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的记叙作文
“cnszzj”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杜甫草堂的记叙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杜甫草堂的记叙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杜甫草堂的记叙作文
杜甫草堂本不在游览范畴之内,可我觉得既然到了成都,没有理由带着遗憾回沪。所以当天我起个大早,花100元游览了心中的圣地。我还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从出租司机处得知游草堂最喜雨后清晨,我竟然误打误撞上了。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影响深远,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又被称作“诗史”。参观杜甫草堂,很多人都会想到他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句子,因为即便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不能说人人能够“居着有其屋”。在论及发展房地产重要性方面,杜甫走到了历史的前列。
我撑着轻便的雨伞,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滴答的雨声,沿着幽深的竹径,慢慢来到草堂前。草堂前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面嘉木繁荫,翠色袭人。我试着寻找那颗枣树,因为杜甫曾在《又呈吴郎》中写过“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的语句,可惜没有。走进草堂,我发现这是五间房子,从卧房、书房、客房、厨房到茅房都有,我有点惊讶于杜甫生活的“奢华”。不过看得出来,这都是今人的杰作,因为里面还亮着电灯呢!不过已经很幸运了,至少我们知道杜甫确定在这里待过,这还要感谢五代诗人韦庄,是他寻找并重建杜甫草堂的。
五间房子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书房,里面还有书柜。我不知道杜甫刚来成都时的窘态,但他特意建了一间书房,这令我很感动,因为我想到了中国顶级知识分子的风骨。
中国人讲 “势”,主张顺势而为,讲究经世致用,因此有了“盛世学文,乱世学武”的说法。读书,最大的价值莫过于考科举为官,否则,就是无用的。杜甫刚来成都时,正是“安史之乱”闹得最凶的时候,中原战火连天,朝廷朝不保夕,哪还有时间组织科考呀?既然读书的终极结果已经不存在了,他为什么还要顾及过程呢?杜甫本可以丢下书卷,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经营自己的生活上,相信以他的聪明才智,也许早就富甲一方了。现实是,杜甫把自己关到书斋里苦读,并将自己的满腔爱国之情化入诗句中,还在战事刚结束就匆匆出蜀,最终客死江湖。
亚圣在《孟子·尽心上》中讲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指明了中国知识分子要儒道互补的处事原则,同时也为他们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从“穷”到“达”,到了唐朝就是科举,基础是读书。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国很多文学大家普遍在政治上不得意,如韩愈被贬潮州、柳宗元被贬柳州、苏轼被贬儋州等。杜甫的一生谈不上“达”,他始终在“穷”的边缘挣扎,即便如此,他也要“独善其身”。即便自己身处困顿,他依然心忧国运,同情那些比自己更可怜的人,真的令人可敬、可叹、可怜。
生前的杜甫颠沛流离,死后的杜甫广受追捧,湖北、河南、四川等地都以杜甫的名义建起了纪念馆。当然,带给他安定生活的杜甫草堂名声最隆,我认为这是成都应得的,因为它曾经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包容了一个极度落魄的诗人。在我还没离开时,过来一个五、六十人的大团,他们拍完合照后,就急急地离开了。
努力、自律、有才却不能成功,是成功的标准出了问题,或是还缺少成功的其它特质?比如机遇之类的。没人告诉我答案,而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在一遍遍的追问中蹉跎了人生,空留一声声叹息和一首首令人共情的诗句或文章。
篇2:杜甫草堂作文
杜甫草堂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它不像游乐园那样让人心潮澎湃;或许没有动物园那样吸引人;还或许没有书店那样引人入胜。可是它有一种特殊的美,吸引着我。
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来到了杜甫草堂。
穿过浣花溪公园,来到一个大门前,一股“诗”的味道飘到了我的鼻子里,透过全身。那是种什么感觉。
走进杜甫草堂只觉得里面空气清新,甜润,看到旁边古树参天,树枝纵横交错。淡淡的芳香扑鼻而来。嗯,还有股诗的味道。
杜甫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茏,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颇有特色的祠宇园林。
我漫步在通幽小径,听见河水潺潺声,左边的樱花红中带粉,垂柳细细的枝条,绿得醉人。真是世外桃源啊!杜甫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居住,难怪写下如此绝佳的诗词。
