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搏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入下表中)
1. 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
在(20?S,160?W)。右面经纬图上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 同一时刻,当我国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
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其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因素
D. 海陆因素
3. 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认为地球表层可划分为
A.四大板块
B.五大板块
C.六大板块
D.七大板块
4. 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A.西高东低,逐渐下降
B.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东高西低,逐级下降
5. 世界上各月降水量都很多的地区是
A.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B.南北回归线附近
C.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
D.赤道附近
6. “一山有四季”的形成原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季风影响
7.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西南、西北部地区
B.东北、东南、西南部地区
C.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D.东北、西北、东南部地区
下图为我国沿32°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第三级阶梯
B.①、③ 所表示的山脉走向相同
C.B所在的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②所在的地形区夏季多泥石流灾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所在的地形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A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比C所在的地形区高
C.山脉①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④所在的地形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10.读右图,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形复杂多样,盆地面积广大
C.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地形复杂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11.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草地
B.林地
C.旱地
D.水田
12.右图为某日天气预报符号,该日天气变化情况是
A.雷震雨转晴,东北风六级
B.阴转晴,西北风六级
C.晴转多云,东北风六级
D.多云转阴,西北风六级
13.下列不属于重工业的是
A.纺织工业
B.煤炭工业
C.化学工业
D.钢铁工业
14.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
读漫画“小草的哀求”,完成15~16题。
15.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
16.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北和西南地区
17.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少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18.成都某医院急需从北京运一批血浆救治病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海上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9.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好
20.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地形为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盆地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21.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图中C城市的海拔是260米,它与各拉丹冬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
(2)图中C城市位于D城市的_______方向。
(3)假如图中A城市到D城市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千米。
(4)图中③是______平原,该地农业以_______为主。
(5)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A是_________________。
(6)经过城市B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线。
(7)①和②是长江干流上的两个水利工程,②是葛洲坝,①是________工程。
(8)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货运居首位,因而有________水道之称。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30分)
(1)图中A、B、C、D四地夏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
(2)D地位于第_____阶梯,D地区夏季盛行风主要来自印度洋的是_______季风(方向)。
(3)图中H是_______盆地,该地位于______带(温度带)。
(4)图中E是_______平原,该地的耕地类型是_____。
(5)图中G是______(山脉),该山脉一月平均气温接近于_______℃。
(6)图中A、G、K三地年降水最少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7)图中K盆地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
(8)右图的气候类型分布在B、F、J三地中的_______,该气候年降水分配的特点是______。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11月1日5时58分07秒,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酒泉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
(2)月18日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选择该地着陆的有利地形条件是 ( )。
A.地势平坦
B.雪山连绵
C.千沟万壑
D.地面崎岖
(3)①②③④四地是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①是 工业区。
(4)②工业基地水资源短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
B.兴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5)A河流由于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形成著名的 河。
(6)⑤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ACBD ACCAC ACABA BBDCD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21.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6361(2)东北 (3)3000 (4)长江中下游,种植业 (5)上海市 (6)京广线(7)三峡 (8)黄金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30分)。
(1)B,海拔高(地形因素) (2)二,西南 (3)四川,亚热(温度带)
(4)东北,旱地 (5)秦岭(山脉),0 (6)K,海陆因素(深居内陆)
(7)塔里木 (8)F,夏季多冬季少(分配不均)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甘或陇 (2)A (3)辽中南 (4)C (5)地上 (6)成都
篇2: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期末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A.西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南半球
2.我国适宜人居和农业生产活动,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
A.北寒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热带
3.我闭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 B.海南岛 C.格陵兰岛 D.钓鱼岛
4.下列省区轮廓中代表黑龙江省的是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
A.俄罗斯 B.中国 C.加拿大 D.印度
6.我国共有少数民族 ( )
A.54个 B.55个 C.56个 D.57个
7. 10月,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 ( )
A.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C.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状
D.人均资源占有量有所增加
8.我国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北、西北
C.华东、华北、华南 D.西南、华北、西北
9.我国最大的丘陵是 ( )
A.辽东丘陵 B.山东丘陵 C.东南丘陵 D.闽浙丘陵
10.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以肥沃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宁夏平原
11.下列山脉没有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是 ( )
A.大兴安岭 B.长白山 C.巴颜喀拉山 D.阴山
12.灾害性天气不包括 ( )
A.地震 B.沙尘暴 C.台风 D.寒湖
13.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黄河 D.额尔齐斯河
1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黄河 D.额尔齐斯河
15.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洪泽湖
16.长江上、中游的分界是 ( )
A.河口 B.桃花峪 C.宜昌 D.湖口
17.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森林资源 D.土地资源.
