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
“芝士柚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
一、文学常识
1、《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
3、《未有天才之前》作者:鲁迅。选自《鲁迅全集》。最初发表在19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刊》第一期。
4、《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选自《闻一多全集》
5、《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自《文人画像-名人笔下的名人》,作者:梁实秋,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散文集有《雅舍小品》、《秋室杂文》等,译作有《莎士比亚戏剧全集》37卷。
6、《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也称《春秋左氏转》,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记事详备,文辞优美的编年体史书,以鲁国的十二公系年,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
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简称《国策》,属国别体史书,全书分西周、东周等十二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也称《短长书》。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为孟轲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
宋词四首:
《渔家傲》
《浣溪沙》
《水调歌头》
《诉衷情》
10、宋诗四首:
《登飞来峰》
《游山西村》
《观书有感》
《过零丁洋》
二、名著:
1、《左传》《也称《春秋左氏转》,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记事详备,文辞优美的编年体史书,以鲁国的十二公系年,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左传》善于以简洁的笔墨记述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善于对话描写;又善于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人物的动作细节和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2、《战国策》简称《国策》,属国别体史书,全书分西周、东周等十二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也称《短长书》。
3、《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写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三、解释下列成语:
无足轻重: 融会贯通:
辨伪去妄: 顺理成章:
举足轻重: 缠绵悱恻:
信马由缰: 动人心弦:
随心所欲: 惟妙惟肖:
拾级而上: 绚丽夺目:
厚德载物: 不能自已:
断章取义: 心无旁骛:
废寝忘食: 怨天尤人:
感叹唏嘘: 无济于事:
挑拨离间: 坚苦卓绝:
望梅止渴: 自强不息:
淋漓尽致: 豁然开朗:
四、理解性默写:
《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3、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4、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5、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6、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 7、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 8、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 9、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3、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 4、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是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4、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其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5、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渔家傲》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思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出塞外景象和渴望还家心情的语句时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出塞外特殊景象,战争尚未结束的语句是:4、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出作者思念故土,感叹有家难回,不觉潸然泪下的语句是:《水调歌头》1、苏轼《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他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而依恋人间的句子是 :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抒发了自己矛盾心情的语句是: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指出世上没有完美的事,安慰自己的语句是: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此事”指的是: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浣溪沙》
1、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中被后人誉为千古名句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次中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有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之一的词句是
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山西村》: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 。
《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且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 。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达到新的境界的诗句是: , 。
语言连贯题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 。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运送物资; 。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让节日充满温情与感动,让雪灾中的中国祥和温暖。A.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B.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C.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D.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3、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 ; 在耕耘的时候,你储蓄了 ; 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 ; 在微笑的时候,你储蓄了 。A.一个希望 一片风景 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B.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C.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D.一个希望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快乐六、成语运用
1、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 有趣的文艺节目。B 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公园里到处是游玩的人,天黑了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C 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D 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事半功倍。2、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说:非典疫苗在最近几个月内问世是不言而喻的。B 6月1日,三峡工程下闸蓄水了,人们通过电视转播目睹了这一前所未有的壮观。C 他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D 走进书店,各种各样的中考辅导资料令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3、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D 谈起互利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李烨
篇2: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篇3: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篇4: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4:化学酸碱盐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十、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篇5: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CaCO3+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C2H5OH+O2—
甲醇燃烧CH3OH+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可燃性H2+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O2—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O2—(氧气充足)C+O2—(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H2+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①与水反应:CO2+H2O—(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
①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CO2+Ca(OH)2—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CaO[CaCO3]只能煅烧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CaCO3+HCl—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
[(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2.中考复习资料
5.中考作文复习资料
6.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7.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8.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9.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