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与复习作文
“Olaf”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0篇预习与复习作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预习与复习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六年级复习和预习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内容包括五个单元的新知识和1—6年级总复习六部分。其中总复习部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3个领域,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的过程。它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反思,通过反思来提高。为了更好的搞好总复习工作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目的: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掌握上的缺陷。即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复习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⑴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⑵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⑶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⑷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⑸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⑺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⑻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⑼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⑽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⑾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⑿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⒀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⒁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⒂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⑴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⑵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⑷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⑸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⑺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篇2:六年级复习和预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对班级的学生状况做简单的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6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人。目前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较好,积极性较高,班级学习、读书氛围较浓,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班级整体书写和写作能力较好。但班级中有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中有一个学生属智障学生,还有几个男生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过关,前期的后进生辅导是有效果的,近几次检测消除了不及格,而且个别脱掉“差”的帽子,现在比较担心的是优生,因为我班优生不“优”。
三、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本册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本期所学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篇3:六年级复习和预习计划
六年级复习和预习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迎接我校六月份毕业班毕业水平测试,使我校今年的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做为毕业班的教师深感压力之大,就如何扎实地抓好教学管理,切实加强毕业班的备考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校领导下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下面我谈一谈个人的几点看法和措施: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2)班和六实班的语文教学和思品教学工作。六(2)班现有学生54人,老生46人,新生8人。六实班现有学生21人,无新生。上学期我就担任这两个班的语文及思品教学工作,其中六(2)班是我一手从四年级开始带起的,可以说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对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知识掌握情况我分析如下:
1、学习基础太薄弱。主要是六(2)班,四年级我接这个班时,语文基础就很差,是三个普通班中最差的,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培优补差,班上平均语文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学生流动性强,使得班上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是参差不起,很难从整体上提高。再加上班上尖子生才三四个,大部份处中等水平,学习带动能力较弱,帮辅学习的方法很难实施。
2、部份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睡觉,作业不按时完成且偷工减料等。这些现象2班,实验班都有。小部份人的学习风气不端正会极大的影响全班的学习氛围。
三、具体办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的学情,下面我谈一谈自已的具体做法:
1、狠抓教学常规,把握教学进度
新授课阶段,认真钻研教材,抓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强化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法的指导。我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学困生面大,因此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布置等方面要注重帮扶差生,进行分类指导,跟踪辅导,并拟定好培优辅差的计划和措施,并认真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尖子生,转化学困生,提高中等生成绩,整体提高平均分。另外把握教学进度,力争在15周结束新课,进入总复习阶段。
2、营造良好的班风
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对抓好毕业班是至关重要的,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对提高教学成绩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加强班级管理尤为重要。在开学初,我就有意识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清树立良好班风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并制定目标,抓好班级常规工作。通过校规校纪,班规班约,使班风形成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实行学生自管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通过以上做法,来树立良好的班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成绩。
篇4:关于听课与预习
对一个旅游者来说,只知道目的地的名字而不做其它的了解,这样的旅程一定很糊涂的
不要评价老师
从第一天上学起,就听到妈妈说的最多的两句话是:“路上注意安全”,“上课注意听讲。”
听课是学生在老师授课的时候的接受过程,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听课质量的好与坏,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
决定听课质量的因素是学生个人和教师个人两方面。
我们通常无法干涉和改变来源于教师的影响,很简单,就是说我们既无法改变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能力,也无权改变教师的教学设计。除非你会由于无法忍受的原因而给孩子换个学校去学习。余下的,你只能和老师做更可能的沟通,来试图希望老师多注意和关怀你的孩子,在课堂上多给一些提问的机会。但不管怎么说,也许是最差的老师也会有很出色的学生,而最好的老师也经常会有极差的学生。所以盲目地批评和指责老师的教学只会让孩子表现更差,因为孩子从你的评价中,不仅可以为自己的不良表现找到说法,而且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来解释自己在学习上所有的表现都是因为老师而引起的。
想解决提高听课的质量的问题就要对自己的因素做个分析。
影响听课质量的三方面
学生个人因素对听课质量会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 身体状况
如果学生本人身体状况不佳,有疼痛和不适等现象,听课的过程自然是无法正常进行,这个问题一般家长都很明白。但会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有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由于生理发育的原因,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课,有的属于正常情况,有的则属于发育不良而造成的。对于后者家长则应该找医学专家来帮助解决,而不要简单以为孩子只是不专心听课。
2 个人原因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习程度、对老师的喜好等都可能影响听课的质量。由于心理的厌恶、排斥,学生不想也不愿意听课的现象非常多,不过随着学习认识的提高,由于个性原因对听课的负面影响会逐步得到改善。
3习惯不良
在小学阶段的开始时候,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明白,老师讲课的内容多有重复,有的学生的资质很高,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强,很容易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感到乏味,第一遍的讲解听懂后,就懒得再听老师的讲解了,在初期,问题还不严重,但久而久之,由于听课的习惯已经很不好了,随着教学内容和难度的增加,课堂上有效听课时间还和以前一样,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不会听课了,所以听课的质量可想而知了。
4 听课方式
听课质量更多取决于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一般初中生维持注意力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举个简单的例子,您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可能就经常走神(比如现在,您可能想的就是您在什么地方曾走神,并想的是什么)。这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可以尽快地回过神来!所以在听课过程中,个体参与的活动与范围越多越大,注意力会更容易集中,听课质量也会越好。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满堂灌的话,那么这堂课恐怕有一半就听不到了。在我们无法选择教师及他的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提高注意力水平提高听课质量?
做笔记是尽量避免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办法,通过对老师的讲解重点进行登录,使自己的思维一直跟随着老师。而且课后通过对笔记进行整理、参考,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有助于学习内容的掌握。俗话讲:“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但缺点是不是所有的课程所有时候都适合做笔记。
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提高注意力效率。这样的做法是通过听课来解决疑问,所以可以在听课的时候有所选择,大脑就不容易感到疲劳,不仅听课效率高而且会更轻松。由于更好地掌握听课的主动性,就把一个通常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了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而这其实就是听课的核心和意义所在。而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大脑里没有带着疑问就去听课的学生来说,听课的过程就会变得很盲目被动,也会令人疲惫不堪,听课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会听课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会”集中的那种人。
所以带着问题去听课是最好的办法!那么如何带着问题去听课?就需要课前有所准备。那么又怎么实现有备而听呢?
