由于对比案例的主线里程明显高于本次研究案例,因此在数据分析中要适当考虑该差异,并围绕具体的市场价格变化进行调整。在造价估算处理中,需要结合不同时间段的市场价格变化,并根据对比案例与研究案例的施工量进行分析,根据2个对比案例的平均造价建安费,扣除时间差、工程量差、原材料费用差、施工人员费用差等数据,最终获得的数据就是本案例的最终造价估算结果。该项目进行上述计算,得出研究案例造价的最终估算结果为687.44万元。(4)方案评价对工程造价的估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相关参数指标与当地的市场价格、该地区传统的市政道路造价基本一致,因此认为该造价结果科学有效。

3.2基于灰色理论估算方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从方法应用来看,基于灰色理论的估算方法与案例推理估算法存在明显的相同性,主要表现在案例选取、权重控制等方面。(1)案例选择在某市政工程的造价估算分析中,选取主线里程、路基宽度、排水管道长度、所在地区、修建时间等为基本参照物,在判断不同数据的特征与使用要求后,结合灰色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造价估算。(2)案例描述与对比参数根据案例选择的相关要求,结合案例库的组织形式与特征指标进行输入,相关资料为:主线里程:18.33、路基宽度33m、排水管道长度736.0m、所在地区0.6、修建时间20。案例检索: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以“路面行驶相同”为检索条件进行初级检索,共获取与目标案例2个工程(根据案例资料可知,目标案例的造价分别为4957.06万元、4736.61万元),并对工程案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4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其估算方法进行讨论。从两种方法的应用情况来看,控制工程特征选取过程、确定影响权重分配方式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结果的重要因素,应该在未来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而从其他学者的研究过程来看,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也是解决工程造价估算问题的关键,在未来工作中要重视对模型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结果能满足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鹏.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规划与设计),(04):284.

[2]胡建辉.试析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方法分析和实践研究[J].经营管理者(学术理论),(12):365.

[3]戴宠丝,戴艳莉.基于模糊数学的市政道路项目造价估算模型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5(07):81~83.

[4]白玉斌.市政道路造价的影响要素与控制对策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管理施工),(08):298~299.

篇4: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估算方法探索论文

1国内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国内生态需水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20世纪70年代末为初步认识阶段。先是探讨河流最小流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河流最小流量确定方法的研究方面。以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环境用水初步探讨》为代表。(2)20世纪80年代为探索阶段。针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中指出:在水资源规划中要保证为改善水质所需的环境用水,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方面的研究,对如何具体实施和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4(3)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期为蓬勃发展阶段。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和中国工程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等的推动下,真正揭开了我国生态用水研究的序幕,有关生态需水研究的迅速开展起来,研究对象也从河流生态系统逐渐拓展到植被、湖泊、湿地、城市等各种生态系统。如倪晋仁[13]针对黄河河流系统的主要功能目标,利用1950年以来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下游河流各类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赵文智[14]在评述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及相关确定方法,并从恢复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的角度,确定干旱区适宜人工植被的种类组成和格局;崔保山[15]从生态水文学原理出发,对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计算最小生态需水量的3种方法(1.曲线相关法;2.功能法;3.最低生态水位法);李九一[16]提出了沼泽湿地生态储水量的概念与内涵,界定了其与生态需水量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了两者的计算依据与方法,并以扎龙湿地为实例进行了计算;杨志峰[17]从降水量概念和水资源量概念两个角度界定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与内涵,分析其类型和属性特征,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体系。(4)21世纪初期以来的实证研究阶段。主要从水循环角度研究具体河流的河道生态需水,如渭河、黄河、海滦河、塔里木河等,研究重点也转向河道生态需水在实践中如何配置的问题,另有学者从水量和水质相结合的角度重新认识生态需水[18]。综上分析,我国生态需水研究是在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多从河流地貌学、水文和水资源角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其内涵和外延均较国外大,涵盖面较广。

篇5: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估算方法探索论文

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河流生态需水即河道内生态需水;二是陆地生态需水即河道外生态需水。生态需水估算应根据各种生态类型的需水特点,考虑不同保证率下的生态需水状况。

2.1河流生态需水

已有的常见各类方法的代表模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见表1。以上各大类中都包含许多具体方法,而每种具体方法又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关键是能够根据已有资料和研究目的,从这些方法中选取一种或几种适合自身研究的简单易行且满足河流生态系统保护要求的方法。

2.2陆地生态需水

陆地生态需水即河道外生态需水,主要是植被生态需水。对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而言,植被生态需水量是保证植物正常、健康生长,同时能够抑制土地沙化、碱化,乃至荒漠化发展所需的`最小水资源量。其主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见表2。

3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学者虽对生态需水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为止在诸如生态需水概念、术语使用等方面还未达成共识,产生如下分歧:

1)同一术语认识不同。如中国人大王西琴[18]教授认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护地表水体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天然水体必须储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其水量应从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考虑;西北大学宋进喜[20]教授认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是由生物自身生存所需水量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环境需水量两部分组成的,其实质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的动态稳定,在天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

2)不同术语混用或相互替代。如有定义生态需水[21-24],有定义生态用水[25-27],有定义生态耗水[23],有定义环境需(用)水[28],有定义生态环境需水[29-33],有定义生态基流[34],也有将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进行了区分[22,24,33]。而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加以区分,而视上述概念为等同。

