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作文
“darren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7篇太空垃圾作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太空垃圾作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 太空垃圾作文
太空垃圾作文
太空垃圾?只听说过地球上有垃圾,太空中也有吗?是的,太空中也有垃圾。太空中的垃圾比生活垃圾更可怕,它不仅给太空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可以摧毁人造卫星等太空中的设备。
什么是太空垃圾呢?所谓的太空垃圾就是漂浮在宇宙空间的垃圾。它也会像人造卫星一样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地球旋转。像人类发射的火箭散失在太空中的碎片或零部件、卫星由于爆炸或故障而抛散于的碎片以及寿命已尽的卫星残骸等,都是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太可怕了,它的破坏力真是让人无法想像。由于它在太空中一直游荡,所以,就像在高空中掉下来的物体一样,能破坏掉很多东西,例如: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卫星的通讯系统等等。
虽然太空垃圾从未造成重大的事故,但已经有不少的飞船,遭到它的“袭击”。美国航天飞机的玻璃窗和航天飞机的外壳有被细小金属微粒和卫星涂料的碎片擦伤的痕迹。1991年9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距前苏联火箭残骸特别近时为避免灾难性的相撞,不得不被迫改变行驶轨道。
目前,最领科学家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回收这些太空垃圾。因为它具有毁灭性,所以很难用其他的宇宙飞船来对太空垃圾进行回收。人们正在尽力解决太空垃圾的污染和灾害。日本宇宙航空学会的报告书中提出研究不会产生垃圾的火箭和卫星;1992年5月,美国发射升空的航天飞机“奋进号”的任务就是回收一颗游荡在宇宙空间的卫星,并把它重新发回静止轨道。日本科学技术厅人士认为:将来宇宙空间往返的航天飞机或许将活跃在回收和清除太空垃圾的.领域。
我想,科学家的想法是对的。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简单的两点:一、生产不会产生垃圾的航天飞机;二、对现有的太空垃圾进行回收。我想出了一种方法,可这只是我的想法。就是做一艘最顶上有一种小黑洞的火箭可以用电脑控制的,能吸取宇宙中所有垃圾的,吸完之后能安安全全的返回地球。如果垃圾多的话能以最快的速度飞向宇宙黑洞,这样就能清除宇宙间的垃圾了。我的想法不错吧!
篇2:太空垃圾的英语作文
关于太空垃圾的英语作文
In spite of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our environment has been seriously polluted. It is mainly because there has been a vast amount of trash. The reasons why we have more and more trash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produce trash is on the increase. Second, we do not have enough space to have garbage dumped. Third, a lot of rubbish which can be reused than thrown away by people.
Here are several ways we can use to help decrease the amount of trash. First, we should get the public re-educated and let them know the fact that trash pollutes our environment and is harmful to our health. Second, we suggest our government enact strict laws to crack down upon people who litter garbage here and there. Third, we can call on our neighbors to reuse as many things as they have used as possible. Thus, we can have a cleaner environment to live in.
篇3:太空垃圾清理器小学作文300字
太空垃圾清理器小学作文300字
30时,太空垃圾那真是多的没法看了,隔两分钟就有一个卫星宣告被撞毁,再去撞毁别的卫星,这可怎么办?有人说用小型飞船去毁掉垃圾,可怎么发射呢?虽然已经进入月球驻地时代,但月球空间不足,没法发射火箭,那么只好在火星上发射远程制导火箭投入运行太空垃圾清理器了。
这太空垃圾清理器长得就像吸尘器一样,其实,它的别名就叫“宇宙吸尘器”,它靠太阳能和自带的核反应堆运行,还会从废弃的卫星中取出可以用的`零件,比如摄像机、天线之类的零件,再用激光照一遍垃圾,垃圾就变成了碎末,这些碎末都会被吸起来重新冶炼为贵重金属块。之后再通过小型空间传送器传回地球或弹射回地球进行回收利用。
你也许会奇怪它是怎么区分好坏卫星与太空垃圾的。告诉你吧,它有智能检测器,只要遇上东西,它就检测出这是什么,然后决定是否击毁。,当然,它对UFO还是回避的,不然,它自己就成了太空垃圾了!
看,这就是太空垃圾清理器,清洁太空的好帮手,听说连外星人都要订购一台呢!