18.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节约用水
19.下列地域适合发展“蓝色农业”的是 ( )
A.二耕地 B.草场 C.高原 D.海洋
20.哈尔滨市所在的农产品主产区是 ( )
A.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 B.华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
C.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 D.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
21.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
C.在西双版纳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量种植棉花
D.在山地迎风坡利用降水较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水稻
2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在 ( )
A.北京 上海 B.北京广州 C.上海杭州 D.哈尔滨广州
23.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服务要求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4.下列运输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 ( )
A.200千克水果从大连运往沈阳选择用公路运输
B.50千克急救药品从广州运往拉萨选择航空运输
C.从节省运输费用考虑,10000吨乙烯从广州运往大连选择铁路运输
D. 20吨长绒棉从新疆运往上海纺织厂选择铁路运输
25.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
A.窑洞 B.吊脚楼 C.帐篷 D.蒙古包
二。连线题(每线2分共16分)
26.将下列民族与相关活动对应连线
(1)蒙古族 A.泼水节
(2)傣族 B.押加
(3)藏族 C.珍珠球
(4)满族 D.摔跤
(1)——( ) (2)——( ) (3)——( ) (4)——( )
27.将下列旅游景点与所在省区连线
(1)布达拉宫 A.西藏自治区
(2)龙门石窟 B.河南
(3)丽江古城 C.陕西
(4)秦始皇陵兵马俑 D.云南
(1)——( ) (2)——( ) (3)——( ) (4)——( )
三,综合题(30分)
28.读右图,说出我国的地形区(7分)
(1)高原:B、D、
(2)盆地:E、F、H、
(3)平原:J、K、
29.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回答(5分)
(1)A为 区 B为 区
(2)写出A、B两区的分界线上的山脉。
① ② ③ ④
30.读我国工业基地图回答(5分)
(1)我国的工业基地自北向南依次是A B C D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从地理位置上看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都分布在 地区。
31.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回答(8分)
(l)黄河上、中游的分界①是 , 中、下游的分界②是 。
(2)长江中、下游的分界④是 。
(3)长江、黄河的分水岭A是 (山脉)。两条河流都发源于 地形区)。
(4)黄河流过的地形区B是 高原。
(5)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少有支流,因为黄河下游是 。
(6)两条河流流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是因为我国的地势 。
32.读图回答问题(5分)
(1)写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名称。
②
④
⑥
⑧
(2)我国著名的铁路枢纽E是:
四,材料分析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4分)
厉害了!我的国
(一)西成高速铁路,简称“西成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规划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与成绵乐城际铁路相连,接入成都东站。西成高铁全线于12月6日开通运营,西安至成都的运行时间将由普快11个小时缩短为4小时。
(二)2011月28日,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据悉,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资产规模超过1.8万亿元,拥有33万名员工、8家科研院所、6家科技企业。拥有四个世界之最,分别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生产公司、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公司和世界最大煤制油、煤化工全司。
(三)年12月10日,是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开港试生产的日子。它在上海东南部,远离陆地逾30公里,一座东海上的小岛扩张近6倍,从深渊“造”出800万平方米土地,摇身变为全球单体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有了它,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7年排名世界第一,洋山四期开港后,将助推上海港年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等于美国所有港口吞吐量之和!整个码头和堆场内将不再有人,不仅岸桥不需要人驾驶,连集装箱卡车也不再需要,直接由自动运行的无人驾驶AGV小车把集装箱运到堆场,堆场的桥吊也是无人操作。原先的码头操作员全部转移到监控室,对着电脑屏幕就能完成全部作业。
(四)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的一座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是长约29.6公里的桥一岛一隧集群的主体工程。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建成后将会为G4 -京港澳高速以及G94 -珠三角环线高速的一部分。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2017年11月14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荷栽试验完成,于元旦建成通车。