我来到“茅屋”,房间的中央摆着一张木榻。我在想,杜甫与朋友在榻上吟诗作对,饮酒欢歌。该是多么潇洒啊!我也能那样该多好呀,我不就有自己的草堂 了吗? 再来到了“诗史堂”,沿着走廊,我欣赏到了从古今中外,众多书法家,军事家,大文豪书写杜甫诗句的作品,有草书,隶书,行书。真是让人赞不绝口,佩服之 至!再看看 “唐风遗韵馆”,那里面介绍了杜甫的生平事迹。他幼时丧母,靠自己努力奋斗,才取得巨大成就。他一直忧国忧民,为民着想,山水诗中也表现出自己对百姓的同 情和关爱之情。除了“华清池出浴图”杨贵妃,唐太宗,唐玄宗等人的画像,这里还介绍了唐代的许多人物和大事件。我觉得唐朝真是一个繁花似锦的盛世。后来, 我还去了“万佛楼”,“工部祠”等地游览。
最后,我缓慢的向外面走去。我就要离开这个“世外桃源”了,离开这个诗的园林,诗的世界,难免有些伤感。可能下次我还会来到这个诗的园林,诗的世界。
篇3:杜甫草堂作文
杜甫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在成都住了很久,也写了很多的诗。今天我就要和我在成都的“小表叔”(说是表叔,他其实只比我大三岁)一起去参观杜甫草堂了。
在车上,妈妈就告诉我:“杜甫草堂里有很多从唐代就开始生长的草木,环境十分优雅。在里面。你会看到有一栋小茅屋,那就是杜甫当年住过的。”我听了妈妈的话,感到十分兴奋,巴不得马上就到杜甫草堂里去看看。
到了草堂,我首先感觉到的仅仅是美丽而安静的环境和布谷鸟动听的歌声。慢慢往前走,逐渐感觉到了古代文化的氛围,我才发现:“我不是来看这些风景的,我是来了解历史的。”
我们又去参观了杜甫的生活用具和房间。那里有杜甫的妻子做饭店炉灶和一些酒瓶等。我看了这些,不禁感叹到:“一个时代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妈妈看了一下手表,说:“不好,都一点了,该吃午饭了。”虽然还没看够,但我们也只好带着遗憾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杜甫草堂。
篇4:杜甫草堂作文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妈妈一同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杜甫草堂,来参观这“诗圣”在成都的故居。
走进草堂,一股清新的凉风拂面而来,不觉让人精神一振。红墙黑瓦的房屋在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步入前门的.杜甫博物馆,杜甫的各种作品在这里陈列,这里静静的,来这的每一个人都十分肃穆,都不忍将这份宁静所破坏。沿着幽深的鹅卵石小径往里走,放眼望去,满圆青翠欲滴的树木将草堂围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巨大的树影将我们笼罩,小径边的小溪静静地流着,穿过竹林,跨过山坡,径过小桥,奔流向远方。抬头仰望,宽大茂密的树叶,将阳光分成了斑斑点点撒在地上,像一块并不完整的黄金地毯。清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欢迎着来自远方的客人……跨进“诗史堂”,杜甫那瘦长的身驱映入眼帘,杜甫那张脸上显出庄重严肃的表情,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感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杜甫那庄重的表情让我仿佛看到他在埋头思索怎样写出优美的诗章来同情百姓。
离开了“诗史堂”,我不禁回眸凝视他那消瘦的背影,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显得那样的高大。接着,我走入被复原的杜甫故居——一座简陋的草屋,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永远不会忘记,也让我更加喜爱草堂了,它让我感受到了,那样的,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安谧……
篇5:杜甫草堂作文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来到了大名鼎鼎的成都杜甫博物馆,博物馆座落在成都西门外,在这儿我们有幸一睹“诗圣”——杜甫的雕像。进入杜甫草堂映入眼帘前是两旁的花卉,鲜花的香味荟萃朴鼻。
我们走在“花径”上,路两旁的“樟树”和“黑壳楠”它们那玲珑精致的树冠。遒劲而伸展的树冠,高大粗壮的树干具有一种大将风范。就是这种大将风范,忠心耿耿地守护这一方水土,才使得草堂历经上千年还保存得如此完好。我们穿过“花径”来到了著名的“诗史堂”,它的中央立着“大诗圣”杜甫的雕像,他神情庄重双眼炯炯有神,仿佛在担心什么似的。再看两旁,写着“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题字,看看杜甫雕像,再看着两旁的题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在“安史之乱”时,杜甫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参观完了“诗史堂”我们又来到了杜甫曾经居住过四年的“茅屋故居”。站在茅屋门口,看到是用竹子围成的篱笆。
走进院子,院子的右边是一口水井,则左边就是一个石桌子和四个石凳子。我缓缓地踏进了屋子,屋子十分简陋,房屋经过上千年风雨的洗礼,看上去仿佛不是那么坚固了。房屋里的客厅的家具也十分少,只有一个用竹子编木椅子,客厅的左右两边的墙上挂着山水画,在住左边走则书房了,书房只有书柜和古人写字的书桌就没有其它的东西了,住右走就是厨房了,并且厨房里只有厨柜和灶。走出房屋心里在感受颇深……
今天,我终于一览了草堂风光,让看到了“诗圣”——杜甫遗留下的痕迹。
