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端午节500字作文
“调制解调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飘香的端午节500字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飘香的端午节500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端午节作文500字:端午飘香
回溯历史,端午节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走过了2500余年,在悠久绵长的历史长河中,端午节的习俗历久弥新。端午节传统的民间活动丰富多彩,虽然在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的我国各个地方的风俗和过法略有差异,但是却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我的家乡在南通,一个干净美丽的小城市,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总是热热闹闹的,大人们早就开始张罗着各种东西,孩子们异常兴奋,叫着,喊着,互相追逐着,这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插了艾蒿,挂了菖蒲,这两种植物都带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具有防病的作用,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还可以辟邪。小孩子们在这一天要佩戴上香囊,可以驱邪避难,又可以作为一种装饰挂在胸前。除了这些活动,有的地方还有采集百草入药的习俗,据说在端午这一天,百草皆可入药,达到去热解毒的效果。在有的大城市,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赛龙舟的比赛,这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活动,它还传达了人们对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在比赛中队友们的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精神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问我在端午节这一天最令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我一定会说是“吃粽子”,小时候的我生活在姥姥家,记忆中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我总是喜欢拿着小板凳坐在姥姥的身边,看着姥姥用她那双灵巧的大手将一个个粽叶卷成漏斗形,听着一粒粒的糯米落入其中的声音,姥姥每次都喜欢轻声地问我这是什么,我总是开心的回答“粽子。”,每次就是这样简单的对话,却让我感到温暖,有的时候看着姥姥抓起糯米总是大把大把的,我也会蹲在装满糯米的大盆前,伸出小手很努力地抓起给姥姥,姥姥只是笑一笑,但我却充满了满足感,我知道我并没有帮上什么忙,只是好奇,乐在其中而已。那几天,屋子里弥漫的都是芦苇的清香和粽子出锅的香味,我总是第一个爬上大方桌,满心欢喜地吃着刚出锅的热粽子,细线将一个个大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看起来着实诱人,将芦叶剥开,咬在白嫩嫩的粽子上,满嘴冒着气,那种温暖不禁涌上心头,晚上,一家人坐在桌前,有吃有笑地谈论着家常,那种温馨的场面令我至今难忘。虽然小时候的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很多时候我感受到的只是乡村生活的简单和平淡,每年的端午总是这样过了,但就是这样淳朴可爱的姥姥、姥爷,家人围坐一桌时的快乐成为我童年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片段,也只有在那个时候,血浓于水的亲情才真切地体味到。如今,每个端午节姥姥还会送来粽子,吃着如此简单的白糯米粽子,心中却是充满着感动,感念那份珍藏于心的美好回忆,珍惜每个端午收获的亲情。
篇2:飘香的端午节500字作文
作者/朱奕
端午节到了,新鲜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晶莹剔透;红枣、葡萄干以及腌制好的五花肉都显得那么诱人。(开篇点题)
妈妈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个精致的粽子便包好了……(观察细致,描写具体)不一会儿,满屋飘香,真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就往嘴里塞,爷爷看着我被烫得龇牙咧嘴的样子,乐呵呵地笑了。
“奕奕,别光忙着吃,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纪念屈原呀!”我说。“他是位爱国诗人,当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时,屈原非常失望,投江而死……”爷爷带着我穿越时光隧道,来到烽烟四起的楚国,我仿佛听到当地人们沿江寻找屈原的哀嚎声,似乎看到人们把自己省下来的食物投入江中喂食鱼虾,以防它们侵犯诗人的遗体……(听爷爷的讲解,作者感受深刻,对端午节吃粽子习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中国强大了,屈原强国富民的遗愿实现了。他老人家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爷爷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点点头说:“放心吧,爷爷,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精彩点评】