篇4:《太空垃圾》阅读答案
《太空垃圾》阅读答案
①自从人们注意到地球周围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一个合乎逻辑的问题就出现了——地球是不是变轻了?毕竟它甩掉了这么多“体重”。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节目《变多还是变少》,向剑桥大学的学者寻求答案。
②医学微生物学家克里斯·史密斯博士指出,能造成地球获得和失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他在同事的帮助下,用一些大致的计算拟定了一份“得失平衡表”,以计算地球会在哪些情况下流失重量,又在哪些情况下得到一些。
③给地球额外“贴膘”的最大贡献者是每年40000吨的太空粉尘。史密斯称,它们是从太空里被地球吸引来的。此外,地球还有另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增重原因:全球变暖。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算,地球每年因为温度上升而获得约160吨重量。“如果我们持续让全球变暖,重量也会持续上升。”史密斯指出。人口的增长和新的建筑,并不是能让地球变重的因素,因为其构成都是地球上原本就存在的物质。
④史密斯等人的计算结果显示,地球也在不断损失质量。首先,地球的核心就像一个巨大的核反应堆,随着运转时间而逐渐失去能量,这些能量损失造成了质量上的损失。但这只是小小的数额,史密斯估计每年不超过16吨。至于像发射火箭和人造卫星那样丢掉一点点重量?完全不值一提,何况其中大多数还将回落到地球上。所以这些质量并未被纳入计算。
⑤还有其他因素使地球上损失非常多的`质量。比如不断从地球大气层逃逸的极轻气体。物理学家已经证明,地球每秒会失去大约3公斤氢气。换句话说,地球每年都在失去约95000吨的氢气。另一种很轻的气体——氦气每年会散失约1600吨。
考虑到以上的得与失,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①,但是跟地球质量相比,②。(.2.3《长江日报》)
12.读懂全文,在横线上填写句子,使文章结尾完整。在②中填写时要求用到一个成语。(3分)
13.史密斯等人的研究中,计算地球质量减轻的因素有哪些?请按照主要到次要的次序排列。(3分)
14.第③段中的“贴膘”一词很有意思,请你对此做简要评析。(2分)
15.第⑤段中的划线句是否多余?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2.①地球正在变轻②这种变化微不足道(大意对即可)(①2分②1分)
13.从地球逃逸的极轻气体,造成质量损失;地球核心的反应,损失能量,造成质量的损失。(两点2分,次序1分;写了火箭、卫星等只得1分)
14.把地球比作人,把太空粉尘比作“膘”,形象地写出了太空粉尘给地球表面带来的质量增加,十分贴切风趣。(2分,用“比喻”“拟人”等来解释也可以。)
15.不多余,因为上下文中对地球的质量增加减少都是按照“年”来计算的,所以,这里也必须保持一致。(2分)
篇5:《太空垃圾》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太空垃圾》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①自从人们注意到地球周围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一个合乎逻辑的问题就出现了——地球是不是变轻了?毕竟它甩掉了这么多“体重”。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节目《变多还是变少》,向剑桥大学的学者寻求。
②医学微生物学家克里斯.史密斯博士指出,能造成地球获得和失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他在同事的帮助下,用一些大致的计算拟定了一份“得失平衡表”,以计算地球会在哪些情况下流失重量,又在哪些情况下得到一些。
③给地球额外“贴膘”的最大贡献者是每年40000吨的太空粉尘。史密斯称,它们是从太空里被地球吸引来的。此外,地球还有另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增重原因:全球变暖。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算,地球每年因为温度上升而获得约160吨重量。“如果我们持续让全球变暖,重量也会持续上升。”史密斯指出。人口的增长和新的建筑,并不是能让地球变重的因素,因为其构成都是地球上原本就存在的物质。
④史密斯等人的计算结果显示,地球也在不断损失质量。首先,地球的核心就像一个巨大的核反应堆,随着运转时间而逐渐失去能量,这些能量损失造成了质量上的损失。但这只是小小的数额,史密斯估计每年不超过16吨。至于像发射火箭和人造卫星那样丢掉一点点重量?完全不值一提,何况其中大多数还将回落到地球上。所以这些质量并未被纳入计算。
⑤还有其他因素使地球上损失非常多的质量。比如不断从地球大气层逃逸的'极轻气体。物理学家已经证明,地球每秒会失去大约3公斤氢气。换句话说,地球每年都在失去约95000吨的氢气。另一种很轻的气体——氦气每年会散失约1600吨。
考虑到以上的得与失,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① ,但是跟地球质量相比, ② 。 (2012.2.3《长江日报》)
小题1:读懂全文,在横线上填写句子,使文章结尾完整。在②中填写时要求用到一个成语。(3分)
小题2:史密斯等人的研究中,计算地球质量减轻的因素有哪些?请按照主要到次要的次序排列。(3分)
小题3:第③段中的“贴膘”一词很有意思,请你对此做简要评析。(2分)
小题4:第⑤段中的划线句是否多余?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地球正在变轻②这种变化微不足道(大意对即可)(①2分②1分)
小题1:从地球逃逸的极轻气体,造成质量损失;地球核心的反应,损失能量,造成质量的损失。
小题1:把地球比作人,把太空粉尘比作“膘”,形象地写出了太空粉尘给地球表面带来的质量增加,十分贴切风趣。
小题1:不多余,因为上下文中对地球的质量增加减少都是按照“年”来计算的,所以,这里也必须保持一致。(2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连贯与衔接与理解文本主题的能力。
小题1:要求从主到次的顺序从文本中找出计算地球质量减轻的因素。(两点2分,次序1分;写了火箭、卫星等只得1分)
小题1:说出修辞,然后表述出表达效果。(2分,用“比喻”“拟人”等来解释也可以。)
小题1: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
篇6:《太空垃圾》说明文阅读答案
《太空垃圾》说明文阅读答案
①太空垃圾,主要由滞留在太空的废弃卫星和火箭残体(又称空间碎片),构成,还包括天然流星体。它们不仅对地面的人类造成危害,还主要威胁到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的安全。
②有没有办法清除掉太空垃圾呢?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科学家们已经找出一些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
③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试验一种“激光扫帚“,它主要针对直径1~10厘米的太空垃圾。“激光扫帚“锁定某个太空垃圾目标后,将发出一束激光,照射在太空垃圾背离地球的一端,使之部分升华为气体,就像喷气式飞机的原理一样,利用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太空垃圾朝地球的方向运动,最终使其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产生强烈摩擦而燃烧自毁。
④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专门清理大型太空垃圾的人造“自杀卫星“。这种自杀式卫星体积只有足球那么大,重6公斤,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它配备4台小型摄像机,能十分容易地发现太空垃圾。它一旦侦察到太空垃圾,便依附在垃圾上,使其速度降低,最后进入大气层,与太空垃圾同归于尽。
⑤目前,人们把上述这种工具,形象地统称为“太空清洁工“。虽然这种工具多数还处于试验阶段,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垃圾问题将逐步得到缓解。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2、第三段中加点的“部分“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第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4、“激光扫帚“与“自杀卫星“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有什么明显不同?请概括说明。
