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QL Server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chenkhs0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基于SQL Server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基于SQL Server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基于SQL Server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基于SQL Server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为使学生成绩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研究设计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成绩管理功能, 使用户对成绩相关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打印等操作更为简便, 亦为教师提供更全面、直观的成绩分析。本文从需求分析、系统详细设计、功能实现几方面设计了基于SQL Server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库; 成绩管理系统; 学生信息管理;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网络的广泛应用, 学生成绩的管理也引入了计算机手段。传统的学生成绩管理以手工工作为主, 处理巨大的信息量不仅耗时, 且低效、易错。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使用, 使学生成绩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本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学校管理的现状, 从需求分析、系统详细设计、功能实现几方面设计开发了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以此来规范学生成绩的管理和快速的成绩查询。
二、需求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软件, 主要用来供教务人员对学生成绩信息的管理, 包括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 本系统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 是传统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成绩的管理效率。一个科学合理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能够存储历年来的学生成绩档案, 用户界面有好, 操作简单便捷, 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 满足快速、高效、安全等要求, 同时, 学生亦可方便查看成绩。本系统主要采用JAVA语言编写软件;开发环境为windows系统;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 以此存储学生信息、并用SQL语句实现学生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数据库连接使用ODBC驱动来实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
(1) 用户登陆。实现用户的登录功能。每位学生、教师和管理员均有唯一的ID登录账号, 在用户登录界面输入ID号和正确密码就可以登录。在用户登录界面对于不同的身份设置了不同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权限, 用户登录时可选择自己的身份 (教师, 学生) 进行登录。
(2) 教师管理模块。在教师管理功能模块中主要有成绩录入、成绩查询、统计报表、补考成绩录入几个功能。提供了对学生成绩的录入, 修改, 删除, 查询班级排名;补考成绩的录入;统计报表包括单科考试情况分析表和补考成绩分析表。
(3) 学生管理模块。在学生管理功能模块中主要包括成绩查询功能, 提供了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
其中, 登录的用户信息分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中, 如果用户信息在这两个表中均不存在, 那么用户无权利登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从而确保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三、系统设计
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是对数据有效管理的基础和生成正确信息的保障, 亦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
(一) 数据处理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学生成绩数据的处理。主要包含分数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二) 实体属性表
(三) 数据库物理设计
本系统选择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 并把进销存管理系统的逻辑模型映射到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上, 主要是根据各个表之间的关系, 确定主键与外键, 主键用来保证表中数据的唯一性, 而外键应用完整性, 从而得到正常维护的表之间的关系。由此, 数据库中分散的表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 数据库接口设计
采用ODBC驱动连接后台数据库与前台界面。由于JAVA是通过引入数据库访问库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 本身不提供数据库访问的方案;对数据库的增加、删除、查找等标准操作都是使用SQL语句来实现;SQL语句是一个文本字符串, JAVA中不提供字符串数据类型, 而是以用字符数据类型的数组或指针来当作字符串来使用, 这种类型的字符串的相加、比较、赋值都极为不方便, 这为SQL语句的生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访问数据库结果的返回类型主要有字符型、整型、小数型等, 还有一个特殊的值, 即空值 (NULL) , 要将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与JAVA中的数据类型对应起来难度较大, 而且空值通常是导致数据库访问异常的不稳定因素。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我们将封装一个类, 由这个类来完成上述复杂操作, 以方便数据连接的统一控制和对异常的捕捉。在使用时, 只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嵌入这个自定义类, 就可以使应用程序具有对数据库的访问功能。为保证始终只有一个ADO连接数据库, 在本系统设计时只定义一个连接对象, 并声明为静态的, 与其相关的操作也声明为静态的。由于对数据库的访问较多, 需要记录集对象作为成员变量, 在本系统中定义两个记录集指针变量。
四、功能实现
(一) 部分代码
1. 单科成绩排名代码:
2. 全班排名代码:
(二) 功能实现
1. 显示学生信息
学生登陆系统后, 可直接查询本人基本信息;教师登陆系统后, 可通过输入学生学号, 或通过选择班级选择某位学生, 查询该生基本信息。
2. 查询个人成绩
学生登陆系统后, 可查询到所有个人成绩。
3. 单科成绩排名
学生登陆系统后, 在显示个人成绩的界面中, 可直接某科目的所有排名信息;教师登陆系统后, 可通过输入科目名称或者科目编号, 查询该科成绩排名, 或查询某班级的该科成绩排名信息。
4. 全班成绩排名
教师登陆系统后, 亦可通过输入班级名称, 实现查询该班所有学生本学期的成绩排名信息。
5. 成绩分析表生成
教师登陆系统后, 在统计报表模块中, 可查询某科目的成绩分析表。成绩分析表中信息包括:该科成绩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层次人数、正态分布图。图1为某班计算机成绩的正态分析图, 横轴为分数, 纵轴为人数。
从上述图中可以清晰的得出某班学生的成绩分析, 大多数考分集中在80分, 不及格人数较少, 95分以上人数较少, 属于正常范围。
(三) 系统安全
系统的安全性是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在系统设计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安全性。安全的管理系统应该在用户登录、数据录入、数据修改等操作时进行正确的信息处理。在本系统的安全问题上,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用户登录的安全性。系统能够正确的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和鉴别, 由学校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员设定唯一的ID账号, 以保证校外人员无法登陆学生管理系统。
(2) 信息资料的安全性。系统确保用户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防止信息外漏、丢失和被篡改。
(3) 信息处理的正确性。在进行学生信息的管理时, 确保录入数据的正确性、查询的合法性、修改的合理性。
五、结语
本文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学校管理的现状, 从需求分析、系统详细设计、功能实现几方面设计开发了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从而使学生成绩数据更加的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为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减轻了学生成绩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量,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文艳.谈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6, 22 (2) :65-67
[2]姚芳.浅析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11
[3]刘永, 常金玲.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 2:231-286
[4]明仲, 戚杰.基于Web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2:83-85
篇2: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面对数量巨大的高校学生, 企业只能凭借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 但是传统查询工作中, 查询速度慢、准确度低、且局限性较高, 使学校和企业都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很好的把握。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与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 做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和计算工作进行简化, 并自动进行信息的保存和备份, 方便学校和学生对成绩的查询工作, 提高学生成绩查询工作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探讨分析, 希望对以后高校学校成绩管理系统的完善提供相应的参考。
篇3: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渐重视起来, 提高高校成绩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针对高校成绩管理的复杂计算形式设计出一套用于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的系统, 是现阶段各大高校都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实现对高校学生成绩的统计管理, 弥补传统手工统计管理的不足。
一、高校成绩管理系统的流程
(一) 高校学生成绩的组成。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一般分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实践成绩三部分。这三部分的成绩评定标准都不相同, 在学生成绩中所占比重也各不相同。平时成绩, 即为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 由任课老师进行打分, 一般来讲,平时成绩的优劣会对学生最终的成绩考核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各个课程在学生专业中占据的比例, 通常平时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平时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标准,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对课程知识进行掌握, 对平时成绩的考核是教师对学生平时上课态度的评分, 端正学生在平时上课时的态度。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一般为对学生的上课出勤率、课堂纪律、以及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 通常平时成绩的设计分值为100分满分, 最后根据不同课程进行比例折合计入学生最终成绩中。考试成绩即为学生在必修课在学年末进行的期末考试成绩, 有的高校会选择将考试成绩分为期中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加的比例折合计入学生最终成绩中。考试成绩一般可以直观的显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掌握情况, 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年评价。实践成绩即为某些带有课外实践项目的课程进行课外实践时, 教师对其的评分, 通常这类成绩会独立于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并会计入学生最终成绩的一类成绩, 此类成绩在理工科类高校中较为常见。
(二) 高校学生成绩评定方式。
我国现阶段高校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计算方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的百分比折合+考试成绩的百分比折合+实践成绩的百分比折合。以此计算公式计算出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成绩, 作为学生学年成绩的评定方法。
(三) 高校学生成绩的统计和计算。