(1)“西成高铁’’中的“西”指的是 。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四个世界之最的公司中,对环境污染最小的公司是: 。
(3)吞吐量相当于美国年吞吐量之和的世界最大的港口,隶属于我国的 市。
(4)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我国的 大桥。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A 4B 5B 6B 7B 8B 9C 10A
11B 12A 13B 14A 15A 16C 17B 18A 19D 20A
21B 22A 23B 24C 25A
二.连线题(每线2分共16分)
26、(1)D (2)A (3)B (4)C 27、(1)A(2)B (3)D (4)C
三.综合题(30分)
28、(1)B、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2)E、塔里木盆地 F、准噶尔盆地 H、四川盆地
(3)J、东北平原K、华北平原
29、(1)A非季风区B季风区
(2)①大兴安岭③贺兰山④巴颜喀拉山
30、(1)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2)沿海
31、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回答
(1)①河口②桃花峪(2)④湖口(3)A秦岭 青藏高原 (4)黄土
(5)地上河(6)西高东低
32、读图回答问题
(1)②京沪线④京广线⑥陇海线⑧成昆线
(2)E兰州
四.材料分析题
33.每题1分,共4分
(1)西安
(2)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公司
(3)上海
(4)港珠澳
篇3: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听力部分(25分)
第一节 听句子,选择所听句子的正确答语,每题读一遍
1.A.She is fine B.It’s five C.she is at home
2.A.Yes ,I am B.Yes, I can C.Yes, I do
3.A.Watching TV B.A teacher C.In France
4.A.Three kilos B.Three bottles C.No, I don’t.
5.A.I don’t know B.Some C.Yes ,I did
6.A.In Huangpi B.In May C.Tim’s
第二节 听对话,选择正确选项,每题读两遍
7.What did the boy do before he came home?
A.Played basketball B.Played soccer C.argued with classmates
8.Where is Lily?
A.In bed B.In her bedroom C.At her desk
9.When can the man come to see the doctor?
A.Sunday B.Saturday C.Thursday
10.What kind of sandwich does the girl like best?
A. Vegetable sandwich B.Fish sandwich C.Beef sandwich
11.What is Peter like?
A.Outgoing B. Unusual C.Funny
第三节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读两遍
听第12段材料,回答12-14小题。每题读两遍
12.Does Bill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
A.Yes,he does. B. No, he doesn’t. C. Hardly ever.
13.Where does Bill have breakfast?
A.At school. B.At home. C.On the way.
14.How long does Bill read English every morning?
A.For forty minutes. B.For half an hour. C.For twenty minutes.
听第13段材料回答第15~17小题。
15.Who is not feeling well in the conversation?
A .Mrs Brown. B.Mrs Brown’s son. C.The little girl.
16.What did Jim have for supper?
A.Some hamburgers. B.Hot water. C.Milk and bread.
17. Mrs Brown is __________in the conversation.
A .in a hotel. B.at school. C.in a hospital.
听第14段材料回答第18-21小题。
18.Where is Lin Tao going for vacation?
A. Beijing B.Hong Kong C. Shanghai
19.What is Lin Tao doing for vacation?
A. He’s going sightseeing. B. He’s visiting his cousin. C. He’s going to the beach.
20.Who is Wang Xia going for vacation with?
A.Lin Tao B.Yang Ying C.Her cousin
21.Which is RIGHT about Yang Ying in the conversation?
A.She is LinTao’s best friend. B.She is shorter thanWang Xia.
C.She likes doing sports.
听第15段材料回答第22~25小题。
22.How old is Mr Liu?
A.17 B.70 C.60
23.Where does Mr Liu exercise every day?
A. In a park. B. At home. C. At school.
24.What does Mr Liu sometimes play with his friends?
A. Games B. Cards C. Chess
25.Which is NOT right about Mr Liu?
A. He has a good eating habit. B. He goes to the library twice a week.
C. He often has a walk in the afternoon.
二、单项选择(15分)
( )26.We should help poor people___housework.
