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李清照美文
“猫薄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我不是李清照美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我不是李清照美文,欢迎阅读借鉴。
篇1:我不是李清照美文
云散日落。
残阳退没。
昏暗降临,无声;蔓延,惊鸿。无声地慢慢割着我的心。于是它又开始疼了起来。
我不是李清照,为什么会心疼呢?
抚着妆台,我静静地坐下。想抹上那好久 都没有画过的妆,却。轻轻的叹息一声,叹断了愁肠,无心梳妆。叹罢,想起了即使妆成也无人阅,于是我的心空了 。空如昨夜枕边的彷徨,惆怅。那荏苒的岁月碾碎了你最初的面庞,我就会将心永远的埋葬…
我不是李清照,那舴艋舟却载不动我的许多愁。
站起,倚在栏杆上。楼外,雾散了氤氲。仿佛在梦中。这梦,何时可醒?梦中,隐约又浮现出你的面庞,却模糊在了雾中。模糊中,我还记得,那年那夜,垂柳紫陌洛城东。但那晚,你负约而去,于是玉竹楼上,我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我们山水不相逢。但是,你知道吗,我不怪你,从未怪过。只不过我的路途,你的,从此不见了彼此的'苍老。我却还是想让你知道:紫檀未灭,我亦未去。你知道吗?为你,我握住了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只望你能明白:我对你的心,似天地日月,恒静无言;若长河青山,绵延。你在我心中,从来没有改变!
我不是李清照,这,怎一个‘愁’字了得?
沉沉地叹息着,我又陷进了逝去的。想当年,我们玉竹楼上共挽手,赏花月,品芳酒;可如今,楼已空,你独走,我孤留。岁月终于覆盖了过往,匆匆酿成一抹。我却褪尽风华,依然在彼岸守护着我们的记忆和过去。我终于明白,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记忆中经历的机会,但是我害怕,怕我这颗滴血的心承担不了我们过去那么多的梦,所以我要你回来,在我的血滴干前回来。我始终,也许是最的梦臆:有一天你能回来,携我走向天际,走向繁花满地;然后,你会为我摘下所有繁花,从此海角天涯。你知道么,我甚至还着:红尘紫陌,黄泉碧落;千丝万缕,无以断得,但我却不得不面对惨淡的:人成各,今非昨;秋如月,人空瘦。痛彻心扉…
我不是李清照,帘卷西风,人却比黄花瘦。
再长的梦终究还是会醒的。风干了我的泪眼,也吹散了雾,于是我看清了一切,看清了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其实我明白的,如今人非物非事事非,往事不可追,我也曾想过去忘记,但没有办法,我做不到,更不甘心,不甘心就此将过去那么多的嘘寒问暖的关心都付之一炬,也不甘心让曾经那么多的相濡以沫都随水东流。我不会与你就此诀别,于是我选择了等你。也许现实,生死的两端,我们已经彼此站成了岸,但是我说过的,我会在彼岸守护你,永远!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佛国,一生一梦里,一世为一人:不怕有幸相知,无幸相守;但求天涯海角,相忆永久!好不好?
我不是李清照,但是我会等你的。
书桌前,宣纸泼墨的角边,有你留下的惨淡题联:你心不变,我心永远!这是我等待的缘由。这句话中,我窥见了你的心声,八个字,仿若一滴水,映出了你心中的全部海洋。我明白,你是在告诉我,你会永远记着我!我又一次扬泪,抚琴高歌,长歌浅唱,记忆瞬间飞扬,我的汇聚成江,在天涯尽头流淌;长歌当哭,为了那些无法实现的诺言,也为了中最深的爱恋,都化作云烟。这一切,我不,别人都笑我是将无望的明天寄托在潘多拉的魔弦,浮华余生,还在虚伪的弹奏着天上人间。我全然不顾。为了你那八个字,我愿将烟焚散,散了那纵横的牵绊;弦听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我的指间!