[解题谋略]
第1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的.把握。就说明对象来看,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和具体某段落的说明对象,在解答时会有一些不同。一般说,要确定说明对象,需要分析全篇(段)内容,然后再确定。如本题,选文第一段简单介绍太空垃圾的构成及危害,接下去说明清除太空垃圾的工具及作用,最后一段将这些工具统称为“太空清洁工“,综观全文,说明对象为“太空清洁工“。
第2题主要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在解题时,需细细品味,采用比较的方法。即用该词与去掉该词,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答案就明显了。
第3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判定,解答此题,先要明确我们掌握的说明方法的概念,然后依据内容逐字逐句进行分析。重6公斤,不到100万美元是列数字,体积只有足球那么大,用作比较来说明“自杀式“卫星的体积小。
第4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细读③④两段,筛选信息,抓住关键性词语。
[参考答案]:
1、“太空清洁工“
2、不能去掉,“部分“在这里是局部的意思,是相对整体而言的,去掉后与实际不符。
3、作比较、列数字。
4、“激光扫帚“使太空垃圾自毁而尽,“自杀卫星“与太空垃圾同归于尽。
篇7:太空垃圾肇事谁来赔偿
太空垃圾肇事谁来赔偿
俄罗斯和美国的'卫星在外太空相撞,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由于相撞而产生的碎片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飞行器造成威胁,对此两国是否应承担责任?目前的太空法律又是如何规定的?
作 者:乔新生 作者单位: 刊 名:法制参考 英文刊名:GOVEPNMENT LEGALITY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篇8:太空垃圾数量已达“临界点”
The amount of debris orbiting the Earth has reached “a tipping point” for collisions, which would in turn generate more of the debris that threatens astronauts and satellites, according to a US study released on Thursday.
据美国上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地球轨道上太空垃圾的数量已经达到“临界点”,有撞击风险,而后可能产生更多碎片,威胁宇航员和人造卫星的安全。
NASA needs a new strategic plan for mitigating the hazards posed by spent rocket bodies, discarded satellites and thousands of other pieces of junk flying around the planet at speeds of 17,500 miles (28,164 kilomtres) per hour,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aid in the study.
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在报告中称,美国宇航局需要制定新的战略计划,以减小火箭残骸、报废卫星、以及数千块其它太空垃圾的危害。这些轨道太空垃圾时速高达1.75万英里(28164公里)。
The council is one of the private, nonprofit US national academies that provide expert advice on scientific problems.
该委员会是一家私立的非赢利性国家科研机构,致力于为科学难题提供专家建议。
Orbital debris poses a threat to the approximately 1,000 operational commercial, military and civilian satellites orbiting the Earth -- part of a global industry that generated $168 billion in revenues last year, 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 figures show.
卫星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太空垃圾对地球轨道上空的大约一千个运行中的商用、军用、民用卫星构成威胁。全球卫星产业每年收入高达1680亿美元。
The world's first space smashup occurred in 2009 when a working Iridium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and a non-operational Russian satellite collided 490 miles (789 km) over Siberia, generating thousands of new pieces of orbital debris.
全球首例空间撞击发生在,当时正在运转的一个铱通信卫星和一个俄罗斯报废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490英里(789公里)处发生撞击,产生了数千个新的太空垃圾。
The amount of orbital debris tracked by the US 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 jumped from 9,949 cataloged objects in December to 16,094 in July ,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aid.
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称,美国空间监测网跟踪并登记在册的太空垃圾数量在12月为9949个,而在7月就上升到了16094个。
The surveillance network tracks objects approximately 10 centimeters in diameter and larger.
该监测网的监测对象是直径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
Some computer models show the amount of orbital debris “has reached a tipping point, with enough currently in orbit to continually collide and create even more debris, raising the risk of spacecraft failures,” the research council said in a statement released Thursday as part its 182-page report.
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在上周四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指出,根据某些计算机模型,太空垃圾的数量已经“达到临界值,目前在轨的垃圾数量足以发生频繁撞击,并由此产生更多的垃圾碎片,从而增大损毁航天器的风险。”这份报告长达182页。
“The current space environment is growing increasingly hazardous to spacecraft and astronauts,” Donald Kessler, the former head of NASA's Orbital Debris Program Office who chaired the study team, said in a statement.
研究小组负责人唐纳德凯斯勒在声明中说:“目前的太空环境对飞行器和宇航员来说越来越危险。”凯斯勒曾担任美国宇航局轨道垃圾项目办公室负责人。
篇9:吃垃圾的太空狗 童话故事
吃垃圾的太空狗 童话故事
深夜,我爬上尖尖的房顶,去欣赏美丽的夜景。
“N仔,”我晃醒怀里熟睡的长江N号,“你告诉我,哪颗星星是你的家呢?”
