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愈酝愈香的童年散文
“风无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我愈酝愈香的童年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我愈酝愈香的童年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我愈酝愈香的童年散文
我愈酝愈香的童年散文
童年的记忆犹如一朵自由行走的花,历经阳光、风雨、平坦与崎岖,惊艳了我一生的道路。
一、奶奶的“旱烟袋”
从我出生的那天起,母亲得了重病,于是我便在奶奶的粗布大襟衣里成长。从学会走第一步起,我便成了奶奶的“旱烟袋”。奶奶是我最亲的人,也是我的良师。自我记事起,奶奶慈祥富态的脸庞在一头白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白净。一双“三寸金莲”处处延缓她忙碌的身影,一把竹竿拐杖又加快了她前进的脚步,而我那时正好是她的另外一支能自由行走的“拐杖”。奶奶经常穿一件深蓝色的粗布大襟布衫,我的头便时常藏在她的大襟衫里找吃的,于是这件布衫是我那时忠诚的依赖,也是我一生的眷恋。奶奶是我们家最主要的劳动力之一,全家十几口人的饭和所有的家务活都由她一人来承担。每天天刚亮,听到“当当……”的响声,不用想就知道是奶奶的拐杖声。随之,我也起床了。奶奶烧水,擀面,洗锅……哪儿有奶奶的身影,哪儿就有我。别看我小,我也能起到影子的作用,有时也能帮她干点活。奶奶的家务活干得差不多时,她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因为她的旱烟瘾犯了,这时我可派上用场了。我一看见奶奶坐下来,就连忙去拿她的旱烟袋和烟管。先帮她把旱烟放到烟管里,再让她用嘴含住烟管,接着划燃火柴,奶奶用力的吸着,神情安详而满足。看着奶奶呼出的大大小小的`烟圈,我也会极力的去闻浓香的烟味。奶奶一边抽着烟,一边给我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烟抽完了,故事也讲完了,奶奶便接着干她的活。我也跟在她的身后随时准备着她的旱烟袋,也准备着听下一个故事。于是熟悉的人们时常把我叫做奶奶孝顺的“旱烟袋“。
二、姊妹的“小跟班”
我是姊妹五个中最小的一个,因此受到哥哥姐姐的特殊照顾。毫无疑问我也成了他们的“小跟班”。姐姐比我大九岁,她心灵手巧,经常帮母亲替别人缝制衣服,于是她有自己的私房钱。但她胆子小,干家务活时需要人为她作伴,正因为这样她时常拿钱来贿赂我。那时,我们村还没有通电,晚上洗碗时要点煤油灯,由于灯光很暗,姐姐害怕一个人在昏暗中洗碗,就拿五分钱来哄我,让我站在旁边陪她洗碗。我也很乐意在幽暗的灯光下站会儿便得五分钱。二哥是最疼我的,我很喜欢跟着他玩。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唱秦腔的功夫也是一流的。每到正月出头,村子的秦腔演唱便开始了。大哥是二胡拉手,二哥是主角演员。我就是他们的“小跟班”。记得有一次,二哥出演《二进宫》中的一员,该他上场了,他手提黄袍的前衣襟神气十足的迈步前行,我双手拉着他的后衣襟用力倒退。引来观众的捧腹大笑。二哥对此只能哭笑不得。幸好幕后的大人急忙把我抱走,才使这出戏顺利的进行下去。我是“小跟班”这个称号也因此传遍了大山小村。
三、朋友之乐事
时光一去不复返,但“发小情”是忘不掉、斩不断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我心中最纯真、最珍贵的回忆。小时候,我有几个非常亲密的玩伴。她们年龄都比我大两三岁,因此我总是受到各种优待。她们天天带我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有一天,她们几个让我扮演回娘家的闺女,我便同意了。但回家带什么礼物呢?却成了我的一大难题。想了想,还是带鲜花比较好。就在我摘鲜花时,不小心从两丈多高的土坡上掉下来,当时只觉得左胳膊像针刺一般疼痛难忍。朋友们都被吓坏了,为了不让她们担心,我强撑是女汉子,独自回到家,也不敢告诉大人,后来的疼痛也只能自己忍着。每当哥哥们逗我玩时,只要他们碰到我的胳膊,我就哭,他们都觉得很奇怪。一连过了两三个月,我的胳膊才能伸到头顶。这时,我才把真相告诉了大家。