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天线产品基本概念解析
“angelazuoj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无线天线产品基本概念解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无线天线产品基本概念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无线天线产品基本概念解析
无线组网中,为了扩大无线覆盖面积,我们就需要使用无线天线来帮忙了,尤其是企业办公楼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长的像蘑菇一般的无线天线,这些都是来增强无线信号的。那么对于无线天线产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对于很多无线用户来说,每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布设工作并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庭网络也许还好解决,而对于一些企业网络来说,由于需求的复杂性,不同的楼房规模、建筑材料和内部分设的部门都会产生各种传输和多路径问题。这时不光是需要应用无线网桥等设备来解决无线远锯离传输的问题,无线天线有时也会成为无线传输距离问题解决的倍增器。
众所周知,在主要的的无线天线划分中,如果按指向性来划分,无线天线可以分为定向和全向天线两大类。定向天线是一种能够将发射能量集中到某一方向上的天线,其主要是以损失覆盖角来换取覆盖距离。方向性天线包括:八木、贴片和抛物面碟形天线。八木天线是一种柱形方向图的天线;贴片天线是一种平板天线,主要设计安装在平面上,覆盖半球状的范围;抛物面碟形天线是一种凹面或碟形的天线,通常也称为碟形天线。抛物面碟形天线能够提供最高的增益和最窄的波束宽度,特别适合于最长距离的点对点传输,
而全向天线则是一种提供360度覆盖范围的天线。这种类型的天线主要用于需要全向覆盖的场合,如常见无线局域网或无线热点等等。
如果按设备需要来划分,则又可分为无线网卡天线,无线路由器(AP)天线,无线网桥天线三类。无线网卡虽配有标准的天线,可以提供大多数11/54Mbps应用所需要的足够的工作距离,若有更加特殊的应用,需要扩展发射距离,则可采用与所选网卡兼容的各种可选高增益天线。高增益天线的dBi值越大,增益越高,波束越尖锐,其传输距离越远,高增益天线已成为一种提高发射机发射距离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将信号集中到一个方向上,通常是采用定向天线来提高发射距离。增益不能增加发射机的信号强度,但能够进行重新定向,这样,随着增益的提高,角度的覆盖率将成反比地减小。
无线路由器天线具有不同的增益和作用距离、不同的波束宽度和波形因子,正确的天线配合正确的接入点可以保证有效地覆盖所有的办公地点,同时也保证能够以较高的数据率获得更好的可靠性。
而无线网桥所使用的桥接天线则允许在两个或更多大楼之间进行超远距离传输,桥接天线可以提供点到点的定向配置和点对多点的全向配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应用。
总之,在选择无线天线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需选用即可,下面我们介绍几家品牌的常见的无线天线产品,以便在选用时能有的放矢。
篇2:从无线交换机特点解析产品差异
无线交换机特点就是拥有强大的管理功能,但是很多朋友都把无线交换机和无线路由还有集线器等产品相互混淆?那么,从本文中,我们就为大家将之与集线器做了比较,希望大家能把这些产品区分开来?
区别于集线器的无线交换机特点
通过从上面各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交换机和集线器的主要区别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在OSI体系结构,数据传输方式,带宽占用方式和传输模式上?OSI体系结构上的区别集线器属于OSI的第一层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属于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设备?
也就意味着集线器只是对数据的传输起到同步?放大和整形的作用,对数据传输中的短帧?碎片等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而无线交换机特点是不但可以对数据的传输做到同步?放大和整形,而且可以过滤短帧?碎片等?
数据传输方式上的区别目前,80%的局域网(LAN)是以太网,在局域网中大量地使用了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这种连接设备?利用集线器连接的局域网叫共享式局域网,利用交换机连接的局域网叫交换式局域网?
工作方式不同我们先来谈谈网络中的共享和交换这两个概念?在此,我们打个比方,同样是10个车道的马路,如果没有给道路标清行车路线,那么车辆就只能在无序的状态下抢道或占道通行,容易发生交通堵塞和反向行驶的车辆对撞,使通行能力降低?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在道路上标清行车线,保证每一辆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共享式网络就相当于前面所讲的无序状态,当数据和用户数量超出一定的限量时,就会造成碰撞冲突,使网络性能衰退?
而交换式网络则避免了共享式网络的不足,交换技术的作用便是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端口送至目的端口,避免了与其它端口发生碰撞,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
共享式以太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所有用户共享带宽,每个用户的实际可用带宽随网络用户数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当信息繁忙时,多个用户都可能同进“争用"一个信道,而一个通道在某一时刻只充许一个用户占用,所以大量的经常处于监测等待状态,致使信号在传送时产生抖动?停滞或失真,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性能?
交换式以太网中,交换机供给每个用户专用的信息通道,除非两个源端口企图将信息同时发往同一目的端口,否则各个源端口与各自的目的端口之间可同时进行通信而不发生冲突?
工作机理不同集线器的工作机理是广播(broadcast),无论是从哪一个端口接收到什么类型的信包,都以广播的形式将信包发送给其余的所有端口,由连接在这些端口上的网卡(NIC)判断处理这些信息,符合的留下处理,否则丢弃掉,这样很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当网络较大时网络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它的工作状态看,HUB的执行效率比较低(将信包发送到了所有端口),安全性差(所有的网卡都能接收到,只是非目的地网卡丢弃了信包)?而且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信包,在多个端口同时出现信包的时候就出现碰撞,信包按照串行进行处理,不适合用于较大的网络主干中?
