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2023-01-24 08:39: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yszfirs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2篇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篇1: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春天到了,我来到了我家附近的公园。

刚进大门,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公园中间的大花坛,花的颜色真多啊!白得赛雪、黄的像金、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绿的如玉。飘逸的清香引来辛勤的小蜜蜂、美丽的蝴蝶,他们美丽的身影在花丛中若隐若现,这么艳丽的花朵,如此的芬芳,实在令人陶醉。花坛里的花姿态各异,玫瑰像华贵的钻石;牵牛花像一个个精致的小喇叭;牡丹花像我们欢乐的脸庞;虞美人像害羞的女孩;鸡冠花像公鸡的冠子。他们虽然外形不一样,但都很可爱。

花坛两边柳树成荫,叶子绿的那么可爱,看着非常舒服,它们随着微风轻轻颤动,像一个个穿着绿裙子的小精灵,真无愧于贺知章笔下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园后面是金鱼池,鱼儿的颜色真多!有桃红色,有金黄色,有炭黑色。鱼儿们千姿百态,有的飞快的游着;有的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我们,等待人们给它鱼食吃;还有的懒洋洋地躺着。

公园真美!

篇2: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生态公园是赣州最大的一座公园,它位于新城区。

春天,来到生态公园,一股清新怡人的空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入口处是一座小花园,各种花儿都竞相开放了,五颜六色,惹得成群的小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穿来穿去,怎么不叫人看了心醉?特别是那个人工湖,清澈无比,在微风轻拂下,湖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湖水里倒映着远处的小亭子和天空中的白云,还有湖边的杨柳,真的像是一副美丽的水彩画。

岸上的小草像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调皮地伸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脑袋,迎着春风跳起欢乐的舞蹈。岸边的柳树脱去了灰色的衣裳,换上了淡绿的外衣,柔软长垂的枝条长满了绿豆似的新芽,远远望去,宛如姑娘的长发随风飘扬,一棵棵桃花盛开着,就像是一把把美丽的大花伞。

人们坐在湖中央的亭子里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春天的生态公园真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

篇3: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我向往那气势雄伟的长城,赞美那波涛汹涌的长江,但我更爱家乡美丽的汾河公园。

有首歌唱得好:“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庄。”这首歌唱出了汾河的长,汾河的美,但我今天只说镶嵌在汾河上的一角——汾河公园。

走进公园的大门,踏上弯弯曲曲的小路,就能来到一座假山前。这是我最喜欢的路线,因为登上假山,汾河公园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葱绿的树丛、摆出各种图案的草坪、杏黄色的琉璃瓦和朱红房檐的小亭子,还有绿得像碧玉一样的柳树,平静得像镜子一样的河水,把汾河公园扮成了仙境。

漫步在波光粼粼的湖畔,走在青青的草丛间,倾听鸟儿清脆的鸣叫,从天津来的妈妈的一位同学不禁赞叹:“下次带朋友来太原,一定带他们来汾河公园,谁说山西只有黄土高坡,看这汾河的水多美呀!”

你也带朋友来汾河公园游玩吧!

篇4: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漫长的冬天过去了,可爱的春天来到了,大地上到处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生机勃勃。

公园在春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绿油油的草地,这草地就像是地毯一样松软,上面还滴着几滴晶莹的露珠,草地上面还盛开着几朵颜色鲜艳的小花,有黄的、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就像是草地的衬托。

再往里走,便会看见一棵棵参天大树矗立在旁边,就像是一个个勇敢的将军守护着这人间的天堂。往两旁看,迎春花就展现在我们眼前,那黄色的花瓣,仿佛就像是一顶顶黄色的帽子,它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公园深处走,便到了公园最美丽的景色——湖泊了。乘小船往湖泊中心驶去,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摆,长长的枝条垂落到水面,点起了滴滴水花。岸边有一座假山,顽皮的孩子穿梭其中,朗朗的笑声感染着每个人。

公园这样美丽,这都是春天的功劳!

篇5: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春天到了,公园里各种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白的梨花,红色的山茶花,紫色的玉兰花,开得好热闹!金黄色的迎春花一朵紧挨着一朵,一阵微风吹来,它们就像是一群黄色的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可爱极了!

原本光秃秃的草地已经变成了绿色的海洋,就像是铺上了一块绿色的绒毯。绿油油的小草一棵一棵像是刚从睡梦中醒来似的,伸着懒腰,舒展着嫩绿的叶子。

樟树爷爷迫不及待地换上了嫩绿的新衣裳,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年轻。樟树林旁边有几棵高大的柳树,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长长的枝条就像是长发姑娘的辫子垂在湖水里。

公园里的湖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有的在追逐打闹,还有的在旁边安静地吐着泡泡,多可爱呀!

草地上有几位老人在锻炼身体,也有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散步,还有一群小孩在放风筝,每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人们尽情享受着美好的春光。

我爱这美丽的春天,爱这美丽的公园。

篇6:一处景物作文

我们的学校有一棵高大而古老的大榕树。

大榕树在舞台旁边,大约有三层楼高。树干是赤褐色的,要两个小朋友手拉着手才能抱得住它。大榕树长到四米的时候,就分缏菇撬频氖麒尽J麒旧喜悸了树叶,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春天,万物复苏,大榕树抽出了嫩绿的枝叶,为校园增添了一线生机。

夏天,树叶像一只只蝴蝶,慢慢地飘落下来,许多同学都聚在一起看“奇观”。

冬天,树还挺得笔直的,我想,这才是少先队员的品格啊!

我爱你,学校的大榕树。

篇7:介绍一处景物

介绍一处景物

甲:今天,我们讲的是“小学作文能力训练”第八讲《介绍一处景物》。

介绍一处景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记事写人的记叙文中,适当穿插描绘一处的自然景色。譬如:课文《草原》描绘了草原山水美丽的景色,是为了衬托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爱似兄弟的情谊,……这类写景在全文中,文字所占的比例不大,可写的内容也往往只是某处景色的一个局部,或者只是这地方的某一类景物,某一两种具体的景物。另一种情况是,全篇文章主要是写某一处自然景色,这类记叙文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不少。小宋,你还记得有哪些篇吗?