A does B.do C:doing D.done
( )27. Students should keep good habit, Don' t depend____ parents. .
A. on B. in C. for D. about
( )28. The two students_____ late yesterday.
A. are all B. were all C. are both D. were both
( )29 What often makes you______ ?
A. laugh B. laughed C. laughing D. to laugh
( )30.______ does he swim? He swims twice a week.
A. How long B. How soon C. How old D. How often
( )31._____my next day _____ , I didn' t want to go there . .
A:On; on; B. On; off, C. On, of; D. In; of,
( )32. Was there _____water in the cup? No, there wasn't_____
A. some, some B. any, any. C: some, any D. any, some
( )33 _____ the end of the day, science teacher was very happy.
A. On B. In C. About D. At
( )34. We can’t go fishing _________ the bad weather.
A. because of B. because C. as D. like
( )35. Please ________ the light. It’s too dark.
A. turn off B. open C. don’t turn on D. turn on
( )36. We have ________ students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A. many B. much more C. much D. many more
( )37. ---One is never ______ old ______learn. Do you think so? ---Yes. I agree.
A. very; to B. so; so C. too; to D. so; that
( )38. ______ every day is good ________us.
A. Running; at B. Running; for C. Run; for D. Run; at
( ) 39.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________ Sunday morning ---I’m going to fly kites _______the park.
A. in; in B. on; in C. at; on D. in; at
( ) 40.Would you like ________ now, John?
A. sweet anything eat B. sweet anything to eat C. something sweet eating
D. something sweet to eat
三、完形填空(15分)
Mrs. Jack was always 41 lots of time and money in 42 the shopping.
It was winter, Mrs. Jack wanted to do a lot of shopping, she waited 43 it was Saturday when her husband was 44 , and she 45 him to the shops with her and 46 for everything. They went to a lot of shops and supermarkets, and Mrs. Jack 47 a lot of things, and Mr. Jack certainly had to 48 all these things. Mrs. Jack often 49 and said, “Look, Joe! 50 that beautiful!
He then answered, ”All right, dear. How 51 is it? “ and took his money out to pay for it.
It was dark when they came out of the last 52 and Mr. Jack was so 53 that he didn't stop 54 about those things. Suddenly his wife looked up and said, ”Look at that beautiful moon, Joe!“ Without 55 , Mr. Jack answered, ”All right, dear, How much is it?“
( ) 41. A. spent B. spending C. spend D. to spend
( ) 42. A. do B. doing C. does D. did
( ) 43. A. for B. when C. until D. because
( ) 44. A. busy B. working C. free D. out
( ) 45. A. took B. brought C. let D. showed
( ) 46. A. sold B. bought C. saw D. paid
( ) 47. A. sold B. carried C. bought D. paid
( ) 48. A. give B. catch C. find D. carry
( ) 49. A. stopped B. asked C. went D. walked
( ) 50. A. isn't B. doesn't C. aren't D. don't
( ) 51. A. many B. much C . beautiful D. dear
( ) 52. A. money B. cinema C. shop D. ho ur
( ) 53. A. tired B. sad C. happy D. sorry
( ) 54. A. to think B. thinking C. thought D. think
( ) 55. A. to think B. thinking C. think D. thought
四、阅读理解(30分)
A
Hello! My name’s Alice. I’m a high school student. I’m very busy every week. From Monday to Friday I go to school. I do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I’m so tired that I want to have a good rest at weekend. But my mother often asks me to go shopping with her on Saturday morning. I never enjoy these visits. When my mother goes shopping and I sit on a box and wait for her. Last Saturday, there was more noise than usual and everyone was in a hurry. My mother bought lots of things, such as meat, fish, fruit and vegetables. After an hour and a half, a woman came up to me, “Excuse me,” she said. “Are you Alice? Your mother has finished shopping now, but her bags are very heavy. She wants you to carry them home for her.”
( )56. Alice’s mother often ________ on Saturday morning.
A. stays at home B. goes shopping C. visits her friends
( )57. Alice ________ when her mother goes shopping.
