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啵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希望大家喜欢。
篇1: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良性互动:银行业与新经济关系密切21世纪的今天,信息革命正悄然融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基础上的计算机互联网把超国界的亿万个厂商和家庭联系在一起。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重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又为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
顺应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电子化潮流在短短十几年间席卷全球,网络银行正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一种崭新的银行经营交易方式,引导着银行业迈上崭新的制度变迁之路。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方式、企业文化以及业务流程都在发生重大变革,银行电子化、综合化、全能化、虚拟化的趋势逐步加强。银行业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不仅以自身的变革和调整适应着新经济的需要,而且还活跃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交易形式之中,有力地推动新经济的成长,与新经济呈现良性互动关系。
一方面,新经济为银行业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银行业成为新经济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具有极其相似的内涵,网络经济是最适合金融业发展的沃土。新经济的交易形式――电子商务的实现离不开畅通的信息流、货币流和物流,而信息时代的金融业的血脉内不断流动的除了传统的货币流以外,也有大量的信息流,所以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在运作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电子金融业务(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等)无须物流这一环节,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因而电子金融不仅充当商品交易条件下的电子支付中介,而且其自身的交易活动是电子商务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如果说互联网最初的目的是解决系统化的.信息传递问题,而今人们却发现互联网最有价值的应用领域是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里最重要的领域是金融业。可以说,网络经济、虚拟经济仿佛是为金融业度身定造的。
其次,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所产生的支付结算需求将给银行业带来无限商机。无论是对于传统的交易,还是新兴的电子商务,资金的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必要环节,所不同的是,电子商务强调支付过程和支付手段的电子化。银行作为电子化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商情沟通、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三大环节中的关键要素。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网上支付、在线投资等业务L将大有可为。同时,随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快速推进,金融服务正向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anywhere、anytime、anyhow)的3A目标发展,未来的金融业完全有能力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毫不夸张地讲,新经济时代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就是金融业。
另一方面,作为网络经济最活跃的参与者、最大的受益者,银行业必并将成为电子商务乃至新经济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量。因为:
其一,网络金融本身就是信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具体产业的增长,新经济的发展将是空洞的。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过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一货币金融学的古老原则对新经济仍然发挥作用。
其二;网络金融特别是银行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必要条件,高效、便捷、安全的网上金融服务是新经济车轮快速前进的润滑剂。
其三,网络金融的发展对信息产业不断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和整个新经济的前进步伐。正如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是数学对经济研究起到支撑和推动作用,而后经济学的进步又对数学产生了新的需求、从而推动数学发展一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令金融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随着金融业变革和发展的深入,对信息科技又产生了崭新的需求,为其打开更高更远的发展
[1] [2] [3] [4]
篇2: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良性互动:银行业与新经济关系密切21世纪的今天,信息革命正悄然融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基础上的计算机互联网把超国界的亿万个厂商和家庭联系在一起。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重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又为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
顺应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电子化潮流在短短十几年间席卷全球,网络银行正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一种崭新的银行经营交易方式,引导着银行业迈上崭新的制度变迁之路。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方式、企业文化以及业务流程都在发生重大变革,银行电子化、综合化、全能化、虚拟化的趋势逐步加强。银行业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不仅以自身的变革和调整适应着新经济的需要,而且还活跃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交易形式之中,有力地推动新经济的成长,与新经济呈现良性互动关系。
一方面,新经济为银行业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银行业成为新经济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具有极其相似的内涵,网络经济是最适合金融业发展的沃土。新经济的交易形式――电子商务的实现离不开畅通的信息流、货币流和物流,而信息时代的金融业的血脉内不断流动的除了传统的货币流以外,也有大量的信息流,所以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在运作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电子金融业务(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等)无须物流这一环节,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因而电子金融不仅充当商品交易条件下的电子支付中介,而且其自身的交易活动是电子商务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如果说互联网最初的目的是解决系统化的信息传递问题,而今人们却发现互联网最有价值的应用领域是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里最重要的领域是金融业。可以说,网络经济、虚拟经济仿佛是为金融业度身定造的。