N仔眯起眼瞅瞅我,又使劲钻进我的怀里,打起呼噜。我再一次揪起N仔说:“你就不能陪我聊聊天吗?到底是只太空垃圾狗,不懂人的感情!”话音刚落,N仔猛地跳起来,殷勤地舔我的脸。它对着天边一颗明亮的星星动情地“汪汪”叫起来,大概那就是它的家吧。
突然,N仔的叫声戛然而止,它惊恐地盯着黑黑的夜空,忽然蹿进屋子,钻到衣橱里,再也不肯出来。我死拉硬拽也无济于事,为了不弄醒熟睡的爸爸,我也只好钻进了衣橱。
“怎么了,N仔?”我双手捧起瑟瑟发抖的N仔。突然,它头上的触角射出了刺眼的光亮,我眼前一片迷离:我仿佛看到了无数星辰,它们都围绕着旋转,其中就有蓝色水晶般的地球;这时,一颗人造卫星一样的物体飞速撞击在地球上,发生了大爆炸。霎时,山崩地裂,海潮肆虐,人们到处奔逃呼救;洪水和熔岩像两头猛兽,在人们身后紧追不舍……
“不要啊——”我大叫着冲出了衣橱,一看,天都亮了。原来是虚惊一场呀。我惊魂未定地环顾四周简陋的家具,发现桌子上的烂苹果下有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儿子,88—>大工了”(老爸小时候没读过书,只能这样写字留言。)
我简单吃了几口早饭,便去上学。刚刚走进校门,虎妞焦急地迎上来:“狄仔,怎么才来?主任正对全班同学讲话呢!”我匆匆跑进教室,只见曹主任挖着鼻孔,一本正经地说:“如今我们遇到了跟恐龙同样的麻烦!M国的一颗间谍卫星失控,预计三天内将穿透大气层,坠落到我们的城市!军方试图用拦截导弹击毁卫星,但万一导弹击不中……”
“啊,我的大爷呀!”我猛然想起昨晚梦中恐怖的情景,不禁大叫起来。
“周—狄—仔!”主任拉着脸走过来,凶巴巴地瞪大眼,“你喊什么,万一卫星落下来,你怎么办?”
“我……”我慌乱地四下打量,看见墙报上有一张飞船的图片,随口就说,“我,我就开那架飞船去拦截它!”
主任怒火中烧:“靠你,我们全得死光光!!”这时,N仔条件反射地蹿出我的书包,跳到桌子上,眉眼扭曲、口鼻歪斜,一副全家死光光的夸张表情。
“生死关头,你还有心思养宠物!”主任一把抓起N仔,随手一甩,N仔如同一摊泥,重重地贴在了窗户上。
“它是超级太空狗,摔不烂拉不断的!”
“什么狗?怎么就拉不断?”盛怒中的主任根本不信,将N仔拽得跟橡皮筋一样长,N仔惨叫一声,猛然收缩,像箭一样弹出窗外,消失地无影无踪。
过了好一会儿,N仔才飞回来。它竟然带回一艘飞船,和画上的一模一样,安稳地停在操场上。
“哇塞!你从哪弄来的?”我兴奋地举起N仔,“我们驾驶飞船去拦截卫星吧!”我纵身跳上飞船,本以为神气地飞上太空,结果飞船吱嘎一响,轰地散在了地上!操场上顿时多了一堆废墟。原来,它只是用胶水和纸片糊成的模型,商场里就有卖的!同学们在一阵爆笑中四散而去,我可惨了,被留下来打扫这没战斗过的战场。
第二天,所有的有钱人为躲避卫星撞击而离开了这座城市,我还没把垃圾清理干净。正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N仔竟然有吃垃圾的`爱好!而且,它每吃一点儿垃圾身体也变大一点儿。很快,N仔把学校里所有的垃圾都吃得干干净净,而它也由小猫的个头变得像小牛一样大!
N仔似乎没有停吃的念头,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香蕉皮、苹果梗,甚至人们逃命时跑丢的高跟鞋、假发套……只要嚼得动,N仔一律吃掉。渐渐地,垃圾在整座城里便难以寻觅了,N仔也从“小牛犊”长成了“大恐龙”。我并不阻止N仔吃垃圾,只要它高兴就好!况且,骑在N仔背上很有安全感……
第三天,广播上说,拦截导弹并没有击中那颗卫星。果然,当天晚上,卫星冲破大气层,像一团愤怒的火球,呼啸着飞过城市上空。眼看那团火球将要撞击地面时,巨大的N仔敏捷地一跳,腾空而起冲到火球下面,用弹性极强的肚皮垫住了下落的卫星,慢慢托着卫星下落,直到卫星安全落在地面上。我站在远处山顶上为N仔加油,心里很激动!但是,N仔的身子却被卫星天线刺透了……
警察们用飞机吊起卫星,拔出了N仔肚子里锋利的天线。立刻,从它肚子的漏洞里喷出了无数的垃圾,它的身子也逐渐收缩,又还原成本来的大小,最后蹦蹦跳跳陪伴在了我的身旁!竟然,连一点儿外伤也没有。
你猜,N仔会不会是专吃太空垃圾的外星狗呢?
嘿,真不愧是我的长江N号!