本文选取端午节的一个习俗――包粽子,作重点介绍,紧扣“香”字,层层深入。读罢全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不仅仅是那浓浓的粽子香,更有对流芳百世的爱国诗人屈原产生的由衷敬意。
篇3:粽子飘香-端午节
端午节历史悠久,拥有几千年的华章,其魅力如空中的骄阳,激励人心,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向前,开创出一条爱国主义的道路,谱写出一首首壮美的诗歌,可歌可泣……
说起端午节,在中华大地可谓妇孺皆知,无人不晓。粽子的香味从屈原那个时代飘溢到今天,香味未变,而且越来越浓郁,令人陶醉。赛龙舟争前恐后的顽强拼搏进取精神,彰显出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魄力,令人振奋。因为,中华儿女弘扬传统精神,秉承光荣美德,爱国思想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铸就了中华民族东方“龙”的高大形象。
今天国家特意设立了“端午节”休假,国民无不欢呼雀跃,举国欢庆端午节的来临,携手共度这美好的时光。佳节时刻,用一首诗歌,表达内心深处的赞颂:
端午佳节粽子香,屈原爱国美名扬。
千年文明耀中华,爱国爱家兴神邦。
“离骚”一曲千古唱,汩罗江畔豪气壮。
艾蒿糯米飘清香,龙舟搏击万古畅。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展示着民族精神。我们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这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职责所在。
中华民族历史渊源是深厚的,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是华夏崛起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国家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国泰民安。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倍受人民爱戴,已经融入东方龙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法宝,世代相传下去。
文明的精神,激励人心,促使民族崛起。端午节的精彩魅力,传承了几千年,经久不息,随着岁月的延伸,时时绽放着迷人的光彩。在这样的壮丽时节,华夏儿女要全身心地投入节日快乐的氛围中,拥抱夏日的迷人时光,分享佳节的快乐。
衷心祝福所有华夏儿女,端午节快乐
篇4:端午节散文《飘香端午节》
端午节散文《飘香端午节》
走过明媚的五月,转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这是人们很注重的传统佳节之一,于是眼前尽是一幅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画面。自然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过端午节的情景,端午那天我跟妈妈学着用红纸折纸葫芦,然后用红线将艾叶、纸葫芦串起来挂在大门口、房门口,那大红色的穗儿在风中轻轻地扬起。最温暖的时候,是妈妈为我和妹妹“赐福”,她亲手将五彩线绑在我们的手腕上,用红线拴着艾叶缝在衣服角上,一边还祝福:“艾叶青青,保佑平安!在家亲人爱,出门朋友爱……”中午的时候,各家都忙碌起来。妈妈将提前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还放上鸡蛋,加火再煮,等到锅里飘出糯米香的时候,就已经煮好了。然后,妈妈还要做些美味的菜肴,再把粽子、鸡蛋摆上餐桌,妈妈说那象征着团团圆圆。菜肴备好了,粽子又香又粘,合着菜肴和艾叶的香味,从各家的院落里飘出来,整个小村子便浸泡在端午节的浓香里了。
渐渐的长大后,知道了离骚,知道了屈原,也知道了过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将煮熟的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现在的生活过得都好起来,过端午节时吃东西已显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份温馨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其乐融融的感觉。这一天,出远门的人赶着回家,在家的父母同样也盼着儿女回家过节,那种急着往回奔的心情和老人等着孩子回来的期盼,都是亲情浓缩的珍藏底片,而我们也都珍惜这样的传统节日,因为持久的是一份亲情,留住的更是一份民族文化遗产。
过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记得在广州上学时,那里的粽子格外的香,其实那里面放了咸香的瘦肉,有的.还放上大枣桂园,吃上一口,粘香粘香的!这使我这个北方长大的人第一次知道了粽子原来可以这样做,可以这么香!就象是我第一次在那里喝早茶,其实就是吃早餐,每个精致的小瓷碟里面都放着一种食品,品种非常多,比如三两块小排骨,或是几个凤爪等等,再来一小盘炒米粉,真的非常美味,悠闲中吃出了一份精致的心情。当然,现在的北方,食品不象以前那么单一了,随着文明的进步,食品文化的传播也非常快,每到端午节,大商场里有各种南北风味的粽子,大可以一饱口福。
