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赶快读练习题答案
“weiqiu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有书赶快读练习题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有书赶快读练习题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有书赶快读练习题答案
邓 拓
我有许多书,没有好好读;有的刚读完还记得清楚,过些日子又忘了;偶然要用,还要
临时翻阅,自己常常觉得可笑。
这种情形别人不了解,总以为我有什么读书的秘诀,不肯告人。其实我的确什么秘诀也没有。把真相坦白地告诉读者,还有一些人仍然不相信。几个学校的青年同学来信约我去讲读书的经验,我很惭愧不能答应他们的请求。昨天到书店门市部走走,遇见几位同学,不客气地拉住我,说要“聊一聊”。我们终于就目前读书的问题聊了一阵子。看来他们都在找书读,而以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书籍为苦。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展开了。
有书的人不一定读书,没有书的人却到处找书读,这是多么不合理的现象!然而,这又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没有书的人如果不向别人借书,不到图书馆借书,也不来书店门市部看书,那就简直毫无办法;而有书的人,总觉得书已经属于自己所有,随时都可以读,满不在乎,反倒不急于读书或者不想读书了。这种现象不是人人都能遇见的吗?
大家也许还记得,以前报纸介绍过宋代苏东坡写的《李氏山房藏书记》和清代袁枚写的《黄生借书说》这两篇文章吧。我们要学习古代读书人的勤奋精神,千万不要藏着一大堆书而不加以利用。
我想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另一个故事。明代有一部笔记,名为《泽山杂记》,不知作者是谁。这部笔记中叙述了明代洪武年间的一位御史大夫景清的事迹。景清与方孝孺齐名,为反对永乐政变而同时殉难的明代杰出人物。他在青年时代,勤奋读书,过目不忘,为同辈之冠。据载:“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请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旦即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此相戏耳。”
像景清这样勤学强记的人,实在难得。但是正因为他自己没有秘本,而如饥如渴地想读同舍朋友的秘本,所以他特别努力,只用一夜的工夫,就能背诵全书。反之,他的同舍朋友虽然藏有秘本,却没有读它,所以经不起考问。显然,景清的目的是要警告他的朋友,要朋友注意利用书籍,不要死死地藏书不用,而不是想要强占他朋友的秘本。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体会呢?我以为,最重要的体会是:有书就要赶快读,不论是自己的书,或是借别人的书。即便有些书籍本头太大,内容很多,无法全读,起码也应该扼要地翻阅一遍,知道它的内容,以免将来要用,临时“抓瞎”。
清代的一位著名学者包世臣,留下一些名言,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也很有启发。他曾经写过许多对联,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有一副对联,我忘了他写的上联,只记得下联是:“补读平生未见书”。这一句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还有一副对联,我也只记得下联,他写道:“闭户遍读家藏书”。这一句同样使我受到很大的鼓励。后面这一句似乎不是包世臣自己的,而是宋代陆放翁的诗句。
古人每到书多的时候,往往也有了相当的地位,正如袁枚说过:“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蟑灰丝,时蒙卷轴。”这不能不引起认真的读书人的警惕,他们时常写下许多座右铭、对联之类以鞭策自己,生怕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什么书也没有读。以古喻今,那么,我们现在就更要趁着年轻的时候,抓紧机会,赶快读书。
有的青年同学认为,景清能够读到秘本,真“带劲”,我们可惜没有什么秘本可读,这怎么办呢?其实,古人所谓秘本,内容并不稀奇,我们现在的.图书馆拥有成千成万的历代秘笈珍本,如果你需要,就可以借来阅读。何况古人所谓秘本,有许多现在都已经大量翻印了,很容易买到手,又有什么稀奇呢?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革命经典著作,人人都可以读到,这个条件实在太好了,古人又怎么能够比得了我们呢?
