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鲁士大帝简介
“cathyyyyy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塞鲁士大帝简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塞鲁士大帝简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塞鲁士大帝简介
塞鲁士大帝简介
约公元前590~前529
塞鲁士大帝是波斯帝国的创始人。起初他作为伊朗西南地区的一个从属君主,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推翻了三个大帝国(米底亚帝国、里底亚帝国和巴比伦帝国),统一了古代中东的大部分地区,使其成为一个从印度一直延伸到地中海的国家。
塞鲁士(原波斯名库鲁什)约于公元前590年出生在伊朗西南的波西斯省(现名法尔斯省)。该地区在当时是米底亚帝国的一个省。塞鲁士出身在米底亚国王的直属地方诸侯之家。
后来流传着一个关于塞鲁士的趣闻,使人们不禁想起有关埃迪帕斯国王的希腊传说。根据这个传说,塞鲁士是米底亚国王阿斯戴吉斯的孙子。在塞鲁士出生之前,阿斯戴吉斯做了一个梦说他的孙子有一天会推翻他。于是国王就下令等这孩子一降生就把他杀掉。但是被吩咐承担这项杀婴工作的官吏不忍心做这等血腥残酷的事,于是就把婴儿交托给一对牧羊人夫妇,告诉他俩把婴儿弄死。但是他俩也不忍心杀死孩子,于是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最后当孩子长大成人后,真的推翻了国王。
看来这个故事(有关详情可在希罗多德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找到)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实际上我们对塞鲁士的早年生活一无所知。但是我们确实知道塞鲁士大约生于公元前558年,他继承父亲冈比西斯之位,当上了波斯国王,这又使他成为米底亚国王的一个诸侯。但是约在公元前553年塞鲁士奋起造他的君主的反,历经三年的战争,终获成功。
米底亚人和波斯人在血缘和语言上都非常密切相通。由于塞鲁士保留了米底亚人的大多数法律,也保留了许多行政管理方法,所以他对米底亚人的胜利与其说是要征服外国,倒不如说是要改朝换代。
但是塞鲁士很快就暴露了他要征服外国的野心。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在小亚细亚的里底亚帝国,该帝国的国王是克里萨斯,传说是一个大富翁。塞鲁士的铁是克里萨斯的金所不能抵挡的,公元前546年,塞鲁士征服了里底亚帝国,使克里萨斯成了他的阶下囚。
随后塞鲁士就把注意力转向东方,经过一系列的征战,征服了整个东部伊朗,并把其并入他的帝国。公元前540年,波斯帝国向东一直漫延到印度境内的印度河畔和中亚的查克隆提(今日色尔河)河畔。
由于无后顾之忧,塞鲁士现在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最有价值的争夺目标──富饶的巴比伦帝国上,巴比伦帝国虽然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中部,但却统治着古代中东整个肥沃的新月地带。与塞鲁士不同,巴比伦君主纳博尼都斯不得民心。当塞鲁士军队发动进攻时,巴比伦军队不想进行无济于事的反击,公元前539年巴比伦一羽未发就向塞鲁士面北称臣。当时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也属于巴比伦地区,所以这两个地区也被划入塞鲁士所控制的版图。
塞鲁士取胜之后,继而花费了几年的功夫来巩固他的统治,重新组织他的庞大帝国。随后他又率军向东北进发去征服马萨格泰人,马萨格泰人是居住在里海东岸的中亚地区的一些游牧部落。波斯人在一次小规模的初战中告捷,但是却在公元前529年进行的另一次战斗中败北,塞鲁士──当时世界上曾出现过的最大帝国的君主──身亡于疆场之上。
塞鲁士的继位人是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冈比西斯在一次复仇战中打败了马萨格泰人,寻回了先父的尸首,安葬在伊朗故都帕萨尔加德。冈比西斯后又去征服埃及,结果把整个中东统一成了一个帝国。
塞鲁士显然是一位有军事天才的将领。但这只是他一个方面。也许更显著的方面是他的宽厚仁慈的统治特征。他尊重地方的宗教和风俗,不喜欢其他征服者所具有的极其残忍的特性。例如巴比他人和甚至更值得一提的亚述人残害了成千上万个生命,并且把他们担心要造反的民族囫囵放逐。当巴比伦人在公元前586年征服了犹地阿时,就把当地的许多人口输送到巴比伦。但是半个世纪后,当塞鲁士征服了巴比伦帝国后他立即允许犹太人重返家园。因此要是没有塞鲁士,看来犹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有可能会被灭绝。塞鲁士在这个问题上所作出的决策可能会有其政治目的;但是他在当时是一个特别仁慈的君主,看来这是没有多大疑问的。希腊人长期认为波斯帝国是对自己独立的主要威胁,即使这样他们也一直认为塞鲁士是一位绝对令人佩服的君主。
塞鲁士立下了如此般的丰功伟绩,以致在他死后波斯帝国还在继续扩张。事实上它持续了大约2,直到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为止。在这两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波斯所统治的国家均太平无事,繁荣昌盛。