课前准备——预习
什么是预习呢?就是在老师讲授新的课程内容之前,学生根据需用自主展开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接受老师的授课前,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可以了解下一阶段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疑难和问题,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为更好地掌握该阶段的学习内容有积极的帮助。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提前把预习了的内容后的练习做了,这样的预习质量会更好。
预习的典型问题
1、预习方式过于简约
预习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浏览式预习;二是自学式预习。一般学生采取第一种预习方式的居多。这种预习只是对未来的课堂内容作了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但对于未来概念出现的盲点和难点不能做较好的估计和确定。这种方式对文科类科目比较适合,或者由于时间比较短促,所以只能采取简单的浏览式预习的方式作为应对。第二种自学式预习,不仅要细致地阅读和研究,并且能根据课后练习或找相关的练习册的练习题来验证自己掌握的水平和程度,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预习方式,实际上也就是自学。不过这种方式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更合适。
2、缺乏恒心,不能坚持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课前的准备——预习做的如何!有的学生对此缺乏认识,每天疲于应付作业,所以会说:“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预习!”缺乏自信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讲过,所以看不懂!”还有怕麻烦善找借口的学生会说:“都预习了,还上老师的课有什么用?”由于对预习的偏见、忽视,以及方法上的不当,也就直接影响预习的效果。据统计,认为预习是好习惯的学生占95%以上,但不能坚持预习的学生也有95%,所以感觉预习是好但没有用,是负担的学生却有很多。
如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验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桑代克的效果律就强调了这一点。所以如果对预习的方法、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能更规范地开展预习,使预习成为学习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的促进后,预习的行为也就容易得到巩固和继续。
3、预习应该有所选择
预习是重要的,非常有意义的,但不是必要的!预习是为听课服务的。预习应该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来进行!对于学习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比预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作业以外的时间里把以前的薄弱和空白点及时弥补上来。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盲从。
强调的一点是,成功的预习,听课质量会更高,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但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对预习产生反感,在当你具备预习条件的时候,对预习可能就没有兴趣了。
篇5:“自主预习复习”教学设计
“自主预习复习”教学设计
[案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新学期,新的一轮学习又将开始。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老师想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去的时间里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适时点拨鼓励)
2、师:大家说得真好。这些好习惯就像一块块基石,基石越多越稳,你人生的大厦就会建得越高越牢。今天,我们又将为这大厦再增添一块新的基石,那就是——自主预习复习。
二、说说预习要求
1、师: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去预习呢?请大家把书打开,看第一幅图。(指名读图内教师板书)
2、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听一听与这位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强调“自读”、“自学”两词,故意读得重一点。学生马上能回答:自读、自学读得很突出。)
3、师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吗?开动你们的小脑瓜想一想。(生思索讨论后回答:老师是想告诉我们:预习要自己去读,自己去学)
三、夸夸图上的同学
1、师:(出示1、2、3页挂图)图上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已学会了预习。瞧,他们预习得多认真啊!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图,夸夸这些图上的同学。
2、(生仔细观察图画,讨论后举手发言)
生1:我来夸第一页第二幅图上的小朋友,他们全班正在认真地自读课文。每一个小朋友都是那么地投入。
生2:我夸这幅(指着交流图),这些同学还分组交流自己的预习呢。我想他们一定谈得很热烈。
生3:我要夸夸这位女小朋友(二页小图),她一边读书,一边还在课文上做记号。她让我明白了,预习也要动动笔。
……
四、比比谁已会预习
1、师:刚才大家都夸了图上的同学,也更清楚地知道了该怎样去预习。现在,老师就想展开一项预习比赛,看看谁已学会。请大家翻到第一课《长城和运河》。
2、再次学习预习要求,开展小组间预习比赛。师巡回指导。
3、以小组间优胜者比读形式检查预习效果。师相机指出:遇到不懂可问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五、总结延伸
1师:通过预习比赛,老师看到同学们在课堂上已学会了预习。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预习作业大多数时间还应在课外完成。请同学们再看看三页下面的大图和小图,说说你在课外怎样进行预习。(生观察感悟后回答)
2、小结:自觉预习复习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当你养成自读、自学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学习十分轻松,充满了乐趣。所以,赶快把这块习惯基石加入你大厦地基中吧!别忘了,它叫——(师指课题,生齐读:自主预习复习)
[评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会终身受益。课标也向我们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而学会预习课文就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能充分地自觉地去预习课文,学习课文时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接受变为发现,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案例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习惯经验,由已知走向未知。既遵循了习惯要“抓反复、反复抓”的规律,又把孩子领进新的习惯殿堂,给学生注入了学习的动力。我们知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教者通过“说说预习的要求”、“夸夸图上的同学”等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观察、主动交流,帮助学生储存和建构一定数量的“相似块”,又以“比比谁已会预习”这一创造性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内化”。“总结延伸”更体现着教者关注全程的良好意识,不仅关注课内,而且关注课外;不仅关注现在,更关注将来。因为,习惯养成乃个人之事,让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多历练应是重中之重。
篇6:关于预习与未知握手
讲究预习的方法
要认真学习。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色笔在课本上初步勾画出重点、难点、疑点问题。
要认真思考。预习时的思考是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只是看看书,意义并不大,效果也不明显。
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习可以适当地做些练习题,以及时间差预习的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以做一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伤心可作必要的准备。
要认真做好笔记。
提炼出适合你自己的预习方法
一、扫除障碍法
二、符号圈点法
三、习题试解法
四、泛读法
五、略读法
六、通读法
七、目录读书法
八、快速阅读法
九、鲸吞牛食法
十、质疑读书法
预习的一般步骤(以语文课前预习为例)
第一步要粗读,遇到生字词,不懂得文言文等“拦路虎”,那就用工具书来扫清。
第二步细读,能使自己大体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看出作者的行文思录,体会出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第三步是持研究态度阅读,对文章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这“疑”,可能是对该事物陌生,缺乏感性认识;也可能是深奥难懂的语句,或者是隐晦曲折的笔法;也可能是作者认识上的偏颇等等。当然,这些疑难之处,有的一时不能解决,因此上课时就要特别注意。
第四步,如果精力与水平均具备,可对预习中发现的疑点进行考证,则疑问难,这是发现与创新的前提。
到底怎样才叫预习好了呢?
预习之后,对知识的体系和知识本身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知识的应用方法也有一个初步的感觉。同时还能做出相应的一些简单题目,能把相应章节的课后题目做完。
预习笔记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每次预习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
每一课或每个章节中包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
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
主要心得体会。
篇7:小学数学预习复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
01观察法
在做数学题时可以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来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把题目有阶段性的解答出来。
02假设法
假设法是一种灵活的解题策略。当遇到一些条件少、无法下手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假设一些简单好算的数量,或将运动变化的问题假设或静止特殊的问题;对条件多、无法理清头绪的题目,将其中几个不同的条件假设相同等等。
03代数法
在解题时,用字母代替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求出结果,这种方法称为代数法,学会用代数法解题,好比掌握了解题的金钥匙。
复习技巧
01多记
记住已经学过的数学概念、口诀、法则、规律、性质、公式等。对于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理解透彻,记忆清楚,掌握牢固。当然,不是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要抓住要点记。
02多联想
将所学的相关数学基础知识串联沟通。平时学习的知识很多,犹如一颗一颗的珍珠,如果将这些珍珠串成一条项链,珍珠就不会散失了。
03多练
多做练习题。熟能生巧,题海战术不可取,但是适当的刷题是必须的,也是提高成绩非常有效的方式。
总结
1、加强对小学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特别是四、五、六年级的基本知识的理解。
2、要通过复习,把各个知识点连成网,提升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应用,适当拓展数学课外知识。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篇8:如何预习复习才有效方法有哪些
预习的有效方法
一、提纲预习法
就是把所预习的内容列成提纲、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之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观点突出,文字精炼,便于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列出文章的重点、要点,经过这样的预习,课文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和识记,为课文听讲铺平道路。而且也便于课后复习。对记忆性、逻辑性强的科目都有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符号圈点预习法
阅读课文时找到重点、难点,并用一套符号代表字、词、句、段圈点勾画。尽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使读、想、记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标上记号为听课、复习做好了充分地准备,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激发思维,增强记忆。
1、初读标记。可用铅笔进行标注,勾画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和疑点,为下一步的阅读打下基础。
2、重读整理。化解第一步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对初读标记加以整理。具体的说,也就是该删除的删除,该增加的增加。
三、快速阅读预习法
第一步、通读前言;
第二步、浏览目录;
第三步、翻阅有关知识的书页,重点是标题、插图、图表等引人注意的地方。
第四步、对重点内容做好摘录。
第五步、依据阅读材料给自己提问题。
预习课文,我们要明确这篇课文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发生的,最后如何解决,有何重大影响等问题。
四、温故知新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联系就知识,学习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扫除障碍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相关资料以及请教他人等方式扫除学习障碍的方法。这种课前预习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的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继续前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应该认真阅读课本,找到问题后不仅要标上记号,而且要努力分区解决,尤其对于一般地知识,在预习中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则应自行解决。因此,务必开动脑筋去想问题,或者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去解决。
六、循序渐进预习法
循序渐进预习法适用于难度较大,而又较重要的章节内容。
第一步、同读课文。看新课题目,想问题,之后初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理解之处。
第二步、掌握并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对于查不出答案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第三步、结合课后练习和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查找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发现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第四步、再读一遍课文,写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会。
第五步、将课文读熟,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全文的主要内容。
七、表格预习法
绘制表格,列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条目、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方面内容的一种预习方法。通过预习,找出新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难问题。表格预习法可用于单元预习,单节预习,某课预习。
八、质疑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对文章所阐述的观点、结论以及文中的某些说法进行质疑的方法。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通过思考、查资料、请教老师等方法,找出正确答案。
九、习题试解预习法
预习如果只看书,很多问题并不能被发现,这样的预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预习不仅仅包括看书,还应包括做习题。
预习的有效技巧
一、提纲预习法
就是把所预习的内容列成提纲、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之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观点突出,文字精炼,便于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列出文章的重点、要点,经过这样的预习,课文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和识记,为课文听讲铺平道路。而且也便于课后复习。对记忆性、逻辑性强的科目都有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符号圈点预习法
阅读课文时找到重点、难点,并用一套符号代表字、词、句、段圈点勾画。尽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使读 、想、记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标上记号为听课、复习做好了充分地准备,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激发思维,增强记忆。
1、初读标记。可用铅笔进行标注,勾画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和疑点,为下一步的阅读打下基础。
2、重读整理。化解第一步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对初读标记加以整理。具体的说,也就是该删除的删除,该增加的增加。
三、快速阅读预习法