其次,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所产生的支付结算需求将给银行业带来无限商机。无论是对于传统的交易,还是新兴的电子商务,资金的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必要环节,所不同的是,电子商务强调支付过程和支付手段的电子化。银行作为电子化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商情沟通、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三大环节中的关键要素。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网上支付、在线投资等业务L将大有可为。同时,随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快速推进,金融服务正向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anywhere、anytime、anyhow)的3A目标发展,未来的金融业完全有能力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毫不夸张地讲,新经济时代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就是金融业。
另一方面,作为网络经济最活跃的参与者、最大的受益者,银行业必并将成为电子商务乃至新经济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量。因为:
其一,网络金融本身就是信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具体产业的增长,新经济的发展将是空洞的。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过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一货币金融学的古老原则对新经济仍然发挥作用。
其二;网络金融特别是银行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必要条件,高效、便捷、安全的网上金融服务是新经济车轮快速前进的.润滑剂。
其三,网络金融的发展对信息产业不断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和整个新经济的前进步伐。正如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是数学对经济研究起到支撑和推动作用,而后经济学的进步又对数学产生了新的需求、从而推动数学发展一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令金融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随着金融业变革和发展的深入,对信息科技又产生了崭新的需求,为其打开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
二、网络银行:银行业必然的战略选择
新经济赋予了银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改变着传统银行业的“游戏规则”,给传统银行业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社会资本资源的组合与分配过程中,由于存在高昂的交易费用以及社会资金供求双方对市场信息拥有的不对称性,金融市场远未达到完全有效。而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信息障碍,从而在总体上提高社会资源分配的效益,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构成了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合理前提。但是在网络经济下,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存在的两大经济基础却受到了质疑:
首先,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受到挑战。
银行业面临着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带来的、不断加剧的资本、技术性双重“脱媒”危机,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价值受到来自网络银行以及IT产业、传统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网络银行的运营成本大为降低,从而有条件提供高利息来吸引客户,传统银行越来越难以吸收大量资金来形成规模经济,在降低交易成本上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例如,美国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货币市场及定期存单的利率高居美国银行前列,其存款余额就超过了4亿美元。据测算,美国网络银行的存款额正以每年19%速度递增。而最为显赫的当数英国保诚保险集团成立的网上银行“Egg”,成立仅3个月即成功吸纳了60万客户,存款额逾130亿美元,占英国市场的1%。另一方面,众多的IT企业、工商企业已经介入金融服务业,借助其知名的品牌、强大的资金与技术实力、深厚的客户基础和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以崭新的运作模式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令金融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例如,美国通用、日本索尼等老牌制造南早已将触角伸向了银行服务领域。微软也曾试图通过收购美国某财务软件公司而实现其进军银行业的野心。如果没有法规和经营许可这道“马其顿防线”的保护,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实在是没发可危。可以说,“银行业是健康网络经济体系的命脉,但银行不是”。
其次,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受到挑战。
传统经济中,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令掌握了大量经济信息的商业银行稳踞信用中介地位。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商情沟通日趋简便,信息已经不是可以垄断的稀缺资源,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下降,企业对传统金融机构信息服务、信用服务的倚赖程度也大大降低。经济主体在选择金融服务时将以信息透明度为重要衡量标准。所谓透明度,就是主动向市场提供信息的多少、收取费用的高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透明度较低,共同基金等属于半透明机构,而证券公司则基本属于透明机构。随着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和交易品种的不断丰富,将吸引更多的金融加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转向金融市场。
面对新经济提出的严峻挑战,传统银行业承受着生死存亡的压力。有一句话说得好,“新经济就象一台压路机,如果不想被它碾碎,就必须成为压路机的一部分”。传统银行业必须进行战略调整,转变经营理念、变革经营模式、再造组织体系、重组业务流程,将网络银行确定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否则必将成为网络时代的“恐龙”。
三、
积极应变: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诞生产生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开始与网络技术接轨,银行业400多年平淡无奇的发展历史在最近数年间异彩纷呈。
