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吴哥窟的散文
“白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描写吴哥窟的散文,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描写吴哥窟的散文,方便大家学习。
篇1:描写吴哥窟的散文
描写吴哥窟的散文
你在沉睡了几百年后,被唤醒。醒来的你已失去了昔日风采和曾经的威严。以下是“描写吴哥窟的散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凌晨五时许,一抹晨曦透过天际,天空像一面旗帜轻轻抖了一下。吴哥窟的五座神塔,也随之飘然欲飞,但眨眼间,又凝固住了,莲苞般的剪影清晰地印在半明半暗的天幕上。或许幻觉使然,冥冥之中,你把这拂晓的天空当成了一面柬埔寨国旗,将旗帜上的吴哥与现实中的吴哥混为了一体。
吴哥窟黑黢黢地安卧在暗绿的草地中央,被同样黑黢黢的外墙与高大的热带树木簇拥。寺前的池塘反射着淡白的天光,慢慢地,渗出一片橙红……霞彩出现了!守候在池塘边的人们纷纷举起相机,屏声静气。各种肤色的脸充满了期望。既然占据了传说中的最佳位置,谁不想拍到精彩的吴哥日出呢?然而,霞彩并没有扩展开来,作为前景的池塘虽越来越亮,而那一小片霞光只绚丽了片刻,就慢慢地消褪了。天空堆满了黑灰白三色分明的云彩,太阳深藏不露,只一缕日光从云缝里挤出,镀亮了神塔的尖顶。
不会有霞彩了,早起摄影的人们叹息着四散开来。你背着相机绕过池塘,往岁月斑驳的吴哥寺而去。池塘里零星几朵红莲似开未开,像举着几支等待点燃的火炬。路过几丛有翅不飞的天堂鸟,穿过露水淋漓的草地,脚便踏上了八百多年前嵌下的阶石。吴哥窟有三层台基,一层比一层高和陡,第一层是最低也是最平缓的,但你仍得手脚并用,才沿着北侧的台阶爬了上去。寺院的阴影凉凉的漫过身体,神秘的氛围倏忽之间将你包裹得严严实实。
站在残破的拱门下回头西望,这座梵语意译为“圣洁的'城市般的寺庙”的宏大建筑铺展在清澈的晨光里。宽阔的广场芳草萋萋,中央大道两侧巨石砌就的藏经阁颓败不堪,却又坚硬地屹立着。城墙蜿蜒起伏,没入葳蕤林莽。墙外的护城河幽光闪闪,河对岸苗条的桉树高高地耸立,赤裸的身子泛着白光,宛若刚刚出浴。而在西天那重重的云幕后面,在那云隙露出的一线蓝天深处,仿佛隐藏着你一无所知的前生。
不知名的长尾鸟从空中掠过,滴落几声清丽鸟啼,使得你更深地陷入寂静之中。用了一点力气,你才从这寂静中拔出腿,沿北侧回廊缓步前行。明亮的光线透过陀形窗栅和方形廊柱照进回廊,形成一道长长的光阶,恍若钢琴上的黑白键,弹奏着无声的梵音神曲;又似乎,它是岁月的阶梯,将你引向遥远的吴哥时代。你且行且停,仔细端详。在回廊内侧,那环绕整个吴哥窟,长达八百米的浮雕壁画上,神与魔之间的战争正静默地进行,他们有的骑着大象,有的驾着孔雀,挥舞各种奇异兵器,杀得不可开交。你对印度教神话不甚了了,并不认识那些神们魔们,但它们夸张的造型与精致的雕艺让人叹为观止。伸手摸摸,墙面虽然清凉,线条却在起伏,隐隐约约的,还能感到某种脉动。墙面是由大块的四方石头砌就的,严丝合缝,不同石块上雕刻的花纹吻合对接,浑然天成,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有缝隙。这些精美的浮雕,到底是在石头上雕好了再砌的,还是砌好了石头再雕的呢?不得而知。你无法探究在沧桑岁月的另一头,设计师与工匠如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你想到的,是四处飞溅的凿刻声以及露珠一样从黧黑的脸上滚落的汗水。
穿过时空隧道般的拱形回廊,你来到东门。吴哥窟坐东面西,东门也叫大象门,是专供国王与他的大臣进出的地方,他们乘大象而来,直接从大象背部下到台基上。一介平民之你站在这个原本平民免入之地,茫茫然望一眼台基下,芳草覆盖处,大象的脚印依稀可见,而空气中呢,也弥漫着大象身上特有的膻气。
