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

2022-09-05 08:33: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婉肚子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供大家阅读参考。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

篇1: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

一、填充题

1.在下面表格中写出实象和虚象的区别。

2.已知凸透镜焦距f=4.5厘米。

(1)当物距u=10厘米时,能得到______象;

(2)当象距v=10厘米时,这象是______象;

(3)若物距u=6厘米时,则象距在______范围;

(4)若要得到放大的实象,则象距在______范围;

(5)若要得到实象,则物距在______范围;

(6)若要得到与物在透镜同侧的象,则物距在______范围。

3.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分别放在A、B、C、D各点(如图1所示),调整光屏位置使其得到清晰的`象。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象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象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象时,屏与凸透镜最远;

(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象时,屏与凸透镜最近;

(5)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能成像。

二、判断题

1.照相底片离开镜头距离应在f和2f之间。 ( )

2.幻灯机幕布离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f。 ( )

3.放大镜离开物体的距离应该在f和2f之间。( )

4.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折射成像。 ( )

5.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等大的虚象。 ( )

三、选择题

1.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 ]

2.要使幻灯片在幕布上的清晰象更大一些,则应该将 [ ]

A.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后移动

B.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后移

C.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前移动

D.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前移

四、说理题

为什么长时间用眼、眼距离书本很近或在运动的车厢中看书等会损害眼睛的调节功能?

透镜及应用答案:

一、1.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屏、倒立;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一侧通过透镜看物;正立

2.(1)缩小倒立的实(2)放大倒立的实(3)大于2f(4)大于2f(5)大于f(6)小于f

3.(1)A(2)C(3)C(4)A(5)D

二、1.√2.√3.×4.√5.×

三、1.C 2.B

四、略

篇2:第三节 透镜及应用习题一

第三节 透镜及应用习题一

第三节 透镜及应用习题一

一、填充题

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厘米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极高的一点。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

1.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将蜡烛、______和______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这是为了使象______。

2.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厘米。

3.当烛焰离凸透镜30厘米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______移动,光屏在某一位置上会呈现一个清晰、______、______、______象。

4.当烛焰离凸透镜15厘米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______移动,在某一位置上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______、______、______象。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小,光屏上烛焰的象将随之______(选填“上升”、“下降”)。

5.当烛焰离凸透镜5厘米时,光屏上______,但透过透镜能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象

二、选择题

1.放幻灯时银幕上得到的象应该是 [ ]

A.放大正立的实象

B.放大正立的虚象

C.放大倒立的虚象

D.放大倒立的实象

2.在凸透镜成像中,放大实象和缩小实象的转换点在 [ ]

A.焦点处 B.一半焦距处

C.2倍焦距处 D.无法确定

3.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将烛焰从距凸透镜30厘米处沿主轴移到15厘米处,那么象的大小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再变小

三、作图题

1.用作图法作图1所示物体AB所成的象。

2.如图2所示,OO′是透镜的主轴,A′B′是物体AB的象,说出这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在图中用作图法求出透镜的中心和焦点的位置。

3.完成图3所示的光路图。

透镜及应用答案:

一、1.凸透镜;光屏;同一高度;在光屏中心

2.10

3.f~2f之间;缩小;倒立;实

4.2f以外;放大;倒立;实;上升

5.没有象;正立;放大;虚。

二、1.D 2.C 3.A

三、略

篇3: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二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二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二

一、填充题

1.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说明光在______传播的。

2.当反射光线垂直平面镜时,其反射角为______度,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______度。

3.在图1中,图______能表示光从真空射入透明物质,图______表示光从透明物质射入到真空里。

4.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2所示。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______,能使光线折射的是______,具有焦点的是______。

5.已知照相机镜头焦距为7厘米,则照相机暗箱长度L应在______范围。

二、是非题

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必须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焦点以外才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象。 ( )

2.幻灯机成像原理是当_f6 2f>u>f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象。( )

3.透过凹透镜的光束,折射后只能是发散光束。 ( )

4.平面镜里所成的虚象,人眼睛不去观察是不存在的。 ( )

5.光从太阳到地球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

三、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影子B.月食、日食

C.小孔成像 D.海市蜃楼

2.镜面与水平桌面与一个夹角为θ,有一个小球在镜面前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可看到平面镜里小球的象正沿水平方向运动,则镜面和桌面的夹角θ是 [ ]

A.30° B.45°

C.60° D.任意角度

四、作图题

作出图3所示各图中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求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

透镜及应用答案:

一、1.同一物质中沿直线

2.零;零

3.B、C;B、D

4.乙;甲、乙;甲、乙

5.14厘米>L>7厘米

二、1.×2.√3.×4.×5.×

三、1.D 2.B

四、60°;15°;15°

篇4: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三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三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三

一、填充题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象的原理制成的。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摄影时人站在距离透镜______焦距之外,在胶卷上形成的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象。

