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我最早知晓的地方散文
“一盒肥牛卷够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日照我最早知晓的地方散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日照我最早知晓的地方散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日照我最早知晓的地方散文
日照我最早知晓的地方散文
前些时我去山东省日照市旅游了几天,目之所及感到十分震惊,以前在黑龙江兵团时接触过很多日照人,只听说日照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穷县,而如今的日照却是宽敞的马路,川流不息的汽车,多个美丽的海边广场,加上花前月下一个个时髦帅气靓丽的姑娘小伙儿们——日照已完全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了。
44年前的1970年3月,当时作为北京知青,我还在黑龙江省富锦县兵团一个团的武装连,当时正是我国与苏修(前苏联)关系紧张时期,正处于“提高警惕,准备打仗”的关口。命运却第一次关顾了我,我父亲本来是“小业主”,我的出身却被认为是“资本家”,上山下乡之际,我竟被阴差阳错地分配到了团部的武装连。
武装连的武器并不先进,却一人发了一条枪,50发子弹。作为战士,我背的是一支43式步骑枪,就是拉枪栓的那种一次压五发子弹的步枪,枪身上的枪号是3946。正副排长及正副班长发的都是43式铁把冲锋枪。
由于刚刚中苏珍宝岛事件不久,中苏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也正是基于此,我们这些不到20岁的满怀着青春理想的青年男女,也就都做好了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献身的准备。所以,1969年秋至1970年春,我们武装连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下,我们每天在雪地里进行队列、射击、投弹、刺杀等的严格训练。直至天暖和后,武装连就分为大小工,担当起了整个团部的基建任务。
此外,由于武装连人手一枪,我们也就担当起了团里看押犯人的任务。我们武装连在团部的北边,于是就在我们集体宿舍的中部北侧腾出一间屋子,作为羁押犯人的处所,屋外设一个岗哨。白天是上下午各设一岗,负责押着犯人到全连各处去干杂活儿,晚上就一小时一换地在屋外站岗。大约全连是3天轮遍一次。
有一天,团部保卫部门送来两个“犯人”,一个个子不高,瘦小枯干的,但显得很精干。一个中上等个子,身体浑圆宽厚,长着一张菱角鲜明的四方脸,一双眼睛透出一股咄咄逼人桀骜不驯的目光。他俩就是日照人。我心里管那个壮的叫大汉,瘦的叫瘦子,瘦的我忘了姓什么,壮的姓孙,28岁。团部来人介绍说,此二人是盲流,曾送回日照,却又跑了回来,因为国际形势紧张,所以让武装连看押。
我当时才刚刚17岁,不懂什么是盲流,别人告诉我,盲流就是没有当地户口,从外地来此投亲靠友的,说白了,就是因为当地太穷,来东北吃顿饱饭而已。以今天的眼光看,当时我们团对他们实在是不友好,竟把他们当做了坏分子羁押起来。其实,他们就是如今的农民工而已。
当时的“犯人”也就他们两个,起先我轮到过两个白天的半天站岗,用枪押着他们到连队北边的猪号去让他们劈柴,烧猪食。他俩干活儿绝对是一把好手,尤其是那个“孙大汉”,抡起两手拿的大斧子就像拿着个玩具,每劈下一斧嘴里还用力吼一声“嗨”,斧到之处,所有的树桩都变成了劈柴。
那时候的兵团是很不尊重人权的,他们二人被戴上了手铐和脚镣,手铐只有在他们干活儿的时候才给摘下来,而脚镣现在只有判了死刑的人才给戴。由于我看押他们觉得无聊,便与他们攀谈了起来。聊天中我知晓,他们都是日照县纯粹的农民,兄弟姐妹都是好几个,在家只有一年到头的在村里集体出工,年底才可分到少得可怜的收入。由于1959年山东省组织了一批支边青年到东北的农场,所以他们才不远几千里从日照县来投奔他们的当家子哥哥。在团里,他们替人割豆子、掰棒子、脱坯盖房、到草甸子里打草,专干最苦最累的活儿,可团里还是不能容忍他们,把他们当做坏人看押起来。
我记得,那时的犯人一顿饭就给一碗菜、两个馒头,其实他们干那么重的活儿,根本就不够。于是我就在我当班的时候用棉大衣偷偷给他们揣去几个馒头,看看左右无人,他们都是三下五除二转瞬就下肚了。看到此,我的心里总觉得不好受。
一次,“孙大汉”撩起他的脚镣让我看,我看到,脚镣的铁圈已经把他的脚腕子磨破了,加之大冬天的,又疼又冰,很不好受。虽然铁圈上已经缠绕了一层旧衣,但他还是想多缠绕几层,以减少痛苦。于是我下次站岗时帮他们找了两件破衣服,并打开脚镣的锁,让他们把破衣服撕开缠在铁圈内。看到他们感谢的表情,我的`心里一阵酸涩。
一日,赶上我站凌晨3点到4点的岗,由于宿舍走廊东西长五六十米,南北长十来米,早春天气十分寒冷,我伸头向羁押室看看,羁押室东边半边屋子是个上下床,他们睡在靠东南的一边,于是我就在走廊里东西来回的走动起来,这样脚不会冻僵。一小时后换岗的换了我,我回屋后,刚钻进被窝要继续睡觉,突然带班的王班长推门进来,他急切地问我:“犯人跑了,你知道吗?”
