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陶渊明又名什么

陶渊明又名什么

2022-05-29 04:50: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碗毛血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陶渊明又名什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陶渊明又名什么,欢迎阅读与借鉴。

陶渊明又名什么

篇1:佛诞节又名什么节

大家听说过佛诞节吗?佛诞节又名什么节呢?一起来了解下相关知识吧.

佛诞节

佛教是韩国最大、最为活跃的宗教之一,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信徒。韩国佛教信徒每年5月举行仪式庆祝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

在韩国,佛教是最大最为活跃的宗教之一,因此,每年数以万计的韩国佛教信徒都会就此机会庆祝佛诞日,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在这些佛教信徒中,有许多韩国小和尚,有的则是和父母家人一起来庆祝,剃以剃度的方式来接受短期的受戒,在这些活动中,有将佛教信徒的祝愿的卡片挂在莲花灯下等等。

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的生日,又名浴佛节、佛诞节、龙华会。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宗教节日,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在过去广为流行。此日僧尼皆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中,进行浴佛,一般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现各种庙会。

1. 浴佛

2. 斋会

斋会,又名吃斋会、善会,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农历四月八日赴会,念佛经、吃斋,由于与会者要吃饭,必须交“会印钱”。饭菜有面条、蔬菜和酒等。

在浴佛节期间,人们要讨浴佛水。

节日饮食有吃“不落夹”,“不落夹”为蒙古语,是对粽子的称呼。还有一种乌饭,方法是以乌菜水泡米,蒸出后为乌米饭。这种食品本为敬佛供品,后来演变为浴佛节的饮食。当时还有放船施粥的风俗。

3, 结缘

在浴佛节中还有一种结缘活动。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民间舍豆结缘,寺院、宫廷也不例外。宫中要煮青豆,分赐宫女内监及内廷大臣,称作“吃缘豆”。

4. 放生

佛教主张不杀生,在浴佛节期间则流行放生习俗。放生来源较早,宋代已有记载。古代有承美放生传说,民间有玳瑁放生等。

5. 求子

农历四月八虽为浴佛节,但是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愿望表现在节日的活动中,求子就是一个突出例子。各地拜观音求子者也不胜枚举。

6. 拜药王

此外,在浴佛节前后,还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动,如庆祝菖蒲生日,农历四月十八解灾,以傩驱疫,请符治病,偶像治病等等。人们也积极崇拜药王,祭祀华佗、孙思邈。因受道教影响,也拜感应药圣真人,流行神捡药,进行采药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流行巫医,后来中医、中药有很大发展,出现不少名医,除上述者外,还有扁鹊、李时珍等。中医是解除民间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拜神求佛者,多半是为了解除疾病,所以庙会上也有不少卖药、治病者,患疾病看不好者,就习惯祭拜中医的祖师爷――药王、医圣。

拓展

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佛诞节浴佛法会

中国佛教协会25日在北京广济寺举行浴佛节法会,纪念佛陀诞辰2639周年。

法会伊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仪仗队的导引下,前往舍利阁迎请太子佛像至大雄殿,并与另两位法师拈香主法,诵经祈福。随后,三位主法法师一同舀起香汤净水,从太子佛像头顶淋下,正式拉开浴佛活动的序幕。首都众多信众参加了浴佛法会。

学诚法师在浴佛活动前讲话说,佛教传入汉地多年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佛协将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广大信众正信正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汉传佛教一般认为佛陀(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诞生于农历四月初八,每年这一天,汉传佛教信徒通过浴佛、点灯、放生、游行、供舍利等活动,庆祝纪念佛陀的诞辰。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有各自纪念佛陀诞生的节日。

篇2:木兰诗又名什么?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原文翻译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回忆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君王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篇3:故宫又名紫禁城作文

故宫又名紫禁城作文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宫,有着几百多年的历史,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旧称紫禁城。故宫是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别是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白宫。故宫的面积有72万平方千米,共有各式公室9999间半,整个皇宫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去年暑假,我去了一次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北京故宫。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故宫门前,我们买了票,进了故宫的大门。走进故宫的大门,也就是午门,我们来到了太和门广场,门前对称着两头威武的铜狮,那锋利的牙齿,锋利的`爪子,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眼前看到的是真正的狮子,好像这头狮子寻找到了食物。我们经过一扇大门,刚走出去就看到了太和殿。太和殿色彩鲜明,雄伟壮丽,是皇帝上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的地方,太和殿那独特的造型,让我大开眼界。

进入太和殿内,我看到了皇上上朝时坐的龙椅,那张龙椅,金碧辉煌,威严雄伟。龙椅上的那条龙更是威武凶猛,龙是皇帝的化身,是皇权的象征,皇帝坐在上面,显现出了皇帝的威严。接着往里走,我们经过交泰殿、隆福门,来到翊坤宫。翊坤宫是皇帝取妃子时用的地方,整个翊坤宫小巧玲珑,虽然没有太和殿大气,但到处都不失自己特色。我突然想起来,翊坤宫正是后宫大剧《甄嬛传》里的年妃年世兰的寝宫,翊坤宫果然像电视里拍的那样华丽。我们走出翊坤宫,来到了体和殿。体和殿位于翊坤宫之后,晚清当时的西太后慈禧,就在这饮茶吃饭。我们接着走到了储秀宫,这里就是当时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慈禧太后还在这生下了同治皇帝。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皇家园林--御花园。御花园的面积并不大,其南北深八十米,东西宽一百四十米,古柏老槐与奇花异草,以及星罗棋布的亭台殿阁和纵横交错的花石子路,使得整个花园既古雅幽静,又不失宫廷大气。这里是帝后茶余饭后休息游乐的地方。另外,每年登高、赏月活动也在这里进行。

