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

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

2022-11-22 08:41: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布莱克书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方便大家学习。

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

篇1:柳永:采莲令

《采莲令》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

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

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

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赏析:

这首词写离别情。上片写离别时月落云收,霜天欲曙,即将西行的客子,此刻的心情最为痛苦。随着吱林恋纳音,一层层打开红色的门户,美人紧拉他的手,一直送到岔道口。“千娇面”三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离人内心的痛苦。她千娇百媚,难以自持,亭亭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语,唯有满脸的泪珠,那神情、令人肝肠寸断,又怎忍心回头一望?下片写离人别后无限惆怅和无尽的留恋。他感到自己所乘的扁舟“急桨凌波”而去,他人只贪看两岸景色,哪里知道离人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纷乱至极。而又无人可与之诉说愁苦,只能暗自含恨。其哀其痛,实是不堪忍受。末以景收,回头望去,层层的城门早已不见,只有那充满寒意的江天之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三两棵树木。全词以景起兴,以景作结,景中寓情,景黯情凄,语言浅淡而意深情挚。

篇2:采莲令柳永翻译赏析

,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醉蓬莱是词牌名,采莲令是词牌名,柳永的这首采莲令全名是《采莲令・月华收》,这是一首别情词。

原文:

采莲令・月华收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篇3:采莲令柳永翻译赏析

柳永善写羁旅行役之苦,但他与很多先前的词人喜欢从女性的角度代言抒情不同的是,他总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从不怕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得他的词作中主体形象更加鲜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

上片首二句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点出送别时间,“收”字精炼准确,以极冷静的笔触写月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下句有人、有景,点出离情最苦。后五句写依依惜别之景: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争忍回顾”,双方无言,生动的动作描写,烘托出离别的愁苦。上片尾句以反问作结,使离愁更为深沉。

下片写征客乘舟离去的惆怅和思念。以出发前行色匆匆不曾有离愁之感,衬托别后突然涌上心头的离情与相思之苦。由于想早日再见到心上人,因此离别之后小船“急桨凌波”而去,匆匆赶路,一路上柔肠百结,心绪万端。回首处,离别时的重城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两三烟树,使游子的心境更加苍茫。自始至终,作品中都浮动着一个情感真挚的抒情主人公鲜明的形象。

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

个人资料: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v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

篇4:采莲令柳永翻译赏析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采莲令字词解释:

1.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2.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3.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4.争忍:怎忍。

5.方寸:指心绪,心情。

6.脉脉:含情貌。

采莲令背景:无

篇5:宋词·柳永《采莲令》赏析

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

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

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②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③脉脉:含情貌。

【评解】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

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色。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初点月收天曙之景色,次言客心临别之凄楚。“翠娥”以下,皆送行人之情态。执手劳劳,开户轧轧,无言有泪,记事既生动,写情亦逼具。“断肠”一句,写尽两面依依之情。换头,写别后舟行之速。“万般”两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景作收,笔力千钧。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此则谓舟行已远,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屈子云:“过夏首而西浮兮,

顾龙门而不见。”收处仿佛似之。

《唐宋词鉴赏集》: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惟北宋词人往往有之。”从这首词的结句很可以看

出这一特点,它在情景交融方面,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它“高处不减唐人”。

篇6: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

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 -诗词大全

采莲令

作者:柳永  朝代:北宋  体裁:词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继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注释】 ①翠娥:指美女,此指柳永之恋人。

