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

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

2022-12-09 08:56: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恶势力修正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

篇1: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

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

一声雷,惊醒了春,天空是水彩绘出的明蓝彻透,氤氲着泥香的淡绿色的雨滴,滴开了春的眼睛。——题记

今日雨水,伴着春季特有的暖风时不时地飘落。于是,空气中便有了可以嗅见的微妙气息,湿土的清苦伴着玉兰淡紫色的花香,迎着滴落的水晶钻入人的内心。

三四月间的寻春,早已成为我不成文的规定,带着伞,走进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风景区,绕园的九场河早已解冻,春水满地,默默无语,却解救了一个冬天的干涸枯淡。岸边的柳绿得可爱,将冬季的沉闷顿时打破,一旁的荼蘪开的娇艳欲滴,与天空中棉花般的云朵相映成趣,染红了春雨无色的“心”。或许是“迎春”的衣裳过于耀眼吧,引来了无数春的“使者”,在雨中演绎着“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千古春韵,轻笑,走在赭色石板的小路上,青苔像绿色的细绒毯,覆着石板,隐隐的,带着《雨巷》的韵味,倒是古味盎然了。雨,滴落,沿着伞滑下,润着那地上的绒绿,一派生机

远处的粉云早已在雨中美得可人,连春中的.花后都给它抢了风头。那在风中轻摇却毫不娇柔做作的样子,真可谓是美不胜收。迈过石阶,走近,粗糙的枝干偷着路,不像柳芽那般柔嫩动人,多了些许的苍劲,就像那传世的“绿幽灵”,在木质部中散开,让人倍感生命的蓬勃。巨大的树冠遮住了天,也避开了与,我丢下头顶那片暗灰,抬头望去,一片灵动的粉,每一朵都那样精致,果真三月的樱绝美。摘了眼镜,隔着花间的缝隙,望着那片天,伴着模糊的粉闪烁着,头顶的花海不知怎么浮现出了那个到达彼岸的她。

记得,乡下的老房子前也曾有过一株,就是她种下的,每年春天,她都拉着我,就是这样望着满树的花,许下了无数关于樱的诺言

“太婆要陪你看一辈子的樱花。”承诺似乎就在耳边,仍旧清晰,只是,我已不再是那个含糖看花的小孩,而她,也再不会站在我身边了。微风拂面,我哭着笑了,那是你的安慰,是吗?春天了呢,想必彼岸花也已复苏,花海中的你,是否会记起彼岸的樱?花瓣骤落,又是一场花雨,我知道,那是你我

关于春的回忆。

春,真的就像从罐子里出逃的精灵,改变了枯淡的晚舞,带来了彼岸的樱雨。

篇2:春又逢樱雨作文

春又逢樱雨作文

一声雷,惊醒了春,天空是水彩绘出的明蓝彻透,氤氲着泥香的淡绿色的雨滴,滴开了春的眼睛。——题记

今日雨水,伴着春季特有的暖风时不时地飘落。于是,空气中便有了可以嗅见的微妙气息,湿土的清苦伴着玉兰淡紫色的花香,迎着滴落的水晶钻入人的内心。

三四月间的寻春,早已成为我不成文的规定,带着伞,走进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风景区,绕园的九场河早已解冻,春水满地,默默无语,却解救了一个冬天的干涸枯淡。岸边的柳绿得可爱,将冬季的沉闷顿时打破,一旁的荼蘪开的娇艳欲滴,与天空中棉花般的云朵相映成趣,染红了春雨无色的“心”。或许是“迎春”的衣裳过于耀眼吧,引来了无数春的“使者”,在雨中演绎着“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千古春韵,轻笑,走在赭色石板的`小路上,青苔像绿色的细绒毯,覆着石板,隐隐的,带着《雨巷》的韵味,倒是古味盎然了。雨,滴落,沿着伞滑下,润着那地上的绒绿,一派生机

远处的粉云早已在雨中美得可人,连春中的花后都给它抢了风头。那在风中轻摇却毫不娇柔做作的样子,真可谓是美不胜收。迈过石阶,走近,粗糙的枝干偷着路,不像柳芽那般柔嫩动人,多了些许的苍劲,就像那传世的“绿幽灵”,在木质部中散开,让人倍感生命的蓬勃。巨大的树冠遮住了天,也避开了与,我丢下头顶那片暗灰,抬头望去,一片灵动的粉,每一朵都那样精致,果真三月的樱绝美。摘了眼镜,隔着花间的缝隙,望着那片天,伴着模糊的粉闪烁着,头顶的花海不知怎么浮现出了那个到达彼岸的她。

记得,乡下的老房子前也曾有过一株,就是她种下的,每年春天,她都拉着我,就是这样望着满树的花,许下了无数关于樱的诺言

“太婆要陪你看一辈子的樱花。”承诺似乎就在耳边,仍旧清晰,只是,我已不再是那个含糖看花的小孩,而她,也再不会站在我身边了。微风拂面,我哭着笑了,那是你的安慰,是吗?春天了呢,想必彼岸花也已复苏,花海中的你,是否会记起彼岸的樱(尹)?花瓣骤落,又是一场花雨,我知道,那是你我关于春的回忆。