乙:记得,记得,几乎我都教过。

甲:那你给我们介绍介绍看。

乙:譬如,《桂林山水》、《镜泊湖奇观》、《五彩池》、《海底世界》、《鸟的天空》、《记金华双龙洞》、《颐和园》、《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富饶的西沙群岛》……

甲:不错,不错。你记得很清楚,这些课文和一般的游记文章,全篇都是介绍一处景物,描绘山水景色,当然写景的范围有大有小,但写的目的大都是向读者展示美丽壮观的祖国山河,抒发作者对家乡风光、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场所的赞美,喜悦的心情。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也要求孩子们学会写一处景物。今天,我们着重就写景的第二种情况――全文主要描绘景物――来讨论如何指导小学生“介绍一处景物”吧。好吗?

丙:好,小学生每每读到优美的写景文章或精彩的景物片断时,会不免“啧啧”称奇,有时甚至情不自禁地放声朗读。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些优美的写景文章能把人带入美丽迷人的情境,波涛汹涛的大海,高耸入云的群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清澈见底的漓江,唱着歌流淌的小溪,到处是鸟声鸟影的鸟的天空,色彩缤纷的五彩池,……这些景色都使孩子们感到新奇,得到美的感受,使他们也往往羡慕这些文章的作者,也往往会想,要是自己也能把自己去游览过的美景写下来,那该多好!可就是心高手低,写不出来!

乙: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的,由于没有掌握为何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些孩子在文章里只是空喊些“美丽”、“可爱”、“迷人”,也有些孩子把一些“游记”中的词句、片断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中,生活中的真景美景,观赏景色时的真情,激情却不知怎么表达。

甲:那我们就先来谈谈,对小学生来说,“介绍一处景物”,最基本的,应掌握哪些方法。小宋,你的意见呢?

乙:我觉得,自然景物是种类多,层次多,色彩缤纷,多姿多彩,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还有待于发展,如果观察时东看一眼西看一眼,就很难抓住景物特点,作文时就难免层次混乱,条理不清,写不具体了,因此,我们首先应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绘景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体现的方式和顺序主要有三种。一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景色的描绘一般都是记叙对景物的观察所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定一个描绘的立足点,也就是一个固定的观察点,随着目光的移动,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描绘。

丙:这种方法,引导小学生作文最常用,这就好比摄像机位置不同,而把摄影镜头由左到右或从前到后,由上到下或由远及近地进行拍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三味书屋》的作者对屋内陈设的观察描绘,《雨》的作者对屋外雨景的观察描绘,也都采用的这种方法。

甲:你记得很清楚,说的不错,按空间转换,有顺序地进行描绘,也可以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移动来描绘。

丙:这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法吧。

甲:对!凡参观,游览及观察比较复杂的环境,多用这种方法,有实际生活中还常常把目光移动和脚步移动结合起来描绘,这在课文中也有不少范例。用这种方法观察景物,能较好地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景物全貌与主要景物留下比较完整而具体印象。因此指导学生写游记、基本用这种方法。小宋,你再说说另外两种吧。

宋:好!第二种是按景物类别顺序观察描绘。譬如,课文《桂林山水》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奇、秀、险”,最后写山水相映如“画卷”的美。

第三种是按时间推移顺序观察描绘。这种方法叫“时序法”,又叫“随时推移法”。这里的时序可以是年月、时日、季节,如:一天的早、中、晚、夜,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用这种方法观察描绘,目的大都在于捕捉和表现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风貌,更全面地反映景色的.整体美。

甲:小宋对指导学生如何按顺序观察描绘景物分析得很具体了。我想强调的是,在教学实际中,要引导学生从写作的目的与景物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选用、确定接哪一种顺序去观察描绘。

指导学生“介绍一处景物”,解决了有顺序地观察描绘以后,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怎样细致观察、具体描绘景物,这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要指导学生努力发现和描绘景物的色彩特征。我们平时常说,要观察和描绘出多彩多姿的景物,所谓“彩”就是指颜色,“姿”即姿态。任何景物都有它自身独特的形状色彩,比如,同是山,桂林的山又“奇”,又“秀”,又“险”,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大兴安岭却是“群岭起伏,连绵千里”,“每条岭都是那么轻柔”,两处山景迫然不同,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捕捉各自的特点,再写出来,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二是要发现和描绘景物的动态,树木花草在风中摇曳,长江三峡水一泄千里,黄山云海变化万千,还有,有时静止的景物在不同的光线、角度下观察也还会给人动的感觉。三是要指导学生观察,认真体验景物在自己内心唤起感情、产生的种种感想。引导孩子们想一想那些飞泻的瀑布、拍岸的惊涛,那飘扬的雪花,洒落的细雨,醉红的枫叶,洁白的荷花……在自己心头唤起那些回忆和美好的遐想?

丙:这些介绍一处景物的基本方法怎样才能孩子们掌握,自主运用,逐步变成他们的能力呢?

甲:那就要靠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孩子们主动地去学习、运用了。在这方面,特级教师顾老师有一节课例是很有特色的,给人以启迪,在那节课上,她首先引导孩子们从例文的学习中领悟“介绍一处景物的方法”,让我们来看她的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  宽带宽带    窄带窄带

甲:小唐,看了顾老师这段教学录像,你对怎样才能让孩子掌握“介绍一处景物”的方法,你是不是受到些启发?

