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

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

2023-05-17 08:10: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软透明山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

篇1: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

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

分析了悬臂桥梁合拢段施工过程中配重的'原理,深入探讨了设置配重的主要作用,详细地介绍了配重施加的方法、施加的位置和配重大小等方面问题,以保证悬臂桥梁的合拢质量.

作 者:侯国建  作者单位: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 “”(10) 分类号:U448.213 关键词:悬臂施工桥梁   合拢   配重   标高  

篇2:桥梁施工方法

前期准备

1做好桥梁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意义

(1)桥梁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坚持按照基本程序、施工程序办事的重要环节之一。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桥梁施工 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2桥梁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阶段划分

(1)第一阶段 桥梁工程 初步设计已完成,并列入国家或地区建设计划以后所需进行 招标投标及签订承包合同等准备工作阶段。

(2)第二阶段是施工单位承包施工任务以后,在开工之前进行的以圆满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为目的的准备工作阶段。

篇3:桥梁施工方法

(1)实行招标的目的

(2)招标的条件

(3)招标的方式和程序

(4) 招标文件应该具备的基本内容

(5)资格审察

(6)施工投标

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以 工程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1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

(1)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

(2)选择经济合理的 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的战略部署。

(3)编制切实可行、逻辑关系严密的工程进度计划,确定施工速度。

(4)编制资源需要量计划。

(5)制定采购、运输计划,以便及时供应资源,确保施工现场的物资消耗。

(6)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总平面图,充分利用空间。

(7)切实安排好冬、雨季施工项目,保证全年不间断施工。

(8)提出切实可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 质量保证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3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施工管理

1计划管理

施工 计划管理是施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切其他管理工作,都要围绕计划管理来开展。

2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3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 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组织全体职工及有关 职能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 科学方法,经济合理地开发、研制、生产并提供给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管理活动。

4定额管理

一、概、预算定额简介

1、概预算定额及其制订依据

2、定额的项目及计量单位

3、编制预算时使用定额应注意的事项

二、施工定额及其管理

(一)劳动定额的制订及其管理

1、确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2、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原则

3、制订劳动定额的方法

①工作测定法

②统计分析法

③经验估工法

④类推比较法

4、劳动定额的统计和分析

5、劳动定额的修改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

1、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统计法

③计算法

2、周转性材料的工程量计算

①周转使用量计算

②周转回收量计算

③周转材料摊销量计算

5成本管理

工程的成本及分类

(1)按照 成本控制的不同标准划分

(2)按计入 成本核算对象的方法划分

(3)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划分

6信息管理

篇4:桥梁施工方法

1.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3.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4.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5.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7.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匀,有时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质量;当运输设备不配套或司机技术较差时,会撞击摊铺机,使机身后移,形成台阶。以上因素极易造成平整度和表面密实度差等现象。

桥梁施工的应急措施处理

1)对危险性较大的质量事故,首先应予以封闭或设立警戒区。只有在确认不可能倒塌或进行可靠支护后,方准许进入现场处理,以免人员的伤亡。

2)对需要进行部分拆除的部位,应充分考虑事故对相邻区域结构的影响,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且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措施,要严防对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

3)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在处理中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4)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工方法和施工荷载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5)要充分考虑对事故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篇5: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浇筑梁桥合拢施工技术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浇筑梁桥合拢施工技术研究

合拢段施工是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和体系转换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合拢时桥梁结构安全、成桥后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合拢段施工方案选定、模板安装、劲性骨架安装、顶推力施加、合拢段配重、施工控制等几方面的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文主要讨论合拢段的施工工艺及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 者:郭林兴 彭亮  作者单位:郭林兴(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彭亮(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刊 名: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年,卷(期): 19(1) 分类号:U445.466 关键词:合拢段施工   连续梁桥   体系转换   桥梁结构  

篇6:悬臂浇筑桥梁中0号块施工技术

悬臂浇筑桥梁中0号块施工技术

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武荆高速公路中大富水大桥主桥悬臂浇筑0号块施工的支架、模板、混凝土、预应力的施工技术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同类型桥梁施工奠定基础.

