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qw25836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四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找出不同类的单词并把序号写在括号内。(10分)
( )1. A.warm B.cold C.snowy
( )2. A.tomato B.potato C.hen.
( )3. A.London B.Sydney C.China
( )4. A.get up B.go home C.breakfast
( )5. A.green B. read C. yellow
( ) 6. A. dress B. library C. playground
( ) 7. A. eight B. seven C. first
( ) 8. A. garden B. blue C. teacher’s office
( ) 9. A. picture B. art room C. music room
( ) 10. A. computer B. dinner C. Lunch
二、判断下面每组单词划线部分发音是否相符,相符打“√”,不相符打“×”。(10分)
( )1. sister brother water.
( ) 2. bird girl under
( ) 3. hurt nurse hamburger
( ) 4. far ball wall
( ) 5. arm card car
三、判断翻译对(√)错(×)。(10分)
1.go to bed上床睡觉 ( ) 2.second floor一楼 ( )
3.next to 在……上面 ( ) 4.English class英语课 ( )
5.weather 天气 ( ) 6.get up 去上学 ( )
7.warm 暖和的 ( ) 8. just a minute 快点 ( )
9. two o’clock 两点整( ) 10. windy and rainy 刮风又下雨 ( )
四、圈出正确的答案。(10分)
1. It’s time (for to) go home.
2. It’s 28 (degree degrees ) .
3. My new book is (in on) the schoolbag.
4. (Where What) is the teachers’ office?
5. It’s nine (o’clock clock) .
五、选择填空,将序号填在题前的括号里。(10分)
( ) 1. That is________classroom.
A. me B. my C.I
( ) 2. My classroom is on the _______floor.
A. first B. one C. two
( ) 3. --Do you have a library? --____________.
A. Yes, it is. B. Yes, we do. C. No, it isn’t.
( ) 4. It’s 9:45.It’s time ____ music class.
A .to B. for C. of
( ) 5.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___________.
A. It’s near the desk. B. It’s cool. C. It’s red and yellow.
( ) 6. It’s 7 o’clock. It’s time ____ go to school.
A. to B. for C. of
( ) 7. What ____ is it? It’s 9:oo.
A. class B. time C. can
( ) 8. --Can I go outside? --___________.
A. No, you can. B. Yes, you are. C. No, you can’t
( ) 9. Is that the ________ office?
A. teachers B. teach C. teachers’
( ) 10. --What’s the ________ like in Jinan? --It’s cloudy.
A. weather B. time C. weether
六、读一读,选择正确答句,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0分)
( )1.What are they? A. It's four o'clock.
( )2.Is your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 B. Yes, she is.
( )3. Is it cold? C. They are cows.
( )4. What time is it? D. It’s pink.
( )5. What colour is his jacket? E. No, it isn’t.
七、在空格上填上合适的单词,将句子补充完整。(10分)
1. The classroom 1 is on the _____ _____. (一楼)
2. What time is it? It’s 9 am.It’s time for____ _____. (英语课)
3. Is this a_________ ? Yes , it is. (图书馆)
4. It’s _________in Beijing today. (下雪)
5. It’s time to ____ _____. (回家)
八、连词成句。(10分)
1、What、is、now、it、time?
2、It’s、for、time、class、maths.
3、have、playground、Do、a、you?
4、Is、your、that、computer?
5、outside、I、now、Can、go?
九、选择正确的选项,补全对话,把序号写在横线上。(10分)
A: We have a show at 4:00 in the library.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t’s 3:40. Time to go.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Yes, it is. It’s windy to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Yes, I do. Let’s go.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It’s on the second floor.
A: Oh, no! The show was canceled.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Where’s the library?
( 2 ) Is it cold outside?
( 3 ) What time is it now?
( 4 ) Let’s go back.
( 5 ) Do you have a jacket?
十、阅读理解: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10分)
Mary: It’s 8: 30. Time to go to the library.
Kate: It’s cold outside. Do you have a sweater?
Mary: Yes, I do. Let’s go.
Kate: Where is the library?
Mary: It’s on the second floor.
( ) (1) It’s 3: 20 now.
( ) (2) It’s time to go to the library.
( ) (3) It’s cool outside.
( ) (4) Mary has a sweater.
( ) (5) The library is on the first floor.