丙:确实受到很大启发,从教学中,可以看到这节课怎样具体地介绍一处景物,并且让学生弄懂要达到这一要求,可以运用两种方法,一是把印象深

篇8:如何写好一处景物

如何写好一处景物

如何写好一处景物

山东省临清 陈秋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自己喜爱的、熟悉的、经常看到的事物,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菌,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几座平房,几棵老树,一条清澈的小溪。不管怎样,我们在这些地方度过了许多多欢乐的日子。然而很多同学却有这样的感触,尽管那美轮美奂的景致装满了整个心胸,当总想写一篇文章把身边这些美好的景物记录下来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其实,要想写好一处景物,必须认真观察,观察景物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确定好观察点。

同一处景物,因你观察的时间、所站的位置不同,你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如观察校园的花坛,从楼上往下看和你置身花坛中间所看到的景物肯定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因此站在什么角度,从什么方位去观察,先要确定好。请看这样一个片段:

你看那美丽的美人蕉,黄澄澄、红艳艳的花瓣一层一层的包在外面,形成了一朵朵精美的花。馨香阵阵,像一个婀娜多姿又有点害羞的小姑娘。美人蕉的旁边,有一棵洁白的米兰,秀丽淡雅,吸引了一些蜜蜂和蝴蝶飞过来,围着花朵转。而地上的小草在雨后也显得特别有精神,叶子上躺着晶莹可爱的水珠,阳光一照,仿佛无数颗小珍珠在闪烁。

小作者就站在花坛前用心观察,与美丽的花儿草儿进行心灵的对话后,用准确、恰当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那娇艳的美人蕉,清香的米兰,闪烁的露珠,使小花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要按顺序进行观察。

按什么顺序去观察,要根据景物而定,按方位,有的要从上到下,有的要从左到有右,有的要从远到近,有的要从中间到两边,这就要看你从什么顺序观察方便一些,准确一些,全面一些。也有的景物在不断变化,就要按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观察,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有些景物可以按春夏秋冬这一时间的变化来写。有些景物也可以按由整体到局部的关系来写,或先描写全景再写局部,或先描写局部再描写全景,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写文章可以先总写再分写或由分写到总写这一写作方法。

我们不妨看这样按顺序写的一篇描写校园的文章。

我爱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学校――临清鼓楼街第二小学,座落在卫运河南岸,它是一所充满生机的美丽学校。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塔松。(www.fwsir.Com)它也已经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了,从远处看,就像是一把翠绿的撑开的大伞。春天,我们小伙伴在树阴下玩耍嬉戏,那欢乐的笑声似乎把松针都震落下来。冬天,大雪纷纷,我们在大伞下堆雪人,打雪仗,此时我们感到是世界上最快活的人!

塔松的旁边是美丽的花坛,里面种满了嫩绿的三叶草,中间点缀着五颜六色的月季花,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块绿底彩花的大缎子。课余时间,我们都来到花坛前做游戏,采野花、编花环、玩得可开心了。

校园的最北面是宏伟的教学楼,干净的玻璃窗映着早晨的太阳,显得越发明亮了。楼前是高大的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显得庄严、宏伟,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每天早上,我们都会看着它和朝阳一起冉冉升起。

啊, 我爱这美丽的校园!

小作者用短短的几百字描写出一座充满生机的学校。文章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先介绍学校的地理位置,紧接着按空间顺序,先写塔松,继而写花坛,最后写教学楼和旗杆,主次分明,结尾直接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啊,我爱这美丽的校园!”文章简洁明了,语言平淡朴实,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三、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自然中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花,有的艳丽多姿,有的.清香四溢;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是要善于观察。我们所熟悉的“王冕学画”就是在多次仔细观察、深刻体验之后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荷花。观察时要善于比较,找出它与其他景物的不同点,然后用比较、比喻、说明等方法加以描述。这样,把特点抓住了,写出来才会使人学得具体、形象,让它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要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

抓住景物的特点后,关键在于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贵在融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要达到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境界。

首先要以情观景。我们观察景物,总是带着一定的感情的。比如写《我的校园》,我们就会怀着深厚的热爱之情看自己的学校的。因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不但与我们天天做伴,而且可能是我们亲手栽,常常精心照料的,这怎么不使我们带着一种特殊的深情来看待校园里的景色呢?同时要做到“景中抒情”。正因为带着强烈的感情观景,所以在表达对景物的感受的同时也传达了我们的深厚情感。如写《美丽的校园》时,对校园里的花花草草,树木小径,操场等等,每景每物都能传达出我们的挚爱和喜悦之情。

总之,学会观察是直接获取生活素材的最主要的手段。鲁迅说过:“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茅盾也曾强调过:“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力的养成……”可见,多多进行观察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篇9:介绍一处景物

甲:今天,我们讲的是“小学作文能力训练”第八讲《介绍一处景物》。

介绍一处景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记事写人的记叙文中,适当穿插描绘一处的自然景色。譬如:课文《草原》描绘了草原山水美丽的景色,是为了衬托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爱似兄弟的情谊,……这类写景在全文中,文字所占的比例不大,可写的内容也往往只是某处景色的一个局部,或者只是这地方的某一类景物,某一两种具体的景物。另一种情况是,全篇文章主要是写某一处自然景色,这类记叙文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不少。小宋,你还记得有哪些篇吗?

乙:记得,记得,几乎我都教过。

甲:那你给我们介绍介绍看。

乙:譬如,《桂林山水》、《镜泊湖奇观》、《五彩池》、《海底世界》、《鸟的天空》、《记金华双龙洞》、《颐和园》、《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富饶的西沙群岛》……

甲:不错,不错。你记得很清楚,这些课文和一般的游记文章,全篇都是介绍一处景物,描绘山水景色,当然写景的范围有大有小,但写的目的大都是向读者展示美丽壮观的祖国山河,抒发作者对家乡风光、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场所的赞美,喜悦的心情。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也要求孩子们学会写一处景物。今天,我们着重就写景的第二种情况——全文主要描绘景物——来讨论如何指导小学生“介绍一处景物”吧。好吗?

丙:好,小学生每每读到优美的写景文章或精彩的景物片断时,会不免“啧啧”称奇,有时甚至情不自禁地放声朗读。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些优美的写景文章能把人带入美丽迷人的情境,波涛汹涛的大海,高耸入云的群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清澈见底的漓江,唱着歌流淌的小溪,到处是鸟声鸟影的鸟的天空,色彩缤纷的五彩池,……这些景色都使孩子们感到新奇,得到美的感受,使他们也往往羡慕这些文章的作者,也往往会想,要是自己也能把自己去游览过的美景写下来,那该多好!可就是心高手低,写不出来!

乙: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的,由于没有掌握为何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些孩子在文章里只是空喊些“美丽”、“可爱”、“迷人”,也有些孩子把一些“游记”中的词句、片断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中,生活中的真景美景,观赏景色时的真情,激情却不知怎么表达。

甲:那我们就先来谈谈,对小学生来说,“介绍一处景物”,最基本的,应掌握哪些方法。小宋,你的意见呢?