我不是李清照,但我要你实现诺言。
我知道你为何而走,是为了我以后能够,但是你知道吗,我不领情!我要你陪我!你走了,我永远都不会再有幸福:你为我寂寞了繁华,埋葬了天涯,散尽了一生的戎甲;我为什么不能为你真实那孤独,那幸福,增添一路的荒芜呢?我能!我告诉你,你不回来,我永远这样一个人凝望远方,日落日升,无家可归的。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怎么样,都是流浪…
篇2:描写李清照的美文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
传承至今,她的诗词是千古美谈,构思精妙,小小年纪便是广为人称赞的才女,嫁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作词数首,句句笔锋凝练,才华横溢。
一首如梦令,藏着多少胸中感怀,似有万千情恨,借词一首,畅快淋漓地诉说。一首醉花阴,讲着多少至情思念,若非刻骨铭心,又怎会有如此真挚的`情思?一首点绛唇,隐着多少深闺孤寂,倘无精思妙想,未必能有这般风骨。一首武陵春,叙着多少晚年忧愁。一首菩萨蛮,记着多少悠悠往事。一首怨王孙,含着多少触景之情。一首鹧鸪天,唱着多少凄凉秋意。一首声声慢,说着多少国仇家恨、凄惨处境……
芳华年龄,她是人人赞赏的才女,文思如泉涌,下笔如神。轻柔温婉,她是安静端庄的淑女,却思绪万千,妙笔生花。她不是绝美倾城的脱俗女子,却有着享誉南北的名气。她不是腰缠万贯的富家之女,却有着无数人顶级膜拜。她集生活愁苦于笔下,一词一句,如诗如画,生动体现。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把酒言欢,隔着空座对饮,言出的尽是思夫之情。皎皎月下,谁的双眸在清冷月光之中苦寄思念?千古佳话,五十一首愁词,唯此三句最精妙绝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个身段纤纤的女子,有着当世才子都难以比拟的文思。一世清名,词风婉约,她的故事千古绝唱。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字珠玑,将相思愁情刻画地惟妙惟肖。
易安,易安,容易安定,若非关心国家大事,又怎会在战乱年代打出如此名号?
她在宋朝赫赫有名,谁不知晓她?
恬淡一生,不慕繁华名利……
篇3:描写李清照的美文
她生于北宋年间,在一个开明家庭和官宦门第浸濡下,自小受诗词典籍和文学活动的熏陶。少女时的她便拥有高贵气质,视野开阔,那过人的才气和才情就像春日的阳光,就像百花园中暗香浮动的桂花,绽放在自然的山水之间,藏匿在青梅的心事里。
初识李清照,世人大多数是从她的《如梦令》开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落日斜阳,余晖掩映。一群少女置身溪亭,饮酒赏词,轻歌高呤,然后撑着小舟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静谧与喧笑,清雅与浓丽,宛若水墨风景。泛舟流连忘返,酒醉迷路的李清照,用寥寥几笔便定格了这幅《日暮晚归图》。
而我却是极爱她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小的时候,最爱看粤剧,锣鼓叮铛声中,穿着古典衣饰,衩珏环佩的一群女子中,李清照娉娉婷婷地走来。就像在一个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的春日里,一个江南素洁的女子,轻纱澜梦,莲步轻移,从烟波浩渺的水影中款款而来……就这样,我小小的心灵不经意的便把这位奇女子烙印在心中。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古代的女子从小就三步不出闺门,深闺中的佳人纵是情深几许也不能像蝴蝶般自由自在。只能在飘荡的秋千架上暂时忘却心中的烦忧,只能在高高的秋千架上越过高墙看一眼墙外的风景,墙外的人间。当李清照蹴罢秋千,香汗淋漓时,客人却不期而至。当匆忙躲避来客的女子,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含羞疾走。走便走了,又按奈不住心头的好奇,回头偷窥,不巧正撞上来客的视线,只好以嗅青梅的动作掩饰自己的脸红心跳。
好一个娇俏含羞又天真大胆的女子,这当是个待守闺中的少女,若是足够乖巧就应该赶紧进屋掩门,一个“回首”把她对来客的好奇暴露无遗。欲留不能留,想见又怕见,何其微妙的心思!
