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春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春节

2022-08-23 08:21: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夏温金多贤鱼翻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春节,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春节,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春节

篇1:家乡风俗作文450字

在刚刚过完的春节中,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我的家乡就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但你了解北京吗?据我所知,春节是老百姓口中的过年,也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但其实在北京,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作为一名北京人怎能不体验这别样的家乡风俗呢?下面就来听听我们家春节是如何庆祝的吧!

在我们家过年是非常传统的,姥姥姥爷在腊月二十三往后就已经开始准备过年要用的东西了,同一时间,我的姐姐们也已经想好大年三十儿晚上玩的游戏,都开始往家庭群里发“通知”了!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属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一大早就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饭菜香。到了下午,客人们纷纷来到家里,这时我们小孩子就会一窝蜂涌上前去拜年讨要红包。红包又称压岁钱,是指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以前过年我们最开心的就是要放鞭炮了,我还记得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烟花也放在门口,大人们拿着打火机把鞭炮烟花全都点燃了,漂亮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但我最爱玩的还是仙女棒,在我心中她比任何的烟花都要漂亮。

我们一起边包饺子边看春晚,我们一起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又一年悄悄地溜走了!

篇2:家乡风俗作文450字

我的家乡是南昌,我们这里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在春节之时,我最喜欢的还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

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下午四点起,村里上下就响起了鞭炮声。奶奶端着糖瓜、甜烧饼摆上灶台,擎了一柱香插在灶王的供台上,我问奶奶这灶王是做什么的?奶奶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嘴,说:

“不能这样说!在今天呀,灶王会到天上去向玉帝报告我们家里的好坏事,因为灶王家有18口人,而且就爱吃甜的,特别是麦芽糖,所以要准备那些供品。一会还要用红纸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吃了糖,被糖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报告坏事了。”

到了晚上吃饭以后,点了火,还把灶王的纸像烧成了灰。

随着我们家的鞭炮响起,村里的人们也都放起了鞭炮,恭送灶王上天,不听话的孩子还下拜了呢!看着满天的花海,我们小孩子也十分开心。

晚上,四面乌黑,我们几个小孩也偷偷地起了夜,轻手轻脚地跑到了灶前。两边的红蜡烛烧得已经很短了。火光红红的、亮亮的,照得台上的糖果越发诱人,我赶紧抱了一大堆,轻手轻脚回房,吃得粘手粘脚,嘴巴都要张不开了,嘴里甜甜的,把手上的糖一股脑擦在被子上,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篇3:家乡春节风俗作文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我家乡的春节。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56个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我最爱的就是春节,唯独是我家乡的春节。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里都是最忙也是最热闹的,首先的活动就是置办年货,为大年三十晚上那顿盛宴作材料。其次就是买鞭炮,贴对联。然后无论在哪的家人都会汇聚在一个地点,在同一张桌子上吃着美味的年夜饭。当然,饭桌上少不了的就是饺子,各种形态,各种馅的饺子。通常,人们会把硬币和糖果放在面里包起来。谁吃到就会好运一年,幸福美满。这也成为人们在菜桌上先吃饺子的一大原因。可是到最后剩的往往又是饺子。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特别在乎形式。

伴随我们的还有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在期待这新年的钟声。新年的钟声告诉我们旧的不好的事物都即将过去,下一秒是新的开始

大年初一也是非常热闹的,因为这是新事物开始的第一天。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因为这几天人们是最轻松的。

我爱春节,更爱家乡的春节,不是因为那里的地点,风景,而是那里的人。我的家人。

篇4:家乡春节风俗作文

说起下乡风俗,也没什么好谈的。全国各地的习俗已经重复了太多太多遍了,不过在如此平凡的事里,人们也会翻出不少新意。

贴福一事是首当其冲的,我见过的,许许多多家人把福倒着贴在门上。这有着“福”到了的美好寓意。我一听有这么好的意义,便急急忙忙的回家,不停的劝说。但父母不同意,最后告诉我,家里可从未贴过倒着的福,以后也不行。只要福贴在了门上,福就到咱家中了。

