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工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笑而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当前中国工业的改革与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当前中国工业的改革与发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当前中国工业的改革与发展
当前中国工业的改革与发展
1当前中国工业经济改革与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5%高速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九五”期间,中国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年均8.3%的较高增速.可以预见,随着结构调整的加速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速,其中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5%左右.
作 者:朱明春 作者单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综合司,北京,100053 刊 名:资源・产业 PKU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 年,卷(期): 3(10) 分类号: 关键词:篇2: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
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
「正文」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财政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主要表现在:建立和完善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收体系,实行并不断完善了分税制财政体制;逐步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1994-,中国的财政收入从5218亿元增加到18904亿元,8年增加了2.6倍多;加大了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相机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丰富了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加强了财政法制建设,促进了依法理财。
今年以来,在新一届政府领导下,中国财政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为抗击非典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财力和政策保障,积累了建立公共风险应急反应机制的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国财政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迅速出台了非典防治的资金保障措施,特别是明确了对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体中的非典患者实行免费医疗救治,对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及时出台了针对民航、旅游、餐饮等受非典冲击比较严重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减免部分税、费、基金和财政贴息政策,帮助困难行业尽快走出困境,恢复经营,有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发展。二是制定方案,出台政策,对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为根本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我们在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上个月出台了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方案。总的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等。这项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深化改革、增加出口的.积极性;有利于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出口效益;有利于消除财政和经济运行的风险隐患,缓解国家财政的压力;有利于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发展出口贸易、加强退税管理的两个积极性,必将对中国外贸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三是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势头。虽然今年以来相继发生了非典及旱、涝等灾情, 但1-9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仍达到16131.85亿元,比20同期增加2961.95亿元,增长22.5%O.这些成绩表明,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形势下,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种生机和活力,必将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战略部署。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中国的公共财政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今后几年,我们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继续积极深化财政改革,努力做大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蛋糕,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
一是进一步健全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年以来,中国政府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综合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中国政府决定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 根据当前民间投资增长逐步加快等新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政府投资的方向和力度,适当减少规模,调整结构。在继续安排政府技资进行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支持财税体制创新,引导和促进投资、消费增长,努力扩大内需。
二是稳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总的原则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这方面内容很多,我着重介绍两项:第一,今后我们将按照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税收环境的原则,研究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同时,研究统一各类企业所得税制度。第二,今后几年,中国政府将根据加入WTO的关税减让义务,继续逐步降低关税税率,到,中国关税总水平将按照承诺降到10%.三是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在完善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税制。
四是继续完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规范政府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稳步提高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实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五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规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国家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社会公共需要的保障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六是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
楼继伟
篇3: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评析
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评析
,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前三个季度GDP同比增长6.9%;相比之下,中国保险业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1月全国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67%。本文首先讨论年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概况,然后分别从宏观、监管、市场三个层面对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重要事件进行评析。2015年中国保险业发展概况市场主体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国共有产寿险保险公司147家(不包括集团公司、再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按产寿险分类,财产保险公司72家,人身保险公司75家;按中外资分类,中资保险公司97家,外资保险公司50家。在72家财产保险公司中,中资公司50家(比末增加7家,以下均为与20末比),外资公司22家(持平);在75家人身保险公司中,中资公司47家(增加4家),外资公司28家(持平)。保险业经营情况表1显示了2015年1~11月保险业经营的总体情况。2015年1~11月,全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2396.65亿元,同比增长19.67%;原保险赔付支出7722.77亿元,同比增长20.22%。截至2015年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08537.80亿元,同比增长21.30%。保险业总资产120794.25亿元,同比增长22.86%。篇4: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与市场前景
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与市场前景
1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 是我国啤酒工业进入21世纪以来取得最好成绩的.一年.主要表现在啤酒产量持续增长继续位于世界啤酒产量之首,提前二年完成啤酒工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啤酒工业的销售收入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在税金和利润方面好于历史水平;啤酒质量不断提高,花色品种和包装装潢不断推新;啤酒出口量继续增加,出口量明显高于进口量;啤酒工业的集团化、规模化和集中度又有了新的进展,出现了新的格局;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虽然我国啤酒产量已连续第二年居世界首位,但要做啤酒强国还需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作 者:肖德润 作者单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 刊 名:啤酒科技 英文刊名: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F7 关键词:篇5:中国工业的发展练习
[20xx泰安]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最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A)
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
[20xx河北]下列史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C)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20xx怀化]清朝末年有一位状元与众不同,他中了状元却不做官,毅然回乡创办企业,致力于“实业救国”。他是(B)
A.荣德生B.张謇C.张之洞D.侯德
[20xx贵阳]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C)
A.福州船政局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湖北织布局
[20xx肇庆]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华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
1995家50亿元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华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20xx茂名]1914―19,中华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D)
A.辛亥革命B.民族工业的实力
C.“实业救国”思潮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xx海南]从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C)
A.均衡发展B.迅猛发展C.曲折发展D.持续发展
篇6:中国工业的发展练习
1.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近代工业家是
A.荣宗敬B.张之洞C.张謇D.范旭东
2.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鼎盛时代是指()
A.19世纪初B20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末
3.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商务印书馆B.京师大学堂C.中华书局D.人民出版社
4.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京张铁路B.滇越铁路C.平汉铁路D.淞沪铁路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6.从张家口乘坐火车到北京有时会途径一条“人”字形线路,这条铁路全线开通的时间是在()
A.19B.19C.19D.19
7.下列属于民族资本家的是()
A.张謇B.李鸿章C.严复D.詹天佑
8.中国第一家营业性的照相馆出现于()
A.北京B.天津C.上海D.广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说来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了一个“洋”字。如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灰――水泥、洋钉――铁钉等。
(1)从材料中可看出,中国近代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2)为挽回中国利益,号召“实业救国”的实业家是谁?他有一个什么称号?
