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中医妇科大病历范文

中医妇科大病历范文

2024-08-14 07:53: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EVA地垫专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中医妇科大病历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医妇科大病历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医妇科大病历范文

篇1:中医妇科实习心得体会

临床实习第一站:中医妇科。目标:起码会给熟人解答常见的妇科问题!10月8日中医综合考试,也要努力复习!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各个击破。

概述:本月在中医妇科实习,前两周在病房,后两周在门诊,实习中见到各种人和事,让我感受颇深,即使以后不选择当妇科大夫,但身为一个女生和有众多女性朋友的我来说,还是受益匪浅的,身为一个女性真该好好的保养和保护自己。另外这个月我去得最多的一个校外地方就是中关村,干什么?后面再说吧。做得最多的额外活是让宅急送寄东西和接收宅急送送来的东西。中秋节也很难忘。一并看我下面分说吧。

经过8月25日到8月29日为期5天的临床实习岗前培训,我们正式转入临床实习一次轮转阶段。而第一个转的科是中医妇科。

中医妇科病房主要病种是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主要行中药综合治疗:中药口服(通络煎、内异煎,妇科一、二、三号方,异位通,调冲方),中药灌肠(通络灌肠方,灌肠一、二、三号方),中药热敷,中药离子导入,丹参注射液点滴。利用活血,消症,温通等方法,松解盆腔粘连,消除肿块,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妇科门诊病种则丰富一些:月经不调(提前,后错,老不来,老不断,量少,量多,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排卵期(经间期出血)、无排卵性(崩漏)等),围绝经期综合症,痛经,白带异常(量多,色白或色黄或色暗红或带有血丝,清稀或豆腐渣状,伴有外阴瘙痒等),盆腔炎(包括子宫,附件炎-输卵管、卵巢),宫颈炎,阴-道炎(细菌性-bv、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可伴泌尿系感染),外阴炎,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囊肿,不孕,早孕(怀孕早期),先兆流产,产后缺乳和回乳,产后抑郁,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至卵巢所致的巧克力囊肿多见),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宫颈癌前病变筛查(tct-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治疗以中西医结合为主。

感言:不孕人群增多,奉劝年轻人珍惜自己,做好预防措施,减少人流药流机会,防止输卵管不通型不孕的发生。避孕最好用避-孕-套工具避孕。避孕药有多种副作用,导致月经失调等,特别是紧急避孕药,少用!安全期避孕不完全安全!

中日友好医院的中医妇科名声远播,皆因有名老中医许润三主人的坐镇,被人称其为送子观音,令人可想而知老爷爷的医术精湛的同时,从一个侧面看出现代社会不孕不育的人太多了。因此,病房实习时有病人很真诚的劝我说:小姑娘,选妇科没错拉!现在不孕不育的人多了去了,不用愁没有病人!而且要子心切的夫妇,多少钱都舍得出。

当然啦,我是不会让病人多花钱的,即使我真的选择妇科,我也会让病人做最少的检查,接受最必要的治疗。但是,不孕不育的病人,除了说有现代社会环境污染,接受电脑手机的辐射多,学习工作生活紧张之外,在中医妇科实习期间,让我发现这么一个常见的现象:不孕的妇女以输卵管不通或上举为主,年龄多在三十岁左右,事业家庭经济开始稳定,想要个宝宝增进夫妻感情和生活的乐趣,但偏偏要不了。她们多有人流或药流史,多伴有盆腔炎。由于长期要不到孩子,精神上的折磨,令到她们多情绪忧郁,比较敏感,舌质多紫暗,苔厚腻,脉弦,提示肝郁气滞。

篇2:中医妇科腹诊

中医诊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一个分支,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器械辅助检测使得内诊广泛应用,传统的腹诊在临床上越来越少,本文就临床腹诊经验,文献、历史资料、展开讨论,浅谈腹诊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

1 腹诊在中医妇科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腹诊主要作为一种临床手段,用于中医临床上的辨证,最早出现在《内经》、《伤寒论》等古老的医学专著之中,《内经》中关于腹诊的记载是后来腹诊发展的起源,《伤寒论》则是将腹诊与辨证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将其运用在对治病机理的分析,临床辨证,预后判断中,形成了初步较完整的腹诊理论体系,对腹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医妇科腹诊作为中医腹诊中的重要部分。

但在近年看来,已经被传统的内诊取代,滞后了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妇科腹诊已经逐渐走向狭窄,偏离了传统中医的发展方向,并且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现代中医腹诊包括较为广泛,不应当只局限在腹腔,还包括了胸腔的望闻问切。

若腹诊只单单指腹部的诊断,或只是内诊中某一项检查,那是对腹诊的狭隘理解。

现代腹诊主要包括胸腹以及五脏六腑的城廓,因此中医腹诊是包括了胸腹部内所有脏器的,即使只是从临床上对腹诊进行狭隘的理解,即指的是胸腹部的切诊,这一块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

五脏六腑当中就有三脏五腑是位于腹部内的,十二经脉当中,只有足太阳膀胱经脉不是循行于腹部当中,而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均是在腹部内,因此,若出现妇科疾病的症状、体征,就会表现在腹部内,中医腹诊是中医四诊在胸腹部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因此,中医妇科腹诊在内科诊断中具有广阔的视野,能从全局出发,提高了确诊的概率。

篇3:中医妇科腹诊

腹部在医学上,泛指胃脘下至耻骨毛际的部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对腹诊中的腹部进行了如下定义:腹部是指包括胸区、心区、左胁部、右胁部、左胁下、右胁下、脐部、小腹、左小腹、右少腹、心下十一个区域。