篇2: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45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看谁写得正确又美观。(7分)
1. 山间( ),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 ),真是“( ),( )”。
2. 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 )的蠢事。
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 )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 )。
二、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5分)
呼 吁(yù xū) 兴 奋(xìnɡ xīnɡ) 为(wèi wéi)人处(chù chǔ)事
似(sì shì)乎 臀(tún diàn)部 牛乳(lǔ rǔ)
拮据(jù jū) 扫(sǎo sào)帚 巡弋 (yì gē)
三、按要求,写笔顺。(2分)
“蜒”共有 笔,第十笔是 ;“牲”第四笔是 ,第八笔是 。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弛( ) 稍( ) 喉( ) 碍( )
驰( ) 哨( ) 候( ) 得( )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5分)
咬 吃 钻 锄 毁 砍 飞
(1)林务官把灌木丛( )了,把野草( )了,鸟儿( )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chěng)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 )树叶,( )树根,( )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 )了。
竟然 显然 果然
(2)他( )是累极了,一上床就睡着了。
(3)这样宏伟的建筑,( )只用十个月时间就建成了。
(4)奶奶本身就能预报天气,昨天刚喊腰酸,今天( )就下雨了。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用加点词造句:
(2)雨来没有说出李大叔的下落。鬼子要杀他。(请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8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
(2)张若虚描写春江明月的两句最有名的诗句是: ,
。
(3)请写一句你积累的农用谚语:
(4)《自然之道》一文给你的启示是:
2.推荐阅读----《草房子》,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1)《草房子》的作者是 ,他写的长篇小说还有《 》、《 》等, 4月,他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2)桑桑和杜小康在草垛边骑车,两人饿了就决定烤红薯吃,可是没想到草垛烧了起来,最后是 先承认是自己玩火的。
(3)以下不是桑桑所为的是( )。
A 撕下蚊帐作渔网 B 拆卸柜橱作鸽子窝
C偷走女同学的书本 D帮细马找柳须
3.诗句填空。(5分)
(1)结庐在人境,而无( )( )喧。
(2)大漠孤独( ),长河落日( )。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 )( )初照人。
(4)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 )( )。
(5)桑柘影斜( )( )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第二部分:阅读感悟(35分)
(一) 尊严(片段)
捶(chuí cuí)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qiè xiá)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你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 缰) 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的 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1.在文中的括号里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错误的用字。(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惬意—( ) 立刻—( )
4.为什么杰克逊大叔会留下这个年轻人?(2分)
5.从这段话中找出照应题目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分)
(二)诺 言
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我一直记得少年时读过的一则异国故事: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赶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玩打仗游戏时被派到街角站岗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得撤退。 妇女明白,这个时候,已忘记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熟睡在热被窝里,就劝他赶快回家, 但执拗的孩子坚持要接到命令。无奈中她想到请一位军人帮忙。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满 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孩子面前,敬了一个军礼,报上军衔道:“你已出色完成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欢跳着离去。
寒寂的夜空看到了,穹(qióng)宇下的三个生灵为一个诺言,有一刻庄严的相逢。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为信守许多大 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深情。
1. 在文中找出具有下列意思的词语。(3分)
(1)坚守;指忠诚地遵守。 ( )
(2)固执任性,不听别人意见。 ( )
(3)相信,佩服。 ( )
2.根据内容填空。(2分)
文中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冬夜,一位妇女请求 帮忙,向一个信守诺言、不肯下“岗”的孩子下达 的命令,孩子才离去的事。
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4分)
(1)“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满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这是因为:( )
A军官被母爱所感染 B军官被孩子信守诺言的精神所感染
C军官想装出认真的样子。
(2)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深化主题 C承上启下
4.读完这篇短文,你联想到了哪些讲诚信的名言警句,请写两句。(4分)
(三)鲜花
又是一年花开时,小学校新来的女教师接到一个任务:放学后照看一下校园西南角的花坛。校长说:“孩子们放学后会来偷的。”
“偷?”二十一岁的女教师想像不出校长怎么会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用上这个词。
放学后,女教师来到花坛边,望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她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在一片清香中。忽然,她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你过来!”女教师招招手,小男孩过来了,是一个二年级的同学。
“你怎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儿吗?”女教师问。
“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
“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师微笑着,拉着小男孩的手,来到花坛边。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枝很艳的玫瑰,说:“这一枝,行吗?”“好,这枝花儿属于你了!”女教师真诚地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好几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打算怎么办?”
