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

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

2023-02-11 08:34: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傲游小土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

篇1: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

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 -诗词大全

胡无人行

作者:吴筠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篇2:胡无人行,胡无人行李白,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

胡无人行,胡无人行李白,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 -诗词大全

胡无人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空馀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篇3:李白《相和歌辞·胡无人行》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诗词注释】

⑴南朝梁王僧虔《技录》中有《胡无人行》,乃李白此诗所本。

⑵“严风”句:谓冬天的寒风将雪刮起,塞外湖沼边的水草凋零。严风,冬天的风。海,胡地沙漠中的湖沼,即所谓“海子”。

⑶“筋干”句:意谓胡人的弓强马壮。筋,指弓弦。干,指弓体。《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浸渍)角,夏治筋,秋合三材。骄,马强壮的.样子。

⑷“汉家”二句:谓汉家派猛将与胡兵交战。《史记·匈奴传》:(公元前87年,武帝元光二年)汉伏兵三十余万马邑旁。《汉书·霍去病传》: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嫖姚校尉。颜师古注:嫖姚,劲疾之貌,。霍嫖姚,即霍去病,这里泛指猛将。

⑸“流星”二句:言战士腰插白羽箭,宝剑出匣,光芒四射。流星,喻箭之疾速。秋莲,喻宝剑洁白清冷。

⑹“天兵”二句:写胡汉交兵。汉兵在大雪纷飞中,开赴玉门关;胡兵射箭如沙,顽强对抗。天兵,王师,即汉家军队。

⑺“云龙”句:喻两军厮杀之激烈,如龙虎相斗。《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⑻“太白”句:谓这次战争,胡兵可被打败。太白,星名,一名启明星,传说此星主杀伐,诗文中常指战事。摧,挫败。

⑼旄头灭:消灭胡兵。旄头,也作髦头,即昴星,为胡星。这里代指胡兵。

⑽紫塞:北方边塞。晋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⑾诗末一本还有五句:“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用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其中“但歌”二句引汉高祖刘邦《大风歌》词入句。苏轼等人谓这几句为后之好事者画蛇添足,按诗意,应删去。

【作品译文】

严寒的北风吹来霜雪,海子边的牧草尽凋零。胡人骏马,筋干精坚,骄气昂然。

我汉家战士三十万,一点也不示弱,有汉朝霍嫖姚一样的将军领军。

流星白羽箭袋腰间插着,秋莲样的剑花光耀剑匣。

我朝天兵在雪光照耀下,直驱玉门关。胡人强虏的飞箭如沙瀑一样射穿我军将士的金甲。

云龙风虎尽呈威风交战,待到太白金星与月共辉的时候,敌军将被摧毁。

敌人可摧毁,敌军头领被剿灭,履胡人之肠涉胡人之血。

悬胡人于青天之上,埋胡人于紫塞之傍。

胡人无战士,我国家才会兴旺。

【诗词鉴赏】

《胡无人》是一首以汉代唐,描写一次出征,向胡兵展开激战的战歌。诗的内容与安史之乱时的情景不合,并非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末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胡人只能指胡酋胡将胡兵。李白在诗中极力描写卫、霍等汉将的英勇无敌,这是针对李林甫所谓 “胡人勇决习战”的,该诗为反对李林甫的建议而作。

此诗写胡汉交战。“汉”并非特指汉朝,汉朝以后,凡中原汉族所建立的王朝,皆称“汉”。诗人站在中原汉族的立场上,希望汉军战胜胡兵,清除中原汉族疆域边境上北方游牧民族贵族武装的侵扰,让边疆人民过上宁静的生活。此诗的主题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全诗可分为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胡汉两方兵强马壮。首句写边地风雪凋草,为烘托战争的残酷。极力描写胡汉双方兵强马壮,暗示将有激烈的战争发生。写汉军的人多势众,将谋兵勇,反映出诗人希望汉军克敌制胜的感情倾向。中间四句为第二段,以龙虎交战为喻,写战斗的激烈。“天兵照雪”、“虏箭如沙”,如黑云压城,使人不寒而栗。剩余部分为第三段,表达诗人希望汉军大败胡兵,进而彻底消灭胡人的强烈愿望。