(3)他有没有改变近代民族工业的面貌,原因是什么?
答案:
1.C2.B3.A4.A5.D6.D7.A8.C
9.(1)总的来说很薄弱,对外国有很大的依赖性。(2)张謇,状元实业家。(3)没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的,要改变落后的状况,就必须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篇7:WTO与中国工业
WTO与中国工业
从“复关”到“入世”,中国产业界一直在关注着进入这个多边贸易体制后,中国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总体看来,随着这个进程的拖延,认为机遇大于挑战的人逐渐有所增加(当然这主要是从中国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这种增加主要是基于近年来中国自主降低关税和引进竞争机制使国内一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意识到中国一旦加入世贸,短期内无疑将使国内产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有关人士认为,将会有七大领域受到冲击,包括电讯。商业。农业。金融。保险。证券和诸如汽车。电子。石化等产业领域。其中以机械。化工。钢铁及玻璃业等行业所受的压力最大,在外资进入后一些企业将加速倒闭,不排除国内产业出现合并的可能。而一些高科技。电讯及金融行业,则会为加强竞争力而选择与外资合作,估计届时资金将会流向这些优质的行业。一、加入WTO对申国产业的影响
当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加速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使其更快迈向市场化,所以就中长期而言,其影响将是正面的。在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它也对中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严峻的挑战。随着关税的降低,国内商品的价格优势将会逐渐消失,同时由于技术与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首先,以往那些严重重复建设的行业和企业在市场开放后,会受到市场竞争机制更加严厉的惩罚,预计相当一部分企业要重新选择发展方向,还有一部分企业会被淘汰。其次,由于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不少行业和产业还是空白,如果我们不尽快发展,国外企业就有可能长驱直入地抢先占领市场。最后,加入WTD以降低关税为主要代价,中国目前一些质次价高的产品会更快地被淘汰,而这样的产品又多集中在就业较为集中的传统产业。具体到工业领域,加入WID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会各不相同,其中,既有受益的企业,也有炮受冲击的行业。
总体分析看,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将会受益,但在目前“通货紧缩”形势下受益的空间有限。如轻工。工艺。食品。家用电器。中低附加值机电等产业可保留或获得一定发展机遇。有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无疑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 WTO与中国纺织工业
加入WTO,对纺织业的影响可能是双向的。我国是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纺织业特别是化纤行业深受西方国家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加入WTO,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将使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深受其惠。特别是到2005年全面取消配额,我国纺织服装业将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有人测算,届时在欧美市场的份额可以从现在的15%上升到30%。但是客观他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纺织业的影响可能是双向的。
目前中美双方在纺织品及其他市场准入和法律协议等问题上仍然有分歧。在纺织品贸易上,中美双方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美国坚持对中国维持十年的'纺织品进口配额制,而世贸成员国已签署多边的“多种纤维协定”,将在未来五年内取消国际纺织品贸易配额限制。中国须额外延长五年,并不公平。
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纺织品行业对出口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纺织品亦是出口第二大品类(从1986年至 1996年一直居于首位,l996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而居中国外贸出口首位),占中国外贸出口额的2成左右。业内人士一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在谈判中取胜,那么中国亦能在五年内取消出口的配额限制,未取消前的配额增长率亦会不断提高,有利于中国纺织业扩大出口。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实际上配额限制仅仅是2000余种非关税壁垒中数量限制的一种,其取消配额限制对于我国这样的纺织品出口大国来说固然有利,但这绝不意味着诸如美国这样的纺织品主要进口国会放开国内的纺织品市场。虽然配额取消了,但还有许多符合WTO规定的非关税壁垒存在,以保护国际贸易“有秩序”地发展。即使没有配额限制,其他非关税壁垒依然可以有效地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纺织业。如原产地规则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护国内纺织市场非常有效的非关税壁垒之一。以美国的原产地规则为例,它主要是针对中国和一些发展中的亚洲出口加工国而制定的,是非优惠的原产地规则,具有明显的排他
[1] [2] [3] [4] [5]
【当前中国工业的改革与发展】相关文章:
1.WTO与中国工业
7.中国发展简报
10.发展民间金融推动金融改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