春,真的就像从罐子里出逃的精灵,改变了枯淡的晚舞,带来了彼岸的樱雨。

篇3:落花又逢雨优秀作文

落花又逢雨优秀作文

下午,独自一人漫步在学校的操场上,才发现四周的空旷,有种说不出的`伤感……

虽然已是春天了,但是树上的银杏叶依然无情情地落下,天空又逢下起了飘飘洒洒的雨丝,落花之处又逢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过多久,头发已经湿漉了,视线也已变得朦胧,变得模糊了。

经过雨点洗涤后的世界似乎很清新,但也不免有点伤感。

银杏叶依旧飘然落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应为之感到惋惜,还是该为之感到幸运,可以给予下一代养分以维持它们的生命……

曾几何时,这里还有他人的身影,快活地在这偌大的乐园里玩耍。

曾几何时,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我们奔跑的足迹……

……

如今,物是人非,我纵然有无限感慨也无济于事。

一幕一幕都在脑海中重演,那些欢声笑语依旧在耳边回荡,而如今形单影只,一个人回忆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

泪落无声,衣衫湿。

落花时节又逢雨……

篇4:初二作文又逢春节

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映照在人们的笑脸上,大街小巷充斥着节日的气息,春节来了!

我在老家湖南过春节,这春节第一大事,便是敬老爷了,只见灶房里串出一缕白烟,透亮的五花肉被倒进了大口锅里,滋啦一声,锅里迸出了一股香气,轻轻拂过面颊,像是春风掠过,让人心生舒畅。大口吸进鼻中,浓烈的肉香直透人的心灵,将香味通过经络传递人的全身,让你不禁分泌出口水,就连门外的野狗和野鸡都围了过来,眼里也似有对美食的向往。好不容易等到了几碗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正想拿起筷子去夹,一只大手忽然取走了我的筷子,正是我爷爷,他面色严肃:“这是给我们先祖供奉的菜品,不能吃!”望着晶莹剔透的水晶饺子和香味四溅的五花肉离我而去,我只好咽咽口水送他们远去。

吃不到东西,只能去别家串门,为别人送新春祝福。我沿着乡间小路去曾祖父家拜年,清风徐来,树叶的沙沙声,小鸟的喳喳声,似乎在向我拜年,直沁心脾的来自春风的温暖遍布全身,还吹来了一阵清香,不用说,又是曾祖父家在做米豆腐了。果不其然,一到曾祖父家,一堆晶莹的米豆腐摆在眼前,这是用米粉制成的方块状食品,捏在手里,顺滑的感觉,从肌肤传入心灵,手像正被溪水洗涤一般流畅、舒适,让人神清气爽。我走了一路口,也渴了,便从曾祖父家的水井里打了一桶水,一入口,甘甜就在味蕾溢开,丝丝冰凉,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朵从土里探出了头,天地连成一片,红通通,金灿灿的烟花呈流苏状,照亮了人们的脸,也照亮着我的心。在小村里年味如此浓烈,在城里,为何连“福”字都是印刷体呢?

篇5:枯木又逢春的小学作文

枯木又逢春的小学作文

春天来了,万木吐新,百花齐放。放眼望去,满眼生机勃勃的景象,只有它——我家门前的一棵快枯萎的李树,褐色的干、光秃的枝似乎与周围的新绿格格不入。

微风吹拂,所有的树木尽情舒展着自己的枝条,大肆享受春的温暖,发出“沙沙”的声音。只有它,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享受不了风的`抚摸,日的照拂。它静静的,日益消沉,越发的瘦弱。从它身旁路过的人连连摇头:“这树是没救了,恐怕只能当柴烧了。”爷爷却不以为然,他细细打量着这棵快要走到尽头的树,看看这里又看看这里,摸摸枝又摸摸干,充满信心地说:“应该还能活。”众人都暗笑他的倔,他也不理会。只是从那以后,爷爷每天下午不再去遛弯了,在家里研究,摸索,最后捣鼓出他的“秘制药水”。每天用一根木棍绑上海绵,再蘸了药水给树“上药”,日复一日。就这样,春天过去了,家门的其他树早已茂密成荫。看看它,仍旧没有起色。夏天过去了,别的树已经挂满果实,再看它,依旧颓唐。

秋去冬来,天气渐凉,周围的一切都收起了素日的张扬,准备迎接严寒。只有它,看上去像个瘦弱的老头,让人很难相信:它还活着。爷爷给树涂上了石灰,说是帮助它抗寒,防虫。我劝爷爷:“爷爷,那树许是已经死啦,别白费功夫啦。”爷爷不说话,只是笑笑,又摇摇头。

转眼春又至,又是万物复苏,又是生机勃勃。那棵树,好像还是那样,半死不活,我也从未在意。直到有一天,爷爷拿着那个给树上药的海绵,疾步走到院子里,冲我喊:“囡囡,你快看,树活了,抽新绿了”。他一边说,一遍指着树的方向,言语神色里满是欢喜,开心的像个孩子。我放下手中的活,走到树边,细细打量,果然,一段时间不看,它竟真的长出了新芽。原来,枯木真的能逢春!