篇10: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包裹怎么办
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对部分太空垃圾进行有效的编目管理,但对于如何批量处理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办法。专家认为,要区分太空垃圾所处的轨道高低和体积大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处理。
不久前,一大块俄罗斯太空垃圾靠近国际空间站,导致国际空间站不得不进行机动规避,这也导致了宇航员原本预定的太空行走计划被迫中断。而这种事件并非个例。2022年12月15日,俄罗斯“联盟MS-22”号飞船发生泄漏事件,经检测发现该飞船存在一个0.8毫米的洞,可能是由微陨石或小块太空垃圾造成的。
近地轨道空间虽然广阔,但除了卫星以及飞行器外,其实早已遍布大大小小的太空垃圾,拥挤不堪。随着人类航天发射活动密集进行,有可能会对航天任务造成损害的太空垃圾治理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微小的太空垃圾碎片数量可能上亿
如果能够给地球拍个全景图片,并将地球空间轨道上目前能够被监测到的空间碎片以及失效卫星等太空垃圾全部标记出来,我们将会看到一幅非常震撼的画面:地球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包裹。
在这些太空垃圾中,既有小到需要以毫米计算的碎片,如航天器外部因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而脱落的油漆碎片等;也有长数米、重数吨的大型物体,如失效卫星、太阳能电池板等。
在太空垃圾的数量分布上,存在着体积越小、数量越多的规律。由于不同机构的统计方法并不一致,国际航天界对于空间轨道中存在的太空垃圾总量尚无准确定论。但大致可以确定,目前空间轨道中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不少于2万个,直径在1厘米以上、10厘米以下的太空垃圾则有数十万个,直径小于1厘米的则可能达到上亿个。
数量如此庞大的太空垃圾是有人故意乱扔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国际空间站曾多次丢弃过氨罐、相机脚架等,甚至还于扔出过一块重约2.5吨的旧太阳能电池板,但这些物体在短暂绕地球旋转后便会落入地球大气,并在大气中燃烧殆尽,因此并不会成为长期在轨的太空垃圾。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事实上,除了少数因达到使用寿命或因为故障而失效的卫星等航天器外,大多数太空垃圾,尤其是数量巨大但体积微小的碎片垃圾,主要是由失效航天器解体或太空垃圾之间碰撞造成的。“失效航天器、大碎片解体或碰撞后会形成大量小碎片,小碎片之间还可能会继续发生碰撞,产生数量更多、体积更小的碎片。”杨宇光说,于是在一次次解体或碰撞中,大量太空垃圾被制造出来。
除了体积和数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太空垃圾在轨道分布上也有一定规律。杨宇光表示,轨道高度在500—1000公里的区域是太空垃圾的“重灾区”,“首先这个范围内过去存在着大量卫星,互相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这一范围内大气十分稀薄,物体绕地球旋转的速度下降缓慢,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脱离原轨道,坠入大气。”而在轨道高度300—400公里区域,虽然也曾发射有大量卫星,但该区域内大气密度较高,太空垃圾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受大气阻力影响降低高度,最后落入大气中烧毁。
将太空垃圾登记在册进行追踪管理
虽然太空垃圾已经将地球团团围住,但杨宇光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已经能够对大多数具有较大威胁的太空垃圾进行追踪编目,监测其运行轨迹,从而在航天活动中对其进行合理规避。
杨宇光介绍道,目前追踪监测太空垃圾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分别为雷达观测和光电观测。雷达观测的原理是地面向天上发射无线电波,空间轨道中无论是正常工作的卫星还是太空垃圾,都会将无线电波反射回地面。地面雷达站接收到空间物体反射回的无线电波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便可实现对太空垃圾的发现、编目,以及对其位置、速度等运行信息的监测。
区别于传统的有源雷达,不久前,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了一种监测太空垃圾的新方法,利用的却是无源雷达。无源雷达自身不需要发射机来发射电磁波,主要依靠接收他源反射的微波能量来对目标进行探测,通常拥有更高的灵敏度。由于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中发射大量无线电波,其中一部分便会被太空垃圾反射回地面,进而被无源雷达接收到,实现对太空垃圾的监测。杨宇光表示,该方法理论上或许可行,但实际应用效果如何仍需进一步了解观察。
除了雷达观测,常见的监测太空垃圾的方法还有光电观测。该手段主要利用光电望远镜观测空间轨道中的物体,主要设备有大视场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等,但通常其只能在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下才可实现观测。杨宇光表示,不管是哪种观测方法,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微小太空垃圾的监测仍有较大瓶颈。他进一步介绍道:“目前人类已经能够实现对位于较低轨道的、直径在1厘米以上,位于较高轨道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空间物体进行追踪。但目前都是物体越大越容易监测,而太空垃圾则是体积越小的反而数量越多。”
成本问题制约太空垃圾治理
看得见,但不一定“摸”得着。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对部分太空垃圾进行有效的编目管理,但对于如何批量处理这些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办法。杨宇光表示,直接捕获太空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当然是人们能够想到的最简单且直接的办法,但却也是成本最高的办法之一。“太空垃圾都处在不同轨道上,如果要靠近它们就需要不断变轨,变轨就需要消耗推进剂,成本太高。因此这种办法无法用于批量处理太空垃圾。”
杨宇光给出了他认为未来处理太空垃圾可能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要区分太空垃圾所处的轨道高低和体积大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由于空间物体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高度与其环绕速度有关,当其速度降低后,其所能维持的轨道高度便会降低,因此轨道高度特别低的太空垃圾无须进行过多干预,其受到外层大气阻力后会逐渐降低速度,最后自主坠入大气,燃烧殆尽。
而对处于低轨道上部且体积较小的太空垃圾来说,杨宇光认为可以将携带半导体激光器的卫星发射到太空中,对体积较小的太空垃圾进行照射,高能量激光会将垃圾部分气化,蒸气的反作用力会减小其运行速度,从而缩短坠落时间。“假如这颗卫星可以绕地球旋转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只要它与太空垃圾擦肩而过,就可以对其进行照射。虽然一次照射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但若能反复多次照射,将会产生显著作用。”杨宇光补充道,并且半导体激光不依赖化学燃料,只需要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便可长久发挥作用。而对于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由于其本身数量较少,因此派出航天器对其进行捕捉清除或许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但捕获之后如何处理?杨宇光认为,将其直接“扔”回大气层内并不可取,“那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也是不划算的。”他指出,可以在捕获后给其加装离轨帆,帮助其快速脱离轨道,坠入大气层。离轨帆是一种配置在卫星等航天器上,可在太空中实现自主展开的薄膜结构。其质量非常轻,但薄膜帆面展开后像一个“大风筝”,可以大大增加航天器的气动阻力,从而使其慢慢减速,逐渐脱离原轨道。杨宇光表示,虽然目前有多种清理太空垃圾的手段方法被提出,但都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世界各国继续在技术上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各国也应携手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外层空间管理机制,合力应对太空垃圾问题。
太空垃圾主要来自于哪里?