A. waits for her mother in a car
B. sits on a chair and reads a book
C. sits on a box and waits for her mother
( )58. Mother bought _______ last Saturday.
A. some food B. something to drink C. some beautiful clothes
( )59. Alice has waited for her mother ________.
A. for half an hour B. for hours C. for an hour and a half
( )60. Mother wanted Alice ________.
A. to put the food in the bags
B. to carry the bags home
C. to pay for these food
B
Many years ago, there was a family named Franklin. They lived in Boston. T here were five girls and six boys in the family. On a January day in 1706 another baby boy was born. The boy’s mother and her husband gave the boy a name-Benjamin.
Benjamin was the brightest of all the children. He could read when he was five and he could write by the time he was seven. When he was eight, he was sent to school. In school, Benjamin had been good at reading and writing but not good at math. He read all his father’s books. And whenever he had a little money, he spent it on a book. He liked books. They told him how to do something. At that time he invented the paddles (桨形工具) for swimming.
( )61. The Franklins lived in .
A. England B. America C. France D. Australia
( ) 62. There were children in the family.
A. five B. six C. eleven D. twelve
( )63. Benjamin was born in the month of the year 1706.
A. first B. sixth C. seventh D. fifth
( )64. Benjamin math when he was in school.
A. did well in B. did well at C. didn’t do well in D. didn’t do well at
( ) 65. Benjamin much money books.
A. spent, on B. cost, buying C. took, buy D. pay, off
C
Tom and Simon were Americans. Once they visited Spain. One day they came into a little restaurant for lunch. They did not know Spanish, and the waiter did not know their American English, either. They wanted the waiter to understand that they needed some milk and eggs. At first Tom read the word “milk” many times. Then Simon spelled it on the table. But the waiter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m at all. At last Tom took out of a piece paper and began to draw a cow. The waiter looked at it and ran out of the restaurant.
“How clever you are!” Simon said to Tom, “He u nderstood us at last!” After some time, the waiter came back, he brought no milk with him, but two tickets for a bull-fight down on their table!
( )66. Where did Tom and Simon visit?
A. America B. Spain C. England
( )67. Tom and Simon went into a restaurant __________.
A. to buy a cow. B. to have lunch C. to draw a picture of cow.
( )68. The waiter did not understand Tom and Simon _________________.
A. because he ran out of the restaurant B. because they wanted some milk and eggs
C. because he didn’t know American English and they didn’t know Spanish
( )69. Why did the waiter give them two tickets for a bull-fight?
A. Because Tom drew a cow not a bull.
B. Because the waiter was foolish.
C. Because the cow looked liked a bull.
( )70.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story?
A. Three. B. Two. C. Many.
五.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71. They ______(come ) to China two months ago
72 Many ______ (visit) come to China every year.
73. The twins ______( be ) at school this morning.
74 They always have fun ________(talk) to each other.
75. We ______ ( not watch ) TV last night.
76. Let me ______ ( help ) you.
77. Listen! Sue ______ ( sing ) an English song.
78. I ______ ( help ) my mother do housework tomorrow.
79. Tom always ______ ( get ) up at six o'clock in the morning.
80. ______ ( not close ) the door.
阅读理解填词
A poor man worked for a rich man. The rich man m 81 the poor man work all day, but didn’t give him much f 82 . One day, when the poor man was having breakfast , the rich man came in and said to the poor man, “It’s very troublesome( 麻烦) to come back for h 83 meals. So I want you to have your breakfast, lunch and supper now b 84 you go to the fields.” “All right” said the poor man. After finishing breakfast he went to the fields. Half an hour l 85 when the rich man went out a walk, he saw the po or man l 86 under a tree .He was very a 87 and said, “W 88 aren’t you working now?” The poor man s 89 and said, “I have had my s 90 already, and it is time to have rest, you know.”
书面表达(15分)
请你以 My friend 为题,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书写规范。可紧扣主题适当发挥,字数60—80.
