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2024-10-11 07:51: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河弯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篇1: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一、填一填,看看谁最棒。

1、20的3/4是( ), 12个5/6连加的和是( ),1/2米的4/5是( ), 2/7吨的3/4是( )。

2、( )的1/2与40的2/5相等。

3、7/12时=( )分

3/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5升=( )毫升

4、甲数的4/9相当于乙数,把( )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 )×4/9=( )。

5、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0米,它的高是底的1/2,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6、4/15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它本身;21/2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和( )互为倒数。

二、我做小法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或整数。 ( )

2、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3、3/8×4和4×3/8的得数是相同的,它们的意义也是相同的。 ( )

4、两个不等于0的分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数。 ( )

5、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剪去1/2米和1/2,剩下的绳子一样长。 ( )

三、“神机妙算”对又巧。

1/6+5/6×1/5

7/8×20×8

×/

四、列式计算。

1、1/4与5/12的和的3/8是多少?

2、36的5/6减去3/4是多少?

3、4的1/2比2/3多多少?

五、只列式,不计算。

1、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行了全程的4/5,行了多少千米?

2、甲数是56,乙数是甲数的1/7, 乙数的1/8相当于丙数,丙数是多少?

3、果园里有480苹果树,桃树比苹果树的2倍多20棵,桃树有多少棵?

六、附加题。

1、已知a×6/7=b×6/5=5/5×c,其中a、b、c是自然数且都不为零,把a、b、c三个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起来:( )<( )<( )。

2、一本故事书有120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6,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第三天应从第( )页读起。

篇2: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

一、填空。(21分)

1.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叫做( ),用字母( )表示。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 )分米,半径为( )分米,周长为( )分米,面积为( )平方分米。

6.把一个直径为a厘米的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沿半径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圆的半径是( )厘米,面积( )平方厘米。

7.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6倍,小圆周长是大圆的( ),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

8.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

二、判断。(12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 )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 )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 )

三、选择。(14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 ( )。

(1)周长的一半 (3)半圆的周长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

(1)28.26 (2)19.625 (3)12.56

(1)圆的半径 (2)圆的直径 (3)圆的面积

4.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厘米。 ( )

(1)3.14 (2)4.14 (3)5.14

5.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 )

(1)扩大6倍 (2)扩大36倍 (3)扩大12倍

6.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________的面积大。 ( )

(1)图(1)大 (2)图(2)大 (3)图(3)大 (4)同样大

7.如图,已知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 )

(1)12.56 (2)6.28 (3)50.24

四、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2分)

AC=CD=DB

篇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

1.3/5×20表示,20×3/5表示(),2/9×2/3表示()。

2.一本书要7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4天看这本书的()。

3.3/7与()互为倒数,0.4的倒数是()。

4.5/18×()=()×2/3=0.1×()=1

5.1/4千米=()米3/5元=()角 9/4时=()时()分

6.一堆煤14吨,第一次用去1/2,第二次用去余下的1/2,还剩()吨。

7.全校学生中,2/5是男生,()×2/5=()。(填写数量关系式)

8.“今年的总产量比去年增产2/7”是把()看作单位“1”,()是()的2/7。

二、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2×1/3与1/3×2计算结果相同,算式的意义也相同。()

2.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3.甲数的1/3与乙数的1/2相等,甲数一定比乙数小。()

4.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5.一根电线长100米,用去1/10,再接上1/10米,这根电线仍是100米。()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求4/9的1/4是多少,列式是()

A、4/9×1/4B、1/4×4/9C、4/9+1/4

2.一个数同它的倒数比较()。

A、这个数大B、它的倒数大C、无法确定

3.(1/2+1/3)×1/6=1/2×1/6+1/3×1/6,这是运用了()律。

A、乘法结合B、加法结合C、乘法分配

4.比56的7/8少5的数是多少?列式为()。

A、56×7/8+5B、56×7/8-5C、(56-5)×7/8

5.龟的年龄是45岁,山羊的年龄是龟的2/3,狗的年龄是山羊的1/2,狗的年龄是()。

A、5岁B、10岁C、15岁

四、在( )里填上“”、“”或“=”。

3/4×0( )2/7 5/8×1( )5/88/19×1/2( )8/19

26( )4/5×2610/7( )6/5×10/77/10×8/7( )7/10

五、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7/101/2+1/24/5×3/41/2×1/3×1/5

4/7×3/46×5/46×5/8(1/3+1/4120)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14×12/25×7/9(8/9+4/27)×275/9×12+18×5/9

3/4-5/8×4/599×21/505/8×4/5-1/4×1/2

六、列式计算。

1.12个3/4比5的4/5多多少?