古代女子身如浮萍,一般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后,一顶花桥就把女子的一生交给了素不相识之人,所以自古红颜多薄命,命运之手又怎么会时时眷顾那些薄命的女子啊!但活泼俏丽,开朗机敏的李清照却是不为世俗礼教所拘束,她不仅博览群书,还时常外出泛舟游湖,赏花饮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母的开明和环境的影响。礼部员外郎的李格非中年得女,自小就让爱女浸在书香词赋之中,当李清照的文学天赋渐渐显露时,李格非让她与当时叱咤北宋文坛的才子诗人相互来往交流。就因为这些特殊的经历开阔了她的眼界,丰富了她的生活,使她在当时的大家闺秀的女子中显得与众不同,以至在初遇爱情时,却是别样的调皮。
闺阁庭院,秋千架旁,美人如画,爱情来了,莫问是劫是缘!迎着春末夏初的旖旎风景,露正浓,花正瘦,恰是情窦初开时。这位才情并茂的女子,当她十八岁时遇到太学生赵明诚,就像在爱情中有人送来一捧红豆,整个春天便绽放在她眼前,直把红豆编成诗串成词。
昨夜笺疏倦浓,千娇不消残红,是谁触动生命的流年,帘卷西风,瘦西窗。
历史上才女的不幸,常常是一颗真心无所寄托,远的如蔡文姬,谢道韫,朱淑真,近的如张爱玲,萧红。芸芸女子中,或一份痴情被命运玩弄于股掌,或一番痴心付之流水。那些生活重负都压不垮的女子,面对命运中的爱情却像蝴蝶般被折断。与她们相比,李清照得到并享受过爱情,投入而且彻底,自由而且坚定。在盛世末的欢歌里,她遇到赵明诚,邂逅爱情,在乱世初的风声鹤唳中,丈夫暴卒,她失去了曾经拥有过的一切的美好:赌书泼茶,把酒言欢的幸福,典衣当物购置古玩的乐趣,锦衣玉食的安定生活,阳光温淡的青州十年……所有这一切,都随着金兵的到来戛然而止。 此后的她便流离失所,无所依靠。他们的爱情历尽悲欢离合,但李清照对爱情的执着如此坚定,一往相思,偶有伤感,也掩不住一袭风流,不卑不亢,也让人唏唬感慨不已。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一个未能团圆的重阳节,赵明诚远游在外,李清照无心过节,心事重重。天气也仿佛感知她的百无聊赖,薄雾浓云,一派慵懒。若此时赵明诚突然还家,会不会像一束阳光将云雾劈开呢?看着香料一星一点地在金兽香炉里燃烧殆尽,在白玉瓷枕,轻纱罗帐中,时间一点一滴地从指间流走,夜凉如水,阵阵寒意,直透心背。相思无奈,那就借酒浇愁吧,东蓠下,对菊孤饮,这一饮就到了黄昏,暮霭渐渐压下来,天地好像就要缝合在一起,花香越加浓郁,愁思也更上心头。
黯然销魂的模样,莫过于西风卷帘,人比黄花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是藏在烟雨背后的那些欲说还休的轻愁,也许,它就像轻纱帐里的一朵千年的水草,在湖光山色的水波里独自开落,思也悠悠,念也幽幽。人解花语,花通人性,难怪清代谭莹有诗云:绿肥红瘦语嫣然,人比黄花更可怜。三言两句道出了了李清照的多情而略有自负,婉约却不失真,爱得自然,愁得真挚,一腔柔情极尽缠绵却能花开不艳。婉丽清新的语言一经她的拔弄,就成了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寒来暑往,千年过去,词中原有的美丽风华渐渐被时光的尘埃遮盖起来。江梅已过,春已黄昏,李清照的词里行间衬得她就像百花园里的一株桂树,窕窃娴静,馥郁芳香,雅静淡泊,让人砰然心动,清风拂过,清香怡人。
伊人已走,风骨犹存,李清照的词婉约中含有风骨,有丈夫气,这首词里就可见一斑:新新荷叶(薄雾初零)
薄雾初零,常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相,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不须起,要苏天下江山。
这是李清照写的一首祝寿词,词旨深远豪迈,语音清扬,风格典雅。因当时的北宋,政治混乱,金兵南下,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词中的寿主宁愿隐居山野,几出不仕。而此首《新荷叶》上阙,聊聊几笔写出盛筵的地点,场景氛围:庭台楼阁耸立,绿水环绕,宾客来来往往,簪笏辉映,花柔玉洁的侍女手捧美酒佳肴,穿梭宾客之中。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像先闻其声,未见其人般,让人对寿主的声望,地位凭添好奇之意。
下阙,词人一致改变上阙中的委婉含蓄,开始直接颂扬,愿你的风骨如鹤之劲瘦,松之长青,愿你的精神矍铄与秋月争辉,愿你的德行文章一如以往地扬名京都,就像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的谢安,惟愿你能出任,救助天下的黎民百姓!“安石须起,要苏天下江山”,尽显李清照心里婉约之外的豪情!