我一听,脑子“嗡”地一声,顿时懵了,忙穿衣起来,迅速跑到羁押室一看,立刻就愣了。只见两副手铐脚镣被随便地扔在地上,手铐大概是用钉子拨开的,脚镣铁圈上原来缠绕着的破衣服全部拆掉,由于原来为避免磨伤而缠得挺厚,一拿去破衣服,整个铁圈就显得很松快了,犯人正好像脱掉鞋子一样把双脚褪了出来。北窗的一块玻璃被起了下来,那是他们早已经弄好、又虚搁在那里的,竟然谁也没有发觉。“犯人”们是顺着这里钻出去逃走了。他们这真可算是“智能谋”了吧。
我的脑子完全成了一片空白,既气又怕。
连长、指导员马上来到连里,迅速向团里汇报,团里马上做出指示,迅速出击,进行抓捕。于是汽车连马上派来几辆大卡车,我们连的五个排迅速坐上卡车,朝着他们可能去的亲朋好友处四处搜寻起来。
说实话,当时没把我的肺气炸了,我百思而不得其解,明明我是冒着阶级立场不分明,同情坏分子的罪名力所能及地帮助了他们,而他们却偏偏利用了我的好心和善良,在我站岗的时候逃之夭夭,把我陷于万劫不复的困境。说实话,追捕的时候我如果要是见到他们,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开枪的,那时是可以开枪的,他们肯定是凶多吉少。因为在此后不久举行的实弹打靶中,我3枪打了29环。
经过几天的在大卡车上又冷又饿的劳顿之后,我们始终未获得一丝那两个“犯人”的消息,后来团里来了指示:“鉴于他们就是两个盲流,危害性不大,此事就此结束吧,但一定要吸取教训,决不能再犯!”
说实话,此事出了以后,我“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因为别人即便是不说什么,作为我也深感自惭。武装连完全是按着军队的管理要求的,在当时,那两个“犯人”终究是在我的枪下逃跑的。
44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真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俩。也许他们去了远离团部几十里、百十里的农业连队,也许他们早已回归了日照故里。我为他们庆幸,当年他们竟然躲过了那许多喷着无知怒火枪口的追杀,如果真被谁打中,那对他们乃至他们的家都是悲剧;当时未曾相遇,对于我来说,也免去了当我完全明白道理过后,会一生都被心中的内疚折磨的过程。
想来“孙大汉”和瘦子的儿女也应该40挂零了,孙子也起码十五六岁了,如今的他们以及他们的儿孙早已跳出了那个扭曲和苦难的年代,不管如今他们在哪里,一定都在全新的环境中,幸福地安度着晚年。
我想,一定是的。
篇2:天知道我的忧伤你无从知晓情感散文
其实我一直在你身边,你不孤单
爱的路上.谁当初遇见谁.谁最终离开谁、
若走下去.是否还能形影不离。
若就此作别.是否还找得到.彼此的方位。
有些情感是真实的存在过的。
是温暖过的.是幸福过的.是疼过的.是痛过的。
那些感觉都很真实的触摸着我的心脏。我说过.我喜欢过的。
于是.不管我们变成怎样.是依旧如昔亦或是面目全非。
我的亲爱.我不会忘记你。
不会忘记你说话的表情.