2.3/4的`倒数的3倍减去5/12的一半,差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

1.一种大豆每千克含油4/25千克,75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25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

2.一个养鸡场共养鸡4200只,其中公鸡占总数的1/7,其余的是母鸡。这个养鸡场的公鸡和母鸡各是多少只?

3.一本书18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它的1/6,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2/3,第二天看了多少页书?

4.四年级同学向灾区捐款250元,五年级比四年级捐款多1/5,五年级捐款多少元?六年级比五年级少1/10,六年级捐款多少元?

篇4: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5/7×8表示的意义是

(2)故事书比科技书多3/5,3/5是把()看作单位”1”,故事书是科技书的( ),关系式是( )

(3)四月份比五月份节约了1/7,1/7把()看作单位“1”,四月份是五月份的(),等量关系是()

(4)一桶油重7/4千克,倒出1/6千克,还剩()千克。列式().

(5)已知a×7/3=11/12×b=11/11×c,并且a,b,c都不等于0,把a,b,c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6)一堆货物,第一次运走了总数的一半,第二次运走的是第一次的一半,这堆货物还剩()没有运完。

(6)把五一班的`人调出1/7到五二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五二班人数是五一班的()()

(7)一段路,第一周修全长的2/5,第二周修第一周2/5,第二周修全长的.

(8)生产一批零件,上午完成总数的3/8,下午完成余下的2/5,下午完成总数的()。

篇5:小六年级上册学数学单元测试题目

小六年级上册学数学单元测试题目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第4、5两题每题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14+14+14+……+14=()×()=()

2、56与()互为倒数;()的倒数是1;0.25的倒数是()。

3、512小时=()分720米=()厘米425吨=()千克

910米的23是()米;14公顷的45是()公顷。

4、16×()=713×()=1713-()=()×0.3=1

5、在○里填上“<”、“>”或“=”。

67×59○675米的16○1米的5678×119○78

13×○1349×214○8×189×23○23×9

6、12个相加的和是();24的23是();()和14的积是12。

7、边长12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19,3天看了全书的()。

9、一堆沙土重吨,用去了13,用去了()吨,还剩总数的()()。

10、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9。

()的人数×59=()的人数

(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9。

()的人数×59=()的人数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任何自然数都有一个倒数。……………………………………………………()

2、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3、一个西瓜,小东吃了,小华吃了剩下的,两人吃的西瓜一样多。……()

4、1吨的712和7吨的一样重。………………………………………………()

5、因为a×b=1,所以a和b互为倒数。…………………………………………()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在下面的选项中,互为倒数的是()。

A.与0.5B.和7C.1和10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13,另一根用去13米,剩下的铁丝()。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同样长D.无法比较哪根长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A.110B.910C.1110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求面积的算式是()。

A.20×34B.20×34+20C.20×(20×34)

5、×的积()。

A.大于B.小于C.等于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7×2=35×1=34×13=12×34=528×7=

18×16=5-37=724×314=13×0=56×12=

2、计算:(12分)

42×928=944×11=2324×869=

1516××15=910×23×56=54×18×16=

3、列式计算:(12分)

(1)89的`34是多少?(2)120千米的是多少千米?

(3)32个苹果的14是多少个?(4)

五、运用知识,灵活解题。(33分)

1、只列式不计算:(8分)

(1)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行了全程的45,行了多少千米?

列式:

(2)甲数是56,乙数是甲数的17,乙数是多少?

列式:

(3)一块长方形地,长42米,宽是长的57。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列式:

(4)

列式:

2、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15,第二周卖出总数的38。

⑴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2分)

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2分)

⑶还剩多少双?(2分)

3、一辆卡车每千米耗油110升,照这样计算,行56千米耗油多少升?(4分)

5、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25种苹果树,14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5分)

6、小刚计划1周内(7天)看完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剩下的每天看16页,他能否在原定时间内看完?(5分)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篇6: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一、填空题

1. ( )里最大能填几?

8×( )<55( )×6<47

2. ( )里最大能填几?