不仅如此父母还讲,你说福字倒着贴,福便到了,那只要将门神倒着贴,他们不也来了。可是他们头朝地,脚朝天,还叫他们如何守护,如何防邪祟呢?我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放鞭炮也是一件热闹的事情,不容错过。在街头,有的是一串串爆竹,还从未见过单个卖的。短的就一根根挂起,放在店门。长的盘成一圈圈,包上纸袋,在一声一声的吆喝中,这爆竹总能在新年之前卖个精光。

爆竹炸开时,总伴着一声声巨响,当火燃烧到灰色的炸药时,它便会一下子撕裂自己火红的外衣,明明厚厚一成硬纸,炸完了,只剩下飞扬的纸屑,它们用这种方式来迎新春,驱年兽。

放完爆竹后,总会有那么几条漏网之鱼,我们姐妹几个便于草中寻找,觉得好玩,总想着找多了,自己也玩一次爆竹。但最后那捡回来的鞭炮,只不过静静地躺在铁盒之中,留在记忆的深处,每逢过年时节才再一次被翻出来。

烟花可是每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在乡下还没有灯的时候,大家开着车,运着几大箱烟花去乡下。点着的时候,只听一声巨响,一颗星星飞上了天空,然后华丽地绽放,每一朵花都在空中滞留了一会儿便落下了,在打破了黑夜和寂静后又重归黑暗。

最后的光芒总是最耀眼的,当最后一抹烟花划过黑暗。一年的时光即将结束,我们将会在大人们的祝福之中,安然睡去。当我们再一次睁开眼的时候,新的一年已经来到。

篇5:家乡春节风俗作文

My hometown is qingfeng, the customs of Spring Festival everywhere are different, various, but all have happy and happy meaning.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s the coldest weather, and the laba festival in my hometown is almost the beginning of the Spring Festival, which means that we begin to prepar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In particular, the owner of the farm in his hometown will bring out the goods and buy them for the guests. Hometown of the laba festival marks the Spring Festival comes slowly, at the same time home have said such a saying “la seven laba, freezing jackdaws”, this is the day to drink a bowl of sweet sweet laba rice porridge, hot in the stomach, warm warm heart. In this porridge, a variety of beans and rice are put into the porridge, which is made up of more than eight grains. This is not only porridge, but small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At four or five o 'clock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month, there are five more customs in my hometown. I will start with my father, mother, uncle and aunt. Grandpa? Grandma kowtowed, and then to grandpa and grandma, ha ha ha, children can get more candy. After breakfast, we began to go to the temple fair, relatives, we can behind of adults and children to buy good things to eat, with relatives can also earn money, ha ha, the beauty in heart! I wish I had a big year! The evening show is to set off fireworks, looking at the blossoming flowers, it is really the heart of flowers. This is my rural hometown Spring Festival, is not very beautiful!

Because I like to hear the legend, let me tell you about it!

Legend has it that in ancient times, our ancestors were threatened by the fiercest beast. The beast is called nian, and it feeds on animals, and in the winter, when food is scarce in the mountains, it will break into villages, hunters and livestock, and the people will be terrified. People and “nian” have been fighting for many years, and peopl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things, red color, firelight and sound. So in the winter people hang red peach boards on their homes, fire piles at the door, stay up all night, and knock. That night, “nian” broke into the village, and saw red and firelight in every house, and heard the sound of the earthquake, and ran back to the mountains, and dared not come out again. The night passed, and people congratulated each other, and they celebrated the victory with a feast and a feast.

How, after seeing our custom here, just know the local custom is not much difference!

篇6: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大方县,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豆腐,便是家乡一道特色的美味。家乡的豆腐有好多种吃法,主要有干炸臭豆腐、碳烤豆腐还有糍粑豆腐等。

我们当地最常吃的是干炸臭豆腐。把一块块长宽约四厘米,厚一厘米的豆腐,整块放进油锅里炸就行了,一炸,臭豆腐干就会膨胀得很厉害。炸好的豆腐什么都不放,就干吃,都特别有味道,皮是脆的,里面是嫩的,还有一股子喷香,更别说再蘸点佐料拌上吃了。

碳烤豆腐又是另一种口味。所用的豆腐是新鲜的豆腐,制作方法很简单,买来的豆腐不用刀切,将豆腐放在炭炉的架子上烧烤。一开始膨胀得很厉害,表面还冒小泡呢,拌上点辣椒酱,香味扑鼻,咬上一口,鲜香辣脆在你的口中翻滚。

近年来,又开始流行吃糍粑豆腐。糍粑豆腐就是臭豆腐用小火烙过以后,用小刀划破,塞入馅料,再在豆腐干外面裹上一层糍粑。糍粑豆腐即可烤食也可以炸食。炸的时候特别讲究火候,技艺较好的师傅炸出来的糍粑豆腐外表油黄,口感酥脆,豆腐吃起来有些软绵绵的。

美味啊,家乡的豆腐!何时再能美美的吃上一顿?