作 者:周华 ZHOU Hua  作者单位:武警交通第七支队,河北秦皇岛,066000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10 36(3) 分类号:U445.466 关键词:桥梁   悬臂浇筑   0号块施工技术  

篇7: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悬臂施工控制论文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悬臂施工控制论文

关键词:桥梁 连续刚构 悬臂施工 施工控制

摘要:桥梁施工监控主要是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以及线形与内力状态控制,本文主要是研究预应力砼刚构桥悬臂施工控制方案,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可行依据。

1.工程概况

梅山大桥的主桥为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其跨径为130+75+130,主梁为单箱单室型断面,主桥箱梁顶板宽13.55m,底板宽5.5m,根部梁高7.5m,高跨比1/17.3;跨中梁高3.3m,高跨比为1/39.4,梁底变化曲线为1.7次抛物线;箱内顶板厚度标准段为28cm,根部加厚到50cm;腹板厚度从根部到跨中按85cm、70cm、55cm直线线性变化;底板厚度根部是110cm,跨中32cm,变化规律同梁底变化曲线。主桥箱梁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双薄臂桥墩,采用挂篮进行分节段悬臂施工,墩梁分别采用40#、55#高强砼。设计荷载为公路-Ⅰ。连续刚构在两个墩上按照“T构”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合拢段吊架现浇,边跨现浇段采用落地架现浇方式。全桥按对称悬臂浇筑→边跨合拢→中跨合拢顺序进行施工。

2.施工控制的目的

对于分阶段施工悬臂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来说,施工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浇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拢段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以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控制的方法

3.1建立控制计算模型

该桥采用桥梁专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连续刚构桥的整体计算模型,包括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双薄壁墩)。应用Midas/Civil软件模拟施工过程中各梁段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挂篮移动等因素,进行施工阶段应力、变形的计算和验算。梅山大桥连续刚构主桥共划分为86个单元,其余单元为双薄壁单元为16个,所有的单元均采用梁单元/变截面梁单元模拟。整个结构在墩底固结,两端约束为沿桥轴向的滚动支座,墩梁刚性连接。梅山大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施工过程包括0#块支架施工,挂篮悬臂施工,边墩现浇段施工,合龙段施工。每一个施工节段包括混凝土浇筑,张拉预应力钢束,前移挂篮三种工况,其中挂篮以集中力和力矩形式加载在每个施工节段节点其间考虑混凝土湿重对下一施工阶段的影响,二期恒载以均布荷载施加整桥,严格与实际施工阶段相对应。计算模型如图3―1所示。

3.2自适应控制理论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施工中每个工况的受力状态达不到设计所确定的理想目标的重要原因是计算模型中计算参数的取值问题,主要是混凝土弹性模量、材料的容重、徐变系数和永存预应力等与施工中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以及环境温度、临时荷载的影响。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调整措施,必须先根据施工中实测到的结构反应来修正计算模型中的这些参数值,以使计算模型在与实际结构磨合一段时间后,自动适应结构的物理力学规律,当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相吻合后,再用计算模型来指导以后的施工,这就是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在闭环反馈控制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系统辩识过程,整个控制系统就成为自适应控制系统。图3-2为控制原理图。

当结构测量到的受力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相符时,通过将误差输入到参数辩识算法中去调节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到的结果一致,得到了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这样,经过几个工况的反复辩识后,计算模型就基本上与实际结构相一致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状态进行更好的控制。

桥梁的施工控制是一个预告-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施工控制的要求首先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安全,其次是保证结构的内力合理和外型美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桥梁结构内力(如主梁应力)和主梁标高进行双控。采用悬臂浇筑的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是静定结构,只要严格按桥梁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内力状态一般能够得到保证,主要问题是施工中及长期徐变挠度的控制。由于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及合拢时不具备斜拉桥的索力调整能力,一旦发生线形误差,将永远存在于结构中,因此,及时发现误差原因,尽量减小误差发生的可能性是连续刚构施工控制的关键。所以,对于连续刚构施工控制系统除了要求具备常规的结构分析计算手段外,具有在施工现场消除设计与实际不一致的自适应能力就成为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提供控制标高和控制内力的修正值。

3.3桥梁立模标高的确定

在主梁的悬浇过程中,梁段立模标高的确定关系到主梁的线形是否平顺、如果在确定立模标高时考虑的因素比较符合实际,而且加以正确控制,则最终桥面线形较为良好,反之控制不力,会出现较大偏差。众所周知,立模标高并不等于设计桥梁建成后的标高,为使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相符合,总要设一定的预拱度,以抵消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变形。立模标高公式如下:

式中:―i节段立模标高(节段上某确定位置)

―i节段设计标高

―由各梁段自重在i节段产生的挠度总和

―由张拉各节段预应力在i节段产生的挠度总和

―混凝土收缩、徐变在i节段引起的挠度

―施工临时荷载i节段引起的挠度

―使用荷载在i节段引起的挠度

―挂蓝变形值   其中挂蓝变形值是根据挂蓝加载试验,综合各项测试结果,最后绘出挂蓝荷载―挠度曲线,进行内插而得。而五项在前进分析和倒退分析计算中加以考虑输出结果的预抛高值就是这五项的挠度值的总和。即