李清照若为男儿,定会在沙场秣兵厉马,保家卫国,无奈她身为女子,只能以笔代刀,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召唤英雄,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只能用那满腔才情抒发心怀苍生的志向,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天地乾坤中,难掩那忧国忧民的士大夫的风范!巾国不让须眉,李清照的词中柔情万种,却不失士大夫的风骨,叫人们怎么能不爱!
那份内心的柔韧和清冽,如兰,如梅,如桂花,活得洒脱,爱得缠绵,痛就痛得淋漓尽致,愁就愁得黄花失色。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一生经历过少女时烂漫花开般的自由,洒脱,经历过爱情的甜酸苦辣,经历过国破,家亡,夫丧,物尽……几多离愁,儿多坎坷!她的词里婉约,清新,典雅,才华横溢,又不失大丈夫的风骨,侠气,雅静淡泊,情疏意远。真是一代女词人,成就千古绝唱啊!
篇4:描写李清照的美文
一方残阳斜铺成诗笺,暮色柔风中摇曳着风铃,想象你写诗的模样。
沐浴秋色,落叶喃喃向树告别,如你脚步声零零碎碎,踩不迭你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你沉静似月的身影,流水浮舟却在深夜的那一边,你婉约凄美的词,是你惟一坚持的任性。
人生反反复复,夕晖来去匆匆,岁月枯枯荣荣。
你静坐在窗前,夜太漫长,朱红色的窗,道尽了卷帘人的寂寞。你没有了风花雪月的日子,错过了轰轰烈烈的青春,于是,词成了你唯一的寄托,你只有从中缅怀抹不去的回忆~甜蜜而苦涩。多少次在月光下寻找你的花影去多少次在清风中倾听你的声音,却只见你那紧闭的门扉,却听不见你那透明的笑声,而你蹙眉深闺徒留胭脂味。
不过江东也罢,红肥绿瘦也好,但你坚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满地堆积的黄花是你幸福的碎片,你轻轻捡起,遍成了你词中纷飞的美丽章节。从寻寻觅觅到冷冷清清,走到花白漂零水自流的岸边,走到风疏雨骤的回归路,却走不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个“愁”字。人雁南飞,转身一笔你噙泪,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突然,你又回眸一笑,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词香幽幽与你共留余味。
月满西楼,有人楼上愁。月光拉长了你那等待的身影,也暮淹没了你的希望,零乱的落英淋湿了你的双眸。
诗意的日子你很清瘦,你执笔挥泪点血,造就了一篇篇永垂青史的诗词。
相聚,在你心中是最美最美,别离,在你词中独树一枝。你蹙着眉儿,心中到底恨了谁,绵绵恨意如东流之水,流出了女儿的细腻柔情。
琴声幽幽,你的等候依旧,而你的叹、你的泪、你的美却已经搬进了千万人心中。
将你放在心中,似有一丝愁绪溢上心头,又溢出心头…原来,这竟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欢愉感。读你,我读到了一章传世心曲,我读到了一位千古奇女子。
清照,我曾无数次在你的世界徘徊,你不寂寞了…
篇5:李清照的蜗居时光美文
李清照的蜗居时光美文
李清照的爸爸李格非,进士出身,在市立学校(郓州官学)教过书,还做过一任财政局长(司户参军),后来调入京城开封,在太学做了太学录和太学教授。
要知道,太学录专管学生纪律,哪个学生上课捣蛋,哪个学生逃课喝酒,他都记着,到月底评出德行学分。太学教授则负责日常教学,给太学生讲四书五经,讲儒家思想,同时,也负责出题考试以及评卷打分。
李格非在太学上班时,学分制正在盛行,朝廷经常评比太学生的德行学分和成绩学分。学分高的,每月超额发放助学金,毕业后还能直接做官;学分低的,不仅停发助学金,还有可能被开除学籍。具体的评分工作,主要由太学录和太学教授来做,所以绝大多数太学生都想跟太学录和太学教授搞好关系,逢年过节都让家长送点儿红包,以便在学分评比中名列前茅。