乙:我觉得,自然景物是种类多,层次多,色彩缤纷,多姿多彩,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还有待于发展,如果观察时东看一眼西看一眼,就很难抓住景物特点,作文时就难免层次混乱,条理不清,写不具体了,因此,我们首先应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绘景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体现的方式和顺序主要有三种。一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景色的描绘一般都是记叙对景物的观察所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定一个描绘的立足点,也就是一个固定的观察点,随着目光的移动,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描绘。

丙:这种方法,引导小学生作文最常用,这就好比摄像机位置不同,而把摄影镜头由左到右或从前到后,由上到下或由远及近地进行拍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三味书屋》的作者对屋内陈设的观察描绘,《雨》的作者对屋外雨景的观察描绘,也都采用的这种方法。

甲:你记得很清楚,说的不错,按空间转换,有顺序地进行描绘,也可以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移动来描绘。

丙:这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法吧。

甲:对!凡参观,游览及观察比较复杂的环境,多用这种方法,有实际生活中还常常把目光移动和脚步移动结合起来描绘,这在课文中也有不少范例。用这种方法观察景物,能较好地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景物全貌与主要景物留下比较完整而具体印象。因此指导学生写游记、基本用这种方法。小宋,你再说说另外两种吧。

宋:好!第二种是按景物类别顺序观察描绘。譬如,课文《桂林山水》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奇、秀、险”,最后写山水相映如“画卷”的美。

第三种是按时间推移顺序观察描绘。这种方法叫“时序法”,又叫“随时推移法”。这里的时序可以是年月、时日、季节,如:一天的早、中、晚、夜,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用这种方法观察描绘,目的大都在于捕捉和表现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风貌,更全面地反映景色的整体美。

篇10:观察一处景物

教学目标:

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了解主要内容,通过讨论,明白写一处景物的要领:抓住主要景物,注意有动有静。

2、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写校园一角的景色,注意抓住主要景物,按观察顺序写下来,做到有动有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景物的选择、观察顺序。

难点: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确写一处景物的要点,知道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缺点,并知道如何修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习作,想想看:观察一处景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观察一处景物,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从上往下看或从下往上看,从远处往近处或从近处往远处看等。其次要抓住主要景物仔细观察,把景物的独特之处找出来。)

2、怎样把景物写具体?

(在全面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按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几种景物恰当地连接起来,一般先写静景,再写动景。还要把主要景物写具体些,描写时可采用比喻、拟人以及联想、想象等方法,尽量把自己对景物的感情写进习作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肯定优点:

此次作文要求写校园一景,大部分同学写的是学校耕耘楼前的大花坛。景物有石像、松树和各类花儿,相当多的同学把石像和大松树作为主要景物来写。描写石像时注意抓住那位小女孩看书时的专注来写。而写大松树时,则先写整体印象,再写局部的,并能注意发挥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如:松树像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干表皮粗糙,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树干则像一根撑天的柱子;树枝像钢铁巨人伸出的'手臂,像保护着它似的;树叶形状像针,密密层层的,摸上去很扎手,有被针刺的感觉。写鲜花,则是从颜色、种类方面写的。

大多数同学能够做到叙述有顺序,有详有略,语句通顺。

三、指出存在的问题:

1、观察还不够细致

有些同学观察大松树,只是简单的概括出高的特点,至于怎么高,也没写清楚,大松树的样子像什么?也无法写出来。说明观察时不够细致,没能抓?br />

篇11:介绍一处景物

甲:今天,我们讲的是“小学作文能力训练”第八讲《介绍一处景物》。

介绍一处景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记事写人的记叙文中,适当穿插描绘一处的自然景色。譬如:课文《草原》描绘了草原山水美丽的景色,是为了衬托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爱似兄弟的情谊,……这类写景在全文中,文字所占的比例不大,可写的内容也往往只是某处景色的一个局部,或者只是这地方的某一类景物,某一两种具体的景物。另一种情况是,全篇文章主要是写某一处自然景色,这类记叙文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不少。小宋,你还记得有哪些篇吗?

乙:记得,记得,几乎我都教过。

甲:那你给我们介绍介绍看。

乙:譬如,《桂林山水》、《镜泊湖奇观》、《五彩池》、《海底世界》、《鸟的天空》、《记金华双龙洞》、《颐和园》、《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富饶的西沙群岛》……

甲:不错,不错。你记得很清楚,这些课文和一般的游记文章,全篇都是介绍一处景物,描绘山水景色,当然写景的范围有大有小,但写的目的大都是向读者展示美丽壮观的祖国山河,抒发作者对家乡风光、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场所的赞美,喜悦的心情。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也要求孩子们学会写一处景物。今天,我们着重就写景的第二种情况——全文主要描绘景物——来讨论如何指导小学生“介绍一处景物”吧。好吗?

丙:好,小学生每每读到优美的写景文章或精彩的景物片断时,会不免“啧啧”称奇,有时甚至情不自禁地放声朗读。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些优美的写景文章能把人带入美丽迷人的情境,波涛汹涛的大海,高耸入云的群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清澈见底的漓江,唱着歌流淌的小溪,到处是鸟声鸟影的鸟的天空,色彩缤纷的五彩池,……这些景色都使孩子们感到新奇,得到美的感受,使他们也往往羡慕这些文章的作者,也往往会想,要是自己也能把自己去游览过的美景写下来,那该多好!可就是心高手低,写不出来!

乙: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的,由于没有掌握为何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些孩子在文章里只是空喊些“美丽”、“可爱”、“迷人”,也有些孩子把一些“游记”中的词句、片断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中,生活中的真景美景,观赏景色时的真情,激情却不知怎么表达。

甲:那我们就先来谈谈,对小学生来说,“介绍一处景物”,最基本的,应掌握哪些方法。小宋,你的意见呢?