我国高校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计算由以上三种成绩折合相加, 以此计算出学生单项学科的最终成绩。但是, 对于这三项成绩的统计十分缓慢, 同时, 数据的计算方式十分繁琐, 并且, 高校教师一般都会负责不同专业同一课程的.教学工作, 使教师教授的学生数量巨大, 且分布不集中, 这种, 造成高校各个课程的统计和计算工作非常复杂。通常来说, 高校学生的成绩管理流程为:对学生每学期的必修课和考查课以及实践课进行考核, 通过使用“考试成绩对照表”对每个学生的各项成绩进行查询, 进而做到对每位学生的单项成绩进行统计, 最终才能进行每位学生的学期成绩评定。这个过程十分复杂, 每位学生的学期总成绩计算过程为将学生各学科的单项成绩相加后, 取得成绩平均值, 再将成绩平均值的百分之九十与平时表现分数相加, 减去缺勤分数, 所得的成绩数值便是该学生这个学期的总成绩。
二、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 传统软件管理。
现阶段, 我国高校成绩的管理系统应用为传统管理软件, 这种管理软件已经很难满足高校实际成绩管理工作的需求, 主要体现的问题为:第一, 传统软件很难满足用户的不明确需求, 在很多成绩管理软件系统开发的初始阶段, 设计人员只对其有一些大致的想法, 并没有将具体详细的系统需求进行要求;第二, 在系统设计阶段, 使用人员对系统需求一般采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 但是自然语言具有两义性, 经常导致系统研发工作人员对使用人员的需求产生理解错误, 增加软件设计时对使用人员需求的理解难度;第三, 系统设计人员在对使用人员需求进行定义时, 一般采用图表或文字进行表述, 但是用户对于这种静态信息的专业知识不足, 无法作为未建立完成系统的认可标准。
(二) 快速原型法。
对于我国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工作设计的新型设计系统, 一般采用的是快速原型法进行设计。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使用快速原型生成工具, 进行系统的设计、实施以及让用户对系统进行评价。这个系统使用过程中, 信息的查询功能十分重要, 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新型系统中设计的动态组合查询功能, 根据实际查询需求, 设计合适的查询条件, 避免出现重复查询, 提高使用人员的使用效率, 同时还能极大程度的提升软件的可靠性。在传统高校学生成绩计算工作中, 成绩的计算工作量巨大, 而且在对学生补考、毕业成绩以及重修成绩进行统计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因此, 为了减少相关统计工作的工作量, 提高统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应在新型系统中将系统的功能通过快速原型法进行明确, 做到对高校学生成绩统计和计算工作的简化, 并将成绩录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中, 方便教师和学生对成绩进行实时查询, 实现学生成绩录入和查询工作的动态化管理。通过使用快速原型法对系统功能进行确定, 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的优化工作, 就软件功能来说, 不仅对工作效率可以进行提高, 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就系统的实践和应用来说, 应用快速原型法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失误工作的发生, 使学生成绩的统计、管理以及查找工作能快速准确的进行, 而且还可以直观的将学校内全部学生的各项成绩进行显示, 便于教师对学生成绩全面掌握。快速原型法的基本设计原理是建立一个功能简单的原型系统框架, 之后对这个框架进行不断的填充和完善, 进而构建出高效的成绩管理软件。这个方法的核心组成便是初期可以进行简单运行的原型系统框架。随着系统设计人员对使用人员需求的了解, 对这一原型进行不断的划分和补充, 并在这一过程中对系统进行定义, 系统功能可以将用户的需求正确的反映是这个方法最突出的优点。
(三) 动态查询。
通常系统查询界面的设计, 需要系统设计人员对各种查询条件进行参考比对, 使系统可以根据使用人员的需求而变化, 实现相关查询界面的变动。这种方式减少了使用人员需求变化时, 重新设计系统的时间, 且能有效的对重复查询概率进行降低, 完善系统的使用性能, 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能。在对动态查询功能进行设计时, 应使功能可以做到以下两点要求:第一, 系统的查询条件应由使用人员的需求进行自由建立, 不能使查询条件受到系统限制, 因此, 在不能确定使用人员会怎样设计查询条件时, 应针对使用人员的查询频率进行了解, 方便系统对使用人员常用的语法频率进行正确的动态查询结果的显示;第二, 动态查询功能应对学校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提供支持。使用人员的查询条件是一般是各种词语或字段的组合, 由于系统的使用人员通常为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 所以在对动态查询界面进行设计时, 应尽量保证界面的直观透明程度, 保障动态查询具有一定的容错率, 在用户出现使用错误时, 进行正确的提示, 避免出现系统故障或崩溃情况的发生。根据用户查询需求对学校数据库信息进行筛选、显示的工作即为系统的信息查询。这项功能的工作原理是将用户需求以动态化形式生成SQL语句中的Where子语句的搜索式。在进行系统动态查询功能使用时, 使用人员在系统中输入的常量、词语以及字段都是Where子句中的搜索式。而想要根据动态语句生成正确的搜索式, 应当注意以下三点:第一, 系统可以对使用人员输入的搜索式进行正确识别;第二, 根据不同的搜索内容, 进行不同表达式表述形式的展示;第三, 查询功能进行复杂查询时, 应由一个主表和多个从表进行关联, 并组成复杂查询系统的搜索式。经过上述分析, 学校成绩查询工作中, 相关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是搜索式开展查询工作的必然前提。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其成绩管理工作设计出快速原型法以及动态查询这一完整的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快速原型法在新型成绩管理系统中进行学生成绩的动态查询, 同时, 快速原型法生成工具的设计和实施, 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实际查询要求进行查询条件的设定, 提高了查询软件的可靠性和重要性, 对教师掌握学生发展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乔晶。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3)
篇4: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论文叙述了我校学成绩管理的现状以及Visual basic6.0语言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调查、数据流程分析、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和调试。本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学生注册、班级信息录入、学生信息录入、班级课程录入、学校专业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学生成绩录入、教师信息录入、数据。。。。。。。。。。。包括功能需求描述、数据库设计等内容。第四章介绍了本系统的具体实现。第五章关于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结论及体会。
【关键词】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功能,特点,论文内容。
【Abstract】
This thesis describes my school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score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Visual basic6.0 languages .The point introduced the student the result management system carries out the process 。。。。。。。。。 such as function request description and the database design...etc. .A concrete realization that introduced this system .Chapter 5 concerning conclusion within this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alize.
【KeyWords】
the Student result management system,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sis contents
目 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1.1 开发背景
1.2开发目标
1.3 项目提出的意义
1. 4 系统开发所用的技术准备
第二章 系统分析
2.1系统需求分析
2.1.1系统调查
2.1.2组织机构设置
2.1.3用户需求
2.1.4系统业务流程图
2.1.5系统设计思想
2.1.6系统设计分析
2.1.7系统功能分析
2.2新系统逻辑方案
2.2.1数据流图(简称为DFD)
2.2.2数据字典
2.2.3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2.2.4系统边界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3.2功能需求描述
3.3系统目标要求
3.4系统平台选择
3.5数据库设计
3.5.1数据库需求分析
3.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3.5.3、逻辑结构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第四章 系统实施
4.1各子系统模块程序设计举例
4.2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4.3 子系统测试
4.4 软件运行与转换
第五章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引 言
1.1 项目开发背景
几年前,各个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基本上都是靠手工进行,随着各个学校的规模增大,有关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不得不靠增加人力、物力来进行学生成绩管理。但手工管理具有效率底、。。。。。。。所以我想借本次毕业设计之际,开发一个不仅适用本校各系而且适用于其它各校的通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我选择母校来设计这个系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报。
1.2 项目开发的目标
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成绩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1.3 项目提出的意义
现在我国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成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有的还停留在纸介质基础上,这种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在当今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代替。如果本系统能被学校所采用,将会改变以前靠手工管理学生成绩的状况,可以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提高工作效率。
1.4 系统开发所用的技术准备
1.4. 1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数据库是60年代末出现的一门计算机软件技术,到现在虽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在理论和时间。。。。。。。。。。。。。。。。。。。。。。。。。。。。
2、信息查询流图
使用人员
成绩数据表
班级数据表
课程数据表
学生数据表
查询条件
查询结果
学生信息录入
成绩信息录入
班级信息录入
课程信息录入
图2-4 学生信息查询流图
3.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对学校加强学生成绩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个大学都在持续扩招,学生的'数量日益庞大,
传统的手工成绩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问题。
3.2功能需求描述
1、用户管理功能
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三类。不论是管理员或教师用户,还是学生用户都需要通过用户名和口令进行登录。。。。。。。。。。。。。。。。。。。。。。。。。。。。。。。。。。。。。。。
按学生角度管理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当教师用鼠标双击某一学生信息时,可以自动显示出该课程的这个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并同时自动计算出这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在成绩信息中,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并能够打印报表。
3、学生对成绩的查看功能
学生用户登录后,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成绩信息包括这个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信息。。。。。。。。。。。。。。。。。。。。。。。。。。
Private Sub CmdOk_Click
Dim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Dim mlink As String
mlink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3.51;data source=score.mdb;”
Conn.Open mlink
'当用户名密码为空时给出提示
If Text1.Text = “” Then
MsgBox “请。。。。。。。。。。。。。。。。。。。。。。。。。。。。。
在frmlogin窗体中如果用户登录成功,将会出现如图4-3所示的MDI主窗体。
4-3系统主窗体
若是学生用户,则有些菜单项不可用,只能运行本系统的部分功能(即重新登录和信息查询功能可用)。如图4-4
Option Explicit
'''当改变记录集时,需要刷新整个网格控件
Sub RefreshGrid()
grdScan.DataMember = ”“
grdScan.Refresh
If DataEnv.rssqlStudent.State adStateClosed Then DataEnv.rssqlStudent.Close
DataEnv.rssqlStudent.Open
grdScan.DataMember = ”sqlStudent"
grdScan.Ref...