全球网络银行的发展生机盎然,无论在数量、资产还是客户规模方面都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长。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1993-间,美国传统银行的资产年增长率为8%,而同期网络银行的资产年增长率高达53%。美国目前资产最大的网上银行Telebanc的资产从1993年的2.2亿美元发展到19的32亿美元,整整增长了I4倍。
目前国际网络银行已经从快速增长时期转入稳定发展时期,其6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教训,从而总结出发展网络银行的正确方略:
在业务体系上,必须积极创新,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品种,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是银行业的活力源泉,特别在金融服务竞争日趋激烈、业内外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市场份额屡遭侵蚀的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成为银行除了安全、信誉之外的另一生命线。面对资本性和技术性“脱媒”的压力,传统银行必须重新构造业务体系。仅把网络作为新的产品营销渠道不是网络银行的全部内涵,必须充分利用技术发展、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为银行业带来的新业务机会,不断地开发服务品种。要以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服务为核心,构筑辐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超市”,为“E一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务。要以互联网和数据仓库为基础,密切跟踪客户需求,实现联机分析处理和决策,提升服务质量。
在经营方式上,银行应该应该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多渠道并存”的道
路。一方面,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那些技术含量高、设计复杂的高层次服务产品必须依靠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面式的互动交流,而网络银行则檀皮子高效率、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充分利用银行资源,全面满足客户需要。另一方面,传统营销渠道积累了大量线下客户资源,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化新服务手段维护客户,还有助于提高网络银行的发展起点。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的网络银行并非最佳选择。,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了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希望它能成为其打开美国市场的跳板。但事与愿违,由于纯网上银行提供产品的单一性及局限性,难以达到初衷,只好另觅途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本身也抛弃了虚拟的幻想,不得不由虚入实。为了适应客户对物理网点的需要,该行在亚特兰大开设了一个营业网点,并计划开设更多网点。另据调查,美国有70%的网络银行处于亏损状态,纯网络银行目前的困境正昭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业仍将以“多渠道”为主导方向。
在经管理念上,银行业必须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核心是“以量胜出”和“产品驱动”,其标志是通过机构和网点扩张实现规模经济,通过批量生产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以此来降低成本。然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随着客户、尤其是网上银行客户受教育程度的逐渐提高,他们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须打破传统的批量化和标准化经营理念,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实现这一转变,银行必须将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完善客户数据处理系统,了解、分析、预测、引导甚至创造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订做,从而获取金融服务附加价值。
在战略导向上,银行业必须整合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争取成为网络经济的金融门户。网络经济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共享资源、提升效率。网上金融门户在互联网上表现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网站,在物理世界里则表现为管理公司。它是多家金融机构网上服务的结合,与各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存在直接连接。它一方面对众多金融服务进行打包加工,另一方面收集客户信息供成员机构共享。其建立和经营是各金融服务机构从冲突到协同的过程,对于中国金融业向综合化、全能化转型具有特别的意义。发达国家一些先知先觉着已经迈出了组建网上金融门户的第一步,例如去年4月,汇丰银行和美林证券就共同组建了一家提供网上银行和财务管理服务的公司――“美林汇丰”,其客户可以通过一个核心储蓄账户进行股票、债券、单位信托基金等投资,享受支票、借记卡、汇款、自动提款机等银行服务,并可以获得大量的市场信息。这一网站结合了两家机构在金融专业、创新服务、研究开发、地理分布以及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取得了初步了成功。银行业应充分把握网上支付工具这一优势,整合其他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以金融门户为发展方向,争取占据网络经济的核心地位。
展望未来,银行业将朝着以金融品牌为主导、以全面服务为内涵、以互联网络为依托、以物理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化、全球化、电子化、集团化、一体化的全能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银行业将在与新经济的紧密契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尽管有人曾经预言“谁都可以做银行”,但我深信,“什么都可以做”的银行绝不是可以轻易被消灭的“恐龙”。
四、奋起直追:中国新兴商业银行要做新经济的弄潮儿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格罗夭(Grove)曾经指出,“国际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迅速拉近不同社会之间的距离。在全球网络中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势将缩小,而决不会拉大”。互联网赋予了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历史性机遇,网络银行也给予了新兴中小商业银行超越占据绝对规模优势的大型竞争对手的机遇。网络银行的出现改变了以资产规模、机构网点数量、地域优势论“英雄”的传统经营思想,转为以获取信息能力、拥有信息量及分析处理信息,为客户提高优质金融服务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其投资少、维持费用低、辐射范围广、随时随地的接入、业务功能强大、信息传递快捷等种种优势,进一步为新兴商业银行后来居上提供了可能性。