不会忘记你微笑的温暖
不会忘记你拥抱的热度.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忘记。
我想说.很多年后我依然记得那些美好。
我想说.其实我一直在你身边.你不孤单。
篇3:天知道我的忧伤你无从知晓情感散文
秋风习习,微波荡漾,风借着秋天的凉意,激起湖面的涟漪。湖边的柳树在随风摇曳,虽然褪去了往日的繁华,但依然舞得格外妖冶,因为曾经的美停留在红情绿意的春天,停留在热情四溢的夏日,纵使今日秋风的飒飒枯黄了容颜,也要舞尽最后的霓裳。
浩浩长空之下,白云自由飘荡,如同俊逸的白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潇洒而又肆意。只是南下的大雁,留下不舍的痕迹,去追寻冬日的温暖。
一声惊鸣,划破上空。是怀念故土?还是留念美丽的风景?可纵有千般不舍,也难敌时间的隔阂,只有把记忆带到遥远的栖息地。
抬头远望,日落西山,那一抹残阳孕育的红,透过云霭,抚向大地,在枫林如火的大地燃烧。
艳叶,在风的吹拂下,随意飘零,随意游弋,铺满了大地,缤纷了世人的双目,也染了我们的心野。
我久久凝望,层林尽染,思绪早已蔓延到天边。面对晚霞如火的世界,我唯剩微笑。
当残阳收起最后一抹红晕,夜幕降临,瞬间我迷失了一切。
因为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无法描述的黑色聚拢在我的周围,黑得那么纯粹,抬手,看不见五指。我笼罩在黑咕隆咚的天地中,惊慌掩盖了笑容,想以微笑重新来战胜自己,可是这恐惧的黑色,还是让我丧失了信心。
夜色如此深沉,万籁俱静,刚刚还唯美的画面,霎那间了无踪影。都说俞夜俞静心,可我却越来越迷惘,灵魂四处游走。
此时,冷风飕飕而来,拂过我的脸颊,竟然在我的眼角掠下一滴泪,落在手上,冰凉如水。
我笑,但那么苦涩,原来我白天的微笑竟然是伪装,被黑夜这么轻轻一碰触,就立马现出了原形。
我只是在逃避我的忧伤。
我倾倒在地上,心揪然而疼,因为黑夜看穿了我的心扉。耳畔传来风声的嘶鸣,我听不懂它的述说;地上还残留着白天的.温度,我更闻不到阳光的味道。
突然,一阵亮光刺开了我的眼帘。朦胧中,只见皓月当空,银辉泻地,隐隐星光在夜空闪烁。周围燃起万家灯火,可就算是我处在灯火通明的世界,我还是搜寻不到自己丢失的灵魂。
猛然间,我看见圆月里有你的身影,你化为嫦娥,在月宫里翩翩起舞,妙曼的舞姿令我如痴如醉。
我恨我不是玉兔,不能匍匐在你的脚下,化解你的孤单;我恨我不是吴刚,不能为你摘取一树桂花枝,用那一袭清香芬芳你的容颜。所以你寂寞为舞,我忧伤而看,你的美只有我能知,可我的伤你是否又能晓。
我多想有双翅膀,带我飞向月宫,为你唱一首动人的歌,与你一起翩翩起舞。可我们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天与地的距离我该如何跨越?
也许你注定是天界的仙女,而我只是地上的凡人,命中注定不能共赴红尘。就算你前世是我的妻,我是你的夫,只是你奔月而去,留下我大羿孤苦伶仃,纵使英雄豪情四射,也难敌情伤的割舍。
月华如水,你衬着月色的温柔尽情演绎自己的妩媚,而我只能在月下独自伤心地品味。泪水早已湿透眼帘,随风飘洒,可这伤心的泪水汇成思念的海洋,你是否会在意茫茫沧海中痴然等待的我。
只见月色越来越浓,你舞得越来越尽兴,竟然跨出了月宫,在整个银河之间漫舞,星星为你歌唱,云彩为你伴舞,整个天界都弥漫着你的美。你的美,醉了我朦胧的双眼,但更增添了我无语诉说的忧伤。为你的寂寞而忧,为我的孤单而伤。
举手,我指向浩瀚天际,对着天幕中婀娜的嫦娥喃喃: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只是——
篇4:在我倒下的地方散文
在我倒下的地方散文
百花盛开的土地,歌声嘹亮。
一种美德的千姿百态,流彩纷呈。
一种生命的豪放与壮美,风和日丽。
一种渴望的蓬勃与生机,丰满飘香。
是啊,我倒下的地方,烛光投影。心思难平。怆然心思,感怀人心,风流春秋。
想想每一段的经历和苦乐,从那犁和耙所划过的土地上,清清楚楚地让我分享到了千古所传承的鸟雨花香和春华秋实,美妙了许多生活的故事。
真的,在许多光和水里,沉淀的是那些思想最孤独的世界,同时中,让我真正地看见了那些在风雨中流浪的'友人,自己的一切都在许多难以想象的环境里被最信任的人所宰割,伤痛中,永远了许多美好的和疼痛的记忆,在我倒下的地方,长出了一片片花草……
是的,一切都在阳光里抒情,都在风雨里惆怅。
不错,我和你一起,变成了一缕缕尘土。
在母亲的怀里,我没有一点怨言。
在大地的怀中,我精心地养育儿女。
篇5:赵家山我终身难忘的地方散文
赵家山我终身难忘的地方散文
当我的手指敲打键盘想写点什么的时候,顿觉心里沉甸甸,酸溜溜的。全然不知该从何写起,大脑一片空白,一旁看电视的老公来到书房看见木讷的我,笑着递过咖啡说:“老婆,你离开赵家山都十多年了,对着赵家山天天看,天天写,都还有什么可留恋的?不如陪我喝杯咖啡,歇会儿。”搅着冒着热气的咖啡,我的思绪不由飞的很远很远......