其中在中医妇科腹诊中主要检测的区域是上腹、脐腹、少腹、小腹等区域,应广泛的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1 腹诊的概念:腹部诊断即腹诊,腹诊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主要是指对胸腹部的按诊、触诊,应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范畴,即被临床上普遍理解的腹诊,清代医学家俞根初这样描述:“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另一种腹诊则是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诊断中的综合运用,即广义的腹诊,这一观点主要在日本汉方界多见,不仅仅是对胸腹部的触诊,还注意观察胸腹部的整体形态变化,塌陷或膨隆,腹白线的异常等,也受到我国很多学者的支持,包括王邦言等人在内。

2.2 腹诊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腹诊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胸腹诊、虚里诊、脐诊及腹部穴位诊断四个方面,胸腹部的诊断则是指对胸腹外在形态、颜色、温度、紧张度、胀气度、疼痛、痞硬、急结等症象诊察,属于腹诊的一部分;而虚里诊则是指,对非实物虚里的位置、脉搏、音量、色泽、等多角度的诊断,属于腹诊中的核心内容。

脐诊则是对脐形态、周围气血运行的状态的诊断;通过腹部周围穴位的诊断而判断内部脏器的病理变化。

具体的将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2.2.1 望诊:望诊主要是通过对腹部形状、色泽、润枯等外在的变化来判断内部器官的形态和状态,即望诊主要是医生运用视觉对胸腹部的形态、色泽、心尖搏动、腹形、脐部改变及腹部动悸等情况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了解人体胸腹体表的正常和异常状态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一般来说,腹部色泽暗淡、腹部形态塌陷、多可以归属于虚证;反之若腹部的颜色光亮,腹形饱满圆润,那多可归为实症;具体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下,若患者腹部皮肤松弛、干枯色黄、疑为气血亏虚或胎儿不正常,也可能胎死腹中;又若当患者妊娠时,腹部过大,可能为羊水过多。

2.2.2 闻诊:闻诊指的是,医生运用听觉去了解胸腹部的情况,主要可以依据听诊来诊查腹部的声响去了解内在病变的方法,必要时也可借助听诊器辅助诊断。

篇4:中医妇科腹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妇科腹部诊断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多年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传统中医腹诊方法,当代中医的新发展、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以其促进中医妇科临床诊断的发展。

结论:作为中医的重要部分,中医妇科腹诊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源于《内经》、《难经》、并在随后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所发展,逐渐形成,腹诊的内容丰富,辩证思想贯穿其中,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医妇科腹诊成为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分支,在结合当代的腹部探查方法,使得诊断技巧更佳丰富,大大降低了误诊率,促进了治愈率的提高。

篇5:中医妇科临床止血方法

中医妇科临床止血方法

中医妇科临床止血方法【1】

关键词 中医 妇科 临床止血

1月~1月收治妇科出血患者89例,采用中医止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月~201月收治妇科出血患者89例,年龄22~56岁,平均29.2±8.6岁。

其中崩漏24例,患者面色苍白无神,舌紫黯,苔薄白,脉涩。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16例,患者后背凉,舌黯苔白,脉沉细涩。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患者面红、口干、舌紫黯,苔黄、脉濡数。

流产不全引起流血13例,患者舌黯边有瘀点,苔白,脉沉弦涩。

中医止血治疗:

崩漏患者行三七粉治疗:崩漏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

三七粉即是中药植物三七的根茎研成的粉末。

药性温和,入肝、胃、大肠经,具有调补气血、化瘀止血之功效。

本组崩漏患者每次温水吞服2~3g,2次/日。

并佐入具有通、降、运作用的枳壳、陈皮、砂仁、槟榔、木香等药,从而达到以生血气、和营止血之效。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患者行益气止血汤治疗:因放置节育环引起的阴道出血不止是妇科常见症。

益气止血汤对于阴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本组患者均服用益气止血汤治疗。

药物组成:黄芪30g,熟地20g,党参15g,川芎10g,莪术10g,蒲黄炭10g,艾叶炭10g,当归10g,阿胶10g,茯苓12g,菟丝子10g等。

其中,熟地黄有滋阴养血之功效;阿胶具有滋阴补血之功效,与黄芪等补益气血药同用具有可治血虚。

多药合用,既可润燥止血,又可补血滋阴。

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

1个疗程6剂,连用1~3个疗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健脾止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因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

中医症候属脾气虚弱、脾不统血、冲任不固之证。

健脾止血汤以通为补,脾宜升,具有化瘀缩宫、收敛止血之效。

药物组成:黄芪30g,炒白术18g,党参20g,当归10g,煅龙骨20g,白芍12g,煅牡蛎20g,益母草15g,五倍子3g等。

其中,煅龙骨、煅牡蛎具有止血涩肠,生肌敛疮之功效;白芍具有敛肝止痛,养血止血之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

诸药合用,具有良好的气血生化之,固摄血液效果。

本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用该药汤水煎服,日1剂,连用7剂。

流产不全引起阴道流血患者行逐瘀止血汤治疗:逐瘀止血汤以活血化瘀缩宫、清热收敛止血之效。

药物组成:当归尾15g,川芎15g,枳壳15g,桃仁10粒,赤芍9g,益母草10g,炒蒲黄10g等。

其中枳壳可治血损营虚,具有收缩血管之功效;桃仁化瘀止痛之功效。

益母草、炒蒲黄增强化瘀生新止血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结、祛瘀止痛之效。

本组流产不全引起阴道流血患者1剂/次,2次/日,连服3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经量、经期、周期均正常,出血症状消失。

停药后1年内无复发;②好转: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出血症状消失。

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③无效:较治疗前无特殊变化。

结 果

本组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痊愈54例(60.67%),好转28例(31.46%),无效7例(7.87%),总有效率92.13%。

讨 论

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益气止血功效,在妇科临床止血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永,陈永利,吕秋艳.三七粉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16(14):1847-1848.