篇5:基于WPF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应用开发论文
基于WPF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应用开发论文
摘要:针对当今中小学学生考试成绩管理的普遍需求, 运用微软.NET框架中的WPF技术以及MVVM开发模式, 研究并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实现学生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开发效率高、运行速度快, 能够为中小学教务管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效率提升。
关键词:WPF; 成绩管理; .NET; MVVM;
Abstract:In view of the general needs of today'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ore management, uses the WPF technology and MVVM development model in the Microsoft.NET framework, studies and designs the student grading management system to achieve student management, course management, class management, test management, score management, etc. The system has high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fast running speed, which can bring great work efficiency improvement to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taff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Keyword:WPF; Score Management; .NET; MVVM;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国中小学教学规模不断扩大, 招生人数日渐增多, 所教学的课程以及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这使得教务管理工作在数量和难度上都大大增加。学生考试成绩管理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考试成绩管理工作是衡量教学及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当今不少中小学对成绩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 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诸多的困难和不便。
在目前信息时代下,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无疑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使用微软.NET框架中的WPF技术以及C#高级编程语言, 能够高效率地开发出Windows平台下的桌面应用程序。利用这些技术开发一款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能够帮助教务管理者对学生成绩信息更加高效地管理、维护, 从而对教学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
1 功能需求分析
针对当今中小学状况来看,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手段不尽相同, 甚至可能有着较大的区别, 在学生成绩管理工作中则主要体现在其所开设课程以及考核方式等不同。例如对于高中而言, 各班级具有理科班、文科班等区分, 对其所开设的考试也有不同的侧重处, 因此在本系统中应当实现课程管理、班级管理和考试管理功能, 使得教学管理人员能够针对不同课程、不同班级进行不同的'考核方式。
考试成绩管理工作能够影响到学校中的每一位师生, 而考试成绩管理系统也是如此。教师需要使用该系统对其所教授课程的考试进行分数录入、导出打印等, 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地对考试成绩进行查询、并且与其他同学或家长进行分享等。
由上, 系统所主要面向的用户可分为三大类:教学管理员、教师以及学生, 各用户类别可进行的操作如下:
(1) 教学管理员:课程管理、班级管理、考试管理、用户管理;
(2) 教师:分数录入、分数导出;
(3) 学生:分数查询。
2 系统设计
2.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C/S (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 架构。在该架构中, 客户端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形成连接, 整个系统的工作将合理地分配到客户端与服务器中, 能够充分地利用两端的硬件资源, 并降低系统的资源开销。该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
在本系统中, 客户端主要负责数据呈现、操作提示、数据录入查询等功能, 服务器端则主要负责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2.2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本系统所面向的用户分类, 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划分为教学管理员用户模块、教师用户模块以及学生模块。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各模块所实现功能详细描述如下:
(1) 管理员用户模块
(1) 课程管理:对学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
(2) 班级管理:根据不同的学年, 对班级进行添加、删除等更改;
(3) 考试管理:根据不同班级、不同课程进行考试的管理;
(4) 用户管理:对本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 包括教师、学生。
(2) 教师用户模块
(1) 分数录入:对自身教授课程所开设的考试进行分数的录入;
(2) 分数导出:能够将某次考试的成绩按班级划分导出成Excel文档;
(3) 个人信息管理:更新个人信息。
(3) 学生用户模块
(1) 分数查询:对参加过的考试进行分数查询;
(2) 个人信息管理:更新个人信息。
2.3 数据库设计
系统采用My SQL数据库, 其具有体积小、速度快等优点, 足够用于保存成绩管理系统所需数据。系统数据库共包含以下12个数据表:用户信息表、学生表、教师表、系统管理员表、年级表、班级表、课程表、课程分配表、考试表、考试班级表、考试课程表、分数表。各数据表所包含字段信息如下:
(1) 用户信息表:id、用户类型、学/工号、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登录密码;
(2) 学生表:id、对应用户信息外键、所在班级外键;
(3) 教师表:id、对应用户信息外键;
(4) 系统管理员表:id、对应用户信息外键;
(5) 年级表:id、学年值;
(6) 班级表:id、所在年级外键、班级序号;
(7) 课程表:id、课程名称;
(8) 课程分配表:id、对应课程外键、对应班级外键、对应教师外键;
(9) 考试表:id、考试名称、考试日期时间;
(10) 考试班级表:id、对应考试外键、考试班级外键;
(11) 考试课程表:id、对应考试外键、考试课程外键;
(12) 分数表:id、对应考试课程外键、对应学生外键、得分。
3 系统实现
3.1开发模式
系统采用WPF技术进行开发, 能够编写出美观的界面, 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并且使用MVVM (Model-View-View Model, 模型-视图-视图模型) 开发模式进行开发。其中模型即代表所用数据, 视图即为用户使用该系统时所能够看见的页面、外观 (UI) , 而视图模型相当于数据与视图间的媒介, 通过数据创建好视图模型后传递给视图进行数据的呈现。不同于MVC (Model-View-Controller, 模型-视图-控制器) 模式通过控制器进行主要业务逻辑处理, MVVM模式则主要通过数据模型中所包含操作命令 (Command) 以及XAML中的绑定器 (Binder) 等对数据进行逻辑处理。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视图层开发与其他层次的分离, 使得程序开发更为模块化, 从而提升开发效率。
3.2数据库操作
本系统中数据库连接、操作使用.NET框架下的Entity Framework (简称EF) 实现。使用EF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主要分为代码优先模式和数据库优先模式, 由于本系统中数据库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采用数据库优先模式, 即根据已经创建好的数据库在项目中直接生成数据库中各项数据表所对应的实体类。
要对My SQL数据库使用EF数据库优先模式, 在开发机器中必须安装My SQL for Visual Studio、My SQL Connector Net, 并且在项目中通过Nu Get包管理器添加My SQL.Data以及My SQL.Data.Entity包, 且该4项软件包的版本必须相互对应, 否则无法进行正常运作, 一个可行的对应版本号有:2.0.5、6.10.7、6.10.7、6.10.7。各软件包安装完成后, 只需通过新建项在项目中添加ADO.NET实体数据模型, 并按照对应提示连接数据库、选择数据模型和数据表后即可自动生成所选择的数据表对应的实体类以及一个Db Context类, 所有对数据库进行的操作均通过该类来进行。例如读取所有考试班级的示例代码如下:
var list=db Context.Exam Classes.Include (nameof (ExamClass.exam) )
.Include (nameof (Exam Class.t_class) .To List () ;db Context Db Context
其中db Context即为Db Context类的示例, ExamClasses为数据库中的所有考试班级, 后两项Include则表示各个考试班级需包含其对应的考试以及班级信息。
33.3 Excel数据导出
系统采用NPOI开源库进行Excel数据导出功能的实现, 需首先通过Nu Get包进行安装该库。使用NPOI可在系统未安装Office组件时完成对Word、Excel等文档的读写, 并同时支持97-版本及其以后版本的Office文档。以下示例代码为将Data Table中的内容导出至filepath所指的xlsx文档:
以上代码中首先创建XSSFWorkbook实例作为文档的对象, 并通过Create Sheet方法在该文档内创建表格Sheet对象, 随后通过遍历Data Table中的各行各列往表格中插入数据, 最后通过File Stream以及Write方法将文档实际保存至filepath文件中。
4 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使用.NET框架中WPF技术对面向中小学的学生考试成绩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以及实现, 相信对使用WPF技术的开发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并希望该系统能够为中小学的教务管理人员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寒风.基于C#的高校社团助手应用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 , 18:30-31.
[2]郭寒风, 陈爱国..NET Core平台下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 , 6, 44-45.
[3]乔晶.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 23:59-60.
篇6: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高校人数逐渐增多,学籍信息数据愈发复杂和庞大。如果利用计算机管理学生学籍信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基于此,利用VisualFoxPro实现了学籍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前端界面的开发,包括个人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统计查询管理和用户系统管理等,实现了相关信息的增加、删除、查询和修改等功能。
关键词:VF;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等教育学校的人员日益增多,管理时非常困难。如果利用人工管理这些复杂、数量庞大的学籍信息数据,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易出现问题,无法保证安全性。使用计算机可实现学生学籍信息的自动管理,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高校服务质量。使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不仅降低了教务工作量,而且方便查询、错误较低、存储数据大、保密性良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以及可靠安全。这些优势能够提升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使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流程简化和系统化,从而实现无纸化信息管理[1]。
2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设计一个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首先必须完成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论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其次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数据库结构,最后决定使用哪一种程序设计工具和后台数据库结构,并规划该系统的设计进度。确定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是数据库设计的首要任务。数据库是各种表的集合,通常一个系统需要一个对应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系统首先应了解用户对功能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需求和日后可能增加的需求[2]。第一,建立数据库。方法一般有三种:在项目管理器中创建相应数据库;通过“新建”对话窗口创建数据库;使用CREATEDATABASE命令函数创建数据库。第二,在数据库中建立表。方法一般有三种:利用项目管理器创建表;利用数据库设计器来创建表;采用CREATE命令函数创建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包含院系专业表、学生成绩表、学生信息表和用户表。院系专业表记录院系名称、专业信息和班级信息,包括班级,系名和专业等。学生成绩表记录学生各科成绩信息,包括学生学号、班级、课程名称、成绩和学年学期等。学生信息表记录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入学时间、身份证号、院系和专业等。用户表记录学籍系统用户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标识和密码等。
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利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可将一个复杂系统的设计工作转化为若干个简单系统的设计任务,便于后期修改和维护,进一步提高了程序设计效率[3]。使用者首先进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登录界面,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称和对应密码后,才能进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操作界面,否则无法进入该系统,系统界面也会显示提示信息。学籍系统将用户设置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两个级别。操作主界面是学籍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模块,操作人员登录验证正确后,就有权进入主界面窗口。基本数据管理菜单可以完成基本数据信息操作管理,该菜单中包括院系管理、专业管理、课程管理和班级管理四个子菜单。学生信息管理菜单可完成学生信息操作管理,比如管理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性别和家庭地址等信息。学生成绩管理菜单可完成学生成绩操作管理。查询与统计菜单可完成学生信息和成绩查询操作。系统管理菜单可完成系统用户操作管理。
4系统程序连编与运行
完成数据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后,可开始系统程序的编写工作,进一步完成系统的运行工作。选择连编选项对话框中的连编应用程序按钮,可生成应用程序相关文件,其文件的扩展名称是.app。如果需要获得离开VFP环境还能单独运行的`文件,需在连编选项对话框中选择连编可执行文件按钮,其文件的扩展名是.exe,单击确定按钮即可[3]。如果项目连编过程中没有报告编译错误,那么说明被连编的应用程序已完成了正确的连编工作,之后可以开始运行之前创建的应用程序。学籍系统设计过程中,各个模块的程序需要随时运行和调试。如果建立窗口,那么在窗口设计完成后,应立即运行和调试。调试相关模块程序时,可利用VFP软件提供的调试器,只需选择工具菜单中的调试器菜单项,就可打开调试器窗口。系统登录界面是学籍系统的入口,所有用户进入该系统时都必须进行用户登陆,只有用户名和密码完全正确后,使用者才能进入学籍系统的主界面。主界面是整个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模块,是学生学籍系统的调度中心,通过主界面的菜单选项可更加方便地操作学籍系统的各个基本功能模块。同时,按照表单及其控件的属性建立相应的表单,添加对应的代码程序,发挥对应功能模块的作用,达到界面更加友好、简洁,功能更加实用的效果,如图1所示。
5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程度提高,高校人数逐渐增多,学籍信息数据愈发复杂和庞大。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促使学生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实现无纸化管理。本文提出了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和功能模块的实现步骤,利用VisualFoxPro实现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统计查询管理、报表打印管理和用户系统管理等,达到了设定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相万让.VisualFoxPro程序设计实训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8.