篇7: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对中国人来说,过完元宵节才是过完一个完整的年。

元宵节说起来有两件大事,就是吃元宵,赏灯。用古人的语言来说元宵节就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春节一口暖融融火辣辣的长气吹到元宵…。

说到元宵节,不得不提到汤圆,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元宵与汤圆有什么不同呢?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元宵是“摇滚青年”,而汤圆是“包工大师”管他是不是呢帮汤圆才是最精彩的部分,每到这一天孩子们最盼着妈妈包的汤圆。汤圆快成形时,锅中慢慢飘出一股淡淡的香甜味。过几片刻,小小的汤圆便躺入碗中,细腻软糯的糯米团,静静的泡在温水中,慢慢的香味越来越浓郁,摆到桌子前,使人忍不住要咽几口唾沫。用筷子轻轻咬开,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面而来。好像绿水荡漾一般舒畅,慢慢的便散成一个圆,黑芝麻香甜可口,豆沙甜而不腻,水果馅儿流出各种颜色,嘴间流露着糯米的香甜,馅料甜味。让人回味无穷。

家家门口前,挂着“满色天仙”,门口外可能是素白的纸质彩花,也有可能是“扬帆纸船”还有可能是色彩绚烂的长龙,但无论是什么,人们都在上面附上了对新一年的盼望与美好。

边赏烟花,原来赏花灯,每年,宽阔的马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星星点灯,灯火通明。

“元宵”,更是一家团聚在一起的日子,“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我更希望所有的家庭,日子就像这元硕的汤圆一样,“团团圆圆”。

篇8: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每年的元宵节,我的家乡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板凳龙。那是非常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走亲访友,热闹非凡!

天黑了,祠堂的活动场上锣鼓声响起,舞龙仪式即将开始。他们有的敲小鼓,有的打铜锣,还有的打铜镲,咚咚咚……当当当……

我好奇地凑前去,定睛观察。原来盘踞的龙身还没拼好,由一条条板凳拼组而成,每条板凳上各安装着一个灯笼,这就是我们村的特色“板凳龙”。每家每户分管一小节龙身,由家里的青壮年负责扛举板凳龙在全村穿行,以此庆贺丰年。

突然,响起一阵阵高昂的喝彩声,巨大的板凳龙出发了。村长高声喝彩:“祝愿全村风调雨顺!祝愿全村五谷丰登!祝愿全村人民平安顺利!”在村长带领下,大伙都齐声应和。金碧辉煌的灯饰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村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紧跟在板凳龙尾巴的小伙伴们拼劲地敲锣打鼓,我也使劲把铜锣敲得砰砰响。有个姆妈认出了我,拉着奶奶的手,笑眯眯地说:“阿命,长这么高了!明年也可以去舞龙了!”姆妈的话说得我心里痒痒的。奶奶抚着她的手说:“是啊,一晃眼我们都老了。以前元宵节只能摆几把花生招待亲戚。现在大家都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甜点,多丰盛呀!日子真的越来越好啦!”

板凳龙在村落里时而蜿蜒迂回,时而急速前行,火红的灯光把板凳龙渲染得十分威猛。五彩的龙头在青壮年的肩膀上晃动,花花绿绿的龙鳞闪闪发光,铜铃般的眼睛射出两道金光,犹如一条神圣的金龙。在村民们激昂的喝彩声中,整个村庄都陶醉在欢乐的海洋里。

咚咚锵,咚咚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散发出无尽的喜悦。五光十色的烟花把夜空装扮得鲜丽炫目,金灿灿的板凳龙好像在祝福家乡越来越美好。

篇9: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每次回家过年时,一大家子都要灌香肠,初一到初五吃饭时还要祭祖,这是我们家乡的习俗。