朋友也没有因此而受牵连,她们几个更喜欢和我玩。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小芳家的大人走亲戚没回来,晚上我们几个相约去给她做伴。玩得尽兴,睡得也香。当我们的梦还在进行时,却被一阵嘈杂声吵醒。睁眼一看,院子里来了好多越墙而入的长辈们,这时我们才闻到一股烧焦的土炕味,其他还一无所知。大人们训斥道:再晚一点要出大事了。哦,我们才明白,原来小芳把土炕烧的太热了,致使烟囱里冒火。村里晚睡的大人们发现后,赶来救火,所以才有眼前的这一幕。大人们走后,我们几个又接着睡觉了。那一夜,土炕热的滚烫,我们几个有在炕边沿上爬的,有滚在土地板上睡的,睡姿各异。尽管没有躺着舒服,但心里还是快乐的。
这就是我的童年,在记忆的长河中愈酝愈香的童年。
篇2:冰雪香愈浓生活散文
冰雪香愈浓生活散文
寒冬的一个早晨,路过一户院墙外,一阵醉人的清香扑面而来,抬头仰望,院内一棵花树凌寒独放,金黄鲜艳饱满的花儿缀满枝条,越过院墙探出吟吟的笑脸,温厚地望着我。哦,腊梅花开了,在这严寒料峭的冬季,我的心底顿时漾起一阵温馨。
腊梅花在这隆冬时节绽妍吐芳,花色鲜艳欲滴,香气沁人心脾。树上不见一片树叶,只有花儿与寒冬争芳斗艳。细观腊梅花,白蕊黄瓣,色淡素雅,洁白的花蕊尽显腊梅的冰心玉骨,金黄鲜艳的花瓣细腻轻柔薄如蝉翼,在凛冽寒风中摇曳生姿,气定神闲,充满生机。
腊梅花不惧严寒、乐观向上让我想起那些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积极向上的人们。我县诗词协会副会长梁国均老先生,家有生病的妻儿常年需要照顾,繁重的生活重担不但没有压垮年逾七旬,积极乐观的梁老先生,还激发他旺盛的诗词创作力。退休在家的梁老先生仍笔耕不辍,白天忙于家务杂事,照顾妻儿,夜间病人熟睡后挑灯夜读,进行诗词创作。在古诗词创作上,梁老先生多年的'孜孜不倦,成就他古诗词的深厚造诣,创作的诗词佳作频频被国家、省级、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梁老先生爱国家、爱社会、爱生活,乐观热情,他的诗作与其人格一样,阳光、积极,充满正能量,这些从梁老先生诗作中可见一斑。如《咏静湖公园二十五景》的《藕香桥》“论今话古几耄翁,停步休装憩桥中。身恋夕阳晚晴重,藕花香带醉朦胧”。又《静湖长堤》“逶迤花石路铺开,信步徜徉结队来。翠染横塘摇浅浪,几番欲去又徘徊”。《申创中华诗词之县感怀》(一)“自古郎溪梦咏园,骚人墨客赋无闲。伍牙飞翠烟岚合,茅岭凝青石佛悬。赤阜蒸霞催奋进,平湖拍浪卷吟澜。人文荟萃星璀璨,申城诗乡奏管弦”。
梁老先生性情醇厚,待人友善,平易见人,对爱好文学后辈更是关心备至。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古诗词韵律规律写成文字教授于诗词爱好者,诗词协会凡有新诗集,必亲自送给后辈先睹为快,深深感受到梁老先生为弘扬古诗词发展所作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努力。祝梁老先生身体健康,诗词才思泉涌,如凌寒绽放的腊梅花一般愈寒香愈浓,散发着日久弥新的清香。
篇3:雪中品梅香愈浓散文
雪中品梅香愈浓散文
正月初一去邻居家拜年,我猛然发现,小区院子草坪中的几株梅树,有几许蓓蕾悄然无声地攀附在枝桠上,如胭脂般红艳。她满脸含羞,似乎在地告诉过往的人们:今年暖冬,春立得早,花信快要到来啦!然而,令人预想不到的是,时隔七日的凌晨,天空突降大雪,铺天盖地地撒在原野、山林、村庄、街道……
我清早起床推开大门一看,嘿,地上的积雪足足有十五公分厚,而且天空中还在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使人惊喜的是,掩映在雪中的那几株布满蓓蕾的梅树,枝头已经绽开了花朵,正仰望着漫天的飞雪,喜悦地笑了!呈现在眼前的雪和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西山岛上去踏雪品梅,这将是一件非常舒心惬意的事情!回到故乡多年,我曾两次陪同友人去吴中西山岛上看梅,都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成行。在梅林里,看到的是成片怒放若雪的梅花,而真正雪中品梅的境遇,却是难得一遇。今日天赐良机,我岂能失之交臂。于是,我急忙携带着莱卡相机,兴冲冲地去了吴中西山岛,沿着太湖大道直奔林屋山梅林。