现在每到过端午节的时候,我都会到公园的角落里寻一束艾叶,回到家用红纸折上纸葫芦,再用红线将他们串到一起,挂在我家的房门口,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也有那么一股避邪的意思哪!煮上粽子、鸡蛋,这时家里也芳香四溢起来,那浓浓的亲情充满了小屋。
篇5:飘香的端午节
1、不知不觉间,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流传数千年的民谣叙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小时候,在炎热的夏季,除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最盼望过端午节了,主要那时候还是吃不上啊。但不世事的自己一却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夫子。
到了端午节,妈妈除了包粽子以外,总会从平时经常开的抽屉里把五颜六色的缤纷灿烂的棉线找出来,用心地把他们搓起来,拧成五彩绳,极虔诚地像举行一次神圣的仪式似的把它系在我们兄妹细细的手腕上和脚腕上。快乐的小妹平时没有什么奢侈的装饰物可带,只有这古老的廉价的但意义非凡的五彩绳来满足她爱美的天性,高兴的乐呵好几天。妈妈说,五彩绳可以辟邪,等夏天第一个知了来了的时候(其实知了就在本地的地底下),把他挂在树梢上让知了刁去垫窝,人这一夏天就会平安无恙。这看似有点不可理解的做法,却在幼小的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影子。
随着时间不经意间的流逝,我参加工作并和梦中的女孩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每到端午节跟妻子说起这一习俗,妻子都会投来异样的眼神,惊奇地像打量一个从地球以外的星体来的“不速之客”。我知道,妻子从来打心里就不喜欢这烦琐的做法,还会说我妈是老土。但她却会为我和淘气的儿子早早地准备飘香的粽子。端午节那天,我们在香甜的粽子味中体会端午节的快乐。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难以捉摸,你纵使有千万双眼睛也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妈吗那看似迷信的做法,却整整影响我的生活。饱经生活沧桑的妈妈是在用心来教育在她眼里永远长不大的,是用普天下所有的母爱来诠释的。在她的心里,儿女能有所作为,生活过的好好的,孙子长的胖胖的,是她唯一的期盼。她从来没有在心里为自己留一份空隙,从来没有奢侈地多为自己想一想。每当节假日,我们拎着东西回家的时候,她都会重复着同样的话:不要太浪费钱,我粗米淡饭的就足够了,营养丰富还没有污染,这精那丸啥补药的,我吃不惯。
又到端午节了,老妈从老家打来电话:端午节到了,别忘记给她的儿子和儿子的儿子系一个五彩绳。妻子却在张罗着包肉粽子。
2、一年中的节日,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起个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气四溢的一个早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满街都是卖香草的农人,推车的、挑担的……他们带来了许多还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苏、薄荷、灯心草、车轮叶……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香花:栀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这些花草的香味,流连于其间,不光是嗅觉,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兴奋起来,让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来。
花上不足一元钱,买上几把香草回来,插在门上,搁在窗台上;再买几枝香花,养在花瓶里,一下子满室清香,神清气爽。家家都是这样,你走在院子里、楼道里,满是浓浓的艾草味、菖蒲味,让人闻不够……
大街小巷卖香囊的小摊也常引人驻足。一个个香囊缝制精巧,造型奇特。你买一个小老鼠的,他买一个小兔子的,挂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给孩子了许多美好的念想。
家家粽子飘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一笼一笼出锅,那种香味真是诱人。剥一个沾满蜂蜜,满口满心都流动着甜蜜。
鼻子、耳朵、额头抹上雄黄酒。因为有着特别的意义,那雄黄、独头蒜泡成的酒在这个节日里也不再令人讨厌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
一切一切,都因为这个节日而美好起来。这是个飘香的节日,不仅仅空气中流动着香气,似乎连带着人和各种事物都“香”了起来。
这是大诗人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那个朝饮晨露、赞美香草、行洁志廉的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个拒绝邪毒,崇尚高洁的节日;这是一个飘香的节日!