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啊!”女教师微笑着点点头。
第二天傍晚,有二十多个孩子找女教师,等着要一枝属于自己的花儿。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同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里。
鲜花盛开最美的那一个月,女教师把学校花坛中所有的鲜花都送给了可爱的孩子们,却没有发生往年经常被偷走的事情。相反,一群孩子放学后总会积极地帮她照看花儿。一直到深秋,鲜花和绿叶全部枯萎,孩子们还在期盼着自己的花儿明年再开放。
把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分)
1.新来的女教师接到一个什么任务?( )(2分)
A 教三年级的语文课程 B 照看校园西南角的花坛
C 教育小男孩儿 D 教美术课程
2.花坛里的花( )。(2分)
A 姹紫嫣红 B 枯枝败叶 C 花瓣凋谢 D 可爱动人
3.“往年”孩子们为什么老爱偷学校花坛里的花?( )(2分)
A 没人看管 B 花长得很美丽
C 孩子们想拥有一枝花 D 孩子们搞破坏
4.新来的女教师照看花坛后,孩子们为什么不偷花,反而帮老师照看花呢?( )( 2分 )
A 孩子们都拥有了一枝花,并把花留在花坛里照看花。
B 孩子们被新来的老师吓坏了。
C 新来的老师太凶恶了。
D 校长想出了其它的办法惩罚孩子们。
5.短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是
。之所以喜欢这句话,是因为
。(4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这次作文,就来说说心里话。先想想对谁说?是同学、家人、老师、还是邻居、陌生人;说什么呢?是赞赏同学,还是向家人倾诉委屈,是谈谈自己的理想,还是成长路上的烦恼……想说什么都行,注意要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认真书写,不少于300字。
篇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
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忽必烈
3、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史
5、唐朝是我国历最繁荣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
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
7、“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
8、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西夏外,还有()
A、辽B、金C、蒙古D、唐朝
9、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笔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0、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
1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
1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的史学著作。以下哪一项内容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B、明朝入股取土
C、汉武帝泒张骞出使西域D、清朝的-
13、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彊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
14、张择端是历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属于()
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花鸟画
二、材料解析题
15、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三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3分)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叫作什么?(1分)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1分)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1分)
(3)材料二中的“武后”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1分)
(4)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1分)
(5)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2分)
(6)跨越时空,回到唐朝,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会怎样统治你的国家。(1分)
16、材料: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什么?(3分)
(2)这“三种东西”再加上东汉发明的什么合称为四大发明?(1分)
(3)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么时期?当时被制成的仪器叫做什么?(2分)如何评价它?(1分)
(4)四大发明由中国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谁的贡献?(1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发明。(1分)
17、材料:“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彊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
请回答:
(1)大元王朝(即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建元时把都城定在了哪里?(1分)
(2)元朝是中国历少有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例子,请问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和时间分别是什么?(2分)
(3)元世祖时开凿漕运和海运,其目的是什么?(1分)其中漕运和海运的起点分别在哪里?(2分)无论漕运还是海运都必须经过哪个地方,最后才能到达终点?(1分)
(4)元朝彊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采用“行省”制度,其中专设宣政院,管辖一个地区,请问宣政院管辖的是哪个地区?(1分)并使该地区成为了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5)元朝时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融合,请问在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什么民族?(1分)
返回目录>>>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DBADDDBABDCCDC
二、材料分析题
15、(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科学制;隋炀帝
(2)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
(5)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6)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16、(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造纸术
(3)战国;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4)阿拉伯人;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17、(1)大都
(2)1276,南宋灭亡
(3)为了便于南粮北运;漕运起点:杭州;海运起点:刘家港;直沽
(4)-藏地区
(5)回族
返回目录>>>
● 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杨广)从6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地位)
4、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意义)隋朝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6、6,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7、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8、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历称“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9、我国历的女皇帝是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才。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任命姚崇为相)
11、唐朝饮茶风俗流行,唐朝陶瓷业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1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13、唐都长安是当是世界上的城市。长安城内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
14、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15、唐朝科举制度逐步完善,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16、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重要内容。
17、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18、科举制影响:
1.政治上: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上: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读书风气盛行。
3.文化上: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9、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和同为一家”。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20、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文成公主入藏意义)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22、隋唐对外交往特点:交往活跃,与亚、非、欧国家,都有往来。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对外政策:对外开放
23、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华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事件:鉴真东渡。意义:促进中日友好交往。
24、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印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我国新疆的重要典籍。鉴真和玄奘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了中国文化。
25、列举出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答:
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的城市。
③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
④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⑤隋唐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用于战争。
26、唐朝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称“颜筋柳骨”。