第一类来源是航天发射活动中抛弃的多余负重,比如火箭助推器、载人火箭的逃逸塔、整流罩和未烧完的燃料等,在发射十余分钟后就将变成潜在的太空垃圾。虽然它们绝大部分都会落回地球,但是也会有少量因为各种情况留在太空中。
第二类来源是寿终正寝的卫星们。由于目前的技术限制,寿命最长的通讯卫星也仅能使用10-,一旦无法继续工作,它们就将留在轨道成为太空垃圾。
第三类来源是太空垃圾碰撞出的新太空垃圾。可以把这些太空垃圾想象成两块装在盆里的酥饼,不断碰撞,大块变小,小块变得更小,预计每年近地轨道太空垃圾净增长5%左右。
第四类来源是导弹反卫星实验。此次俄罗斯军方击毁废弃卫星造成的太空垃圾便是属于这一类。
太空垃圾的主要危害
太空垃圾一般在高300-45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以每秒7-8公里,而在36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则以每秒3公里的速度高速运动,根据轨道倾角碰撞时的相对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每秒10公里以上,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因此太空垃圾若与运作中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或国际空间站相撞,会危及到设备甚至宇航员的生命,据计算一块直径为10厘米的太空垃圾就可以将航天器完全摧毁,数毫米大小的太空垃圾就有可能使它们无法继续工作。而太空垃圾也因此成为了国际问题。
一块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卫星,相当于两辆100km/时的小汽车相互碰撞,卫星会在1.5秒内被打穿或直接击毁!但一撞上,那就是毁灭性的。最让科学家头疼的是“雪崩效应”--每一次太空垃圾的相互碰撞不会互相湮灭,而会产生更多的碎片,这就是新的“大问题”。
篇11: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包裹怎么处理
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对部分太空垃圾进行有效的编目管理,但对于如何批量处理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办法。专家认为,要区分太空垃圾所处的轨道高低和体积大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处理。
不久前,一大块俄罗斯太空垃圾靠近国际空间站,导致国际空间站不得不进行机动规避,这也导致了宇航员原本预定的太空行走计划被迫中断。而这种事件并非个例。2022年12月15日,俄罗斯“联盟MS-22”号飞船发生泄漏事件,经检测发现该飞船存在一个0.8毫米的洞,可能是由微陨石或小块太空垃圾造成的。
近地轨道空间虽然广阔,但除了卫星以及飞行器外,其实早已遍布大大小小的太空垃圾,拥挤不堪。随着人类航天发射活动密集进行,有可能会对航天任务造成损害的太空垃圾治理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微小的太空垃圾碎片数量可能上亿
如果能够给地球拍个全景图片,并将地球空间轨道上目前能够被监测到的空间碎片以及失效卫星等太空垃圾全部标记出来,我们将会看到一幅非常震撼的画面:地球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包裹。
在这些太空垃圾中,既有小到需要以毫米计算的碎片,如航天器外部因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而脱落的油漆碎片等;也有长数米、重数吨的大型物体,如失效卫星、太阳能电池板等。
在太空垃圾的数量分布上,存在着体积越小、数量越多的规律。由于不同机构的统计方法并不一致,国际航天界对于空间轨道中存在的太空垃圾总量尚无准确定论。但大致可以确定,目前空间轨道中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不少于2万个,直径在1厘米以上、10厘米以下的太空垃圾则有数十万个,直径小于1厘米的则可能达到上亿个。
数量如此庞大的太空垃圾是有人故意乱扔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国际空间站曾多次丢弃过氨罐、相机脚架等,甚至还于20扔出过一块重约2.5吨的旧太阳能电池板,但这些物体在短暂绕地球旋转后便会落入地球大气,并在大气中燃烧殆尽,因此并不会成为长期在轨的太空垃圾。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事实上,除了少数因达到使用寿命或因为故障而失效的卫星等航天器外,大多数太空垃圾,尤其是数量巨大但体积微小的碎片垃圾,主要是由失效航天器解体或太空垃圾之间碰撞造成的。“失效航天器、大碎片解体或碰撞后会形成大量小碎片,小碎片之间还可能会继续发生碰撞,产生数量更多、体积更小的碎片。”杨宇光说,于是在一次次解体或碰撞中,大量太空垃圾被制造出来。
除了体积和数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太空垃圾在轨道分布上也有一定规律。杨宇光表示,轨道高度在500—1000公里的区域是太空垃圾的“重灾区”,“首先这个范围内过去存在着大量卫星,互相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这一范围内大气十分稀薄,物体绕地球旋转的速度下降缓慢,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脱离原轨道,坠入大气。”而在轨道高度300—400公里区域,虽然也曾发射有大量卫星,但该区域内大气密度较高,太空垃圾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受大气阻力影响降低高度,最后落入大气中烧毁。
