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

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

2022-07-14 08:21: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快乐potat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

篇1: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

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这样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在“乐”中求知。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特别要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上下功夫,最好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活动课学习了“植树问题”后,可设计如下作业:唐僧一行四人来到一座寺院,寺院主持决定考考唐僧的三个徒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寺院从山门直至大殿大道两旁共植树316棵,每两棵都间隔10米,那么从山门到大殿的距离是多少米?”猪八戒的算式是:316÷2×10=1580(米);沙僧的算式是:(316÷2+1)×10=1590(米);孙悟空的算式是:(316÷2-1)×10=1570(米)。到底谁的算法对?为什么?

这样,把知识寓于故事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愿做、乐做。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行”中求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非要真切的体验不可。为此,教师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2)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3)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4)社会调查,收集人们生活中常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5)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这样,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活”中求知。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六年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样价为5元的书,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48=240(元);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90%×50=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3、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买出去,全班共付:5×90%×50-5×90%×2=216(元);4、多买2本再按原价推销出去,全班共付:5×90%×50-5×2=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性的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发展空间,放飞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福建省连江县私立明智学校              高威华

篇2:精心设计作业促进学生发展

精心设计作业促进学生发展

作为数学教师,布置作业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然而数学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又不能加重孩子们的作业负担,我们应该提倡“轻负担,高质量”地有效作业设计。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如何设计作业,才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呢?这就我们所有的教师值得去好好思考的问题。

好的数学作业好比磨刀石,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因此,我觉得要力避“拿来主义”和“题海战”,精心设计好每次作业。下面就把我的一些比较粗浅的认识罗列如下:

1、设计作业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设计作业时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类习题可以是基本题或分散难点的单一题。

如教学了圆的面积计算后,可以出这样的基本题和单一题:(1)一个圆半径(或者直径)是10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看一个单一的已知半径的圆形图,求圆的面积。(任选一题)

针对性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它们是拓展、深化知识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才能进一步深化学习,因此这类习题必不可少。

2、设计作业要有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作业内容要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梯度,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

如教学了圆的面积计算后,第一层次为为基本题(见上),第二层次可以是应用性习题: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要在它的底面贴上地砖,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第三层次可以是扩展性习题: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厘米?

3、设计作业要有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作业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富有一定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如:你身边那些物体的表面是圆?请你选择喜欢的两种物体,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它这个面的面积。

实践性作业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设计作业要有探究性

探究性是指作业内容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如: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周长扩大多少倍?面积扩大多少倍?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你认为那种方法好,为什么?再如:三根都是28.26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大?谁的面积最大?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性作业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设计作业要有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作业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

如: 我国全国财政收入大约是6.8万亿元,比增长了11.7%,我国20全国财政收入大约是多少万亿元?

综合性作业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6、设计作业要有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作业数量有弹性,不搞一刀切,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具体情况,给每个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有余力的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作业题可注明必做题或选做题。

总之,精心设计作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富有变化的作业练习情境,让学生在作业中“跳一跳,够得着”,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篇3:精心设计作业话题作文

精心设计作业话题作文

《小抄写员》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本文通过小学生叙利奥长达4个月默默忍受父亲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挣钱养家的事,赞扬了他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这篇文章最突出的表达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为了使学生接受“爱的'教育”和体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表达方法,我设计了一道续写作业题。

作业材料如下:有个男孩,8岁了,妈妈想让他学着做点家务,他答应了,但是列了一张劳务费清单,例如:洗碗一次0.5元,扫地一次0.2元……他把这张劳务费清单放到了电话机旁边,故意让妈妈看见,妈妈看见了,一声不吭,也写了一份劳务费清单:给你洗一次脸0.1元,给你洗一次澡0.2元,给你做一顿饭0.3元……你长这么大了,算一算应该付给妈妈多少钱。小男孩看到了……

以《他变了》为题续写。要求:写清楚小男孩当时的内心活动和以后的变化。

从反馈回来的作业看,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1、大多数同学都能知道怎样来描写心理活动。例如:用“想”、“自责”、“对自己说”、等词引出心理活动的内容。能体会到心理活动描写这一表达方法的好处,即: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2、同学们都意识到做家务向父母索要劳务费是不应该的,无形中学生对自己进行了一次以“爱”为主题的自我教育。

我乘机有向同学们提出读《爱的教育》的要求,安排讲身边“爱”的故事的活动,收到了好的效果。

学生作业摘录:

1、小男孩看到了,脸“腾”得一下红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后悔极了,心想:哎呀,我是多么糊涂,一心只为自己着想,却忽视了妈妈的付出。是啊,从我出生到现在,妈妈多不容易啊。八年了,她为我做了多少事,大的,小的,那么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本应该为她做事,却要劳务费,我太没良心了!……

2、小男孩看到后脸顿时红得像个红萍果,不断地自责;我可真是。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抚养到现在,从未索取过什么,而我呢?只帮妈妈做那么一点事,就要钱,我可真不应该啊!我以后一定要帮妈妈多做事,不收一分钱,让妈妈知道我还是懂事的。

篇4:精心设计作业 发挥多种作用

精心设计作业  发挥多种作用 《小抄写员》选自《爱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一书。本文通过小学生叙利奥长达4个月默默忍受父亲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挣钱养家的事,赞扬了他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这篇文章最突出的表达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为了使学生接受“爱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体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表达方法,我设计了一道续写作业题。 作业材料如下:有个男孩,8岁了,妈妈想让他学着做点家务,他答应了,但是列了一张劳务费清单,例如:洗碗一次0.5元,扫地一次0.2元……他把这张劳务费清单放到了电话机旁边,故意让妈妈看见,妈妈看见了,一声不吭,也写了一份劳务费清单:给你洗一次脸0.1元,给你洗一次澡0.2元,给你做一顿饭0.3元……你长这么大了,算一算应该付给妈妈多少钱。小男孩看到了…… 以《他变了》为题续写。要求:写清楚小男孩当时的内心活动和以后的.变化。 从反馈回来的作业看,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1、大多数同学都能知道怎样来描写心理活动。例如:用“想”、“自责”、“对自己说”、等词引出心理活动的内容。能体会到心理活动描写这一表达方法的好处,即: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2、同学们都意识到做家务向父母索要劳务费是不应该的,无形中学生对自己进行了一次以“爱”为主题的自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我乘机有向同学们提出读《爱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要求,安排讲身边“爱”的故事的活动,收到了好的效果。 学生作业摘录: 1、小男孩看到了,脸“腾”得一下红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后悔极了,心想:哎呀,我是多么糊涂,一心只为自己着想,却忽视了妈妈的付出。是啊,从我出生到现在,妈妈多不容易啊。八年了,她为我做了多少事,大的,小的,那么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本应该为她做事,却要劳务费,我太没良心了!…… 2、小男孩看到后脸顿时红得像个红萍果,不断地自责;我可真是。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抚养到现在,从未索取过什么,而我呢?只帮妈妈做那么一点事,就要钱,我可真不应该啊!我以后一定要帮妈妈多做事,不收一分钱,让妈妈知道我还是懂事的。

篇5:精心设计练习,启发学生思维

精心设计练习,启发学生思维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通过练习。因此教师要认真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如何优化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一、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练习练习要突出重点,要在知识的联结上动脑筋、下功夫;在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关键上抓突破。例如: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主要矛盾在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中要集中力量进行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和找出中间问题的练习。如:“食堂原来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4袋,每袋重1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分析:题中所给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原来: 