2 尤昭玲,袁家麟.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妇科临床的问题与对策【2】

【摘要】 中医妇科在我国的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烈女传》《黄帝内经》中都有记载。

通过对中医妇科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推动中医在妇科的发展与推广。

本文就是笔者依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分析中医符合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临床实况提出应对策略,为相关探究人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医妇科; 临床问题; 对策

妇科病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给妇女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研究历史优久,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妇科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新时代医疗的特点,对中医妇科在临床医学上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见解。

因此,探究中医妇科临床问题及对策具有实际意义。

篇6:中医妇科副高个人总结

为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切实做好妇幼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普及科普知识,促进妇幼健康,现将我市妇幼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妇幼宣教网络建设,做好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医疗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卫生院)妇幼健康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再生育、产科、遗传咨询、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门诊和孕产妇学校平台,为群众开展科学备孕、生育前咨询指导、妊娠风险提示、孕期保健、婴幼儿早期发育咨询指导等精准服务,强化妇女儿童健康管理工作。

(二)落实妇幼公共卫生内容,带动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结合我市妇幼为民办实事项目如10000例农村妇女和城市已婚低保妇女免费两癌筛查”惠民项目、免费产前筛查诊断项目、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免费筛查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项目、国家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地中海贫血防控救助项目、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等健康惠民救助项目,将惠民项目和妇幼健康知识宣传到位,让更多的妇女和儿童享受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

(三)开展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提升妇幼健康业务综合水平。结合妇幼健康服务需求,开展有针对性业务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妇女保健医师、爱婴医院和母乳喂养、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基层儿童保健医师、儿童急重症技能、产科质量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婚孕前保健医师、托幼机构、新生儿复苏、妇幼保健综合能力等。20xx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场次,培训人数2527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妇幼保健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开展形式多样宣教活动,营造群众主动参与良好氛围。一是开发制作妇幼保健宣传手册、展板、宣传折页、宣传单、宣传片等宣传材料,广泛发放,宣传普及妇幼健康知识。20xx年新开发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宣传手册、宣传折页共计7万册。二是结合世界地贫日、“全民营养周”、“全国残疾预防日”、世界母乳喂养周、预防出生缺陷周等重要节点,通过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网络媒体、组织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孕产妇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妇幼宣传工作,内容涵盖妇幼惠民政策、出生缺陷、孕产妇和婴幼儿保健等方面,直面效应大、普及面广,受到好评。20xx年,全市开展180场妇幼专题义诊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单36106千多份,宣传礼品7419多份,接受群众义诊咨询49129人次;开展讲座491场。20xx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线上宣传为主,全市共发布科普文章,点击量达120806人次,并依托微信群、朋友圈进一步转发,关注人数达80285人。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切实提高我市妇幼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各县区健康教育制度。完善健康教育制度,明确职责,保证计划落实,任务到位;严格考核办法。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妇幼健康教育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创建知行合一良好局面。要把妇幼保健知识和《母婴保健法》真正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从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保健。

篇7:中医妇科副高个人总结

20xx年,我被“所有病人为中心,为病人一切”的服务,是医院的布局原则,更好地完成护士长领导人与医院医疗服务的直接领导下,在路线,导致护理和熟练掌握了各种临床技能的运作,现在工作了以下结论:

自去年x月到医院工作,我在xxx,xx,xx科和重症监护病房轮换,学习工作。体验式学习,通过一年的感觉,以先前获得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我们必须在和平时期,一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并就此与多老师教另一方面,业余的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经验要素的使用。

在同期间对癌症化疗,化疗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治疗各类专业第三十第一次接触的科目比较陌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如:各种形式的化疗药物在不同的外周静脉的刺激,在化疗,如毒品泄漏的危险,应立即采取保健措施,长期的发生术后深静脉导管护理的病人长期化疗。此外,在化疗的病人会出现胃肠道,皮肤,粘膜,精神状态和化疗的一系列反应的'病人,此时,我们需要为病人提供护理子护理领域的热情,尊重,耐心听病人的主诉,良好的床头交接班,给病人精神上的支持。

在有关知识,在学科学习的三十。术前准备的心理辅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切口,协助咳嗽咳痰,观察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护理,导管护理,饮食护理,与观察和护理等术后并发症。作为妇女事务局与特异性肿瘤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它要求我们必须的耐心去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的工作。

现在我xx病房旋转,这是一个综合部门,有超声刀,介入性研究,西医和化疗。我觉得在这里学习,如很多事情:谐波手术刀病人应注意皮肤的保护,感觉活动的体温,和肢端足背脉搏等;后,应逐患者肢体制动干预对象,沙袋加拿大的压力,观察病人排尿。经过近一年的研究,除了与企业各部门的知识,熟悉,但我仍然注意到,在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和语言,有尊严的日常工作,文书工作,护士的专业形象,整洁的衣服,头发,没有浓妆艳抹,不穿高跟鞋,堵塞环,礼貌患有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和法规,对医疗的积极参与医院组织学习活动,以丰富的法律知识,增强安全法规自我保护意识。在积极和护士长严格的指导下,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改善。

