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高考>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

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

2022-05-27 22:47: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玻璃碎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

篇1: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

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

6月14日,就要开始估分填报提前批本科志愿和自主招生志愿了;6月28日至7月2日,考生在知分、知线、知位后网上填报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和高职(专职)院校志愿。志愿如何填报,成为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也最为纠结的问题。选城市还是选学校,选学校还是选专业,选兴趣还是选热门,依然是考生及家长反复掂量的症结所在;而填报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将考分发挥到极致,也让考生及家长绞尽脑汁。

现状:当年填报志愿有点盲目

“曾经有一份合适的专业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好好珍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说‘高考志愿一定要好好填’。”过来人的感叹,对还未填报志愿的高考生们是个提醒,好好填报高考志愿,填的是志愿,变的或许就是人生。

一位工作了10多年的学生,向他的老师感慨:“当初觉得公安专业名声好听,还放弃本科不读非要读专科。要是听您的指导学医就好了,医生一技在手,职业稳定,收入又高。我现在很羡慕那些在大医院都成了专家的同学。”

有着34年教龄、曾连续八届担任高三班主任的南昌县莲塘一中校长胡金金说,现在学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有这样一些不可取的倾向:选学校、选区域、选热门,紧盯“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的高校,以及一些目前看来热门的专业,而不能客观分析个人实际情况、特点、兴趣及将来的工作爱好等。胡校长说,我们学校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农村,填报专业更应该为将来的工作考虑,务实一些,为就业打好基础。现在学生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不愿学技术,都愿去学热门的计算机、财会或管理等,真正沉下心来学工、学农、学医的不多。

“报考热门专业将来好就业”,是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选报时的参考标准。而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热门专业:如1977年恢复高考时,在孩子们都想当科学家的年代里,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也都很吃香;上世纪80年代,“管理”成了新宠;上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专业被热捧,录取分数屡创新高,同时,最受青睐的专业还有网络与计算机、经济、法律等;前几年,房地产火爆,土木工程等专业也很“火”。

但热门专业人才很快就过剩,供过于求的市场形势逼得他们转行,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学财会的小林,阴差阳错到了新闻单位工作,平常的工作用不上专业知识,最多在签订广告业务时派上点用场;而新闻专业毕业的小朱,通过努力考上了司法系统的公务员,在某监狱当警察,工作稳定但感觉单调,他自嘲“被判了无期徒刑”。

建议: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专业

对多数刚从题海中爬出来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在社会认识还是人生规划方面都没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与认识,此时,决定自己今后可能从事的行业并不容易。为了在填报志愿前给考生更多的建议,记者联系了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招生与就业处的老师,请他们进行指导。

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的老师认为,各个专业本身不分好坏。中国有句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建议考生在报考志愿时,要考虑自己本人的性格特点、志趣、特长、就业取向等,在了解相关专业的详细情况基础上再作选择,热门和冷门在一定条件、一定阶段内是会相互转化的,所以不要盲目去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专业,有兴趣的专业才是你的“热门”专业。有的考生及家长可能对各专业情况不是很了解,可以通过各高校的网页进行相关的查询。而且,有的学校也允许学生入校后在一定条件下选择转专业或是辅修第二专业(如南昌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对这方面的情况也可作些了解。东华理工大学出台了新生优先选专业实施办法,录取的一志愿考生,总分高于生源省(市、区)重点线,入学报到时,可任选专业一次;一志愿报考该校的江西籍考生,总分高于该校投档线20分以上,确保第一专业录取。

专家建议,专业志愿要慎重填报。由于实行平行志愿,各校进档的考生分数呈扁平化现象,考分扎堆现象非常突出。而考分差距无法拉开,专业拼杀则在所难免,最后吃亏的就是低分段考生,一旦这些考生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就只能退档。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一旦退档,就只能在未录满的高校中重新补填院校志愿,对考生的影响很大。所以考生一定要慎重填报专业志愿,5个专业志愿原则上要填满,要防止因只选报热门专业,造成专业“撞车”。