9×( )<65( )×5<36

3. ( )里最大能填几?

( )×9<603×( )<25

4. ( )里最大能填几?

( )×7<624×( )<33

5. ( )里最大能填几?

7×( )<34 8×( )<30

6. ( )里最大能填几?

3×( )<17( )×5<21

7.

( )÷( )=( )……( )

( )÷( )=( )……( )

二、计算题

39÷4=

45÷7=

49÷6=

三、文字叙述题

1. 70除以9,商几?余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除数是8,被除数是5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被除数是48,除数是7,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应用题

1. 有18本书,平均分给4个人, 每个人几本? 还剩几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37个乒乓球, 每袋装5个, 要装几袋? 还剩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看望革命老战士, 买了50个苹果, 每8个放一盘, 需要放几盘?还剩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老师买来70本故事书, 每班分8本, 可以分给几个班? 还剩多少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37个乒乓球, 装在7个袋子里,平均每袋装几个? 还剩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妈妈买来26米花布,每3米做一件连衣裙,可以做几件?还剩几米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作

8×7=8×8-( )9×8=9×9-( )

篇7: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 ) 马拉松长跑比赛 一块橡皮长

全长约42( ) 约4( )

一壶花生油 一只曲别针重 一辆货车能载重

重5( ) 约2( ) 约10 ( )

2、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 50千米○400厘米 800克○1千克

2米○19分米 3吨○3000千克 6吨○7千克

3、我估计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 ),

我估计数学老师的体重大约是( )。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 那么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

2、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 )

3、1200千克-200千克=1000吨 ( )

4、3000米+8000米=11千米 ( )

5、1千克棉花比1千克盐重。 ( )

三、找朋友,连一连。

1、

200千克 40吨 2千克 400克

20米 35毫米 2313千米 20分米

四、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A、90千米 B、90米 C、90分米

2、一课桌高约( )。 A、70毫米 B、70厘米 C、70分米

3、一个西瓜重5( )。 A、克 B、千克 C、吨

4、水杯 的高约1(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5、走1千米大约需要( )。 A、50秒 B、12分 C、1时

6、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A 、毫米 B、厘米 C、分米

7、一枝钢笔长大约14( )。 A 、分米 B、厘米 C、毫米

8、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A 、文具盒 B 、电视机 C、数学书

9、自行车每分钟行300( )。 A 、分米 B 、米 C、千米

10、4千克( )4千米。 A、大 B、等于 C、不能比较

五、解决问题。

1、聪聪早晨从家到学校,中午放学回到家.这两次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2、农场有45吨粮食,请你算一算,用一辆载重5000千克的卡车运几次可将这些粮食运完?

3、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9只重200千克的箱子,超载了吗?

篇8: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目参考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目参考

艺术的魅力

艺术就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一幅美妙的图画,一段感人肺腑的相声,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一件小巧玲珑的工艺品走近艺术,将听到优美的旋律,看到亮丽的色彩,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得到前进的力量。

基础演练场(5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pǔ xiě yōu jìnɡ là zhú mò shēnɡ táo zuì jì lù

( ) ( ) ( ) ( ) ( ) ( )

二、给黑体字选择读音。(4分)

喝(hè hē)彩 散(sǎn sàn)步 证券(quàn juàn)

模(mó mú)仿 弹(tán dàn)琴 绷(běnɡ bēnɡ)脸

肖(xiāo xiào)像 传(zhuàn chuán)说

三、选字组词。(6分)

(哉 载) 记 善 三年五 呜呼哀

(涌 诵) 读 现 汹 澎湃 熟读成

(恬 刮) 风 静 目相看 不知耻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4分)

丝 张 番 幕 阵 段 部 首

一( )相声 一( )电影 一( )歌曲

一( )谈语 一( )短剧 一( )微笑

一( )照片 一( )吆喝

五、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曲高( )寡 不解之( )

响( )行云 抑扬( )挫

转瞬即( ) 窃窃私( )

六、用静字组词填空。(3分)

1.清幽的月光照在盲姑娘 的脸上。

2.傍晚,贝多芬在一条 的小路上散步。

3.铃声响过了,教室里很 ,同学们端坐着等待老师上课。

4.夜深了,冬天的山村一片 ,听不到一点声响。

5.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要急躁,头脑一定要 。

七、补充成语,选择恰当的填空。(6分)

余音绕( ) 妙笔生( ) 引人入( ) 美不胜( )

雅( )共赏 独( )匠心 巧( )天工 脍( )人口

1.孙小刚酷爱读书,厚积薄发,文章的构思常常是 ,情节一波三折, ,真可谓是 呀!