篇8:中医妇科副高个人总结

首先,我想向各位同仁在这一年中的忙碌工作道声辛苦,然后我想说的是感谢,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回顾我在妇科肿瘤病房担任护士长这一年来,在护理部和各位护士长的帮助和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护理部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计划。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五“精”管理做好岗位职责

1、人员配置精英化:

病房共有额定床位130张,护理人员35名,护患比例为1:0.29,由于妇产科新病房的成立导致一些人员上的变动,我们对比去年减少一名护士,但是有新毕业的年轻护士加入,为科室增加一些新鲜的力量,我为新入护士妥善安排带教老师及培训班次,并给予工作及日常生活上的指导,帮助她尽快融入集体,适应病房工作,使她很快成长为病房年轻的骨干。强有力的人员配置和专业水准是提供一切优质服务的大前提。今年我们新增加一名重症护士,为病房储备后续力量。病房内四师发挥专业特色,为患者提供营养指导、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全方位服务。

2、责任分工精确化:

年初,我按照护理部工作计划建立八大管理组,做到人人有岗位,个个负专责。

(一)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稳步提升

每月组织护理人员集中培训,根据每月疑难病例讨论内容,安排护理骨干准备业务学习内容,提高讨论质量及专科护理水平,逐步提升护理质量。还包括制度培训、院感专题培训及操作培训,季度末组织制度考核、护理安全隐患讨论,均由各管理小组组长及专科护士牵头,锻炼了骨干护士的组织能力,做到护理管理人人参与。带领护士骨干参与业务查房和行政查房,并对年轻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及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本人并给与相应指导,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使低年资护士迅速成长,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高能级责任护士轮流带领负责部分病区进行交班,提高护士责任心,加强团队意识和增强集体感,充分利用每月的科内业务学习时间,当日组织病房业务学习、制度职责及安全培训、院感专题培训、疑难患者病情讨论及操作培训。对院差、夜查、自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质量反馈和自我跟踪检查。召开科室会议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对工作中常见问题早会上进行讨论和强调。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全员引以为戒,每周五护士长将强调的问题记录在护士须知本上,护士及时阅读签字,保证全体护士及时了解工作重点。

院内质控结果:

夜间质控:48次,合格48次,合格率:100%。

周末质控:12次,合格11次,合格率:92%。

院内季度质控:

(1)护理程序:3项不合格;

(2)职业素质:1项不合格

(3)查阅资料:1项不合格

(4)病房管理:3项不合格

(5)护理表格:2项不合格;

(6)重症管理:3项不合格

(二)护理安全管理:全年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病房配备足够数量的PDA,护士长对使用时间长的PDA电池给予请领更换,保证每一组责任护士都能够规范使用,并及时统计查询使用率,查询存在问题或原因,护士操作问题及时整改,网络信号问题及时上报计算机中心,保证了PDA的使用率。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对病房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病房通过微信平台共推送十余条防火防电防水等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知识。组织并顺利完成“6。16”护理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病房为提高护士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了一场专科护理知识竞赛,题目涵盖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制度职责、急诊急救、专科知识等内容,提高护士的同时也保证了病人的安全。为宣传医院感染的重要性,院感护士组织大家学习手卫生、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多重耐药等相关医院感染知识,强调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不定时抽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同时把手卫生知识传递给患者及家属,告知预防疾病要从手开始,科里还在大厅放置展板供患者及家属们参考,以警示大家“手筑健康,关爱生命”。

(三)护理教学与基础培训管理:基础护理理论、操作考核全员达标

护士长、培训师对教学与基础护理培训小组骨干进行10项基础护理操作的培训与考核,充分激发骨干护士的热情,发挥骨干护士的能力,共同有效完成病房基础护理操作培训任务。模拟临床操作考核模式,对护士按照能级进行护理操作抽考,效果良好护士长及三基培训师参加院内基础护理操作达标。三基培训师及教学小组成员,按计划组织各层次护士完成能级对应的基础护理操作演示,并完成全员考核,参加护理部基础护理操作抽考的护士全部达标。完成病房教师遴选工作,组织N3能级即以上的骨干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提升自身素质,完善教学资质。

(四)护理科研管理:

经过努力我在今年发表AR论文一篇,我科骨干护士的科研文章汇编20余篇,发明小创新6例,为全科鼓舞了士气。

(五)护理信息化管理:

为了加强PDA使用的监管,我于每天下班前检查使用情况,对未进行扫描的条码进行逐一核查,查找原因,立即整改。建立PDA使用问题登记本,将停止医嘱、出院医嘱等不能有效扫描PDA的情况进行登记,以备检查说明。并主动联系计算机中心,为病房优先做信号布点。保证PDA使用率,严把质量关,无差错事故发生。与医生配合,建立病房临床路径流程图,方便护士更系统更规范的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工作。

(六)护理关爱:

我每天深入病房了解护士实际工作,动态把控各个护理岗位,保证护理工作平稳运行,充分的发挥了高能级护士的工作能力,满足护士需要心理及工作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平衡了护士的工作量,加强护士凝聚力,保证护士以最佳状态面对患者。每位护士过生日时都会收到生日祝福及生日礼物。并且在全年节日期间以抽奖形式给予护士小礼物,在紧张工作中得到放松与惊喜。组织护士参加科内《实话实说》活动,把心中想法说出来,及时准确的了解护士的各方面情况,开展“五探望、三祝福”活动,使护士在医院中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七)护理延伸:积极践行优质护理延伸服务深入人心