李格非既做过太学录,又做过太学教授,按理说,从学生家长那里得到的灰色收入是不会少的`。可是这人很清廉,分文不收,一介不取。如此一来,他就只能靠工资吃饭了。
太学录和太学教授的薪水包括几部分,有基本工资,有岗位津贴,还有每年春秋两季发放的丝绸和布匹。其中基本工资是每月20贯,岗位津贴是每月18贯,每年发放的丝绸在20匹上下,折成铜钱,约30贯,相当于每月多发了2。5贯的工资。把这些全加一块儿,40贯只多不少,这就是李格非在太学工作时一个月的薪水。
月收入40贯,虽然比不上宰相、枢密使等大官,在当时也绝对不属于低收入。那时候,负责京城治安的民警(弓手),月薪才4贯;国营纺织厂(绫锦院)的女工,月薪才3贯;统管国立大学并印刷经书然后向全国发行的国子监每年招收印刷工人,月薪才给两贯。李格非这个太学教授的收入,相当于十几个工薪族。
但即便如此,李格非还是花了好几年才买上房子。最初,他住在太学教职工宿舍;后来,家人带着他女儿李清照进京,太学宿舍没法住了,他们一家在外面租房;再后来,他才在太学附近、宫城以南、今日开封宋都御街以西的某条胡同里,买下一所很小的小房子。而这时候,李清照已经六岁了。
不管怎么说,李家总算在京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李格非很高兴,每天中午从太学下班回来,他都忙着绿化自己的小家,还在门前空地上栽了一小片竹子,并给这个小家取名叫“有竹堂”。打这以后,一直到李清照嫁给人事部副部长(户部侍郎)的公子赵明诚,当中十几年里,李清照只要在京城居住,都是在这所“有竹堂”过蜗居生活。
李格非活着时是个大作家,很有才气,粉丝众多,其中有个粉丝,写诗夸赞偶像的住处,说有竹堂“对山启堂,枕湖架屋;宁可无花,不可无竹”,这样写,明显是夸张手法,因为有竹堂在开封,开封没山,也没湖--驰名开封的所谓“包公湖”、“龙亭湖”,也就是两个水坑而已。
事实上,有竹堂只是闹市区一套小户型,李格非说,“环堵不盈丈”,四面墙围合的可使用面积还不到一个平方丈。宋朝一丈,3。1米,一个平方丈,不到10平方米,所谓“迷你小居”是也。
房子不到10平方米,应该是另一个层面的夸张,用来形容李家房子之小,实际上可能没这么小。不过在北宋后期,人口稠密,京城房价高到了惊人地步,普通市民买房,只能奔小户型,“贫者置圊无所”,连建厕所的空间都没有。
如果“有竹堂”真的不到10平方米,李家肯定没有地方安放厕所,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可就苦了:每有内急,要么从床底下拽出便桶,要么就得跑到大街上寻找公厕。
篇6:做李清照一样的女子美文
做李清照一样的女子美文
文字于我是春风沉醉的夜晚。静静的风,细细的雨,甜甜的梦。和风细雨里我是一个斜倚阑珊读着唐诗宋词的女子。这样的夜晚,静静地拿起一本书,享受着风的清凉,几许花香幽幽飘过我的鼻息,醉一场,梦一场。风好静,好像静得只能听到它翻书的声音;雨好轻,好像只能只到它滴在屋檐上的声音。
陶醉于李清照的“小院闲窗春已深”。一场春梦,几度年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原来是一个如此安静而善感的女子。想像着,春天已经到来,李清照正在伏案看书,到了入迷的程度。忽儿,一阵风吹来,将她屋前的窗户吹得吱呀作响。此时,她听到窗户被风吹动的声音,这才抬起头,看到了院子里已是花开满院,幽幽的清香迎面扑来,使她疲倦的身心得到缓解。
院子里种满了各色的花,黄的、白的、紫的、红的,各种颜色,五彩缤纷。这让她想起年轻时与丈夫种下这一朵朵美丽的春花。那时,他们的生活还很安逸,也很清闲,饮食起居都有仆人伺候。于是,在修定文案的同时,他们拿出空闲的时间,在院子里种子心里最美的愿望,愿他们的爱情像春花一样,永远清新美丽,多彩动人。
回想起他们相亲相爱的一幕幕,李清照不禁喜极而泣。春天,代表着希望,像征着美好,如今,院子里繁花盛开,国家的局势也暂时稳定了下来,自己也可以在家里安心看书写作,心里不禁燃起一丝安慰。