晨光愈来愈亮了。你再次手脚并用,沿高达七米的石阶爬上了第二层台基。你近距离地目睹了斑驳石阶上蔓延生长的苔藓,闻到了石缝里散发出来的苦涩的岁月气息。台基四周,又是一个方形回廊,四角转折之处便是神塔。神龛、神像、石门、雕饰以及被称为天堂舞者的阿卜娑罗仙女像密布其间,数不胜数,精美而繁复。审美疲劳开始出现,你不再流连,而是直奔通往第三层台基的石阶梯。
第三层台基上,就是建筑柬埔寨国旗上那五座莲苞形神塔的地方,四角各一座,而中心一座最高,距广场地面65米。那是最神圣的祭殿,被视作世界的中心,是天堂的象征。那也是启动吴哥窟工程的高棉王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所以,高棉人也把吴哥窟称为“葬庙”。然而,吴哥窟工程浩大,前后历时八九十年才得以峻工,世事沧桑,岁月无情,本以印度教为依皈的高棉王国,此时却流行起了小乘佛教。而苏利耶跋摩二世也在去世50年后,才被安葬在这里。没人可以长生不老,但葬在如此神圣的最高处,大概就进入了天堂,就能成为世人心目中的神吧?而通往它的石阶梯,也被称之为“天堂之梯”了。
此刻,这道通往天堂的石梯,以75-80度角,几乎垂直于你面前。它高达13米,阶面本来就狭窄,且被经年的风雨剥蚀,没有了棱角,窄得只能搁下半只脚掌。之所以砌得如此陡峭,就是为了让所有信众都放下尊严,五体投地吧?你仰起头,神塔的尖顶直插云霄,天旋地转,石梯似乎向你倒过来。毫无疑问,想上去,只能像壁虎一样爬了……犹疑之中,只见一对金发碧眼的男女冒冒失失地走向天堂之梯,你下意识地伸手一挡。却没挡住,他们的身影如同从投影机里出来的一样过去了。他们手牵手地攀爬着,一会就到了石梯上部。但突然间,那女的站直身体,摇晃了一下,就跌倒了,她的满头金发像个绣球似的滚了下来……惨叫如刀,锋利地划破了寺院里的寂静。但是,你没看到地面有她,连石梯上那个男老外也不见了……其实,你幻觉到的是一个真实故事,你清醒之后,眼前摆着这个故事真实的结局:一架供游人攀登参观的木楼梯覆盖在石梯之上,它的坡度没石梯那么陡,阶面也宽得多。那位在此失爱的法国男子悲痛之余,为了别的情侣免遭不幸,特地捐钱修建了这架木梯。所以呢,现在它又被称之为爱情之梯。
你忽然明白,自已兴冲冲而来,是为爬一回爱情之梯的。可是梯口一根绳子横拦着,旁边还有禁止攀爬的标识。难道不允许参观?犹疑间,一个穿制服的保安过来,笑笑,手指捻捻,用蹩脚的汉语说:五刀(美元)。于是掏钱,上梯。爱情之梯仍然很陡,抬腿时得小心别碰着了膝盖,但毕竟比石梯好爬多了。你可以借助两侧的扶手从容地爬上去,而不必做一只壁虎。爬到顶端,气喘吁吁之际,你想所谓爱情也好,信仰也罢,就是一场漫长的攀登,且须不畏艰险,不计后果地直奔人生终极吧?放眼四望,大地下沉了许多,丛林与云彩相交的天际线退出老远,巴肯寺、通王城等吴哥古迹遥遥在目。那莲苞似的主神塔,则赫然矗立在眼前,通体覆盖着灰白黑相间的斑驳之色,记录着八百年的风雨雷电,人世沧桑。四周又是回廊环绕,窗龛四嵌,廊柱密布,如同迷宫。整个吴哥窟都以石头建筑,见不到一根木头。而这高高在上的主神殿,更是连草都看不到一根。在弥漫万世的静谧里,除了你,看不到第二个人影。阴影与光线交错,传说与现实混淆,呼吸与微风缠绕,恍惚之间,你在吞噬,或被吞噬,似乎你就是吴哥窟,吴哥窟就是你。苔藓与寂静爬到了身上,渗透到了肌肤里,你与所见融合在了一起。你莫名地心颤,并且恐惧,你被这奇异感觉与诡秘气场吓着了。你既享受,又抗拒,心在挣扎,手在出汗,你忽然想从这场景里退出去。但与此同时你又格外兴奋,你的身影在游移不定。你举起相机,给历史构图,为奇迹调焦,你感到整个身体都挤进了取景框里。喀嚓的快门声呼应着你的心跳,也不断地催促你,离去,离去。清凉的生腥之气从粗砺的石头里渗出,掺和着约有约无不知何来的梵香,直透你的肺腑,愈发增加了你的敬畏感。你是无神论者,你不敬畏神明,可你敬畏天地自然,虽说是人创造了这不可思议的吴哥窟,但不正是天地自然造化了更加不可思议的人么?绕主神殿一周,拍下数十张照片,向五朵神圣莲苞行了注目礼之后,你既惶惶不安,又恋恋不舍地转身离开了。