新兴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是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契机。从国际形势来看,我国加入WTO以后,很快就会面临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银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国外银行在初始阶段可能采取避实就虚的市场竞争策略,即借重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弥补其营业网点和人力的不足,达到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抢占市场的目的。从国内形势来看,新兴商业银行只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机构网点数量现在和将来都无法与国有大商业银行相比,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走大摊子、高成本、低效率的发展道路,而必须运用高新科技手段争取客户、赢得市场。大力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可以在少增加甚至不增加网点和人员的前提下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资金实力。同时,大力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客户群体,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全局角度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强化“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传统银行业务和网
络银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即以传统银行业务支撑网络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以网络银行业务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网上银行的经验,我国新兴商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要明确市场定位,强调自己的服务特色。专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发展,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服务品牌,以特色化的服务赢得市场制胜的法宝――客户。
其二,要顺应形势,抢占先机。资料显示,全世界互联网的规模与信息流量大约9个月翻一番,而其成本同时下降50%,网上交易的金额至今年底将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潜在电子商务市场,亦将为网络银行业务提供巨大的商机。作为中小银行,应当认清形势,快速反应,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三,要更新观念,迎接挑战。要有超前的眼光,未雨绸缪,积极参与,迎接网络银行金融时代的到来。
――要有战略上的超前认识,改变传统上以分支机构网点多少、地理位置便利为主导的银行服务方式,把经营策略提高到全国乃至全球的战略高度,认识到网络时代客户资源的超国界性和无极限性;
――积极主动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可进行潜在网上客户的调查及跟踪,以此确定市场定位并进行网上银行业务设计,考虑哪些业务适合在网上、哪些业务应该先发展以及如何发展;
――开展银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通过建立金融创新工程小组,制定金融创新工程方案体系,保证银行业务品种创新的经常化、规范化;
――推进以客户为导向的银行战略,推行对客户的高附加值优质个性化理财服务;
――建立单个客户的资料信息库,详细分析、全面把握客户金融交易及投资个性; ――全面分析各类电子银行服务种类的成本效益及相对优势,制定出关于资源重点投放的考虑原则及相关服务推出的优先次序;检查网络银行对银行内部管理文化及运作的冲击,并作出相应的改变。
其四,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要确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适应业务发展需要,适应市场快速反应和产品创新需要,适应组织机构调整和管理需要的金融服务系统的网络银行建设目标。所采用的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必须基于先进的银行业务综合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移植性和升级能力,以保持科技开发的一贯性、兼容性和高起点,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网络银行业务最后的赢家将是能够提供统一的电子支付平台,做到全面兼容且多渠道,因此要超前进行电子化平台建设规划和客户信息资源的整合,为业务应用和新产品开发打好基础;加强有关世界及亚洲区内互联网业、网上商贸及电子银行发展的研究及资料调查,加快发展有关网上贸易融资的发展步伐,探讨国际贸易组织如SWIFT等利用网上操作的发展及影响。
其五,要重点开发,讲求效益。受资金实力限制,中小银行在信息网络建设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国外银行或国有商业银行那样过于集中的投入,可采用技术外包等形式,或者通过主动与信息技术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战略联盟,以良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保持银行的传统品牌和支付业务的优势地位。
其六,要加强培训,储备人才。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及网络银行发展概念的介绍,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一流专业水准的,即掌握网络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后,要防范风险,完善服务。庆期以来,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及时保持跟踪互联网应用以及保安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吸收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及时了解本国同业有关业务动向。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只要管理制度严格,技术手段先进,保护措施得力,能够切实把住对安全运行监测、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估等重点环节的控制,网络银行业务的风险还是能够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得到有效防范的。
结束语
新时代为银行业揭示了美好的前景,知识“爆炸”使银行业面临着跳跃性质变的巨大机遇,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综合化、全能化将成为贯穿未来银行业发展进程的主旋律,发展网络银行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正在演变为金融领域里一场迄今最为深刻的革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这场革命会更加迅速地到来。当代银行家必须高瞻远瞩、超前思维、灵活应变、占据先机,同时认清与机遇同在的挑战和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业的发展长河西钢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1世纪的商业银行应牢牢把握信息时代的脉搏,在积极推进自身经营管理变革的同时,以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推动人类经济模式的跃迁。
篇3:新经济时代投资体制的选择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分析,指出了新经济时代投资体制转变的迫切性,提出了新经济时代投资体制选择的方向。