小窗外,春风吹拂,景色怡人。李清照此时的心还是充满希望的。她希望快点整理丈夫遗留下来的文案,她希望国家可以快点结束分裂的`局面,她希望,自己可以遇到一个如前夫的爱人,与自己相知相惜,只度一生。
李清照的小宇宙在燃烧,她的意志十分坚强,信念十分坚定,意识十分清醒。然后她毕竟是个女子,有柔弱善感的一面,她希望找到一个像春天一样的爱人,给她一个美丽清新的世界。就像此时,阵阵花香飘来,虽然才发现已经到了暮春,可是这并不代表自己的春天已经晚了,她还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那是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我坐在院子里,清闲的翻著书。那书有一定年纪了,是十年前看过的,只是那时还未如此饶有兴致的看。书已经泛黄,但依然边角整齐,没有损坏,还飘散着淡淡的墨香。那时,冲一怀浓浓的茉莉花荼,袅袅的清香直入丹田,很是提神。没有仔细看书的内容,只是有选择的看,看以前没有认真看过的,才发现,十前之前青春年少,心未定,总是浮想联翩,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多雨的青春,总是充满磨难。李清照年轻时失去了丈夫,而我,失去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别人的青春,多姿多彩,痛并快乐着。而我的青春里,只有痛苦。我痛苦着别人为什么不理解我,我痛苦着自己的人生在别人眼里为什么一文不值,我痛苦着为什么所有我爱的人都离我而去。
这一痛,我就痛苦了十年。我以为,靠自己的力量,自己可以重新站起来。可是没想到,当我把自己交给了社会,又被里面的勾心斗角、落井下石伤害得体无完肤。这一痛,到现在,又痛了六年,而且每天不断折磨着我的身心,我悲苦至极,忧郁至极。
此时,已是秋天。落叶满天,院子里的花都谢了,只留下枯黄的落叶在风中打转。我无聊之极,自从再次坠入痛苦的深渊,我把自己交给了文字,我将自己最深的灵魂向文字表白,我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送给每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浓浓的夜晚,又是那么的安静,月儿凄清,照亮我来时的路。
此时,在清朗的月色下,我又拿起那本六年前看过的书,轻轻的翻,静静的看。对于书,我始终有一种爱的情节,总是保持的很开净。每年,我都会用纸巾轻轻把书擦拭一遍,然后归类放整齐。此时,这本书,比起十年前,更黄了些,只是翻看时,依然会传来淡淡的墨香。此时,心境已不同于往日,总是喜欢看一些悲泣的字句。
醉心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年华已逝,几度清秋。可以想像,暮年的李清照,面容憔悴,皱纹满面,愁容紧锁。当她稼给了那个伪君子,就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重挫。
被他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他表面的忠诚与伪善,投其所好,使李清照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和家财全部献给了他。以为,嫁给了他,就找到了心灵的港湾;就找到了下半生的依靠;就找到了灵魂的伴侣。谁知,知人知面不知心,终有一天,那才狼的爪牙重重的击中李清照的心,使她几乎香消玉殒。
背叛,是她所不能承受之重。情感受重挫,珍贵宝物被骗,家财尽失,四处流浪,四海为家,国破家亡,使李清照终日郁郁寡欢。在流浪的生涯中,她不断修复和整理被损毁的文案和宝物。在这个清秋之夜,她独坐窗前,用她秀丽的字写下这些千古名句。
黯然神伤,悲从中来。此时已是物是人非。秋来了,天凉了,为什么没人给她添一件衣裳,沏一怀暖荼?为什么有人与她一起共赏这中秋之月?为什么没有人与她吟诗作赋,举案齐眉?心碎了,可以再修复吗?家碎了,可以再团圆吗?国破了,可以再统一吗?