篇6:杜甫草堂作文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240多首诗篇。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而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包括大廨、诗史堂和工部祠等建筑在内的一所优美的园林。
大廨里陈放着国画杜甫草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绍。诗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纪念诗人的对联;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杜甫诗意画和书法。工部祠内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两通少陵草堂图碑刻;后人把在四川当过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和陆游,也塑像配祀祠内。工部祠左边的草堂书屋和右边的恰受航轩,陈列着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种外文译本。
杜甫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茏,亭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颇有特色的祠宇园林。
篇7:杜甫草堂作文
今天,爸爸带我去了杜甫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杜甫草堂。
一进大门,便是“诗史堂”,“啊!”诗史堂里面的东西可真多呀!我仔细欣赏着杜甫的作品,有《不见》、《赠李白》、《营屋》、《狂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壮游》、《望岳》、《春夜喜雨》……在这里,我了解到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他在草堂生活了四年,一共作诗二百四十余首。
接着,我又到了陈列室,我看到了杜甫的家世,有:杜预、杜耽、杜顾、杜逊、杜灵君、杜乾光、杜渐、杜叔毗、杜依艺、杜审言、杜闲、杜甫。我还看到了杜甫的雕象,他长着长长的胡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大大的鼻子,不大不小的嘴巴,看起来还真有学者的味道,难怪人们称他为“诗圣”呢?
然后,我又来到了草堂,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石碑,上面写着银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少陵草堂”。旁边还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最后,我们游览了杜甫曾经住过的茅屋,在这里,我情不自禁的.朗诵起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草堂真是一个具有文化色彩的地方。
要记住这篇文章哦:杜甫草堂,如果喜欢,可以经常来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篇8:杜甫草堂作文
大家一定知道诗圣杜甫吧,那你知道他的故居在哪里吗?今年春节,我就来到了杜甫的故居――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
一进大门,立刻感到一股苦竹的清香扑面而来,再一看,四周都被密密麻麻的苦竹包裹了起来,有些苦竹中间还有桃花和梅花争奇斗艳。我不禁感慨到在这种优美的环境下,写的诗自然也是很美的!我接着往前走,看到了一幢茅草屋,这应该就是杜甫生前的住处吧,看着这幢茅草屋,我不禁又想起了杜甫的一首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
哎,杜甫草堂里面居然还有博物馆。我兴致盎然地走了进去,这里面记载了杜甫生前的大事,其隐居到成都就是现在杜甫草堂的位置,他已经年过花甲,见这里风景优美,便在这里住了下来,在这儿他写过不记其数的著名诗词,直到被官府抓回京城,杜甫终年68岁。在博物馆里我还知道了古代文学界的三大耀眼之星:屈原、李白、杜甫。但是,现在背诵杜甫诗词的人比较多,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柳宗元等都十分崇拜杜甫,将杜甫立为自己的目标。在这里,我还知道了原来李白和杜甫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他们经常把自己的诗词拿给对方看,互相学习,遇到困难时,李白和杜甫总是会互相帮助,从不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友情就像管鲍之交啊!杜甫的祖宗里还有一位著名的大将军――杜真,杜甫为他这个祖宗十分自豪,他从小就励志要比杜真获得的成就更高。
杜甫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不是因为天资聪颖,更多的是在于他的勤奋努力和远大理想,正应了爱因斯坦那句名言: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篇9:杜甫草堂作文
放假的第一天,爸爸、妈妈约了豆豆姐姐家,我们一起去参观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为了纪念杜甫修建的一座纪念馆。到了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草堂”二字,旁边挂着一副对联:“百花潭北庄,万里桥西宅。”
门口人头涌动,我们随着人流进入展览馆。墙上挂着毛爷爷、邓小平爷爷、朱德爷爷、周恩来爷爷等领导人来到这里参观的照片。看来,“诗圣”的魅力非常大哦!