2.音乐会上,既有 的流行音乐,也有 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 ,令人回味无穷。

3.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

八、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句子瘦身。

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

2.句子换新颜。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改为比喻句: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

改为拟人句: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4)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3.用关联词合二为一。

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给句子治病。

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5.用上别具一格、动人心魄,造一个赞美艺术作品的句子。

九、联系课文解读句子。(6分)

1.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翻译: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

(1)朗读这句话应该读出 的语气,需要重读的两处是 。

(2)从这句话看出盲姑娘不但 ,而且 ,是难得的知音啊!

十、整理乱句,只填序号。(4分)

( )这支悠扬激昂,催人奋进的战斗歌曲很快传遍了全国,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侵略。

( )后来,聂耳成了一名出色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

(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我们的国歌。

( )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他万分气愤,谱出了《义勇军进行曲》,还指挥合唱队到街头、广场演唱。

( )聂耳从小就聪明好学,喜欢音乐,拉小提琴常常入迷。

阅读品味馆(20分)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解释词语。(3分)

饱经风霜:

静影沉璧:

2.写出近义词。(3分)

摇曳( ) 倔强( ) 富饶( ) 委婉( )

3.细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2分)

4.细读第五自然段,用勾画出描写二胡琴声动人心弦的句子,这琴声在告诉人们什么呢?(4分)

5.短文用‖分成了三段,请概括各段段意。(6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6.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难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迪?(2分)

习作比拼台(25分)

题目:我喜欢×××

提示与要求:小朋友,我相信你学过某一种艺术吧。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书法、绘画、泥塑、雕刻,也可以填上唱歌、跳舞、拉二胡、弹钢琴、吹笛子等任何一门艺术,然后打开记忆的闸门,挑选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最难忘的或者感受最深的故事写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八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场

四、段 部 首 番 幕 丝 张 阵

五、和,和谐地跟着唱;缘,缘分;遏,阻止,使停止;

顿,停顿; 逝,消失;语,交谈。

六、恬静 幽静 安静 寂静 冷静

七、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妙笔生花 雅俗共赏脍炙人口 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美不胜收

八、1.身体成了面团。

2.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乐。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悠然地载歌载舞。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难道没有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吗?

(4)盲姑娘对哥哥说,叫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3.虽然但是

4.小画家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很巧妙,色彩很鲜艳。

九、1.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了说:好哇!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2. 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3. (1)激动,纯熟、深。 (2) 爱音乐,懂音乐。

十、4 2 5 3 1

阅读品味馆

1.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

2.摇荡 执拗(固执) 富裕 婉转

3.他心底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在呐喊,在渴望,在抗争,在呼唤,一个饱受磨难却又不屈不挠的伟大灵魂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叹息。

4.他怀念师傅,与命运抗争,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5.第一段:中秋之夜,师父在二泉边告诉阿炳,长大后才能听懂泉声。

第二段:历经人生磨难的阿炳又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泉水声中似乎听到了许多声音。

第三段:阿炳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6.只要热爱生活,心系目标,敢于同命运抗争,锲而不舍地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篇9: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填一填

1、像0、1、3、4、5、6……这样的数是,最小的自然数是()。

请任意写出五个整数:(),整数有()个。

2、是2的倍数叫(),不是2的倍数叫()。

3、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32×2=64

14×3=42

4、“2□”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32□”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

5、30=1×30=()×()=()×()=()×()

30的全部因数:

6、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8,两个数的积是15,这两个数是:

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15,两个数的积是26,这两个数是:

篇10: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1-4每题1分,第5小题3分,共7分)

1.7.2×0.63的积里有()位小数.

2.由7个1000,9个0.1和3个0.01组成的数是().

3.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倍.

4.8.6×0.72=()×7.2

5.把0.836扩大成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是(),小数点向()移动了()位.