第一步、通读前言;
第二步、浏览目录;
第三步、翻阅有关知识的书页,重点是标题、插图、图表等引人注意的地方。
第四步、对重点内容做好摘录。
第五步、依据阅读材料给自己提问题。
预习课文,我们要明确这篇课文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发生的,最后如何解决,有何重大影响等问题。
四、温故知新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联系就知识,学习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扫除障碍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相关资料以及请教他人等方式扫除学习障碍的方法。这种课前预习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的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继续前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应该认真阅读课本,找到问题后不仅要标上记号,而且要努力分区解决,尤其对于一般地知识,在预习中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则应自行解决。因此,务必开动脑筋去想问题,或者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去解决。
六、循序渐进预习法
循序渐进预习法适用于难度较大,而又较重要的章节内容。
第一步、同读课文。看新课题目,想问题,之后初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理解之处。
第二步、掌握并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对于查不出答案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第三步、结合课后练习和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查找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发现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第四步、再读一遍课文,写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会。
第五步、将课文读熟,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全文的主要内容。
有效的复习建议
1、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每天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要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过一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家长来提问,比如“今天的语文课都学了什么?”孩子回答后,再进一步询问。比如孩子说学了两个生字,就可以说:“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写给妈妈看好吗?”孩子不会写的话,就可以鼓励他再去看看书,然后写出来。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孩子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2、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让孩子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对于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所以,您不妨让孩子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交叉复习
当孩子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4、读写结合法
加大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力度,做到温故而知新。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争取多记几个公式,多背一篇课文,多温习一遍老师讲的重点。
5、查漏补缺法
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抓住重难点。还可以把平时作业中所出现的错误再分析,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有效的复习技巧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可充分利用老师发的知识要点,试卷和平时在课堂上做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就那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六、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从这些地方检查: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一定要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而且要规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为是草稿本就可以乱写乱画!往往由于数字书写不规范,结果算错了答案。
5.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6.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7.解方程题,要记得写“解”,应用题还要先“设”。
篇9:《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教案
本单元复习全册教材教学的主要知识。回忆整理、练习应用是主要的复习方法,通过回忆和整理知识,完善认知结构,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提取;通过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全单元的内容分五部分编排。
1、在“数的世界”里,着重复习“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两大块。数的认识这一块里,先教学了负数的初步知识,又教学了小数的意义、性质、大小比较以及改写大数的计数单位。在数的运算这一块里,教学了小数四则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简便运算,结合数的运算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先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认识了哪些数、学习了哪些运算以及这些数与运算的实际应用。然后编排14道习题,边解题、边回忆、边整理。
复习负数的初步知识,着重在于对负数意义的体会,它与正数共同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复习小数的意义以数位和计数单位为主线,通过按计数单位把小数进行分与合的练习,加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然后复习比较小数的大小,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以“万”“亿”为单位的数的近似数。
复习小数四则计算,教材设计了“算一算、比一比”的题组,整理计算法则。如0.76+0.54与0.076+0.54这组题,突出竖式计算要把小数点对齐。0.7-0.62与7-0.62这组题,重点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怎样退位减。48×6.7、4.8×6.7、0.48×0.67这组题,复习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99÷75、9.9÷0.75、0.99÷7.5这组题,复习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至于运算律、运算顺序、求积或商的近似数,都让学生在计算时回忆和应用。
复习这个领域的知识,要抓住重要的概念、基本的方法和主要的数学思想;要正确把握回忆整理知识与解答习题的关系,把解题作为回忆的手段、应用知识的渠道;要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注意习惯、态度的培养,因为许多解题错误的发生,原因不在知识上。
2、在“图形王国”里,着重复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本册教材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还教学了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是回忆知识内容,第三个问题是回忆过程方法。对推导面积公式过程的体会,归根到底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常用策略。
这部分只编排6道题,除了第16题应用求积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外,其他题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如第15题在单位换算时,不但应用平方千米与公顷、公顷与平方米的进率,还应用小数点移动位置,就是把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的知识。第17题既要估计土地的面积,还要计算面积并求近似值。
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抓住单项的知识,如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公式、移动小数点位置等,如果这些知识的掌握不过关,就无法达到灵活与综合的要求。然后要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有步骤地解决问题。如第18题,求一共种多少棵大白菜,要先算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要知道它的底和高。这块地的底边多长?在哪里找?又如第19题的解题步骤是先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再求这块地的总产量是多少吨,最后把总产量与100吨比较,得到问题的答案。
3、在“统计天地”里,复习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刚教学的知识,学生对这些统计图表有了体会,掌握了填表和画直条表示数据的方法后,一般不会很快遗忘。教材编排的两道题都注重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都要求学生先调查,获得数据后再填入统计表或反映到条形统计图上去。体现了收集整理信息、表达呈现数据、应用数据进行分析思考的统计全过程。
4、在“应用广角”里,安排许多小型的实践活动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里的事物、现象、关系,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最佳结果。因此,在整理复习三个领域的知识后,教材编排了“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
小型实践活动大致是四种类型: 一是通过调查,收集数学信息。可以看报刊杂志或到网络上查阅,也可以在学校、所在的村(或小区)、乡(或镇)、县(或市、区)进行走访了解。二是通过测量,知道自己穿的衣服的有关数据;发现同一时间里,影长除以竿长的商是确定的。三是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里,寻找和验证比较好的方案。四是进行游戏活动,研究隐含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
这些实践活动都要认真组织。首先是落实时间,部分可以在数学课上进行,多数是课后进行的。其次是落实指导,如怎样测量衣服的那些数据,怎样在同一时间里测量竿长和影长,到何处去了解村(或小区)、乡(或镇)、县(或市、区)的面积数据等。最后是落实检查、督促和评价。
5、通过“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单元的最后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有学习的态度与热情,学习的效果与收获,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意志等。评价的方法简单、有趣,能被学生接受和喜欢。要鼓励学生评价自己,尊重他们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篇10:《与复习》单元测试
《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
一、填空:(22分)
⑴4.05立方米=( )升; 135 小时=( )小时分
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 )比例。
⑶1.2: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⑷如果A×14 =B×13 ,那么A:B=():()
⑸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0,另一个内项是( )
⑹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7,甲数比乙数多( )%。
⑺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8立方米,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⑻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9)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之和是24立方厘米,其中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0)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1)如果3a=4b,那么a:b=),如果x=35 y,那么x:y=())
(12)判断下面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反比例还是不成比例
①圆的`周长和半径。( )
②圆的面积和半径。( )
③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④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圆柱的高和底面的半径。( )
⑤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 )
⑥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13)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二、判断:(6分)
①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一半。 ( )
②一个圆柱体有无数条高,一个圆锥体只有一条高。( )
③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
④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⑤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反比例。( )
⑥反映一周的气温变化,绘制条形统计图最合适。(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号填空:(4分)
(1)最少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①2 ②4 ③6 ④8
(2)如果想把我国五座名山峰的海拔高度制成统计图,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合适。( )
①条形统计图 ②折线统计图 ③扇形统计图
(3)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比是1:2,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
①3 ②6 ③18 ④24
(4)用6,8,9,12可以组成的比例式是( )。
①6:8=9:12 ②8:6=12:9 ③12:6=9:8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4分)
14 +15 = 1-611 = 1÷67 = 12 -13 =
12 ×45 = 0÷35 = 0.9+99×0.9= (56 +14 )×12=
2、求未知数X:(12分)
X+16 X=7 80×34 -14 X=16 58 :X=34 :6 1-14 X =34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5分)
29 +12 ÷45 +38 813 ÷7+17 ×613 2-613 ÷926 -23 125 ×(56 +34 )+45
4、列方程解答:(6分)
(1)一个数的7倍与34 的差是14 ,求这个数。
(2)12加上一个数的67 ,和是18,这个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31分)
①学校这个星期前3天节约用水14.7吨,后4天平均每天节约用水1.2吨,这个星期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②一间会议室用面积1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4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来解)
③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618块砖。如果铺地24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用比例知识来解)
④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3.4厘米,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⑤ 个圆锥形的沙堆,高是1.8米,底面半径是5米,每立方米的沙约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
⑥ 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这个水桶能装水多少毫升?(得数保留整数)
篇11:汉语拼音与复习
亲爱的同学们,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我们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今天起,我们按照小学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分类进行归纳复习。相信你能从这一系列的讲座中得到系统地提高,较好地完成好小学语文的整理与复习,为顺利进入初中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复习的是汉语拼音,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我们要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力求做到直呼音节,了解轻声和儿化;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相信你能通过本节学习,系统地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完成对汉语拼音的整理复习。
相信自己一定行!加油吧!