27、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彩塑和壁画。
28、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9、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真宗时,和辽签订澶渊之盟,宋给辽岁币,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30、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银川)。宋给西夏岁币,向宋称臣。
31、12世纪初,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后迁都中都)
32、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
33、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郾城大捷),收复许多失地。后被秦桧所杀害。
3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5、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是重要粮仓。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36、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7、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天下冠”。江浙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38、宋朝是我国瓷器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
39、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0、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1、北宋初年,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后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在(民族融合的表现)。对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后来衣饰精美华丽。说明经济发展和奢侈之风盛行。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传开。
42、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43、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44、12,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
45、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抗元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元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政权。
46、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7、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和会通河,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元政府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台湾(琉球)的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
48、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
①汉族人迁到边疆,开发边疆;
②边疆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和江南;
③原先迁到内地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融合一样;
④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
49、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原料:粘土。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50、战国的“司南”,是世界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指南针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1)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也称《老子》由弟子整理)。
(2)思想主张:
①顺应自然;
②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最终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的统治局面,即“文景之治”)
返回目录>>>
篇4: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24分)
1. 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12dm3=( )cm3 4升40毫升=( )升
69秒=( )分 3.85立方米=( )立方分米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 = = =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30( )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 )
5.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如果把它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可以切出( )块。
6.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总长的( ),每份长( )米。
7.42和5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8.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二、判断。(4分)
1.24是倍数,6是因数。 ( )
2. 吨表示1吨的 ,也表示3吨的 。 ( )
3.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4.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 一个长2米、宽2米、高3米木箱平放在地面上,占地面积至少是( )。
A、6平方米 B、6立方米 C、4平方米 D、4立方米
2. 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5
3.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A. 表面积增加,体积不变 B. 表面积减少,体积不变
C. 表面积和体积都增加 D. 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
4. 一只茶杯可以装水( )。
A. 250升 B. 250立方米 C. 250毫升 D. 2500克
5.有一个数,它既是30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这个数是( )。
A.15 B.30 C.60
四、计算(10分)
1、直接写答案
0.32= 13= 43= 83= 0.53=
2、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 = = = =
五、我会思考:(10分)
1. 用0、3、9排成一个三位数,5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
2.48的因数有( ),在这些因数中,
质数有( ), 合数有( ),
奇数有( ), 偶数有( )。
六、我会观察(6分)
上面的图形中,从正面看到 的有( ),从正面看到 的有 ( ),从侧面看到 的有( )
七、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16分)
八、解决问题。(25分)
1.要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2.一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5米,要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屋顶,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4.5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段方钢长40分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这段方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4、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5、五年级同学参加劳动,男同学有54名,女同学有60名。现在把男、女同学混合编组,各组中男生人数相等,女生人数也相等,最多可编为多少组?每组中男、女同学各多少人?
答案
一
1、1/4 3个
2、1 4.04 69/60或23/20 3850
3、9 40 18 10 27 30
4、毫升平方米 升 厘米
5、72
6、1/9 2/9
7、1.2.3 3
8、6 12 8
二、
1、错 2、对 3、错 4、错 5、
三、
1、C 2、B 3、B 4、C 5、B
四、
1、0.09 1 64 512 0.125
2、3 四又四分之三 五又七分之一 十一又八分之一 12
五、
1、5的倍数(三位数而且末尾是0即可) 3的倍数(只要是0 3 9 组成的即可)
2、48的因数(1 2 3 4 6 8 12 16 24 48),在这些因数中,质数有(1 2 3 ),合数有(4 6 8 12 16 24 48),奇数有(1 3 ),偶数有(2 4 6 8 12 16 24 48)
六、
(1 2 7 )(3 4 5)(6 8)
七、
表面积:(8×6+8×5+6×5)×2=236平方厘米
体积:8×6×5=240立方厘米
表面积:7×7×6=294平方厘米 体积:7×7×7=343立方米
八、
1、4分米=0.4米 3分米=0.3米
(2×0.4+2×0.3)×2×12=33.6平方米
2、(8×3.5+6×3.5)×2+8×6=146平方米
146-24.5=121.5平方米
3、5×5×40=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
4、40×25×(16-12)=4000立方厘米
5、54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分成6组,
54÷6=9人 60÷6=10人 每组有男生9人,女生10人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答案]
篇5: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试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
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忽必烈
3、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史
5、唐朝是我国历最繁荣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
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
7、“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
8、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西夏外,还有()
A、辽B、金C、蒙古D、唐朝
9、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笔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0、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
1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