[飘香的端午节]
篇6:飘香作文500字
一棵桔树长在一棵大树旁边,她艰难地向四面伸展着枝条;枝条上长着厚实的冬夏常青的绿叶。这是初夏,叶掖里挤满了一簇簇白色的桔花,浓郁的桔花芳香飘向四方。
这棵桔树生活在大树旁,只能得到半天的阳光,另外半天的阳光就得被大树遮住,抑或由大树漏点阳光给她,可是却没有一片叶子是枯黄的。她长得不高,也无心与大树争个高低。她靠着自己内在刚劲的力,心平气和地活着,散发着她独自特有的清香。那棵大树似乎没有看见她。一阵海风吹来,大树大笑着,似乎谈说着什么。那棵大树看见她时,却总是对她闭着嘴巴。大树常常在无风的清晨里,被桔花的芳香熏得无法入睡;虽被清香所浸覆,却不肯提及清香。
在一次强台风中,那棵大树摇掉了一个枝干,把桔树压倒了!这棵桔树歪倒在一旁,有许多的枝叶贴着地面;那散发香气的一簇簇的花,也掉落了大半。台风又加暴雨,桔花漂满溪,清香随水流……
一个捡破烂的姑娘从这儿经过——每次她经过这儿,总要站一会儿,用桔花的清香沐洗疲倦的心灵,她费尽气力把树干掀到一边,把桔树扶起,还在附近的垃圾筒里捡了些绳子和铁丝,把桔树扶直、拉正。
几天以后的清晨,这姑娘又经过这里。这棵桔树在挫折之后,又具足了生命力,枝叶似乎更加葱郁,桔花也开得更加可爱、清丽了。这姑娘好高兴!因为她从桔花的清香里,看到了自己:人要活在自己的清香里!人要活在自己生机盎然的内在,活在那源头!这源头有生命的狂喜!……这捡破烂的姑娘,靠着独自悟性的闪光,竟也看到了自性的花本在盛开,本在飘香……
篇7:飘香作文500字
我喜欢夜。喜欢在夜晚散步,喜欢在夜风中遐想。或在月光下,或在路灯下,迎着习习的晚风,或独自一人哼着自己喜欢的歌儿,或和好友一道边走边聊。
我喜欢夜。不仅因为夜的安静,风的轻飘,月的朦胧,还因为星星传送着我的思念,月儿寄托着我的情愫。这缘于那个月圆之夜。也是我在学校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初中时我是走读生,每天都在家里。到了这儿,离家很远,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对于从未离过家的我,当然很不适应。何况是在中秋节呢?于是便一个人跑出教室坐在篮球场的大树下,望着月亮发呆。这时一个人向这边走来,是静。一个可爱活泼的女孩。于是我们诉说着彼此的烦恼和思乡之情。静对我说:“梦,让我们把对家人的思念告诉星星和月亮,让它们把我的思念和祝福带给我们的家人吧。我想他们这会儿也正望着月儿想我们呢?”我很快便同意了,我们把自己心中的话告诉了月亮和星儿。说完以后,我和静都觉得好多了。从此我便爱上了夜,爱上了这轮月。虽然好友和我分开了,但是我们都会让月儿和星儿传送着彼此的思念和祝福。
我喜欢夜。喜欢那或圆或缺,或明或亮的月。在月光下,在路灯下,在习习的晚风中散步,让星儿和月儿把我的思念和祝福带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也带给那些寂寞的人,愿他们不再孤单。
篇8:飘香作文500字
每当金秋来临,故乡的城内城外,都会开满默默传香的小小桂花。不起眼的淡黄,却弥漫着浓烈而又淡雅的清香。爸爸的爱就象这桂子,在我的记忆深处无语地散发香味,让我的心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家长会。家长们匆匆忙忙赶来,走进教室。妈妈也进去了,留下爸爸和我等在门外。
爸爸尽力让沮丧失落的我重新鼓起信心,我却在窃笑爸爸看起来壮实了很多。突然,爸爸摘下了我的眼镜。我莫名其妙,傻傻地问爸爸:“怎么了?爸。”“看看你这眼镜,脏成什么样子了!”略带责备的口气,却包含着浓浓的爱意。我傻傻地笑着,享受着这甜甜的滋味,却见爸爸开了外套拉链,撩开了毛衣。深秋十月,天气已经很冷了,更何况我们站在空旷的大厅里。这么冷,爸爸难道还嫌热?我正要劝爸爸小心着凉,只见他小心翼翼的用粗糙的大手拿着我脏兮兮的眼镜,另一只手拽出内衣的一角,仔仔细细地将镜片擦了又擦。我目瞪口呆,爸爸却像没事人似的,说:“纯棉的,不伤眼镜片。”还叮嘱我说:“以后一定要记得擦眼镜,要不影响上课看黑板。而且像今天这样擦了还不行,回去最好用水冲冲。”我呆在那里。爸爸一见我的傻样子,笑了笑,小心的给我戴上了眼镜。“哇,看的清楚多了!”温暖,从那架小小的眼镜,透过皮肤到达我的心房。眼镜上爸爸的体温,像春天的感觉。
桂子不大,香气却浓,爸爸的爱就是像这桂子。哦,爸爸,你让我用什么来报答你这比山高比海深的爱呢?秋阳无语,蓝天无语。只有那金秋桂子,默默飘香……
篇9:飘香作文500字
文字,是一种历史;文字,是一种创造;文字,是一种文化;文字,是一种记忆。身为炎黄子孙,汉字即是我们的根。它培养了我们的历史情感,给予了我们身份的认同。它镌刻着我们共同的记忆,烙印下我们民族的印记。守望住我们的汉字,方可屹立于世界之巅。
“漂泊世界,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诗人北岛如是说。自从仓颉造字以来,汉字就成为华夏文明的代表符号,长存于我们心间。