②临岐:面临歧路,表示歧路分别。

③轧轧:开门声。

④凭:借。

⑤行色:指行色匆匆,急急赶路。

⑥方寸:指心田。【译文】月亮收住了光辉,晨光已从深秋的天幕露出。西行的游子,此时心情最苦。心上人拉着我的手,直送到临歧,为送我推开朱红的门。好那美丽的脸庞儿,盈盈玉立,她一言不发,泪珠儿往下落,这断肠的情景我怎忍回头看? 我乘一叶小舟,便划动急桨驾着江波远去。为贪图速度,哪知道搅得我万种惆怅从心底涌起,只能够含恨心间,幽情一片,向谁倾诉?再回首,重重城景已不见,茫茫寒江流向天外,两三点烟树,隐隐约约在眼前迷离。【赏析】这首词写离别情。上片定离别时月落云收,霜天欲曙,离人去去情苦,居人依依不舍。“千娇面”至“断肠怎忍回顾”几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离人内心的'痛苦。下片写离人别后无限惆怅和不尽的留恋;而无人可与诉说愁苦,只能恨别吞声;其哀其痛,更是不忍受。这首词写离别情,则以景起,以景结,景中含情,余韵无穷。上片融写景、抒情、叙事于一体,生动地描写了“翠娥”为离别所苦的动人情态和“征客”“争忍回顾的复杂心理“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有似《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使那一刹那成为永恒,一顾难忘,回首断肠。下片描述离别后的种种感受,“便恁急桨凌波去”与“留恋处,兰舟催发”更是异曲同工,把主人公既依恋,又急于离去的复杂心态描述得惟妙惟肖。结尾以远景作收,更有含蓄深沉的艺术效果。“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宕开一笔,“重回首”不独美人已远,连重城也不可见,所见者唯隐隐三两烟树而已。景色清条凄凉,烘托人心情之孤凄。一顾再顾,可见步步留恋之意。此词以景语作结,笔力深厚。

篇7: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前言】

《采莲令·月华收》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首别情词,行者、送者交替间夹写之,回环曲折,道尽离愁别苦。上阕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不忍回顾”。下阕写行人离去后的无限惆怅和无尽的思念,“翠娥”却抱怨征客,只贪看旅途中的景色,不知我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舟中征客,此刻也正“回首”“重城”,表现出无限依恋的凄迷离苦。这种用误会法加倍表达情人的离情别绪的'方式,具有特殊的魅力。

【注释】

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争忍:怎忍

方寸:指心绪,心情

脉脉:含情貌

【翻译】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赏析】

柳永善写羁旅行役之苦,但他与很多先前的词人喜欢从女性的角度代言抒情不同的是,他总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从不怕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得他的词作中主体形象更加鲜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

上片首二句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点出送别时间,“收”字精炼准确,以极冷静的笔触写月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下句有人、有景,点出离情最苦。后五句写依依惜别之景: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争忍回顾”,双方无言,生动的动作描写,烘托出离别的愁苦。上片尾句以反问作结,使离愁更为深沉。

下片写征客乘舟离去的惆怅和思念。以出发前行色匆匆不曾有离愁之感,衬托别后突然涌上心头的离情与相思之苦。由于想早日再见到心上人,因此离别之后小船“急桨凌波”而去,匆匆赶路,一路上柔肠百结,心绪万端。回首处,离别时的重城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两三烟树,使游子的心境更加苍茫。自始至终,作品中都浮动着一个情感真挚的抒情主人公鲜明的形象。

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

篇8:柳永《采莲令》注释翻译及赏析

柳永《采莲令》注释翻译及赏析

采莲令①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②、轧轧开朱户③。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④。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⑤,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采莲令》注释

①采莲令:词牌名。唐宋词中,此调仅此一词。

②临歧:歧路分别。

③轧轧:象声词,开门声。

④恁:如此。

⑤方寸:指心。

《采莲令》译文

明月收敛了光华,淡淡霜天上曙光泛出,西行的游子此时心情最苦。美丽的姑娘拉着我的手,轧轧打开朱门送我上岔路。她亭亭伫立,千娇百媚的脸上,泪水横流,默默相看,这断肠场面我怎忍心回顾?