1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的史学著作。以下哪一项内容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B、明朝入股取土
C、汉武帝泒张骞出使西域D、清朝的-
13、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彊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
14、张择端是历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属于()
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花鸟画
二、材料解析题
15、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三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3分)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叫作什么?(1分)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1分)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1分)
(3)材料二中的“武后”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1分)
(4)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1分)
(5)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2分)
(6)跨越时空,回到唐朝,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会怎样统治你的国家。(1分)
16、材料: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什么?(3分)
(2)这“三种东西”再加上东汉发明的什么合称为四大发明?(1分)
(3)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么时期?当时被制成的仪器叫做什么?(2分)如何评价它?(1分)
(4)四大发明由中国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谁的贡献?(1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发明。(1分)
17、材料:“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彊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
请回答:
(1)大元王朝(即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建元时把都城定在了哪里?(1分)
(2)元朝是中国历少有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例子,请问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和时间分别是什么?(2分)
(3)元世祖时开凿漕运和海运,其目的是什么?(1分)其中漕运和海运的起点分别在哪里?(2分)无论漕运还是海运都必须经过哪个地方,最后才能到达终点?(1分)
(4)元朝彊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采用“行省”制度,其中专设宣政院,管辖一个地区,请问宣政院管辖的是哪个地区?(1分)并使该地区成为了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5)元朝时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融合,请问在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什么民族?(1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DBADDDBABDCCDC
二、材料分析题
15、(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科学制;隋炀帝
(2)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
(5)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6)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16、(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造纸术
(3)战国;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4)阿拉伯人;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17、(1)大都
(2)1276,南宋灭亡
(3)为了便于南粮北运;漕运起点:杭州;海运起点:刘家港;直沽
(4)-藏地区
(5)回族
篇6: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6分)
1、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4、《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
5、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言:“___________。”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坚定的人格。(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6、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4分)
7、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媲美(pì) 解剖(pōu) 苍海桑(sāng)田 鞠躬尽瘁(cuì)
B、璀璨(cuī) 诘责(jié) 功亏一篑(kuì) 锲而不舍(qì)
C、胆怯(qiè) 叱咄(chì)千山万壑(hè) 相形见拙(chù)
D、慰藉(jiè) 啮齿(niè) 蓦然回首(mò) 广袤无垠(mào)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招考办的工作人员提醒考生,想报考军事院校、飞行技术、航海技术等专业,近视眼可能成为考生们的“绊脚石”。
B、李鸣不在现场,对这件事的经过完全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问啦。
C、听到有儿童落水,正在海边乘凉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进水里去营救。
D、这是一段语言十分优美的文字,请同学们慢慢品位。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10、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
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11、走进文学名着,沐浴经典阳光。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3分)
(1)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襄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 “▲ ”。
(2)▲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12、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2分)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他想尽可能多地抓一大把,但当他想要拿出手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栗子,又不能拿出手来,只好痛哭流涕。一个行人对他说:“你还是知足一些吧,▲。”
13、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9分)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
诗集名称:《 》
(2)【品诗句】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3)【说古诗】围绕主题,说出相应的一句古诗句(3分)
A、感悟四季
B、品味乡愁
C、话说友谊
(4)【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2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28分)
(一)【诗歌天地】阅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完成后面14-16题。(共6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14、本曲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家。山坡羊是___________。
15、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6、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篇7: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还属于起步阶段,所以学生在注重书面的字词句时,也要注意在生活中说一句话时是否完整,经常有意识的训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给大家带来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每字1分,写话3分,计21分。)
yōu yáng qín láo róng yì
lì shǐ fù ráo sū xǐng
zhǔn bèi chéng qún jié duì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每空1分,计12分。)
蜜( ) 唤( ) 根( )
密( ) 换( ) 跟( )
史( ) 要( ) 坪( )
使( ) 耍( ) 评( )
三、填上恰当的词语。(每空1分,共计6分。)
欢喜的( ) 平坦的( )
( )地观察 ( )的时装
小心地( ) 使劲地(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计12分。)
( )水( )石 一( )不( )
( )花( )艳 ( )回( )地
各( )各( ) ( )嘴( )舌
五、划去( )里错误的读音。(18分)
称赞(chēnɡ chēn) 仍旧(rénɡ rēnɡ ) 脊背(jí jǐ)
喝彩(hè hē) 散步(sàn sǎn) 乐曲(yuè lè)
好奇心(hào hǎo)转身(zhuǎn zhuàn)立即(jí jì)
六、在横线上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8分)
1、星期天 妈妈带我去长城
2、路边的桃花真漂亮啊
3、你喜欢和我一起玩吗
七、照样子写句子。(8分)
例、小鸟在树上歌唱。
可爱的小鸟在树上歌唱。
1、弟弟在写大字。
2、花儿向我们点头。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不满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3分)
2、怎样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 ”在文中画下来。 (3分)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画上“﹏﹏”。(4分)
4、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请写下来。(5分)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悠扬 勤劳 容易 历史 富饶 苏醒
准备 成群结队
(写话略) 每字1分,写话3分,计21分。书写不规范酌情扣分。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答案略。
每词1分,有错字不给分,共12分。
三、填上恰当的词语。 答案略。
每空1分,有错字不给分,共计6分。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答案略 每空1分,共计12分。
五、划去( )里错误的读音。(18分)
答案略 每小题2分,共18分。
六、在横线上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8分)
1、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长城。
2、路边的桃花真漂亮啊!