有无“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用猛士守四方”这三句诗不能确定,若加上这三句对全诗则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是全诗的要害。

篇4: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相和歌辞・胡无人行僧贯休,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的意思,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相和歌辞・胡无人行僧贯休,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的意思,相和歌辞・胡无人行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作者:僧贯休  朝代:唐  体裁:乐府   霍嫖姚,赵充国,天子将之平朔漠。肉胡之肉,

烬胡帐幄,千里万里,惟留胡之空壳。边风萧萧,

榆叶初落,杀气昼赤,枯骨夜哭。将军既立殊勋,

遂有胡无人曲。我闻之。天子富有四海,德被无垠。

但令一物得所,八表来宾,亦何必令彼胡无人。

篇5: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相和歌辞・胡无人行徐彦伯,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的意思,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相和歌辞・胡无人行徐彦伯,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的意思,相和歌辞・胡无人行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作者:徐彦伯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十月繁霜下,征人远凿空。云摇锦更节,海照角端弓。

暗碛埋砂树,冲飙卷塞蓬。方随膜拜入,歌舞玉门中。

篇6: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相和歌辞・胡无人行聂夷中,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的意思,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相和歌辞・胡无人行聂夷中,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的意思,相和歌辞・胡无人行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作者:聂夷中  朝代:唐  体裁:乐府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篇7:《胡无人·丈夫出门无万里》翻译赏析

《胡无人·丈夫出门无万里》翻译赏析

《胡无人·丈夫出门无万里》作者为唐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须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

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

【前言】

《胡无人》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抗金杀敌、气吞云汉的英雄。诗中先写英雄的外貌与志向,展现英雄叱咤风云的气概;再写英雄与金人作战的情景,表达了这位英雄的勇敢;最后写敌人投降,讴歌胜利,是对英雄的赞赏,也是自我表白。诗长短间用,节奏高昂,用语毫无雕琢,始终贯串着“气可吞匈奴”般的豪壮。

【注释】

⑴胡无人: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十列于《相和歌辞》,题为”胡无人行“。南朝梁王僧虔《技录》中有《胡无人行》。

⑵“须如”二句:磔,直立张开的样子。棱,瘦劲之貌。二句写英雄外貌,《晋书·桓温传》云桓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

⑶风云之会:《易·系辞》:“云从龙,风从虎。”后世因以龙虎与风云相际会,比喻人遇良机贤主。

⑷追奔:追逐奔逃的敌人。

⑸露宿:在室外或野外住宿。

⑹蹋:同“踏”。

⑺铁衣:古代战士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⑻碛:沙石堆积之地。

⑼雨飒飒:形容铁甲摩擦及行走沙石中的声响。

⑽陇:陇山,在甘肃、陕西交界处。

⑾凭凭:雷声。形容鼓声响亮。

⑿穷虏:穷途末路的敌寇

⒀降款:投降的文书。

⒁丘陵:比喻高大或多。

⒂中华:指中原。

⒃汗血马:大宛名马,汗出如血红,日行千里。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征西域,斩大宛王,得汗血马归。

⒄东夷: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

⒅霜毛鹰:羽毛雪白的鹰。唐新罗、扶余国曾贡白鹰。

⒆群阴:各方敌人。

⒇报主:报答皇上、国家。

【翻译】

胡须像刺猬的刺一样张开,面孔像紫石一般瘦劲。大丈夫驰骋疆场,转战万里不在话下;犹如飞龙升天,猛虎下山,风云际会,马上可以立功彪炳。追逐逃跑的敌人,月夜在青海头露宿;攻打敌人的城池,半夜里踏着黄河的坚冰。穿着铁衣,在沙石中行军,声如飒飒风雨;战斗在陇上,战鼓敲响,如雷声凭凭。半夜三更,穷途末路的敌寇被迫送上了降表;到天亮时,缴获的衣甲,堆积得如同山陵。中国人初次见到敌人进贡的汗血宝马,东方的夷狄,再次献上了洁白的老鹰。所有的敌人都已震慑拜服,中华的声威如太阳般东升。胡虏再没人敢于顽抗,大宋的国势终于复兴。大丈夫报效祖国就应该如此,可笑穷书生老死蓬窗,一事无成。