如那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做人也像它。”无论是北魏庄重严肃的碑体文,还是盛唐盛世宏伟的颜体字,你都是一个灵动悠然的智者。隽秀,有着《兰亭集序》的曼妙;雄壮,有着《神军策》的刚强;韧性,有着隶书一丝不苟的延展;写意,有着狂草飞扬独舞的洋洋洒洒。于寥寥数笔中,你神奇绮丽,我愿意守望你。
试想这样一幅画面,午后,阳光铺满宣纸,独立于书桌前,浅啜一盏香茗,一手执笔,一手研磨,笔下一撇一捺都勾勒出汉字姣好的容颜。笔墨疏宕,言辞婉约,这样的境界是用手机电脑就可换来的吗?
亲爱的汉字,你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生命里以最顽强的姿态存在,霸占着时间和距离都不能更改的地位。
谁闻墨香不禁起舞引得彩蝶双双,谁一笔丹青跃然纸上,穿越时空你的美愈加绽放。
篇10:飘香作文500字
又到了一年的立夏时节,班主任老师说:“为了锻炼我们的自理能力,这次烧野米饭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不请爸爸妈妈来帮忙了!”同学们信心十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家都迫不及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做野米饭的材料都是大家根据分工提前一天准备好带到学校的。有咸肉、蚕豆、玉米粒、土豆、胡萝卜、米、油、盐、锅铲和盆子等。开工喽!有的淘米,有的刷锅,有的拾柴,有的剥豆子,有的切胡萝卜。我们小组的同学们各司其职,干得热火朝天,甚至还有些手忙脚乱。不一会儿,食材准备就绪,大家开始生火,你一根我一把地往炉子里塞了许多柴火和干草。火势渐渐旺了起来。我们拿出油,往锅里倒。
第一个入锅的是咸肉,“大厨”拿着锅铲,娴熟地在锅里翻动着。其他的菜也陆陆续续地“跳”下锅。“二厨”也来帮忙了。最后倒的是米,大家轮流试铲了一次,我一时失手——米被我铲到外面去了,真是可惜了粮食!接着我们盖上锅盖,把炉子下的火扇得更旺了。烧着烧着,锅里飘出了一股浓浓的焦香味,大事不妙!掀开锅盖一看,饭被我们烧焦了。但是大家都忍不住尝了尝,有的说苦,有的说香,我也尝了尝,焦的地方实在难吃,不焦的地方飘香十里。虽然饭烧焦了,但幸亏我们还有另外几道美味佳肴:杂烩汤、“一锅乱炒”和烤土豆。大家吃得欲罢不能,争先恐后地加餐,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架势,我也以最快的速度吃掉盘子中的烤土豆,生怕再被别人给抢了。 同学们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聊着天,一会儿又嬉笑打闹。整个野炊区弥漫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和香喷喷的饭香。
篇11:飘香作文500字
秋天像精灵一样来了,她舞动着画笔,在大地宽阔的画卷上尽情挥洒笔墨,作出了一副丹桂图。
桂花品种繁多,有好似一块块耀眼黄金的金桂,在用自己生命的绽放谱写秋之赞歌;有淡如白雪的银桂,在秋这个大舞台上,抛开平时的拘谨,尽情狂欢;还有橙似夕阳的丹桂,散发着阵阵清淡,雅致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流连忘返。桂花树不高,高的也只有四五米,两三层楼高。可是,在这不高的树上,竟会有这画一般美丽的花儿。怪不得古人说出了“人不可貌相”的名言。桂花不大,只比米粒或芝麻大一点点。它们有着四片花瓣,好似一个个小喇叭在大声播放秋的赞歌,欢迎秋的到来。有些花儿倒挂在枝头,好像一个个舞者穿着轻薄如纱的衣裙,展现着自己曼妙的身姿。
桂花树下是我们的乐园。小伙伴们有时在树下追逐打闹,好似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袋鼠。有时站在花坛之上,去做一只只在花丛中穿行的,辛劳的小蜜蜂。而我呢,更爱静坐在石凳上。喜欢听春天时,春风染绿了树梢,树跟我诉说着悄悄话;喜欢看夏天时,那青翠欲滴的叶子上写着的童话;喜欢闻秋天时,那金桂发出的清雅幽香;喜欢触摸冬天时,那霜冻的石板上,冰冷的薄霜。
桂花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迷人的香气,而且还有许多广泛的用途。把它的花蜜交给蜜蜂,就是一坛香甜的桂花蜜;把它浸泡酒中,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开坛就是浓郁的桂花美酒;将它晒干,缝制成香囊,随身携带,即便不在桂花树旁,也能够闻到桂花那醉人的香气,比起鲜花的浓烈,干花的香气要清淡些许。