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不忘公立医院担当,今年9月份带领病房医护骨干深入社区,为居民们送去健康和中秋祝福。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来到托老所为老人们带来节日祝福。我们与老人们共话家常,进行了简单的体检,并看望了长期卧床的一些老人,向护工阿姨们介绍了简单的家庭护理和皮肤护理知识以及日常营养摄入的注意事项等。

二、工作亮点

科研是新时代护士的基本技能,是护理工作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妇科肿瘤病房科研方面却一向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我病房定期组织科研小组讨论,邀请专家讲授指导论文攥写,鼓励大家开放创新思维,勇于尝试。做为病房护士长,我尽可能的为大家搞科研创造有利条件:了解护士在科研中的各种需求和设想,对于大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有问题及时解决;合理安排班次,尽量安排主要负责项目的护士能够亲自观察与项目有关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利用各种机会给护士创建掌握新信息的机会,购买专业书籍、订阅杂志,为大家创造外出学习、参观、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使护士开阔了眼界,回来后组织学习交流,引进新知识、新观点,对推动护理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妇科肿瘤病房科研成绩硕果累累,我个人发表AR论文1篇,科室全年全科护理人员共发表汇编20余篇。发明创新6例,均已应用到临床。对比去年均有所上升。

三、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学习环境单一,条件不足,护士们没有太多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针对这点,我首先会在排班方面满足大家的需求,其次我也会积极的向护理部申请为护士们安排可以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多了解护理学术方面最前沿的趋势与方向,学习先进科学的护理方法,取长补短,更快更好的提升自己。

四、展望:

在新的一年,我要和我的护理团队,共同完成三件事:

1、联系院团委,召集爱心人士,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志愿者陪护活动。在病房内统计无家属陪伴,需要陪护的患者,征集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志愿者,建立联系,使其走入病房,陪伴患者,并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将这项活动长久的举办下去。

2、在科研方面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多的护士能够有理念有成效,我们已经在申请的科研课题,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3、在护士的沟通技巧方面,我希望能够给她们平台,让她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显神通,做到与患者亲如一家。

我知道,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但是,敢想才敢做,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突破自我,让我们团队创造奇迹。

篇9:中医调理妇科月经失调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10月~10月收治的98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西医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应用中药进行调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中医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1.8%,西医组为73.5%,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西医组的7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妇科月经失调应用中医调理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月经失调 中医调理 治疗效果

在临床妇科中,月经失调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青春期到绝经前的各年龄段妇女均可能发病。

月经失调的类型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及闭经)、前后不定期3种,患者多伴有经血淋漓不尽、月经过多或量少等[1]。

我院妇产科在月经失调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中药调理方式,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月~2010月收治的98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月经不调诊断标准。

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49例):西医组年龄在20~43岁之间,平均为(27.1±2.4)岁,未婚20例、已婚29例,病程在5个月~8年之间,平均为(1.8±0.8)年;中医组年龄在21~44岁之间,平均为(26.9±2.1)岁,未婚21例、已婚28例,病程在6个月~7年之间,平均为(2.0±0.7)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医组:采用孕激素、雌激素周期治疗方法,以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中医组:采用中药调理。

患者在经期完后第1d,应用补肾养血汤(取当归20g、熟地20g、仙茅15g、淫羊藿15g、菟丝子15g、肉苁蓉15g、丹参10g、党参10g、紫河车10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在经期后第12d,应用理气活血汤(当归10g、赤芍10g、郁金10g、牛膝10g、充蔚子10g、香附10g、桃仁6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在经期后第22d,应用活血促经汤(泽兰10g、香附10g、牛膝10g、川芎10g、白术10g、茯苓10g、党参10g、赤芍10g、肉桂2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以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1.3.1 调经疗效。

治愈:经治疗,患者的经期、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好转:经治疗,恢复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基本恢复正常;进步:经治疗,月经周期、精良及经期有明显改善者;无效:经治疗,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均无变化者。

总有效例数=总例数―无效例数。

1.3.2 止血疗效。

阴道出血在3~5d内停止,月经量恢复正常,为治愈;阴道出血在5~10d内停止,月经量<100ml或比治疗前减少30%,为好转;阴道出血时间在10d以上,月经量比治疗前有所减少,为进步;治疗前后阴道出血时间及量均无改善者,为无效。

总有效例数=总例数―无效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对比,详见表1。

表1显示,中医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1.8%,西医组为73.5%,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认为月经的调节、产生主要与脏腑气血有关,同时经络通畅与否也会对月经产生一定的影响,月经与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通过中医辨证,采取调节冲任、补气血、养肝肾等方法,可有效纠正月经紊乱,逐渐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2]。

理气活血汤,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其能有效疏通血液循环,消解淤血;补肾养血汤的功效在于温肾补血,其能有效增强机体能量代谢,患者服药后,全身会有明显的温热感,振奋精神[3];活血促经汤的功效在于养血祛瘀、温经散寒,其能有效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

在对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中药调理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别对三脏(肝、肾、脾)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如:青春期肾气初盛,月经不调可归结于肾;中年期月经不调可归于肝失所养;更年期可归于肾气渐衰[4,5]。

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应用中药调理的中医组患者,在止血、调经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西医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在妇科月经失调应用中医调理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篇10:中医执业医师指导:中医妇科口诀心法

月经病

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错杂至,肝郁结。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

1.经期异常

经先期,热与虚。补中汤,气虚与。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阴虚热,两地汤。经后期,寒虚滞。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经愆期,气血伤。逍遥散,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期延长,瘀虚热。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2.经量异常

经量多,虚与热。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若血瘀,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经量少,虚与痰。滋血汤,血虚予。桃四物,血瘀逐。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3.经行异症