林屋山,是中国“十大洞天”之一。山的西部腹中,有一溶洞,气势宏伟,宽广如厦;洞底玉岩似波浪般铺展,平滑又光亮;晶莹剔透的琉璃玉柱,排列成林,撑起了平如屋面的洞顶,故而得名“林屋洞”。吴中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唐代就有植梅的,到明清时期,植梅达到了盛行,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植梅史了。著名的有广福邓尉梅和林屋山腹背上的花梅。两地相较之下,在植梅的面积、品种和数量上,林屋花梅甚称全国第一。自吴中举办梅花节始,这儿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赏梅基地,也成了梅文化的研究中心。
山野银装素裹,看上去淡雅、适静。白茫茫的飘雪中,三五个梅花爱好者,早已在林屋山梅林里指指点点,款款踏进,手中的高级相机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我独自寻径,漫步登上了林屋山顶峰的驾浮阁,目力所极,雪原、碧湖、梅海,尽收眼底——浩渺的东太湖,层层碧浪翻展着,一浪涌过一浪;湖对岸,影影绰绰的建筑物被白雪覆盖,原本深绿的植被,也披上了一层银装;山下4000余亩刚刚吐蕾绽放的梅花,被掩映在皑皑白雪的世界里;山顶上的梅开得早,有雪花般白的,也有粉红色的,春风徐徐吹来,暗香涌动,沁人心脾。身置雪原梅海之中的我,如同步入了人间仙境,饱览着这雪、梅交融的美景,直看得我喜上“梅”梢!
半个时辰后,我下了林屋山驾浮阁,踏着厚厚的积雪,穿越披裹着银装的梅林,在鳞次栉比的梯田上近瞧那梅树,枝桠上的积雪犹如洁白的羽毛,细腻松软;雪中露脸的花蕾,大部分已绽放了花瓣,还有不少仍然被严实地裹在花蕾里。兴许时日尚早,还没有到盛开的季节,故而没能品赏到完全盛开的梅花。出了梅林,走近向阳座落的农家庭院,看到有几株梅树上白里透射出点点红、点点黄。那是在凌寒中竟相开放的红梅、黄梅,望见我的到来,露出了张张庄重而又亲切的笑脸,让人心悦、崇敬、爱戴!
几千年来,国人对梅花深爱有加。国画大师们的《梅花报春图》,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当代孩童们学绘国画,绘梅成了他们的必修课、起步式。我的一位军旅友人是国家特级画师,曾与我有数年邻居之缘。他绘的梅特传神,早年绘就的一幅六尺《红梅报春》在全国绘画比赛中获奖,并见诸于国家级报端。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组对他作了专访。他一夜之间名声大振,求画、拜师者慕名而来。我儿子亦在学期放假时拜他为师,跟他学习绘梅。他后来举家去了南京,临别时将这幅获奖的《红梅报春》画赠予了我,一直挂在军营陋室的客厅里,为苍白的粉墙增添了艺术家的文化气息。
踏雪赏梅、咏梅、赋梅,更是诗人们独特的喜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写下了传世之作——《卜算子咏梅》。词中写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他在词中用了“断桥、寂寞、自愁、作尘等词”,使梅花给人以凄凉的感觉,反应了他政治生崖中的不幸遭遇,如同这断桥边上的梅花。而伟人润之的《卜算子咏梅》,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词中的“春归、春到、花枝俏、春来报、丛中笑”,一扫陆游那种凄凉、哀怨、颓唐之气,显得大气、活泼,给人于精神振奋,令人叹为观止,心悦诚服。
母亲是一位平民百姓,她也喜欢梅花。或许是她的名字叫“梅生”,父亲常叫她“阿梅”的缘由;也或许是她生在梅开季节,外公就给她起了这么个高雅的名字。但我知道,母亲喜欢梅花,更多的是喜欢梅花那种高尚的品质。母亲没有那种闲情逸致的生活,不敢奢望种梅、赏梅,可她有一手好针线活,小时候见她纳的鞋垫上总要绣上一朵梅花,给邻居家做的`童棉鞋的鞋帮上也要绣上一朵梅花,这真是母亲喜梅所至。不过在我的心里,母亲一生劳碌、艰辛,扶养大我们姐弟四人,家里的柴米油盐、缝补桨洗,父亲几乎不用操心,全由她一人操持。我家尽管生活清苦,但她安排得井井有条,全家人穿着尽管补丁层叠,却洗得干干净净。她一生饱经风霜雨雪,恰如眼前雪中绽放的梅花,不惧严寒,品性高洁!
