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堂再现生命活力
“鬼魂在心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人文课堂再现生命活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人文课堂再现生命活力,欢迎阅读!
篇1:人文课堂再现生命活力
人文课堂再现生命活力
---- 《老师领进门》和《三顾茅庐》案例分析
面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享受着孩子们给我的惊喜,此时此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人文课堂的生命力。
案例一 :《三顾茅庐》教学片断
师:诸葛亮作为当今大贤,人人都渴望得到。也就是说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肯定有不少的人诚心诚意地邀请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出山。面对这一状况,刘备为了不重蹈前人覆辙,他该想些什么?作好哪些思想准备?
生:“别人都没有请到诸葛亮,刘备一定要比他们更诚心。”
生:“刘备要作好失败的思想准备,有可能会碰一鼻子灰。”
生:“如果我是刘备,我就先去调查,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失败,然后自己吸取教训。”
师:“光调查那些曾经邀请过诸葛亮的人够吗?”
生:“还要调查诸葛亮。”
师:“调查他什么?”
生:“调查他为什么不愿出山。”
师顺水推舟:“我们假设刘备真的作了调查,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刘备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别人都不诚心。”
师反问:“难道他们都不是诚心诚意去邀请诸葛亮的吗?”
生:“诚心是诚心的,但还不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学生立即改口)
师:“要怎样才算够?”
生:“要能打动诸葛亮。”
师强调了一遍学生的话:“是要能打动那么多人的诚心诚意都没有被打动的诸葛亮。”
师:“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刘备究竟是何等的诚心诚意。”
……
案例二 :《老师领进门》教学片断
师:“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已经在 许多 老师的门下接受过教育了,其中你最尊敬的、最难忘的老师是谁?”
生:我最难忘的是 李 老师,因为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她的茶杯,她非但没有怪我,还关切地问我有没有划破手。
生:我最尊敬的是 徐 老师,因为我留长发,每次洗完澡,她都帮我吹头发。她很像我的妈妈。
师:“是啊,关心教育我们的老师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可是有人说,时间如流水,能冲淡一切,谁也无法保证,几年后,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我们还能清晰地记着这些老师,记着他们的恩情。然而,让我们感动的是,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伟人、名人都对自己的启 蒙 老师念念不忘,几十年后,还要去寻找、拜访,被传为佳话。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 学生阅读课外小资料《伟人尊师的故事》。)
师:“读了这四个小故事,你有何感想?”
生:“我读了这四个小故事,觉得很感动。毛泽东是万人崇拜的国家主席,可他还恭恭敬敬地给私塾老师敬酒。”
生:“这四个小故事讲的都是一些伟人、名人。他们尊敬启 蒙 老师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师:“他们这份浓浓的尊师爱师之情让人钦佩。现在就让我们去体会一下大作家刘绍棠对小学启 蒙 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吧。“
……
师: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我们已了 解了田 老师其人,理解了作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揣摩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写下这么一篇感人至深文章。
生:我觉得是因为作者对 田 老师难以忘怀的感情。
生:是作者对 田 老师的感激之情。
师:“记得有一句名言: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到处充满着美好的事。同样,如果我们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发现周围原来有那么多值得一辈子记住的人。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伟人、名人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后,都不忘去感谢自己的启 蒙 老师,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师:“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那些曾经关心、帮助、教育过自己的熟悉的或陌生的人说几句心里话。”
下面的话节选自学生的课堂小练笔。
“妈妈,你每年都给我过生日,我却从来不知道你的生日,女儿一定要为你过一个生日。”
“徐老师(生活老师),你真像我们的妈妈。可我却总是不把你放在眼里,老惹你生气。请你相信我,我以后再不会这样了。”
……
反思 :
一、走进文本,接受人文陶冶。
这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人文色彩浓厚。为使学生受到文章中人文情怀的感染,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
案例 ( 一 ) 以一个看似和课文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问题引出对课文的研读,这一出乎意料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并把他们迅速引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中,学生纷纷以刘备自居,一个个陷入了沉思中。之后,热烈的讨论引发了课堂的一个小高潮。学生不仅意识到了刘备此行的艰难,对他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所表现出来的诚心、耐心和决心会体会得更深刻,而且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社会生活能力。
案例 ( 二 ) 通过让学生回忆老师关心教育自己的事,感受伟人的尊师故事,学生心中那根尊师爱师的.心弦被拨动了,课堂的情感基调也被奠定。学生带着亲身感受再来学习课文,就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真正走进了文本,对刘绍棠尊师爱师的深情油然而生敬意,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也有了自己新的思考。
二、走近作者,感受人文情怀。
“文章不是无情物”,历来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剖析作者的内心感受会使学生受到人文的触动。案例 ( 二 ) 在课堂即将进入尾声时,引导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揣摩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写下这么一篇感人至深文章。因为有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深层把握,学生就不难体会到这是作者心中那份浓浓的尊师爱师之情的再现。
但教学过程并未结束,教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紧紧抓住学生那颗被感动的心灵,把他们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教学由浅显向纵深推进,课堂小练笔中学生发自内心的话语,正是他们心中情感的释放、生命的涌动,也是教师对学生潜在的人文意识的召唤。由此,人文熏陶和感染也变得深入、彻底而刻骨铭心。
有人说,课堂上的 40 分钟,就是学生生命里的 40 分钟。作为教师,每一堂课,都应该考虑是否能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点什么,让他们生命里的这 40 分钟过得更充实,更精彩。
注重人文渗透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人的教育。而这种关注,不仅仅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能够理解生命的价值,是否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经验和能力,以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闪耀着人文精神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人文课堂再现生命活力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浅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浅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浅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热情的行程。”真实的高效课堂需要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设计有效问题,创造质疑机会,捕捉错误资源,从而促进有效生成和学生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给学生注入精神成长的力量。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入手。有时教师虽全力引导,学生却启而不发。其根源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思维现状出发,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情感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开放、有趣、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在主动而积极的探索中,学生就很容易生成富有智慧性的新的东西。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
师:(教师投影出示一张跳远成绩记录单)同学们,通过这张跳远成绩记录单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A、B分别跳了几米。
生2:我知道C跳了3米多。
生3:我知道第一名是B.