亚历山大的征服并不意味着波斯帝国的永久完结,亚历山大死后,他的一位将军塞留孤一世控制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由此建立起塞留孤帝国。但是外国对伊朗的控制没有持续很久,在公元前二世纪中期,发生了一次反对塞留孤的起义,这次起义是阿萨西斯一世领导的,他自诩为阿基米尼诸王世系(塞鲁士王朝)的后裔。阿萨西斯创建的王国──以帕提亚帝国而为世人所知──最终控制了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后224年,阿萨西斯统治者们为一个新王朝,萨珊王朝所取而代之,新王朝的统治者们也自诩为阿基米尼请王世系的后裔,其帝国横跨历史,长达四个多世纪之久。甚至在今天,塞鲁士还被誉为是波斯国的缔造者。
塞鲁士大帝的生涯代表了世界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之一。约在公元前3000年文明最初发源于苏美尔。在两千五百多年间,苏美尔人及其后继人闪特米各族人(如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就一直生活在文明的中心。在此整个期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区,而且文化也最为先进(大体说来只有埃及可以与其相媲美)。但是塞鲁士的生涯──恰巧在有史记录的中间点上──把那一章世界史揭了过去。自那时以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不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了。
进一步说来,闪米特各部落人──肥沃新月地带的主要人口──在以后的许多世纪中再未获得独立。继波斯人(一个印欧民族)之后来了马其顿人和希腊人,随后又相继来了帕提亚人、罗马人和萨珊王朝的统治者。直到穆斯林在七世纪的征服胜利以后──几乎是在塞鲁士大帝十二个世纪以后──肥沃的新月地带才重新掌握在闪米特各部落的手中。
塞鲁士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他赢得了许多次战斗的胜利,征服了许多领土。更重要的是他所建立的帝国永远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政治体系。
尽管波斯帝国领土广阔、历史悠久,但是它对历史的影响却远不如那些历史更悠久的帝国如罗马帝国、大英帝国和中国帝国的大。但是在估价塞鲁士的影响时,人们应该记住要是没有他的话,他所完成的业绩或许永远也不会出现。在公元前8(约在塞鲁士出生前三十年),没有谁会想到在百年之内整个古代世界会是在一个来自伊朗西南地区、从前默默无闻的部落统治之下。即使回顾历史,波斯帝国的崛起看来也不是由于先前存在的社会或经济因素而迟早注定要发生的历史事件之一。因此,塞鲁士是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罕见的人物之一。
篇2:查士丁尼大帝简介
查士丁尼大帝简介
公元483~公元565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订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查士丁尼约在483年出生于今日南斯拉夫的托利希尔姆。他是查士丁一世的侄子。查士丁几乎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色雷斯农民,他是靠军队发迹才当了东罗马帝国的君主。查士丁尼虽然也出身在农民家庭,但却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他叔叔的帮助下成长很快。查士丁无后,便于527年任命查士丁尼为他的同位皇帝。查士丁在当年去世。查士丁尼从这时起到565年去世一直是独一无二的皇帝。
476年亦即查士丁尼出生前的第七年,西罗马帝国在野蛮的日耳曼部落的猛烈攻击下做出让步,只是东罗马帝国未受到影响,它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决心收复西罗马帝国的失地和恢复罗马帝国。他在位期间的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一目标。他在这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因为他从野蛮的日耳曼人的手中收复了意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上部分。
但是,查士丁尼在本册中的名次与其说是取决于他的成功,倒不如说是取决于他在编纂罗马法律中所起的作用。早在登基后的529年。查士丁尼就组建了一个帝国法律制订委员会,该委员会制订的法律草案于529年公布,经修订后于534年作为正式法律生效。与此同时,未收入这部法典的从前的一切敕令和法规都宣告废除。这部“法典”是《民法大全》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叫做“罗马法典”或“法律类编”,是对杰出的罗马法律作者观点的概括,也具有权威性;第三部分叫做“初级法汇编”,基本上是法学学生的教科书和学习手册。最后查士丁尼批准了这些法律,在此之前“法典”已被编入《新律》,该部法书直到查士丁尼死后才发表。
由于查士丁尼忙于各种战争和履行行政职责,当然就不能亲自起草《民法大全》。实际上这部法书是根据查士丁尼的敕令,在大律师及法律专家团的监督下,由一些法律学者编订而成。
查士丁尼精力非常充沛,他还积极努力致力于政治改革,其中包括一次反对政治贪污腐化的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鼓励发展贸易和工业,制订了宏伟的公共建筑计划。在他的领导下,修建了许多堡垒,修道院和教堂(包括在君士坦丁堡的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这些建筑计划和战争使赋税大为增加,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532年发生了一起叛乱事件(尼卡**),险些使他失去了帝位。查士丁尼平息了那起叛乱之后,基本上是稳坐江山了。但是当他在565年死去时,人们一片欢腾,举国上下同庆。