二、口算题(12分)

0.7×5=0.08×1000=0.1×6.7=1.6×0.5=

2.5×4=0.74×0.4=7.5×3=3.74×0=

0.8×0.6=0.05×0.08=80×1.25=0.13×7=

二、找一找、连一连

三判断。

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2、4的倍数比40的倍数少。()

3、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4、如果用N来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用N+2表示。()

5、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的一定是0。()

6、5的'因数有无数个。()

四、按要求做。

1、从0、2、5、9、这4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三位数。

(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有: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有:

(3)组成的数是偶数的有:,组成的数是奇数的有:

2、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59999149875026387437254530645774

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3、从0、3、6、9中任意选出3个数字,组成三位数,

(1)的倍数有:同时是2、5的倍数有:

(2)同时是2、3的倍数有:同时是2、3、5的倍数有:

4、找一找。

129215327115301824456

(1)27的因数有:

(2)45的因数有:

(3)既是27的因数,又是45的因数。

5、7的全部因数有:45的全部因数有:

6、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8cm2,边长要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

7、分一分。3,12,77,5,15,7,67,187,69,81,89,93,150

五、解决问题。

1、商店里运来75个玉米,如果每15个装一筐,能正好装完吗?还可以怎么装?装几筐?

2、小红家卧室的开关最初在关闭状态,现在如果不断开关,开关13次后,灯处于哪种状态?为什么?如果开关200呢?

3、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不计算,直接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填在横线上。

1428+20565+285365+447100+232454+22215+488

546+258223+31454+54454+23614+25825+958

篇11: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的远C.日全食D.水往低处流

3.地球上的0°经线和0°纬线相比()

A.正好相等B.0°经线较长

C.0°纬线较长D.0°纬线的长度大约是0°经线的两倍

4.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

5.本初子午线是指()

A.赤道B.0°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

6.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20°W,160°E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D.0°经线和180°经线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8.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上出发一直往南飞,它将可以()

A.返回出发点B.到达南极点C.停留在赤道上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线长度都相等B.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

10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本初子午线

12.在地理上用字母表示经纬度,习惯上用S表示()

A.东经B.西经C.南纬D.北纬

1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变化C.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

1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一年B.一天C.一月D.一季

15.中纬度是指()

A.0°~30°B.23.5°~66.5°C.30°~60°D.60°~90°

16.地球上最大纬线圈的长度为()

A.40000米B.40000千米C.80000米D.48000千米

17.南半球的'冬季是()

A.9、10、11月B.6、7、8月C.3、4、5月D.1、2、12月

18.在6月22日这一天()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南半球是夏季C.春分日D.冬至日

19.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

20.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极圈B.南极圈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

21.在地球上的寒带地区()

A.全年炎热B.有极昼极夜现象C.四季分明D.无阳光直射现象

22.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

第Ⅱ卷非选择题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填写五带名称。

(2)五带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

(3)五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带。

24.读下图,回答问题。

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5.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的短弧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上,这一天正是24节气中的。

(3)当地球公转到D的位置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白昼(填“最长”或“最短”),此时南半球的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的时候,南半球的学校该放假了(填“寒假”或“暑假”)。此时,物体的影子会(“最长”或“最短”)。

篇12: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一、口算题(共 12分 )

105-5×2+3= (105-5)×2+3= 52+25-52+25=

105-5×(2+3)= 105-(5×2+3)= 100+100×0=

50+90÷(2×3)= (50+90)÷2×3= 50+90÷2×3=

(50+90÷2)×3= 72÷9×48÷8= 64÷64×7=

二、填空(5+8=13分)

1、下面是小红各科考试成绩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语文( )分、数学( )分、外语( )分.

(2).数学比外语高( )分.

(3).三科平均( )分.

2、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 64-28=36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 9000-1800=72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9分)

1.720÷(15-3×2) 2.3889-(108+31)×5 3.(800+200÷50)×3

=720÷(12×2) =3889-149×5 =(100÷50)×3

=720÷24 =3889-745 =20×3

=30 =3144 =60 ( ) ( ) ( )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8分 )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2520÷8×(121÷11) (2010-906)×(65+15)

五、文字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18分 )

1. 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 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3. 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

六、应用题(第1小题 5分, 共 30分)

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 一匹马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

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

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

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法计算)

6.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

【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相关文章:

1.数学单元测试题目与答案

2.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4.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模拟题

5.语文 -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

6.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7.数学第五单元测试习题

8.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9.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0.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下载word文档
《数学六年级第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