桂花是美的,它的香气令人陶醉,它的姿态令人神往。更可贵的是,它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华美的外观,而且它广泛的用途还能为我们美好的生活锦上添花!
篇12:飘香作文500字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令世界都着迷和陶醉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文化,“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节,都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受。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的端午节。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心报国而不被理解,在楚国灭亡后,屈原便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江自尽了,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一天叫做端午节。因为害怕屈原在河里没有吃的,便在荷叶里包上饭团,扎上红丝绳,扔进河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
今年端午节,学校放了假,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出发去奶奶家,到了门口就看见奶奶已经在门上插上了艾草。奶奶正在屋里为大家包粽子。只见奶奶先将粽叶1/3处折成漏斗状,再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勺一点一点放入“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再用汤勺轻轻的把糯米压平,将粽叶一层一层的'卷裹起来,裹成锥形,最后用粽绳把它牢牢系紧,一个粽子就做成了。整个过程既精细又繁琐,但奶奶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我喜滋滋的蹲在旁边,如痴如醉的看着,仿佛已经闻到了粽子的香味。
我干点什么呢,我来煮粽子吧,奶奶刚包完粽子,我就迫不及待地将它们全放进锅里,打开了燃气灶,盯着锅盼望着水赶紧烧开,不一会儿香味真的飘了出来,整个屋子都升腾着粽子的清香味道。来不及等它凉下来,我捞起一个肥实的粽子对着水龙头冲了一下,剥去粽叶,轻轻咬了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唇齿留香。奶奶慈祥地笑了起来,说我简直是一个吃不饱的小猪猪。
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粽子了。
篇13:飘香作文500字
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欣赏着道路两旁的桂花树。当我看到有一棵并不起眼的桂花树时,我站住了,
定定地看着眼前这棵细瘦却又笔挺的绿树,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憨厚朴实的背影。“沙--沙--”,熟悉的声响再一次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我不由有些不满,自这扫地工来了以后,我再没睡过一次安稳觉。拉开窗帘,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瘦削的背影,穿一件皱巴巴的蓝外套和一条洗得发白的长裤。他将扫帚倚靠在一颗桂树下,蹒跚地走回刚才扫的绿化带旁,慢慢弯下腰,双腿微微弯曲,两手在绿化中摸索着什么。不一会,他转过身,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手中拿着一只钱包。他看了看四周,然后将钱包塞入怀中,接着若无其事地走向远处继续扫地。
然而在他扫完后,他却没有离开,反倒回了刚才那个捡钱包的地方,我的心中不禁生出了几分好奇,准备接着看下去。过了许久,路边走来的一个年轻人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西装革履,脸上写满了焦虑,不断在路边寻找什么。就在这时,那个扫地工老人走了过去,出乎意料地掏出了那个钱包。随后与年轻人交谈了一番。“呼”一阵带着桂花香的秋风吹来,让我激灵灵地打了个寒战,我看了看眼前树上香气四溢却隐藏在绿叶中的小巧桂花,心想:那扫地工不也正如这桂花一般朴实善良并默默地为大家奉献着吗?