[2]史济民.VisualFoxPro及其应用系统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6-27.
[3]傅翠娇.VisualFoxPro典型系统实战与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59.
篇7:浅谈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结构,包括前端硬件设备和系统应用程序两部分,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前端硬件设备为IC卡识别设备。应用程序通过计算机串口接收IC卡设备发送的进出人员的IC卡号码,将卡号信息传送至PC机,学生的信息是通过IC卡号来查询的,记录着学生是否准时上下课。管理系统可以对学生的考勤情况进行查询和修改。
根据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要求,刷卡设置部分主要完成计算机的串口设置等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对学生考勤信息及学生信息的管理功能。
学生的缺席情况都在系统记载着,具体到学生姓名、时间、课程以及缺席的原因都有记载。考勤系统必须可以收录、修改、查询、统计学生的缺席情况。
篇8:浅谈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网页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使用者查看相关的历史信息以及各种加值服务功能,让使用者随时掌握门禁金钥使用上的资讯。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是针对从二维条码描扫器所接收到的金钥传送后端伺服器验证,验证完毕后再将个人资讯呈现在系统画面上,以便管理者有效控管使用者的权益与管理进出门禁动态资讯。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是将二维条码描扫器所接收到的金钥传送后端伺服器确认身份,并从读钞机取得使用者所给予的纸钞数量金额进行储值加值服务。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则是让使用者在行走或行驶时,都能够进行金钥的取得以及即时撤销或补发所遗失掉的金钥之使用上的安全性。
3. 1软件的功能要尽可能丰富
考勤系统软件功能就十分丰富。利用多媒体可视化操作技术对卡的拥有者,工作人员的班置进行合理的设置,系统各种应用参数和编程都可以利用点击而完成全部的设置,从而实行了管理者的全部信息化管理,增强了工作效率。
3. 2设置控制器首端响应功能
因为有限制入内控制器是独立判断读卡信息的,因此,它具有判断读卡信息时间短的优点,但是前提是卡的有效性,如果卡没有失效,那么控制器就能立刻对其进行识别并且响应。在设置连续读卡方式的时候,可以不用延误而进行持续的读卡,节省了读卡的时间和提高了效率。
3. 3设置控制器独立时钟模式
控制器的独立,有利于在系统无故或突然断电时,不受到其影响,使控制器可以独立的运行,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影响系统整体管理。
3. 4发挥系统中出现的错误能够及时发现的功能
管理系统的错误是经常发生的,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中产生的错误是必要的,以确保系统运行的效率。
3. 5通信的响应时间要快速
因为系统利用了TCWIP通信方式.使得总线上的所有控制器(64台)。在操作中正常情况下要做到3秒钟要进行一次周期的查询完成,安装卡运行的速度要达到每千卡一百二十秒。
3. 6确保OLE。显示屏在读卡机上的应用
由于国家节能减排需求的提出,各个领域的开发和发展都必须在节能和环保的思想指导之下,尽可能运用节能的材料,OLED显示屏不仅可以对系统信息可以清楚显示,而且可以对读卡的信息进行明确显示,有利于检查考勤的情况,为持卡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显示功能。
3. 7高速韦根信号技术可以把读卡机上的信息从控制器上传入到系统中,而信息显示的亮度的调节可以通过分级的方式进行
3. 8采用多种类型的辨识设备
在考勤识别设备中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设备,要多运用一些先进的设备,例如:IC读卡机、感应形式的读卡机、条形码式读卡机、韦根读卡机等多种类型的设备。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比如指纹和人脸的识别设备等。随着科学技术发明的不断创新,考勤识别设备也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科学发展的需求。
3. 9在能源供给方面。
控制器的能源供给有一定的标准,要按照标准供给其标准是电压十二伏,电流零点五安。
3.10保证人和机器可以有效对话模式
不但要有效利用机器设备的全面操作,但是,人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要达到机器对人的指令的服从,使人可以改变读卡器上的显示器的设置。
3. 11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也是必须要注意的内容
因为门禁的设备都是模块的设计方式,因此,对于系统的维护和错误的处理很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可以单独处理,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4结语
学生的考勤系统是运用身份辨识的技术来对学生进行考勤管理的方式。对于方便学校的纪律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出席率,确保学生有效地完成学校制定的计划。学生的出勤情况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一个有力标准,有时必须强制执行,以保障学生可以有效地学习到所需的文化知识,实现学校育人的功能。
篇9:浅谈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
根据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数据库应包括3个主要数据表:刷卡信息表、学生信息表和学生考勤信息表。分别保存用户的刷卡信息、基本信息和考勤记录。此外,数据库还应包括保存查询结果表格,用于保存学生出勤次数的查询结果。
模块用于管理(辅导)员登记和查询学生的迟到、早退、旷课、事假、病假等考勤信息。考勤记录对于分析各个班级的学风、班风和教风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勤记录统计信息可以说明许多问题。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某个课程的旷课人数和次数都比较多,则讲授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或教学方法就可能存在问题;如果一个班级某几个学生的旷课次数特别多,则学校就应该与这些学生或他们的家长交流,以便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避免此不良现象的'扩散。点击学生管理中学生考勤管理这一项,看到学生考勤管理对话形式,在工具选择中点击新增,在相关内容的控件中输入相应的信息。比如:在考勤日期上输入要考察学生出勤率的时间。输入完毕可以点击保存,这样,学校的管理系统中就会看到一条新增的信息。只要根据查询条件按钮就会出现想要查询的信息。选择一条考勤记录,会相应地出现输入文本框,可以在此文本框中对该条考勤信息进行删除修改,然后记得保存,这样就能对考勤的信息进行了新的设置。
篇10: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查询优化方法研究论文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查询优化方法研究论文
0引言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个功能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前台应用程序和后台数据库。前台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包括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这就是数据库的4个基本操作,简称CRUD操作。在数据库的4个基本操作中,查询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操作,因此查询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应用程序性能的好坏。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增长很快,如果不注重数据查询效率的优化,随着数据量的逐渐增加,数据查询效率将逐渐降低,最终将严重影响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体验。因此,必须将数据查询优化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的重要内容,贯穿系统生命周期始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基于数据库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管理中应用非常广泛。根据数据库设计原则,按照第三范式的要求设计数据表结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表结构由成绩表、学生表和课程表组成。成绩表中包含学期、学号、课程号、成绩等字段,学生表中包含学号、姓名、学籍表等字段,课程表中包含课程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等字段。
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部署在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和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上。数据查询一般通过SQL查询语句来实现各种查询逻辑。在外部环境保持稳定的状态下,数据查询效率越高,SQL语句的执行时间越短。因此,可以通过计算SQL语句的执行时间来进行数据查询效率比较分析。
2数据查询效率影响因素
由于数据查询是一个前台应用程序与后台数据库的交互过程,涉及很多环节,因此影响数据查询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影响数据查询效率的因素主要来自物理层、数据库层、应用层[1] 3个层面。
在物理层,影响数据查询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服务器CPU性能、内存、硬盘、网络、操作系统等。在数据库层,影响数据查询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索引、视图、数据存储、数据冗余等。在应用层,影响数据查询效率的主要因素是SQL语句的写法和应用程序设计。
3数据查询优化方法
3.1物理层优化方法
数据库部署在服务器上,服务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查询效率。针对物理层影响数据查询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
(1)提高CPU性能。CPU是计算机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的核心部件。服务器性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CPU的性能决定。数据库的查询操作特别依赖CPU的并行处理能力。因此,应该为数据库服务器配置高性能的CPU。
(2)增加内存。数据查询分为物理读和逻辑读,物理读是从硬盘读取数据到内存缓冲区,逻辑读是直接从内存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内存的'读写效率远远高于磁盘的读写效率,而且物理读还会增加磁盘I/O操作。因此,为了保证数据查询操作都能够在内存中完成,应该尽量为数据库服务器配置足够多的物理内存,同时要配置相应的虚拟内存。
(3)配置多块硬盘。数据查询操作需要大量的I/O操作,将I/O操作尽可能平均分配在多块硬盘上才能有效提升硬盘的并行读写性能。因此,应该为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多块硬盘,避免使用单块超大容量硬盘。
(4)提高网络带宽和网络稳定性。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应该提高数据库服务器的网络带宽和网络稳定性。
(5)提高操作系统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在操作系统上,应该加强操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提高操作系统性能。
3.2数据库层优化方法
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SQL查询指令的执行,因此数据库层的优化是数据查询优化的核心,其对数据查询效率影响最为显著,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
(1)索引优化。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个或多个列的值预先进行结构排序。索引可以避免全表扫描,因而可显著加快数据库的查询速度[2]。索引分为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与非聚集索引相比,聚集索引通常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一般应考虑将频繁查询、连接、排序或分组的列设为索引列,其中最频繁操作的列设为聚集索引列,避免在数据量较小的表上建立索引,同时避免在频繁进行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的列上建立索引[3]。如成绩表一般按学号查询,因此将学号列设置为聚集索引列。同时根据需要将学期、课程号、成绩等列设置为非聚集索引列。