我们走出展览馆来到了红墙边,游客们被这红墙绿竹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在此合影留念。红墙后是一座小桥,小桥下是一条弯弯的水塘,水面上倒映着绿树和屋檐。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
我们经过小桥,爬上了万佛楼。从万佛楼顶向下望去,整个草堂被树木环绕,让我为眼前的美景所惊叹!后来我们还去了碑林和草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是草屋,它的屋顶是用稻草搭成的,墙是用木头和泥土做成的。
杜甫是为了躲避战乱,在草堂生活了四年,创作了二百四十多首著名的诗歌,如让我们脍炙人口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他的一生一共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被人们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大李杜”。
可惜时间太快了,有好多地方我们还没有去看。我和爸爸妈妈说好了,下次放假我们再来,把没有看到的地方游览一遍,再一次感受诗圣的魅力。
篇10:杜甫草堂作文
杜甫草堂在成都的市区内部,在去年春节的时候,我曾经去过那里。
早就听说杜甫草堂的历史十分坎坷,经过了一次次的损毁,一次次的修复,这才能使我们看到这个历史悠久博物馆。只不过现在是看不出来这种坎坷的,最近的一次修复是这里焕然一新,树木丛生,围墙刷的干干净净,有的树的树干上还附着青苔。这美丽的景色的确很使人放松。
再往进走,我们到了这里的中心建筑:一座小小的房屋。代表看起来平平无奇,跟所有的古代建筑差不了两样。但是内部用玻璃和栏杆圈出了一大片的地方,
这才是真正杜甫草堂的遗址,早年杜甫在各个朝代都经过破损和重建,甚至有军队把这里当成了住宿,把某一些可以称得上国家一级文物的东西,当做柴火烧掉的事件。所以如果看的不仔细的话,真的是什么都发现不了。屋内还有好几块碑文,显然是不能当柴火烧,所以就保存了下来。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大部分的古诗文都是刻在石碑上的,所以没有很大的损伤。
再往进走有很多很多的小亭子,风景十分的秀美,水中的鱼欢快的游动着,岸上的孩子们十分渴望地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小鱼,显然我妹妹对这里的文化一点意思都没有,她只喜欢鱼或者还对礼品店铺很感兴趣。
印象最深的,其实还是那一面墙,也就是杜甫草堂的标志性建筑用蓝白色瓷片镶嵌的大大的草堂二字,虽然他可能没什么意义,但是他是出名人士帮忙写的呀。
最后还有一个十分大的房屋,里面放着各个诗人的塑像,不过这一点我始终没有搞明白,既然是杜甫草堂,为什么要放其他诗人呢?是因为地方太大,没可放的了吗?