查士丁尼的妻子西奥多拉才干非凡,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里似乎应该对她略提几笔。西奥多拉大约生于500年,年青时当过演员和名妓,有一个私生子。她20岁时与查士丁尼相遇,成了他的情妇。525年就是他登极做皇帝的前两年,他俩结为伉俪。查士丁尼看到他的妻子才干杰出,就让她做自己的顾问,以及履行各种各样的外交职责。她对他所主编的主要法规有着重大的影响,包括一些通过的改善妇女权力和地位的法律。她于548年死于癌症,这对他是一个严重的损失,不过他随后的统治还是相当成功的。西奥多拉既美丽又聪明,成为许多艺术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主题。
把查士丁尼列入本册之中,主要是因为《民法大全》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这部法书重新表述了罗马法律,具有权威性。它在不少世纪中在拜占庭帝国确实甚为重要。而在西方它大体上被遗忘了约五百年的时间。但是约在1100年又恢复了对罗马法律的研究,特别是在意大利的各个大学之中。在中世纪末期,《民法大全》(即《国法大全》)成为欧洲大陆确立法律体制的主要基础。据说这样的国家施行的罗马法体制与讲英语的国家施行的普通法体制形成了对照。没有哪个国家完全照搬《国法大全》,只是把其中的某些部分编入民法。它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中是法律研究、训练和论说的基础。因为许多非欧洲国家最终都采用了罗马法中的某些部分,所以《国法大全》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
尽管如此,过高地估计《查士丁尼法典》的重要性也是错误的。除了《国法大全》外,民法的制订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重要影响。例如,合同法主要是来自商人的实践和商人法官的决议,而不是来自罗马法律。日耳曼法和教会法对民法也有影响。当然,现代欧洲的法律和法律体制都得到了广泛的修正。今天大多数实行民法的国家中的基本法和《查士丁尼法典》相对说来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篇3:亚历山大大帝简介
alexander ⅲ the great
马其顿王国国王(前336~前323),军事统帅。生于马其顿首都培拉。他相貌英俊,擅长狩猎。13岁师事亚里士多德,但醉心于兵法,跟随其父腓力二世学习战略战术。在随其父征服希腊时,年轻的亚历山大指挥马其顿军的左翼,全歼著名的底比斯神圣军团。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马其顿的)被刺后继王位。他迅速控制了国内政局,平定了骚乱的北方,镇压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公元前334年率3万步兵、5000水兵,发动侵略亚洲和非洲的远征,历时。公元前323年6月染疾死于巴比伦。人们把他的遗体装在金棺中运往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一座宏伟的陵墓安葬。
在东侵过程中,亚历山大充分利用波斯帝国内政腐败及国王大流士三世怯懦无能的有利形势,果敢进攻。公元前334年春 ,在格拉尼科斯河畔击败4倍于己的波斯大军,迅速占领了广大地域。据说在到达小亚细亚的戈尔迪乌姆的时候,有人向他奉献一个奇妙的绳结,按当地的神谕,谁能解开此结,谁就能统治亚洲。亚历山大立刻用他的宝剑将此结切开。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率军在伊苏斯战役中彻底击溃波斯军队。接着,亚历山大沿腓尼基海岸南下,占领了所有的海港,使庞大的波斯海军舰队失去所有的基地。海岛城市推罗坚持7个月,直到筑起一道跨海的长堤和摧毁它的石头城墙,亚历山大才把它攻陷。继而入侵北非,公元前332年到达埃及,被拥立为法老(国王)。他在尼罗河三角洲附近建立一座新城市,在他死后,这一城市被命名为亚历山大城。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出发追击大流士,大流士落荒而逃。战役结束后,他被宣布为亚洲之王。公元前330年灭亡波斯帝国。公元前327~前325年远征印度,占领印度西北部。至此亚历山大远征的行程已有1.76万千米。因士兵厌战,被迫回师,于公元前324年回到巴比伦。通过征服,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领土大体包括巴尔干半岛、埃及、印度西北部、中亚和西亚。
他采用波斯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任用波斯贵族,推行种族融合,鼓励将士与东方女子结婚,他自己便娶一位酋长的女儿为妻。袭用波斯宫廷礼仪。在战略要地建立起一批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为主的要塞和城市。亚历山大的东侵,给当地人民造成了灾难,但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亚历山大死后,所建帝国解体,在帝国故地,经长期混战,形成了以托勒密王国、塞琉西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为主体的一批希腊化国家。