3、你喜欢和我一起玩吗? (每空2分,共8分。)
七、照样子写句子。(8分) 答案略。
每小题4分,共计8分。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个自然段。
2. “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3.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4.略 1.题3分,
2.题3分
3.题4分
4.题5分
篇8: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期中考试卷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
jiāng yìng zūn yán pān dēng píng zhàng shāo wēi
( ) ( ) ( ) ( ) ( )
wān yán jīng zhàn wéi chí bēn chí kuǎn dài
(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逃难(nán nàn) 拮据(jū jù) 系 (jì xì)绳子
中(zhōng zhòng)彩 画卷(juǎn juàn) 走了一转(zhuǎn zhuàn)
三、我会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6分)
1、这几天老师的工作繁忙,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 )
2、我们对人要真诚,绝不能虚伪。 ( )——( )
3、如果生活中能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 ) ——( )
四、选词填空。(10分)
观赏 欣赏 玩赏
1、我静静地( )着优美的交响乐曲。
2、中外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令人神往的九寨沟,( )那美丽的山水。
3、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幽静 寂静
1、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 )的天上增添了无限生机。
2、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 )。
五、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端:①端正,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项目方面 ④事情的开头 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4、这次成功,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六、修改病句。(6分)
1. 今天的作业差不多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秋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诗句补充完整。(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雨云埋一半山。
八、阅读检测。(19分)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 给加线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2分)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6分)
(1)全世界一致认为。( )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
3. 用“--”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2分)
4. 细读短文,填空。(6分)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3分)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九、习作拓展(30分)
请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说给对方听。注意内容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篇9: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据报道,受8号台风“莫拉克”的严重影响,给温州地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93700000元,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元。
2. 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这个数最高位是( )位。
3. 1个周角= ( )个平角= ( )个直角。
4. 右边( )里最大能填几? ( )×24 < 100 53×( ) < 302
5. 4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6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
6. 要使4□6÷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可填( )。
7. 在下面里填上“>”、“<”或“=”。
36548793654897 2690010000027万
480÷12480÷30 18×50050×180
8. 两个数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则积是( )。
9. 在A÷15=14……B中,余数B最大可取( ),这时被除数A是( )。
10.一本词典需39元,王老师带376元钱,最多能买( )本这样的词典。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
2. 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任何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3. 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4.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5. 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乘以10,除数除以10,商不变。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 下 面 各 数 中 , 一 个 零 也 不 读 的 数 是 ( ) 。
A、1010101010 B、11001100C、11100010
2. 把592965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A、5930 B、5929万 C、5930万
3. 估一估,下面算式中的商最接近9的是( )。
A、434÷51 B、632÷71 C、520÷60
4. 230÷50的余数是( )。
A、3 B、30 C、300
5. 两个完全的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梯形
四、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2分)
60×8= 24×30= 96÷6= 70×12=
0÷32 = 540÷6= 18×50= 420÷70=
39×41≈ 695×71≈ 6294÷71≈ 479÷81≈
五、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共18分)
128×25= 816÷51= 130×70=
2880÷64= 301×36= 230÷15=
六、画一画,填一填。(共8分)
1. 过O点画射线AB的平行线。 2. 用量角器画一个105的角。
再过O点画射线AC的垂线。
3. 右图中,已知∠1=43°, 4. 画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2=( ),∠3=( )。
七、解决下面问题。(每题5分)
1. 黄龙体育馆5号看台有52排,每排有35个座位。这个看台共能坐多少人?
2. 某校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前4个月共节约用电424度。照这样计算,一年(12月)能节约用电多少度?
3. 水果店李大伯带元钱去批发市场买苹果,买了25箱,还剩150元。每箱苹果的批发价是多少元?
4. 陈老师去体育用品店买了12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钱是63元,又买了8个排球用去240元,。陈老师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5. 学校要订购24台电视机和45台电脑,每台电视机需要2100元,每台电脑需要3400元。学校准备了20万元,够不够?
篇10: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上海卷)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4.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5.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峰回路转, , 。(《醉翁亭记》)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诗中“繁霜鬓”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风急”两句描写深秋的景色,形象描摹了秋高气爽的美景。
B.“无边”两句借用落木、江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C.“万里”两句表现作者不顾年老体弱登台作客以寄思乡之苦。
D.“艰难”两句集中写情,表现了忧国伤时,借酒消愁的情景。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T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T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T中。”
9.庄子是 时期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3分)
愿以境内累矣!