(2)视图优化。视图是由一个或者多个表组成的虚拟表。通过连接查询(JOIN)和联合查询(UNION)建立视图,可以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合并与分割,极大方便了数据查询。如成绩管理系统中成绩表分别与学生表和课程表进行连接查询,建立一个视图,将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成绩等信息放入一张虚拟表中,应用程序查询时只需要查询该视图即可获得所需数据。视图查询同时涉及多个物理表操作,当数据量较大时,容易产生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提高查询效率,视图的定义深度一般不应超过三层。若三层视图不够用,则应在视图上定义临时表,在临时表上再定义视图。这样反复交迭定义,视图的深度就可以不受限制。既保留了视图的便利性,又兼顾了查询效率问题。
(3)数据存储优化。数据库通常包括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默认存储在相同的位置。由于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操作会产生大量的I/O,因此应将日志文件与数据文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硬盘上以分散I/O。通常情况下,数据库默认只有一个主数据文件,不生成次数据文件。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必要时可以通过定义文件组把数据库中的一些表分开存储在不同的数据文件里,即增加次数据文件,同时把不同的数据文件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硬盘上[4]。此外,数据文件长期自动增长可能产生碎片,导致物理空间与数据的逻辑空间不再连续。因此,有必要定期整理数据库碎片,以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
(4)适当增加数据冗余。按照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表应该避免数据冗余。但是,为了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有时需要降低范式标准,适当增加数据冗余,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数据冗余包括字段冗余和表冗余。字段冗余是通过增加冗余字段,减少数据计算和连接查询。如学生表中的性别和出生日期,虽然可以从身份证号中获取,但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应增加性别和出生日期字段。表冗余是通过增加冗余表提高查询效率。以成绩表为例,运行多年的成绩管理系统中保存了历届学生的成绩信息,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成绩信息,多年累积下来,数据量不断增加,导致查询效率降低。此时,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数据冗余表,其表结构与成绩表的视图一致,但是只保存在校学生的成绩信息,数据量会大大减少。对在校生的成绩查询只需要查询冗余表,查询效率大大提升。成绩数据冗余表要能自动更新,以便与成绩表数据保持同步和一致。可利用SQL Server 2008的代理服务功能,建立一个每天凌晨定时自动执行的作业,作业分为两步:
step1:清空老数据,相关SQL语句为:
Truncate table cj_query
step2:插入新数据,更新冗余表,相关SQL语句为:
INSERT INTO cj_query (xq,xh,xm,kch,kcmc,xs,xf,cj)
SELECT xq,xh,xm,kch,kcmc,xs,xf,cj
FROM cj_v /* cj_v为成绩表、学生表、课程表作连接查询建立的视图*/
WHERE xjm = '01' /*在校学生的学籍码为01*/
3.3应用层优化方法
应用层涉及SQL语句的编写和应用程序的设计,其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会对数据查询效率产生影响。针对应用层影响数据查询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
(1)SQL语句写法优化。SQL语句优化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总的原则是限制返回结果集,尽量避免全表扫描。返回结果集越大,逻辑读数就越大,而且如果超出内存缓冲区的容量,还需要增加物理读数,从而增加磁盘I/O操作。因此应该限制返回结果集的大小,包括行数和字段列数。全表扫描是指搜索表中的每一条记录,直到所有符合给定条件的记录返回为止,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全表扫描。根据优化总原则, SQL语句优化方法总结如下:①避免使用 select * from table,应该用具体的字段代替“*”,不要返回任何用不到的字段;②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not、in、or等运算符,因为这些操作可能会引起全表扫描;③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运算和表达式运算,这将导致数据库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④尽量避免使用子查询,如不能避免时,应尽量减少子查询的嵌套层次,并在子查询中过滤掉尽可能多的行;⑤尽量避免使用外连接,因为外连接必须对左表或右表查询所有行,应尽量使用内连接;⑥合理使用临时表和表变量,当需要重复使用数据量较大的表中某个数据集时,应当考虑使用临时表或表变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查询效率[5]。表变量存储在内存中,临时表存储在系统数据库tempdb中。对于较小的数据集考虑使用表变量,对于大数据集,由于内存无法容纳,使用表变量效率反而不高,应该使用临时表。同时,应避免频繁创建和删除临时表,以减少系统表资源的消耗。
(2)应用程序设计优化。应用程序设计有时也会影响数据查询效率。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用程序应尽量采用分页设计,这样可以分批多次获取数据集,提高单次查询响应速度。同时,应用程序设计时还需考虑并发性,防止出现数据库锁死和查询阻塞现象。此外,对于Web应用程序,还应考虑使用数据缓存和局部刷新技术,减少数据查询次数和查询数据量。
4结语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中的数据量持续增加。为了保证信息管理系统始终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必须深入研究数据查询优化技术。本文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从物理层、数据库层和应用层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数据查询效率的主要因素,给出了相应的数据查询优化方法。实际应用中,应从多个方面综合采取合适的优化策略,才能有效提高数据查询效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刘辉兰, 陈卫东.数据查询优化技术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 (7):7274.
[2]林勤花.关系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 10(9):3031.
[3]樊新华.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技术[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 37(12):188192.
[4]冯卫兵.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J].现代计算机, (1):3033.
[5]程学先,黄爱武.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技术[J].软件导刊, (1):7273.
篇11:论文管理系统设计
论文管理系统设计
1总体结构设计
对于绝大部分焊接企业来说,生产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规范化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广义上来讲都是大同小异,但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不同的焊接企业有着不同的模式,而这是由于自身、外界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理想的生产管理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业务模块的设计也应该详尽而合理.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和企业调研并与该企业员工的交流,结合一些案例,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了系统功能,并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
1.1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
该生产管理系统是用来代替企业传统人工模式,使部门员工能看到企业库存精准情况,订单的实时情况等,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生产空闲,最终目的是使企业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所以该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的功能如下:(1)业务单据数据的录入和查询;(2)方便快捷的编辑各种材料数据,如焊条的收录、删除;(3)提供查询功能,诸如焊材的化学成分、用途等,并能及时查看库存情况;(4)提供以国家标准或其他标准为依据的焊条、焊丝、焊剂的检验规则、技术要求、实验方法等;(5)能够自定义配置仓库,例如仓库名称、库存分类、库存预警等功能;(6)可以在企业内部网络进行数据共享;(7)系统具有身份识别和严格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8)可以保存、输出、打印数据或文件;(9)支持数据导入和导出以及数据归类、汇总.
1.2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采用C/S(Client/Se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该模式是服务器和客户机合作完成的二层结构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为请求/响应关系,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安全性能高.客户端应用程序负责用户使用时产生的服务请求,将数据库请求发送到服务器;服务端主要包括各类数据库及服务器,主要用来存储、管理数据,响应客户机的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服务端采用Oracle数据库平台,客户端应用程序采用VisualC++工具开发.该系统主要由项目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质检管理子系统(如焊材和母材检验标准设计、焊材检验国家标准)、库存管理子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构建.
2数据库设计
焊接企业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企业数据量也较庞大,为了满足充分的交互性能,该系统采用了具有支持远程数据访问并且有大型数据处理能力的Oracle作为该系统的数据库平台.既满足了系统需求,也保证了较高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数据库的设计是否合理是该系统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需要依据企业实际业务流程规范,对所有数据进行完整性、规范性、标准性约束,消除数据的冗余,保证数据的唯一,同时严格规范业务流程,杜绝“跳线”情况发生,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数据库.
2.1业务单据数据库设计
业务流程是生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所以数据库必须按照业务流程来设计,以实现业务的协同处理,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例如采购管理里的采购到货单必须包含采购合同编号(或采购订单号),在收货时就能通过采购合同编号查询到订货时所签订的明细表,既保证了企业利益也方便数据的整理.同时数据库表建立外键也适用于只有一个单号,没有与之相关联的上一级单号这种情况,例如没有拟定采购合同的采购,或者一些仓库调拨、盘点一类.表单明细通过与表单主键关联,保证数据唯一性和安全性.业务流程主要是以各种单据来传递信息,单据与类别是多对多的关系,建立一个有层次关系的类别表,有利于后期的整理与查找.另外单据需要有上级的审核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进而在建立各种单据表时加入审核状态、审核人等字段.