一、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投资体制是指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投资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川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投资体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前的投资体制时期,二是改革开放后的投资体制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投资体制表现为国家充当投资主体,直接由国家筹措资金和分配资金的投资分配制。而且,人们认为投资就是搞基本建设,搞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这种投资体制在建国初期是比较可行的,它能够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用于符合经济规模的大型骨干项目,保证国民经济急需的建设。但随着国民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这种投资体制的单向流所产生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从“七五”计划开始,提出要把经济增长方式从追求速度的外延性扩大再生产转到注重内涵性扩大再生产轨道上来。但实际上并未取得长足进展,人们往往把基本建设投资同技术改造投资一起安排,认为是固定资产投资。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投资体制全面推进拨改贷,逐步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局面。目前,在国家是投资主体的同时,地方、部门、企业、金融机构也都成为投资主体;资金来源上,有国家预算资金、地方和部门机动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等,有时还向社会发行证券筹集资金。投资方式上,也逐步从行政分配转向招投标,引人竞争机制、租赁补偿贸易、国内合资、中外合资等,现在又逐步发展到企业兼并和企业集团重新组合等。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西方国家经济规则接轨,我国的投资体制不断调整和转变,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人类社会经济的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一个国家的投资体制必然要顺应和适应这一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递进,使我们已经走进了新经济时代。我们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投资体制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调整我国的投资体制并加快其战略、战术上的转变。
二、新经济时代投资体制的转变
我国传统的投资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它抹煞了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形成了投资需求的“饥饿症”,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形成,降低了投资的效率和质量。居民投资渠道太少,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间接融资比重较高,加上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效率,尤其是网络革命的到来,都要求我国的投资体制必须转变、
199!〕年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fz]还有经济学家把“新经济”定义为是“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以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推动所引起的经济发展新格局”。[3]美国作为新经济代言人,我们关注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发现美国经济增长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国股市的狂热增长推动了经济增长;其二,在美国的新经济中,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为标志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提高了经济的供给能力。同时由高科技股推动的股市飘升刺激了经济需求,这种由高科技带动的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造成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归纳起来,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在新一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化以及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呈现出了经济全球化、资金流动国际化、金融自由化以及资金配置最优化等特点,由此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说明高科技产业是个支点,而资本市场是个杠杆。
“资本市场”这一全球化概念在我们国家已不再陌生,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大陆100首富企业家榜首的刘永行曾坦言,做产品是一分一分地赚,做品牌是一毛一毛地赚,做资本是一块一块地赚。海尔在冰箱、彩电大举占领全球市场后,现在也要进军金融市场,企业融资进人资本市场已成为我们社会微观经济细胞的未来发展走向。
目前在金融市场上,世界虚拟资本已经超过实物资本60倍,全球每年150万亿美元的交易额中,98%都与实体经济无关。根据国际权威组织的计算,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值已达301800亿美元。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年全球生产总值为30100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股票生产与全球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超过100 %。另据统计,全球每年的实物贸易总额约为6万亿美元,而金融贸易却高达60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的超高速发展证明了新经济的主要市场已变成资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超高速发展已经把实体经济远远抛在了后面。[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衍生出的中国股市已风风雨雨走过了10个年头。十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市场总值达4万多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上市公司已超过1000家。[5]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依然严重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融资体制与结构更加科学,保证股市走向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如何引导上市公司的产业布局和地区布局,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推动“二板市场”的创立,为中国企业改善融资环境,为风险融资提供退出通道,全国巨额存量资产如何通过流动和重组来发掘其巨大的经济潜力;中国企业如何实施兼并、收购和重组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本怎样运营和扩张;如何发展中国的投资,建立优势企业集团等问题,都是我们在完善投资体制时应重点考虑的。
篇4:西方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启示
西方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启示