将太空垃圾登记在册进行追踪管理
虽然太空垃圾已经将地球团团围住,但杨宇光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已经能够对大多数具有较大威胁的太空垃圾进行追踪编目,监测其运行轨迹,从而在航天活动中对其进行合理规避。
杨宇光介绍道,目前追踪监测太空垃圾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分别为雷达观测和光电观测。雷达观测的原理是地面向天上发射无线电波,空间轨道中无论是正常工作的卫星还是太空垃圾,都会将无线电波反射回地面。地面雷达站接收到空间物体反射回的无线电波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便可实现对太空垃圾的发现、编目,以及对其位置、速度等运行信息的监测。
区别于传统的有源雷达,不久前,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了一种监测太空垃圾的新方法,利用的却是无源雷达。无源雷达自身不需要发射机来发射电磁波,主要依靠接收他源反射的微波能量来对目标进行探测,通常拥有更高的灵敏度。由于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中发射大量无线电波,其中一部分便会被太空垃圾反射回地面,进而被无源雷达接收到,实现对太空垃圾的监测。杨宇光表示,该方法理论上或许可行,但实际应用效果如何仍需进一步了解观察。
除了雷达观测,常见的监测太空垃圾的方法还有光电观测。该手段主要利用光电望远镜观测空间轨道中的物体,主要设备有大视场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等,但通常其只能在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下才可实现观测。杨宇光表示,不管是哪种观测方法,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微小太空垃圾的监测仍有较大瓶颈。他进一步介绍道:“目前人类已经能够实现对位于较低轨道的、直径在1厘米以上,位于较高轨道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空间物体进行追踪。但目前都是物体越大越容易监测,而太空垃圾则是体积越小的反而数量越多。”
成本问题制约太空垃圾治理
看得见,但不一定“摸”得着。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对部分太空垃圾进行有效的编目管理,但对于如何批量处理这些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办法。杨宇光表示,直接捕获太空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当然是人们能够想到的最简单且直接的办法,但却也是成本最高的办法之一。“太空垃圾都处在不同轨道上,如果要靠近它们就需要不断变轨,变轨就需要消耗推进剂,成本太高。因此这种办法无法用于批量处理太空垃圾。”
杨宇光给出了他认为未来处理太空垃圾可能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要区分太空垃圾所处的轨道高低和体积大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由于空间物体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高度与其环绕速度有关,当其速度降低后,其所能维持的轨道高度便会降低,因此轨道高度特别低的太空垃圾无须进行过多干预,其受到外层大气阻力后会逐渐降低速度,最后自主坠入大气,燃烧殆尽。
而对处于低轨道上部且体积较小的太空垃圾来说,杨宇光认为可以将携带半导体激光器的卫星发射到太空中,对体积较小的太空垃圾进行照射,高能量激光会将垃圾部分气化,蒸气的反作用力会减小其运行速度,从而缩短坠落时间。“假如这颗卫星可以绕地球旋转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只要它与太空垃圾擦肩而过,就可以对其进行照射。虽然一次照射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但若能反复多次照射,将会产生显著作用。”杨宇光补充道,并且半导体激光不依赖化学燃料,只需要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便可长久发挥作用。而对于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由于其本身数量较少,因此派出航天器对其进行捕捉清除或许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但捕获之后如何处理?杨宇光认为,将其直接“扔”回大气层内并不可取,“那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也是不划算的。”他指出,可以在捕获后给其加装离轨帆,帮助其快速脱离轨道,坠入大气层。离轨帆是一种配置在卫星等航天器上,可在太空中实现自主展开的薄膜结构。其质量非常轻,但薄膜帆面展开后像一个“大风筝”,可以大大增加航天器的气动阻力,从而使其慢慢减速,逐渐脱离原轨道。杨宇光表示,虽然目前有多种清理太空垃圾的手段方法被提出,但都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世界各国继续在技术上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各国也应携手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外层空间管理机制,合力应对太空垃圾问题。
太空垃圾的危害大吗?