篇4:查理大帝简介
查理大帝
中文名称: 查理大帝
又 名: 查理曼 罗马人长老
生 卒 年: 8
国 别: 古罗马帝国 法兰克
生平简介
法兰克国王(768~814),罗马人皇帝(800~814)。又称查理曼。加洛林王朝第一代国王矮子丕平之子。768年与其弟共即王位,三年后独掌王权。
在平定阿基坦叛乱并统一法兰克王国后开始向外扩张。772年起多次东渡莱茵河进攻萨克森部落,最终于8完成对萨克森地区的兼并。
773~774年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攻占意大利北部伦巴德王国,自兼国王。接著进军罗马,被教皇封为“罗马人长老”。
777年率军越过比利牛斯山,进攻西班牙的阿拉伯国家,但未能攻占萨拉戈萨城。次年回师,在比利牛斯山遭巴斯克人伏击。
后又多次出征,于8攻占巴塞罗那,占领埃布罗河以北地区。
787年率军进入意大利南部,迫使本尼文托公国臣服。788年兼并巴伐利亚公国,尔后越过易北河征服斯拉夫人部落。
791~7派兵在多瑙河中游地区与阿瓦尔人多次交战,迫其臣服。
8以保护罗马教皇为名进军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皇帝”,建立起包括中欧和西欧大部地区的庞大帝国。
此后,又与拜占庭帝国进行争夺亚得里亚海地区的战争,在地中海沿岸抵御阿拉伯人的袭击,在北海沿岸击退北欧海盗。
814年病逝于帝国首都亚琛。生前积极推行军事改革,建立严密的军队组织与指挥系统;根据地产数量规定服役人数和提供武器装备的数量;发展重装骑兵,组建攻坚队和后勤队,统一军队组织和作战原则;严明军纪;建立边防特区,构筑堡垒,驻兵屯粮;维修道路桥梁,保持边境与内地之间的交通联系等。其军事思想及改革措施在当时的欧洲颇有影响。
篇5:法朗士简介
法朗士
姓名:法朗士(anatole france)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44-1924
国籍:法国
所获奖项: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
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本名蒂波,“法朗士”是他父亲法朗索瓦的缩写,又因他爱祖国法兰西,帮以祖国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其父经营一家书店,少年时的法朗士经常替父亲编写书目、图书简介等,置身于书海之中。
19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历史题材小说,如《苔依丝》(1890)、《鹅掌女王烤肉店》(1893)、《企鹅岛》(1908)、《诸神渴了》(1912)等长篇小说。其中《诸神渴了》被称作是“情节很戏剧他的一部杰作”(颁奖辞)。此外,这一时期的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还有短篇小说《克兰比尔》(1901)、长篇小说《在白石上》(1904)、《天使的反叛》(1914),其间还有长篇四部曲《当代史话》(1896-1901)。由于受法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列南的“人类永远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响,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均流露出历史循环论、社会改造徒劳无益论的悲观情绪,但更多的是充满对社会丑恶的嘲讽和抨击。1896年末,他成为法兰西学院的会员。
1894年德雷福斯事件发生后,法朗士的政治态度开始左倾,与左拉一起参加了为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俄国革命期间,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成为法国社会党成员,赢得左翼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敬仰,1921年参加法国共产党。
法朗士65年创作的杰出成就,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文坛宗师”,他那“博学、富于幻想,清澈迷人的风格,还有他融合讽刺和热情所产生的神奇效果”(颁奖词)以及他创作的众多脍灸人口的人物形象等,为作家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1921年,为了“表彰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其特点是高贵的风格、深厚的人类屿、优雅和真正高卢人的气质”,法朗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法朗士逝世,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葬。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 《金色诗篇》、《波纳尔之罪》、《苔依丝》、《鹅掌女王烤肉店》、《企鹅岛》、《诸神渴了》、《诸神渴了》、《克兰比尔》、《在白石上》、《天使的反叛》、《当代史话》等
【塞鲁士大帝简介】相关文章:
1.亚历山大大帝简介
2.杨士奇简介
3.塞万提斯简介
4.fate大帝语录
5.李毅大帝语录
7.黑塞经典语录
8.药士论文范文
9.鲁鲁读后感
10.鲁读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