【赏析】

诗用乐府旧题,首先便在题“胡无人”上做文章。要使“胡无人”,就必须宋有人,所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抗金杀敌、气吞云汉的英雄。这一想象,正是他一向感叹的“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的表现。

开头四句,写这位英雄的外貌与志向。诗描绘他胡须如同刺猬刺一样直竖,面如紫石,刚毅强健,直接把他叱咤风云的气概展示出来。值得注意的是,陆游在这里是借用了桓温的形象,而桓温是晋朝北伐的英雄,由此可见诗人所塑造的英雄所包含的寄托。接着,诗把英雄的大志与时运相结合,说他志在立功异域,驰骋万里,又逢国家多事,君王求贤,所以立时际会风云,大展身手。这样一起,雄健排挞,为下文铺叙打好了基础。

“追奔露宿”以下四句,写这位英雄与金人作战的情景。诗写他在万里青海头,月夜追逐敌人,踏着黄河坚冰,夺取敌人的城市,身穿铁甲,不管风吹雨打,奋勇战斗,与敌对垒,战鼓如雷。诗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争片段,凝练地表达了这位英雄的勇敢,把场面描绘得高昂激烈。读这些诗句,不由使人想起唐人的边塞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陆游诗中所写的战斗场面,与唐人这些边塞诗十分接近,而在诗意上更具有积极的意义,杀气腾出纸上。

“三更穷虏”以下六句,写敌人投降,讴歌胜利。诗从各方面来反映战争的结果———敌人送降表、缴获衣甲堆积如山,汗血马、霜毛鹰入贡,诗以热情洋溢的笔墨予以一一拈出,充满了喜悦之情。随后,诗转入赞叹,说宋朝如同太阳,扫除了阴翳,胡无人,宋中兴,写得十分酣畅。这样,逼出了总的议论:大丈夫就应该这样,为国立功,永垂青史,不能白首蓬窗,一事无成。末两句是对英雄的赞赏,也是自我表白。陆游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希望驰骋疆场,手刃敌寇,也无时无刻不为自己没有立功的机会而悲慨失望。因此,诗中所写的理想化的英雄,实际上正是陆游在把自己理想化,企图通过理想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得到暂时的满足。

诗长短间用,节奏高昂,用语毫无雕琢,始终贯串着“气可吞匈奴”(《三江舟中大醉作》)般的豪壮,这就是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的主旋律。

篇8:陆游诗词《胡无人·丈夫出门无万里》

须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

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

【前言】

《胡无人》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抗金杀敌、气吞云汉的英雄。诗中先写英雄的外貌与志向,展现英雄叱咤风云的气概;再写英雄与金人作战的情景,表达了这位英雄的勇敢;最后写敌人投降,讴歌胜利,是对英雄的赞赏,也是自我表白。诗长短间用,节奏高昂,用语毫无雕琢,始终贯串着“气可吞匈奴”般的豪壮。

【注释】

⑴胡无人: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十列于《相和歌辞》,题为”胡无人行“。南朝梁王僧虔《技录》中有《胡无人行》。

⑵“须如”二句:磔,直立张开的样子。棱,瘦劲之貌。二句写英雄外貌,《晋书·桓温传》云桓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

⑶风云之会:《易·系辞》:“云从龙,风从虎。”后世因以龙虎与风云相际会,比喻人遇良机贤主。

⑷追奔:追逐奔逃的敌人。

⑸露宿:在室外或野外住宿。

⑹蹋:同“踏”。

⑺铁衣:古代战士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⑻碛:沙石堆积之地。

⑼雨飒飒:形容铁甲摩擦及行走沙石中的声响。

⑽陇:陇山,在甘肃、陕西交界处。

⑾凭凭:雷声。形容鼓声响亮。

⑿穷虏:穷途末路的敌寇

⒀降款:投降的文书。

⒁丘陵:比喻高大或多。

⒂中华:指中原。

⒃汗血马:大宛名马,汗出如血红,日行千里。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征西域,斩大宛王,得汗血马归。