篇12:汉语拼音与复习
能力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2.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力求做到直呼音节。了解轻声和儿化。
3.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
4.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要点串讲
你知道汉语拼音的作用吗?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学好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帮助我们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
一、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起头的音节叫声母,声母后面的音节叫韵母。
声母: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y w
单韵母:ɑ o e i u ü
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整体认读音节:是指直接读出、不拼读的音节,这些音节是一个整体。它们是: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ɑn yinɡ
二、声调
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形式。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习惯上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用调号进行标明。
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用“ˉˊˇˋ”表示。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例如:mā(妈)、dá(答)、wǎng(往)、tòng(痛)
下面让我们温习一下标调规则的口诀:有a先找a,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遇到轻声就空着。
三、字母表和大写字母
在我国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表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是按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次序排列的。
字母表: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它规定了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字母名称等。依据字母表可以排列音序,方便我们。我们小学生要熟练掌握字母的大小写及它们的排列顺序。
四、隔音符号
以ɑ o e为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需要用上隔音符号(’)隔开,例如:xī’ān(西安)、kù’ài(酷爱)、pí’ǎo(皮袄),如果不使用隔音符号,就容易被读成xiān(先)、kuài(快)、piǎo(瞟)。
五、介绍有关拼音的其他知识
下面介绍的这些知识,我们小学阶段不需要掌握,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对丰富我们的知识,很有帮助。
1.变调
在普通话里,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单字声调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其中“一、不”的变调较为特殊。
一:单念或用在词尾以及用在序数中读yī,如:第一统一你去不
在去声前读yí,如:一样一定
在非去声前yì,如:一般一年
在相同的动作词语中间读轻声,如:想一想读一读写一写
不:在去声前读bú不怕不看不够
在非去声前读bù 不同不管不想
在相同的动作词语中间读轻声,如:来不来找不找
“七、八”有时也有变调,在去声前可以变为阳平。如:七岁七律八岁八路(注意这里是“可以”,也就是说也可以不变调。)
2.轻声和儿化
轻声: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原调,变成一种既轻又短的调子,这叫轻声。轻声并不是独立的声调,而是从四种声调变化而来的。轻声音节不标调,要念得又轻又短。例:(妈妈)māma (我们)wǒmen
儿化:在普通话里,韵母不能与声母相拼,它除了自成音节之外,“儿”还可以从目前一个字音里的韵母结合起来,并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儿化”。带儿化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这些儿化音时,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就可以了。例如:门儿(ménr)花儿(huār)
3.“啊”的语音变化
语气词“啊”在不同的地方语音会有变化。作为叹词的“啊”,因为说话时不受语音的影响,所以仍念“ɑ”音。但是作为语气词的“啊”,用在句末时,受前一个音节末尾的字母发音的影响,会发生音变现象。
规则是这样的:
前面一个音节末尾u,“啊”的音变为wɑ;
前面一个音节末尾n,“啊”的音变为nɑ;
前面一个音节末尾nɡ,“啊”的音变为nɡɑ;
前面一个音节末尾ɑoiü,“啊”的音变为yɑ。
3.大写字母的标法
(1)姓、人名、地名、书名、机关等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多个词组成的,那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例如:LǐbáiBěijīngZhōnɡhuáRénmínGònɡhéɡuó
李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
(2)每段每句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诗歌每行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3)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
例题解析
例一写出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拼音
居民委屈需要决定缺少
【分析】例子中的“居、屈、需、决、缺”韵母中都有“ü”,声母又分别是“j”、“q”、“x”,因为“u”不能跟“j”、“q”、“x”相拼,ü在与j、q、x相拼时要省略两点。有句顺口溜这样说:“j、q、x小淘气,见到ü点就挖去。”
答案】居(jū)民委屈(qū)需(xū)要决(júe)定缺(qūe)少
例二在大写字母后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
1、CK()O()S()W()X()V()Z()
2、F()I()M()N() T()U() Y()
3、A()B() D() E()G() H() J()L()P() Q() R()
【分析】例题中的“1”中,九个字母的大、小写字形是相同的,书写时注意位置不同就可以了。“2”中,七个字母大、小写的字形略有不同,记住大、小写的微小差别,不难区别。“3”中,十个字母大、小写字形不同,一个一个的比较,也会记住的。
【答案】1.CcKkOoSsWwXxVvZz2.FfIiMmNnTtUu Yy
3、Aa Bb DdEe Gg HhJj Ll Pp QqRr
例三为下列加粗字注音,读一读,注意辨别声母。
()()()()()
政治写字吃饭因此古诗蚕丝
【分析】为例子的字注音并不难,关键是区分平翘舌音。对于平翘舌音,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误,主要是没有在发音上区别清楚。zh、ch、sh都是翘舌音,在发音时一定要翘起舌尖。zh发音时,舌尖要顶住口腔硬腭前部,然后稍稍放开,气流从缝中挤出。而ch发音时要送气。sh发音时舌尖*近硬腭前部要留一道窄缝,使气流从中挤出来。
z、c、s都是平舌音。z发音时,舌尖伸平,顶住上牙齿背,让较弱的气流冲开一条窄缝,从中挤出来。c发音时比的气流要强一些。s发音时舌尖*近上齿背,形成窄缝,气流从中挤出来。
要想将它们区别清,还需要在平时多加练习,
【解】注音依次为:zhì、zì、chī、cǐ、shī、sī
专题测试
一、读下面的字,按声母分类
1.召澡曾真则卒尊啄正者2.抄此春垂池错出翠成藏?
z:c:?
zh:ch:
3.狮着书苏森色私顺牲搜4.凡忽反胡方荒峰皇凤混?
s:f:?
sh:h:?
二、读下面的字,按韵母分类
1.朋门蒙分峰登奉根垦更2.因营英宾引丙丁廷宁林?
en:in:?
eng:ing:?
3.温瓮文闻翁稳吻问紊4.冬董盾洞吞困巩共孔昏?
uen:un:?
ueng:ong:?
三、你能识别它们吗?读一读,用汉字写出来
1.chángzhēng—chángzhēnzhōngchéng—zhōngchén
zhěng zhì—zhěn zhìrén mín—rén míng?
shuǐ bīn—shuǐ bīngTiān tán—tiān táng
2.pí jiàn—pí juànqián tou—quán tou?
qián shuǐ—quán shuǐliè qǔ—lüè qǔ?
qiè shí—què shíyè dú—yuè dú?
四、读下面两则绕口令,想想看它们为什么“绕口”?这说明了汉语语音什么特点??
1.树上结了涩柿子,树下有只石狮子,树上掉下四十四只涩柿子,打着四十四只石狮子。涩柿子打着石狮子,石狮子碰坏涩柿子
2.天上七颗星,树上七只鹰,梁上七根钉。台上七盏灯,地上七块冰。一脚踏了冰,拿扇熄了灯,用力拨了钉,举枪打了鹰,乌云盖了星?
五、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anehuan
波澜撤退痕迹蜷缩
anbfìxong
南腔北调枫叶似火欣欣向荣
六、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音节,在序号上打“√”
酿造A.liàng zhàoB.niàng zào?
窜过A.chuàn gùoB.cuàn guò?
似的A.si deB.shì de?
龇牙A.zī yáB.zhī yá?
七、用“——”画出下面词语中的整体认读音节
bó chìxún wènwéi qiáng?
yuè liàngyīng xióngyì yáng?
八、读音节,写词语
gēng gǎi——gěng gàichéng bǎo——chéng bào
jìn qǔ——jìn qūtōng guò——tóng guō?
diāo líng——diào lìngfēn huì——fén huǐ?
九、改正下面音节的拼写错误
远洋yüǎnyiáng引言yěnián
坚硬jānìng原委üánwěi
十、下面是一首《采桑歌》,21个字,请写出每个字相应的声母的大小写
春日起每早,采桑惊啼鸟
风过扑鼻香,花开落知多少
十一、判断正误
1.a、c、u、r、w都是韵母。()?
2.同j、q、x相拼时,ü上两点省去。()?