麻庵的赵家山的确已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人们已经移民到了外乡,走出了大山,走向了离太阳光最近的地方。可麻庵的赵家山啊!毕竟是我的根,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是一生永远也忘却不掉的记忆,是一生忘不掉的人间传奇。
麻庵的确是西北最偏远的与世无争的乡村小镇,成为外人眼里的“独立王国。”麻庵虽然偏远,远离喧嚣。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得不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它由五个村十六社组成,赵家山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山村,因为以前最早的时候由姓赵的一户人家居住,而后得名。这个村大多数人是逃荒来到此地,坐落不齐,但三十多户人家都和睦相处,情同手足。赵家山也是麻庵通往县城的唯一要道。所以交通和信息相对比别的村子方便。赵家山就是我的出生地,从我生下来就听母亲讲分产到户怎么的好,地里想种啥就种啥了,还经常说起农业社里挣工分的事情,但常常说起的还是因58年挨饿而送给别人的悲惨遭遇,听着让人时而悲痛,时而欢喜......
小时候记得母亲从地里干活回来,无论多么劳累,多么辛苦总是帮奶奶洗脚,她说自己是奶奶当年用玉米糊糊喂养大的,人不能忘恩啊!后来母亲就和父亲生活在了一起,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宁愿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的女人。他和父亲就这样生活在了一起,给无辜的我和妹妹心灵深处带来了许多难以弥补的伤心和痛苦。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也还是隐隐作痛。
无论社会怎么变迁,时光怎么轮回,“香火”总会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在麻庵人民的眼里更为重要。刚分产到户,家里的三十多亩山地,全靠的是母亲一个人,父亲是村上的赤脚医生,每天不是去看病,就是去出诊,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不干农活,不挑水,不干家务,活脱脱一个“大男子”主义的派头,看到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到家里还要给家里老小做饭,无论天晴下雨,年幼的我看在心里,却什么也干不了,到每年的农忙时节,母亲就更没有空闲,除了喂人,喂牛,喂猪还得割麦子,收麦子。摞麦摞。我比妹妹长三岁,就把妹妹背到地里帮母亲收麦,人还没有镰刀高,刀刃又快,没割多少麦子,倒把手指割破了,直流血,不但干不了活,倒给母亲添了不少的麻烦。为此只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站在小板凳上,在锅灶前转悠,给猪拔草,砍柴火,和小伙伴给家里轮流抬水,可这些辛劳的背后父亲不但不领情还摔盆摔碗,恶语伤人,我隐约感到父亲的敌意,每一次都看见母亲偷偷的拭去眼角的泪水,坚强的站立。她总会忍着自己生不出男孩的“罪过”,可是谁又会知道母亲是大队的支部书记,在给村里人讲计划生育二孩化,村里人都不去结扎,母亲就自己带头在妹妹只有半岁时做了绝育手术。村里人也无话可说只能让二孩妇女都去做了计划生育。在我两岁时,父亲和奶奶商议将我和邻居家的男孩儿交换了,还给人家一头牛,由于离家近,我天天跑回来,人家嫌“麻烦”就又送了回来。把人家的男孩领走了。他们没有还牛,还说了一大堆我的不是。奶奶和父亲就说我是个“扫把星”把他们的带把儿的儿子克走了。还倒贴了一头牛。一旁的母亲只有拍打着墙,直到手上流出了血。年幼的我只能一次次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无奈之中就又从大伯家过继来一个哥哥,比我长几岁,这个哥哥成了爸爸和奶奶的心头肉,含在嘴里怕咽了,顶在头上怕摔了,我和妹妹穿的.