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古今劝学的格言

古今劝学的格言

2024-02-14 08:10: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牛年最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古今劝学的格言,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古今劝学的格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今劝学的格言

篇1:古今劝学格言

古今劝学格言大全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勿为今日不学有来日,勿为今年不学有来年。

7、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1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1、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12、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13、为学患无疑,以则进也。

14、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15、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16、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17、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18、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19、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2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1、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3、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2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5、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26、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27、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28、人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29、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3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1、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32、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3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4、十年磨一剑。

35、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金。

36、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3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8、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0、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41、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2、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43、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44、、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45、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4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47、不是虚心岂得贤。

4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4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0、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51、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5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53、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5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55、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56、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5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8、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59、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6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1、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6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6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4、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6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6、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篇2:古今劝学的格言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8.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9.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10.只要苦干,事成一半。

11.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1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1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5.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16.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

1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9.不是虚心岂得贤。

2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1.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22.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2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24.务于远者,或失于近;治其外者,或患生乎内。

2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篇3:古今劝学的格言

1.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人之不学,犹谷未粟,米未饭也。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8.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0.十年磨一剑。——贾岛

1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2.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13.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14.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1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1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9.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0.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21.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2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24.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2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篇4:古今劝学的名言

古今劝学的名言大全

1、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2、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3、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4、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5、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6、勿为今日不学有来日,勿为今年不学有来年。

7、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10、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11、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1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13、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14、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1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8、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19、为学患无疑,以则进也。

20、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21、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22、人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2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25、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26、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27、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9、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3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1、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3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3、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34、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3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37、不是虚心岂得贤。

3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39、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4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1、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42、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43、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44、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5、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46、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47、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4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9、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5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3、十年磨一剑。

54、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55、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金。

5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篇5:《劝学》相关词语古今异义

《劝学》相关词语古今异义

【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以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识渊博

【……而绝江河】

古义:长江与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故不积跬步】

古义:“步”,等同于今天的两步

今义:步子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寄托”,寄身,容身

今义: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

【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

今义:“真”相反

【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脚或腿

今义:两膝着地

【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

今义:黄金

篇6:荀子劝学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 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 古义:腿脚 。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 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 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劝学》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 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劝学》赏析: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 ,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

篇7:经典劝学格言

经典劝学格言

1、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2、流水之之为也,不盈科不行。

3、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4、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7、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12、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1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4、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15、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16、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17、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18、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19、务于远者,或失于近;治其外者,或患生乎内。

20、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21、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2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2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24、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25、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2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27、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28、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29、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篇8:荀子劝学古今异义词

荀子劝学古今异义词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 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 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 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 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 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 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 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 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 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 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 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 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 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 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 (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 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 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 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 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 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 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 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 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 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 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 古义:腿脚 。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 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 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篇9:劝学英语格言

1、岁去弦吐箭。

Age to string arrow.

2、重复是学习之母。

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learning.

3、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Time is no sound file.

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ooks are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 young don't work hard, idle young, needy old.

6、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The youth should be early to, how long the young.

7、得到时间,就是得到一切。

Get the time, is to get all the.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Ideal books are the key to wisdom.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One is finite, while knowledge is infinite.

10、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A young don't work hard, the boss ACTS sorrow.

12、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13、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Book is the sea ship across time.

14、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Books make people become the masters of the universe.

15、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A good book is a great rich veins of mind.

16、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The book lies the soul of the whole past.

17、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Life is long, if can use.

1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The mo, white young head, empty grievous.

19、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The light ink also is better than the strongest memories.

20、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The most serious waste is waste of time.

21、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When we are young is like against the sun.

22、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And books together, never sigh.

23、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Reading in a way this yangxin.

24、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Life and breath, life is active.

25、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Is a science of advanced again from the letters in English.

26、读书越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The more read, the more healthy and brave your spirit will.

27、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Seize the present day, trusting tomorrow as little as possible.

28、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A wise man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ongue.

29、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Genius is nothing but a long patience, effort!

30、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Learning is labor, it is full of ideological work.

31、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Reading a good book, like made a friend.

32、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Sunset over the endless river, the body is the day to be more busy.

33、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We only give life, can obtain the life.

3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Drop of water can penetrate the stone, than his undertaking to nature.

35、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Any savings,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saving of time.

3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An inch of time an inch of gold, an inch of gold will not buy inch of time.

3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sk canal that had so much to have a source.

3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Old young yi-ology into hard, one inch time is not light.

39、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

Books are inseparable companions and youth mentor.

40、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To live each day as the last day of life.

41、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If you need time, also have to make him myself.

42、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Knowledge on the rich can enjoy spiritual satisfaction.

43、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A great soul, will strengthen the thought and life.

44、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尽情读书吧!

Books are our good friends, let's enjoy reading!

45、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Read a good book, that is, and many noble people talk.

46、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Goals determine what you will be.

47、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Learning is not better than learning idle to idle away his time.

48、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Books are read from, return afraid what can't do it.

49、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Books are a lighthouse of standing in the vast sea of the time.

50、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In the study knowledge, obtains the brave in battle.

51、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

The real purpose of books is to trap the mind to think about myself.

52、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Do not believe the book cannot raise realm, letter books than without light.

53、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No natural confidence, only by constantly cultivate confidence.

5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All good books, and many noble people talk.

55、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Educated mind first sign is good at asking questions.

56、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People have left the book, can't live just as you leave the air.

57、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Write ten books much easier than practical acti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58、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We are the master of the country, should be everywhere in the nation's sake.

59、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We love our nation, this is the source of our confidence.

60、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Continuously meet their ignorance is usually the sign of human wisdom.

篇10:劝学的格言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2、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3、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4、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5、生命中的时光,没有一分一秒是可工我们丧失的。

6、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7、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8、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9、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1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1、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12、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13、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1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15、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16、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7、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18、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20、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21、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增长知识,还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快乐。

22、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23、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2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5、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26、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27、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28、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29、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30、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古今劝学的格言】相关文章:

1.关于劝学的格言警句

2.古今贤文

3.古今经典禅语

4.中国古今寓言

5.古今对联集锦

6.古今灯谜答案

7.古今优美抒情诗

8.古今优秀对联

9.古今名言警句

10.古今名言名句

下载word文档
《古今劝学的格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