3.zhi、ri、wu、ye、yin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4.DCEFG是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的。()?
十二、下列国家按字母表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②美国③法国④英国⑤俄罗斯?
⑥德国⑦日本⑧新加坡⑨加拿大⑩巴西?
A.⑩⑤⑥④⑨②⑦⑧①③B.⑩⑥⑤②⑨⑦⑧③④①?
C.⑩⑥⑤④③②①⑧⑦⑨D.⑩⑥⑤③⑨②⑦⑧④①??
十三、将下列标错的声调改正过来
英雄ying xióng骄傲jiāo ào?
理解lǐjǐe发表fā biɑǒ?
这个zhè gè美妙meǐ miɑò?
太阳tài yáng煤油meí yoú?
十四、给下面重叠的形容词注音并读一读
1.短短长长甜甜浅浅?
2.好好儿薄薄儿慢慢儿早早儿?
3.血淋淋黑洞洞喜洋洋亮堂堂?
4.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花花绿绿密密层层?
十五、给下面词语注音,然后读一读
1.一模一样一唱一和一张一弛一五一十?
2.不破不立不痛不痒不酸不甜不干不净?
十六、用同一组字母,给两个不同的词语注音
1.piɑojiɑngfɑnɑnfɑngɑn
2.heiɑnjiniɑnheiedɑnu〖JB({}
十七、给下面的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序号上打“√”
1.约摸(①yuē mo②yuè mò)月末(①yuē mo②yuè mò)
2.驱赶(①qū gàn②qū gǎn)躯干(①qū gàn②qū gǎn)
3.成色(①chénshè②chéngsè)陈设(①chén shè②chéngsè)
十八、把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填在括号里
shǎngxiǎngpàjījípāisàshà?
飒飒()琥珀()晌午()激光()
十九、下面这些词哪些该加隔音符号?把它们加上
xinɑn心安xinɑn西南shɑne善恶
piɑo瓢piɑo皮袄qinɑi亲爱?
jiɑng僵kuɑi酷爱hɑiou海鸥?
二十、判断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1.“ü”与l、n相拼时,应省去上面的两点。()?
2.“我们”的“们”应读轻声,“wǒ men”是正确的。()?
3.“南”与“蓝”的读音相同。()?
4.“侠、峡、狭、挟”这四个字都读xiá。()
5.“歼灭”一词中的“歼”字,正确的读音是“qiān”。()?
6.“农民”一词的音节是“lóng mén”。()?
篇13:道德与法治预习方法
道德与法治预习方法
该如何预习?
搞好预习要求做到:
(1)列预习提要:要带着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去预习,边读边思,并列出提要,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不同字体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以便我们有轻有重、有精有粗地阅读教材。
(2)做好笔记:
在书上,做出眉批,在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哪些是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另外自己还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留下预习的“痕迹”。
(3)勤思善想(发现问题):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持之以恒: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自信心。预习是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和运用检测良性循环学习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只有坚持一个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预习的方法有哪些?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三到”和“三遍”预习法,三到就是眼到、心到、手到,三遍就是粗读、细读、精读,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有所收获。
“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看清每一课的课题、框题,重要观点以及观点的表述文字和图表等,因为,每一课的课题是教学的'中心,其它的论证要点和理论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重要观点只是对它的论证,表述或者展开,在内涵上和外延上加予阐述和拓展,是学习知识点的主要体现,图表是更加形象或者更加数据化的说明与补充,其次重要观点是课题得予成立的基石,它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地对课题加予认证和说明,一般来说,知识结构的血肉部分就是这些重要观点和它的论证过程。因而,预习时,首先必须是眼到,重点看清每一课的重要观点及观点的表达文字和图表,并用心记忆它们;
其次心到,要一边读课文内容,一边用心去思考、去探索,带着疑问去读,抱着怀疑去思;
再次,手到,在读课文时要用笔标注含有自己意图的标记符号或记下难懂的地方,结合自己的各方面实际首先试着掌握、理解,理解了的课堂上听老师讲再丰富,再拓展,不理解的,上课时认真听课、认真作好笔记,听老师如何分析、如何解答,如果之后还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可再和老师个别交谈。
“三遍”预习法:是指阅读的次数,第一遍要求看清课文内容,全貌,进行粗读,大致掌握基本慨念,基本知识点,说明事例。第二遍要了解整课结构及知识结构体系,基本分析每段意思和大小自然段的意思,深层理解各观点和各论点的含义,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第三遍找出重点内容本课中心。
篇14:敬业与乐业预习教案
一、预习·导学:
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旁骛( ): ②亵渎( )( ):
③征引: ④骈( )进:
⑤敬业乐群: ⑥断章取义:
⑦不二法门: ⑧言行相顾:
⑨强聒不舍( ): ⑩安其居,乐其业: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
5、文中的“业”仅是指正式的谋生职业吗?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或对某些观点有不同见解吗?若有,请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2、3
(三)整体感知:
J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试列出本文的提纲。
J文章结尾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试用自己的话谈谈“合理的生活”该是怎样的。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四)合作探究:
1、仿照示例,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3、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中作者的观点在那个时代而言不无道理,如今你对他的某些观点、某些说法有疑问或有不同意见吗?若有,试作一简要说明。
4、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朗读课文,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小结:
篇15:敬业与乐业预习教案
三、巩固·延伸:
(一)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类 型
句 子
出 处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对初次参战的第45师士兵们的训话
(公元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巴顿
显然,你们大家知道战斗即将来临。但是,战争并不像你们许多人想像的那样。你们第45师的战士们必须面对这一现象,你们是要同久经沙场的老兵去竞赛,你们也不要发愁。他们也都打过第一仗,他们的第一仗是打胜了,而你们也会打胜第一仗。
战争并不像那些从未打过仗的人想像得那么可怕。作家们夸夸其谈,说什么会思念你们的母亲、情人和妻子(妻子也是你们的情人)。这些作家们既没有听到过一声敌人的枪声,也从未耽误过一餐饭,他们不是按照战争的本来面目来描写战争,而是按他们的想像来描写。
战争是人类所能参加的最壮观的竞赛。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美国人可以为他们都是好汉而感到自豪,他们的确是好汉。
要记住,敌人也和你们一样害怕,可能比你们更害怕。他们不是超人。我们已经消灭了敌人的精锐部队,我们在下次战斗中将要碰到的并不是他们的精华。此外,你们还要记住,无论是在肉搏中还是在战斗中,总是进攻者取胜,招架是不能打胜仗的。但是敌人不了解我们的意图,因而他们必然要招架的。
不让敌人进攻你的办法就是你去进攻他,不停地向他进攻。这样可以防止敌人重整旗鼓……战斗中的死亡是因为时间和敌方的有效火力在起作用。你们应以自己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以迅速的行动来缩短时间。
我们美国人是个喜好竞争的民族,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下赌注。我们好胜,在下一次战斗中,你们将参加一场有史以来最激烈的竞争。你们要同其他美国人和同盟国的军队竞争,去赢得最伟大的荣誉——那就是胜利。最先取得胜利,达到目标的人,也就是赢得荣誉的人,永远不要忘掉这一点。还要记住,上帝,无论你们用什么方式去思念他,他总是和我们在一起的。
1、巴顿将军的演讲是紧扣了演讲对象(初次参战的士兵们)的哪些心理特点来说的?请通读全文后回答。
2、演讲是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因此演讲的要点比较清楚。演讲稿的要点中,你认为哪一点对初次参战的士兵们影响最大?说说你的理由。
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场也是一种特殊的战场。结合巴顿将军的演说给你的启示,请谈一谈作为初三学生的你,应具备怎样的应试心理?