衣服就是哥哥穿小,打了补丁的,过年分一次好吃的,都是先给哥哥多分一些,再分给我和妹妹。可就是那样艰难的日子里,得到那么多的满满的爱,也没有把哥哥的心暖热。他到最后,还是离开父母,分家产,带着他的媳妇远走高飞,就再也没有回到我们贫穷的麻庵了。渐渐长大了该上学了,父亲却说女孩上学没什么用,帮着干活,比什么都强。可母亲不这么想,她让我上了麻庵的小学,还让我到外地去求学,这是这个村落几十年没有的稀罕事,我除了感激母亲更多是在假期里狠命帮家里干活,村里人都说:“董瑞跟个儿子娃娃一样。”能吃苦、真能干。
记忆里,家除了几间土堋外,就没有房子,下雨了屋里会叮叮当当的漏雨,炕上,地上摆满了脸盆和婉,,母亲看在眼里,就打算盖房。这,是多么得不容易。对一个女人来说,说干就干,她请来木工,和村里的父老乡亲打地基,架梁,一座漂亮的大瓦房坐落在土堋的前面,母亲打算把土棚拆了来年再盖。经过两年我们的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扛起整个家,似西北的汉子一样站立着,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每每想起这些都会让我心酸心痛。母亲的形象以至于影响了我的一生,也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天生一副假小子派头,在村子里时常会惹祸,和伙伴们打架,不是把他们打伤就是挠烂。他们家的大人总会骂骂咧咧的说:“你个没长“把子”的,还欺负我们家的孩子,俺金贵着哩”听到这些我总会火冒三丈,挣脱母亲的撕扯,和他们拼命,母亲则死死拽着我。事情过后,我除了哭,还是哭,没有任何的办法去改变这一切。可是第二次见面,我们打架时总会让他们那些“带把子”的跪地求饶。磕上几个响头不可。
所有的回忆铺展开,就再也收拾不住了。尽管那个地方让我如此伤心,难过。但赵家山这块地方还是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震撼。那就是伟大的母亲,她对谁家有难,大家齐心协力帮忙操办,母亲在小村里每家每户什么事都少不了她。大大小小的事情总会找母亲商议,村里男婚女嫁都是母亲一手操办。就是谁家走亲戚,也会叫母亲选个吉利日子出走,这些暖暖的情意只有在小村子里才能找回。
村子里有一棵树抱石,下面是龙王庙,庙下的底部渗出泉水,冬暖夏凉,村子里的几辈人都是吃着这甘甜的泉水长大的,不要任何回报的山泉把所有的真诚给他的炎黄子孙,给这些纯朴善良的人们。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有过苦涩,但更多的是受益一生的纯朴民风民情。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移民工程已经将赵家山的人们搬迁他乡,唯有不老的树抱石和残留的土瓦房默默相对,只有不倦的泉水仍然流淌在人们心里。
虽然我比移民的父老乡亲过早的离开了赵家山,但无论我身居何处,人在何方,想起赵家山这块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就会难以入眠。因为这是灵魂的所在地,虽然它勒绊过我的梦想,滞留过我的脚步。但它是游子永远的牵挂,是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那里有我的童年的美好向往,青春路上的深浅足迹,但更有我浓浓的化不开的故乡情怀。
篇6:我在遥远的地方给你写信的散文
我在遥远的地方给你写信的散文
1
那天,我们从万福广场上走过。你说:其实,很多人的一生,都只是从广场上的一次经过。
喧哗和热闹不属于他们,他们只是一次平常的行走而已。走过之后,就永远从镜头中消失了。
我们每天都要从广场上经过。你说,其实,我们只是在延长广场的长度和生命的长度而已。
我们的一生,永远只能是从东边走到西边,然后,就老了,一步一步退出了大家的视线。
2
那个用清水在广场上写字的人,他想证明什么?想留下什么?
他能够留下一些什么?证明一些什么?