望着眼前的树,我陷入了沉思……

篇6:又逢清明雨纷纷作文1600字

下班走到家门口的十字便看见有人蹲在那里烧纸钱,旁边还站着一个约莫5岁的小男孩。我视力不好,十米以外的东西一片模糊,但隐约觉得跪在地上拿着棍子挑拨烧纸的身影像极了我的母亲,等到走进了才清晰的看见佝偻着背,鬓角发白的身影正是我的母亲,她跪在地上一手拉着小侄子,一手不断的往火里面添上烧纸,嘴里念叨着:“妈,爸,拾钱了”。

“妈”!我跪在她身边,她看见我便对我笑笑。小侄子没有理我,看着一堆火发呆。

“累不?”母亲递给我一沓烧纸。

“不”。我接过母亲手里的烧纸一张张的往里添。火苗呼呼的便窜了起来,风刮起的灰烬便飘向了黑夜。

“你给你奶你爷烧,妈腰疼蹲不下来”。她想站起来,腿却僵硬的不听使唤,我忙放下手中的烧纸扶起她。侄子小,却很懂事,还没母亲的腿高却也吃力的拽着母亲的一条胳膊往起来拉,小脸挣的通红。

“我爸呢?”

“胃疼,做的饭也没吃躺在床上就睡了”。母亲牵着小侄子站在我的身后。我听见她轻轻的“哎”了一声。我的心里就莫名其妙的难过了起来,鼻子泛酸,眼睛就模糊了起来。但也只是稍纵即逝,我把一沓子烧纸、冥币放在火里,冒出来的火芯子照的我脸上开始发烧。

小侄子撒娇的挣脱开母亲的手也跪在我的旁边,他看着我手里的一沓烧纸就想要。母亲便一把拽起他说:“乖,那是给你太太的钱,不能乱摸的”。

我一边烧纸一边抬起头看见她发白的鬓角,夜晚的风吹过来,她鬓角的白发便抖动了起来。多少年前她也曾经这样拽着我的胳膊在夜晚没人的十字路口烧纸,那时候她的鬓角没有白发,跪在这里的也不是我,而是我的父亲。那个时候的我也就像现在的小侄子一样看着一堆烧起的火苗发呆。

时间带走了许多东西,小时候我并不理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是从大人的口中得知某一位长辈又不幸去世,然后看到他们在深夜里痛哭流涕,每每看到他们这样的情形,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对于死亡我可以说毫不知情。

等到一天天的长大,看着每天的太阳一寸寸地沉向西方,我才明白一天就这样完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的变成了昨天,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排山倒海的让我看到他们的存在,并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他们即将淹没我。

从我长大到现在,我几乎没有听到过母亲说起她的母亲,也更不会从她嘴里说出一个“妈”字,而她却习惯性的听我每次的喊她“妈”!

姥姥去世的早,甚至母亲都没有见过姥姥的模样,只是听过外公简单的描述过自己的妻子。等到母亲十岁,外公也因染疾而不幸撒手人寰,也许在母亲的回忆里,她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父母的画面。我想这也是她在我和哥哥面前从不提起自己父母的原因吧。

但当我看到她佝偻着背,鬓角斑白拉着自己的孙子跪在夜里念道着“妈、爸”,我的心就开始发潮,鼻子一阵阵的发酸,眼睛挣得大大的希望风吹干里面的眼泪。

我把最后一沓子烧纸放进火里站了起来说:“回吧”。

母亲却也没动脚,说:“等等,看着它烧完”。我向后退了一步站在她的旁边,小侄子的手便塞进了我的手里,另一只手又牵起了母亲,站在我俩中间。

“哎,你把娃领着”。母亲也不告诉我她要干什么,便又再一次的蹲在即将燃尽的火堆前,从地上拿起一根棍子挑着火堆,原来在燃烧的下方还有着没有燃完的烧纸。我看到她蹲下的腿打颤,忙扶着她的胳膊。

“哎,怪我,怪我,竟然忘了清明节到了。”她拨着火堆嘴里说着。

“我梦见你姥爷了,说他和你姥姥没钱花,在我面前不停的哭,看见他哭,我在梦里就难过的也哭,等到哭醒来才知道清明节到了,该给他们送钱了”。火堆在她的手中跳动了几次,也终于熄灭了。

母亲却也不站起来,眼睛注视着生她的地方,良久她嘴里念叨:“妈,你孙子给你送钱了,你要保佑娃工作顺利”。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它像滚烫的热水翻滚绞涌。我忙转身用袖子擦掉眼泪,但却越擦越多,好像流不尽一样。只好咬着口腔的肌肉让疼痛来减少泪腺的分泌。

风刮过来的时候侄子说他冷,我便抱起他往回走,母亲提着我的包走在我的身边,她走的慢,一直跟在我的身后,过马路的时候她喊道:“鹏”!