摘要:本文在对网络银行定义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数字经济大潮中的西方网络银行发展的三种战略,并给出了相应的启示,以期对我国网络银行业的发展起到前瞻性的作用。1995年10月18日,全球首家以网络银行冠名的金融组织--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打开了他的“虚似之门”,它标志着一种新的银行模式诞生,同时对具有3历史的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究竟什么是网络银行?是否一家拥有互联网网址和网页,但是其中只有24家被《在线银行报告》(Online Banking Report)列为“真正的.网络银行”,因为只有在这24家银行的网站上客户才可以查询帐户余额、划拨款项和支付帐单;而更多的网站只是提供银行的历史资料、业务情况等信息,而没有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美国最著名的网络银行咨询公司高莫斯(Gomez)要求在线银行至少提供以下五种业务中的一种才具有进入网络银行评价体系的资格:网上支票帐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信货。笔者认为网络银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网络银行(Netbank of Internet Bank)又可称为纯网络银行(Internet-Only Bank)是指没有分支银行或自己的自动柜员机(ATMS),仅以网络作为交易媒介,提供以五种服务中至少一种的金融机构。广义网络银行则包括纯网络银行、电子分行(E-Branch)和远程银行(Remote-Bank)。电子分行是指在同时拥有“实体”分支机构的银行中仅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远程银行是指同时拥有ATMS、电话、专有的家用计算机软件和纯网络银行的金融机构。本文所指的“网络银行”适用广义的网络银行定义,而对狭义的网络银行则用“纯网络银行”表示。
自首家纯网络银行开业以来,其数目就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长。在末可进行交易的金融网站有103个,到10月这个数字达到350个;到19末已经跃升至1300个。根据美国Gartner Groups Dataquest公司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49%的美国家庭拥有家用计算机,37%的家庭能够并且已经接入互联网;到,这两个数字有望分别达到65%和58%。它们的研究还进一步指冉,截止年末,约有
700万个家庭是通过家用计算机获得银行金融服务的,这些家庭占到美国家庭总数的7%左右;在20底,约有1830万个家庭会这样做,而且几乎全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这意味着每年的增幅将达到41%。同时,美国银行家协会主席吉姆;库伯逊指出,1998年通过非网络银行分行进行交易的业务量下降 了三分之一。“”无论如何,趋势是明显的,网络银行将凭借存款利息高和实时方便、捷成本低、功能多的24小时服务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喜爱,其自身数目也在迅速增长,成为未来银行业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许网络银行的产生将彻底改变只有金融“恐龙”才能垄断银行业务的历史。据《在线银行报告》提到的133家真正的网络银行“中,就资产而言,有109家未能齐身于美国最大的100家银行之列。下面将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分为大银行发展战略、社区银行发展战略和纯网络银行发展战略三部分进行分析。
一、大银行的网络银行发展战略
对于大银行而言,网络银行通常是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或者是银团控股的子公司,成为其发展新客户和稳定老客户的手段。实践申,这些虚拟机构几乎总是比大银行中其它部门发展得快、以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银行 蒙特利尔银行为例:19,该行拥有3・4万名员工,1250个分支机构和700万名顾客。10月,该行设立了名为Mbanx的网络银行,并预测在5年内其网络银行的客户会达到1亿以上。 大银行在开发网络银行业务时有两种发展战略:一是收购现有的纯网络银行;二是组建自己的网络银行分支机构。
1、收
[1] [2] [3] [4] [5]
篇5:简析新经济时代下网络销售策略
简析新经济时代下网络销售策略
摘要:虽然有很多人不承认现在己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无可否认,互联网己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改写了经济社会运行的部分规则,使得信息更加公开化,市场透明化程度更高,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获取利润,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以及渠道建设。
关键词:分销渠道;网络营销;策略
1 传统分销渠道受到新经济的挑战
传统的分销渠道,通常是以下的模式:厂家分销商……下级分销商……用户。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许多新的营销模式的出现,尤其是戴尔公司直销模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传统渠道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渠道扁平化,尽可能地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受到愈来愈多企业的瞩目。在中国,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服务手段单一,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比较保守,因此采用直销的方式对国内企业来说还不现实。但是,分销渠道扁平化,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获取本已不丰厚的利润应是今后企业的共同追求。
1.1产品多样化的挑战
为抵御分销单一产品所面临的巨大市场风险,分销商们一般都经营多种产品,以求保证收益的稳定性。但是多样化的产品势必会分散分销商的精力,而终端市场的开拓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依赖分销商的人、财、物力投入,分销产品的种类多,单一产品投入就少:投入少,销量就会萎缩,厂家的市场地位就动摇。
1.2“搬箱子”销售与客户需求满足之间的差异
所谓“搬箱子”是对当前分销商业务的形象写照,即分销商从厂家那里搬回“箱子”产品,然后通过销售把“箱子”转移给用户,这是简单的销售。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产品本身以外的非产品部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的个性化和时尚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分销商还停留在以往“搬箱子”的水平上,他所能提供的服务与顾客所想得到的服务之间就存在巨大的缺口。
1.3产品微利和企业回报降低的挑战
高利润行业会吸引行业外厂家进入并最终使行业利润率下降,达到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因而成熟的市场是微利的市场,过多的销售环节会摊薄利润,使企业的收益降低。
1.4对分销商的冲击
分销代理制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风行全国,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采用该模式,寻找国内的销售渠道代理产品销售。跨国公司并非不想在中国建立一套自己的销售网络体系,按照自己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是地域广阔的中国使外企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但是,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利润的降低,仅仅通过增加分销商数量、提高销售额已不能使得厂、商共荣,过高的销售成本已冲减了增加的利润。冗长的销售渠道使信息传递速度放慢,市场反馈迟钝,低级分销商无法跟上厂家的的步伐,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产品的各种信息,不能配合厂家全国范围的促销活动;而厂家也无法快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实行渠道扁平化对分销商的最大冲击就是那些管理水平低、市场开拓能力差、人员职业素质低、信息收集和反应速度慢的分销商势必会被逐出市场。这样,一方面脱颖而出的分销商和厂家可以从削减渠道结构、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费用得到更多的利润分享;另一方面厂家也可从及时反馈的`市场信息中确定下一步的营销策略。