你说,艺术永远都会输给时间,都会在时间里湮灭,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
只有时间,和我们走过时间的过程,才能够成为最伟大,最永恒的.艺术品。
3
那个推销包治百病的祖传秘方的黑脸汉子,和那个甩着一头长发,声嘶力竭的流浪歌手,
都沦陷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中了。
前者用语言来圆满自己,后者用语言来完美自己。
他们都用语言来构建自己的广场,并从东走到西,直至语言消失,不再发生任何作用。
4
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和雕塑,永远是整个构图中最耀眼的部分。
是艺术的动态和静态两种表现形式,它让我们停下匆匆行走的脚步,欣赏,围观,甚至顶礼膜拜。
然后,把它们融进我们每个人行走的过程中,成为我们行走的高度和行走中的风景。
5
广场前边那个半圆形舞台,永远不缺少作秀的表演者。
宣传广告,标语,广播,鲜花,红绸,丝带,音乐,美女,维持秩序的保安。
舞台上的表演者有新人,也有老面孔。
他们用不同的节目的不同的形式,来向我们反复地宣扬着什么证明着什么证实着什么。
只要舞台上有表演者,下面就永远不缺少捧场的观众。
更多的人路过,停了下来,看了一会儿后,又匆匆赶路。
6
嗯,我用诗歌构筑了这样的一座广场。现在,开始吧!
你,从东边走过来。
然后,一步步走出我的视野……
篇7:当年,我曾深深眷念的地方的散文
当年,我曾深深眷念的地方的散文
这是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一段令我毕生难忘的经历。
一九六五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即将结束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活,走上教师岗位。毕业前,按学校的安排,我只身来到扬州城北黄金坝附近的一所村小实习。
村前,绿树成荫,一条小河潺潺流过,据说,那就是当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村子里有个不算大的池塘,村小唯一的老师陆子安的家便在这塘边。子安是个独生子,上有双亲和年迈的祖母?。村里安排我吃住在子安的家?。子安妈妈头顶一方深蓝色的头巾,笑着将我迎进了家门,轻言细语地和我聊起了家常。此后,我便与他家人朝夕相处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子安与我同龄,大妈让我叫他小名?,我也将自己的小名告诉了他。没几日,大家处熟了,我的小名也传遍了全村,村里人见了我都叫起了我的小名。我这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俨然已成了他们村里的人了。
每天清晨,我和子安早早起来,拿着铁锹,去塘边挖蚯蚓,喂他家的鸭子。早饭后,和他一块去村小上课。村小即是当年的耕读小学,学生半耕半读,老师也半耕半教,没有工资,只在生产队里记工分。教室很简陋,只是两间矮小的草房。村小的学生大多是失学的女孩,不少都十四五岁了。他们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我,听我没用扬州话而用普通话给他们上课时,都捂着嘴笑了。下课后,我和子安便与这帮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们,一起下地干活,拔秧、栽秧,跟着她们,我学会了许多农活。她们让我教她们唱歌,请我参加村里的团支部会。我仿佛就是她们的大哥哥。
子安妈每天都在我们干活休息时,送来热腾腾的烫饭,当地叫“小中”、“下午”。烫饭里还滴了些香油,搁几块萝卜干,那味道好香啊。
晚上,我又和村里人挤在一起,在油灯下,听生产队长宣布当天各人所得的工分,布置次日的劳动任务。公房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夜深了,我和子安回到用土基砌的小屋里,嗅着身下稻草的清香,挤在一张小床上,面对面地谈天说地,渐渐进入梦乡。
三个月的小村生活,我和子安,还有她的堂妹子珍,已亲如兄妹。村里人都和子安妈开玩笑:你又多了个干儿子。子珍比我小一两岁,梳着一条长长的大辫子,有着男孩一样的性格,大方、泼辣。她见我嘴唇上长了个粉刺,竟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帮我挤出那小脓包里的白色米粒,窘得我脸都红了。