明亮的晨光牵着你小心翼翼地走下了爱情之梯。此时你没想爱情,爱情的真谛,是得到人世间去寻求的。你心中充满莫可名状的满足感,不管怎么说,你有了一次奇妙的经历。你再次穿过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路过壁画上的战争,绕回西门,跟着宽敞笔直的中央大道向城外走去。早先的乌灰云层已然消散,只剩几团絮状白云悬挂在湛蓝的天空,静静地漂浮;阳光下的草地露珠水晶般闪闪发光;池塘里的红莲悄然开了,像一张张红润的小嘴巴,说着一些热烈的话语。吴哥窟神塔的影子从你背上凉凉地滑了下去,而大道尽头的菩提树,招摇着绿色的手臂徐徐地迎了过来。
篇2:小吴哥窟的夕阳晚照的散文
小吴哥窟的夕阳晚照的散文
去暹粒之前,我就了解到小吴哥的日出美景很是炫目,又在网上翻看了一些朝霞晖映下的小吴哥逆光全景照片,披金染红,确实壮观而绚丽。
我也特别喜欢拍一些日出或者日落时的逆光照片的质感,喜欢图片中后景明亮前景黯淡对比鲜明的光影组合,喜欢由之而带来的绚烂而温馨的感觉;喜欢物象主体黯淡轮廓分明的剪影,喜欢由之而带来的模糊而又清晰的视觉感受。
我们一行,游览小吴哥窟时,却已是夕阳斜照,与小吴哥的日出美景就失之交臂了。
小吴哥,又称吴哥寺,吴哥窟,本名为“毗湿奴神殿”,是整个吴哥窟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庙建筑,始建于十二世纪国王苏里亚跋摩二世时期,被称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柬埔寨的国旗图案就是小吴哥,纸币的背面也是小吴哥,足见它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在吴哥窟的`大小古建筑中,小吴哥窟是唯一一座面向西的寺庙建筑群,因为方向问题,夕阳西斜时分,不可能看到小吴哥窟塔群被朝霞笼罩云蒸霞蔚的绚烂。但是,站在神庙的最高层南面的走廊里,无意间,隔窗往外眺望,我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寺庙东南角残破不全的塔楼,在斜阳的照耀下,仿佛被镀上一层金箔。
这座古寺庙已经穿越了将近八百年的时光,柬埔寨一年里又有半年的时间是雨季,八百年的风雨侵蚀,使这座古建筑苍苔密布,远望去,一座座玉米状的古塔就像保存至今的我国远古时期的一件件青铜器,长满绿醭,墨绿斑斑,除了苍凉就是古朴,再有,就是庄严肃穆。但是,在西天斜阳的余晖照耀下,那镀了金箔的玉米状的塔楼便平添了温暖和绚丽,再有,就是壮怀激烈。
再看主塔,斜阳照耀到的角度,亦是披着金色的袈裟,给浓重的沧桑渲染了温馨,给历经八百年的古朴平添了现世的蓬勃活力。
从吴哥窟城堡主体建筑群里出来,在阿祥导游的指点下来到城堡西北角的一片浅水前,远望“毗湿奴神殿”全景,此时,夕阳更低,余晖温润,但在温润的夕阳余晖辉映下,整座“毗湿奴神殿”四周的墙壁和走廊沉淀着浓郁的赭石色,那四座小塔和中央的主塔也犹如黄铜古鼎,苍凉古朴的古刹依然有温和端庄的神韵。
一扭头,朝西逆光看去,看见夕阳悬挂在城堡外墙的两座古塔上,金光灿灿。虽然那两座古塔和城墙的颜色有些黯淡,轮廓却异常分明,成就了两座古塔和外城墙的夕阳剪影图。赶忙拍了下来,总算弥补了我不能拍到小吴哥窟日出剪影图片的遗憾。
回到护城河边,垂暮的夕阳,金轮一般,漂浮在河对岸远处的树丛和建筑群上,又正好,桥头上有一个残破不全的七头神蛇雕像,也被夕阳照耀着。
七头神蛇是柬埔寨的图腾崇拜,犹如我国的龙图腾崇拜,只是,我们的龙有头有尾,七头神蛇却有头无尾。它身子很长,横跨一座三四百米的桥,桥头处各有一七头蛇头。