2.2仓库焊接材料数据库设计
由于焊接企业资源数据包含母材、焊材(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电极、钎料、钎剂等)、焊接工装及设备、焊接材料选配标准等,所涉及项目繁多,本文仅以对母材和焊材进行分析,为员工提供查询便利,也为焊接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客户端设计
客户端程序是企业员工直接使用的程序,将货品管理、项目、采购、销售、出货、生产管理、库存采用插件方式加载到同一框架中,以便为不同的焊接企业模式定制.该客户端按照企业业务流程来设计,满足企业运作操作需求,例如数据的录入,单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又例如①查询数据库中的焊材国家检验标准;②在焊材国家检验标准基础上设计符合自己企业检验标准;③资料库中母材和焊材数据的完善和查询.另外,用户可以通过输出接口程序方便以word形式输出单据,同时涉及到的图片、文档、资料等均以附件形式上传、下载.
3.1授权系统
授权系统是为了确保工作按顺序进行而采取的一套工作正式审批程序.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系统权限不仅定义到子菜单,更进一步定义到单据的操作按钮,兼顾资料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多级审核权限控制,清晰定义每个操作者的查看、新增、修改、打印等权限.
3.2系统设计
生产管理系统主窗体有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和客户区域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客户区域分为两块,左边区域为业务管理项,包括项目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仓库管理和系统设置.右侧区域则为显示业务操作具体内容.每个管理项展开后都有与之相关的业务操作选项和共通的账号信息选项,系统设置则包含一些用户能自定义的数据.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业务运作效率,系统流程设计活动图6中采用了以一概全的表述方法.另外,由于企业每个员工所拥有的权限不同,所以该活动图只表述一次业务操作.
3.3焊材检验设计模块
质检管理项中,通过厂家提供的焊材资料,查询相关的焊材国家检验标准,并将内容显示与系统页面中,如果该企业入厂检验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那么通过点击页面编辑按钮,修改为符合企业的入厂检验标准,审核后另作保存.如图6中的质检管理模块.
3.4资料库模块
系统对于母材和焊材的数据有着较为完整的归纳,能便捷的添加数据,例如母材类别、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疲劳强度等)、物理性能(弹性模量、泊松比、热导率等)等.
3.5查询模块
通过单号来查询单据是最简单、便捷的方法,但是只有单号的查询是无法提高企业效率,所以不同的单据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查询页面,而每个查询页面都能实现多条件查找,条件的筛选是根据企业需求来拟定.最后获取的结果会在页面的一个报表控件中显示,如果查询单据中包含明细,在报表记录被选中后,点击详情就会显示完整数据.如果有相应的编辑权限,就能对其进行修改.
4结论
本文介绍的焊接企业管理系统基于Oracle数据库平台,采用C/S结构模式,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方法设计、开发,并采用插件的方式,为不同的焊接企业模式定制.业务的全面、流程的严谨是该软件所需的基本要求,相较于其它系统软件,在拥有一些共同的功能上,扩展了较完整的母材、焊材数据的添加;提供焊材检验国家标准或其他标准并支持修改等功能,这些都对提高焊接企业运作效率有着显著帮助,对企业的发展和业务拓展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论文管理系统设计]
篇12: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设计初探论文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信息产业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软件产业更是得到长足发展,从国内外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来考量,针对软件系统的开发均将局部问题作为着重点,当前市场上,对开发管理整体解决的产品还较少,因此,针对软件开发管理系统来讲,应从多元化角度予以设计。
关键词:多元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34-0069-03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软件的实际需求及所存在复杂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一些软件在可靠性方面也随之显现,导致原来的开发设计,对当前人们的现实需求,不能给与较好的满足。针对软件开发管理的最终目的来讲,实质为促使润健能够依据原来计划相应进度、成本及质量顺利运行及完善。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提升,在软件开发进程中管理学细想也开始慢慢渗入,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联系越来越密切的状况,人们自身的当前需求也就是在多元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主要需求。
1多元化需求下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
1.1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国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研发起步较早,种类较多且产品线也比较长,然而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多为注重局部问题的解决,现就IBMRational系列产品为例进行探析,该产品生产公司为IBM,在当前相关软件当中,算为一款在整体上较为完整的产品,可将其划分为五部分,即:其一,需求分析。从本质上来讲,其为一种对文档进行管理的工具,主要为UML建模给与相应支持;其二,设计与构建。从实质上来讲,其为UML建模的工具;其三,软件质量保证。其用处为实施代码分析,并应用在产品测试中;其四,软件配置管理。主要用于配置管理及工单的实现;其五为项目及过程管理,主要用于项目管理及过程管理。另外,除此产品之外,还有BorlandStarTeam及Sablime系列产品等。对上述产品综合分析可知,如果软件产品在具体的集成度方面存在较高状况,则其覆盖面与之成正比关联,但是,从软件开发管理框架角度来考量,其仅仅对其中的局部问题及环节予以涉及,在各个产品之间始终处于独立状态,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结合,项目则在软件开发及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开发管理方面则很少进行设计,这些产品仅能在一些较大规模企业中得到运用,虽然功能严谨,但是在灵活性方面则相对缺乏,国内一些企业运用上述产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至此,诸多软件产品在国内很难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1.2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近些年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软件企业在具体的软件开发管理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及探索,代表企业有北大青鸟及背景视锐达等,相比与国外企业,国内企业对配置管理方面作为研究出发点,但是在设计软件开发管理方面的内容则比较有限,实质上以多元化软件开发相应管理系统在国内仍然处于一定空白状态,现就JBRM需求管理系统予以考究,此产品顾名思义与需求管理相关,主要作用为,对辅助于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可实施五部分划分,即:其一,需求信息管理。主要运用文件夹等方式,能够为用户验证和查找提供更多便捷;其二,需求动态管理。通过对软件需求实施动态查询,为管理人员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及软件开发人员就项目进度进行掌握等提供便利;其三,需求变更管理。通过对项目范围扩展进行控制,以按需分配的形式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并对准确文档予以提供;其四,需求追踪。其方式主要有逆向或正向,通过控制需求,以此达更好利用需求之目的。针对软件开发管理,不管管理方式还是相应管理对象,其与国外同种类型的辅助工具相比较,在本质上并没有较大差距,但是从辅助的效果来考量,均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
2多元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具体内容及技术路线分析
2.1管理系统具体内容
该系统在覆盖面较广,其中主要对软件管理涉及较多,通过结合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并有效运用项目管理相应辅助作用,以此,实现企业开发管理目的,在软件开发当中,对其过程进行优化,研发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软件,从而为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在技术方法提供更好支撑。针对该管理系统,其功能模块为三部分,除了在项目管理功能模块当中,其所涵盖的项目管理及配置管理外,还有软件功能自动化模块当中,其所包含的测试自动化、需求管理及设计管理,除上述内容之外,还有在企业管理功能模块当中所涵盖的过程管理、合同管理及客户管理,这些功能模块相比于企业管理软件、项目管理工具及独立运行的系统辅助工具,多元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当中针对软件开发管理所应该具备的相应特点给与和充分考虑,其将企业管理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有机结合项目管理功能,并充分运用软件工程所具有的辅助功能,提供一种具备系统化和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2.2多元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研究的技术路线
该系统以六大技术路线应用状况下予以完成,第一,以SOA技术为基础,由于多元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在具体的规模及功能上均得到有效扩展,因此,针对软件的应用来讲,其也应具备相应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SOA能够实现分解系统的作用,重新编排服务,针对系统所遇到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方面的问题能够给与有效解决。针对运用SOA架构来讲,其将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其中,针对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相应伸缩性及实用性,利用服务的定制及装配予以完成,对软件企业实际需求予以充分满足。第二,Webservices为基础,采用SOA予以辅助,兼容不同类型系统,实现SOA架构构建;因此,在实际应用在中,能够将系统间数据进行转换,并能实施数据解析;第三,以RUI技术为基础,其主要以浏览器为基础所设计的一款富用户界面,就其外观来讲,形同于应用程序界面,然而却能够实现系统在服务功能方面的增强作用;第四,以J2EE标准为基础,运用该标准对系统的分布式结构进行设计,在对系统软件在独立性方面得到保证的状况下,对系统基础软件部署相应灵活性给与增强,不仅能够将软件研发及系统维护方面的成本给与有效降低,还可达到系统质量不断提升的效果。第五,以数据库为基础,系统平台需要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此外,还需要管理在系统开发当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有效的数据能够实现系统研发成本降低的效果,因此,为了促进性价比的最大提升,可在研发当中运用大数据,以此针对软件开发管理当中相应需求给与适应。
篇13: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设计初探论文
3.1架构设计
多元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在架构方面主要划分为四层,从顶层至底层分别为交互层、应用层、支撑层及基础设施层。交互层主要为用户;基础设施层内容主要为为信息,在各种设备、服务器及系统的作用下提供相应信息,该层不仅要有网络设备和主机,还需要相应的储存设备,以此达到对应用服务器及数据库系统提供信息的效果;在应用层当中包含有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上述中提到的企业管理功能模块、软件功能自动化模块及项目管理功模块,在各个功能模块当中还具有诸多内容;除此之外,应用层需要相应的支撑组件,且在组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相应应用支撑层,不仅需要管理权限及用户,还需要针对配置管理将适配器予以提供,此外,在应用层当中的各种功能的辅助下,才能达到将服务及引擎予以提供的效果比如工作流引擎及文档引擎等,针对系统技术体系架构来考量,其与总体架构存在相对应状况,主要也分为四层,从顶层至底层分别为展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及信息服务层。针对系统总体架构来讲,其针对应用层的相应设计更为注重。见图1、图2所示。