我喜欢梅花,因为在少年时代读过《红岩》的小说和看过《烈火中永生》的电影,心灵受到过强烈的震动和熏陶。江雪琴、许云峰等一群中华英豪,面对特务们的威逼利诱、严刑铐打,那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灵。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在这首激越、昂扬的主题曲中,江雪琴、许云峰等中华英豪,昂首挺胸、大义凛然,走向刑场,在我的心中确立起了崇高的形象!新中国也正是在梅开的严寒中迎来了共和国的第一个春天。多少年来,这歌声,也激励着我成长,使在职业生涯中,磨砺成不屈的性格,也曾喊出过“别理灰鸦噪,笑对猖狂”的情怀!
湖面的风裹着雪吹过来,打在脸庞上,感觉真冷啊!我在梅林里迎着飘洒的雪花踏进赏梅,品读梅花,深切地体验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境——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儿开得愈精神,愈秀气,阵阵花香愈发浓郁。她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开拓奋进,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现在,也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在伟大的民族复兴事业中,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4:亲情本相随,愈久愈醇香散文
亲情本相随,愈久愈醇香散文
爸爸,你不能睡这里。
为什么?这是爸爸房间。
不是,这是妈妈房间。
那你说,爸爸睡哪?
睡地上。
……
窗外,月明风清,温柔地覆着大地,点点星晖在夜空中忽洒璀璨,给黑幕下的万家灯火平添一抹暖色。
卧室里,一大一小正在对话:
“爸爸,你不能睡这里。”
2周零3个月的小宝盯着大床说。
“为什么,这是爸爸的房间。”
老公突愕?
“不是,这是妈妈的。”
小宝纠正爸爸的措词,大声地抗议。
“妈妈的房间,也是爸爸的房间呀。”
老公好笑地逗着小宝。
“不是,不是。”
小宝撅起嘴使劲地把头摇成波浪鼓,“是妈妈的,是妈妈的。”
“那你说,爸爸要睡哪?”
老公投降。
“爸爸睡地上。”
小宝把手往下面一指,很认真地说。
老公很是受伤,“地上很凉,爸爸会生病的。”
小宝不说话,作思考状,半响,仰着头,“我想想,爸爸还是睡地上。”
老公在外地工作,虽回家的频率不少,但对成长中的小宝来说,一天一个样,更何况是一二个月后的状态。
无奈像只飞桨,盘旋于周遭,只希望能够用足够多且可利用的时间用在一儿一女的身上。毕竟,相伴与分别的时间,永远不会划上等号。
休假时,老公几乎陪着大宝小宝,一起互动,一道玩耍。
在儿女成长的黄金阶段,父亲的暂时缺席,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遗憾,相伴虽只是短短的一个星期或是半个月,也要尽可能地陪着孩子们。
“妈妈,爸爸咧?”
“哥哥,爸爸在哪里?”
“妈妈,爸爸不在房间。妈妈,爸爸呢?”
小宝左找右找,仍是找不到爸爸。最后跑来问我,问哥哥。
“爸爸出去了。”哥哥吃着零食含糊地说。
小宝闷闷地走出去,“我也要去。”
小宝与爸爸的互动中乐得哈哈笑, 抱着,背着,扛着,游乐园,好玩好看的景点,爬山,好吃的地方,众多景地都留下闲情玩乐,小宝与爸爸也越发亲密,二周三的小宝记忆里应该会有更多关于父亲的印记。
在这之前记忆中就存留有爸爸的印象。
最近一次带着全家一起去海边游玩,踩在细沙海边,爸爸牵着她的手一步一步地走,一个一个地小印迹弯弯曲曲地一片;翻滚的后浪打在前浪之上,冲到小宝的跟前,吓着她抱紧在爸爸的怀里;惊险过后又是畅笑,满手满脚混着沙子,一道道地用铲子用劲地挖着,一不小心小脸蛋整个花猫似的。
经常的视频聊天。视频中小宝和爸爸说今天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虽然词不言意,但也是奋而想要对爸爸表达的不是吗?
门铃欢快地响起乐章,“是爸爸回来啦!”小宝兴奋地转过身,乐颠颠地跑出去开门。
“爸爸,爸爸。”小宝露出小脑门,弯弯地小月牙儿眼眯眯地笑起,“爸爸回来了。”
“宝贝,乖。”老公一把抱起小宝,用他的胡渣拂小脸。“想爸爸了吗?”