在暹粒,这样的七头神蛇雕塑太多了,举凡大小吴哥遗址环城河的桥上、围墙的墙壁上,几乎都有。据阿祥导游说,七头神蛇有头无尾,正是柬埔寨人奋发向前绝不后退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七头神蛇,昂扬向天,披着夕阳的光芒,被河面闪烁的金光衬托,更显得庄严而大气,又因为残破不全,更增添了沧桑和神秘感。
往前走几步,又看见一只猴子,蹲踞在河边,也正被斜阳照耀。
在许多景点,我都看到了猴子,有的三两一群,有的是孤独侠,有的蹦跳着,有的蹲踞着。游客川流不息,它们却似乎熟视无睹,非常安然自在。动起来,灵活敏捷;停下来,娇憨可爱。有的,还凑到人前,抢些东西吃。阿祥导游警告大家,别惹猴子,惹急了,它还会咬人呢。有人问导游,“为什么这里猴子这么多?”
阿祥导游笑着回答:“我们这里的人都把猴子当神,它们被人宠起来啦!”
据阿祥导游说,在柬埔寨,人们叫猴子哈奴曼,尊猴子为神猴。
柬埔寨的人信仰印度佛教,据说,古时猴子兵帮助过国王夺回王位,猴子在柬埔寨人民心目中就是保护神,所以千百年来、柬埔寨人民家家户户都把猴子当成吉祥的象征。怪不得,在很多建筑遗址的雕刻上,我也看见许多猴子的雕像。
通过镜头看去,被夕阳照耀的那只猴子的剪影,和夕阳、远树、金光粼粼的河水组成一幅纵深悠远的夕阳神猴图。独自蹲踞的猴子,被夕阳的逆光剪裁,显得雍容,安详,恬静,似乎变成了一尊猴佛。
在小吴哥窟,从夕阳晚照里,我更加体会到柬埔寨民族佛文化的古朴与温和。
篇3:吴哥窟导游词优秀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乘坐热气球就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
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
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那里的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堂需要经历许多艰辛。只有一条建了扶手,因为在殖民时期有一位官员的夫人就是从这个楼梯摔下去世。
篇4:吴哥窟导游词优秀
景区介绍
巴肯山
巴肯山(Bakheng)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吴哥庙宇遗迹,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为首都后的第一座国庙,亦奠下后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山顶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可能是罗洛斯旧都建筑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筑上,象征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建在巴肯山顶的巴肯寺,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设计上充满象征符号:7层平台:代表七重天,最上层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108塔: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层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个月相的108天;33塔:从每一面的中轴线上看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须弥山上的33位神祗.