篇16: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预习复习知识要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预习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G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
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
1、《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四。《金蝉脱壳》
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歇后语列举: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 一律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二、《推敲》
1、《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四、《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五、《伊索寓言》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六、练习三
1、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平时还要“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还要充满胜利信心,相信一定会有“喜鹊唱枝头”的一天。最后特别叮嘱小铁梅,“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2、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七、综合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开天辟地等。
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一鸣惊人、入木三分、三顾茅庐、胸有成竹等。
4、含有“月” 的成语有: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等。
5、描写“月亮” 的诗句有:
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 李白 《月下独酌》
②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 杨万里《竹枝词》
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在大海中永生》
1、《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事件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使读者深受感染。
2、全文围绕一个“情”字,因伟人的离去而悲痛,语速要徐缓、沉稳。
3、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地域渐次增大,暗含他制定的“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方针影响深远,“一国两制”中“一国”指一个中国;“两制”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从时空两个方面说明小平同志影响的深远。
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2、“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3、“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对人有益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
4、“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给”,给予;“拿”,索取。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
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
三、《艾滋病小斗士》
1、《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故事。
2、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他不但能坦然面对艾滋病,不悲观,不消沉,还能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轩然大波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勃然大怒浑然一体 荡然无存井然有序泰然处之
四、名言
①给予是快乐的。 ②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五单元知识点
1、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造句。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3、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悬崖峭壁 锦绣山河 江山如画
4、赞美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5、《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雄伟的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宽,声音响。它位于我国贵州省,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6、形容气势大的成语:浩浩荡荡 排山倒海 气贯长虹 一泻千里 千军万马 气吞山河
7、形容瀑布的古诗: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8、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
9、《莫高窟》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10、“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具体介绍了壁画上面的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展开想象,还可以怎样描写壁画的飞天呢?如:“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祷……”
11、有关丰富繁多的成语: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 无所不有
12、公益用语:①小脚绕一绕,小草笑一笑。②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第六单元知识点
1、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后来通过“风筝实验”证实了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 揭开了雷电的秘密。他还发明了避雷针。他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和政治家。
2、谈迁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写了《国榷》,在本文中“厄运”指的是他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成的《国榷》被偷走,此时他已经年老体弱,难以再重新编写。然而年过花甲的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倒,而是经过几年的奋斗,完成了更加翔实《国榷》。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数据,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
3、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诺贝尔热爱人类、热爱科学,无私奉献,他还用所有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19起每年12月10日下午4点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诺贝尔奖后来还增设了“经济学奖”、“地球奖”、“环境成就”等3个奖项。曾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华裔科学家获物理奖,李远哲获化学奖。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4、《滴水穿石的启示》课文中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理想!
5、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访名医、尝草药,走遍大半个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齐白石是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数十年来“不教一日闲过”,从没停止过作画。
6、飞行器:直升飞机、热气球、飞艇、直升飞机、航天飞机
7、关于励志的名言:①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张海迪②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8、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第七单元知识点
1、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施耐庵。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林冲是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虚稳重的人,洪教头是个骄傲自大、鲁莽冲动、有勇无谋的人。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成功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的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
3、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 《林冲雪夜上梁山》《误闯白虎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4、与《水浒传》有关的成语:逼上梁山 扶危济困 不打不相识 官逼民反 劫富济贫
5、出自《水浒传》的歇后语: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6、《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是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
7、《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林冲-豹子头柴进--小旋风 吴用--智多星 李逵--黑旋风 鲁智深--花和尚
8、《少年王冕》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吴敬梓。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赞扬了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9、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六神无主 心花怒放 提心吊胆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10、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鞠躬尽瘁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不屈不挠 拾金不昧
11、表现优美风景的: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桃红柳绿 风光旖旎 美不胜收
12、表现热爱祖国的: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
13、描写场面的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热火朝天
14、背诵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5、背诵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6、背诵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7、背诵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8、《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词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19、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菩萨蛮、如梦令、卜算子等,辛弃疾的词还有《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等。
20、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1、写出下列人物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吴王夫差( 春秋 ) 林则徐( 清 ) 王勃( 唐 ) 苏轼( 北宋 )
越王勾践( 春秋 ) 诸葛亮( 三国 ) 李白( 唐 ) 刘备( 三国 )
22、有一些姓氏,读音和我们通常的读法不一样,你能读对吗?
任达华 华国锋 冼星海 解东 令狐冲
单田芳 朴诗礼 燕子平应强 尉迟恭
23、熟记跟新年有关的成语。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焕然一新 百废俱兴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24、背背春联。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 一片清新好风景, 东风送和煦 千株红梅最风光。
-------THE END-------
篇17:预习课文作文
今天我回家的作业就是预习课文。课文的标题是《松鼠和松果》,刚开始的时候我读不好,还有几个字我不认识,要拼拼音才能读,妈妈要我读五遍才能休息,我一直读到舅舅回来的时候,我和舅舅一起读,终于能读好点了。我觉得预习很好,我以后要多预习。
预习课文作文100字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18:预习课文作文
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只有提前预习了课文,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听课,从而快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取得优秀的成绩。
我教的是中高年级学生,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我是这样要求学生进行预习的:
首先要弄清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按照单元主题进行编排的。读课文的时候,看到课文的题目,自己可以先设想一下,假如自己是作者,自己会怎样来写这篇文章。接着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一方面读完一自然段把段的序号标一下,一方面结合课后的生字表,到课文中把相应词语划出来,二类生字课后有拼音,我们如果有哪个字不认识,可在课文中标清,一类生字没有拼音,如果哪个字字音弄不准,那就要借助字典结合课文内容把字音弄准标清,特别是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字音字义是不同的。读完课文了,标清自然段了,字词也标清了。这个时候就要自学生字词,对比较难写的字要弄清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然后可以在桌子上用手写几遍,反复多记几遍,直到记住为止。然后把课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反复读几遍,加强记忆,看自己是否理解它的意思,看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自己不理解,标出来,借助工具书、网络解决不了的,做个记号,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问同学或老师。
其次,解决了字词以后,就要带着课后的问题反复多读课文几遍,一方面要把课文读通读熟,一方面看自己能不能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可以成为一段,有的自然段可单独成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总结段落意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看课后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答出来,除了课后的问题,课文中自己还有哪些问题解决不了,要标出来,等第二天上课时听老师讲解或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最后,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看作者有哪些好的写作方法需要自己学习借鉴,以后就要在自己的作文中多加应用。课文中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句段,需要摘抄的就要抄下来,甚至可以把它背过,以后用到自己文章中去。
总之预习,就是要弄清自己对课文还有哪些词语、句段、问题弄不懂,解决不了,第二天听课的时候就要重点关注,通过和同学合作,向老师请教,直到把它弄懂解决掉为止,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秀的成绩的目的。
篇19:预习《纪念》作文
今天我预习了《纪念》一课,这是一篇
篇20:预习青春作文
预习青春作文
人生就像一本厚厚的书,翻过了懵懂无知的童年阶段,我们即将迎来朝气蓬勃的青春。青春是一篇隐晦难懂的课文。当上课铃声即将敲响,我们要用激动的心情,把这本书谨慎地打开,像上语文课或者数学课一样,为了对知识更好地把握,你要把有关章节先预习一下。
预习负重。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做为少年的我们要逐渐担负一部分由成人担负的工作,环境可能不断把一些由成人来办理的事项交给我们去办理,加重了我们的负担,但这些负担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负担,日后不可能成熟。我们必须在抛弃各种孩子气、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我们在应付自己的反抗倾向的同时,还要极力维持和保护与社会的正常关系。此外,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会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有时候还成为主要矛盾。
预习真诚。青春莅临,脑袋瓜子越发变得聪明了,知道如何应对世事了。但你不要耍小聪明,不敢撒谎也不能欺骗,有啥就说啥,说啥就干啥,干啥就成啥。人最怕也最讨厌的就是言而无信、虚伪欺诈,你要用青春的汗水浇开心灵这多真诚的花。
预习独立。青春期的我们会和大人们产生一定分歧,一次独立,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还记得自己一、二年级时,什么都不懂,爸爸什么都要管着我,天天在我背后催我:今天作业做完没,口头作业完成的怎么样了?我每天都要不厌其烦的回答这些问题,可是,现在的我已经什么事都不用爸爸操心,每天放学回家,自己总是很自觉地完成作业,进行复习、预习的工作,现在,每天当爸爸问我:今天的作业做完没,书背完没,复习、预习没,我总是点点头,这时爸爸妈妈总会感叹我的成长,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完成了,不用在依赖父母了,爸爸妈妈感到特别的欣慰。
预习活力。青春是个活力满满的阶段。美丽的青春暑假开始了,为了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我决定利用暑假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晨练,每天早上在小区广场里打羽毛球。第一天,我们来到草坪开始晨练,我是小孩子,加上在学校里偶尔的运动,自然比爸妈的体力要好一些,可是爸爸妈妈却不行了,才打了没多久,两个人就累得挥汗如雨了,找了一张干净的长椅坐了下来,我跑到他们跟前,怪他们不经常运动,就是在我一阵软磨硬泡之下,爸爸还能坚持陪我,可妈妈只是摇摇头,不肯再动了。看着爸爸妈妈气喘吁吁地样子,我突然感觉到岁月不饶人爸爸妈妈已不再年轻,而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所以我要好好珍惜我的青春,因为青春是美丽的,是充满活力的。
预习烦心事。青春虽然美丽,但不可避免的就是青春所带来的压力与烦恼。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生理方面有了一些变化,比如说最近我的额头上的豆豆是一天比一天多,严重破坏了我的整体形象,而且我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消除它,比如说:尽量少吃一些油炸食品和海鲜,尽量不去碰它们,可是还是没用。眼见额上的豆豆越来越多,我都不愿出门了。妈妈看了不安慰安慰我,反而还幸灾乐祸的嘲笑,让我好受伤啊!