篇14:飘香作文500字
安静的街道少见有行人路过,恰巧遇上了整条巷子里唯一的一家饺子铺,香气飘散在这条十里巷里。
饺子铺里只望得一位中年妇女在煮饺子同招待客人。虽说我并不是很饿,但这饺子的香气却把我给吸引住了。脚也不自觉地往饺子铺里走。“老板,来碗饺子吧。”我说道。“好嘞,这就来。”老板洪亮的声音回荡在这间铺子里。只见那中年妇女二话不说就拿起砧板来擀面皮,用那擀面杖不住地往皮上来回推动,用那有劲的力道、熟练的手法可以看出她已经干这活干了很久了。
没多久,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便摆在我面前。用手扇着上面的热气,那浓郁的香气落入我的鼻中,我的心里。用汤勺舀一口饺子,还有夹杂着一些汤,入口的香气停留在嘴边,似在天上般的好吃。饺子里的肉也是出了奇的多。马上,一大碗饺子便被我吃得光光。本还想再要一碗,无奈还有事需先走,付了钱便也离开了。
往后几次出来吃饭,无论这间铺子离家有多么远,都会来到这家饺子铺里。
可是上一次去的时候,店铺不再是那个中年妇女了,来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显然,没有妇女那么熟练的手法,不过还算得上好吃,但饺子里的肉却少得多,皮也薄得一咬就烂成一团。
现在,便很少再去那家饺子铺了,到那里的路远,况且饺子最多也只能填个饱罢了。
篇15:飘香作文500字
红薯,有很多名称,山芋、芋头、甘薯……在我们老家,人们习惯上把它叫作“地瓜”。我的骨头里虽无多少乡土情结,但家乡农民淳朴憨厚的性情和清淡、无华的民俗风气或多或少地影响和熏陶了我。我更喜欢“地瓜”这名字。“地瓜”,嘿!听起来,亲切又自然。
而今,地瓜上市了。
洗净了的地瓜,三五斤一齐放人火苗旺旺的炉里,烤地瓜的老大爷那娴熟、老练的手抄起一把旧铁钳,三翻两转就熟了,皮都不糊,烤熟了的地瓜,黄澄澄,胖鼓鼓,或躺在竹制的浅篮里,或挂于炉四周的挂钩上,剥去皮一个个纯明透亮,像腌渍过的鸭蛋黄,香味四溢,沁人心脾。
关于地瓜,我未见得有多少诗词歌赋描写过它,亦未听得有几篇曲调乐章颂扬过它,偶尔,丰收的日子里,贴近生活与自然的画家,其纯情的画笔下或许会勾勒出一个个肥嫩嫩的地瓜。
在地瓜特殊的香味中,忽然回味起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恍惚间,又忆起了刘绍棠先生的《榆钱饭),那句“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它可以救活你”依旧这样亲切。这也是在写地瓜啊!文革前后,老农民早上是地瓜稀饭,中午是地瓜杂粮饭,晚上是地瓜稀饭,纵使时代变迁,人们对地瓜的钟情依然不改。
现在,路过烤地瓜的炉子,若是随身忘了带钱,看一眼浓浓的地瓜的黄,浓浓的甜香倏而飘进鼻子里,也就足够了。
地瓜的黄,是种地瓜的人粗实的黄皮肤;是黄土地上时随时隐现的破草帽浓浓的黄哟!