女皇宫
柬埔寨的吴哥地区,有着上千座的古文明遗迹,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红的神庙,称为”女人的城堡”。位于暹丽省西边”女人的城堡”,原名为”班德斯蕾”,照柬埔寨文来翻译,是”谋求幸福” 的意思,当地人则习惯称这儿为”女皇宫”,那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其实,称她”班德斯蕾”也好、”女皇宫”也罢,因为不论如何称呼,这座神庙所散发的光彩,都是难以形容的。女皇宫,建于公元967年,之后,她也曾被埋藏在丛林中,长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一位名叫马瑞克的法国军人才又发现了她的踪迹。这整座神庙,总共有三层围墙来作区隔。最外围是参道,左右各有两间小庙;走道中央第二层的外侧,则是护城河;最里边一层,则是主要的T字型庙宇,而在她的前方,有着两间藏经阁。第二层城墙里,才是迷人的精神所在。
十二生肖塔
十二生肖塔在通往吴哥通王城胜利大门的道路的前端,离在吴哥古皇宫前约 1200 米(3937英尺)处。可从东侧进出。这座塔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于十二世纪末建成。属拜云建筑风格。
十二生肖塔之所以称为十二生肖塔,是因为各塔上雕有不同的动物,和中国的十二生肖类似。
十二生肖塔是用来关押犯人令其忏悔的地方,怪不得塔形抽象,不具形,看不出哪一座是龙、哪一座是蛇。再从塔群看过来,正对着最高法院遗址,巍峨矗立,可想见高棉当年,也有法治威严。
篇5:吴哥窟导游词优秀
吴哥寺是柬埔寨的印度教毗湿奴神庙,又称吴哥窟,建于12世纪初。后为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的陵墓。15世纪上半叶,随吴哥都城废弃而荒芜,19世纪中叶重新修整,成为世界著名古迹。该寺全部用砂岩重叠砌成,占地约2平方公里,四周有城壕环绕。神庙围有依次增高的3层回廊,各回廊的四角配有高塔,以中心塔(高出地面65米)为顶点,形成高度依层次递减的高塔群,呈现出均衡美。吴哥寺的装饰浮雕丰富多彩。浮雕刻于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题材取自印度教神话和高棉王朝的历史。
12月,朝鲜在世界性的旅游胜地柬埔寨吴哥窟投资了1500万美元(约135亿朝鲜圆)建造的文化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1月6日英国《独立报》引用柬埔寨《金边邮报》的报道,说朝鲜在吴哥窟遗址群所在的柬埔寨旅游城市遏粒建造了“伟大全景博物馆”。朝鲜以将“伟大全景博物馆”捐赠给柬埔寨为条件,获得了的运营权,将赚取入场费。[2]
由朝鲜万寿台创造社主导建设的该博物馆在朝鲜海外事业中属于最大规模。博物馆里有宽120米、高13米的大型壁画,壁画描写的是在8—15世纪迎来鼎盛时期的高棉帝国时代的日常生活、文化和历史。博物馆也展示了白头山风景和朝鲜已逝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出生的房屋绘画作品。另外,该博物馆还配备了3D电影馆和“VIP室”。
英媒认为,经济困难的朝鲜在吴哥窟直接建立博物馆有两个目的:赚取外汇的同时扩大对柬埔寨的外交影响力。
篇6:吴哥窟游记作文
吴哥窟游记作文
柬埔寨有着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这个文明古国信仰佛教……通过电脑百度出来的这一系列介绍柬埔寨的文字深深吸引着我。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全家在春节期间奔赴那个神奇的国度。
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还没来得及梳洗,活泼的鸟儿就从树林间飞起,迈着欢快的步伐,我们随着旅行团来到大吴哥游览吴哥的微笑。背朝朝阳仰视那古老而沧桑的历史结晶,那灰白相间的建筑遗迹,在阳光的沐浴下仿佛显现出千年前的生气!登上陡峭的阶梯,呼吸着那透着历史感的空气,去感受去触摸那大自然的神奇和历史的遗迹!爬到塔顶一览无余,不小心瞄见了一串闪烁的阳光的麦芒和一尊冥想镇定的佛像。那似曾相识的面孔如此平和、宽容,这些佛的微笑雕刻在塔面的四面墙上,分别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加起来一共有216张。