参观完杜甫草堂,我对中国的故事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人们都说杜甫的晚年十分的艰辛了。
篇11:杜甫草堂作文
在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杜甫去了哪里呢?原来杜甫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了一座温暖的茅草屋,并一手“打造”出了举世闻名的杜甫草堂。没错,我今天就要推荐这里。
杜甫草堂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浣花溪畔。这里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园林清幽秀丽,建筑古朴典雅,仿佛置身在仙境一般。
踏入大门,一座高大雄伟的石拱桥便呈现在眼前,桥中央有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溪底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缓步走过桥,便来到了一处高朗明亮、气势不凡的大厅,四周的墙壁为绿宝石色,左侧是杜甫草堂的简介右侧是草堂地形图,我从这里开始传奇般的“草堂解说”。
快看那是史诗堂,那里是充满诗意且肃穆的地方,在它的中心是杜甫的雕像,严肃而端庄,他的眼神充满了时代的沧桑感,他坚定而挺拔的站立着。
回廊的墙壁上用楷书、篆书、狂草等多种字体雕刻着数不胜数的名人诗词,并且新增了许多现代诗词,让人从千年前一路畅游至今,久久无法回神。
再往深处走,是杜工部这座如同山峰般的房子,祠堂为一屋三楹,高台石阶,高窗阁门。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杜甫的石刻像,据说宋代诗人以杜甫为宗,所以清代黄庭坚,宋代陆游配祀于杜甫两侧,又称三贤堂,当你走进那里,一股书香在你的鼻翼缭绕。
听了我的解说,你对杜甫草堂感兴趣吗?想去吗?欢迎你亲自来领略这一方美景,来感受这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给我们的震撼。
篇12:杜甫草堂经典作文
从蜀南竹海到成都市,一路上的山都是绿树葱茏的,与宁夏的、甘肃的以及青海的那些山相比,好得多了。
下午6点多钟,便顺利地到达了成都市区。找到了预约的旅馆,安顿好之后,天已经全黑了。接着,几个人便在旅馆附近的大街上随意地散步,既是看看街景,也要寻找合适的饭馆吃晚饭。
走了一段路之后,看见那个街心广场上的成都大妈们在跳着广场舞,真是卖力啊!
又走了一段路,看见了一个“中华老字号”的店面,便走了进去,坐了下来。那里的每双筷子的纸套上,都印着早年郭沫若在此用餐时写的诗句:“三洞桥边春水深,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足见它是老字辈的店了。不过,设备还是一般,例如天气很热,却没有冷气供应,只用个落地风扇来纳凉。后来才知道,好像当地的餐馆大都是这样纳凉的。
第二天早晨,在入住旅馆的餐厅里吃着早餐,看见也在那里就餐的一家四口,大概是从北京来旅游的,一儿一女,好像是龙凤胎,看起来挺理想的。儿子身上穿着一件清华附中的校服,似乎是我家小外孙的榜样了。
一吃完早餐,便立即出发,朝着杜甫草堂景点奔去。
杜甫草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四川省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景区内翠竹香楠遮天蔽日,亭台池榭古朴典雅,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据说杜甫先后在这里度过了4年的时光。该景点在五代,以及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曾经修整过多次。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曾经到成都去出差过几次,印象中的杜甫草堂比现在的要简单得多,记得比较清楚的只有“少陵草堂碑亭”一项。那时没有看见过“杜甫茅屋故居”,也没有看见过“大雅堂”等等建筑。那时景点外围的环境也比现在的要荒僻得多,似乎是在城市的郊区地段,游客也很少。这次去看了之后,感觉景点里面的内容挺丰富的,景点外围的环境也变成了“市内”的样子了,游客也是熙熙攘攘地一派兴旺景象。回来之后查了查百度,确实的,“茅屋故居”与“大雅堂”等等项目都是在那时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啊!
据说,“少陵”本是地名,因为杜甫在诗中曾经称自己为“杜陵野老”和“少陵野客”,因此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于是也就有了“少陵草堂”的提法。
另外,杜甫草堂正门匾额上的“草堂”两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书写的。“茅屋故居”是依据杜诗的描写、明代的格局以及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于97年时恢复重建的。
再则,在“大雅堂”内陈列着的大型彩釉壁画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有64平方米大。在“大雅堂”内还树立有12尊历代著名诗人,包括白居易、李清照等人的大型雕塑,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文化氛围很浓。
那一天,站在“少陵草堂碑亭”前看着那些抢镜拍照的游客们,想起了老公曾经在那里照过的那张照片,一时间触景生情。那时,他很精干。可如今,他已经驾鹤西去了。一阵心酸涌上心头……
【杜甫草堂的记叙作文】相关文章:
1.杜甫草堂简介
2.走进杜甫草堂
3.杜甫草堂记
4.杜甫草堂导游词
5.成都杜甫草堂简介
7.杜甫的记叙作文
10.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导游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