3)定量研究方面突破甚少。据统计全球约有207种计算生态需水的定量方法,可分为水文学方法、水力学方法、生物栖息地法、整体法及综合法及其它方法。从检索国内主要期刊文献来看,虽然研究对象从河流生态系统已逐渐拓展到植被、湖泊、湿地、城市等各种生态系统,但在计算各自生态需水量时,并没有因为研究对象的变化而选取相关的特色指标,直接套用公式居多,致使计算结果的准确度降低,很难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4)计算方法缺少对比研究,实际应用困难。国内生态需水研究缺少大量的现场观测数据,各种算法之间对比研究很少,因此很难确定哪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此外,由于各个学者学术背景的差异,导致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而选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生态需水量,结论众多,也无从判断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生态需水研究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由于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尽管成果较多,但众家纷纭,实践应用中不易取舍。因此有必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从众多方法中选取一种或几种适合自身研究的简单易行且满足河流生态系统保护要求的方法。

除此之外,今后还需要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国内关于河流生态需水研究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长时间系列的河道实测生态资料(如水生生物生活习性数据),因此,今后要加强河道生态资料的监测和收集,建立以生态学信息为基础的物理实验模型,为今后定量研究河道生态流量提供有力支撑。

2)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上有可比性又能够相互区别的生态需水的一套概念体系,在研究时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术语。

3)继续加强生态需水基础理论研究,诸如明确生态需水目标、建立生态需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同类型生态需水形成机理及时空分布规律等,为准确计算生态需水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4)生态需水研究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学、气候学等多学科领域,所以要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丰富和发展生态需水的理论与实践。

5)生态需水研究并不是生态脆弱地区的“专利”,其他地区也可进行适当的生态需水估算,以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6)在水资源短缺条件下,生态需水经常为经济需水所挤占,因此在可持续的水资源系统中如何实现生态需水与经济需水的协调,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式,也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篇6:银行管理系统测试工作量估算方法论文

银行管理系统测试工作量估算方法论文

一、基于输入要素分析的银行管理系统测试工作量估算

(一)测试输入要素自身分析

测试输入要素自身分析如下:首先根据具体功能输入判断其合法性;然后确定输入要素规则中取值的有效等价类个数,每个要素规则的1个有效等价类为1个输入要素测试点;最后汇总所有输入要素的有效等价类ni=1∑ftpi,记为FTP。

(二)单一功能输入要素分析

单一功能输入要素分析是从需求文档出发,通过对每个单一功能可能涉及的规则进行输入要素测试点计数,求得该功能点的输入要素测试点数。首先按照需求文档功能框架对每个单一功能涉及的输入要素进行枚举。接着根据业务规则的要求,从输入要素的值域出发,分析可能的取值,确定其等价类。然后计算等价类组合总数,如果等价类取值之间有判定或者依赖关系,则输入要素之间等价类数相乘,否则相加。最后将单一功能输入要素所有等价类组合计数的测试点相加,汇总得到单一功能输入要素测试点nj=1∑sftpj,记为SFTP。

(三)组合功能输入要素分析

在银行管理系统中,组合功能是多个单一功能业务流、数据流的组合,包含多个组合实例。首先结合输入要素自身分析,得到组合功能中单一组合实例中的单一功能的输入要素个数,根据输入要素个数和组织级定义,计算出该功能相应的复杂度C,则该功能的输入要素测试点为1×C。然后汇总该组合实例中所有单一功能的输入要素测试点,得到组合功能中单一实例的输入要素测试点计数。最后枚举管理系统中所有可能的功能组合实例,所有功能组合实例输入要素计数点之和即为组合功能输入要素计数点nk=1∑mftpk,记为MFTP。

(四)测试劳动生产率

软件测试生产率包括测试设计生产率和测试执行生产率。影响测试设计生产率的因素有:测试用例的可重用性、测试用例的复杂度、人员熟练度等。影响测试执行生产率的因素有:测试用例的复杂度、测试用例的可执行性、人员熟练度、测试所需的软硬件环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测试数据的可用性、测试工具的复杂度、业务复杂度等。结合企业级和项目级劳动生产率,可以确定项目采用的测试劳动生产率TLC。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估算出基于输入要素分析的测试点总数,即测试工作规模TS=FTP+SFTP+MFTP。根据测试工作量=测试工作规模/测试劳动生产率,可以计算出技术活动工作量TAW。

(五)非测试技术活动工作量

非测试技术活动指测试过程中的.测试计划撰写、测试环境准备、测试管理与沟通、测试总结等活动。在定性与定量结合估算的模型中,需要考虑非技术活动风险因素,包括测试人员经验、项目需求清晰度与稳定性、关联系统接口复杂度、测试条件完备性、测试资产要求、测试质量要求、测试全面性等。

二、结论

本文是银行管理系统测试管理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成果,用于银行管理类开发项目测试工作量计划制定,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软件需求明确的管理系统项目测试。首先从测试要素自身、单一功能输入要素和组合功能输入要素确定测试技术活动工作量;接着通过组织级系数,确定调整前非技术活动工作量;然后结合项目测试工作实际,通过非技术活动调整因素调整测试非技术活动工作量;最后通过汇总技术活动工作量与调整后的非技术活动工作量,得到最终的测试工作量。经过对非技术活动工作量风险调整因子的不断尝试、推广,基于输入要素分析的测试工作量估算方法得到不断的优化,在项目实际测试工作量计划制定中,已经得到多次应用,效果良好。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相关文章:

1.存量购房合同范本

2.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理论研究管理论文

3.中国的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论文

4.武汉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

5.小学低段的估算教学论文

6.成本费用估算范文

7.估算教学设计

8.利用遥感方法估算华北平原陆面蒸散量

9.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和笔算方法教学反思

10.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方法论文

下载word文档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