我们这里大年三十前后灌肠子了,大概的流程就是把提前剁好的肉末灌到猪肠子里,然后挂绳、晾干。听起来一灌、一挂、一晾,工艺不复杂,但是这个活至少要五六个人合力才能完成,任务艰难。用灌肠机把肉压进肠子里。灌肠机要压个把手,肉才能被灌到肠子里。我就最喜欢压那个把手。肉灌好以后,还要扎洞,不然里面有积气,还有一些水和油,这些都会让香肠的味道打折扣的。扎洞我也爱干,大人们觉得这是个活儿,而我把它当作一个乐趣,小时候只是去凑凑热闹,现在觉得这样解压又热闹。大家伙该洗盆的洗盆,该挂绳的挂绳,该打扫的打扫。有的嘴里哼着小曲,有的聊着家事,其乐融融,累也开心,看着好一个热闹啊!

但过年期间,初一到初五,在吃饭前要先祭祖,烧香。我和爸爸妈妈烧香、烧纸并跪地叩头,还在门口放了一串鞭炮。还要拿另一个碗,所有的菜都夹一点,分别倒上茶和酒,泼在门口。初一吃饭还要磕头,说一些保佑的话: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上学的学业有成,工作的事业有成,平平安安。

太爷爷太奶奶去世那年我们回去过年了,我很伤心,她们很疼我,每次磕完头以后我又会去客厅望着他们的遗像,自言自语说:“老祖,你瞧,我们回来了。给你拜年了,看到了吗,给你们烧钱了,要吃什么买。”每次说着说着就默默掉眼泪。

小时候的我曾经问过奶奶为什么要祭祖,奶奶说:“这样是叫老祖(外曾祖)回来吃饭,放鞭炮则是告诉老祖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要等他们‘吃完’,我们才能吃。要是没有祭过祖,直接吃,就是对老祖的大不敬!香烧完以后,盛在碗里的那一小碗饭就叫‘老祖饭’,吃完可是会保佑你的。”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家乡的春节平凡却美好,所有人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篇10: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里。那里虽然没有都市的喧嚣,但家乡的风俗活动的热闹气息足以传遍方圆百里。

正月初十的早晨,公鸡洪亮的打鸣声传遍了全村,人们便不约而同地忙起活来了。村里的老人说,正月初十拜菩萨,要准备鸡、酒、茶献给菩萨,才能求得未来一年的风调雨顺。很快,家家都把拜菩萨的“标配”食物做好了,大家陆续把食物、桌子等搬到了运动场上。不过一会儿,运动场已是人山人海了。

接下来还有摆菜、说吉祥话、旁人献茶等。但最让人喜闻乐见的是舞龙了。舞龙的队伍从入口冲了进来,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排着整齐划一的队形,举着头顶上的龙左摇右摆地舞着,动作极为协调。他们舞动着的不仅是头顶上的龙,还舞动着他们的青春,舞动着他们的热血,更舞动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舞龙的表演者舞得那么精彩,也让人们跃跃欲试,想大展身手一番。

“龙”走了,“菩萨”来了。那“菩萨”是由一群中年男子抬着的。他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健步如飞,一点儿也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活动在人们烧香、拜菩萨中落幕了。

家乡的风俗,以独特的文化被世人传承,像一坛陈年美酒沁入人们的心田。

篇11: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地大物博,民俗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不过要说最隆重喜庆的,那就非春节莫属了。

因为奶奶是北方人,我们家还是保留了除夕夜里吃饺子的习惯。还记得除夕那天,小孩子们一边吃着零食,一边随心所欲地看会儿春晚,玩会儿游戏;大孩子们难得聚在一起,互相聊聊天,喝喝茶;老孩子们一起打牌,叹气声,欢笑声不时在耳边响起。

十一点左右,长辈们就很自觉的起身去了厨房和餐桌。我和妹妹去看时,只见他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准备做饺子。爸爸正在大碗里和面,先往面粉里加水,再用手细细的和匀和开来,和好的面又白又软。奶奶在做饺子馅,把剁好的肉末,白菜和着葱花,酱油等调料朝着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完成后色香双全。看着大人们忙这忙那,我也忍不住自告奋勇地参与了包饺子的行列。爷爷包的饺子个个精神抖擞,排成方阵站在桌子上,而我包的饺子却像泄了气似的,只好甘拜下风。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煮饺子,在奶奶的指挥下,饺子们像一个个游泳健将似的排着队扑通扑通地跳入沸腾的开水中,不一会儿便煮好了。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前吃饺子。在旧社会,普通百姓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饺子;而现在我们虽然每天都可以吃上饺子了,但是在除夕夜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仅是食欲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能让我们感受到春节的风俗,年的味道和家的温暖。

篇12:家乡的春节风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与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1.家乡的春节风俗200字

2.家乡春节风俗600字

3.春节风俗

4.春节有哪些风俗?