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经行泻,脾肾虚,治求本,调经辅。谷不化,参苓术。五更作,宜温补;四神丸,合健固。间期血,精元充,阳内动,血妄动;肾阴虚,滋阴血,二至丸,两地合;湿热蕴,清湿热,清肝淋,加减成;瘀血留,化淤血,逐瘀汤,止血良。

4.痛经

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

5.经闭

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妊亦闭,细辩之。肝肾亏,腰腿酸;归肾丸,细调养。气血虚,面色苍;养荣汤,甚堪尝。虚血燥,五烦潮;一阴煎,养阴调。气血瘀,胁腹胀;府逐瘀,气滞商。痰湿阻,胁满闷;导痰丸,合佛手。

6.崩漏

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漏养血,崩固升。血热者,分虚实;滋虚热,保阴煎;清实热,用固经。肾虚者,分阴阳;左右归,快煎尝。脾虚漏,益气摄;宜固本,止崩汤。血瘀者,小腹痛;四物予,失笑散。

7.绝经前后诸症

经断期,诸症异;易烦怒,昏眩悸;手心热,腰痛戚。因肾虚,辨阴阳,左右归,亦煎尝。

带下病

带下病,任带损;湿为患,内外分;蛲飧校蚰谏黄⑹г耍鍪ч獭f⑿檎撸状埽煌甏溃∏疑i鲅粜椋謇洌荒诓雇瑁略隆i鲆跣椋喟祝话氐鼗疲榛鹱獭j惹郑腔耄恢勾剑惹濉s腥榷荆簦晃抖疽救冉狻?

妊娠病

1. 恶阻

恶阻发,孕之初;头眩晕,食即吐;胃气逆,冲脉究。若胃虚,脘闷胀,倦思睡,六君良。因肝热,酸水长,胸胁满,苏连汤;痰滞者,心悸漾,呕痰涎,夏苓汤。

2. 胎动不安、胎漏、滑胎

胎不安,漏下频,小腹坠,腰俊甚;调气血,固冲任。若肾虚,尿频遗,寿胎丸,强腰膝;固冲丸,滑胎宜。若气虚,神委糜,血色淡,举元益。固益汤,漏下止;磐石散,坠胎安。因血热,色红鲜,烦且渴,保阴煎;止胞漏,阿胶加。若血虚,黄肿颐;苎麻汤,坠下已。因外伤,跌仆闪,胎气损,圣愈痊。素徽痼,瘀胞阻;摄养失,桂茯丸。

3. 子肿

子肿病,气水辨,察肤色,视凹陷,温脾肾  行气先。脾虚者,大便溏,白术散,健脾阳。肾虚者,腰酸恙,下肢冷,真武汤。气滞者,胸闷胀,天仙藤,为散尝。

4. 子淋

于淋病,小便频,点滴下,疼痛甚;气不化,水不行,勿大利,宜清润。阴虚者,两颧红,烦不寐,知柏祟。实热者,尿热痛,口渴苦,导赤宗。湿热注,尿黄赤,渴不饮,加五淋。

5. 难产

难产者,有多样;生理异,手术良;胎不正,早查防;气血乖,调和量。虚弱者,微痛胀,面苍白,难产方。若瘀滞,剧痛样,催生饮,行则昌。

产后病

1. 产后血晕

产后晕,眩晕昏,或呕吐,或口噤;虚与瘀,两病因;速急救,促清醒;可针灸,可醋熏。属血虚,恶寒多,面苍白,冷汗作;补血加,独参妥。属血瘀,恶露少,腹拒按,喘促貌;夺命散,补兼消。

2. 产后腹、身痛

产后痛,称儿枕;运行滞,疼痛生。因血虚,朽痛吟,且喜按,耳中鸣;肠宁汤,建中增。因血瘀,小腹痛,多拒按,得热松;生化汤,祛瘀通。又身痛,寒与虚;风寒痛,独寄生;血虚痛,芪桂五;肾虚痛,壮肾汤。

3. 恶露不绝

恶露淋,责冲任;热虚瘀,三病因。气虚者,色淡红,多而稀,益气宗。血热者,色红鲜,稠且臭,保阴煎。血瘀者,色紫黯,少腹痛,生化汤。

4. 产后发热

产后热,阴血亏;阳浮散,腠理脆,邪易侵,虚瘀随;调气血,和营卫。因血虚,身热微,眩晕悸,八珍类。因血瘀,腹痛胀,下血块,生化汤。因外感,头痛强,用四物,加荆防。染邪毒,寒热战,施解毒,活血汤。

妇科杂病

1.徽瘕

徽瘕病,结块生;妇易患,瘀滞成;徽坚硬,瘕无形;辨气血,论久新。气滞者,时聚散,无定处,香棱丸。血瘀者,痛拒按;桂苓先,縻虫丸。痰湿者,脘痞闷;二陈汤,开郁良。

2.不孕

不孕症,责肝肾,气血乖,冲任寻。因肾阳,小便清,腰腿软,毓麟温。因肾阴,面萎黄,经量少,养精汤。因肝郁,乳房胀,经愆期,开郁汤。因痰湿,形肥胖,白带多,启宫方。因瘀血,经后期;小腹痛,腹逐汤。

3.阴痒

阴痒者,甚或痛,出黄水,白带凶;湿热蕴,染病虫;渗湿汤,龙胆从;肝肾阴,虚为痒;柏地黄;滋止痊。外熏洗,效更宏;蛇床方,损痒宗。

篇11:女性妇科不孕育的中医治疗

摘要:不孕症是指婚后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达1年以上而未能怀孕者。

女性不孕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输卵管不通、子宫体小、黄体功能低下、不排卵、月经不调、闭精等。