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从上图可知道要求一共多少千克大米,就必须知道原来大米有多少千克和买来多少千克,原来的已知,买来的未知,是这道题的中间问题 。即100×4=400(千克)。中间问题解决了,最后的.问题迎刃而解。二、练习有梯度,注意练习的阶段性学生接受和巩固知识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有模仿、熟练、应用和创造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解知识、掌握概念、初步形成技能。练习的内容应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有样可仿,要把最基础的、最关键的知识练习好。第二阶段:巩固知识技能,要注意以旧带新、新旧呼应。第三阶段:应用知识技能。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第四阶段:发展知识技能。练习内容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思考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分别设计这样的练习题:第一阶段: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第二阶段:长方形的宽是10厘米,比长短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第三阶段:实际操作量一量课本,练习本或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然后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第四阶段:一条长100米绳子,要做长15米,宽为10米的长方形,能做多少个?三、注意知识纵横联系,系统化练习练习内容要考虑与前后知识相互联系,瞻前顾后,使学生新掌握的知识技能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可以设计一组这样的练习题:(1)一个长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如果把一个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的长方形,变成一个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宽应怎样变化?四、一题多解,启发思维启发学生思维是练习的重要功能。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既要注意求同思维的训练,又要注意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开发智力。例如在教学几倍求和、求差的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星火商店第二季度卖出洗衣机138台,第三季度卖出的是第二季度卖出的3倍,第三季度卖出多少台?”(用多种方法解答),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如:“星火商店第二季度卖出洗衣机138台,第三季度是第二季度的3倍还多100台,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多卖出多少台?”五、因材施教,注意练习的适应性在任何年级中,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在设计练习时要尽量做到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中生跟得上,下游生去不了。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如在讲授完倍数应用题,可以这样设计:(1)填空:①12里面有    个4。②12是4    倍。③    的3倍是12。(2)应用题:①草地上有24只白兔,黑兔只数是白兔的2倍。黑兔有多少只?②草地上有24只白兔,白兔只数是黑兔的2倍,黑兔有多少只?③草地上有24只白兔,黑兔只数比白兔多2倍。黑兔有多少只?④草地上有24只白兔,黑兔只数比白兔的2倍多4只,黑兔有多少只?⑤草地上有24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比黑兔的2倍多4只。黑兔有多少只?六、操练结合,练习形式多样,体现练习的灵活性设计课堂练习应该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和动脑,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接受知识。例如教学计算内容时,让学生多进行口算训练;教学几何知识时,让学生多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做一做;教学应用题时,让学生多动脑、进行选择条件、补充问题和自编应用题等训练;在概念教学中应多进行判断、搭配、改错等形式的练习。同时还要紧扣教学大纲,注意练习的原则性,统筹兼顾;注意练习的整体性,合理安排;注意练习的时间性和综合性,做到融会贯通。

篇6:精心设计海报标题吸引学生

精心设计海报标题吸引学生

(肖植文 湖南岳阳市一中)

学生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定期举办一些地理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 识和丰富课外知识。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到好奇,自然就有兴趣。讲座也是一样,就看你怎样去激发。每次讲座 前,我总要在讲座的标题上花一番思考。如用“地球以外还有人类吗?”“横扫地球的怪物──漫活扫帚星” 等。

当“横扫地球的怪物”这一讲座的海报一贴出,一下就围上来不少学生,把我围在中间,他们边看边议论 ,对此特别好奇。原来是“横扫地球的怪物”这几个字吸引了他们,有的甚至表现出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这 “怪物”是怎样出现的'的,横扫对地球会不会带来灾难,这时在他们头脑中出现了一个个问题,从而促使他们 去了解个究竟,以求尽快解开心中疑团。自然兴趣也就来了。结果参加听讲座的学生比原估计的要多得多。听 完讲座后,同学们轻松多了,懂得了慧星虽是宠然大物,但终究是个“虚胖子”,尾巴虽长,但无济于事。这 样学生既消除了紧张恐惧的心理,又获得了知识,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最近,我又结合彗木相撞这一天象,举办了专题讲座。讲座前,专门设计了一张图文并茂的海报。题目是 :“太空奇观星撞星”,副标题:“星球大战:彗木相撞”。海报一出,围观者甚众,各年级学生都主动要求 定时间为他们讲解。实际上,日本人早就写过《星球敢死队》一书,美国动画片《星球大战》早在学生中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们懂得,那些终究是一些神话,科学幻想,离现实太远。今天彗木相撞才是真正的星 球大战。究竟怎样,谁又不想知道呢?何况这是自有人类以来从未见过的天象,又是今年世界人民最关心,议 论最多是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为世界杯足球赛)。我特拟了四个小标题,即这次讲座的内容:1、千年难碰的 天文奇观;2、“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的发现;3、随时警惕“天外”不速之客(假如彗地相撞);4、让 我们共同来保卫地球。这些标题确有吸引力,一下就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理。结果听讲座的同学达多人。 讲座时,同学们又听得特别认真,一个小时下来,还嫌太短。这次讲座不仅使学生对“苏梅克──维9号彗星” 与木星相撞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增强了扣护地球意识,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举办讲座,事先要有充分准备,要设计好海报,拟好讲座标题,要有吸引力,以 便一下就能抓住学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这样的讲座,学生才特别爱听,特别喜欢,并且收效又好。

篇7: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1、引导学生求异。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角度出发,积极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队列“齐步走”时,可以利用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启发学生创造其他方式的“齐步走”,这时,很快就有学生提出“正步走、前脚掌走、半蹲步走、高抬腿走”等多种走法。练习中,由于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队列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激发。

