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

2023-10-01 08:04: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生信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欢迎参阅。

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

篇1: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

摘要: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至静脉外,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发生,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坏死,形成硬结,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不能自愈。所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药文学

篇2: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

1.1 化疗给药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执行。在选择给药途经时,必须了解各类药物的局部刺激作用,对于强刺激药物如阿霉素、长春瑞宾等切忌渗漏于皮下。

1.2 选择合适的静脉: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因下肢静脉易于栓塞,除上腔静脉压迫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切勿在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穿刺,以防静脉给药造成局部损伤。也应避免在有皮下血管或淋巴索的病理生理部位上的静脉选择穿刺点,如曾做过放射治疗的肢体、乳腺手术后患侧肢体、淋巴水肿等部位不宜实施静脉穿刺。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的下方重新穿剌,以免化疗药物从前一穿刺点外渗。

1.3 化疗时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使用留置针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如果外周静脉选取有困难,可行深静脉插管给药。

1.4 提高穿剌一次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外渗的后果,取得其配合。

1.5 作好患者与家属的宣教:输注化疗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特别是首次用药应作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恐惧心里,并着重指出药物的刺激性,同时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部位疼痛、肿胀,立即告知护理人员,切勿勉强忍受,以免造成组织坏死,如果怀疑有外渗应立即停止药物注入,按化疗药物外渗予以处理。

1.6 输注化疗药物时应先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加药时检查针头是否在血管内,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注化疗药物。

1.7 加强责任心,勤巡视:输注化疗药物时勤巡视,检查输液部位有无外渗。强刺激药物给药过程中,护士必须在床旁密切监护至药物输入体内,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

1.8 正确拨针: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后方可拨针。静脉拨针时应抽少量回血,以免将化疗药物带入静脉外,导致组织损伤。拨针后正确按压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5—10分钟。

篇3: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

2.1 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将针头保留并接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剂,然后在皮下注入解毒剂,局部冷敷。

2.2 及时了解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的方法,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

2.3 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如损失量超过原药量的10%,在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补足损失量。

2.4 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药物外渗处皮肤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变化,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决定皮下封闭时间,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2.5 局部可选择用33%的硫酸镁湿敷,也可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湿敷与中药外敷时间均应保持在24小时以上。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

2.6 患者自感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应使用冷敷,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热敷。

2.7 因药物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

2.8 抬高患肢,减轻因药物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下肢药液外渗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床尾抬高15°,上肢药液外渗可用绷带悬吊上肢,尽量减轻肢体负担。

2.9 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

2.10 护士在整个化疗药物外渗处理中,要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3 小结

化疗药物外渗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是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性强、组织坏死严重,导致不可逆损伤,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将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4:基础护理:化疗药物外渗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化疗药物 皮肤坏死 护理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近几年来,我院对肿瘤病人进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宣传教育、操作等因素,我院在9月份发生1例因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由于处理不及时,造成病人局部炎症、组织坏死等现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2岁,以淋巴瘤术后化疗住院,既往 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护士执行医嘱予以在右手背处建立静脉通路,生理盐水300 ml+表阿霉素60 mg以20~30滴/min静脉滴注,并告知患者在输入化疗药物时的有关注意事项,患者表示配合治疗,30 min后患者在进餐时,感觉输液部位不适,通知护士,护士发现输液部位略有肿胀,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部位,并通知医生,渗出部位用硫酸镁湿敷。1天后患者输液部位有2 cm×1.5 cm大小的水泡,经局部抽吸、理疗,1周后患者输液部位皮肤结痂,手指活动正常,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后患者在手背处自敷药物,10天后患者感觉局部疼痛,自觉症状加重,返回医院。经医生检查,患者手背皮肤有部分组织出现坏死,伴有周围组织红肿,炎症。其食指、中指、无名指活动受限。经彻底清创处理后、予以手背皮瓣移植,住院1个月,患者痊愈出院。