篇16:飘香作文500字
香,真的很香。
婆娑的树影,将光阴细细密密地编织成一个宁静的午后,有几朵云悠闲地飘过,我漫步在这层层阶梯上,嗅到了缕缕的幽香。
沿着台阶,我又朝前走了几步,香味愈发浓郁。我抬起头,望见一大簇粲然绽放的桂花,她们紧紧挨着,细密的花瓣,在风里舒展着美丽的身姿。
我沉醉其中,贪婪地吸了一口,记忆便仿佛随着这丝丝缕缕的芬芳飘散开来,将我整个笼罩。
我从来都不知道桂花是何时开的,就像我从不知道第一片枫叶是何时红的,学习与生活的压力,让我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脚步,所以,每每闻到桂花的香味时,她们都已是开了大半,直到顽皮的孩子把细密的花瓣纷纷扬扬地洒满一地。
直到今年的某一天,当我漫步在经常走的一段长长的阶梯时,我突然停下了脚步——我嗅到了一丝极淡的但又不容忽视的香味,这香味使我忍不住转过身。
十几个零星的小花苞隐在层层绿叶里,细小的花瓣还未完全打开,只有淡淡的鹅黄色,然而有一朵却抢在秋天的前面,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丝丝缕缕的柔风里,颤动着。在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升起一个奇妙的念头,仿佛这小小的花里承载着一个世界。
于是,这段我曾经无数次走过的阶梯,无数次错过的美丽,终于在这丝丝缕缕芬芳中,与我邂逅。
时间如水,这满路的桂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我仍然是一次又一次地路过,只是每一次我都会抬头看看,那细碎却动人的小花,在无声的岁月里,静静地诠释着另一种美丽。
篇17:端午节粽子飘香作文
我喜欢红红火火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热热闹闹的元宵节,但我更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我问妈妈:为什么人们在端午节要包粽子,吃粽子?妈妈告诉了我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遭谗去职后,被流放,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抱石投进汩罗江死去。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扑通、扑通”地扔进江里,那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这天定为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最喜欢看大人们包粽子了。先要把绿油油的粽子叶洗干净,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再加些红枣、蜜枣、葡萄干、花生豆等,包起来用绳子捆紧,这样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放在锅里,煮上大约一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煮出来粽子的香味飘满整个房间,就算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这时我便会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轻轻的包开粽叶,里面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小学生作文 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咬一口,那蜜枣的甜汁、糯米的香味直往嗓子里钻,好吃极了!吃饭的时候,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尝着美味的佳肴,说说笑笑,开心极了。
啊!我太喜欢这样充满温馨和欢乐的端午节了!
篇18:端午节粽飘香作文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民间节日端午节了。这个节日在我们家乡也算的上隆重热闹的,划龙船、插艾蒿、吃粽子。
提到粽子,是我最喜欢吃的一种点心了。每当端午节,奶奶就会包粽子给家里人吃。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会准备一盆白白的糯米,绿绿的粽叶、“红珍珠一样的赤豆”、红彤彤的蜜枣、香喷喷的咸肉,想到这些就能让我垂涎三尺。
粽子不但好吃,包粽子的过程也充满着乐趣。我坐在奶奶旁边,看她拿起几张粽叶,挽成一个小兜兜,在里面放入糯米,再放入馅料,包成棱形,或者包成像“小脚”一样的形状。我在旁边看的都出神了。没过多久奶奶就包好了满满一大篮粽子。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足足煮了2、3个小时之后,打开锅盖一阵阵粽香扑鼻而来。我都忍不住流口水了。奶奶帮我拿了一个我最爱吃的蜜枣粽,轻轻地剥开粽叶高中优秀作文 原创分享 ,蘸上白糖放到我手中,我大大的咬了一口,真是香甜可口,耐人寻味!
我喜欢过吃香喷喷的粽子,喜欢过端午节。
【飘香的端午节500字作文】相关文章:
10.别样端午节作文5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