我停了下来,母亲走到我的身边用手紧紧的拉住我抱着侄子的胳膊,直等到过了马路她才松开。我抱着侄子和她并肩走着,我想到了好多年前,我像侄子这么大的时候,她总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的走过每一个春秋。

篇7:又逢清明雨纷纷作文16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是在不晓世事的童年,我就在父亲的吟哦声中背熟了这首诗,只是那时年纪小,还不能体会诗中所描写的那份感伤。

外祖母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没有下雨。太阳苍白无力的挂在天上,我独自向郊外走去。

一地绿油油正拔节的麦苗迎风飘着,油菜花开的极灿烂,黄黄亮亮的花瓣,散发着馥郁的馨香。点缀在庄稼地里的柿子树上,清清甜甜的花骨朵悄悄地长着。每年的轮回,万物依旧盎然,只是曾经鲜活,温馨的生命已作古,心情也随着清明的到来平添了几分惆怅和感伤。

远远地,我看见了外祖母的坟地,眼前腾地升起了一层水雾。我在麦株间里走着,沉重,感伤地走着,走到了外祖母的坟前。

小小的坟包上面,长着零散的野草,开着淡淡的,小小巧巧的野花。外祖母,我亲亲的外祖母躺在这一抔黄土下,寂寞,孤独的躺着。我跪上坟头,取出一沓纸钱,划了根洋火,红红的火苗窜了起来,燃得极绚烂,极红火,霎时间就幻化成了一只只黑色的蝴蝶,迎风飞走了。

这黑色的蝴蝶能飞抵天界,把我的思念告知姥姥么?我的泪不自禁地往下淌流,外祖母慈爱的笑容就绽放在眼前,那馨暖的目光看着我,我仿佛听见外祖母唤我时的声声殷切。

上小学的时候,姥姥常蹬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到学校来看我,给我送些好吃的:黍面枣泥炸糕;椒叶,芝麻,发面和起来切成细条,在灶膛里烤熟的焦黄的棒棒;还有清明节的,扎着鸡蛋,盘着小蛇的“子福”馒头;中秋节用面捏的惟妙惟肖的“小猫”……每回,姥姥都把吃的送给上学的我,放学了我再拿回去,而姥姥,则骑了车又急急赶着返回去了。家里活忙,她也脱不开身的。

那时的我,只有小孩子得到好东西时的欢欣愉快。长大以后才明白,姥姥对我,倾注的是怎样深沉浓厚的爱啊!十多里土路,只有为了我,姥姥才会忙里偷闲的一趟趟往返了许多年。

又到清明了。清明,总能勾起人许多伤心的回忆。

渐长渐大后,我开始了恋爱。和夫君一见倾心,爸妈却不同意我的选择,姥姥也不同意。定亲的那些日子,爸妈整天在耳边唠叨,姥姥也跟着数落,我很烦。

一天下午,爸妈下地没回来,姥姥又开始劝我。姥姥说:七挑八拣,拣个漏漏灯盏;姥姥说:村里这家好,兄弟姐妹多,以后家里地里都省心;姥姥说:小白脸有什么好,又那么远……我说姥姥你就别跟着掺和了,家里人多管什么用架也吵得多,爸妈你不劝老唠叨我干嘛……我委屈的说了很多,姥姥没言声,讪讪的出门走了。

其实,姥姥对我一直挺好的。女儿满月后住在娘家,是姥姥陪着我的。那时姥姥已年过七旬,妈地里忙,把姥姥接了过来。姥姥为我们做饭,帮我抱孩子,给孩子洗尿布……我好像还常对她发脾气。

现在想起来,我的心有点痛。

许多的事情,总是失去了,才知道拥有的珍贵。只有现在,我才真真切切的意识到,曾有那么多的爱,伴我一路走来,而我,竟一直无动于衷。

那时的我多傻啊!

姥姥殁了的.那年春节,我带孩子去了老屋。姥爷一脸孤寂的坐在椅子上。小屋里冰冰冷冷的,案板上,锅台上是一层薄薄的灰尘。我想起姥姥常常把小屋里烧的暖暖烘烘的,那砖铺的地上,案板,锅台上常干干净净的,案板上整齐摆放着盐醋瓶子,酱油壶,调料碟,还有一摞摞的盘儿碗儿,亮亮的泛着光。大笼屉里面,肯定还躺着白萱萱的馒头。慈祥的姥姥会戴着老花镜盘腿坐在炕头,捧一本书页发黄的线装书册,慢吞吞的读着。看见我肯定会急着喊:快来快来,这个字怎么读?