在专业志愿填写过程中,对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要慎重填写。一般来说,要提高录取的几率,选择“冲一冲”的院校应填报相对“冷门”的专业;选择“稳一稳”的院校则可以填报自己更为中意的专业;选择“保一保”和“垫一垫”的院校则要考虑服从专业调剂,因为踩线投档的'考生往往不一定能录取到自己填报的专业,如不服从调剂,则就会面临退档的问题。

胡金金校长提醒考生,在选择时不能道听途说,一定要考虑全面,理性分析学校和专业,同时以自身的兴趣为准进行决断。

策略:平行志愿科学填报

今年是我省推行平行志愿填报的第四个年头,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的院校选择空间,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减少了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的“撞车”现象。同时,实行平行志愿,能够做到在充分尊重考生志愿的基础上,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增加了招生录取的公平性。

在全国11个省份以二本分数线录取考生的江西科技学院,以特色办学和高就业率在我省县级中学师生中有很高的认同感和知名度。该学院董事长于果建议考生要阶梯式填报,不要踏空。“A志愿冲一冲、B志愿稳一稳、C志愿保一保、D志愿垫一垫”,是平行志愿科学填报的经验之谈。A志愿可以冲一冲,选择稍高于自己定位的高校,也是自己最想上的高校;B志愿应是稳一稳,填报自己定位的高校;C志愿要保一保,就是根据自己的分数填报后基本能确保上线的高校;D志愿要垫一垫,就是填上一个垫底的高校,主要是防止刚分数上线不多的考生“踏空”,接近分数线的考生要争取上该批次的高校,确保能够顺利投档。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的专家建议,科学填报平行志愿应把握以下五个原则:

把握“有效落差”原则。平行志愿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增加了考生选择院校的空间,往往一次可以选择四所院校,但考生在填报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这四个选择,不能一味盲目追求知名院校、热门院校。

把握“适度博弈”原则。在平行志愿的四所院校中,可以选一所往年录取线比自己高10-20分的院校进行适度博弈,追求一种大家可能在认识上出现的盲区。

把握“选择适中”原则。实行平行志愿切实减少了高考录取“撞车”现象,但并不代表没有“撞车”现象。所以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还是要具备一些应有的风险意识,在四个平行志愿中选择两所和自己考分相适应的院校进行填报,以提高自己志愿的有效性。

把握“保底录取”原则。在四个院校志愿填报中,一定要有一所确保录取到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院校。

把握“专业梯度”原则。实行了平行志愿之后,所有录取院校的分数级差出现“扁平”现象,专业“撞车”成了考生是否录取的很大风险,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已成为院校退档的一个最主要理由。所以,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在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最低要求的情况下,一定要掌握专业梯度,服从专业调剂。

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处的老师鼓励和建议考生报考本省高校,江西本省的高校近年来发展的态势很好,有的学校在全国招生的分数也很高,而且也有一些特色班,对学生成长成才会有更多的扶持措施。(如南昌大学,本身是211工程院校,而且有10个特色班针对性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江西考生没必要舍近求远。仅高出一本线30分以内的考生建议至少有一个志愿报考本省院校,因本省院校在本省计划较多,录取的几率比较大。

本报记者周友珍

篇2: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特别关心填报志愿,有些家长希望小孩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小孩报某类专业,也有些家长会尊重小孩的意愿,填报他们自己喜欢的专业!现在大学所设专业都是根据国家行业所设,每一个专业都是国家需要的,填报志愿要尊重考生的意愿,让他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他自己喜欢的工作,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因此,我认为:考生喜欢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

根据我去年的经验,填报志愿时应做好下面几点:

一、准确掌握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在本省的排名情况。分为前20名、前60名、前100名、前150名和前200名,如果考生的成绩在全省排名前20名,可以填报最好的大学和最热闹门的专业;前60名考生可能会达到北大、清华的分数线,但想进热门的专业可能比较难,这种成绩保专业是第一,因此,可以填报比北大、清华排名次一些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大学;排名在100名以后的考生,不要把北京、上海做为首选,如果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填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学,进不了著名大学,以填报其它城市的重点大学为佳。

二、根据考生的喜欢选一个好的城市。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四年,可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个城市有它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城市就是选择不同的收获。

三、根据考生的喜欢选择一所大学:中国有211工程大学,其中北京有26所,江苏11所,上海9所;958工程大学,共38所,北京有8所;教育部直属大学,有73所,有些大学虽然是重点大学,但在全国排名到140几名,有些大学虽然不是重点大学,但它某些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的,不同的大学有它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选择一所好的大学也是选择不同的人生。

四、根据考生的喜欢选择一个好的专业。选择专业比选择大学更加重要。(一)、专业一定是考生喜欢的专业。如果自己不喜欢再好的专业也没有用,自己喜欢的专业就是不太热门,他喜欢了,就会钻进去,就会在这个行业成会领军式专家。(二)、专业一定是国家的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是每所大学都有,有些省才有一到二个国家重点学科,有些重点大学都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一定要查清!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专业,老师大多是这个专业的国家首席专家或教授,将来考研、出国的比例高于其它专业。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查看这个专业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

五、根据高校录取情况填报志愿。09年某所大学在某省的录取分数是多少,如某个专业09年录取的考生是第40到第60名,如果你喜欢这个专业,你的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名刚好是40名到60名之间,你就可以填报这所大学的这个专业,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

六、一定要参加高校招生见面会。每个省都要举办一到二场高校招生见面会,考生一定要直接与招生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如果你喜欢某所大学,你就与招生人员进行交流,根据自己的排名情况,能不能填报某所大学,如果能得到肯定答复,留下你的祥细情况,一定要留下你的联系电话,方便今后联系,09年我带女儿参加高考招生见面会后,北京、南京、武汉、广州等几所重点大学都有电话联系,高考招生见面会让你近距离了解大学的招生情况。

七、一定要经常与招生人员或大学招生办保持电话联系。高考招生见面会,每一所大学的招生工作人员,也在密密联系优秀考生,他们也想招生到最好的考生,因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掌握到考生想报的这个专业,有多少考生有意愿报考这个专业,如果考生的高考排名比其他考生的排名还要低,而且这个专业只招生一人,他的排名又在你的前名,你就要考虑换专业或换大学,否则就有可能落选。

现在各省都有考生的排名情况,又是平行志愿,落选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想进好的大学和好的专业,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慎重对待填报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篇3:高考怎么填报志愿

【基本理念】

符合兴趣的专业+适合的大学=合理的志愿

大学学科分类

根据大学专业库,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性格爱好的专业。

根据大学的相应选择的专业好坏,地区发展水平等挑选合适的大学。

填写5个志愿大学,6个相应的专业,确保志愿填写合理,分数区间合适,稳妥为上。

【基本步骤】

认识自己选择专业选择大学模拟填写志愿正式填写志愿等待录取结果

【填写志愿常识】

通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来找到合适的专业,专业无冷热,只有合不合适,现在的热门在四年之后可能就是冷门专业,相反冷门也会变热门,只要自己喜欢就是一个好专业,学好一个专业是不容易的,很多专业看似简单,实则深奥。以后你读大学以后就会知道的。

好大学与坏大学最大的区别的教授的水平,其次的学校设施水平。

好的大学你遇见优秀的教授几率更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遇见一位好教授是一种幸福。

当然,好的大学的硬件设施水平当然比一般大学好。

志愿填写你需要填写五个大学以及与之相应的六个专业。总共30种选择,30种命运。

通过对专业的了解,选择10个左右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已经10个左右与之合适的大学。(不限定10个,如果找不到那么多,专业也可以6个,大学也可以6个左右)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大学专业设置不同,比如如果你喜欢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财政学,财务管理学,工商管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