5.满族春节风俗

6.海南的春节风俗

7.春节风俗资料

8.春节的风俗资料

9.满族春节的风俗

10.中国春节风俗资料

篇13:家乡的春节风俗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自己的家乡——麻阳度过的。在这里,我见识到了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

不管是什么地方的除夕夜,年夜饭都是必不可少的。显然,麻阳也比例外,只是时间比其他地方要早一些——在麻阳年夜饭在下午4点钟的时候就准备好了。说是“年夜饭”,事实上是“年下午饭”。虽然时间略早,但却丝毫冲不淡那浓浓的年味儿,那对“万象更新”的喜悦之情和那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望着满桌的美食,你是不是早已垂涎三尺了?别急,再吃年夜饭之前,还有更重要的时候要做——大人们会带上不少东西去山上祭拜土地,去河边祭拜水,在到家里去祭拜祖宗。做完了这些,大家才舞动筷子,尽享这美味的年夜大餐。

吃过年夜饭,大家便陆续开始守岁。天尚未黑,耳畔便响起了鞭炮“噼里啪啦”响声,眼前便闪过烟花绚丽多彩的图案。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终于,凌晨12点到了!伴随着几朵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小孩子纷纷给长辈拜年,大人们也乐呵呵地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那些先拿到压岁钱的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没拿到的只好眼巴巴地望着他们。当然,压岁钱也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发完压岁钱,大家便躺到床上,沉沉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大人们起了个一大早,拿着桶子去“抢新水”——用桶子去打井里的水。据说“水新”意味着“万事新”,预示着新的一年有新气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上山砍柴。因为“柴”和“财”谐音,新年砍柴,希望来年财源滚滚。

这便是我的家乡独具特色的过年的风俗。

篇14:家乡的春节风俗

说到春节大家都知道,但每个地方不同也不同,我的家乡在湖南每到春节,因为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春节风俗。

风俗一:吃腊肉。相传夏朝时,人们于农历12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12月又叫腊月,在农村许多人家堂屋里有个火盆,火盆升起的烟熏烤到挂在房梁上的腊肉,据说有的腊肉熏了5,6年的时间越长,腊肉就越香。腊肉已经成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风俗二:做油坨坨。油坨坨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峡北传统名肴,正宗的油坨坨毕竟是用糜子面做成的。可是种糜子的人已经很少了,在外面也渐渐吃不到正宗的糜子面油坨坨了。大多用小麦面粉代替这样做出来的,这样做出来油坨坨多自然也就减少了它本该有的那种软弱香甜。但是我们做的油坨坨都是用糯米面粉做的。这是一道我们每次回老家奶奶都要做的小吃。

风俗三:烤火。每到除夕之夜,我们的亲戚朋友们都会来到我们家里,围着厨房里的一个火炉里烤火。我们小孩子就到外面去放鞭炮,大人们就在里面聊天。

但这过年,最开心的当然是我们这些孩子了!因为可以拿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不仅这样,我们还可以尽情的玩耍。

这就是我们春节的风俗民情,每家每户都是红红火火的过年;都是开开心心的迎接新年到来。

篇15:家乡的春节风俗

我的家乡山西忻州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习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项——蒸花馍。花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过年,小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花馍可以捏成不同样子的,十二生肖,各种花鸟,技艺高的连龙凤都能捏出来,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艺术品。

我过十二岁生日时,奶奶要送给我一份厚礼,我十分好奇,所以跟着来到厨房,到底要做什么呢?我一再追问下,奶奶终于说出了这份厚礼——花馍。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拿出发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劲揉搓,不一会儿就揉出了一个大面团。奶奶还说面团不能太硬,否则蒸出的馒头容易裂开,也不能太软,否则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边点了点头。揉了好长时间,奶奶将大面团切成几小块,又开始揉起来,我询问奶奶要做什么样子的,奶奶想了会儿说要做十二生肖。奶奶拽了一点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细,最后在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在两侧粘上黑豆,一条小蛇便做了出来。接着,奶奶又揪了稍大一点的面团,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状,轻轻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间剪了一下,在中间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脚,再用红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缠住兔子,名为“蛇盘兔”,祝我节节高升,我高兴地拍起掌来!