姥姥读的是乡里传的“神”本,什么“变驴还债”,“观音济世”等等。你说是迷信,可姥姥说:这些都是教人学好的,人只有多做善事,好事,日后才能升上天堂,否则,是要下十八层地狱受苦的。

可现在姥姥去了。姥姥去的时候我不在,现在我回来了,小屋里却没了姥姥。

我的眼眶湿湿的。放下手里的东西,我对姥爷说想看看姥姥。姥爷打开了南边老屋的门,先祖们的遗像都在南屋,可他们,对我似乎没什么印象,只有姥姥,半年前还笑着吃下我带来的糕点的亲亲的姥姥,还跟生前一样对着我笑。

我的泪刷的一下涌出了眼眶。

又到清明了,远在他乡的我不能去坟前祭奠姥姥。可我真的想念,深深地想念着她老人家。我只有在远方,在心底,为外祖母的在天之灵祈祷!为她的天堂祈祷!

姥姥的天堂,一定永远是春天!

杨柳依依,山花烂漫,地上的草芽已不再是遥看近却无,而是变成了茂密又细腻的绿茵。

又是一年四月,又是一年清明节,我来到了这片墓地,来来往往扫墓的人川流不息,空气中夹带着庄严肃穆,凄凉悲婉的气息。春风拂面,带着一丝暖意,杨柳随之摇曳,一派春色正好的景象,可我的心里却苦涩悲伤,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来到一座黑色的大理石墓碑前,上一次来这里时是去年中元节,墓碑经历了半年多的风吹日晒,上一次来打扫过后还光鲜亮丽,崭新如初,如今已是土遮泥掩,周围也长出了些许杂草。

我来到墓前,跪下,伸手拔掉了那些杂草,又抚掉了墓碑上的尘土。姥爷,我来看你了,你在天堂还好吗?在心里刚说完这句话,泪水便潸然而落。往昔历历在目,像电影一样,浮现在心头,犹如发生在昨天。

我与姥爷的记忆,永远定格在了我十三岁那年的冬天,那一年的冬天比以往要冷许多,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那一年,十三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龄,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变故。

把记忆拉回到童年,那个时候的我不谙世事,无忧无虑,扎着两根羊角辫,身着粉红色连衣裙,夏天的时候总喜欢在姥爷家的院子里玩耍嬉戏。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那年是我五岁的生日,早上我刚刚梳洗过后,就听到有人敲门,在母亲的陪同下,一蹦一跳的去打开门,看到姥爷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生日蛋糕,姥爷慈祥的把蛋糕从车把上拿下来,递给了母亲,从那以后,我的每一个生日,都由姥爷陪我度过。

转眼间,我已升上了小学。夏天,每当放学,母亲便会带我去姥爷家,姥爷的院子里种满了玉米,花生还有向日葵。我记得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某天,放学刚进姥爷家门,姥爷便拿着一个向日葵走到了我的旁边,他说,靖儿,这是姥爷刚刚摘下来的,瓜子很饱满,尝尝吧。声音是那么的温柔,就像清风在对花朵喃喃低语。

进了院子里,姥爷又让我去地里挖花生,花生虽然尚不成熟,但是姥爷自己亲手种的,我们爷孙俩看到这情景,依然很欣慰,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姥爷的画也画的非常好,他经常给我画小船,画垂钓的渡江人,画各种各种古时候的人文景物,看的我眼花缭乱,好生羡慕,只可惜自己并不会画,也画不出姥爷这么好看的画来。

再后来,我们搬家了,姥爷便每天来我家,放学一回到家就能看到姥爷迎接我的笑容,我的心里是满满的幸福。在我的印象中,所有外孙中姥爷对我是最好的,因此,和姥爷度过的所有时光都令我至今难忘。

就在我十三岁那年秋天,姥爷检查出了病,是癌症。当时,我们一家人感觉天都塌了,那年的冬天,姥爷便离我们而去了。姥爷的离去如今在我心里留下了遗憾,因为,在姥爷弥留之际,我都没有见上他最后一面。当时冷风呼啸,寒冬腊月,又是夜里九点多,我本来想去,可母亲万般阻拦,怕我一个人在那么黑的路上不安全,所以,我错过了见姥爷最后一面的机会。

与姥爷所有愉快的时光都在十三岁那年的冬天画上了句号,他离我而去了,我最亲爱的姥爷就这样离开我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了温柔如清风一般在耳畔不断回响的那声靖儿,再也没有了姥爷对我慈祥的微笑,再也没有了古香古色的人文景物画,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姥爷的离去而烟消云散。

十三岁,我第一次明白了生与死的距离,第一次明白了生命是何其的脆弱,又是何其的无奈,有一些东西并不是你想要挽留就可以留住的,它会被时间无情的带走,任凭你如何呐喊哭泣,它都不再回来。

天空响起了一声惊雷,随即而来的是纷纷落下的细雨,像银针,似牛毛,纷纷扬扬,票飘洒洒。我的面前是一堆刚刚被春雨熄灭的火,灰烬中燃烧着我对姥爷的思念之情。

雨水打在我的脸上,从脸颊滑落,我不知道这是泪水还是雨水,我心里的悲伤在此刻逆流成河,我多么希望时间可以倒流,多么希望一切都停留在我的童年,多么希望姥爷还在我的身边,可是这希望在死神无情的镰刀下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我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希望罢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姥爷,若您在天有灵,请带走我的思念,您的外孙女一直在想念着您,愿您在天堂安好,平安喜乐。