1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以神龟来设喻,意在表现自己的高贵气质。
B.庄子以神龟来设喻,意在表现自己的淡泊名利。
C.庄子以神龟来设喻,意在表现自己的逍遥自在。
D.庄子以神龟来设喻,意在表现自己的汪洋恣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摸钟见盗
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为盗者。陈述古①绐②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乃阴③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
【注释】①[陈述古绐曰]陈述古,宋人,时任县令。绐(dài):哄骗。 ②[阴]暗暗地。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莫知为盗者( ) (2)使人迎置(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2分)
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__________
14.“盗”不敢摸钟以至露出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 (3分)
15. 从文中可以看出陈述古是一个__ 的人(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说创新
①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②在创新的过程中,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就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当年,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进行了多次试验都没能成功。当许多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时,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种不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电灯,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③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 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辩证法,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利。
④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因为创新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
⑤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 。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⑥创新是创业者的追求,自信自强是创新者的选择。自信,才能鼓起从头再来的勇气;自强,才能激发上下求索的潜能。自信不是自负,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扬长避短,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逞强,自强者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夺势,不达目的不罢休。
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呼唤创新。
1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不屈不挠 B. 一帆风顺 C.扬长避短 D.审时夺势
17.第②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者讲述爱迪生故事的作用是 (6分)
18. 联系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内补写一句合适的话: (3分)
19. 文章的论点是 (3分)
20.本文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论证论点:(1) ;(2) (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鸟儿远去
①那些五颜六色的鸟儿,至今,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乡。
②读小学那时,鸟真多。春天,当田边的马兰吐出香气,河边的柳趟子绿成一片,不知打哪儿“呼啦”一下子,飞来那么多鸟。枝头、田垄、河边……到处都是。人们给鸟起了好多有趣的名字:黄下颏的叫“黄豆瓣”,绿脑袋的叫“青大头”,长着褐色斑点的叫“花椒籽”,浑身黄白色的叫“麦溜子”,肚皮上红蓝相间的叫“五色蓝颏”……有一种比核桃还小的鸟儿,叫“瞎老叶子”,它仿佛一片绿叶,别看长得小,可飞的速度却极快;个头硕大的,当数“胡霸辣”,其周身青灰,颇似乌鸦,但眼睛又大又红,叫起来粗声大嗓,颇有几分独啸山林的味道。还有一种叫“车伙子”的,来得最晚,谚语说“小满雀来全”,它在“小满”节气之后才出现。它的叫声不会持续几天,随着它的销声匿迹,鸟们就都飞走了。听母亲说,它是上苍派来赶鸟的“伙计”,所以叫它“车伙子”。
③真舍不得鸟们飞去,便寻思着,逮几只养着,天天瞧看,那该多惬意!见别人家的孩子用“扣网”扣住一只“五色蓝颏”,心里直痒痒。母亲最懂我的心思,但她的话特严厉。“你逮住了鸟,就要了它的命!”她一边纳着鞋底儿,一边说 “越是好看的鸟,越难侍候,它们都是吃软食儿的,你拿什么喂它?”妈说的软食儿,就是虫子。我说:“我去给它找,秫秸棒里不就有‘酱杆儿虫’吗?”她摇了摇头,嘴里喃喃着:“哪有那么多酱杆虫啊!”
④晚上,她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一颗星星,顶着一条命。大星星,是人的;小星星,是鸟的。鸟,和人一样,一辈子,只有一条命。”说罢,她的话音陡然变得沉沉的:“谁把鸟祸害死了,他顶的那颗星星就灭了,还会让他妈顶的那颗星星,也落下来!”我信以为真,深怕母亲顶的那颗星,因我而坠落。于是,在无奈中,决然断了逮鸟的念想。
⑤母亲终归知道我稀罕鸟,想和鸟亲近,就出了个主意:让我把一些胖胖的“酱杆虫儿”摆在一块半干的黄泥上,再用泥箍住它们,只露出脑袋和后半截白胖胖的身子,作为诱饵,把鸟儿们招来。清晨,我顶着露水,把那沾着“酱杆虫儿”的黄泥放到鸟们爱去的柳趟子边上。然后,嘴里吹着口哨,到周围去遛鸟。果然,有那么多鸟朝我放泥的地方飞来了,蹦去了。我深怕惊动它们,急忙趴在草棵里,观瞧着……哎呀,足有几十只啊!我听到了自己因为激动而加剧的心跳声。近了,近了……蹦在前面的是“麦溜子”,接着,是两只“花椒籽”,紧跟其后的是一群“五色蓝颏”,它们终于发现了我为它们准备的“嚼果”,开始啄食。我定神望着,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虽然,我没有逮到鸟,但我把鸟最爱吃的东西,送到了它们的嘴边。就这样,母亲让我过了一把瘾。
⑥到了冬天,北方的雪特大。鸟儿觅食总是容易上逮鸟人的当。逮鸟人会把捕到的满满一大笼子鸟卖给炸鸟人,变成串在铁丝上炸得焦黄的“铁鸟肉串”。 母亲牵着我的手上街赶集时,每每看到那叫卖“铁鸟肉串”的,都会带我匆匆离开,不让我多瞧一眼。那一刻,她的脸上,透出愠色和无奈。
⑦一天早晨,我见母亲将一双新棉鞋用包袱皮裹好,递给了父亲。我知道,这双鞋,是母亲整整熬了两宿才做成的。父亲望了望母亲,啥也没说,拿上鞋,赶集去了。傍晚,只见他拎着一笼子鸟儿回来了。原来他用卖鞋的钱,买回了笼子里的三十多只鸟。我很奇怪:母亲为啥让父亲买回一笼子鸟呢?她笑着对我说:“快去抓把粟籽儿,喂喂这些雀儿吧,等它们吃饱了,好放生。”我这才明白,母亲让爹买鸟,是为了救它们的命!
⑧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可依稀就在眼前。
⑨去年春天,我回故乡,想再寻那些鸟儿们的踪迹,可上哪儿去寻呢?阜丰山和山下的林子,已被夷为平地,建起了巍峨的发电厂。镇外的树趟子、小河,都已荡然无存,变成了民居。“黄豆瓣”、“青大头”、“麦溜子”、“五色蓝颏”……都已绝迹,它们只能成为我梦中的精灵了!