可是你所选择的大学有可能并没有以上六种专业,有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专业,这是你就要慎重选择了,或者要重新选择大学。

还有同一大学的不同专业有不同专业分数线不同,热门专业录取分数肯定偏高,冷门专业反之。

所以你有一定机会去一个超出自己期望的大学读一个自己喜欢的冷门专业。

这种志愿大学与专业选择一般选择一个足矣。

@邹鹏:同一个专业不同大学也可能差别很大,有些学校的经济学就和金融学差不多(上的课差不多),最好还是确定学校具体去了解那个学校的那个专业,能联系到学长学姐最好了。

切记,专业比一切都重要!

再好的大学读一个不理想的专业结果都是令人失望的。

当然,你可以通过调换专业,或者副修第二专业,甚至跨专业考研究生来弥补自己的遗憾。

但是这些弥补远远比不上一个当初理想的专业。你要为了弥补遗憾付出太多的汗水与努力。

关于调剂专业,你觉得合适就选择调剂吧。调剂专业的结果一般都是冷门专业,比如俄语,德语,哲学,历史之类的。

调剂有风险,填写需谨慎。

如果你的专业填写适当,轮不到你的命运被调剂的。

就我来说,我就是被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的。

【常见问题解答】

Q:是先选大学还是先选专业?

A: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而不同。

一般建议先选可靠的专业,再去挑选合适的大学。

Q: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怎么选择?

A:综合性大学的优点是专业齐全,你可以在学校认识到更加丰富的世界。但是综合性大学的专业有好有坏,有冷有热

专业性大学的优点显而易见是专业的强势,特别是看重毕业学校的法律类,财经类大学。缺点就是综合性大学的优点。

如果你的成绩优异,建议选择综合性大学的优异专业,你会发现更大的世界。

如果你的成绩一般,建议选择专业性大学的强势专业,你会得到更好的专业教学。

没有什么事是一定,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没有什么绝对的选择标准,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大学就行了。

Q: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怎么选择?

A:雍容大气的北京,繁华现代的上海,璀璨多彩的广州。

北上广的流光溢彩让很多学子无限向往,与之相比二线城市显得落后了。

不过如果是外地学生考北上广的大学,你所需要的成绩比那些本地学生高得多,

如果成绩优异,建议选择到一线城市去,你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动,城市的活力,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认识参差多态的人。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罗素

但是如果成绩没有那么合适,为了去北上广,宁愿上一所不怎么滴的大学,是万万不可滴。

一线城市固然繁华,二线城市也有自己的韵味十足啊!

清新雅致的杭州,精致小巧的苏州,古朴雄厚的南京,天府之国的成都,等等都各有自己的风韵。

选择一座喜欢的二线城市读一个喜欢的大学的喜欢专业是一种幸福。

篇4:关于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1、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

志愿的填报,很少人专门去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一般都把其视为第三或第四考虑因素。可是,一个学校的地理位置,影响着人们未来的就业,甚至影响着对未来人脉的编织。

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读了小学,读了中学,会或多或少出现“审美疲劳”,总想飞出去看一看,感受一下不同的世界。出去看一看是可以的,只是要选对了地方。一览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大家,学校的选择要慎重考虑南方与北方之别、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别,在填志愿之前,最好去学校看看,考查一下学校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与周边经济情况。

2、选择自己能上的学校

在选择院校时,首先要查找自己分数段内的相关高校,找出具体的招生计划、录取原则和过去几年的学校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录取分数线。

高分数段:

二志愿一定要有梯度

高分数段考生是最容易填报志愿的,一旦出现失误,也是损失最大的。

一览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提醒这部分考生,填报志愿不能盲目拔高。高分考生一志愿可以考虑填报录取分数相对较高、综合实力相对较强、学校驻地比较理想的高校。但二志愿要有一定梯度,一般应该填报一志愿人数不满计划的高校。一志愿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高校,一般不再招收二志愿考生。

中分数段:

别盲目追求热门

分数线不高不低的考生普遍有拔高心理,很容易出现失误。这部分考生,可以根据本人成绩选择录取分数线相对适中的高校,特别是要考虑地域等综合因素,不要去挤热门城市和热门高校。一般来说,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高校和同档次其他地域的高校比起来,录取分数线偏高,考生容易扎堆。

低分数段:

选择一所冷门学校

低分段考生最难选择志愿。专家建议,刚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应尽量选择那些往年一志愿招生计划不满或者刚刚超过招生计划、实际录取线略高于最低分数线的高校,以便增加录取机会。同时,要重视下一批次的志愿填报。

踩线生:

选准可以“捡漏”

对于刚达到本一线或超出本一线不多的考生来说,选准高校第一志愿命中相当重要。人力资源专家提醒说,从近些年本科一批一志愿投档情况来看,每年都会有高校一志愿投档不满,有的偏远地区的高校每年都不满,考生如果第一志愿选择了这样的高校,只要成绩能达到本科一批线又服从专业调剂的话,就一定会被高校录取。考生可以找出此类院校,分析投档不满的规律,选择把握大的学校进行报考。

3、选择这个学校的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对于每一名考生而言,考上一所好的高校如同获得一张闪亮的“名片”。然而真正决定考生职业发展方向的,还是所就读的专业。对于大部分的考生而言,要在数百个形形色色的专业名录中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且毕业后又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专业,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现状:

①一项调查显示,80%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了解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以及有多少职业类型等,很多学生的想法是上大学再说。

②在现实中,高考选报志愿由于对专业和职业缺乏了解,不少孩子和家长主要考虑录取因素,而对孩子的性格、兴趣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孩子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是一部分大学生不爱读书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就业难和学非所用的直接原因。

③选专业更多还是家长在考虑,很多家长一味追求热门专业。

④高达52%的被调查者(大学生)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关于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篇5:高考志愿填报

俗话说高考志愿填报是“七分考,三分报”,孩子们寒窗挣来的辛苦分,怎样最大化的充分利用,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细节,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结合自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运用。

一、拉开梯度,冷热搭配,服从调剂,兼顾地域。

“拉开梯度”指的是填报的每批次的学校,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最好拉开梯度。

“冷热搭配”是指学校里面的专业既要有热门,也要有冷门,冷热一定要搭配。

“服从调剂”,在专业最后一栏有一个是否服从调剂,建议写上“服从”,以防分数已经够了学校提档线,但是够不着专业的录取线,最后进得了学校的“大门”却进不了专业的“小门”,反而被退档,导致掉档或落榜。

“兼顾地域”,地域性不一样的高校,分数也不一样,整个志愿体系有梯度,录取时风险会大大降低。

二、4个字:冲、稳、保、垫。

在这里我还是提前要强调一下,你的孩子倒底有没有专业的倾向,还是什么专业都无所谓。如果什么专业都无所谓那倒好报了。那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方法来报了。 具体来说就是,可以根据高考成绩直接对照预测的学校投档线再设上10分左右的级差填报就行了,这四个字特别适用于平行志愿当中几个平行学校的关 系。五个学校,第一个A学校就可以冲一冲,比如高考分数是620分,就可以报630-640分的学校;B学校可以比A学校稍低一点的,报620-630分 的学校;C学校就要稳一稳,620分就要报610-620分的学校;D学校适当可以比C学校的水平降一降,可以报比600-610分的学校;E学校是垫底 的,可以降到报个600分以下的学校,以确保有学上。注意的是专业调剂处一定要选服从,还要看看冲的学校是否承诺服从调剂不退档。