不远处,一片杏花的花瓣斜飞在雨中,细雨依旧不停的从天而降,像是在怜悯那些和我一样悲伤的人,那花瓣,似乎是愿意替我把思念送到天堂,送到姥爷的心中。

篇8:又逢清明雨纷纷作文1600字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回味家族历史的百姓故事会。

平民百姓,只有到了清明节,才有时间、凭借人生经验和阅历,回味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尘封家族故事。才会想起祖先如蚁蝼般生存,如牛马般苦力,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才有了今天—子子孙孙跪满遍地,香火不断。虽说祖先没有给子子孙孙留下金满箱银满箱,更未使子孙后世做强梁,但却让子子孙孙的血管里始终流淌着愚公子孙一样的鲜血:每天挖山不止,为生计,为稻梁,被说不尽的苦和累煎熬着,为一粒芝麻大小的幸福而满足高兴着。就这样,一个个生命悄然来到人世上;一代代人,相继变为一坯黄土的忠实守望着。总是在祭祖的日子里,凭主观想象揣测祖先的模样,终究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祖先的基因,虽然并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般野心勃勃,但终究知道自身从那儿来要到那儿去。因为太平常又众多,平民祖先寿终寝所便称做坟墓。

记忆里,遍地都是坟墓,坟墓里埋葬着爷爷、爷爷的爷爷甚至更老的爷爷,还有奶奶、奶奶的婆婆的婆婆、甚至更远的奶奶婆婆。忽然有一天,平坟轰轰烈烈开始了,那么多坟墓竟被夷为平地。历史如同一道被化简的方程式,老祖先大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有理数。有理数被化简,土堆也就消失了。只是到了清明节这天,长辈们才会告诉子孙:去,那儿有个老坟,挂个纸扎!表示子孙们还记着那地下长眠的老人。虽说当年平坟时,也曾诅咒过激进派的行为,现在回想,何尝不是一件大好事!老百姓本来就是草根,如同黄土一般平常。人吃了黄土一辈子,最后慷慨大方的让黄土一口吃掉,岂不乐哉!这一口黄土,也就成了永久的纪念与追忆。草根生命,本就来自于阴阳五行之中,又回到五行中去,岂不是大自然绰绰恩赐!若按等级分类,名人的坟墓就叫做林,比如孔林,关林;漫游在历史长河中的土堆,称得上林者能有几多?追溯到皇帝坟墓,叫做陵,比如乾陵、茂陵,十三陵,秦始皇陵。活着就为自己大修陵墓,乃大多帝王的热衷追求,他们活着出尽风头,即使到了阴间,还想继续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要不怎么霸称自己为始皇帝?还有一世二世三世……?他们贪婪设想,即使到了天国,仍然会继续愚弄自己的臣民。甚荒唐,到头来却免不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历史大变革的台风,虽不是每一场皆为十二级,但却不无戏谑,将一厢情的愿肉食者黄粱美梦一次次打破。这一块故土,刘邦来过,梦河汉界的故事源远流长,让后人多少好事者,将眼睛天天盯在棋盘上,在楚河汉界上杀杀打打,好不热闹!可惜即使至死,他们中绝大多数,仍然在楚河汉界的厮杀中磨蹭,却不见立得一星半点儿拜将封侯军功,最后还是被埋葬在一个土堆里;滚滚红尘里,有朱元璋身经百战的影子,但明朝的那些事儿,让后人瞧得起看得见津津乐道者,也不过永乐盛世、青花瓷云云。非常有趣的是,这两个典型的农民,却曾经弄得中国历史地覆天翻,几近分崩离析:一个为刘姓子孙们封土列侯,王国遍中华;另一个如意算盘,却被称作明成祖的儿子给搅乱,以桃代李。历史似乎并不记得过多有关他们的故事,大多是八王之乱的销烟弥漫,傻子白痴子孙皇帝荒诞不羁的讥讽笑话。这故事,感动过历代几多文人墨客,令他们摩拳擦掌,杜牧意味深长咏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不尽感慨。回到自己的故事里。点一沓火纸,燃一柱香,放一挂鞭炮,想那长眠地下的老祖先也该满意的笑了?那些崭新的钞票,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可能也是如同活着一般,非常算计地花着?他们知道,一分钱也来之不易,知道安居乐业的重要;他们活着时,就将人的无穷欲望降低到最低温饱水平线上;他们知足常乐,没有顶天立地般理想,也许他们朴素地理解道:所谓远大理想,一但膨胀了,大多就会变成野心!野心一旦实现,就会青史垂名,成为一代风云人物,就会称作雄心壮志、雄才大略;野心一旦败北,就成了乱臣贼子,杀无舍,株九族或者流放荒蛮之地,永远不得翻身!一旦新王登基,为了剪除异己,以绝后患,会及时将野心早败露者来个株连九族,满门抄斩!下场可悲,空前绝后。那儿还会留得一子半孙为他们去上坟扫墓!阿Q太伟大了,看来还是做平民百姓好。