我们出了神武门,来到景祺阁。景祺阁位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中路北端。景祺阁是一座二层楼阁式建筑,面阔7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底层四面出廊,前檐明间开门,接穿廊直抵颐和轩后檐,次间开槛窗,上为方格玻璃窗,下为玻璃屉方窗。室内西次间设小戏台,西梢间山墙辟小门与阁后小院相通;东次间内以槅扇分成小室数间,东梢间有楼梯通二层。一、二层之间设平座,寻杖栏杆施于二层擎檐柱间。二层前檐明间开步步锦槅扇门,裙板饰夔龙纹;次间、梢间均为步步锦支摘槛窗。东面明间开门,余皆为步步锦支摘槛窗。观光完了这几个景点,故宫准备要闭馆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走出了故宫。

故宫代表着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伟大的建筑!世人要赞叹我们祖先巧夺天工的设计,要赞叹我们中华民族儿女的智慧,我们更应该为我们中国的宏伟建筑感到自豪!

篇4: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他的诗多描写田园风光,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在古代,若想大展身手,只有进入仕途。陶渊明二十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游宦生涯,但他渐渐看透了,厌烦了官宦生活,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辞官,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陶渊明的一生似乎与菊花有着不解之缘。北宋的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这么喜欢菊花呢?

首先,陶渊明的原配妻子陈氏十分喜欢菊花。陈氏去世之后,陶渊明思妻心切,又在梦中见到了妻子。陈氏告诉他自己做了菊花仙子。陶渊明醒后在墙角见到一株茂盛的菊花。从此,他便爱上了菊花。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证实,但在历史上陶渊明与妻子的确恩爱有加。陈氏死后,陶渊明还特地写了《闲情赋》来追忆亡妻。一向潇洒,豪放的陶渊明也会为儿女情长所困,可见他也是一位多情,浪漫的诗人。

其次,菊花有着隐逸的气质和孤标傲世的性情,它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不像玫瑰那样妖娆,不像桃花那样美艳,它只在深秋默默开放,这正是陶渊明的精神追求。

古代人读书为了做官,而陶渊明却想远离这一切,比起官宦之旅,他更向往种豆南山下得田园隐居生活。在他所描绘的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或许这就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可惜他生不逢时,在那个年代,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陶渊明一生安贫乐道,清廉正直,他的才情、他的洒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背影可敬!可叹!

篇5:陶渊明

你本是拥有荣华富贵的一代才子,然而你看到百姓的痛苦、官场的腐朽后,你明白自己已无力改变现实社会的污浊,于是心中的那股想法涌上脑海——做一位行者,不论尘世的喧嚣,做自己。

着一身布衣,穿一双芒鞋,飘然而去,与山间幸福相伴,赠给世人一个坚定的背影。

陶渊明在南山下隐居了两年左右,日子虽苦,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短衣,吃不好也住不好,“但使愿无违,此中有真意”,都是出自这位本应享受富贵,但如今贫苦的人士之口。陶渊明素来淡泊名利,不追求繁华的社会,与世格格不入,甚有隐士风范。自得其乐,爱好读书,又不像世人一样深究,不像世人一样为了名利考官而学习,陶渊明为精神快乐,直率、豪放。爱好喝酒,而且一喝就喝个尽兴,期望不醉不归。陶渊明,性格有时候也比较安静,少说话,凸显出他的守志不阿。

吃,爱喝酒,但不能常常喝,因为家中贫困。所以经常到亲戚朋友家喝酒,家里盛饭的盆子,舀水的盆子经常是空的。

穿,打了补丁的粗布衣,没有金丝银缕的大衣,在寒冷的冬天无棉抵抗低温的恶袭。

住,四周空荡荡的没有任何装饰品,不能遮风蔽日。

南山月下的那轮明月,照亮了世人的迷茫,不为权利而读书,不为利益而拼搏,不为官名而生活。正是这轮明月,为世人迎来初升的朝光。

陶渊明,隐姓埋名生活在小山间里,就是为了能过上安静、悠闲的生活,抛开官场上的压迫、剥削,不是金钱为命,只为自己而活,一生安贫乐道。

篇6: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评价:

1、鲁迅:“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2、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3、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4、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素材运用示例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一)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篇7:陶渊明名句

1.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3. 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4.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5.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6.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7.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9.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1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1.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12.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13.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14.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5. 不为五斗米折腰。

16.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17. 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

18.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9.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0. 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21.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2.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23.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4.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25.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26.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7.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2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9.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0.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31. 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32.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33.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4. 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35.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36.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37.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8.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39.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0.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41.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又名什么】相关文章:

1.陶渊明

2.陶渊明简介

3.陶渊明饮酒

4.陶渊明田园诗

5.陶渊明诗集

6.陶渊明代表作

7.陶渊明作品

8.陶渊明朝代

9.桃花源记 陶渊明

10.陶渊明谥号

下载word文档
《陶渊明又名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