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

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

2022-11-21 08:27: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Ianp”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

篇1: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

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了《关于下达20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并公布了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双证”部分)。根据公布的计划,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73100人,比去年增加208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574300人,比去年增加14300人。

2015年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一、高等学校(博士71107人,硕士567183人)教育部(博士42590人,硕士218340人) 北京市

(博士806人,硕士10956人) 天津市

(博士455人,硕士8593人) 河北

省(博士596人,硕士13316人) 山西

省(博士499人,硕士9452人) 内蒙

古(博士267人,硕士6084人) 辽宁

省(博士1290人,硕士21173人) 吉林省

(博士252人,硕士7904人) 黑龙江省

(博士805人,硕士10631人) 上海市

(博士990人,硕士12794人) 江苏省

(博士1577人,硕士22107人) 浙江省

(博士417人,硕士13855人) 安徽省

(博士294人,硕士9648人) 福建省

(博士480人,硕士7426人) 江西省

(博士299人,硕士10220人) 山东省

(博士548人,硕士16676人) 河南省

(博士497人,硕士13089人) 湖北省

(博士222人,硕士8182人) 湖南省

(博士592人,硕士11021人) 广东省

(博士1111人,硕士15174人) 广西省

(博士271人,硕士9371人) 海南省

(博士59人,硕士1569人) 重庆市

(博士339人,硕士8071人) 四川省

(博士546人,硕士10228人) 贵州省

(博士138人,硕士5519人) 云南省

(博士500人,硕士10625人) 西藏

(博士18人,硕士643人) 陕西省

(博士655人,硕士13057人) 甘肃省

(博士280人,硕士5945人) 青海省

(博士35人,硕士1231人) 宁夏

(博士56人,硕士1464人) 新疆

(博士208人,硕士5124人)二、科研机构(博士1768人,硕士6341人)2015年全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三、党校(博士225人,硕士776人)2015年党校研究生招生计划

篇2:全国军队院校各省市招生计划及人数

20全国军队院校各省市招生计划及人数汇总

报考军校有哪些好处

报考军校可以节省四年大学的学费、生活费等,学员在军校期间统一着制式军服,享受部队供给制学员待遇,每月按标准发放津贴,享受公费医疗。对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这种“旱涝保收”还表现在就业方面。军校毕业生根据上级下达的分配计划,统一分配到部队从事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如果你是本科毕业学员,在分配后的见习期满时,将被定为副连职,授予中尉或文职军衔。

篇3: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60.8万

坚决限制社会需求不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日前下发,今年,全国共计划招收研究生60.8万人,其中博士生6.9万人,硕士生53.9万人。  通知要求各地各级教育和发展改革部门及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加大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坚决限制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培养能力明显不足的招生单位和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  通知提出,各招生单位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探索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继续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试点工作。大力创新研究生教育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所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教资源共享。

篇4:全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

全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了《关于下达20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并公布了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其中2015年全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如下:

2015年分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单位:人)单位名称 博士生 硕士生 总规模  其中: 总规模  其中: 学术

学位 专业

学位 学术

学位 专业

学位二、科研机构1768 1768   6341 4687 1654 科学技术部       35 3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5 35   其他 22 2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22 22         财政部 70 70   450 71 379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125   125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95   95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65   65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70 70   165 71 94 商务部       6 6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6 6   农业部 214 214   722 500 222 中国农业科学院 214 214   716 494 22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6 6   水利部 42 42   83 8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8 28   35 35   长江科学院       30 3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14 14   18 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6 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 6   国土资源部 35 35   40 40   中国地质科学院 35 35   40 40   工业和信息化部 211 211   1327 1327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6 6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50 50   70 7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8 8   23 23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5 5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6 6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2 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5 5   6 6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3 3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14 14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12 12   24 24   中国航空研究院 5 5         中国航空研究院303研究所       5 5   中国航空研究院601研究所 4 4   6 6   中国航空研究院603研究所 2 2   7 7   中国航空研究院606研究所       6 6   中国航空研究院611研究所 1 1   7 7   中国航空研究院014中心 3 3   13 13   中国航空研究院613研究所       9 9   中国航空研究院623研究所       6 6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研究所       12 12   中国航空研究院630研究所       8 8   中国航空研究院631研究所       8 8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研究所 8 8   12 12   中国航空研究院625研究所       10 10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篇5:全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