乙:我觉得,自然景物是种类多,层次多,色彩缤纷,多姿多彩,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还有待于发展,如果观察时东看一眼西看一眼,就很难抓住景物特点,作文时就难免层次混乱,条理不清,写不具体了,因此,我们首先应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绘景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体现的方式和顺序主要有三种。一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景色的描绘一般都是记叙对景物的观察所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定一个描绘的立足点,也就是一个固定的观察点,随着目光的移动,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描绘。

丙:这种方法,引导小学生作文最常用,这就好比摄像机位置不同,而把摄影镜头由左到右或从前到后,由上到下或由远及近地进行拍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三味书屋》的作者对屋内陈设的观察描绘,《雨》的作者对屋外雨景的观察描绘,也都采用的这种方法。

甲:你记得很清楚,说的不错,按空间转换,有顺序地进行描绘,也可以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移动来描绘。

丙:这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法吧。

甲:对!凡参观,游览及观察比较复杂的环境,多用这种方法,有实际生活中还常常把目光移动和脚步移动结合起来描绘,这在课文中也有不少范例。用这种方法观察景物,能较好地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景物全貌与主要景物留下比较完整而具体印象。因此指导学生写游记、基本用这种方法。小宋,你再说说另外两种吧。

宋:好!第二种是按景物类别顺序观察描绘。譬如,课文《桂林山水》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奇、秀、险”,最后写山水相映如“画卷”的美。

第三种是按时间推移顺序观察描绘。这种方法叫“时序法”,又叫“随时推移法”。这里的时序可以是年月、时日、季节,如:一天的早、中、晚、夜,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用这种方法观察描绘,目的大都在于捕捉和表现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风貌,更全面地反映景色的整体美。

甲:小宋对指导学生如何按顺序观察描绘景物分析得很具体了。我想强调的是,在教学实际中,要引导学生从写作的目的与景物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选用、确定接哪一种顺序去观察描绘。

指导学生“介绍一处景物”,解决了有顺序地观察描绘以后,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怎样细致观察、具体描绘景物,这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要指导学生努力发现和描绘景物的色彩特征。我们平时常说,要观察和描绘出多彩多姿的景物,所谓“彩”就是指颜色,“姿”即姿态。任何景物都有它自身独特的形状色彩,比如,同是山,桂林的山又“奇”,又“秀”,又“险”,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大兴安岭却是“群岭起伏,连绵千里”,“每条岭都是那么轻柔”,两处山景迫然不同,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捕捉各自的特点,再写出来,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二是要发现和描绘景物的动态,树木花草在风中摇曳,长江三峡水一泄千里,黄山云海变化万千,还有,有时静止的景物在不同的光线、角度下观察也还会给人动的感觉。三是要指导学生观察,认真体验景物在自己内心唤起感情、产生的种种感想。引导孩子们想一想那些飞泻的瀑布、拍岸的惊涛,那飘扬的雪花,洒落的细雨,醉红的枫叶,洁白的荷花……在自己心头唤起那些回忆和美好的遐想?

丙:这些介绍一处景物的基本方法怎样才能孩子们掌握,自主运用,逐步变成他们的能力呢?

甲:那就要靠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孩子们主动地去学习、运用了。在这方面,特级教师顾老师有一节课例是很有特色的,给人以启迪,在那节课上,她首先引导孩子们从例文的学习中领悟“介绍一处景物的方法”,让我们来看她的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  宽带宽带    窄带窄带

甲:小唐,看了顾老师这段教学录像,你对怎样才能让孩子掌握“介绍一处景物”的方法,你是不是受到些启发?

丙:确实受到很大启发,从教学中,可以看到这节课怎样具体地介绍一处景物,并且让学生弄懂要达到这一要求,可以运用两种方法,一是把印象深的地方写具体,二是写出由景物产生的联想。

顾老师在教学中始终紧紧扣住这一教学重点,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通过引导全班孩子从对一篇例文的欣赏、评论,分析中逐步领悟,并逐步概括出这两种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地把方法告诉学生。

甲:说的好!顾老师这段运用范文,指导全班学习写景方法的教学设计,确实如小唐所说,很值得我们学习,她不是简单直接地传授作文知识,而是引导全班孩子积极投入评析例文的活动,经历一个逐步领悟、逐步概括方法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全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出同渝同学的作文,让小作者当堂朗读,全班欣赏;第二层,引导全班观看录像,回忆游园情况,逐段评析文章,弄清楚,周渝在作文中对树木、湖水,假山是怎么具体介绍的,哪几处写到了联想,同时,让小作者现身说法,谈写作体会,自己为什么能写具体的。第三层,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自然训练写景的两种方法,这种安排很有道理。

乙:我觉得,顾老师在这节课上,所用的范文也选得好。这篇文章,较好地运用了写景的方法,符合这节课的教学要求,这当然是选例文的最基本的条件,更值得注意提,这篇作文所介绍的景物是全班孩子人人都熟悉的,文章的作者又是身边的同学,例文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这对于激起孩子们阅读,学习例文的欲望,和唤起生活的记忆,领悟作文中所运用的方法就很有积极作用。

甲:小宋这个意见补充的很好。顾老师这样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孩子们从例文中领悟方法后,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地去回忆生活,尝试运用,逐步掌握方法,发展能力。

让我们再看一段顾老师的教学录像吧,看看,她是怎样设计、安排的。

播放录像宽带宽带    相关视频:窄带 窄带

乙:顾老师这段教学设计安排得真好,她先是要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参观、游览某一处景物时拍摄的照片,回忆当时看到的情境,向同座位的同学介绍,既打开了思路,激起了倾吐欲望,又创造了条件,让每个人都能独立尝试运用写景的方法。

在这基础上,她组织全班交流,让几个孩子向全班介绍,让其他同学一边听一听思考;这段同学介绍得是不是具体?对介绍的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她或是引导大家提出建议,可以补充些什么,或是鼓励大家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地方要问的”,再让介绍的学生针对提问回答,把内容说得更具体些,就在这样交流,讨论过程中,学生对介绍一处景物应怎样写具体,怎样展开联想就逐步掌握了,就懂得怎样运用了。

丙: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回忆,发言积极、讨论热烈,顾老师这样安排真值得我们学习。