21.在第③段的 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_ __(2分)
A. ,(逗号) B. ;(分号) C. 。(句号) D. :(冒号)
22.第②段说“车伙子”“是上苍派来赶鸟的‘伙计’”,理由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23.第③、④段中“母亲”说了这么多话的目的是 ,从中体现出母亲不仅是一个 的人,而且是一个 的人。(9分)
24.如果将第⑤段画线内容改为“近了,近了……鸟儿终于发现了我为它们准备的‘嚼果’,开始啄食”,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 (5分)
25.对文章最后一段含义理解正确的是(3分)
A.抒发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B.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表达了作者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谴责。
D.表达了作者对新兴工业蓬勃发簪的欣喜。
26.请将⑥⑦两段的内容缩写成80字左右的文字。(8分)
三、写 作(60分)
27.题目: 告诉我
要求:(1)在横线内填入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出现人名、校名等个人信息。
篇11:学年度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学年度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翡翠山湖小学春季期中考试
一年级语文试卷
学校 班别 姓名考号_____________
一、拼一拼,写一写。(12分)
hé píng huā duǒ yǐ hòu zhǔ yì
yǔ wényuǎn fāng lián mánggèng jiā
tóng yì guāng míng zhuān xīn fēi jī
二、选字填空:(5分)
同 童 往 网 还 黄 蚂 吗 河 荷
( )学来( ) ( )叶 好( ) ( )叶
儿( )结( ) ( )书 ( )蚁 ( )水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6分)
1、小猴子长(zhǎnɡ chánɡ)着一条长长(zhǎnɡ chánɡ)的尾巴。
2、望着(zháo zhe)窗外的大雨,奶奶心里很着(zháo zhe)急。
3、听音乐(lè yuè)是一件快乐(lè yuè)的事。
四、写出下面的反义词。(5分)
chǒu
晚——(早 ) 假——( ) 丑——( )
收——( ) 阴——( ) 哭——( )
五、我会照样子写。(13分)
1、例:游来游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2、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____正____________呢!
3、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____一边_________一边_________。
六、我会连。(10分)
淘气的 楼房 |洗 笑话
高大的 阳光 |说 衣服
温暖的 小猫 |拿 尾巴
美丽的 球赛 |睡 拖鞋
精彩的 花朵 |借 午觉
七、默写古诗。(8分)
所 见春 晓
牧( )骑( )( ), ( )眠( ) 觉 晓,
歌( )振( ) 樾。 ( )( )闻啼( )。
( ) 欲 捕 鸣 蝉, 夜( )( )( )( ),
忽然( )( )( )。 ( )落( )( )( )。
八、选词填空。(4分)
1、呀 吗 吧 呢
(1)、你吃饭了( )?
(2)、下雨了,你快回家( )!
(3)、今天,你怎么有空出来( )?
(4)、妈妈正忙着做饭( )!
九、读一读,照样子填一填。(14分)
天空很蓝很蓝。植物园很很( )。
( )很( )很()。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每空2分)西瓜那么( ),那么( )。
( )那么( ),那么( )。
十、阅读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 大家快来种树,大家快来种花。
1、这首儿歌有( )句话。
2、这首儿歌描写了( )的美丽景色。 (什么时候)
3根据儿歌的内容连线。
吹绿了 青蛙
春风吹红了 柳树
吹来了 桃花
吹醒了 燕子
十一、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括号里写上序号。(4分)
()忽然,他看见一个小孩子跌到了。
()小孩子说:“谢谢你,哥哥。”
()有一天,小明去上学,走在马路上。
()小明连忙跑过去,把小孩子扶起来。
十二、看图写话。(10分)
[写作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他们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和平、花朵、以后、主意
语文、远方、连忙、干净
同意、光明、专心、飞机
二、同学 来往 黄叶 好吗 荷叶
儿童 结网 还书 蚂蚁 河水
三、zhǎnɡ chánɡ
zhe zháo
yuè lè
四、早 真 美
放 阳 笑
五、走来走去 看来看去 跑来跑去 游来游去
我正忙着写作业呢!
我一边看书一边写字。
六、淘气的 楼房 |洗 笑话
高大的 阳光 |说 衣服
温暖的 小猫 |拿 尾巴
美丽的 球赛 |睡 拖鞋
精彩的 花朵 |借 午觉
七、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八、吗 吧 呀 呢
九、植物园很大很大。
小路很长很长。
西瓜那么大,那么圆。
天那么高,那么蓝。
十、2
春天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
吹醒了青蛙
十一、2、4、1、3
十二、略
om
篇12: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1:我最难忘的人是
这个人是谁,使你难忘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一件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标点正确。
2: 四年的学校生活,你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情,有愉快的,有不高兴的,有感到委屈的,有……,选择一件你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题目自拟。
【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2.四年级期中考试卷
3.期中考试卷
6.期中考试卷总结
7.五年级期中考试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