全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了《关于下达20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并公布了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其中2014年科研机构(不含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如下:

2014年分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

单位:人单位名称博士生硕士生总规模其中:总规模其中: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总计71020693051715560000322763237237二、科研机构174917490629846951603科学技术部00035350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0 0 0 35 35 0其他2220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22 22 0 0 0 0财政部6969041071339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0 0 0 100 0 100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0 0 0 90 0 90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0 0 0 60 0 60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69 69 0 160 71 89商务部000660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0 0 0 6 6 0农业部2082080716500216中国农业科学院 208 208 0 710 494 216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0 0 0 6 6 0水利部424208383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8 28 0 35 35 0 长江科学院 0 0 0 30 30 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14 14 0 18 18 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00066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0 0 0 6 6 0国土资源部3535040400中国地质科学院 35 35 0 40 40 0工业和信息化部2112110132713270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0 0 0 6 6 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50 50 0 70 70 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8 8 0 23 23 0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0 0 0 5 5 0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0 0 0 6 6 0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0 0 0 2 2 0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5 5 0 6 6 0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0 0 0 3 3 0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0 0 0 14 14 0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12 12 0 24 24 0 中国航空研究院 5 5 0 0 0 0 中国航空研究院303研究所 0 0 0 5 5 0 中国航空研究院601研究所 4 4 0 6 6 0 中国航空研究院603研究所 2 2 0 7 7 0 中国航空研究院606研究所 0 0 0 6 6 0 中国航空研究院611研究所 1 1 0 7 7 0 中国航空研究院014中心 3

篇6:《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后,导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河南、江苏、北京、辽宁、黑龙江等地人数增幅分别达到15.2%、24.8%、20.8%、20.2%、18.6%。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01万,较177万,增长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就业压力依然是影响考研人群报考的首要原因。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研究生竞争度、录取难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报录比持续走低。在、均低于3:1,达到2.8:1、2.9:1,报录比的.持续下降意味着考研的录取几率相应提升。

此外,考研弃考率居高不下,多地弃考率超过10%,20辽宁省弃考率达到12%,内蒙古弃考率达到13%。显然,高弃考率反映了考生的迷茫与盲目。

研究生报名选择院校依旧热衷于名校,数据显示,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等报名人数居高不下。在全国研究生报名专业选择上,工商管理、会计、法律、金融选择较多,远超其他专业报名人数。在赴美留学的专业选择上商业、管理占比较高,接近30%,与国内如出一辙。

从2014年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留校限额取消,名校及优质专业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大量国家重点专业学科推免生比例接近九成,甚至100%。2017年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推免生比例达87.5%,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达88%,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免生比例达到81%,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分子医学研究所、教育学院推免生比例达到100%。高校尤其是名校对于推免生普遍持积极态度,但与高校评价对立的是,近70%受调查学生对推免政策持反对态度,认为未开考,就已经没有了机会,公平性受到影响。

在“双一流”建设影响下,高校学位授权点大幅调整,突出重点学科导向鲜明。日前教育部公布25个省市的175所高校主动撤销了576个学位点,其中绝大部分是985与211高校,地方院校屈指可数,显示出优秀大学在迅速收缩战线,试图聚焦资源争取双一流。浙江大学此次撤销学位点最多,高达34个,包括博士学位授权8个。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一个新的竞争领域和晴雨表。

推荐:

1、2017届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2017年MBA招生数据调查

3、2017年在职研究生报名人数创新高 各院校专业招生比例

4、2017年推免生院校专业所占比例调查报告

5、2017考研双一流发挥作用 学位点大幅调整

篇7: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一 研究生报名人数止跌回升 录取分数线持续下降

1 考研报名人数反弹 部分省市大幅增长

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177万人,比20增长7%,部分省市甚至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如北京、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11.7%、11.12%。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可能是导致此次报名人数出现反弹的重要原因。

图: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趋势

从近些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考研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滑,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

如图所示,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20下降至172万,到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增长比例也迅速下跌,并成为负数。

图:20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变化

图:-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

1.1 全国多个省市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如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8.4%、11.7%、11.12%。

图: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报名趋势

2016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43420人,比2015年增加15448人,增幅约6.8%。这是北京市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后首次出现增长。

图:河北省硕士研究生报名趋势

2016年河北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90147人,比2015年增加7047人,增幅达8.4%,其中,报考专业硕士的考生共43060人,同比增长6.9%。

图:辽宁省硕士研究生报名趋势

2016年辽宁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70260人,比2015年增加7372人,增幅达11.7%。自年起,辽宁省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拐点”持续两年下降, 2016年则迎来大幅增长。

图: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报名趋势

2016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16039人,比2015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

1.2 就业严峻催生考研大军 往届生比例增高

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从中国教育在线对硕士研究生报考初衷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受就业影响而选择考研的人数超过五成,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暂时不想就业都成为选择考研的重要初衷。

图: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37665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群体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

另外,根据部分省市考试院已经公布的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数据,其生源结构中往届生占比持续增加。

图:北京地区应届生与往届生报考人数占比

图:辽宁地区应届生与往届生报考人数占比

图:湖北地区应届生与往届生报考人数占比

如图所示,北京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往届生比例占42%,已经接近一半,辽宁省往届考生占35%,湖北省占34%。

图:北京市历年考研应届生占比变化

图:河北省历年考研应届生占比变化

篇8: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在京发布《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报告》显示,70%的考生支持统筹规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

今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准确界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这次改革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要促进在职研究生招考管理、培养过程的规范化。

《报告》还显示,受非全日制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新政影响,20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

对于此项改革,70%的考生明确表示“支持”。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张立迁看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统筹管理充分彰显出了当今研究生教育体系高质量趋势。研究生教育具有引领作用,带有高层次的天然本性,统筹管理要求根据研究生学习形式和生源特点,制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依法归位的法定体现。

《报告》还显示,不少名校的`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部分招生单位推免生的比例甚至已经超过教育部要求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的规定。

对此,中国教育在线专门进行了一项关于推免生政策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对于高校大量招录推免生持反对态度,支持者仅占25%。58%的考生认为推免制度会加剧报考专业竞争,25%的考生认为会加剧高校优质生源争夺,仅有7%的考生认为推免制能够提升研究生的生源水平。

相关链接: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日开考。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受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的因素影响,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大幅增长。

据统计,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177万,比增加12.1万人,增幅7.3%,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后,预计增长率将达到17%至20%。江苏、北京、辽宁、黑龙江、江西等地人数增幅分别达到24.8%、20.8%、20.2%、18.6%、18.5%。在报名考生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考试竞争度、录取难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报录比持续走低,这意味着考研的录取几率相应提升。此外,考研弃考率居高不下,多地弃考率超过10%,20辽宁省弃考率达到12%,内蒙古弃考率达到1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的迷茫与盲目。

在院校和专业选择方面,研究生报名依旧热衷于名校,工商管理、会计、法律、金融专业选择较多,远超其他专业报名人数。

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数据显示,受访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是想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影响较大,可以提高就业薪酬满意度。

篇9: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XX年度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部分省市甚至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这是中国教育在线24日在京发布的《XX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报告》还显示,研究生招考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在计划报考的10个最热门专业中,7个是社科类专业;名校所招录的研究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度上升。

报名人数回升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XX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降,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XX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XX年下降至172万人,到XX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

《报告》显示,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介绍,统计显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170万,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8.4%、11.7%、11.12%。