可叹这条小船,急匆匆摇桨乘风驰去,贪着赶路,怎知我们的离情别绪。我心中万般无奈,却只能暗暗饮恨,脉脉柔情可向谁诉?再回头看时,京城已经看不到,凄寒的江天外,只隐隐约约看到两三排烟树。

《采莲令》评点

本篇仍抒写离情别恨。

上片描绘拂晓送别两情缱绻、依依难舍的情景。“月华收,云淡霜天曙”写景,渲染离别的气氛。游子在月落云收、霜天欲曙时离开,“西征客、此时情苦”,心上人依依不舍,“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她“盈盈伫立”,千娇百媚的脸上“无言有泪”,让人“断肠争忍回顾”,写尽远行人的内心痛苦。

下片写别后途中的离愁别绪和惆怅之情。小船急急向前,贪着赶路,内心的'“离绪”“饮恨”又能同谁诉说?待回头,已看不见“重城”,只看见了“隐隐两三烟树”。寥寥数语便将西行之人心中无限的惆怅,以及对心上人与家乡的不尽的留恋表达出来。今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分析道:“此首,初点月收天曙之景色,次言客心临别之凄楚。‘翠娥’以下,皆送行人之情态。执手劳劳,开户轧轧,无言有泪,记事既生动,写情亦逼具。‘断肠’一句,写尽两面依依之情。换头,写别后舟行之速。‘万般’三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景作收,笔力千钧。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此则谓舟行已远,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屈子云:‘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收处仿佛似之。”

全词以景语起,又以景语结,景中寓情,凄迷景色和愁郁情怀紧相交融,含蓄感人。

《采莲令》赏析

这是首别情词。行者、送者交替间夹写之,回环曲折,道尽离愁别苦。上阕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不忍回顾”。下阕写行人离去后的无限惆怅和无尽的思念,“翠娥”却抱怨征客,只贪看旅途中的景色,不知我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舟中征客,此刻也正“回首”“重城”,表现出无限依恋的凄迷离苦。这种用误会法加倍表达情人的离情别绪的方式,具有特殊的魅力。

篇9:采莲令,采莲令无名氏,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

采莲令,采莲令无名氏,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 -诗词大全

采莲令

作者:无名氏  朝代:宋  体裁:词   重阳泪眼,又早是、苦离肠。

篇10: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英文翻译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道、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英文翻译

LIU Yong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Lotus Picking

Moonlight has faded, pale are clouds in the frosty sky of dawn.

Travellers heading west must be feeling the hardship.

Her delicate hand mine holds,

To see me off to the main road, she opens the squeaky crimson door.

She with her charming face stands at the roadside,

In teary reticence, how could I bare to look back with a broken heart?

A small canoe let the oars rush it to waves cleave through,

Seemingly voracious for the scenery on the road, yet the parting gloom

Has caused a million thoughts to entangle,

Yet as I wallow in regrets, to whom could I open my heart to?

When I do look back, gone are the towers of the town,

Beyond the cold waters and skies, only a few trees are visible in the brume.

注释

①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②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③脉脉:含情貌。

篇11: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这首词写离别情。上片写离别时月落云收,霜天欲曙,即将西行的客子,此刻的心情最为痛苦。随着吱吜吱吜的声音,一层层打开红色的门户,美人紧拉他的手,一直送到岔道口。“千娇面”三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离人内心的痛苦。她千娇百媚,难以自持,亭亭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语,唯有满脸的泪珠,那神情、令人肝肠寸断,又怎忍心回头一望?下片写离人别后无限惆怅和无尽的留恋。

他感到自己所乘的扁舟“急桨凌波”而去,他人只贪看两岸景色,哪里知道离人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纷乱至极。而又无人可与之诉说愁苦,只能暗自含恨。其哀其痛,实是不堪忍受。末以景收,回头望去,层层的城门早已不见,只有那充满寒意的江天之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三两棵树木。全词以景起兴,以景作结,景中寓情,景黯情凄,语言浅淡而意深情挚。

【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相关文章:

1.宋词·柳永《采莲令》

2.采莲衮/采莲令,采莲衮/采莲令史浩,采莲衮/采莲令的意思,采莲衮/采莲令

3.《采莲令·月华收》诗词原文及译文

4.采莲,采莲陆游,采莲的意思,采莲赏析

5.采莲曲白居易

6.采莲曲翻译

7.采莲曲 白居易

8.采莲赋原文及赏析

9.采莲曲译文及赏析

10.《采莲谣》教学反思

下载word文档
《采莲令,采莲令柳永,采莲令的意思,采莲令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