青春还会告诉我们:失败之时要预习成功;失败之时要预习希望;烦恼之时要预习欢乐;懦弱之时要预习坚强……
总之,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青春的内容看透吃透。这样,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人生的课堂,你就能够用自信的目光,把理想的风铃碰出一阵鸣响。当岁月的铃声敲响第13下、14下或者15下、16下,我就可以自豪地说:“青春,你必定在我身上绽放光芒!”
篇21:作文如何预习200字
马上就要考试了,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当然就是关于考试的作文了――《这样预习最好》,我想一想语文、数学、英语的预习办法都不一样啊!于是在这个长久的假期我想了又想想出了办法。
语文:
把老师每天在课堂上做的笔记都做好,回家后认真认真的让家长听写生字,把课堂上不懂的词语、句子在家有字典查一下,认真背老师让背的自然段、课文、课后题・・・・・・
数学:家庭作业认真批改,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背定律,做题认真,计算正确。
英语:
认真背课文、单词,并且背写会单词、认真做好家庭作业,写单词时不能写成大写,写句子开头第一个单词要大写,字体端正。
篇22:与复习教学反思
学习完《圆柱与圆锥》之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容易把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混淆;计算圆锥体积时忘乘三分之一;不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差、对计算公式运用不熟练等。针对此情况,我设计了《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一课。课前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收集、整理已学过的知识。课堂上,我力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回忆、联想、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通过表格、框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把学过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交流、讨论、合作、练习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反思本节课,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平时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没有简单的基础知识的支撑,学生就很难在脑海里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就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工具解决问题。
2、在上复习课时,可以将知识点的复习贯穿在习题的训练中,在习题训练中再次提炼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这样可以将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不会出现知识点和解决问题脱节的情况。
3、练习设计是非常重要,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篇23:与复习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本单元涉及三角形的特性、分类、内角和、三边关系等知识。对于基本知识学生掌握的还行,缺乏的是:1.梳理知识的方法与习惯;2.综合运用多个知识去解决问题;3.画出指定边上的高。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下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梳理能力,让学生养成梳理知识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的技能。
复习重点:明晰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并会求出特殊三角形的某个角。
复习难点:画出三角形指定底上的高。
本节课课前我先让学生个人整理本单元知识,通过学生的整理情况我发现,除了几个学生能从大到小、从概括到具体来整理外,很多学生的整理欠缺条理性,呈现为羽毛状、碎片式的,这跟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感性大于理性。
针对此状,课堂上我从聊天开始:“在不同地点向别人介绍自己怎么说?如在北京、在小区内”学生轻松说出:在北京就说:“我是河南省洛阳的某某某”,“在小区内就说:“我是诸葛社区的某某某。”
让学生感知到在大范围要从较大的地点介绍起,在较小的范围就从较小的地点介绍起。由此引出梳理本章知识的方法,从大板块有几个开始。学生自然而然的说出,特性、分类、三边关系、内角和四大板块。
知识的梳理很重要,让学生真正对知识理解了更重要。所以准备用几组图串起所有的知识点。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向别人介绍来回顾“三角形的定义、组成、表示法、高”等知识;接着出示一组有编号形状各异的三角形让学生先分类,再介绍特殊的三角形,借此来回顾“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同时也巩固了给三角形分类时,标准一定要明确。”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已学知识,他们兴趣很高。在练习环节我采用让学生闯关得星的方式,学生练起来格外认真。
不足之处:在画三角形给定边上的高时,没有很好的利用课件去演示,给后进的学生以示范,今后还需要再投入点时间去关注他们;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本节课没有复习到。今后备课还需要再严谨一些,考虑的再周全一些。
篇24:与复习教学反思
一、学生体会成功
为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前学生设计了一张复习题,这张题卡既起到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又达到了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的目的。这里教师是要求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是把学生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这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也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这是一节复习课。顾老师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理、弄清它的来胧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让学生去自我构建知识的网络图。先由学生自己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上展示后再通过师生的共同评价修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的认知框架,完善认知机构。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比只由教师讲解学得主动、理解深刻。
三、温故而知新
复习课的目的不仅是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顾老师注重了知识间的联系。把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解方程安排到一起复习,有助于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节课在数量关系的认识上正是想突破这点。在小学阶段计数量关系往往只注重了数量关系间的相等关系,其实数量关系间的不等与相等是两种亲系。
这节课使我感受很深。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在明确复习课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于课的始终,并将评价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融为一体。充分激发和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篇25:第六单元与复习参考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参考
复习过程
一活动准备
1.选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或一根细空心管。(长约1)
2.在竹竿中点的位置打个小孔并栓上绳子。
3.从中点开始每隔8M做一个记号。(或刻小槽)
二探索规律
1.平衡(一):
(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两边所放的棋子要同样多。
②演示:
如:左边放3个棋子,右边也必须放3个棋子,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
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要相同。
②演示。
如:
左边塑料袋挂在刻度“4”的点上,右边塑料袋也要挂在刻度“4”的'点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3)你有什么体会?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2.平衡(二):
(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
①也放4个棋子行不行?会产生什么结果?
②应该放几个?
放3个。
(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
①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
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
②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3个。
③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6个。
(3)你有什么体会?
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3.平衡(三):
(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2)实验活动:
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
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③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展开活动。
右刻度
所放棋子数
乘积
(3)汇报结果。
右刻度 1 2 3 4 6
所放棋子数 12 6 4 3 2
乘积 12 12 12 12 12
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
学生观察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教学内容:设计运动场
复习目标:
使学生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篇26:复习与提高测试卷
复习与提高测试卷
一、口算:16%14÷3= 48+4= 36÷6+48= 37-4×8= 6×4= 76-8= 5×3+4×3= 17×5-7×5=56-7= 66+6= 52-42÷7= 3×6+21=5×9= 20÷10= 8+8÷8= 8×0+8=
二、用连乘表示:6% ( )××()( )×()×() = = =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算一算:8%73-48= 56+28= 63-34= 85-58=
四、递等式计算:24%18×6 7×16 4×4×2 3×2×9 48÷6÷8 80÷10÷2 3×8÷4 54÷6×5
五、下面图形能折成一个正方体的,在( )里打“√”,不能的打“×”。16% ()( ) ( ) ( ) ( ) ( ) ( ) ( )
六、应用题:30%
1、妈妈买来4包巧克力,每包10粒,共有几粒巧克力?小胖吃掉了36粒,还剩几粒巧克力?
2、果园里有桃树6棵,是梨树棵数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3、有54只面包,平均每袋装7只面包,用7只口袋够装吗?如果不够,那么还剩几只面包不够装?
4、工人叔叔将漂亮的玻璃杯进行包装。
(1) 每6只玻璃杯装一盒,4盒装一箱,3箱玻璃杯一共有几只?
(2) 48只玻璃杯可以装几箱?
篇27:平行线与三角形复习材料
一、相关知识点复习: (一)平行线
1.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判定: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 性质: (1)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二)三角形
4. 一般三角形的性质 (1) 角与角的关系:
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并且大于任何―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 边与边的关系:
三角形中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边与角的大小对应关系:
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4)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性质(见下表):
5. 几种特殊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1) 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是同一条线段,这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2) 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①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等于60°; ②等边三角形外心、内心合一。 (3) 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其逆命题也成立); ④ 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⑤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6. 三角形的面积
1
(1) 一般三角形:S △ = a h( h 是a边上的高 )
211
(2) 直角三角形:S △ = a b = c h(a、b是直角边,c是斜边,h是
22
斜边上的高) (3)
等边三角形: S △ =
2
a( a是边长 ) 4
(4)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的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它们的相应的高的比;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它们的相应的底的比。 7. 相似三角形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别方法: ①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②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③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 全等三角形
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其他的对应线段也相等。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公理或定理: ①一般三角形有SAS、ASA、AAS、SSS; ②直角三角形还有HL
二、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如图,若AB∥CD,∠C = 60?,第一文库网则∠A+∠E=( )
A.20? B.30? C.40? D.60? 2.如图,∠1=∠2,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AB∥CD 3.