2 网络营销策略
2.1消费者策略
网络营销传播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均是消费者导向的,这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要求。主张“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寻求“我们想要的消费者”,不仅应实实在在地体现到网络营销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应持续不断地贯穿于下一轮网络营销传播的始终。随着整合营销传播在网络营销中的运用,“消费者为王”已不再是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网络营销的重点不是争取消费者,而是保持并增强消费者群体。网络商业服务把消费者推上权利的宝座,给予消费者以从未有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使得拥有消费者数量成为判断商家实力的标准。这个时候,消费者是无价之宝,是一个网站发展的主要基础和重要保证,谁拥有消费者,谁就拥有未来。
大量的事例表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飘忽不定的。如何抓住一“点”而过的消费者,需要制订积极互动的消费者策略。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且爱萝卜者随时会转变成爱白菜,但在这些飘忽不定的变幻之中,仍有一些规律可以遵循。一旦你掌握了他们的心理图像之后,消费者策略便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2内容策略
作为一个品牌,是由内容和形式组成的。品牌本来是几个文字、几个符号、几个标志,这是形式。品牌的内容是提供的实在的服务、对消费者的承诺以及对消费者的忠诚反应。如新浪的名称起得响亮,浪就是IN—TERNET的海浪,新就是全新的海浪。新浪的标志以一堆黄色的诱惑再加上几个诱人的字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关键的是新浪的品牌内容:最快的滚动新闻、最全的新闻、最快的更新速度、最简洁的栏目结构、最让人放心的服务承诺。品牌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每一个员工脚踏实地的结晶。
内容策略最富实质性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提升品牌形象的利器,也是品牌价值最有力的催生者。新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再是一顶漂亮的帽子,谁都可以拿来加冕,然后四处招摇。在今天的互联网业,“资本游戏”的做法已经有些过时,讲“传奇故事”的再也无法获得投资家们的青睐,把自己的企业贴上“e”标签越来越不重要,而且反倒显得有些俗不可耐,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的“站主”该考虑如何去赚钱了。互联网要发展,不能老是停留在炒作网络概念的层面,既然“com”的标签乏术,那我们就应该考虑考虑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了。也许贝索斯在客户市场上无限度地“跑马圈地”的模式有些好高骛远,因为互联网业拒绝“执著”,需要灵活的、面向市场变化能够作出快捷反应的商业模式。内容策略加上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是网络公司绝处逢生的有效规则。
篇6:新经济时代的ERP
新经济时代的ERP
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e-ERP思想将企业资源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了全球。e-ERP支持企业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营销环境下,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寻求客户和供应商,扩大市场覆盖面、降低采购成本。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e-ERP支持企业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实现一对一的营销和服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个性化的服务发展和培养忠诚客户。
e-ERP思想继承了原ERP对物流、工作流管理的思想,对企业可利用的所有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综合管理,e-ERP思想认为这是企业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基础。同时,除了对原有ERP在企业内部管理思想的继承,e-ERP更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成为可能。
实施e-ERP系统,企业可以迅速建立起以企业为核心的B2B企业电子商务应用(ASP)模式,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订单执行成本),扩大市场机会,直接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转变为电子商务模式。
e-ERP系列产品继承了传统ERP对企业内部的完善管理,结合企业电子商务门户和B2B扩大了销售市场和采购市场,加快了商务进程。
通过e-ERP,全面实现CRM的概念,紧密结合Internet技术,为企业实现最好的`客户满意度。企业的客户在个性化的用户界面,享受互动性的交流,能在一对一的基础上满足客户人性化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流程更加合理、规范,衔接更加平滑,生产效率更高,库存占用资金更少。更重要的是企业各层领导都可以迅速地、准确地、及时地得到所需的报表,能够对市场作出最及时的反映。
篇7:新经济时代的新规则
新经济时代的新规则
一、摩尔定律(More Law), 建立主动出击的机制
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Gorden More)曾预言计算机芯片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半数下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提示了企业建立定时出击机制是迎接新经济挑战的基本前提。企业危机最根本的是创造力危机,因此不仅要把创新作为管理永恒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创新的时效管理,主动地、科学地排定创新步伐,这种观念称之为定时出击(Time Pacing)。
二、特卡法则(Metcalfe Law), 树立市场价值观念
3Com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因特网的用户大概每半年翻一番,通信量大概每百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造成了对网络预期效益的"牛气"冲天。
三、马太效应法则(Matthew Law), 重视无形资源管理
所谓马太效应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观念,一种心理感受,但对行为有着巨大影响。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滚动累积,出现强烈反差,两极分化,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这就是马太效应。在网络经济中,考虑人性的效益管理日益重要,效应成为企业竞争致胜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源。
四、边际标准法则(Margin Law), 加强投入产出分析