平民百姓死了,不论怎样,却将草根的种子留在这个世界上,世界上也就更多出了些叫做芸芸众生的劳作者。他们或挖山不止,或填海矢志不渝,只有这些劳作者,才让这个世界充满神奇,充满诱惑,也鼓舞起更多追梦者。纸钱纷纷,天空中飘浮着的总是平民百姓对自己祖先的年年追忆、世代缅怀。

篇9:又逢清明雨纷纷作文1600字

故乡的早春,寒意料峭,没几天,就刮起了大风,那大风像肆虐的野马,在空旷的原野上驰骋,它无情的撕扯你的衣袖,不停地在耳边狂吼,不住地掀起头发,不断地践踏你的意志,让你心绪不宁。

除了刮大风,天气预报说,近几日天气阴,有小雨。是啊,过几天就到清明节了,每年的清明时节为什么上天也那么准时有雨呢?上天也懂得人的哀思吗,那纷纷飘落的细雨,就是思念亡故之人的泪滴吗?

小时候,在故乡,一过清明节,我们就和母亲去野地里挖野菜,那种野菜叫“青麻菜”,“婆婆丁”。我喜欢没有风的日子,去挖野菜。野地里棕褐色的土壤,长出嫩绿的小草和嫩嫩的野菜。那里的土壤松软,湿润,散发一种泥土的清香,用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母亲,没上学的妹妹,还有邻居的伙伴,挖着长出紫色小芽的“青麻菜”“婆婆丁”,那时,我们沐浴着美美的温暖的阳光,在野地里忙碌,无忧无虑的,很兴奋。

母亲是个勤劳,善良,节俭的人,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她和别人的母亲一样,一天到晚,给我们做饭,洗衣服,操持家务,辛劳的很。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只要我们兄弟姊妹,无论哪个有出息,能上学她都鼓励,宁可自己受累,养猪,养鸡,给人家看孩子,也要赚钱让我们读书。母亲身体很好,她从不轻易吃药,有点头疼脑热的,感冒伤风,喝一点姜汤,驱驱寒,挺一挺就过去了。

母亲身材有些发胖,经常穿着肥大的衣裤,脸上常挂着慈祥的微笑。她很喜欢看古书,她没读过几天书,却认识不少字,母亲记性好,她读书的字,有些是自己慢慢学的,有些是跟父亲学的,因为父亲读过私塾。像《西游记》,《水浒转》,《三国演义》都读过,虽然有的字不认识,但能读懂大概意思,有时也喜欢听京剧,什么“铡美案”,什么“十五贯”,“杨门女将”等。

如果不读书,将来就不会有出息,母亲常常教诲我们。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的学校离家里很远,要穿过一片稻田,走过一段涵洞,我自己感觉上学不如在家玩,每天要早起晚归,很辛苦,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我没有上学,我逃课了。母亲发现我没去上学,她很生气,脸上怒容满面,她抄起一根黑色的烧火棍,就撵我去上学,我边不情愿地走着,时不时撅着嘴回头看她,她手里举着棍子,示意我快走,不然就揍我。我每一次回头,她都扬起黑黑的烧火棍,但没有打下来,她一直把我撵到那个涵洞一样的小桥,看着我低头走过小桥,弱小的身体,在稻田的土埂上变成一个晃动的黑点。从那以后,不知是惧怕母亲,还是自己醒悟,从不曾逃学。

母亲担心我会在外面受欺负,记忆中,她曾因为我,收拾过欺负我的孩子。

每一次放学,第一个奔进屋里,就是看看母亲在不在,要是不在,就到邻居家去找。有一次,我感觉很饿,放学进家,母亲不在屋里,我去锅里找吃的,一掀开锅盖,看见红红的高粱米饭,心中不免厌烦起来,为什么总吃高粱米呢?又涩又硬的,用勺子挖出一匙子放到嘴里,没有一点味道。但是,母亲吃饭时,她总是吃高粱米,有白面的大米,都让着我们,如今,我们也为人父母了,体验到这就是母爱了,她从来都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委屈。

有一次学校组织郊游,需要几块钱,但是家里没有,可当时的我确实很想去,孩子的心就是玩的心,去不成心里就难受,看着别的同学都报名交钱,自己心里很着急。母亲没说什么,她收拾一下出去了,不久她转回来,她手里捏着一叠钱,有十几块钱,但我发现,她手腕上磨得发亮的银镯子却不见了,她把郊游的几块钱放到我手上时,我的眼睛,渐渐潮湿起来,但我扭过身,怕被她看见,我在忍着,不会让眼泪流下来,心中却像压着一块石头,沉沉的。