甲:你们两位说得都很好。为了让每位学习生都能在讨论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写景的方法介绍一处景物,顾老师对动笔作文前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弄清思路、抓住重点、又作了具体帮助,让我们再看一段录像,看看她是怎么设计的。

播放录像相关视频:宽带 宽带    相关视频:窄带 窄带

丙:顾老师让学生在动笔行文前填一张表,很快就帮助孩子们把自己的思绪集中了,思路理清了,把作文重点确立了。这对使学生集中精力按这次作文的要求独立确实很有帮助,可以想见,孩子们这次作文一定写的很精彩。

甲:不错!顾老师在学生独立作文后,随机请几名先写好的学生朗读作文片断、交流、点评,孩子们写的还真精彩。让我们也来欣赏欣赏吧。

播放录像 相关视频:宽带 窄带   相关视频:窄带 窄带

乙:孩子们写的确实精彩。从怎样设计教学,指导学生介绍一处景物来说,我觉得,顾老师在这节课中,能根据指导写景的需要,积极而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譬如,顾老师用录音播放鸟的鸣叫,渲染公园的气氛,用录像再现景点方法;用投影展示照片,唤起对景物的回忆和想象,媒体的恰当选择和积极运用,使课堂和孩子们的生活紧紧联系起来了,使孩子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在回忆想象中,领悟文字和事物的关系,有利于强化他们形象思维的发展。正因为这样,所以作文训练需求就落到了实处。孩子们的作文自然就写得精彩了。

丙:袁老师,我还觉得,从指导写景来说,顾老师采取了“学当小导游”的训练方式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样做,不但使孩子们倾吐感受,交流见闻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且激起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努力调动自己的潜力,尽心尽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一个个兴致勃勃,课堂里气氛热烈。

甲:你们说得好,强调的这两点在顾老师这节课上很突出,这两点,对指导小学生学习如何介绍一处景物尤其有实际意义,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于怎样介绍一处景物的讨论,我们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

篇12:家乡一处景物

文/王子怡

我的家乡在梅州,我爱家乡的美景。

秋季的一天,我和父母一起回家乡探亲。一到村口,就能看到许许多多的野花竞相开放,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黄色的……它们红的似火,白的似雪,黄的似金,美丽极了。

继续往前走,就能看见金黄色的田野。金黄色的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好像一股股金黄色的波浪在翻滚。再往前走,我就看了清澈的小溪一旁,几位妇女一边洗衣服一边聊着家常。一些儿童在溪中戏水,好不快活。溪里的小鱼、小虾在快乐地游泳,似乎在说着什么样趣事。而溪面上的鸭子对这一切毫不理会,依然自由自在地游着,好一派和谐的村景!

最后,我来到了果园。一进入果园,各种各样的果香扑进鼻而来,使我“味不暇闻”。瞧,这边的苹果树上的果子一个个地挂在枝头,似乎在说:“嗨,快来把我摘下来!”那梨树也不甘示弱,还有香蕉、橙子,真是应有尽有。

家乡的一草一木多美啊!我爱家乡的美景。

篇13:家乡一处景物

我的家乡在安阳,这里是甲骨文的发源地,有岳飞庙、殷墟博物馆等许多名胜古迹,而我最喜欢的是远近闻名、古色古香的文峰塔。

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它已经一千多岁了。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多米。它虽然经历了战争炮火的考验,但是依然雄伟壮观。

最有趣的是塔基上的莲花宝座,共计七层,远远看去,好像盛开的莲花花瓣,把文峰塔打扮的格外引人注目。塔身是八角宝塔型,共有五层,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檐角上有许多铃铛,一阵微风吹过来,铃铛就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响声,像一位美丽的仙女在弹钢琴。塔尖像一个金色的宝葫芦,登上塔顶,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

在阳光的照射下,文峰塔更加古香古色,像从古代走出来的一位英俊少年,站在绿树红花之间。夕阳下的文峰塔更加神秘,金碧辉煌,像用金子打造的一样。

我爱家乡安阳,更爱家乡的文峰塔。

篇14:《写一处景物》

作者:钱来娣

一、教学目标:

1、写一处景,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题目自拟。

2、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二、教学重、难点:

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

三、教具准备:

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

四、教学程序

(一)作前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参观飞达制衣有限公司。

2、填好观察记录卡。

(二)作中指导

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早就听说我们联合镇的飞达制衣有限公司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是个美好的去处。上个星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这处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乡镇企业,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看的时候特别兴奋,一边看,一边说,一边认真的记录。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把这优美的景色,优雅的环境介绍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说好不好?

那么,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呢?一齐读。(老师挂出小黑板)

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作文。

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2、情境再现,明确中心

现在,老师再次让你们欣赏这一处美景,看完了录像,请你告诉老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站在左边放录像),边看边指点。

同学们看,这就是公司优美的厂区,你们再看,车间里一派繁忙的景象。

大家仔细瞧,产品陈列室里是多么的豪华、气派啊!

师问:谁来说说?有没有不同的感受?谁还有补充?

我们在作文中就要表达出这种真情实感,这样,这篇作文就有中心了。(师在有中心下画点)

3、选材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⑴号表格,教师拉出投影片,观察记录,请你读一读你观察记录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的选材是否符合这次作文的要求?

师问:谁来发表你的看法?

还有哪位同学记录的内容跟他人不一样?

谁来说说自己的意见?

听了他们的发言,你认为你的观察记录还有哪些地方要修改、补充的?请赶快修改、补充一下。

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记录得也很认真。

4、习作指导:

师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描述一处景物,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的景物你准备如何安排?(地点转化)你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安排,老师很赞同,这样就显得很有条理。

师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写的时候,是不是都要按这样的顺序呢?比如说:产品陈列室是不是一定要放在最后呢?

对,像这样也就是做到了――有条理。

小结过渡:不过,无论按怎样的顺序都要注意各段这间的衔接。

那么,如何具体地写出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呢?请同学们拿出填完成的那一张表格,也就是⑵号表格。(老师拉出投影片)

谁来说说《鸟的天堂》这一课。还有谁来补充?(你课文学得不错)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草原》这一课?