所谓边际值表示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引起因变量变化多少,即因变量的.变化率。在新经济中,知识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土地、人工、原料,甚至资格都可以视为有限的资源,但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成为最有活力的生产要素,知识不仅可以节约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原料、金钱、时间……而且可以用知识生产更多的知识。用知识创造财富,只有知识开发费用,应用范围越大,共享程度越高,创造的财富越多,“物以多为贵”,知识的复制的分发的边际成本不是递增而是递减,趋向于零,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边际标准规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五、互动整合法则(Mutual aid Law), 深化“鼠标+水泥”认识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是对立统一体,相比较而存在,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提出“新经济须建立在旧价值上”的观点;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把传统经济与新经济对立起来,“论争的双方都有错误”。网络经济有泡沫,但不是主流,所以国外现在流行用“鼠标+水泥”形容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整合关系,这才是正确的认识。中国企业要深化对加号即整合的认识,要把加号升级为双向箭号,要突出抓好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良
[1] [2]
篇8: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战略选择探讨
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战略选择探讨
在过去的20世纪,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而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又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迈入了小康社会.继往开来,在21世纪的开端,我们党又立下誓言,在新的世纪里,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振兴中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作 者:卢黄熙 作者单位:海军广州舰艇学院 刊 名:广东党史 英文刊名:GUANGDONG DANGSHI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篇9: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银行的探讨
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银行的探讨
柳巧玲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210009)
[摘 要]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网络银行的诞生。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银行的运作及其功能,并对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银行 互联网
Discussion of Network-bank Under Electronic Commerce Age
Liu Qiaoli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promotes the 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bank,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otion and functions of network-bank under electronic commerce age, and discusses the difficulty, which exis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bank under electronic commerce age.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Network-bank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不断普及,
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整个商务系统也发生了巨大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Internet进行新型的商务活动,这样就导致了电子商务的出现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网络银行的诞生与发展,1995年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建立,被一些观察家看作是网络银行开始诞生。
一、网络银行DD电子商务送给银行的礼物
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因特网进行商务活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商业运营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包括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市场分析等各项商业活动。这些商务活动的特点就是直接通过因特网参与商业活动,运用综合信息技术,以提高贸易伙伴间商业运作效率为目标,将交易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用电子方式传递和处理,进而使整个商业活动运作过程实时化、直接化,电子商务具有交易虚拟化、动作成本低、交易效率高和透明度高等显著优点。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网上物流、信息流、货币流三者的统一,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得首先解决货币流的畅通这一难点。银行作为支付结算的最终执行者,在电子商务中起着联系买卖双方的重要作用,但电子商务活动需要的是新型网上支付手段,它能使交易跨越地域与时空、实现安全、方便的实时的网上支付。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电了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网上支付,电子商务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它就成了“虚拟商务”。因此,网络银行的诞生,既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电子商务时代下的网络银行的'运作及其功能
电子商务离不开资金流,离不开网络银行服务。而银行业务的拓展、服务模式的转变也离不开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持。在任何情况下,资金的支付、清算都是完成和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一环。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商家和消费者的开户银行提供资金支付支持,有效的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银行带来了机遇,电子商务技术为突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拓展和延伸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武器。它以优质、快捷、全面的服务为人们展现了未来银行的思维模式,成为金融发展的方向。网络银行的诞生使客户在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只要使用一台个人电脑,通过因特网进入银行网站,就可以获得各项所需的服务,例如开户、销户、支付、转账、查询、汇款、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各项业务。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快捷地办理银行业务。
1.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银行的运作
【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