李清照明白,一切似乎都不可能了。李清照愁白了头,伤碎了心,可是,这样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这样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在一生中孜孜不倦地写她自己的词,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怜爱苍生。她用毕生的时间撰写、修复历史文献,给国家的珍宝做了很多很好的保护和收藏,这样一位历经磨难的女子,她的坚强与韧性,一定也不输于那些站场上的巾帼英雄。
心在绚烂中死去,爱在灰烬里重生。此生,我不能再把青春找回,不能再把情谊找回,不能再把工作找回,不能再把遥远的梦想找回,但是,我可以把仇恨化作慈悲,把痛苦化作仁爱,把悲伤化作坚强,把健康身体与美丽心灵结合,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天地。
虽然旧伤会使我不时隐隐作痛,但那又怎样?忘记过去,收藏快乐,愉悦身心,积极向上,把有限的时间和力量用在自己身上,用在别人身上,为自己疗伤,重塑自己,为他人服务,贡献微弱的力量,从此不再愧对时光、伤害自己,做一个李清照般温柔似水又无比坚韧的女子,带着淡淡的忧愁却不断给自己的生命增加最珍贵的价值。
篇7:李清照
中国文坛向来都是男人的天下,可宋朝却出现一位绝代风华的女词人。这位女词人就是李清照。她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绝代风华,却命如浮萍。她一生的成就竟然是建立在她的痛苦上的。她身在文学浪潮的顶尖上,或是偶然,或是必然,但不见得是自愿的。因为就一个女人而言,从她内心的角度去窥探,我思量她应该是不愿意用自己的幸福去换那所谓的成就的。她的一生,起起伏伏,造就了她文学的传奇,可这样的传奇却暗示着她离幸福越来越远。
在那样的战火纷飞的年代,残忍是一切。她也免不了被战火掠伤,终于,她的爱、她的幸福被战火焚毁,所有的一切都被埋在了北宋王朝的废墟里。
分分离离,她的心无处归依,飘荡无所定中顿生沧桑之感。短短的时间已经足够她看清生活中的一切。从前那样如梦的生活再也无法重回现实了,现在的她只是风雨飘摇中身不由己的落叶而已,一切都变了,她的容颜、她的生活、她的心……索性,她只有将满满的愁绪发泄在她的文字里。她的惊慌、她的累态、她的憔悴、她的悲哀、她的所有的一切都折射给了文字这面铜镜。
镜中的她已全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闲雅,有的只是“寻寻觅觅”的晚景凄凉。字字带泪,句句染血,篇篇愁情。她的生活被一次次的残酷渲染得更加悲剧化了?从前的美梦竟成了生活的另一种极端,回首都不堪。
黄花叶雨打风吹飘零,满地……
断雁声声哀啼叫秋风,满空……
一壶清酒,终究买不到醉意,只因那酒盛满她的泪和她的愁。
孤单的人,寂寞的心,带着悲凉和沧桑,这一切交汇成了李清照她朦胧的泪眼。她的泪眼,蓄满愁愁,看不清前方,也看不见光明。
【我不是李清照美文】相关文章:
6.我不是仙人掌
7.我不是云朵
8.我不是乞丐
9.可惜不是我
10.不是我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