师:这里C到底跳了几米几还不知道,你怎么可以判断出B是第一名呢?(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生:因为A、C跳了3米多,而B跳了4米多。
师:这样看来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我们首先看什么?比什么?
生:首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
(师生接着先围绕“假设C是第二名,C跳了几米?”展开讨论,当C跳3.99米时,引出比较3.99米和3.84米的大小……)
上述教学中,教师独具匠心地提供一张不完整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围绕学生熟悉的比赛排名这一现实情境展开教学,在学生面前适当展现源于已知而又发展于已知的“新的东西”,使学生始终置身于跃跃欲试的学习境地,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师生在这样的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获得“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也是难免的,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些情况,学生的知识建构就会产生困难,甚至错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临危不乱”,冷静思考,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意外当成一种有用的教学资源,去引领学生探究,促进有效生成,使课堂教学演绎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篇3:活力泉州人文农运
活力泉州人文农运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活力泉州人文农运
20xx年2月,北风呼啸,寒气逼人,但冬日的泉州城却一片欢腾。大街小巷,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20xx年10月,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将在泉州举办,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将迎来九亿农民自己的体育盛会,这是泉州的骄傲,也是所有泉州人的自豪!公路两旁,火红火红的剌桐花装点着喜庆的气氛;开元寺中,古老的东西塔蒙上了欢乐的色彩;清源山上,巍巍的老君笑得合不拢嘴……
20xx年5月,夏日渐浓,爱拼才会赢的泉州人也在如火如荼的紧张准备之中——
在银带似的晋江河上,鼓声震天,一条条”游龙”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飞速地穿梭着。往前仔细一看,原来是运动员们正在练习赛龙舟。只见运动员们个个汗流颊背,有力的臂膀使劲地划着手中的船桨,嘴巴跟着节奏齐声呐喊着。船头站着一位鼓手,挥动双手用力地敲打着大鼓为大家助威。顿时,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为运动员们吹响了冲向胜利的号角,场面是那么壮观,那么热烈!
美丽的丰泽广场上,锣鼓宣天,热闹非凡,参加舞龙舞狮的队员们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看,舞龙队员们举着十几米长龙,做着各种精彩的动作:时而翻腾,时而跳跃,时而卷曲,时而舒展。全体队员配合默契,使整条龙活灵活现。舞狮队也不甘落后,两头狮子在引狮人手中彩球的指引下,跟随着锣鼓的节奏,一会儿扑腾跳跃,一会儿翻转登高,一会儿搔痒舔毛,动作灵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风光秀丽的西湖公园,青年人拽着长长的线将各式各样的风筝放飞蓝天;老大爷叼着烟斗坐在湖边耐心地等待上钩的鱼儿;老奶奶跟随音乐轻快的.节奏开心地扭着秧歌舞……别以为他们是工作之余来这里放松身心,其实他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农运会做赛前准备,争取在农运会赛场上发挥最佳状态,展现最美风姿,为家乡争光。
宽阔平坦的街道两旁,张贴着“当好东道主,办好农运会”的宣传口号。清洁工认真地把街道清扫得一尘不染,园林工人精心地修剪着街心绿化带,小学生忙着发送传单宣传文明礼仪,市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努力改正以前的不良行为,争当文明市民。
20xx年10月,秋风送爽,气候宜人。我和同学们身披“农运会志愿者”的绶带,有的举着“泉州人民欢迎您”的标语,有的拿着鲜花,有的拿着气球,站在海峡体育馆外面的广场上,用最灿烂的笑容来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宾客。体育馆门口,“同同”右手高举火炬,笑容可掬地传递着吉祥的气氛。会场上空,标有黄、绿、蓝三“N”的会旗随风飘扬,“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开幕——”随着泉州市市长虹两的声音,体育馆里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拉开了帷幕……
篇4: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也是学习共同体的首席”。教师包揽课堂的一统局面,必须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牵鼻子”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神通。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1、创设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2、建构学习体验的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建构体验学习的有效途径。通常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和集体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读、说、议、写、练,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了学习体验,感受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愉快。
3、研究教学策略:
⑴、关注教学进程:要注意把握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机会。如黄老师在《小抄写员》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研究课文思路兴致很高,及时调整预案,改为分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板书。师生互动中产生了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因而这样的课堂上总是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
⑵、改进课堂结构:变封闭为开放,给学生以广阔的学习时空。课堂是为学生发展提供的舞台,教者应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去发现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快乐地飞翔,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3)、创新参与方式。郭沫若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同样是《小抄写员》一文的教学中,黄老师设计了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围绕“父亲是否还会让叙利奥继续抄签条”展开辩论。我认为这一环节,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学生在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中展开辩论,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使课堂充满活力。