3.4桥梁现场施工监测

3.4.1挠度监测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控制成桥线形,实时的挠度观测数据是实现挠度控制保证成桥线形的主要依据。对于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主桥箱梁施工控制观测点基本上按照设计方式设置,在每一悬浇节段顶面端部3-5(cm)处预埋五个钢钎,作为观测点。这样不仅可以观测箱梁的挠度,同时可以观察箱梁是否发生扭转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断面需要进行立模、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后、钢束张拉前、钢束张拉后的标高观测,以便观察悬臂浇筑梁段的各点挠度及T构的整体线形变化历程,同时考虑主梁线形对温度、日照较敏感,测量时间应选在日出之前温度较恒定的时段内进行,以保证T构悬臂端的合龙精度及最终的全桥线形符合设计标高。

3.4.2应力监测

连续刚构桥梁应力(或应变)监测主要是对施工阶段的主梁、桥墩的应力(或应变)进行监测。通过应变跟踪观测,随时知道梅山大桥主梁受力状况以及各施工阶段箱梁关键部位应力的变化规律,比较理论值与真实值判定应变是否超限,把握结构的安全状况和保证施工安全。该项观测在每一施工阶段都要进行,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梅山大桥结构应变监控的主要内容:对主桥中、边跨混凝土箱梁主梁、桥墩的关键断面,实行每一节段施工过程中共监测4次,分别是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应力张拉前、后,在主梁合拢及二期恒载施工完毕也应进行应力应变监测。测试时间选择在日出前温度较稳定时。

3.4.3温、湿度场观测

桥梁结构处于一个变化的温湿度场中,理论上说由于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桥梁的断面应力和主梁标高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就给测量结果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要完全解决温湿度问题,有很大的.难度。对主桥各部位温度的监测,与变形共同分析,必要时还需要对箱梁断面温度分布和大气温湿度进行监测。

梅山大桥温湿度监测的主要内容如下:

(1)桥址环境温度,大气温湿度;

(2)主桥混凝土箱梁以及桥墩的内外表面温度。

温湿度监测贯穿整个施工过程,针对箱梁关键部位布置温湿度观测点进行观测与主梁的线形监测同时进行,一般选择在日出前完成。温度梯度监测为昼夜24小时连续观测,间隔4小时,分别在2:00、6:00、10:00、14:00、18:00、22:00等时刻进行观测,以了解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为施工控制和箱梁应力分析提供依据。

3.4.4钢绞线管道摩阻损失的测定

在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应力筋张拉时,由于管道摩阻、温度变化、锚具等原因造成预应力不同程度的损失,预应力张拉质量的监测旨在定量的测定预应力的损失,以确定实际有效的预应力,为结构分析计算提供依据。

测试的基本内容为:

(1)锚圈口摩阻损失测定;

(2)孔道摩阻损失测定,确定实际孔道摩阻系数和偏差系数。

3.4.5砼弹性模量、容重以及收缩徐变的测试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梁内力与挠度均有较大影响,应专门惊醒混凝土7、14、28、90天四个加载龄期的收缩、徐变试验,得出相应的收缩徐变系数和弹模值。同时,采用箱梁悬臂浇筑混凝土现场取样,制成试件。先对试件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分别测定3、7、14、28、60、90天龄期的弹性模量值,通过万能实验机进行测定,以得到完整的弹性模量与龄期E―t变化曲线,为主梁预拱度的修正提供依据。混凝土容重的测量也是在现场取样,采用实验室的常规方法进行测定。

3.5施工误差的调整

施工误差调整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是设计参数误差调整即参数的估计与修正,另一方面进行施工误差的调整,用Kalman滤波法、灰色理论等方法对以后每个块件的施工误差进行调整.两者缺一不可.参数识别与修正桥梁结构的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的误差(设计参数误差、施工误差、测量误差以及结构分析模型误差等)因此本桥采用卡尔曼滤波对施工误差的特性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法对设计参数进行识别,最后确定施工误差调节控制方案。

4.结论

利用工程实例对预应力砼刚构桥悬臂施工的特点进行的详尽的分析,对施工控制方案的制定、实施及其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作了全面的分析,使桥梁结构始终处于安全的可控状态,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顾安邦,张永水.桥梁施工监测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徐君兰.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葛耀君.分段施工桥梁分析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范立础.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篇8: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方法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方法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是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共同关注的项目.它不仅方便了山区的交通,而且使山区与城市接轨.是一个具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长远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特点以及施工要求和方法.

作 者:柳春兵 张相仁  作者单位:宜春市公路管理局,江西,宜春,336000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2010 “”(10) 分类号:U4 关键词:公路桥梁   特点   施工要求   方法  

【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相关文章:

1.桥梁施工方案

2.浅谈桥梁伸缩缝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3.桥梁涂装施工合同范本

4.桥梁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技术分析

5.桥梁施工协议书怎么写

6.浅析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论文

7.浅析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应用

8.浅析道路桥梁施工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论文

9.浅谈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10.桥梁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下载word文档
《悬臂施工桥梁合拢配重的重要性及施加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