3.2功能实现
就多元化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功能实现而言,其在具体的功能内容上,在具体的企业管理功能模块、软件功能自动化功能模块及项目管理功能模块上予以集中体现,项目管理功能模块当中给与集中体现,针对项目管理功能模块来讲,其在具体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其一,以项目计划模型为基础,利用建模分解项目计划,并实施相应预警及跟踪操作,利用系统管理程序,实现项目计划评审自动化;其二,结合项目自身实际需求,对条目花任务进行设计,依据自动化功能任务来实现相应更新,从而达到醒目审核、预览及进度审核及发布等功能得以实现的目的;其三,依据具体的配置状态记录,将储存站予以生成,最终实现配置管理完成的目的。针对软件功能自动化模块来讲,其在具体的设计上也分为三个步骤,其一,将调研模块进行设置,就需求调研计划进行制定,对系统开发原型进行管理,对调研记录进行管理,描述各个功能点,将在需求更换当中的审核、评估、确认及申请等予以完成;其二,将设计模型及范例进行定制,以文档生成模型为基础,管理文档质量及设计状态,最终实现设计的转换;其三,测试系统功能及软件功能,对各技术线路进行广泛应用,并就测试自动化予以实现。针对企业管理模块来讲,其在具体的设计上也同样分为三步骤,分别为,其一,依据企业实际需要,就软件过程进行定义,对过程展现、执行任务及配置给与完成,重点设置标准模块、彼岸准子系统及部门等;其二,依据具体的合同信息,管理合同的关系人、附件、状态及条款等;其三,依据客户对应资料及类别,分析和跟踪管理客户信息,实现系统的自动报警及回访功能。可利用黑盒测试法,分析系统的运行效果,针对那些已经实现的预设功能,可通过将相关异常数据输入,以此对其可靠性进行测试,对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进行观察。针对系统功能的实现来讲,其主要在需求管理界面、项目管理界面及系统初始界面当中予以体现,通过对这些界面进行观察,便可从中将比较详细的信息予以获取。
4系统测试及运行效果分析
4.1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运用黑盒测试法予以操作,采用手工形式,针对系统预设功能给与确认。通过将异常数据输入,进行系统可靠性测试,就当输入异常数据系统是否会出现中止及对用户错误能否屏蔽进行检验。采用loadrunner工具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
4.2系统界面实现及效果
4.2.1系统初始界面开发完毕后,其初始界面在视觉效果方面较好,且界面在色彩上也十分丰富,方便操作。见图2所示。4.2.2系统管理界面该功能模块对公司各阶段的管理、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及各个中心予以实现,针对员工的质量的管理、工时及任务等得以实现,此外,还有各种相应参考表格;利用信息化达到管理效率提升的目的。见图3。4.2.3需求管理界面该界面主要对需求变更、需求分析及需求调研等方面管理予以实现,如图4所示。本功能模块实现了电子化文档,在需求管理上可划分为FPA五要素、条目级和例级,实现依据需求而相应变更追溯的目的,并为需求分析提供相应依据支撑。根据具体的需求管理,以此达到对软件版本管理予以管理的目的,还可实现版本之间的比对,以产出物、任务及需求之间相应自动关联的作用,达到需求跟踪自动化得以实现的目的,还能够实现统规模估算差异的比对的目的,依据FPA五要素,实现更为准确的系统规模估算,因此,达到软件开发效率提升的效果。
5结束语
基于我国当前软件开发管理系统应用状况及发展状况综合考量可知,目前在高融合性方面还比较缺乏,此外,还应对功能更为全面的管理软件进行不断创新及研发,以多元化角度框架下,对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不仅要达到企业软件开发管理自动化的实现,还要提升我国管理软件的国际领域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国内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慧.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面向多元化的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6):256-257.
[2]王雪竹.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多元化设计分析[J].硅谷,2015(3):53-53.
[3]朱德润.行政机关绩效考核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4):61-61.
[4]徐燕.一体化多种收费账务平台系统在电费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137-139.
[5]李英.探索分析计算机软件应用与发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2):79-80.
[6]张颖.基于SOA体系结构软件开发研究[J].青年科学月刊,2014(8):167-167.
[7]李抒泽,贾志淳.软件开发管理系统的面向多元化的设计[J].电子制作,2014(19):256-257.
篇14:计量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计量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计量管理系统的运行计量管理系统的运行分为四个部分:主服务器对操作员端的管理、主服务器对单位A内用户的管理、主服务器对子服务器的管理、子服务器对Bi内用户的管理。其运行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服务器对操作员端的管理体现在流程控制0上,当任务下发至计量室,通过操作员软件,可以接收装备,更新装备状态;当计量完成后,软件将反馈任务完成情况。另外,专业计量室的设备、人员出现变动时,可通过操作员软件向主服务器发送请求,更新主服务器数据库。主服务器和单位A内用户属于同一局域网,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主服务器对A内用户的直接管理,同时用户可以直接向主服务器提交送检申请和设备状态查询请求,主服务器接收到用户请求后,调用数据库信息,将结果反馈给用户。主服务器与子服务器是网络物理隔离的,单位A与单位Bi通过公共网络传递数据。在单位A与Bi中分别设置接口计算机,服务器与接口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过光盘传递,接口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过公共网络传递,各子服务器相互独立。单位Bi拥有独立的局域网运行体系,各子服务器可以对其对应Bi内用户进行直接管理,用户也可以向子服务器提交送检申请和信息查询请求,子服务器调用子数据库数据,将结果反馈给提交申请的用户。综上,本文计量管理系统分三级进行管理。主服务器对单位A内用户及计量中心操作员进行直接管理;子服务器对单位Bi内用户进行管理;计量中心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对各基层计量机构的直接管理及其对应Bi内用户间接管理。软件系统数据运行和实现本文计量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软件界面的开发,二是对数据库软件的开发。软件系统层次图如图2所示,软件界面为表现层,数据库为数据逻辑层和数据层。
软件系统数据运行方式如下:当工作人员进行软件界面操作时,系统软件通过软件界面接口,调用数据库语言,经过数据逻辑分析、处理,对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数据访问,结果数据再返回到软件界面,并显示出来。数据库应定时备份,防止出现数据库损坏导致的数据丢失。数据库和备份应分区存储,并设计数据恢复功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与数据库的稳健性。由于Java编程工具使用简便,面向对象特性高,支持组件技术多,跨平台特性好,本系统软件操作界面拟采用Java进行编程;MySQL数据库是一种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响应速度快,多线程支持度高,多用户支持性能好,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高,并且有大量的软件资源可以使用,本系统数据库软件拟采用MySQL编制。213系统软件运行流程本文计量管理系统软件运行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系统软件的运行分为:数据库对计量申请的处理、对信息查询请求的处理、对信息更新请求的处理。当系统软件接受请求后,根据请求类型识别请求种类。当请求为计量申请时,根据计量能力分为计量技术机构(包括计量中心和基层计量技术机构)计量与外送计量,计量完成后信息发送至数据库,并在软件界面上显示;当为查询请求时,根据查询条件在数据库中筛选信息,将结果在软件界面上显示;当为更新请求时,将更新数据发送至数据库,将更新后的结果在软件界面上显示。
关键技术与实现途径
(1)计量管理系统的分级管理基层计量技术机构位置分散,设备数量大,与计量中心处于网络物理隔离的状态。本文设计了分级管理模式,在基层计量技术机构设置子服务器,对其所属用户进行管理。而计量中心通过管理基层计量技术机构,从而实现对基层用户的间接管理。
(2)物理隔离网络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传递计量中心与基层计量技术机构之间的网路是物理隔离的,无法直接进行信息交互和信息传递。本文利用公共网络,在每个单位加设一台接口计算机,利用该计算机刻录光盘,实现主服务器与子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信息传递。
(3)软件的分级设计本文计量管理系统采用了四个级别软件的设计思路。这四个级别软件为:主服务器软件、操作员软件、子服务器软件、用户软件。这四种软件分别对应了计量中心主服务器、计量中心专业计量室、基层计量技术机构、用户。以上软件设计合理,满足各单位的需求。
(4)数据库安全设计本系统对不同用户设置了不同的权限。主服务器管理员对数据库操作拥有最高权限,其他人员对数据库操作部分受限。防止了无关人员对数据库有意或无意的破坏。数据库备份采用分区存储方式,定期对数据库备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容错性。另外增设防火墙,防止数据库受到病毒入侵。
本计量管理系统解决了多重物理隔离网络间的数据交互与数据传递。本系统符合计量系统实际需求,自动化程度高、自动报警功能、提醒设备送检;实现了计量中心对计量体系设备管理、人员信息管理、资料管理以及计量流程的控制;便于计量信息统计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篇15: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论文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论文
摘 要:为了深化高校教务管理改革,开发高校学籍管理系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成为必然。该系统采用JSP、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以及Apache Tomcat作为开发平台,对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进行开发。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高校学生学籍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
关键字:学籍管理;B/S架构;JS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管理面临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的新挑战,建立、应用和完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必然。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校园网中一个重要的应用。该系统为高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提高了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效率,为高校师生的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管理现代化水平。
高校学籍管理系统运用MIS的总体设计思路,综合应用了B/S模式、SQL-Server 数据库、JSP等技术,开发出一套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了解和管理学生学籍有关信息的软件系统,整个系统操作界面简捷、灵活、实用,实现了学生对所需信息的查询和教师对学生学籍信息进行全方位管理等功能,基本满足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对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的需求,为提高高校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提供借鉴。
一、学籍管理系统分析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是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学生学籍管理功能,方便管理员(教师)对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本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学籍管理系统包括学籍维护、选课管理、成绩管理等模块,系统功能分析如下。