⒄东夷: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

⒅霜毛鹰:羽毛雪白的鹰。唐新罗、扶余国曾贡白鹰。

⒆群阴:各方敌人。

⒇报主:报答皇上、国家。

【翻译】

胡须像刺猬的刺一样张开,面孔像紫石一般瘦劲。大丈夫驰骋疆场,转战万里不在话下;犹如飞龙升天,猛虎下山,风云际会,马上可以立功彪炳。追逐逃跑的敌人,月夜在青海头露宿;攻打敌人的城池,半夜里踏着黄河的坚冰。穿着铁衣,在沙石中行军,声如飒飒风雨;战斗在陇上,战鼓敲响,如雷声凭凭。半夜三更,穷途末路的敌寇被迫送上了降表;到天亮时,缴获的衣甲,堆积得如同山陵。中国人初次见到敌人进贡的汗血宝马,东方的夷狄,再次献上了洁白的老鹰。所有的敌人都已震慑拜服,中华的声威如太阳般东升。胡虏再没人敢于顽抗,大宋的国势终于复兴。大丈夫报效祖国就应该如此,可笑穷书生老死蓬窗,一事无成。

【赏析】

诗用乐府旧题,首先便在题“胡无人”上做文章。要使“胡无人”,就必须宋有人,所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抗金杀敌、气吞云汉的英雄。这一想象,正是他一向感叹的“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的表现。

开头四句,写这位英雄的外貌与志向。诗描绘他胡须如同刺猬刺一样直竖,面如紫石,刚毅强健,直接把他叱咤风云的气概展示出来。值得注意的`是,陆游在这里是借用了桓温的形象,而桓温是晋朝北伐的英雄,由此可见诗人所塑造的英雄所包含的寄托。接着,诗把英雄的大志与时运相结合,说他志在立功异域,驰骋万里,又逢国家多事,君王求贤,所以立时际会风云,大展身手。这样一起,雄健排挞,为下文铺叙打好了基础。

“追奔露宿”以下四句,写这位英雄与金人作战的情景。诗写他在万里青海头,月夜追逐敌人,踏着黄河坚冰,夺取敌人的城市,身穿铁甲,不管风吹雨打,奋勇战斗,与敌对垒,战鼓如雷。诗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争片段,凝练地表达了这位英雄的勇敢,把场面描绘得高昂激烈。读这些诗句,不由使人想起唐人的边塞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陆游诗中所写的战斗场面,与唐人这些边塞诗十分接近,而在诗意上更具有积极的意义,杀气腾出纸上。

“三更穷虏”以下六句,写敌人投降,讴歌胜利。诗从各方面来反映战争的结果———敌人送降表、缴获衣甲堆积如山,汗血马、霜毛鹰入贡,诗以热情洋溢的笔墨予以一一拈出,充满了喜悦之情。随后,诗转入赞叹,说宋朝如同太阳,扫除了阴翳,胡无人,宋中兴,写得十分酣畅。这样,逼出了总的议论:大丈夫就应该这样,为国立功,永垂青史,不能白首蓬窗,一事无成。末两句是对英雄的赞赏,也是自我表白。陆游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希望驰骋疆场,手刃敌寇,也无时无刻不为自己没有立功的机会而悲慨失望。因此,诗中所写的理想化的英雄,实际上正是陆游在把自己理想化,企图通过理想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得到暂时的满足。

诗长短间用,节奏高昂,用语毫无雕琢,始终贯串着“气可吞匈奴”(《三江舟中大醉作》)般的豪壮,这就是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的主旋律。

【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相关文章:

1.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相和歌辞?胡无人行僧贯休,相和歌辞?胡无人行的意思,

2.胡佩兰颁奖词

3.胡大海简介

4.胡亥简介

5.胡杨树作文

6.胡忠颁奖词

7.胡锋工作总结

8.胡七一演讲稿

9.秋胡行,秋胡行陆机,秋胡行的意思,秋胡行赏析

10.古别,古别胡宿,古别的意思,古别赏析

下载word文档
《胡无人行,胡无人行吴筠,胡无人行的意思,胡无人行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