篇12:女性妇科不孕育的中医治疗

近些年来,女性不孕不育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造成了家庭和社会的很多困扰。

经过多方面研究,中医专家认为,造成了女性不育(孕)症的原因很多,有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等,而近年来不育(孕)症上升的原因包括了化学污染、环境污染、滥用药物、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加重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患者开始寻找众多多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

据专家介绍,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一些疾病往往很难用西医治疗,有的疾病尽管诊断明确,但治疗也没有很好的方法。

而中医对此有独到之处,很有优势。

由于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医药对不孕症的治疗在多年来也没有间断过,流传发展至今。

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有其独特的优势,治法多种多样,毒副作用较小,用药期间就可以受孕,疗效也较高。

1中医对女性不孕不育的症状分析

中医治疗主要是运用针灸,偏方药方等治疗不孕症,中医治疗认为不孕症可分为五型:肾阳虚,肾阴虚,肝郁,痰湿,血淤等。

对于女性不孕治疗,中医认为凡女子不孕以肾虚为根本,或为素体亏虚,禀赋不足;或为不慎房事,损伤肾精;或久病多产伤肾。

脾为后天之本,精血生化之源,脾虚则生化无源而致不孕。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气滞亦可使女子不孕。

论治则当安五脏、通气血,调经种子,孕育乃成。[1]

若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也随之而瘀,所以不排卵的妇女,月经后至,甚至闭经,甚至造成不孕不育。

由于痰湿内阻,升降失控,清阳不升故病人头晕心悸,胸闷泛恶,脾虚湿困故腹涨,湿热下注故白带多质粘稠,苔白腻咏沉滑亦为痰湿内蕴之象。

治疗上宜舒肝理气化痰祛湿,使气血调和自会出现排卵。

肾阳虚型不孕症的中药治疗:婚久不孕不育,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少,闭经,面色晦暗,腰酸腿软,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宜温肾补气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毓麟珠(人参、白术、茯苓、白芍、川芎、炙甘草、当归、熟地、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加紫河车、丹参、香附。

由宫寒引起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治疗原则应温补肾阳,可服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治疗。

针对宫寒的女性,中医妇科专家介绍了几种药膳疗法:鸡煮益母草:乌鸡1只,益母草500g(分4份,分别用酒、醋、姜汁、川芎汁浸透炒干)。

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膛内,用清汤煮,鸡淡吃,或酒送下亦可。

鸡骨并药渣焙干为末,加当归120g、续断60g、姜18g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g。

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

主治久不孕者;红花孕育蛋:取鸡蛋1只,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g,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服,每天吃1个,连吃9个。

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

主治气虚夹瘀不孕,则血也随之而瘀,所以不排卵的妇女,月经后至,甚至闭经,甚至造成不孕不育。

由于痰湿内阻,升降失控,清阳不升故病人头晕心悸,胸闷泛恶,脾虚湿困故腹涨,湿热下注故白带多质粘稠,苔白腻咏沉滑亦为痰湿内蕴之象。

治疗上宜舒肝理气化痰祛湿,使气血调和自会出现排卵。[2]

2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的注意事项

治疗不孕不育症,专家还指出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女性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舞蹈等增强体质。

戒除酗酒及过度吸烟恶习、注意经期卫生;重视婚前检查,以便预先发现生殖系统之先天性畸形或生理上异常;避免过早性生活、性生活要适度,避免伤精耗阴。

注意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把握排卵期,在排卵期间(包括排卵时及其前后的一两天这段时间)性交,能增加受孕的机会。

排卵在下次月经前的第14天左右。

如月经周期28天,则排卵正好是两次月经中间。

月经不规律的妇女,最好是探测基础体温3个月以上,寻找自己的排卵期。

(妇女在排卵前期,基础体温较低,在36.4-36.6℃之间,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直到月经来潮前下降。)亦可同用LH试纸探测排卵时间。[3]

再者,女性还要按时接种疫苗,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预防各种危害女性生育能力的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等;要掌握一定的性知识,了解女性生理特征和保健知识,如果发现卵巢有不同于平时的变化一定要及时诊治;如果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高温及毒物,一定要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和防护章程作业,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如果近期想要孩子,最好能够脱离此类工作半年后再生育;改变不良的习惯,戒烟戒酒;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否则会影响性欲;另外还要注意避免接触生活当中的有毒物品,如:从干洗店拿回来的衣服要放置几天再穿,因为干洗剂会影响性功能;要重视婚前的体检,早期发现异常,可以避免婚后的痛苦。

篇13:中医补法在妇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 补法 妇科

妇科病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补法仍占主要位置。

针对妇科主要的病因病机,调补脏腑,

调理气血是治疗的关键。

滋肾补肾法:妇女若肾气不足,冲任亏损,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诸方面的疾病。

肾中精气,只宜固秘,最忌耗泄,因妇女常耗血伤阴,因此就妇女之肾而言多用补法,或补益肾气,或滋肾养阴,或温补肾阳,主要用于胎动不安、月经不调、带下量多、不孕、子宫脱垂等疾病。

常用方:寿胎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肾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以达阴阳消长,水火互济之功。