最后,我奉劝青年朋友们,你们手上哪怕只有几本政治理论和科学研究的书籍,也要赶快先把它们读得烂熟。因为它们所包括的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些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只有让自己的基础打好了,将来读其他参考书才能够做到多多益善。如果现在丢开这些基本的书籍不认真苦读,一心想找秘本,只恐望梅止渴,无济于事。一句话,我认为你们现在手上已经有书,希望你们赶快读吧。
1。阅读全文,谈谈“有书赶快读”的内涵。
答:
2.作者引用的《泽山杂记》中的故事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证了“有书赶快读”的观点。
3.有人根据景清的这个故事写出了一则对联现给出下联“书生珍秘不读闹笑闻”,请补出上联。
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则关于读书的中外格言警句。
答:
5.“书非借不能读也”是下面哪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
A.《李氏山房藏书记》 B。《黄生借书说》
6.无书者借书读,且往往借书读比读自己的书事半功倍,你有这种体会吗?请写出来。
答:
答案:
1. 有书要读,不论什么内容的书,什么方式得来的书,只要有益。有书赶快读,要抓紧时机读。
2. 事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3. 景清借书苦修(记)成佳话。
4. 示例:(1)书籍使人们称为宇宙的主人。——前苏联,巴甫连科
(2)读书破万卷同,下笔如有神。——中国,杜甫
(3)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没有翅膀。——前苏联,高尔基
5.B
6.示例:无书者渴望了解书中内容,因而想尽千方百计去借。借来了怕人催着要还,于是抓紧时间读以便及时归还。
篇2:《有书赶紧读》阅读答案
《有书赶紧读》阅读答案
①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
②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④ 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⑤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⑥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
⑦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选文有删改)
17.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文章开头从“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19.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末提到“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请你结合选文谈谈应该怎样做?(3分)
21.请写出一则与读书相关的名言或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注明作者或出处。(2分)
22.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如何利用时间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的。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谈。(2分)
参考答案:
17有书赶紧读 18(1)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有书赶紧读。(2)作为(充当)本文的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道理论证 作用:论证了有力地论证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从而有力论述了“有书赶紧读”这一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20能围绕抓紧时间读书和读书的重要性等方面来谈,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得满分。
21略22略
篇3:《有书赶紧读》阅读答案
《有书赶紧读》阅读答案
①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
②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④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⑤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⑥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
⑦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选文有删改)
18.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开头从“ 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20.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文末提到“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请你结合选文谈谈应该怎样做?(2分)
参考答案:
19.(1)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有书赶紧读。(2)作为(充当)本文的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1分,共3分)
20.道理论证(1分) 作用:论证了有力地论证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从而有力论述了“有书赶紧读”这一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2分) 共3分。
21.能围绕抓紧时间读书和读书的重要性等方面来谈,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得满分。(2分)
篇4:《答谢中书书 》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答谢中书书 》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加点词:
⑴答谢中书书 书:
⑵五色交辉 辉:
⑶四时俱备。 时:
⑷晓雾将歇 歇:
⑸夕日欲颓 颓:
⒉“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______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
⒊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⒋“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答案:
⒈⑴书信 ⑵辉映 ⑶季 ⑷消散 ⑸坠落
⒉跳 山川之美景
⒊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⒋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篇5:《答谢中书书》和《三峡》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和《三峡》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①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①欲界:佛教三界之一,即人间。②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或短语。(2分)
沿溯阻绝( ) 虽乘奔御风 ( )
四时俱备( ) 夕日欲颓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有人读了甲文,能大致估算出文中船速,你知道多少吗?请说明理由。(2分)
4.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 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美景的。
B、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是正面描写,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5.好的作家必定是一位调色高手。甲乙两文写景都讲究色彩搭配之美,请结合两文有关内容分别加以阐述。(4分)
【答案】
1.逆流而上 奔驰的骏马 季节 落、落下、坠落
