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2022-12-23 07:53: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雕刻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篇1: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不堪:无法忍受。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 德馨: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粗的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出名(或:著名)

(2)品德高尚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意对即可)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

篇2:高中文言文练习习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练习习题及答案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周武王克殷(1),召邵公问曰:“殷之士众,奈何(2)处之?”邵公对日:“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日: “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日: “为之(3)奈何?”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制,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释:(1)克殷:攻下殷都。殷,商朝的都城。(2)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3)为之:对他们。之,指士众。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寡助之至( )

②亲戚畔之( )

③委而去之( )

④以其仁而有德也( )

2.翻译。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以”字的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以其仁而有德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甲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最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文章第二、三两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原文)也体现了“得道”的思想,请你结合现实或历史,再举出一个论证“得道者多助”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极点 ②通“叛”,背叛 ③离开 ④仁爱

2.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②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们活下去(放一条生路),怎么样?

3.C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举例

5.“使各居其摘,田其田,无变旧制,惟仁是亲” 举例“略”

篇3:高中文言文练习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练习习题及答案解析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 (2)遂厚相结纳( )

(3)江南悉平( ) (4)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 )

【小题2】.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众寡而无立锥之地

B.甚敬重之

C.乃记之而去

D.楚王闻之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2分)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小题4】. 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2分)

答案

【小题1】(4分)(1)拜访 (2)于是,就

(3)全,都 (4)向西

【小题2】(2分)A

【小题3】(2分)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译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

【小题4】(2分)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解析【小题1】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的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多积累文言实词,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文言语感。

【小题2】A项中的之可翻译为助词:的B、C、D三项中的之字都是代词。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多练。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认真阅读,注意把握关键词语。

篇4:文言文对比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对比习题及答案

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7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小题1】解释选文中划线的字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不以封君之弟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2分)

(1)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文 侯 问 于 群 臣(曰)

【小题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小题4】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5分)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

(3)规劝结果: ;

答案

【小题1】(4分)⑴诚:确实,实在 ⑵面刺:当面指责 ⑶以:用、把、拿 ⑷反:同返,使返回(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 (每小题1分,计4分)

【小题1】(2分)⑴今齐地 / 方千里 ⑵文侯 / 问于群臣(曰) (每小题1分,计2分)

【小题1】(6分)⑴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⑵刚才(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为得分点)(每句3分,计6分)

【小题1】(5分)(1)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意思对即可,1分) (2)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 (3)结果:齐威王广开言路;魏文侯善待谏臣。或:齐威王纳谏;魏文侯悦从。(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 ⑷为通假字,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遵守结构原则,还要遵循意思原则,比如划分此句的节奏就要弄清楚地方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规劝方式以及相应的结果。

篇5:《梦溪笔谈》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梦溪笔谈》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9分)

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②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③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摘自《中华活页文选》)

注:①镇戎军,地名。②縻(mí),束缚。③少选,一会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2分)

(1)徒縻军 (2)玮不答,使人候

(3)玮又使人谕之 (4)人气亦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整众而归/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B.其下忧之/吾以此取之C.乃止以待之/故为贪利以诱之D.不若弃之/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歇定可相驰矣。

(2)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小题4:两军对峙时,曹玮让人告诉敌军“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对方面色“欣然”,请你琢磨一下:对方心里会怎么想?曹玮心里又是怎么想?(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只是(2)侦察(3)告诉(4)残,尽

小题1:C(3分)

小题1:(1)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2)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4分,每小题2分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相驰”“比”“几”译错酌情扣分)

小题1:对方的想法:连赶了上百里路,确实疲乏了,这样正好。呵呵,这个曹玮,人称善于用兵,看来也是浪得虚名啊!曹玮的想法: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比如“徒”“阑”这两个字,同时还要注意从课本中寻找词语意思的“根”。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和用法的理解能力。A.整众而归(表顺承)/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表转折)B.其下忧之(代词,代曹玮)/吾以此取之(代词,代敌军)C.乃止以待之(代词,代敌军)/故为贪利以诱之(代词,敌军)D.不若弃之(如)/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如果),故选“C”。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抓住“驰”“比”“复”“几”等关键字即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成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对方的想法可以根据曹玮部下说的话以及“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这句话来揣摩,曹玮所想可以根据“徐谓其下曰”以下的内容来分析。

篇6:文言文辅导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辅导习题及答案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①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②珠也。

注释①缉:装饰边沿。 ②鬻:卖。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语。

(1)郑人有欲买履者( ) (2)乃曰( )

(3)为木兰之柜( ) (4)缉以翡翠( )

【小题2】选出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而置之其坐

B.而忘操之

C.反归取之

D.为木兰之柜

【小题3】翻译句子。

(1)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小题4】由乙文的内容可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故事是 ,你从该寓言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小题1】(1)想要 (2)才(3)做 (4)用

【小题2】D

【小题3】这可以说是善于买盒子,却不能说善于买珠子。

【小题4】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篇7:《童趣》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童趣》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2分)

①徐喷以烟 : ② 鞭数十 :

③方出神: ④ 项为之强: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D.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3:翻译下面语句(2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小题4: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至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慢慢地用鞭子打正通僵,僵硬

小题2:A

小题3:看到很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因此时常得到有超然物外的`乐趣。

小题4: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要热爱生活,要学会观察和想象,还要有爱心。

篇8:文言文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习题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敏,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除少府卿,出为镇北豫章王长史,随府王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途经下邳,遂为魏人所执。魏徐州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将加箠扑。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拾脱粟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请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

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乃除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送故依旧订舫,革并不纳,惟乘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日:“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轻艚。”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征入为度支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大同元年卒。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三十》)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     勖:勉励.