(一)学籍维护模块
1.教师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添加(包括基本信息)、删除、查看、修改。
2.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基本信息,添加、修改个人详细信息。
(二)选课管理模块
1.教师可以对课程信息进行添加、删除,统计每门课程选修的人数以及查找单个学生所选的课程信息。
2.学生可以查看所有选修课程并进行选修,以及查看自己所选课程并进行修改。
(三)成绩管理模块
1.教师可以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基本课程,录入、修改学生课程成绩,查询单个学生的所有成绩以及查询指定课程所有或部分学生的成绩。
2.学生可以查询自己所选的基础课程成绩。学籍管理系统提供方便高效的管理功能。作为网上信息的查询平台,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学生个人选课相关信息,教师可以管理所有信息。
该系统以JSP为开发语言, 以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库以及Apache Tomcat为后台服务器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
(1)用户管理子系统。实现对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2)数据库连接子系统。使程序能访问数据库,并能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操作。
(3)数据录入子系统。通过程序能实现向数据库中增加记录。
(4)数据查询子系统。通过各种查询组合实现对数据的精确选取。
(5)数据维护子系统。包括对数据的修改及删除操作。
系统利用Eclipse平台对学籍管理系统进行整体框架设计、数据库连接及全面的系统调试。
二、JSP及JavaBean开发平台
(一)JSP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公司(现被Oracle公司合并)倡导并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htm,*.html)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let)和JSP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jsp)。
(二) JavaBean
JavaBean是一种软件组件模型,它与其他软件对象相互作用,决定如何建立和重用软件组件,这些可重用软件组件被称为Bean。使用现有的Bean,可以帮助开发新的组件,进而建立软件组件库。
JavaBean是基于Sun公司的JavaBean规范的,并可在编程工具中被可视化处理。是一种可复用的软件组件。JavaBean具有三个基本特性:独立性;可重用性;在可视化开发工具中使用。
三、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比较常用的有Oracle、SQL Server、MySQL等多种数据库系统。由于SQL Server 2005具有较好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以Web标准为基础的扩展数据库编程功能,可以满足电子商务和企业应用程序的要求。SQL Server 2005支持XML和Internet标准,具有基于Web的分析能力,允许使用内置的`存储过程以XML格式存储、更新、删除、检索数据,故学籍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
四、学籍管理系统的实现
学籍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三大块:学籍维护(教师添加、删除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查看、修改个人附加信息);选课管理(教师添加、删除选修课表,查看单个学生选课情况以及单门课程被学生选修情况;学生查看、选修课程并可对所选课程进行修改);成绩查询(教师添加、删除、修改成绩,添加学生分数以及查询单人或单科分数情况;学生查看自己所学课程成绩)。 由于该系统主要权限有两个,学生和教师,故这两个权限范围内的应用都应该具有上述功能,即将上述三大功能模块划分给这2个权限去具体实现。学生具有的功能如下:
学生功能模块
1.修改密码:学生进入页面后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以达到保密性。
2.学籍维护: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由教师录入不能修改),并填写修改自己的学籍情况。
3.选修课程:该功能主要是让学生查看已有的选修课程并进行选修,对自己已选的课程如不满意可以删除重选。
4.查看成绩: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课程成绩。
教师页面应具有的功能为:
教师功能模块
(一) 学生管理:该模块主要添加学生基本信息;查看已有学生基本信息及对其修改,删除多余或出错学生信息。
(二)选课管理:可以添加新选课程;查看已有选修课程并对其进行删除修改;查看学生选课情况,可以根据学号查看个人选课情况,还可以课程号查看该课程被选情况;统计每门课程选修的人数以及打印统计结果。
(三)成绩管理:可以添加、修改学生成绩;查看学生成绩(根据学号、课程号来查看);对学生成绩进行打印输出。
五、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籍管理系统选择的数据库是MySQL,数据库名为test,其中数据表的创建和逻辑结构如下。
(一)实体
系统中的实体共有4 个:实体1: 学生(姓名name,学号stuid,性别sex,专业profession,民族 national,身份证personid,出身日期birth,入学年份entrydate,家庭地址address,家庭电话hometel,邮政编码zipcode,联系方式contact,Email email); 关键字为:学号。实体2:选修课(课程号 clsno,课程名 clsname,任课教师 clstea,星期几 clsdate,时间 clstime,上课教室 clsroom); 关键字为:课程号。实体3:基础课(学期号 termno,课程号 clsno,课程名clsname,学分 clsscore,主讲教师 clstea);关键字为:课程号。实体4:成绩(id,学号 stuid,课程号 clsno,成绩 score)。
(二)总体表设计
系统中共用到了6个数据表。1.admin表:记录管理员信息;2.student表:记录学生学籍信息;3.class表:记录选修课信息;4.score表:记录学生基础课信息;5.成绩关联表:记录学生基础课成绩信息;6.选课关联表:记录学生选课信息。
(三)数据库表的结构及关系图
系统中共有6个表。1.admin表;2.Student;3.score表的定义;4.class表;5.成绩关联表.6.选课关联表。其中有些表之间存在着联系,并建立起如下关系。
数据库表关系图
(四)数据库连接
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是Java数据库连接技术,是较为常用的数据库连接技术。JDBC技术设计了Java语言同SQL数据之间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保证了该软件的通用性。为此由第三方开发了支持Java的JDBC的标准及JDBC驱动程序:JDBCODBCBridge驱动程序、JDBC Native Bridge驱动程序、JDBC-Network Bridge驱动程序、Pure Java JDBC Driver。本系统采用JDBC-ODBC Bridge的JavaBean技术连接数据库,实现了对学籍管理数据库的调用和修改。
该系统完成后经过测试,能够很好实现相关的管理功能,功能模块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系统可以实现高校学籍信息的集中管理,具有分散操作、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这些优点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是实现高校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易和平.分布式多数据库高校学籍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
[2]宣华,王映雪,陈怀楚.清华大学综合教育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2).
[3]梁德华.浅析高等院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硅谷,,(11).
[4]李香敏.SQL Server编程员指南[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0:12.
[5]杨易.JSP网络编程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0.
篇16:基于系统设计的科研管理论文
基于系统设计的科研管理论文
1科研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高职学院科研管理主要包括科研课题、论文、著作、专利、获奖和对外技术服务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以科研课题为基本载体,在研究的过程中会、编写著作、申请专利,研究成果进行技术转化,并且获得奖励等。因此一个科研项目有丰富的研究内容,也会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加上高职学院的科研项目数量多,转化快的特点,人工进行科研项目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科研管理适时性的需求。科研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生命周期要经过申请、审核、立项、开题、研究、中期检查、结题和成果鉴定等一系列过程,其中还包括科研经费、调研、交流、出版等内容,流程十分复杂。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开发平台选择系统的开发基于Windows20xxServer操作系统,以SQLServer20xx作为公用的数据库,以20xx为软件开发工具,采用B/S和C/S混合构架,运用工作流技术,开发高效、实用的科研管理系统。[2]
2.2数据库设计基于工作流的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部分主要包含组织机构方面的表和流程方面的表。组织机构主要设计的表有:部门表、职工基本情况表、著作信息表、论文信息表、项目申请表、项目合同表、进度检查表、项目鉴定表、经费来源表、经费使用计划表、科技奖励情况表、成果应用情况表、角色表、用户所属角色表、权限代码表等。
2.3工作流设计系统工作流引擎采用HFBPM,HFBPM采用微软.NET平台开发,与项目采用的开发环境保持一致。HFBPM具有支持多启动节点、支持共享任务的处理、任务节点少,配置简单,却能支持任意复杂的流转等特点,符合科研管理系统对工作流引擎的要求。
2.4系统实现与测试①数据访问基础类设计。为了提高编码效率,针对数据库的访问编写了基础类DB-Helper,专门负责对数据库的访问。②业务逻辑实现。业务逻辑层将用户对系统的操作与数据库的访问隔离,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实现内容与表现的分离。业务逻辑层实现了系统所提供的业务处理过程,根据科研管理信息的结构,业务逻辑层也划分为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和系统管理三个命名空间。用户通过表示层(Web页面)提交访问请求和参数,经过表示层的处理然后传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根据所定义的业务处理过程对数据进行加工,将加工后需要存储的数据传递给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采用存储过程的方式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操作。数据访问层将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以内存实体对象的方式传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对数据进行重组之后返回给表示层,表示层再以Web的页面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3总结
本文基于工作流技术,采用和SQLServer20xx对高职学院的科研管理系统进行了实现,工作流技术实现了科研管理流程的定义,在系统使用后,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采用流程定义工具进行流程的重配置,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做到了软件系统与业务需求高度一致。但是,学院的科研管理系统需要根据学院的科研管理要求不断进行调整,也需要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Bug进行升级,系统的升级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系统会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对系统进一步完善。
作者:铁鑫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SQL Server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2.客户管理系统论文
4.客房管理系统论文
5.招聘管理系统论文
6.酒店管理系统论文
7.教学系统设计论文
10.高校宿舍管理系统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