上述的只是一种安排方法,还可以按冲-稳-稳-保-垫,或冲-稳-保-保-垫等。总之是在基本的原则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掌握安排。

不用非要照搬上面的分差,如果报考水平较高,预测的学校提档分比较准确,可以分差小些。反之,分差则大些。比如你预测的某学校的提档线是620 分,而实际提档线是630分,那么你按“稳”原则报的学校变成了“冲”的学校,如果实际提档线是610分,那么这个学校又成了保的学校。极端情况下如果这 五所学校的实际提档分你预测的都不准、都超过了你的高考分数,那么你就掉档了。

专业选择

第一种方法:按性格选专业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性格外向的,爱说、想说、敢说,这种孩子适合报政、经、管等所谓的社会学科;

一类是性格内向的,不爱说,不想说,不敢说,这种孩子适合学文、史、哲这些研究性的;

一类是动手能力特别强,爱动、好动,这种孩子擅长学工科;

还有一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建议学理科。

家长可以对照着看一下自己的孩子特别突出的是哪一项或者哪两项,根据这个和孩子的兴趣爱好圈定孩子报的专业,这是一种参考方法。

第二种方法:按排除法选专业

我国高校现行有12个学科门类,它们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

首先让孩子确定是学哪一个大类,大多数孩子还是比较好选的。当选好了大类后,再把大门类下的学科列出来,让孩子选。如果不好选,可以采用排除法,把不喜欢的排除。 当然,家长得找各专业的相关知识给孩子,供孩子参考,不能不了解而随意的选取。名专业相关知识需要了解的内容大致包括5个方面:

1、了解专业内涵

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四百多个。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 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

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

每个学校对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实习要求都有变化。因为每个高校都是面向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办学。同样的是计算机,有的是偏重网络方面,有的是侧重商务方面,有的是侧重技术的开发,有的是侧重市场运作,有的是侧重硬件,有的是侧重软件。 因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要了解专业内涵,不要想当然、望文生义,导致以后后悔、痛苦。了解专业内涵可查阅高校的招生章程,也可以看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2、了解课程设置

根据孩子学习成绩和能力定专业,不少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与高中那些课程关联很大的。如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和化学关联很大的;土木工程与物理的力学关联最大;电气工程与物理的电气课程关联最大等等。搜集这些内容是为了避免孩子将来上的专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课程。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老家有位女孩,学的是土木工程,结果在毕业时,就是因为《结构力学》这门课程没通过,没能及时拿到毕业证,影响到了找工作。后来我问她,不知道土木工程都学什么课程吗 ?她说不知道,只是听说这个专业比较热门才报的,可谁知上了大学,光是力学课程就有四五门,而她中学最讨厌物理了,所以大学期间学的非常艰难。希望大家引以为戒。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很容易找到各专业需要学的课程,只需要家长稍微费些功夫就行了。

除了看课程还可以看看专业学习的年限,一般的是四年,有的专业需要5年或更多,如医学、建筑学等。建筑学,有的学校要求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有的学校是按大类招生的,以后再细分专业,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

3、专业的就业方向 志愿填报的专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第一步选择。大学学习几年,一般毕业后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学以致用,是很多人希望的。但如今有不少大学毕业后转行的现象,有的就是因为对专业了解不够造成的。所以报前应该详细了解所报专业以后可从事的工作,就业都在什么类型的单位等,选择孩子喜欢的专业,清楚将来的就业方向,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4、专业的就业形势等情况

专业的就业形势会怎样,前景如何?可以先了解所报考院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这些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和途径去了解。

当然热和冷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用回顾法再根据社会需求、政策变化等来前瞻预估。

5、本专业将来有无读研的必要 现在有的专业本科一般就够了,但有的专业本科就业很难,需要读研甚至读博,如理学的大多数专业,还有生物工程等,需要继续深造,要不不好就业或就业的单位较差。