XX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4.3万,比XX年增加15448人,增幅约6.8%。XX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16039,比XX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

是什么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的“突然反弹”?陈志文分析,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有关,“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系统数据显示,3000余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人群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而选择考研,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作环境成为往届生考研的`重要原因,这也拉高了XX年整体考研人数。”陈志文说。

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

《报告》显示,全国普通高校理工类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明显高于社科类研究生,但实际上,理工类专业的报考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收集的32万条调查数据显示,社科类专业在研究生计划报考专业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最热门的十大考研专业中,仅管理学和经济学就占据约70%。

浙江大学XX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数据显示,经济学报考728人,录取86人,报录比为8.4:1,而工学报录比为4.9:1,理工类与社科类的报录比相差近2倍。中山大学XX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录数据分析,教育学报考人数71人,录取8人,报录比为8.9:1;工学报考1083人,录取334人,报录比为3.2:1,各学科之间的录取比例极不平衡。

《报告》显示,过去3年,伴随研究生录取人数增长,报名人数下降,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

陈志文介绍,从教育部公布的《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学位类)》可以看出,大约70%的学科门类单科(满分100)分数线为30多分,b类考生的复试分数线甚至更低。理学单科录取分数线近3年呈现急剧下滑的趋势,到XX年录取分数线已经跌落至36分。经管类专业一直是研究生报考热门、集中的学科,也是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学科,然而单科录取分数线也没有脱离下降的趋势。从XX年到XX年,管理学单科分数线从55分降至46分,经济学单科分数线从55分降至45分。

名校“追逐”推免生

为了提高生源质量,推免生成为名校追逐的主要对象。

《报告》显示,“985”工程高校所录取的学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度上升。复旦大学XX年拟录取的推免生,占录取总人数的41%。中国人民大学XX年拟录取的推免生比XX年增长了17.6%。北京大学XX年拟接收推免人数2167人,占招生总规模4354人的49.77%,教育学院和个别跨学科门类推免生招生甚至占其总规模的100%,不再招收统考生。

名校保研生占据研究生录取半壁江山的同时,也加大了普通学生考入名校的难度。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23%的学生反映,保研生比例的增加,加剧了报考名校、名专业的难度。

《报告》显示,各高校喜欢要推免生的原因,是因为推免生“整体底子好,能力强”,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校对以分数为核心的录取制度的不满意。据陈志文介绍,从XX年起,研究生录取制度改革已经在部分高校进行了小范围试点,淡化分数评价,强调综合学术能力,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效果。

此外,研究生推免政策的放开让优秀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十分激烈。陈志文介绍,多数高校以高额奖、助学金,可申请专项经费资助科研、自主选择导师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生源。

篇10: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硕士研究生扩招21000人

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硕士研究生扩招21000人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关于下达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公布了20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双证”部分)。

根据公布的计划,2014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7102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560000人。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为539000人,2014年较20扩招21000人,约4%。

篇11: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

“了不起”的意思是:①不平凡;(优点)突出②重大;严重

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了不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山西中考语文作文题目:___一直都在

20山西中考语文作文题目:___一直都在

江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向______学习

23、请以“向______学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12: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

2017成都中考作文题目:我不由得慢下了脚步

请以“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篇13: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月

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

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

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 600字以上。⑧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历

在学校名称。

篇14: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

半命题作文:天津中考作文题目《___旅程》

重庆中考作文题目

重庆中考语文作文(A卷)

材料作文:让枫叶红起来的.是她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她机会

命题作文是......让.......长久

两个作文题目二选一

重庆中考语文作文(B卷)

篇15: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请将“____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7上海中考作文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作文试题是:《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相关文章:

1.全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

2.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

3.黑龙江省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

4.云南省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

5.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

6.研究生招生自我鉴定

7.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使用一览表

8.招生计划批复

9.研究生新学期计划

10.研究生学习计划

下载word文档
《全国各省市研究生招生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