刚才几位同学课前作业完成的很好,如果你有填错的,请赶快改过来。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就可以知道,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看到的、听到的、联想到的景物的静态(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等)和动态(声音、活动变化等),就能把景物静态、动态的特点写具体,这样就做到了内容具体。

板书:看、听、想、静态: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等

动态:声音、活动变化等

师指“内容具体”说:当然了,写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能突出一两个重点地方就够了。

5、编列提纲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⑶号纸,根据观察记录和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列出提纲。(教师拉出投影片)

师提示:根据你准备写的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板书:题目

材料安排做到有详有略,哪些段落要进行景物静态、动态描写,在提纲中做上记号。

谁来把提纲读给大定听听,指读,大家听一听,他的提纲编的怎样?

同座互评提纲,在提纲评估表中进行第一次互评分,提出修改意见。

各位根据修改意见修改提纲。

再次互评提纲。

刚才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确定的题目、中心与众不同,材料安排也很有新意,值得大家借鉴,请你读给大家听听。

好,老师想问你:详写的部分你打算如何安排?

我们编写提纲时也要力求像他这样把详写部分编具体,请大家快速修改自己的提纲。

师述:同学们编出内容不同的提纲,就能写出内容各异、富有个性的作文来,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提纲中的详写部分练说一个片段。

刚才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多数同学都在说厂区和车间这两部分,只有少部分同学在说产品陈列室,确实这部分比较难说,这少部分同学很了不起,刚才老师听到你说的就是产品陈列室,说得不错,就请你来说说。我们听一听,他说的好不好,有没有把景物静态的`特点说出来?注意了,你首先要交待你的立足点,也就是观察点。

还有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能不能帮他把豪华、高雅、气派这一点说具体些?你刚才说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加进去说一说?

就这样的内容,有没有不同的说法?指说。

小结: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说法,顺序安排上可以不同,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也有所不同。

6、

下面请同学们依据你编的提纲动手.写作文,写的时候注意语句通顺连贯,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书写认真。好,这样这次作文目标就出来了,拉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看,最后三条是我们作文的常规目标。拿出草稿本,开始动笔完成这篇作文。

板书:

题目

按顺序 静态: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等

内容具体

看、听、想 动态:声音、活动变化等

(三)作中评改

1、导入新课:前一节课,老师指导同学们写了一篇作文,介绍了飞达制衣有限公司的优美景色,这一节课我们来上一堂作文评改课,请同学们拿出作文目标,回忆一下,作文前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生答:⑴注意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自定题目,写一篇作文。

⑵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⑶执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写具体。

课前,老师认真地阅读了同学们的初稿,我发现一部分同学写得很好,达到了这次作文的目标。(板示)他们将获得这次作文的耕耘奖。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在写飞达制衣有限公司这一处景物时,没有能够具体地写出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在有中心、有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别灰心,只要你们上好这节评改课,认真修改,你们的作文也一定能获得耕耘奖。

2、按作文目标评改

我们先来看看“有中心”这一条,还记得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怎样做到有中心的吗?

生答:在描述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或字里行间写出自己的感情。

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郭亮的作文,快速默读,用“~~~”划写他独特感受或表达他感情的句子,想一想他这一条有没有做到?

(生划,请一生说,师划)

这样写我们一读就知道了他写这篇作文的目标了。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如果你也做到了这一点,就在相应的等第栏里打“√”。

2、请同学们再快速地默读郭亮的作文,用“”划出文中表示观察点的词,想一想他是怎样来写的?

生答:站在厂门口→来到厂房二楼车间→产品陈列室,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这样写就很有条理。

我们再一齐来欣赏郭亮作文中写厂区动静结合的片段,轻声读思考:

他是怎样把厂区动态和静态的美写具体的?

生答:⑴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写厂房再写喷水管,然后再写草坪、棕榈树。⑵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方法,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活动、变化等来写具体的。

小结:老师也觉得他在写厂区静态和动态的美时做到了有条理、内容具体这两条(指板书),符合作文目标,不仅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厂区静态和动态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写得不怎么好的片段。

轻声读一读,思考:这个片段的毛病在什么地方?

生答:虽然按一定的顺序写了,但没有把车间忙碌的景象写具体。

该如何修改呢?为了帮助同学们把这个片段改好,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车间忙碌的景象。(放录像)

根据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车间忙碌的画面,结合这位同学的片段互相讨论如何修改。

⑴同桌之间互说,请一生说。

生说:从整体到部分,点面结合。

这样改就把车间忙碌的景象说具体了。有没有其他的修改意见?

如果把忙而不乱、井然有序这个方面放到后面去说,这段话又该如何修改?

生说:可以先点后面,加入自己独特的感受:管理有序、秩序井然、为乡镇企业具有如此规模,先进的技术、一流的管理感到自豪。

说得真好啊!

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的作文,根据有条理、内容具体这两条进行自评,做到的不要谦虚,请划“√”,未做到的也请诚实地划“×”。对作文目标中剩下的几项也完成自评。

综合评价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作文目标,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先说说你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

谁先来说一说?(请两生说说)

3、修改

自改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作文目标的顺序,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增、删、调、换、订”的修改方法(出示),逐条修改自己的作文。

互评、互改

同桌交流进行互评,对照作

篇15:一处景物小学作文

今天的天气真不错,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玉渊潭公园。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这里正在举行樱花节。

我们刚走进玉渊潭公园的大门,就看见一串串红色的灯笼高挂在半空中。微风吹来,那些火红火红的灯笼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迎接着我们的到来。我们走过了小桥,来到了樱花观赏区。哇!眨眼之间,粉红色的樱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一片片粉红的樱花,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向我们展现它娇嫩的脸颊。我惊呆了,眼前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人们都在这美丽的樱花树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也迫不及待地走进樱花园里,享受着樱花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仿佛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漫步……

玉渊潭公园里不仅有红红的灯笼,粉红色的樱花,也有清澈的湖水,绿绿的柳树,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有很多很多的美景。什么时候你也来看看吧!