篇5:《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心得体会
当教师仅仅是个“知识传授者”时,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而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时,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教师的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从“新基础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再次,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即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要求。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新基础教育”使教师自身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学习、探讨、研究与实践。
篇6:《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心得体会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生命教育其实与美术课堂没有任何的联系。生命,关心的是人的生、老、病、死,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花有盛开与凋落。而这些好像与美术课堂没有好大的关系,直到最近几年雨花区以“生命教育”作为课题研究,生命化教育的话题多次被提及,还专门组织了生命化教育的培训。慢慢的我才关注到什么是生命化教育,慢慢的我才真正的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真正内涵及美术教育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
这里想跟大家交流下我的想法。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其实就教育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人如果受了十几年教育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能为别人做什么?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教育的意义何在。生命化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而我们老师要做的是把对孩子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价值。
我反思了一下美术课,觉得有几点做得不够,谈谈我的体会:
(一)使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完整性
其实美术是一门人文学科,情感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没有感情投入是画不画好画的。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目标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当属“情感态度价值观”,它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关系到他们完善人格的塑造。平时我们恰恰忽略了这点,上课时总想着要突破重点难点,生怕学生不会画画不好。讲解的都是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评价时也是侧重构图色彩形象特征这类。
美术课堂最终是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比如二年级自画像,应该让孩子观察自己、欣赏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做好自己就是最棒的。还有三年级的风来了,学会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好好利用自然条件。高年级的画社区,应该是通过画社区的景和人,了解关注共同的家园关爱身边的人,感受生活细节中的美好之处。从生命化角度看很多美术教材内容都有很深的寓意,课堂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升华。我以后在课堂中会侧重这方面的引导。
(二)让美术课堂教学过程自然生成
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一场按照预定的剧本进行的表演。但是我们现在上公开课不管是语言还是时间都是精确又精确,学生和老师都高度紧张。我很喜欢听砂子塘的李静老师上课,每一次听都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她的教案只有简单的几大点,但是看得出经过精心思考。她的语言很平实,没有表演性质的高低起伏,像聊天一样的娓娓道来。她的课魅力就在于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照本宣科地背教学大纲或教案,而是使得他们的头脑得到解放,从而对美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使得他们的手得到解放,以便能更多地创造和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事;使得他们的眼得到解放,更多地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美;使得他们的嘴得到解放,说出内心对美的真正感受;使得他们的学习的空间得到解放,更广泛地接触自然美和社会美。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利亚人在谈到教师角色时常常提起这样一句话: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而不是我们去不断的抛球,让孩子疲于奔命的去接。
(三)让美术课堂评价更具人文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一般课堂中老师评价学生就是:回答得很好。你很棒。真聪明。我觉得这样的评价缺乏具体性比较生硬。我们应该评价更丰富更生动更能感染学生。比如用“好,大胆一些,教师和你一起画!”“你画得出乎我意料!”等欣赏性、激励性的话语,体现出对学生成功的赞赏和对过失的宽容。诚恳的态度,具有慈母般的人文性关怀,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就能使学生放松、愉快地学习,大胆实践,在美术课中找回自信,体验成功,感受美!
真正的美术课堂应该是促进生命逐渐的觉醒和显现,应当是学生发现自己的美术潜能的地方,应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艺术创造乐园。当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美术方面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美术创造的能力、对自己艺术才华的信心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的才会焕发生命力的活力,永远显示出来它的生命意义。
【人文课堂再现生命活力】相关文章:
3.共建生命的课堂
4.再现真相观后感
8.人文读后感
9.人文医学论文
10.再现童年记忆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