B.AD∥BC
C.∠B=∠D
D.∠3=∠4
如图,AD⊥BC,DE∥AB,则∠B和∠1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余 D. 不能确定 4.
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和∠5是同位角; B.∠2和∠6是同位角; C.∠3和∠5是内错角; D.∠3和∠6是内错角. 5.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内错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6.
如图,若AB∥CD,则( )
A.∠1 = ∠4 B.∠3 = ∠5 C.∠4 = ∠5 D.∠3 = ∠4 7.
如图, l1∥l2,则α= ( )
A.50° B.80° C.85° D.95° 8.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4cm,8cm B.5cm,6cm,11cm C.5cm,6cm,10cm D.3cm,8cm,
12cm
9. 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150° B.80° C.50°或80° D.70° 10. 如图,点D、E、F是线段BC的四等分点,点A在BC外, 连接AB、AD、AE、AF、AC,若AB = AC,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 共有( )对
A. 2 B. 3 C. 4 D. 5
11. 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a、b、c,下列哪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A. a = 3,b = 2,c = 4 B. a = 15,b = 12,c = 9 C. a = 9,b = 8,c = 11 D. a = 7,b = 7,c = 4 12. 如图,△AED ∽ △ABC,AD = 4cm,AE = 3cm, AC = 8cm,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
313
A. B. C. D.2
428
C
A
E
13.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B.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C.各有一个角等于12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D.各有一个角等于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二、填空题:
14. 如图,直线a∥b,若∠1 = 50°,
则∠2 = 。
15. 如图,AB∥CD,∠1 = 40°,
则∠2 = 。
16. 如图,DE∥BC,BE平分∠ABC,
若∠ADE = 80°,则∠1 = .
17. 如图, l1∥l2,∠1 = 105°,∠2 = 140°,
则∠α = .
18. △ABC中,BC = 12cm,BC边上的高
AD = 6cm,则△ABC的面积为 19.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2,3,
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20. 在△ABC中,AB = AC,∠A = 80°,则∠B = ,∠C = 21. 在△ABC中,∠C = 90°,∠A = 30°,BC = 4cm,则AB = 。 22.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 23.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则它的面积是。
24. 在Rt△ABC中,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2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10,则它的周长为 。
26.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它的顶角度数为。
27. 如图,A、B两点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冬冬想用绳子 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同学帮他 想了一个办法: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 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得DE的长 为15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
28. 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 ∠B=∠E.要使△ABC≌△DEF,需要补充的 是一个条件: 。 ..
29. 太阳光下,某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影长为36m,同时
量得高为1.2m的测杆影长为2m,那么该建筑物的高为 。
三、解答题:
30. 如图,已知△ABC中,AB = AC,AE = AF,D是BC的中点 求证: ∠1 = ∠2
31. 如图,已知D是BC的中点,BE⊥AE于E,CF⊥AE于F 求证:BE = CF
32. 如图,CE平分∠ACB且CE⊥BD,∠DAB =∠DBA,AC = 18,△CDB的周长是28。求BD的长。
33. 已知: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D=AE,BD=EC,
求证:AB=AC
B
D
E
C
34. *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这一岸每隔5m有一棵树,在河的对岸每隔50m有一根电线杆,在此岸离岸边25m处看对岸,看到对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这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三棵树。 (1)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 求河宽。
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A 5、C 6、C 7、C 8、C 9、C 10、C 11、B 12、B 13、B 二、填空题
14、130° 15、140° 16、40° 17、65° 18、36cm2 19、1
324、6或 25、22或26 26、120° 27、30m
2
28、BC=EF或∠A=∠D或∠C=∠F 29、21.6m 三、证明题
30、BE=CF、∠B=∠C、BD=DC→△BED≌△CFD→∠1=∠2 31、△BED≌△CFD→BE=CF
32、∠A=∠DBA→AD=BD→CD+BD=AC=18、△CDB的周长是28→BC=10 33、AD=AE→∠ADE=∠AED→∠ADB=∠AEC→△ABD≌△AEC→AB=AC 34、
解:如图,根据题意,有AB∥CD,PM⊥CD于N点,
交AB于M点,且AB=20m, CD=50m, PM=25m, AB∥CD→△PAB∽△PCD→
P
C
A
MB
N
PMAB
=PNCD
D
→ →PN=62.5→MN=37.5 =
2520
PN50
篇28:与复习教学反思
讲了这么久的课,把复习课作为公开课来讲这是第一次,复习课应怎么上呢?在生本教学中,复习课还是对旧知识整理,,使之更加逻辑和系统,仅仅是学生对一部分知识理解吗?突然间,有点找不到北了。
我们知道,复习课是最难上的一种课,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我认为不能很好地体现生本教学的理念,关键是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是构建数学知识的一个逻辑框架,具体操作可按下列步骤:首先要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的,其次要精心选择练习,第三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能真正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进行修正。但在教研会上,各个教师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反思了以下几点:
1、确定教学目的,对一节课而言,我只是把教学目的缩小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实现,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2、习题千千万万,有难有易,就象散落的珍珠,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围绕一个主题,精心筛选,然后再串成一条线,为主题服务。可以个个是简单题,可以是由易到难,也可以只由一个难题而展开。因此,我们要求数学教师胸中要有无数题,而且对每道题的结构了如指掌,落实到课上只有几道题的原因。
3、复习课不只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而安排的,就题教题,永远也不会成为好老师。就题教题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厌烦情绪,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了!因此,在复习课中,要让学生自练、自得、自悟,自己得出解题技巧。
任何一堂课总有多多少少的遗憾之处。在我的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复习除法算式的意义时,没有渗透总数,份数,每份数之间的关系;在复习解决问题时,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而是将时间用在了提出不同问题上,耽误了时间,错过了机会。从这些小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我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不断的取得进步!
篇29:与复习教学反思
时间过得真快,六年级的孩子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为了让他们在这最后的两节课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并对自己六年的学习做以回顾总结,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活动:
背唱歌曲。首先让孩子们回顾以下这六年来印象最深刻的歌曲或乐曲,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且唱得最拿手的来复习唱一唱,然后背唱。在背唱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在此活动中,有的孩子背唱了一年级的第一首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有的唱《两只老虎》、《小燕子》、《卖报歌》等一、二年级学唱的歌曲;还有的背唱了聆听歌曲《欢乐颂》、《两颗小星星》、《守住一片阳光》等。有的独唱,有的齐唱;有的模仿美声、爵士通俗唱法;还有的拿腔作调,尽最大努力模仿童声来演唱歌曲(好多孩子正处于变声期)。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演唱,使得课堂变成了歌唱的音乐会。
音乐知识。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认识的第一个音乐符号开始,分类复习巩固。比如:装饰音、音符形式、力度标记、休止符等,然后以书面形式进行测试。如:标记符号名称;写出学过的音符形式、节奏形式、拍号及其含义等。另外,通过聆听不同乐器的音色来区分西洋乐曲中的弦乐器和管乐器,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及打击乐器等。
通过以上形式,既能够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了解他们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素材。
朝夕相处的六年就这样过去了,祝愿他们未来的道路阳光灿烂、幸福健康!
篇30:与复习教学反思
甘老师上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第二课时,在开头老师联系上一节课内容谈话:同学们,刚才老师已经和大家一起整理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内容。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好,结构性很强,调理清晰。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腻觉得那些内容比较难掌握,或者学起来比较麻烦的?充分重视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作用,实现有效的迁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通过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来奠定数学思想。老师很懂得利用学生的旧知识,学生根据前几个年级的学习,已经积累一定的关于数学复习的经验,要利用这些经验让学生自主复习。
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新《课标》把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的伊始,教师是逻辑地显露与教学有关的旧知,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充分相信学生,放开空间,让学生调度各自已有经验走向新知学习,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借此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在相互评价整理情况时,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出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的方法,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可以很容易沿着教师铺设好的现成道路,毫不费力地学习。
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甘老师的这节课环节非常的清晰,学生复习效果非常好。
【预习与复习作文】相关文章:
1.预习
8.与复习评课稿
9.中学语文如何预习
10.《离骚》预习学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