交换机的工作就完全不同,它通过分析Ethernet包的包头信息(其中包含了原MAC地址?目标MAC地址?信息长度等),取得目标MAC地址后,查找交换机中存储的地址对照表(MAC地址对应的端口),确认具有此MAC地址的网卡连接在哪个端口上,然后仅将信包送到对应端口,有效的有效的抑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这就是Switch同HUB最大的不同点?而Switch内部转发信包的背板带宽也远大于端口带宽,因此信包处于并行状态,效率较高,可以满足大型网络环境大量数据并行处理的要求?
带宽占用方式上的区别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是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二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就以无线交换机特点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这样在速率上对于每个端口来说有了根本的保障?
当二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且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传输模式上的区别集线器只能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传输的,因为集线器是共享传输介质的,这样在上行通道上集线器一次只能传输一个任务,要么是接收数据,要么是发送数据?
而交换机则不一样,它是采用全双工方式来传输数据的,因此在同一时刻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这不但令数据的传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在整个系统的吞吐量方面,从无线交换机特点上分析,它比集线器至少要快一倍以上,因为它可以接收和发送同时进行,实际上还远不止一倍,因为端口带宽一般来说交换机比集线器也要宽许多倍?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让两组人同时给对方互相传输一个文件,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的时间为1分钟?如果是用集线器的话,需要的时间是4分钟?数据先从一个人传到对方那里,然后对方再传回来?接着才能是另一组做相同的工作,这样算下来就是4分钟?但是用交换机的话速度就快多了,在相同情况下只需要1分钟就足够了?
篇3:从无线宽带接入产品的角度,解析无线宽带发展中存在的疑问
无线宽带技术被众家所看好,它的优良性能,成为无线技术中的佼佼者,尽管如此,它也是存在着许多弊端,那么究竟是什么成为它发展的瓶颈呢?那就随本文一起,看看从无线宽带接入产品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当中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接入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手段,如DSL、FTTP、HFC有其独到的优势和市场空间。在成本、带宽、QoS保证、安全、移动性、覆盖距离等方面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结合。宽带无线接入既可以作为新兴运营商或者没有相应有线资源的运营商开展宽带业务的主要接入手段,也可以作为现有运营商宽带业务的补充接入手段,但是如果要利用无线宽带接入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接入仍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成本问题
虽然无线宽带接入产品利用其标准化,采用了核心技术和标准芯片,相对于非标准的宽带无线产品其成本有了一个大幅的下降,已经是目前一个新兴运营商要开展宽带数据业务所能找到的最为经济的解决方案了。显然比DSL、以太网交换机高出很多,尤其是在有线非常发达的中国,对于采用无线宽带接入产品介入宽带数据市场,成本的压力还相对较高。随着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核心芯片厂家的进一步推动,技术方案的高度集成和优化,成本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无线宽带接入产品将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
2.频率的问题
对于无线系统,最为关键的是频率问题,频率资源的多少,分配的方式将直接决定无线系统的容量和规模。而系统所能达到的容量和规模将直接决定运营商的投资力度和经营方向。目前在国际上为宽带无线规划的执照频率主要为2.5G(美国)和3.5G(全球除美国),非执照频率为5.8G,潜在的频率还包括3.3G。按照目前各国的频率分配方式,每个运营商所获得的频点都距大规模的蜂窝组网要求有较大的距离,一般情况下,需要6~8个左右的频点才能实现大规模的组网,而目前的分配方式最多为4个左右频点,因此,无线宽带接入产品要成为主流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方式,还需要在频率资源分配的方式上寻求突破,
3.与现有网络融合问题
无线宽带接入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接入手段,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与现有的网络融合。目前无线宽带接入产品主要还是一种接入和传输手段,802.16-2004也只是规定空中的接口问题,对于业务、用户的认证、计费等在标准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的核心网络完成用户认证管理、计费平台的统一是无线宽带接入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的一个关键问题。
4.室内覆盖问题
作为一个无线系统,如果只能实现室外覆盖,那么会带来极高的安装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直接的材料和安装费用成本,还包括其它的成本,如物业、安装位置的租赁费用等,这些成本可能会占到设备成本的20%-50%。另外,室外型的安装方式也大大地限制了潜在用户的范围,限制了运营商客户的发展。
5.网络间的无缝漫游
IEEE 802 Handoff研究小组是致力于解决异构802网络之间漫游问题的小组。关键是切换流程的实施,即将移动设备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从一类802网络切换到另一类802网络(如从802.11b到802.16),甚至从有线网络切换到802.11或802.16连接。工作组的目标是实现切换流程的标准化,这样设备在不同类型的网络间漫游时即可实现互操作了。
目前,802.11用户可以在热点周围移动并保持连接,但是如果离开热点连接就会断开。依靠802.16e,用户将能够保持“最佳连接”。在热点内使用802.11连接,离开热点但仍然在WiMAX服务区内时可以连接到802.16。此外,标准的确立也为批量组件供应商大开方便之门,这将使设备厂商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系统设计而不是开发整个端到端解决方案。
等到802.16e能力成功嵌入到PDA或笔记本电脑(或者通过802.16e支持卡进行添加)时,用户将可以在整个城域网内保持始终连接。
【无线天线产品基本概念解析】相关文章:
1.天线工程师简历
2.教育的基本概念
8.无线覆盖方案
9.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10.车载无线组网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