2  原因分析

(1)患者对化疗药物认识不足,把化疗药当成普通的药来用,发现药液外渗但不是完全外渗,误认为影响不大,继续静脉滴注,不愿重新穿刺,给病人带来痛苦。(2)医护人员对化疗药渗漏处理不当,致使局部组织损伤、破溃或症状加重。(3)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化疗前没有详细做好宣教及禁止热敷等注意事项,交代不够详细。一旦发现药液外渗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注意事项交代不详及巡视病房不够及时为主要原因。(4)对输液病人不能及时巡视,护理不到位,观察病人不仔细。(5)对患者出院后交代不足,造成患者自敷药物局部感染。

3  应急处理措施

(1)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化疗药注入,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外渗药物,然后拔除针头。(2)发生化疗药外渗后要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3)用0.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既可以稀释外漏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起到止痛作用,封闭液的量可根据需要配制。(4)外渗24 h内可以用冰袋局部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5)避免患者局部受压,外渗局部肿胀严重者可以用50%硫酸镁湿敷。(6)加强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局部变化。(7)凡在输入化疗药物时应反复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药物副作用及有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8)输入化疗药物时予以同步血管湿敷,保护血管。

4  护理体会

4.1  在给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时应做好的准备工作  (1)要详细介绍化疗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化疗前做好准备工作。(2)选好静脉,化疗前应先用生理盐水打通静脉通道,观察5~10 min无肿胀外渗再接上化疗药物。要勤巡视观察用药反应及静滴针头处皮肤有无肿胀、外渗等情况。(3)一旦发现化疗药物有外渗,立即停止静滴,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减少药液渗漏,及时做好局部处理,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及病人的痛苦。(4)无论患者住院或出院发生化疗药液外渗,都必须到医院由医护人员进行处理,以免引起继发感染。(5)患者化疗药液外渗部位彻底痊愈后,方可出院,并定期电话随访。

4.2  在给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时尽可能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picc或静脉置管  使用套管针、picc或静脉置管穿刺,可减少对血管刺激性,同时减少因头皮针滑脱所致的外渗,特别是picc可长时间留置于静脉内,这样既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延长了每次静脉穿刺的间隔时间,又能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通过临床观察认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篇5:肿瘤化疗患者防治真菌的护理探讨的论文

肿瘤化疗患者防治真菌的护理探讨的论文

0.引言

由于肿瘤化疗的特点,机会性及条件性真菌感染越来越多见,成为导致肿瘤化疗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开展预防及治疗肿瘤化疗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研究,对降低真菌感染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及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取一年内护理肿瘤化疗患者167例,合并真菌感染13例,占7.78%,男9例,女4例,平均51岁。肺癌8例,胃癌2例,卵巢癌i例,淋巴瘤2例。肿瘤临床分期n期4例,m~W期9例;Kanorfy-般状态<40%10例,占76.92%;化疗致粒细胞低下或缺乏7例,占53.85%,粘膜充血溃疡8例,占61.54%;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9例,占69.23%。治疗护理组13例真菌感染均经涂片及细菌培养确诊,白色念珠菌感染5例,隐球菌感染3例;鹅口疮及咽、阴道、直肠粘膜霉菌病9例,其中合并肺部霉菌感染6例;霉菌性食管胃肠炎1例;念珠菌性菌血症及败血症2例。对照组同期家庭病床及基层医疗单位因故未进行防治真菌感染55例,均为m~W期,一般状况Kanorfsk标准<40%。

2.方法与结果

2.1预防真菌感染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及家属时戴口罩、手套,进行口腔检查、导尿、灌肠及介人性导管护理时,必须严格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以减少机会性真菌污染机会。对化疗伴粒细胞低下的患者实施隔离,病房用紫外线消毒,对治疗室及病房定期进行环境检测消毒,及时清洁皮肤,口腔及会阴部护理每日2次,对患者家属及用具进行管理消毒。对粒细胞严重缺乏患者使用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使粒细胞前体细胞向中性粒细胞成熟,并可增强外周血中粒细胞吞噬真菌功能及趋化功能。粒细胞<0.5X109/L患者住层流病房。免疫机能低下粒细胞缺乏的患者,每日测体温4次,对发热经抗生素治疗1周体温仍高者,应考虑有真菌感染的可能,及时报告医师,协助进行真菌检查及治疗。对有粒细胞减少免疫机能低下发生真菌感染高度危险者,预防性口服氟康唑50mg/d,4?6周。护理治疗组发生真菌感染13例,占7.78%;对照组55例,发生真菌感染18例,占32.72%,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