第三种方法 看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其它因素等选专业

1、根据孩子兴趣、爱好 志向等选专业,可以用职业测评,看看以后适合干什么,要知道自己大学毕业以后的去向。是考研?是出国?还是要就业?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别盲目跟风,追求热门。

2、还要考虑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 考生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参照教育部和卫生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自己的体检结果填报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就读的专业,要谨慎填报。 3、家庭经济条件 就是看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这也是填报志愿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的专业学习年限时间长,有的专业需要资料、材料等,花费比较多;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收费比较高,还有中外合办的学校,收费也高,家境较困难家庭需全面考虑后填报。

4、家长的人脉关系 也就是此专业可不可以为孩子将来就业提供渠道支持有个保障。

[高考志愿填报]

篇6:高考志愿填报

从今年起,我省开始实行知分填志愿的报考方式。只有对志愿填报方式和各种政策理解透彻后,再了解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志愿填报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专家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拉开梯度避免扎堆

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易出现志愿扎堆现象。志愿扎堆的院校一般投档分数线就会相应较高,考生容易落选。因此考生应面向全国高校甚至面向那些被认为条件较艰苦、地区较偏僻的院校,面向人们不很熟悉的院校和专业,综合平衡,通盘考虑。切不可将眼光只盯着北上广等大城市,或者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

要重点填好第一志愿,兼顾第二志愿。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的院校时,必须认真分析拟报考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填报往年录取分数比自己的高考分数略低的院校,最好服从专业调剂,这样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相对比较稳妥。而如果想保证专业,所报的院校层次就要稍微降一点,以达到上心仪专业的愿望。报考第二志愿时,考生最好选择那些往年录取分数比第一志愿院校录取分数低并且往年招收过第二志愿考生的院校。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合理拉开梯度,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也会相应降低。

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好专业比学校名气更重要,专业的选择往往决定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方向。不同专业毕业生求职的难度和就业的质量都存在很大差异,甚至从事同一职业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薪资都有差距,因此,在选专业时一定要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考虑、选择适合的,并同时参考就业信息,选择就业前景好的,并且注意在填报时拉开梯度。但是不能一味把未来收入作为决定专业选择的唯一因素,考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客观、理智地选择专业。

尝试外埠本省兜底

对于高分考生,各省都制定了一定的保护政策,若第一志愿没录取到,原则上会要求第二志愿的高校要录取该考生。就算该校第一志愿已录满,仍会要求它拿出名额解决该高分考生的录取,除非是考生填报的志愿只有一个或者填报不合理,学校和专业间没有梯度,因此,如果本省有重点大学,而考生又无法确定自己的准确成绩时,最好是把本省的重点大学放在第二志愿上,这样第一志愿落榜后,还有协商的希望。但是就算有高分的保护政策,考生填报志愿也一定要有合理的梯度,才可以保护学生尽可能被录取。

填好第一志愿兼顾第二志愿

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也就是说,大学在录取过程中,招收第二志愿的比例不是很大。成绩稳定、发挥出色的考生,第一志愿可以适当超前,免得后悔;平时成绩起伏较大、估分时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考生以及复读生,第一志愿可以适当保守。在填报二志愿时也不能轻视,一定仔细阅读第二志愿学校的招生章程或录取原则,如这所学校第二志愿的招生计划为多少,分数级差是多大。如果以第二志愿填报某重点大学,就必须比第一志愿填报这所大学的考生要高出30~50分。总之,准确估计自己的水平,科学合理的填报志愿,就可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

【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相关文章:

1.高考填报志愿流程图

2.高考志愿填报秘籍

3.高考志愿填报知识点

4.河南高考志愿填报

5.高考志愿填报窍门

6.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讲解

7.高考志愿填报最全知识点

8.高考志愿填报三步曲

9.高考志愿填报真实案例

10.高考专科志愿填报技巧

下载word文档
《高考过后志愿如何填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