2、启发学生探究。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适于学生思考的探究程序,并在学生发现探究中,给予适当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动作的特点和要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如,学习“弯道跑”技术时,教师先不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可安排学生先自己练习,在跑动中提示学生体会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特别是弯道上左脚与右脚的着地部位,左手与右手摆臂特点,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让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学生通过体验和自己归纳并得到教师认可和表扬,自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

3、鼓励学生质疑。在当今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命令态度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大障碍。学生的创造思维主要表现在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想,有独特的思维方式等。因此,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充分肯定分析思考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手让学生猜想和提出假设,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求异、探究、体验、质疑、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8: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

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

关键词:以旧引新 深化理解 区别异同 巩固练习

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面对固定的学生,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相同的授课时间内,不同的教学方案必然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单一、枯燥无味的练习,会导致学生厌倦、影响学习积极性。

因此,为了克服课内不足课外补的坏习惯,我探索研究课堂上练习的习题设计,以期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一、以旧引新——设计过渡性练习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密切联系。因而设计习题时,不要局限于当天所学的内容,而要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以旧导新,促进调整与同化,使之连为一体,发挥知识整体结构在学生认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大大降低新知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之前,我设计一些已学过的知识作练习:

(1)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什么?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

当学生回答了以上几题后,我再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能把一个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它的面积吗?练习题一出,学生拿出已经准备好的梯形动手剪、拼,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补充,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想出了多种求梯形面积的方法:

(1)、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求它的面积。

(2)、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3)、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的两个三角形求它的面积。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面积的一半。

(5)、连接梯形一条腰的.中点与相对的顶点,剪下一个三角形,再把这个三角形旋转到原来梯形的一侧,把原图形转化成一个三角形,最求它的面积。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把图形转化、迁移为新授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深化理解——设计与例题保持结构稳定性的练习

在例题教学后,安排基本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知。要求其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结构相同,题型也基本一致,具有例题牲特征。例如,在教梯形的面积的例题后,我设计第一组题让学生练习:

(1)、梯形的上底10米,下底4米,高3米,求面积。

(2)、梯形的上底10米,下底4分米,高1.5米,求面积。

这一组题中,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的3个条件都是直接给出的,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消化,达到照顾全体学生的目的。

为了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在保持新知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我进行了改变思维训练的角度,进行例题结构变更,通过变式题训练,加深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如第一组题练习后,我紧接着安排第二组题:

(2)、梯形的上底是8米,下底是上底的一半,高是6米,求面积。

(2)、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2米,下底比上底长4米,高是下底的2倍。求它的面积。

这一组题,其中一个或两个条件是间接给出,必须先求再求面积。

三、 区别异同——设计比较性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概念,公式,题目表面上非常相似,但实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细致观察,不认真比较,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把形似实异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弄清数量关系,找出异同点,掌握解题方法。

例如教学了百分数的认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组习题:

(1)、甲数是160,乙数是200,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

(2)、甲数是160,乙数是200,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3)、甲数是160,乙数比甲数多40,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

(4)、甲数是160,比乙数少40,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让学生观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进行比较:(1)题:(200-160)÷160 = 25%(2)题:(200-160)÷200 = 20% 。(3)题:40÷160=25%。(4)题:40÷(160+40)=20%。这样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两种题目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

在比较的基础上,我还注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即百分数与整数的比较。如让学观察比较两个数多少的题目:(1)、甲数是160,乙数是200,甲比乙少多少?算式是:200-160=40 (2)甲数是160,乙数是200,甲比乙少多少?算式是:200-160 = 40

以上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求甲数比乙数多几”,与“乙数比甲数少几”的解法是相同的,结果也相同。从而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

四、巩固练习——设计综合性题

综合性题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形成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只有新旧知识互相搭配,才能使新知纳入原有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了“圆柱体的体积”后,我出示了下列一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 底面积是3.14平方米,高是2.5米。

(2) 底面半径是6分米,高是3分米。

(3) 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4厘米。

(4) 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2米。

这组题由易而难,层层递进,体现了知识纵深发展的过程。总之,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优化课堂练习过程,及时有效调控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实践中,我由于能注重堂上练习的设计,较好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自学能力,智力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都从以前怕上数学课,到现在盼上数学课,初步形成会学、乐学,争先进的良好学风,从而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相关文章:

1.精心设计作业话题作文

2.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3.学生作业评语

4.如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5.学生作业检讨书3000字

6.学生作业未完成检讨

7.学生德育作业心得体会

8.学生作业鼓励性评语

9.放飞青春梦想学生演讲稿

10.精心设计你的简历

下载word文档
《精心设计作业 放飞学生潜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