2.2防治化疗粘膜损伤真菌感染的护理措施.化疗患者易出现口腔、食管、直肠粘膜充血及溃疡,白色念珠菌在肿瘤化疗患者的'舌、咽、肛、尿道、皮肤及阴道中最为常见,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防治粘膜化学性炎症时,易并发粘膜真菌感染,甚至霉菌血症及败血症。护理措施;

2.2.1进行各种插管,用开口器及舌钳、导尿、灌肠时,严格无菌技术,动作轻柔,保护粘膜完整,减少损伤,避免医源性损伤。

2.2.2对粘膜炎患者治疗护理时,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制剂。

2.2.3定期用拭子取粘膜炎症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涂片及真菌培养,检查阳性者给予预防真菌治疗。

2.2.4用1%碳酸氢钠溶液,朵贝儿氏液或复方洗必泰液等漱口,对鹅口疮及粘膜霉菌病者用制霉菌素100万U加甘油20ml加生理盐水80ml的甘油混悬液涂擦粘膜3?4次/d,或用制霉菌素5万U溶于40?200ml生理盐水中冲洗膀胱及直肠,1~2次/d。2.2.5对高度真菌感染危险者,预防性口服或静滴氟康唑0.5g/d。2.3深部真菌感染及霉菌性败血症的护理。

2.3.1观察霉菌性食管胃肠炎及霉菌性肺炎患者有无胸骨后疼痛,泡沫样腹泻物,咯棕黄色血痰等症状,及时取分泌物做涂片或真菌培养,取呼吸道样本时先清洁口腔,置标本于无菌培养皿内,避免污染。

2.3.2对消化道深部霉菌病患者,进食刺激性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于不能经口进食,弓丨起营养摄人不足的病人采取中心静脉营养、管饲营养或其他途径来保证营养的供给,提高其机体抵抗力。

2.3.3消化道霉菌病患者可口服制霉菌素50万?100万U,3~4次/d,或口服或静滴氟康唑50?100mg/d。

2.3.4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日测体温6次,如体温增高,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3.5白色念珠菌性败血症患者体温较高,多伴有嗜睡,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协助医师留取分泌物及抽血检查。物理降温可用35%乙醇擦浴,亦可药物降温,记录24h出人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氟康唑静滴有较好疗效,首次0.4g/d,以后0.2?0.4g/d。粒细胞缺乏免疫机能极差者,可并用第三代头抱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预防细菌混合感染。

3.结论

3.1增强无菌观念对减少肿瘤化疗患者真菌感染有重要意义。肿瘤化疗患者在粒细胞低下,免疫机能降低,粘膜屏障破坏及长期留置导管等因素诱导下,容易导致真菌感染。本研究显示,护理治疗组患者真菌感染率较对照组的感染率及死亡率均显着降低,故增强无菌护理观念,加强无菌护理操作,在减少肿瘤化疗患者机会性真菌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

3.2预防真菌感染护理是关键。研究表明,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如长期狮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性皮肤粘膜损伤及体内长期置管等情况下,霉菌可机会性或条件人组织,造成感染。通过预防性护理、清除上述部位霉菌,并用抗真菌药物预防性治疗,可明显减少深部霉菌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率。

3.3与细菌感染相比真菌感染护理具有特殊性。

3.3.1密切观察真菌感染的早期症状及体征。

3.3.2及时留取分泌物及血液细菌学检查,留取样本时避免污染贻误诊断。

3.3.3明确或高度提示真菌感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激素及化疗。

3.3.4情况极差合并霉菌感染的患者预后较差,且抗霉菌药物价格较高会造成患者经济负担及用药困难;病死率高。

【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相关文章:

1.浅谈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2.基本药物制度

3.药物综述范文

4.药物说明书范文

5.建设基于用药护理工作过程的药物应用课程

6.清河水库水质评价分析及防治

7.防治工作计划

8.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9.药物分析个人简历表格

10.实施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下载word文档
《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