那银镯子是她结婚时姥姥送的,在母亲的手腕上戴了几十年了,却因为我的一次郊游,轻易地当掉了,现在想起,心中很不是滋味。

在以后的日子,我也渐渐长大,后来考上一所学校,有助学金,再也不用家里负担学费了,等毕业上班,我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抽出几张大票交到母亲手里时,母亲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了。

母亲难得的高兴,让我的心有一丝稍稍的安慰,母亲喜欢看到钱,却舍不得花钱,她从不忘记,从贫穷里走过的日子。

不知哪一天,我看见母亲的头发渐渐花白起来,岁月的刻刀,无情地在她脸上刻起了皱纹,因为劳碌和生活的压力,却落下时常不自觉地叹气的毛病。

如今,她已经离开我们,去世快两年了,她是一个很普通的母亲,一个勤劳的母亲,一个令人怀念的母亲。清明时节,一想起故乡,自然想起我们的母亲,那里的天空阴雨连绵,雨滴是淌在我们心底的泪珠,而时光的笔,在不断地抒写着我们永久的怀念与哀思!

篇10:心境又逢春_小学写人记事作文

心境又逢春_小学写人记事作文

又是金秋十月。孤黄落叶又伴着“飒飒声”,随之飘零。

还记得小时候,我最讨厌秋天了。那时候的我啊,想像着如果一年四季都是春天多好呀!

但有一个秋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我对秋天的感觉。

那是一个凉爽的秋天。午后,我和妈妈到公园散步。我们慢悠悠地晃着。无奈中,来到了几棵苍老的树前。只见地上积满了枯黄的落叶。也只能看到稀疏的`几片叶子了,而且它都像是挂在枝头的,随风摆动,好像随时都做好了要降落的准备。再瞧瞧,周围小溪干涸,,花朵凋零,就连春天没膝的草地也被修剪的光秃秃的。真是一片凄凉的景色啊!望着眼前的景色,我顿生怜爱之情,不禁伏下身来。

我轻轻捧起一把落叶,头低下来,竟落下了罕见的“金豆豆”。妈妈见了,赶忙跑过来,同我一起伏下身来,亲切地问:“宝贝,怎么哭了?和妈妈讲!”我抬起头,眨了眨眼睛,抽泣着说:“妈妈,我讨厌秋天!因为风婆婆是个大坏蛋!”妈妈好奇的问:“哦?那宝贝为什么讨厌风婆婆?”我一边擦着已经哭得红肿了的眼睛,一边稚声稚气说:“因为她把树叶子吹掉了,还因为她把小河给‘喝了’!”说着,我又捂着脸,哭起来。妈妈听了,觉得很好笑。她望着我,和蔼地说:“好了,宝贝!快别哭了!”我立马抹干了眼泪。

我睁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看着妈妈。妈妈见我不哭了,拉起我胖乎乎的小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风婆婆其实是好人呢!”我更加好奇的眨眨眼睛。“你看树叶落了,风婆婆也很伤心呀!你听!风婆婆在哭呢!”说着,妈妈把手放在耳朵上,好像在听风婆婆的哭声呢!看妈妈的样子,我也学着把手放在耳朵上:“哟,妈妈!我听见了!风婆婆哭得好伤心呢!”我开心的拍起手来。妈妈见我笑了,便也一起、爽朗的笑起来。

后来,妈妈又告诉我:“风婆婆是麦田的妈妈,宝贝知道为什么么?”我灵机一动,回答道:“是呀是呀!麦田确实是秋天黄的呢!”妈妈听了,竟然不我笑得还开心呢!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对!宝贝真是长大了!什么都知道了呢!”我又是天真的一笑。然后,背起了课文:“高梁涨红了脸,麦子笑弯了腰……”妈妈也跟着我一起背了起来。

妈妈还和我说:“咱们脚下的呀,是秋妈妈送给我们的地毯呢!看!多美!”说着,像个孩子一样“吧嗒吧嗒”的跑了起来、跳了起来。我呢,也跟着一起跑啊、跳啊,心里还默默的念叨着:谢谢亲爱的秋啊!我爱秋风婆婆!但是呢,我还是最最爱的妈妈了!此刻,公园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就是那天起,妈妈所说的一切话语,我都深深地铭记在心就是那天起,我没有在埋怨“秋风婆婆”。也再没有责怪是秋天夺走了我日期夜盼的春天,让我以前最爱的春天姗姗来迟。因为我会永远记住了妈妈的话。

每逢秋季,我的心境又似逢春。因为那个秋天,我和妈妈一起编织的那个幸福的美丽的童话将在我的内心永存。而它,也将成为伟大母爱的见证。

【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相关文章:

1.又逢清明节诗歌

2.又逢清明节命题作文

3.又逢中国年诗歌

4.又逢教师节作文550字

5.又逢清明节八年级作文

6.今年又逢清明节优秀作文

7.腊八节的作文:又逢“腊八”

8.落叶时节又逢君400字作文

9.感慨端午的散文随笔:又逢端午

10.雨-初二作文

下载word文档
《春又逢樱雨初二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