“想。”小宝咯咯地笑着躲起痒痒。
晚饭过后,是游戏的时间。小宝抱来了一桶积木,“爸爸,搭积木。”
小宝用积木搭着高高的城堡,拍着手大声叫着:“妈妈,快看,爸爸搭的积木,是我爸爸搭的。”
好棒。
这个时候小宝是不是觉得爸爸好厉害呢。
有时人的情绪、心境会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变化,在极度满足的瞬间越希望能够不要改变,就此走下去。
但是,晴云过后终究要面对素白,那新一轮的暂别近在咫尺。
“妈妈,爸爸咧?”大宝问。
“有事出去了,怎么了?”我收着衣服,大宝拿着军棋走进。
“和爸爸下棋。”大宝把棋子摆开。
“爸爸要去很久吗?”大宝盯着棋子,过而抬眸发问。
“不会,很快回来。”我笑着对他说,“下棋,来得及的。”
“也不都是下棋,我还有话要和爸爸说。”大宝停下手里的动作。
“哦?什么话要单独和爸爸说?”我试探地问,“和妈妈说下好不?”
“不行的,妈妈,这是我们男人之间的谈话,是我们男人才听得懂的对话。”大宝睁大眼睛一字一顿地说。
“……”百味交集。9周岁的大宝现在已经长大了,知道话语要有选择性地区别对待,这也是每个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
“妈妈,我很久没有和爸爸下棋了,你说是不是?”大宝把头转过。
“是啊,挺久的。”工程忙时,时间间隔也就长些,我以为这些孩子们都习惯了。
或许自认为的习惯只是自己的假想而已,在某个不经意间总是攸忽地闪现。
平日里时间被瓜分地所剩无几,待到大宝小宝安若睡下,已是夜深人静,静得只剩下书翻过的沙沙声。余下的独有时间少得不够分配,只能挤压。
学习,阅读写作占用了大半的时间,每晚用眼过度之后的眼睛干涩,脑袋晕沉,码字之后累得只想快快躺下,根本无瑕顾及其它。
思念也只是被埋藏在深处的一颗种子,随着每次的若有若无,被轻意地渲泄。
孩子们的习惯其实也只是被形式的`习惯罢了,在他们的心里,习惯与不习惯有什么区别呢?不习惯也得慢慢地被习惯不是吗?
“爸爸,今天可以睡这里吗?”老公指着大床问小宝。
圆圆的脸颊带着两颗红润的小苹果,齐刘海下弯弯的眼睛还是笑着眯起,小宝稚嫩的声音:“爸爸睡床上。”
“真的哦?”
“爸爸睡床上。”小宝认真地再补充一遍。
老公的心里不知是何感觉,被认可的滋味那应是不一般的愉悦。
某天,一家四口去公园散步,小宝没走几步就嚷着要抱,走一段抱一段,小小的人儿在那一天也走了很远的路,在爸爸的称赞中越发来劲;大宝跑跑停停,体力消耗很大。
“我想吃瘦肉羮。”大宝说。
“我也要吃瘦肉羮。”小宝也说。
那个时段刚巧我有聚餐就过去了,由老公带着二宝。
待到半小时之后老公发来的图片却是两宝皆睡着了。
大宝趴着,以手作枕,小宝双腿屈起,歪坐着斜倒在头靠上,一大一小,一躺一倒,睡姿奇葩。
难以想象,老公在前头位置上和他们说着话,一大一小叽叽喳喳地说说笑笑。一边吃着瘦肉羹,一边互相你拿我的,我喂你的,前一秒还在动态中,后一秒直接进入静态。一前一后,一动一静,车厢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老公侧身一看,这两宝累得已经东倒西歪。
到家后,叫醒大宝,抱起小宝。一天匆匆而过,明日的明日又将是崭新的一天。
谁不是在细水长流中体会家的真谛,有爱亦有家,有家亦有爱,两两皆生辉。
你轻轻地来,带来满室的幽香,你轻轻地走,亦带去飘散的情怀。亲情本相随,愈久愈醇香。只有深陷其间,才深知情感的纽带,永远也带不去亲近的灵魂。在心灵的某一片静土,留存的只是我们共享的那一窗一椅一杯,亦有一儿一女,仅此而已,又有何再岂盼?
此文献给孩子他爸——波波先生。
【我愈酝愈香的童年散文】相关文章:
2.愈夜愈深远的散文
3.生病初愈祝福语
4.用4个愈造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