与佛像对视,看到的不是石头,而是一张平和的脸,舒展的眉毛下,眼睛虽然是紧闭着的,但感受到的不是冷漠,而是一种和蔼可亲。扁平的鼻子下方是一张宽厚的嘴唇,嘴角微微上扬,显示出一种安详,憨厚的笑意。这片国度曾经繁华,曾经战乱,而这吴哥的微笑,却恒久不变,因为微笑,文明与和平才不会消失。
临近黄昏,我们又来到金色的小吴哥,这里是古代的吴哥国王进行祭祀的寺庙群。进入连成一片的寺庙通道,黑暗的通道里射进几缕夕阳的金光,仔细点看里面的情形,令我震撼了:雕刻精美的佛像、有着精致花纹的柱子,当听说古人没有用任何模具和先进的制作工具时,我更加惊叹了!
近处仔细看,整个长廊一边墙壁上全是浮雕,而且雕刻的都是古代打仗的场面,800米长廊的`画里有数不清的人和大象,而每个人的神态、动作都不一样,是那样的精致细腻,远看这幅画犹如鹰隼雄立、鸿鹄群游,近看这幅画威严、端庄。步入金色长廊,徘徊在艺术殿堂中,回忆那些历史故事,小吴哥真不愧是雕刻艺术的王城。
接近傍晚,天边最后一缕金色云霞,洒向了小吴哥的护城河,那些奇迹建筑被倒映水中,我开始冥想:一千多年前,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恐怕不会想到一千多年以后,会有这么多的人来此探寻!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吴哥的微笑,那是永恒的微笑,那是生命的微笑。
篇7:吴哥窟的作文
暑假里,我踏上了柬埔寨吴哥那神秘而古老的土地。那雄伟庄严的庙宇,风格奇特的宝塔,精美绝伦的石刻和浮雕令我陶醉。
在吴哥窟,到处是张扬的大树,枝杈无限地伸展,长长的枝蔓如同巨掌一般地把廊柱、屋顶包围、撕裂。榕树和黑檀树霸道的根系把巨大精美的石刻雕像层层缠绕,像巨人卫士一样守护着恢宏的殿堂。想象一下——如果你环顾四周,发现身边前后左右都有巨大的佛像看着你,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而且,最与众不同、令你震撼的是——这些注视着你的神像竟都是带着不同的神情和微笑。
“吴哥窟”是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而“小吴哥”则是吴哥古迹中最大,保存得最好的建筑,旅行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那里。站在小吴歌围墙外的古花园里,整个小吴哥的全景与在池塘上的倒影交相辉映。
小吴哥的浅浮雕不仅仅是一张张细腻的画面,他们组合在一起其实是一部部壮丽的史诗:宗教信仰不同所产生的战争和场景;天堂和地狱;全副武装的高棉军队和战象……而与这些“伟大”相比,更让迷人的是这些壁画浮雕经过风、雨、雷、电和曾经入侵的泰国人放纵的大火导致“再创作”出神奇曼妙的色彩……
穿过一个又一个石室,我可以看到几百米外的回廊尽头的光芒,那些光来自神殿外的天空,穿过了层层门槛,幽幽的照着我前行的方向。脚下的石块已被磨光,泛着森森的光。我忽然觉得自己躲进了吴哥的历史,时空在这一瞬间变得错乱,我像是在现在,又像是在过去,或者是未来。吴哥用他的美丽诱导我,用它的雄伟笼罩我,用它的伤痕倾诉我,用它的沉默触动我。零距离的吴哥像一首忧伤的歌,就在我耳边扬起……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它就像在千年前便凝固的音符,在被世人遗忘的岁月里坚守着自己的旋律,从来不曾变过。
伟大的建筑给人心灵的震撼,在这里,我很容易就觉得幸福。这种幸福是陶醉的感觉,就如沉醉在第九交响曲里不能自拔。我宁愿把自己想象成一根轻飘飘的羽毛,悠悠的在吴哥窟的空气里荡漾,我似乎完全的被它的雄浑的外壳,苍凉的历史所包围,这种凝重的氛围就这样托着我——一根若有若无的轻羽,而我,则彻底地沉醉于它的怀抱……
篇8:吴哥窟的作文