2.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3.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示半天,12个小时,距离是1千2白里=600km,所以速度是50km/h
4.B
5.《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色彩缤纷,表露了作者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更有那青山、花草,色彩十分鲜明,想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良多趣味”,面对这壮丽的风光,也难怪作者要发出由衷的赞叹。
篇6:《匿名谤书》阅读练习题答案及译文
《匿名谤书》阅读练习题答案及译文
匿名谤书(6分)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①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②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③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④其事。果马生所作,罪之。
(明·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尹京:任开封府府尹。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②鬻状人:讼师,古代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鬻,卖。③绾:拘系。④鞫:审讯,审问。
18.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19.王安礼在判案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做事风格?(2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
(2)弗与()
(3)取谤书字校之()
(4)果马生所作,罪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答案
18.【答案】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每断对一处得1分;超过两处则多断一处倒扣1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考点直击】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思路点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础,也可借助句子的结构特征来帮助断句。
19.【答案.【答案】①严谨,不轻信,重视调查;②公正,重证据,处罚
严明。(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直击】本题要求在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选文内容,以加深理解。
【思路点拨】首先翻译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这样就不难理解了,还可以寻找王安礼案】(l)曾经(2)给予(给)(3)诬陷(毁谤)(4)判罪(惩处,处罚)(每小题1分)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积累、理解文言字词的情况。
【思路点拨】D中的“罪”作动词用,可解释为“降罪”“处罚”。
20作所为,根据他的举动来概括他的做事风格。
21.【答案】王安礼对富家进行了搜查,没有发现谋反的真凭实据,便问他们是否曾经有仇人。
译文
宋朝王安利礼,字和甫,在开封府时候,有一封匿名书信,告发一个富裕的人家家里有谋反叛逆的人,整个京都的人都担心,唯独和甫不放在欣赏,果然没有几天又圣旨下来消除这个谣言。和甫扫查了这户富裕的.人家没有找到任何东西能够证明其有谋反的迹象,因此询问他有没有冤家结仇。夫人说:前几日有个写状子的人叫骂声的向我借钱,我没有借,他就说了很多坏话。和甫于是就私下里让人用其他的利用将马省拘役到负压,对字迹,取来诬陷的文书与他的字迹对证,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审问他关于诬陷之事。果然是马生所做,判他有罪。
篇7:《有书赶紧读》阅读答案黄以华
17.有书赶紧读 18(1)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有书赶紧读。(2)作为(充当)本文的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道理论证 作用:论证了有力地论证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从而有力论述了“有书赶紧读”这一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20.能围绕抓紧时间读书和读书的重要性等方面来谈,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得满分。
21.略
22.略
篇8:《有书赶紧读》阅读答案黄以华
黄以华
①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 ②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④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⑤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⑥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
⑦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选文有删改)
17.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文章开头从“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19.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末提到“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请你结合选文谈谈应该怎样做?(3分)
21.请写出一则与读书相关的名言或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注明作者或出处。(2分)
22.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如何利用时间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的。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谈。(2分)
篇9:《答谢中书书》与《三峡》比较阅读练习题答案
《答谢中书书》与《三峡》比较阅读练习题答案
阅读《三峡》和《答谢中书书》,完成小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①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①欲界:佛教三界之一,即人间。②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或短语。(2分)
沿溯阻绝( ) 虽乘奔御风 ( )
四时俱备( ) 夕日欲颓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有人读了甲文,能大致估算出文中船速,你知道多少吗?请说明理由。(2分)
4.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 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美景的。
B、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是正面描写,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5.好的作家必定是一位调色高手。甲乙两文写景都讲究色彩搭配之美,请结合两文有关内容分别加以阐述。(4分)
【答案】
1.逆流而上 奔驰的骏马 季节 落、落下、坠落
2.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3.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示半天,12个小时,距离是1千2白里=600km,所以速度是50km/h
4.B
5.《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色彩缤纷,表露了作者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更有那青山、花草,色彩十分鲜明,想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良多趣味”,面对这壮丽的风光,也难怪作者要发出由衷的赞叹。
【有书赶快读练习题答案】相关文章:
2.赶快的反义词
3.赶快的近义词
6.读廉书心得体会
10.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