太空垃圾不仅给航天事业带来巨大隐患,而且还污染了宇宙空间,给人类带来灾难,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脱落,会造成放射性污染。美国和前苏联在空间的核反应堆中有1吨的铀—235及其他核分离物。
太空垃圾对航天器运行的影响主要由航天器的在轨时间、被保护的面积、轨道高度和轨道倾角等因素决定,其中前3个因素是最主要的。
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约为7.8千米/秒,如果撞击到航天器表面,轻者会留下凹坑,重者会穿透航天器造成部分系统功能失效,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太空垃圾也能威胁在舱外活动的航天员。
极小的太空垃圾由于数量多,所以可严重改变航天器的表面性能;稍大的太空垃圾会损坏航天器表面材料,造成撞击坑,损伤表面器件;大的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碰撞时,可使航天器的姿态改变,甚至改变航天器的轨道;高速撞击的太空垃圾会使自身及被撞击的航天器表面材料气化为等离子体云,使航天器失效;当太空垃圾的能量足够大时,将穿透航天器表面,打坏置于航天器内部的控制系统或有效载荷,使航天器发生爆炸或打散整个结构。
另外,当太空垃圾再入大气层时,如果没被烧毁,还会对地面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以核能为动力的航天器陨落时后果特别严重。比如,在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核动力卫星就曾因失控坠毁在加拿大,从而产生巨大恐慌。太空垃圾太多也严重影响空间天文观测,碎片撞到空间望远镜时,会使镜体遭到损坏。
由于沙粒大小的太空垃圾所产生的冲击与每小时160千米的保龄球相当,所以直径在几毫米以下的小的太空垃圾也能对运营中的航天器造成损坏。这种损害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航天器分系统表面的损害,第二类是对航天器运行的影响。比如,美国航天飞机的窗户就曾遭受太空垃圾的撞击。
由于很小的碎片也能给“国际空间站”造成重创,所以“国际空间站”有一套避撞程序,当这一程序监测到有太空飞行物接近空间站并有可能发生碰撞时,就会指示空间站启动发动机改变运行位置,躲避碰撞。如果“国际空间站”来不及调整轨道,那么为安全起见航天员就要躲进飞船。
太空垃圾的产生方式
一是有意或无意爆炸产生的航天器残骸。有意的爆炸,极大多数来自前苏联和美国太空战的“预习”。其中前苏联就曾进行了19次卫星拦截、爆炸试验,给太空带来了500~1000块大小不等的碎块垃圾。无意的爆炸,如1973年间,美国有7枚火箭在轨道上爆炸。1986年,欧洲发射的“阿丽亚娜”火箭刚进入轨道就发生爆炸,其碎块中大于10厘米的就有564块,还有2300多块小于10厘米的。
二是宇航员漫不经心的过失。如1982年,宇航员瓦伦丁·列勃捷夫在进行例行的太空行走时,他刚刚打开“礼炮7号”空间站的减压舱门,由于近乎真空的太空所具有的巨大吸力,把宇航员们不慎留在减压舱内的一些螺栓、垫圈和一支铅笔,都吸入太空,成为了太空垃圾。更令人遗憾的是,前苏联的一些宇航员还把在太空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丢入太空。人们还发现,有一只被一名美国宇航员丢失的手套,竟在空中飘浮游荡了20多年。
三是卫星和火箭的残骸。一些失去效用的卫星,仍在轨道上飞行。虽然它们最终会因飞行速度减小,重返大气层而与大气层摩擦烧毁,但恐怕要在几十年到几百年以后。在近地空间里,还飘浮着许多火箭的残余部分,如火箭被丢弃的金属外壳、运载火箭的末级残体、散落下来的发动机和各种衔接部件等。
篇12:太空作文
今天晚上,我们梦见自已乘上了一艘宇宙飞船,宇宙飞船越开越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太空。
在太空,我看到了海洋、陆地。海洋特别大,一望无边。陆地绿油油的,非常好看。我还看到了金星、火星、木星、天王星和许许多多卫星。
突然,宇宙飞船停了下,乘客们都穿上宇航服,神不知鬼不觉地就飘了起来。我飘到了一颗卫星上面,卫星绕着地球转,我好像坐着旋转木马似的。
接着,我越飞越远,竟然飞到了太阳系上,那儿好热呀,我感觉自已像冬天里的雪人一样,一点儿一点儿地在融化。我赶紧离开了这里,又来到了火星上,我遇上了火星人,我和他们说话,我随身携带的翻译器就把我说的话翻译成了火星语。很快,我就和火星人交上了朋友。我正在这儿玩,突然,感觉有东西在靠近我,我回头一看,呀!是外星人,我连忙往宇宙飞船那儿跑,可是,外星人离我越来越近,一只大手伸了过来,“救命啊,救命啊。”我连忙喊道,我急得都哭了起来。
“叮铃铃”闹钟响了起来,我从梦中被叫醒。“原来是一场梦啊,真是吓死我了”我想到。这真是一个神奇美好的梦啊!
篇13:太空作文
一眨眼,飞船飞到了月宫门前。我刚走下机舱,传来了欢呼声:“欢迎,热烈欢迎地球上来的客人!”啊,原来是美丽的嫦娥阿姨和憨厚的吴刚伯伯在欢迎我的到来呢!我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时,吴刚伯伯上前拉住我的手,一边做着手势一边说:“请,请!”跨进宫门,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另一番天地:整个月官金碧辉煌[注: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琉璃瓦闪闪发光,殿前一棵高大的桂树,高耸入云[注: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郁郁葱葱[注: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整个院子飘满了扑鼻的优美动听的乐曲,只见嫦娥阿姨两手舞动着又宽又大的袖子,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注: 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她时而飞速旋转,时而轻歌曼舞[注: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那轻盈的舞姿,美妙的歌喉,使我惊叹不已。小学生作文网t262
喝完酒,我请求吴刚伯伯和嫦娥阿姨带我参观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