B.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      相:互相

C.上召革面敕曰          面:当面

D.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高:推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江革为人忠直廉洁的一组是(3分)(   )

①齐吏部谢朓雅相钦重  ②魏徐州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 ③今日得死为训,誓不为人执笔 ④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 ⑤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 ⑥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

A.②③⑤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革敏而好学。他六岁便能写文章。父亲去世后,与弟弟在贫困中仍能坚持读书,不知疲倦。母丧结束后,又与弟弟一起赴太学学习,成绩很优秀。

B.江革临危不挠。他曾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被魏人俘获。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软硬兼施,江革始终不从。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还朝。

C.江革为官刚正。武陵王年少骄纵,高祖让江革辅佐他。江革任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畏服,连武陵王也怕他。

D.江革清正廉洁。他将要离开会稽时,百姓赠送的礼物江革概不接收,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返京。由于船不平稳,渡江危险,便在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压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5分)

(2) 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5分)

4.B 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相:代词,指向一方,他

5.B.③⑤⑥

6.B 元延明放他还朝的'原因是正值魏帝请求梁朝让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而非不屈。

7.(1)江革称患有脚病不向他施礼参拜,元延明想要加害他,见江革语言表情严正,就更加敬重他。

???(2)会稽郡殷实富裕,地广人众,诉讼案件每天多达数百起,江革分类判案,从无疑案积压。

文言翻译参考:

江革,字休映,是济阳考城人。江革自幼聪明敏捷,六岁便能写文章。九岁时父亲去世,与弟江观孪生,年少孤苦贫穷,兄弟互相勉励,读书精力充沛毫不疲倦。十六岁时母亲又去世,因服丧有孝行而闻名。服丧期满后,与江观一起前往太学,补为国子生,并在考核中取得优秀的次第成绩。齐朝吏部谢朓十分钦佩器重他。谢朓曾在宫中宿卫,回来时去探望江革,当时下着大雪,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当卧具,然后才离开。

江革被授予少府卿,出任镇北豫章王长史,并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江革因一向不熟习骑马,就乘船而回,途经下邳时,竟被魏人俘获。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听说过江革的才名,对他厚加接待。江革称患有脚病不向他施礼参拜,元延明想要加害他,见江革辞色严正,就更加敬重他。元延明让江革写祭彭祖的文章,江革以被囚禁的时间太久,没有心思写作为由推辞。于是元延明逼他更加厉害,将要对他施以鞭杖之刑。江革厉色说道:“我今年已经六十,不能杀身报效君主,今日以死为幸事,誓不替人执笔写作。”元延明知道不能使他屈服,就取消了鞭杖。每天只给江革糙米三升,仅能维持性命而已。正值魏帝请求梁朝让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于是就释放江革还朝。

当时武陵王在东州,极为骄傲任性,高祖召见江革当面吩咐他说:“武陵王年少(任性),而臧盾性情软弱,不能尽其辅佐之责,想让你替代臧盾(辅佐武陵王)。”于是授予江革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江革的门生故吏,家大多在东州,听说江革将要到来,都携带礼物沿途迎候。江革说:“我一概不接受馈赠,我不能成为故人的礼品筐。”到任之后,江革只依靠官俸过日子,吃得也很简单。会稽郡殷实富裕,地广人众,诉讼案件每天多达数百起,江革分类判案,从无疑案积压。江革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百姓安居,官吏畏惧,百城都敬畏他。(就连)武陵王也害怕他,极为敬重他。江革将要返回京都时,百姓都恋恋不舍,赠送的礼物江革一概不接收。送行故吏,按旧例要定做新船,江革并不采纳,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船舱已经偏斜,不能安卧。有人对江革说:“船不平稳,渡江极其危险,应当搬重物来压住小船。”江革没有重物,便在西陵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使船只充实加重。他就是如此清贫。

(江革)入朝任度支尚书。当时尚书令何敬容掌管选拔人才,录用的人大多都不合适。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次到朝宴的时候,总有褒贬之言,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大同元年去世。江革历任八府长史,四王行事,身旁却没有侍妾,家徒四壁,世人因此敬重他。

篇9:《三峡》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三峡》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素湍绿潭吴广素爱人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

(1)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

(2)到了夏天江水慢上山陵的时候。

小题3:B

篇10:高中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⑴天山共色 ⑵窥谷忘反

【小题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小题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⑴一样 ⑵通返,返回。(2分,每字1分)

【小题2】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一样。

【小题3】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意近即可)(2分)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之徒的鄙弃两个方面来作答。

篇11:《乘船》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乘船》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解释下列加粗词。

①歆辄难之 辄:___________ 难:____________

②幸尚宽,何为不可 幸:______________

③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为:_____________

2.读古文要讲究朗读时的停顿。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之处,只划一处。

华 歆、王 朗 俱 乘 船 避 难。

3.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本句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如何评价华歆、王朗的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当即/为难 ②恰巧 ③因为

2.朗/

3.既然已经接受了他托身的请求,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就把他扔下吗?

4.华歆救人有始有终,即“言必行,行必果”,而王朗答应别人的请求,却轻诺寡信,没有负责到底。它说明了“诚信”的重要。

【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高考文言文篇目习题及答案

2.读书佐酒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3.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解析

4.高中《蜀道难》训练习题及答案

5.文言文阅读冰雪文序习题及答案

6.语文屈原列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7.《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8.《童年》习题及答案

9.《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10.《诗》习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