后来我了解到,“鱼”指五谷丰登、“龙”指时运亨通、“莲”指喜气迎门。“花馍”这种艺术我们不应该让它失传,应该永久保留下来,因为那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去研究,去把它发扬光大!

篇16:家乡的春节风俗

临近过年,爸爸就在盘算着开车回老家的事。

“早走晚走,反正都是堵,不如晚走点。”经历过几次春节堵车的爸爸,终于决定上午8点出发。

果然,车驶上高速没多久,导航里那个好听的女声就开始提示“前方拥堵”了。爸爸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瞥导航,说:“要大堵车喽!”我也歪过头看了看导航:“哇!线路变成红色的了,要开始大堵车了。”车速越来慢,有时甚至会完全停下来。不一会,我们就陷入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车海中。虽然时间费了点,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车排一起,还排得那么整齐,景色也够壮观的。

前面的几辆车怎么老是一动不动的?我好奇极了,当我们的车慢慢经过这几辆车时,我才发现,原来是撞车了,还是五辆连撞!路边站着几个穿着讲究的男人女人,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好像在商量着什么,都是一副焦急的样子。也难怪,明天就要过年了,可今天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呢。

我以为过了这个“五连撞”就不堵了,谁知依然在堵。一路上,竟然目睹了五、六个车子相撞的现场。我不断地提醒着爸爸开车小心,自己也时刻帮爸爸留意着。我从这件事上得出个结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呢!‘

安全到达家中,我想起路上撞车的场面就难受。春节本是一个好日子,而他们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事。好啦,这些事就不提了,因为我路上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到了家也要有满怀的好心情。

篇17:家乡的春节风俗

我的家在福建晋江的一个小村子上,那里便是“三乡村”。那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繁华,却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尤其是过年时我们的“跳火群”。

说起跳火群在我们家乡可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都要跳火群,跳火群在我们那儿是一般指跨年的意思,所以也可以叫跨火群。当我们跨过去的时候,代表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也代表来年万事如意,步步高升。

但是跳火群也有它自己的规矩:小男孩跳火群时必须要爸爸或者爷爷抱着跳过去。而在我们那里女人和小女孩是可以免掉这个隆重的仪式的。如果你怀着好奇心也可以去试一下。

在我的家乡不只有跳火群,还有放烟花和放鞭炮这个重要的事情。这件事对于大人来说,可能毫无在意,可这件事对于小孩子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当我们要去买烟花时,隔壁家的小孩都不忍投入,羡慕的目光。

当你吃完饭走出门就会被这个场景所吸引:小孩们有的追逐打闹,有的在玩仙女棒有的在放烟花还有的爬到屋顶上仰望缤纷多彩的天空。最让人吸引的地方就是那美丽的夜空了。夜空中原本似湛蓝,但因为许多烟花的到来,而变得独具一格。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花朵,让人不由得多拍几张照。

除此之外,我们家还有许多的美食和风俗。虽然我的家不起眼,但是它有它独特的特点。

篇18:家乡的春节风俗

春节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脚步,欢天喜地来和我们欢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店铺也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整个世界都变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炸丸子、做藕夹……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最受欢迎的颜色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红包……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孩子们呢?则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去放爆竹烟花。一声声烟花划破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无数烟花绽放空中,描绘着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

“吃饭啰!”“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孩子们吃着,笑着,嚷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家高兴地接过红包,心里盘算着多少钱去买零食,多少钱去买文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引吭,过年的气味仍弥漫在空中,沁人心脾。

【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春节】相关文章:

1.家乡的风俗作文春节

2.家乡春节风俗说明文作文

3.春节家乡风俗的作文

4.家乡的春节风俗200字

5.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6.我的家乡春节风俗作文

7.家乡风俗端午节优秀作文450字

8.家乡风俗作文

9.春节风俗作文

10.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下载word文档
《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春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