你在沉睡了几百年后,被唤醒。醒来的你已失去了昔日风采和曾经的威严。当法国生物学家在丛林中发现你时,你已残破不堪,但他仍被你独特的魅力吸引。为了再现你昔日的宏伟、重塑你当时的容颜,人们竭尽所能地修复你。现在你是柬埔寨的国宝、明片,是世界文化的遗产。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争相走近你,只为一睹你的芳容。
吴哥窟它始建于12世纪中叶的吴哥王朝,当时的王国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修建了它。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跟着涌动的人流,走近吴哥窟,宏伟的庙宇出现在眼前。走,去吴哥窟的顶层看看,它是柬埔寨人说的“天堂”。但通往“天堂”路排着长队,等待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说着不同的语言。但通往“天堂”的阶梯并不好走,原来的石阶更陡峭,要想上去,你就是国王也得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现在的阶梯虽然用木板建成,并有扶手。但要上去,还是得费心费力。一路小心翼翼,终于来到了“天堂”,一个僧人正虔诚的站在一角面对阳光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天空……他是在祈祷吗?
在“天堂”里转转,拍下精美的壁画,高大的建筑,俯视塔下还在等待上“天堂”的人流。眺望远处的风景,感受阳光温暖地拥抱,让微风轻拂面庞。站在高处远离人群的喧嚣,享受这片刻的安静。
吴哥窟位于柬埔暹粒省。该省不仅有吴哥窟(俗称小吴城)还有大吴哥城、女皇宫、崩密列这些古建筑群。它们都是供奉神灵的寺庙。但现在已经看不到曾经供奉的神像了。目前能看到的是石柱上曾经雕刻的壁画和空荡的大厅。
女皇宫供奉着印度教的湿婆神。女皇宫是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她色彩艳丽、易于雕刻。因此女皇宫又以她精美、细致的壁画雕刻而著称。这座小小的寺庙,有着太多精致的壁画,它们再向你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
然而在些古建筑群里,最让我震撼的是崩密列。崩密列的意思是荷花池。这坍塌的庙宇,已经无法修复。一片废墟。看着这些残垣断壁、看着那些从崩塌的建筑中长出来的大树,或者被树根紧紧抱住还没有完全倒塌的建筑时,我感慨,是这些树破坏了建筑,还是保护了建筑。现在它们混然一体,不分彼此地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结合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历尽沧桑后的残缺之美。这是被遗弃的庙宇,因为战争,都城已被放弃,供奉神灵的庙宇也只能被迫放弃。穿行在废墟中,我轻抚着那些带着历史印记的断石,还有已经不再完整的壁画雕刻,想像着她曾经的模样和有过的荣光……历史穿过她的身躯,带走了曾经属于它的荣耀!
谁说这些石块没有温度?谁说这些残缺建筑没有触角?她们以各自不同的姿容,承载了一个王朝的辉煌,同时也见证了这个王朝的没落。而现在,她们又以一种残缺再现了历史的沧桑,沉淀了历史的厚重。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生命的记忆。曾经的美好、曾经的壮阔因为战争消亡。这些残垣、这些断石,警醒着我们,珍惜美好、珍惜和平、珍惜每一天的平凡。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珍爱和平吧,别让历史重演。别让生命承受那些不堪承受的重。
【描写吴哥窟的散文】相关文章:
1.描写母亲散文
2.描写送别散文
3.描写生活散文
4.描写美的散文
5.描写下雨的散文
6.描写阳朔的散文
7.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8.描写大自然的散文
9.描写母爱的散文
10.描写重庆的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