篇16:一处景物小学作文

今年暑假,我和奶奶来到位于五龙潭东南的月牙泉。

这泉池因为样子像月牙而得名。池水又清又绿,像无暇的翡翠。泉池大约六、七平方米。最引人注目的是泉中来的假山,假山是由许多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堆砌成的。山顶突突冒着白花花的一股泉水。泉水分成几绺,有的沿着石壁上面往下流,形成了一截瀑布。有的飞花碎玉般乱溅开来。那溅起的水花,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白梅;微雨似地纷纷落在泉池里。有的从半空中倾泻下来,好似万串闪光的珍珠;“珍珠”互相撞击,化为水沫。还有的直流入池水激起大的浪花,浪花向周围扩散开,形成无数涟漪,在阳光照射下水面波光粼粼。

周围的人们有的驻足观望,有的拍影留念,还有的老人说这是三十年来未遇到过的景象啊!

月牙泉这迷人的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流连忘返。月牙泉,我爱你!

篇17:一处景物小学作文

七月二十一日下午,我们少年宫作文班全班同学来到“海棠香国”公园。

我们从正门进去,一看,左边有草坪。草坪上有几株高大的柏树和小叶榕。右边是荷花池和长廊。长廊旁有个鹅卵石上面刻着“海棠香国”四个大字。长廊上坐着一些老年人和年轻人。他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牌,还有的在下棋。长廊用46根红柱子顶起琉璃瓦屋顶显得古香古色。长廊旁的荷花池里长着像一个个碧盘似的荷叶。荷叶中长出几朵白色和粉红色的荷花。荷叶下还有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荷花池上还有一坐曲尺形小桥。荷花池旁的几个大花坛里,种着许多秋海棠,叶子红的像熊熊燃烧的火海。

我爱我们家乡的“海棠香国”公园。

篇18:一处景物小学作文

早几年前,与友人在野外溜达,顺道看见一株海棠花开得很旺,且有含苞待放青色泛粉红花朵,有盛开着的鲜红花朵。当时也不知其名,就问友人,说是傻品种海棠,我随口说很好看,有人很爽快答道,喜欢就送你,就这样,一株很好看海棠就搬进了我家花园。

在花园东南角定为海棠的居所,每年这个季节,海棠总会绽开笑脸,迎接春天到来,或许是花园土地肥沃关系,我家海棠气色非常好,开的花朵特别多。刚开始看到花朵刚刚展开,预报天气马上要下雨,真觉得应该为海棠这一块雨布,实在一时找不着,只能任其雨淋,想着雨过后残花凋零模样。然而,恰恰相反,经过雨淋后花朵看起来愈发鲜艳且有青涩变成大红,刹时好看极了。

每年这季节海棠总会露出他那美丽笑脸给我家花园增添亮丽,给我家带来赏心悦目好景,我要感谢他,谢谢你———海棠花!

篇19:一处景物小学作文

暑假里,妈妈和我来到了向往以久的长白山。

远远望去,长白山的山门巍峨屹立。我兴奋地冲到山门前拍下了此行的第一张照片。听导游介绍,长白山海拔三千八百多米,游客必须搭乘景区大巴和越野车上山。于是,我们坐上了越野车向此行的最高峰一天池。我向车外望去,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一样,雄伟壮观。

终于到了活火山一天池。啊!太美了,只见五彩斑斓的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被四周的火山岩紧紧围绕。在我们对面的火山岩犹如千万匹黑色的战马在那里停息。天池的四周没有长树,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火山石,颜色深浅不一。另外,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喔:天池的火山石是不会沉入水底的!

再见了!美丽的天池,下次我再来看你。

篇20:一处景物小学作文

8月19日,妈妈带我去北京学习,闲暇之余,我们去了鸟巢和水立方。

一下车,我一眼就看到了鸟巢和水立方。噢!太壮观了!那里人山人海,到处都能看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条幅和旗子,每个人都在拍照,我站在天桥上看到生活在鸟巢的顶部,一闪一闪的美丽极了。

鸟巢,鸟巢是我国国家体育场,奥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可容纳10万余人。他外观独特、奇妙、古怪,造型美观

而水立方是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承担着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比赛,可容纳6000余人。外景壮观。到了晚上鸟巢和水立方灯火辉煌,真是让人流连往返。

这次来北京妈妈带我学习,使我感受很深,真是一举两得,既学习了二胡又观光了鸟巢和水力方以及北京的名胜古迹!

我们的首都北京好美呀!

篇21:一处景物小学作文

从我家走,向青屏山公园那个方向走,会路过一家饭店,名叫山上人家,那个饭店的院子里有很多又香又漂亮的花。

我一走到那院子里,就想停住,因为那香气芬芳迷人,那院子里有桃花、梨花、杏花,还有小熊猫爱吃的竹子呢!里面还有小鱼,有金色的,红色的,还有一条黑色的大鱼呢!

先说说桃花,桃花有粉红的、浅粉红的、深粉红的浅紫的,他们在青翠欲滴的绿叶映衬下,更显得的鲜艳娇美。

再说说梨花,把这梨花一簇簇,一层层像云锦似的漫天铺去,在暖和的春光下如雪如玉,洁白万顷,流光溢彩,璀璨晶莹。

还有杏花呢,杏花也不差,杏花一簇簇,一从从,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竹子我就不多说了,只是有着挺拔的身材,穿着青色的衣裳,其余的我就不多说了。

那里真的'很美,等你有空就去那里看看吧。

篇22:一处景物小学作文

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蓝蓝的天。那里的蓝天比别处的更加可爱,空气也十分清鲜,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低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然而猛哥尔豹旗。汽车走了许久,远远地望去,我们看到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也渐渐的多了,最后我们还看到了马群。到了猛哥尔豹旗,首先引入眼帘的然而几座蒙古包,和许多匹马。走进蒙古包我们还看见了一个英雄的画像――成吉思汗。吃过了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喝过了奶茶,我们换上了蒙古人的衣服,骑上了马,玩耍起来,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高兴极了。时间过得很快,太阳这时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然而呀!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相关文章:

1.观察一处景物

2.三年级作文写一处景物

3.描写一处景物的作文

4.写一处景物的作文

5.校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6.写一处地方景物的作文

7.家乡的一处景物三年级作文

8.写一处景物优秀作文评语

9.校园的一处景物作文550字

10.描写公园的景物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公园的一处景物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