因此,补肾之法重在平调阴阳。

临证用药应注意滋阴不忘阳,补阳不忘阴,阴阳双补要分清虚实的主次关系,或滋肾益阴佐以温肾助阳,或温肾助阳佐以滋肾益阴。

《景岳全书》所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由此可见,补肾的关键,是阴阳双补。

养肝柔肝法:女性有余之气不足多于血,又容易情绪激动或多郁,每致肝失条达,疏泄无度,冲任不调,导致经、带、胎、产、杂诸病发生。

正由于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故治女性之郁以养肝血为主,疏肝气为辅。

养肝柔肝法重在通过滋、养、柔来条达肝木而非直接用疏泄之品。

所谓“滋”指的是在养肝的基础上常加以滋肾之品,因肝肾同源,精血相生,滋肾养肝即是益冲任之源,源盛则流自畅,其病自愈。

常用方如逍遥散、调肝汤等。

所谓“养”指的是养肝阴以制肝阳,肝阴不足,则肝阳上亢,致妊娠眩晕、产后痉病等。

常用方如三甲复脉汤、羚角钩藤汤等。

所谓“柔”是指养血柔肝,妇女由于经、孕、产、乳数伤于血,肝血不足,冲任血虚,导致月经过少、闭经、月经后期、不孕、胎动不安等疾病,治疗宜养血柔肝,常用方如四物汤、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等。

健脾和胃法:妇女由于经、孕、产、乳都以血为用,屡耗血伤,致机体常处于血不足的状态,故妇人以血病者居多。

《妇科经纶》引程若冰说:“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变化赤而为血,血有余则下注冲任而化为经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流注于乳房变白而为乳……”,说明脾胃是经、孕、乳之本。

因此健脾和胃,培后天,以供养身心,亦是妇科病重要治则。

脾失健运,脾失统摄及脾虚下陷可致月经过少或过多、闭经、不孕、瘕、经期延长、崩漏、子宫脱垂等疾病,治宜健脾养血,补气摄血,健脾升阳,常用方如八珍汤,安冲汤,补中益气汤等。

补气养血法:气血来源于脏腑,运行于经络,是妇女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

五脏之中,肾藏精,肝藏血,脾生血,心主血,肺主气,气帅血,在月经产生中各司其职,如肾气旺盛,使天癸泌至;肝血充足,气机条达,则经候如期;脾胃健运,则血海充盈,血循常道。

然妇女以血为本,血随气行,由于经、孕、产、乳的关系,容易耗血伤气,导致气血虚弱,影响冲任,发生妇科疾病。

治以补气养血。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所重在血,血能构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以经候见之;欲治其病,惟于阴分调之。”强调治疗妇科病,需时时顾护阴血。

因此,补气养血法也是妇科临床常用方法,代表方如八珍汤等,根据兼症的不同,加以温经,凉血,化瘀的药物,气血互相滋生,互相依存,故在病机上往往气病及血,血病及气,血气不和,气血同病,虚实错杂,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补气养血的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补法在妇科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肾、肝、脾和气血在女性生理、病理上的特点,妇科临床常常是以上几种治疗方法综合运用,而很少单一使用某法。

参考文献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邱德文,张荣川.中医治法探讨.贵阳:贵州省卫生厅.

篇14:中医补法在妇科中的应用

摘要:补法是中医的治疗大法之一,它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治疗方法。

妇科病的治疗法则虽然很多,然补法仍占据主要位置。

凡是以补益正气、调理冲任而令机体气血通畅、经调子嗣的方法都可称为补法。

但临床治疗时必须根据“虚”的不同属性及兼症,采用不同的方法,分而治之,有的放矢。

现将笔者运用补法的体会简述于后,以求正于同道。

关键词: 中医 补气养血 补肾 养肝 中医补法

补法是中医的治疗大法之一,它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治疗方法。

从中医发病学的观点来看,任何疾病的过程,都是正邪斗争的过程,没有正、邪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人体的疾病。

在这个过程中,其正邪这对矛盾必定有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

也就是说疾病的性质,不是偏重于正气虚,就是偏重于邪气实。

在治法上不外“补”和“泻”两大法。

而源于妇女的生理特点,“妇人之身,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灵枢・;五音五味篇》),明代《景岳全书》[1]:“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

故治妇人之疾病,当以经血为先……”。

人乃血肉之躯,无形之阳气,基于有形之阴血,妇女经、孕、产、育屡耗其血,血不贵乎。

而且祖国医学对于疾病总体的发病学认识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上应“虚者补之”。

因此,笔者认为在妇科治疗上,要随时随地顾护精血,不能伤及精血。

而精血与肾、肝、脾的关系尤为密切。

女子之身,依赖于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化血,血虽生于心,然心得肝、脾、肾三脏功能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从生化、运化到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作用。

所以,妇科病的.治疗法则虽然很多,然补法仍占据主要位置。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 [2]:“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是依据妇女生理特点进行治疗的规律性阐述,可见妇人之身重在肾、肝、脾。

长期的临床工作使我体会到凡是以补益正气、调理冲任而令机体气血通畅、经调子嗣的方法都可称为补法。

但临床治疗时必须根据“虚”的不同属性及兼症,采用不同的方法,分而治之,有的放矢。

现将笔者运用补法的体会简述于后,以求正于同道。

1 补肾滋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

妇女发育到一定的时期,肾气旺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才有月经和孕育的可能。

若肾气不足,冲任亏损,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诸方面的疾病。

【中医妇科大病历范文】相关文章:

1.中医妇科门诊病历范文

2.中医内科病历范文网

3.中医内科护理病历范文

4.病历管理制度

5.病历范文

6.妇科感谢信

7.普外科病历范文

8.有关病历申请书

9.电子病历广告语

10.妇科医疗规章制度

下载word文档
《中医妇科大病历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