3.睛眼能看清的最远的地方叫做______点,最近的地方叫做_____点,眼睛的明视距离是______厘米。

4.投影仪应用了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象的原理制成的。

5.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放大镜是一个焦距较______的凸透镜,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放大镜的______以内,通过放大镜可看到物体成______、______的______象。

二、是非题

1.经放大镜放大后的象比物体远一些。 ( )

2.照相机的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 )

3.投影仪投放在幕上的象对幻灯片来说是正立、放大的实象。( )

4.患远视眼人的眼睛,其近点比正常眼远。 ( )

5.纠正近视眼的方法是戴上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 )

三、选择题

1.照相机照相时,要得到清晰的象必须调节 [ ]

A.镜头与物体的距离

B.镜头与底片的距离

C.物体与底片的距离

D.以上都不对

2.患近视眼的人,他眼睛的近点和远点与正常人眼睛相比 [ ]

A.近点比正常眼近,远点比正常眼远

B.近点比正常眼远,远点比正常眼近

C.近点和远点都比正常眼近

D.近点和远点都比正常眼远

3.与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相当的仪器是 [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四、说理题

把一滴水滴在纸面的字上,看到的字比原来放大了,为什么?

透镜及应用答案:

A卷:一、1.缩小;实

2.凸透;2倍;缩小;倒立

3.远;近;25

4.放大;实

5.短;焦点;正立;放大;虚

二、1.√2.×3.×4.√5.√

三、1.B 2.C 3.C

四、略

篇5: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本章课时安排和教学建议] 1、  教学安排  (共15课时)课题课时安排内容作业 一、透镜第1课时1、活动4.1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2、活动4.2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3、WWW-1课堂实验指导书P106-1、2、3、4、6实验报告册第2课时1、学习焦点与焦距2、训练画光路图3、活动4.3测定远视眼镜的焦距4、WWW-3、4课堂实验课本WWW-2指导书P107-5、7、8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第1课时探究“研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1、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2、   探究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和特点尝试完成实验报告、对探究过程分析、思考第2课时1、   探究什么情况下物和像在透镜两侧,什么情况在同侧?2、   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况3、   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缩小的像?什么时候光屏总是接不到像?等一系列成像的问题。完成实验报告课本WWW-1、2、3、4第3课时巩固提高(指导书P112WWW进行课堂练习)补充8题第4课时复习课1、2两节知识梳理、巩固提高补充小练习三、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第1课时1、   观察照相机和底片,观察用照相机拍照的过程2、   学生课前自制视觉暂留的小实验,课堂演示、交流3、   多媒体展示―“照相机和人眼”、电影电视和“视觉暂留”4、   学生分组活动“视力矫正”课本www-1、2实验报告册补充6题第2课时巩固提高(指导书P117页课堂练习)补充8题四、望远镜与显微镜第1课时1、   透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2、   学生观察使用显微镜(从生物实验室借)3、   分组观察望远镜4、   多媒体演示“望远镜、显微镜发展史、原理”等有关资料指导书P123-1、2、3、4、5、6实验报告册第2课时1、   学生自制水滴显微镜2、   学生组装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模型(可选做其一)补充4题五、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第1课时1、   活动4.7――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时的折射情况2、   活动4.8――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3、   活动WWW中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看上去弯折的现象4、   学生归纳总结折射规律课本WWW、实验报告册指导书P128页1~5题第2课时1、   活动4.9――探究透镜的奥秘2、   多媒体演示――“幻日奇观”、“海市蜃楼”等教学资料3、   书上WWW――3、4、指导书P129页6~11题补充4题第3课时本节梳理、课堂练习补充8题本章复习第1课时知识梳理、本章课堂练习补充习题订正试卷第2课时单元测试合计15课时 2、  教学建议(1)    体会新教材关于透镜知识的呈现顺序和方式上的变革,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凸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做中学”的教学理念。(2)重视书后“WWW”内容,并将课堂探究“活动”和“WWW”中的内容有机结合,有条件在课堂上“活动”的内容尽量不要留到课后。如:“光路可逆”、“放大镜”、“投影仪”等内容就出现在“WWW”中,应在教学中适时出现。(3)充分利用各种物理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望远镜、老花镜、生物实验室中的显微镜、塑料尺上的放大镜等都应拿进课堂,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从本章的导图“三星堆纵目青铜面具”到“望远镜”、“显微镜”的发展史,从照相机到人眼,从“幻日奇观”到“海市蜃楼”的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相关文章:

1.透镜教案

2.人教版透镜教学设计及反思

3.透镜 教案之一

4.透镜教学设计

5.《童年》习题及答案

6.《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7.《诗》习题及答案

8.《李时珍》习题及答案

9.课外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

10.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下载word文档
《第三节透镜及应用习题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