一天晚上,我和村里的年轻人一块进城看电影,苏北电影院离我家仅一步之遥,但我还是和他们说笑着,走了十来里夜路,回到村里。
一眨眼,三个月过去了。回校待分配的日子到了。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子安、子珍和他的家人,全村人闻讯都来到村口送我,我的眼圈红了,那些村小的孩子和村里的姑娘们,全都抹起了眼泪。
?回校后,我向学校提出,想到我实习的小村去当一辈子老师。最终,没能如愿。当我来到距扬州一百多公里的`水乡金湖之后,每天站在讲台上,眼前闪现的好像还是小村那帮孩子们的身影。那几年,只要假期一到,回扬探亲。见了父母后,我便买些点心,匆匆赶往村里,去看望子安、子珍和他的老祖母、爸、妈及全村人。村里人都争着拉我住进自己家。我只得这家住了换那家,亲热得不行,每次住上好几天,都拽着不让走。
如今,五十年过去了,我举家北迁二十多年,与子安他们差不多有四十年没见面了,真想他们啊。近年,我也曾去扬州城郊黄金坝一带探访过,可那儿已面目全非,除了那条潺潺流淌的古邗沟和一幢幢新楼,小村的一切已不复存在。但在我的心里,小村的一切却是永远磨灭不了的。因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村里人的淳朴、善良和真挚友情的珍贵,让我的人生迈出了充满温馨和浪漫色彩的第一步。
篇8:我想去那样的地方旅行优美散文
我想去那样的地方旅行优美散文
我想去旅行,可是我不是想去海南的天涯海角,也不想去桂林的漓江,也不想去美丽的杭州西湖,也不想去有万里长城的北京。
巴黎的浪漫也不吸引我,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也不能让我为之动容,华尔街的繁华也勾不起我的欲望,纽约的灯红酒绿也不能让我伫足,东京的樱花再浪漫也不过半夏,曼谷的民族风情可我不追随,济州岛的邂逅也不符合这样的我,新加坡的美景可我没有动情,我只想去一个地方,一个城市,那是你出生的城市,你长大的城市,见证你点点滴滴的城市。
我想去旅行,就是去那个有好多关于你的城市。
我想要去你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在那里我可以呼吸着你曾经呼吸过的清新空气,我可以仰望你曾经仰望过的蔚蓝天空,我可以欣赏你留恋的夜空,我可以接触到你最爱的`流水,可以去做着你曾经做过的好多事。
我想去你最爱去的公园,走在你曾经走过的小路,抚摸着你曾破坏过的小花小草,坐在你曾经坐过的小石凳,想像着曾经的你做过的每一件事,然后我努力的复制着你曾经所做过的那些事。路边果树又成熟了,像那时的你一样爬上树摘下一个果,放进嘴巴一口一口的咬,在想那时的你吃到的味道是否和现在的我一样。
我想去你曾经的学校走走,坐在你曾经的教室,想着曾经认真听课的你,上课神游的你,趴着桌子睡觉流口水的你,被老师提问时紧张的你。去你经常打球的篮球场走走,想像着满头大汗的你,那样耍帅的你,曾经有多少少女恋上这样的你。
去你最常去的超市,买你最爱的饮料和你最喜欢的冰激凌还有你爱吃的零食,走在你回家常走的小路上,坐在离你家最近的公园里的石凳上,吃着你最爱的那些东西。
我想去你生长的城市里走走,然后我就会懂得,原来你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原来你是这样慢慢的在这个城市里生长。还好有这样的一个地方,还好有这样的一个你,还好让我遇到了你。
篇9: 那是一个让我爱恋的地方散文
那是一个让我爱恋的地方散文
天空辽远,云朵悠悠的徜徉在那片蓝色的海洋里,想念的情思被这冬日温情的暖阳点燃。怀想着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漫漫风情,更是怀念那个让我痴情而又敬重的美丽的地方――盛乐校区。想来,已然很久很久没有踏上过那片土地了。今年七月份我们默默相别,没有举行声势浩大的告别晚会,亦没有难分难舍的凄凄艾艾,如今别过多日,脑海里已然萦绕着她浑身的书香气儿,甚想念,那些素履之往的书香时日。
置身于云雨无忧的日子里,生活多半为繁忙而占有,似乎没有多少闲暇来满足心中那份固执的念想。待天色一点点染上浓烈的黑色,我便敞开房间有些黯然的窗户,夜色琉璃一般,很醒目,更着几分安然的神色,让我使着劲儿将思绪一点点放逐,一点点回味。倒是如今这时日还未及往冬那般冷峻,晚风卷动着些许温情,思绪便不惧夜的清寒。四年光景,说来不长,但足足让我怀想一生。在盛乐读书时的点点滴滴,早已于我生命里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只是,在这些别离的日子里,那切切思情却怎么也无法终结。初到的那一年,盛乐校区已然卷动着别致的风采,实在想不到桃源深处居然有此圣地。她没有清华北大的噪然名声,却在时光的流里默默承载着无数个痴心知识的梦想,让那些渴盼知识的灵魂日夜牵念。
盛乐,多动听的名儿,温文尔雅,且满腹才学。我说,那是一个灵动而“富饶”的'地方,有着悠久历史的滋润,更有内蒙古师范大学款款的盛情。十年风雨,岁月流金,虽未染尽风霜,她却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万家之言,行走在盛乐校区的条条大道上,耳畔响起的是知识之流哗哗的风响,让人油然起敬。整个校园俊逸而潇洒,偌大的图书馆雄踞中央,挺起的脊梁一般,抵挡着社会噪杂的风流,那份少有的宁静在这里已巍然成风,更让读书的风气环绕其间,不得不让人神往,让人贪念。回首往昔一幕幕,我亦然是没有经历过十年前的种种,但看着如今大气而儒雅的校区,头脑里回旋着那些“创业者”未曾述说的艰辛和劳累。一代人,一段往事,一番不堪言说的辛酸。我想要是当初的决策和建设者们如今重新踏上这片土地,他们定会感动的热泪盈眶,深深感知不负当年满腔热血,更不负为建设盛乐校区而流进泥土里的滴滴汗水。
师盛湖畔杨柳依依,青草漫漫。她十年如旧,依然那般清灵和明澈,不知道给过多少满怀诗才的人们以灵感,也不知道给过多少人以美妙的思绪。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丝丝缕缕的柳枝挂满了嫩绿的芽孢,在微风里轻轻扬起,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片扰动的绿云。逢至夏日更是动人,那晶莹剔透的湖水泛着粼粼细波,一次次抵达无数学子梦想的岸畔,更有鹅鸭逐水嬉戏的和润,使整个儿校园看起来无比祥和、宁静。这里秋日总迟迟,茫茫碧落,高远而又深情,杨树的叶儿在时光的河海里翻动着,只是不经意脱去了往日青翠的素衣,又着一身金黄的华服,傲然挺立着,似乎因生长于盛乐校区而越发精神抖擞。冬日漫长而温情,北风固然凛冽,可每日手捧书籍,安然坐立在临窗的位置,阳光斑驳的身影在指尖跳动,在心际飘摇,便不觉得有多么寒冷。师盛,也许只是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的一个简单称谓,亦或是对师范盛情的暗喻,但无关如何,她已经明珠一般点亮了盛乐校区无数学子心中的梦想,让如我一般的毕业生心怀远方,却不忘腾出一些时光将之淡淡思念。
疾走的风华,圆缺的清月,还有一抹不变的师盛湖水,让执着的追梦者不因时光的寸短而放弃。看一眼俊秀的盛乐校区,目睹一番热情洋溢的老师们讲课时的翩翩风华,还有建设者们乐此不疲的洋洋激情,你便将之深深爱恋。
篇10: 我在遥远的地方给你写信散文
我在遥远的地方给你写信散文
1
游荡在树下,采摘苹果的姑娘递给我一个诱人的红苹果,她雪白的手臂圆润而美丽。
我是一条蛇呀,一条很容易被诱惑的蛇。
我吐出了红红的舌头,
告诉我,我应该去咬那个火红的苹果?还是去偷吻那个向我伸过来的手臂?
2
雪白的手臂是现实的,美丽的苹果却是未来的'。
你刚一接触到,她们就会消失。就像,美术馆墙壁上悬挂着的达达主义抽象画。
在一定的距离上观看,你可以感受幸福、痛苦、快乐和忧伤,你可以感觉到天堂的气息,也可以品尝到死亡的味道。
但是,你不能触摸它。你一触摸,一切都会结束。你抚摸到的只是一块胡乱涂满颜料的画布。
3
现在,一切都是静止的:
你递过来一个红富士苹果。我吐出了红红的舌头,柔软的躯体正积蓄着力量,准备着雷霆的一击。
就这样定格了。
画布之外,绘画的人戴着耳机,听着音乐,身体摇摆着,走到桌旁,端起一杯红酒,浅尝一口。然后,晃悠悠地回到画布前,举笔,添上了一缕斜斜的阳光。
4
我们将在这块画布上逗留多久?
我们被悬挂在墙壁上,会有多少人能够读懂?
现在,一扇门打开了,关上,又打开了......
我们的脸上不停地盛开、凋谢、盛开着七彩的花朵。
5
又一个世纪了。
摇摇头,抖落脸上厚厚的落寞。我们跳出画布,沿着出口走出去吧?
走到一棵树下。
这一次,我在树上,用一个红红的苹果打中了你的头。
【日照我最早知晓的地方散文】相关文章:
1.错了地方散文
2.我家乡日照作文
3.最早的春联
4.我与日照书城作文
8.在幸福的地方散文
10.向着太阳的地方的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