要点如下:1. 两年前, 他/她学习不努力,喜欢玩电脑游戏,看电视,成绩差,父母担心 。
2. 现在,成为好学生,擅长数学和物理,喜欢看书和听音乐,深得师生喜爱。
3.将来,想当一名……..理由是…………(自由发挥两到三点)
参考词汇:擅长be good at 担心 be worried
篇4:二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二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一、口算。(6分)
14÷2=6×8=35÷5=72÷8=54÷6=3×7=
24-6=4×9=64÷8=42÷7=9+4=40÷5=
二、填空题。(共32分)
1、8+8+8+8+8=×()
3+3+3+3+3+3=()×()
2、56÷7=(),算式中的除数是(),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3、18块糖,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人;如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到()块。
4、比80少25的数是()。
5、
()元()角()元()角
6、81是9的()倍,()的4倍是28.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24()×7=56
48÷()=816÷()=8
()÷6=65×()=45
8、两个乘数都是9,积是();被除数和除数都是9,商是()。
9、5只小兔有()条腿;()只小鸭有14条腿。
10、在()里填上“>”“<”“=”。
48÷8()54÷972÷8()27÷3
27÷9()18÷263÷9()18÷9
1米()100厘米50厘米()5米
三、用竖式计算。(共12分)
64-46+78=35+26+19=90-34-35=
38+43-32=100-55-27=75-38+36=
四、连一连。(11分)
1、(3分)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哪张纸上剪下来的?
2、(8分)连一连。
24÷8五八四十36÷9
8×5七九六十三63÷9
63÷7三八二十四40÷5
36÷4四九三十六3×8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西师版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一.我会填
1、9×□=72□×6=42
□×□=64□×□=24
2、黄花有5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多少朵,列式为()。这个算式读作()。
3、红花有12朵,黄花有3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多少倍,列式为(),这个算式读作()。
4、一个数比32大,比40小,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5、
()+()+()=()()×()=()
()÷()=()()÷()=()
6、6个3相加的和,列式();35里面有()个5,列式();
4的.8倍是(),()的5倍是10;48比19多()。
7、☆☆☆ ☆☆☆ ☆☆☆ ☆☆☆ ☆☆☆○○○
☆比○多()个,()的个数是()个数的()倍。
8、□里最大能填几?
□×8<333×□<2848>□×925>□×6
二、我会选。
1、36人开会,每个长条凳能坐4人,需要( )个长条凳。
【A、8B、9C、10】
2、有一盘桃子,比6个多,比10个少。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正好分完,这盘桃子一共有()个。
【A、7B、8C、9】
3、一盘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
【A、还剩几个苹果B、一共有几个苹果C、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分】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10本书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5本。( )
2、28是7的4倍,也就是28里面有4个7。( )
3、计算3×7和21÷3用的口诀都是三七二十一。( )
4、盒子里有10个红球1个绿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
四.操作题
1.画一条线段,长度是2厘米的3倍。
2.在图中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4个直角。
五.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比36少27,积是多少?
2.54里面有几个9?
3.6的8倍是多少?
4.被除数是24,除数是3,商是多少?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西师版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
五、画一画。(4分)
(1)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13厘米短8厘米的线段。
六、量一量。(4分)
()厘米()厘米
七、解决问题。(31分)
1(3分)
2、(3分)
小强做了多少朵花?
3、(8分)
姓名小丽小明小红
第一次323029
第二次273133
第三次
总成绩9194
(1)小明第三次踢了多少下?小红呢?
(2)小丽获得了第二名,她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她的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4、(5分)
他们平均每天分别看多少页?
5、(12分)购物。
(1)阳阳的钱正好能买4支钢笔,阳阳有多少元钱?
(2)阳阳如果用这些钱买《新华字典》,可以买几本?
(3)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一支钢笔的9倍,一个足球多少钱?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28分)
1、1米=()厘米45厘米-6厘米=()厘米
37厘米+5厘米=( )厘米 23米-8米=()米
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
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6<27()<3×7
4×( )<1535>7×()
4、在算式4×7=28中,4是(),7是( ),28是()。
5、先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八九()()二十四
6、小芳和小伙伴们计划两天做100颗星,昨天做了58颗,今天他们大约要做()颗。
7、一把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个是直角。
8、算得积是18的口诀有( )和( )。
9、在○里填上“+”、“-”、“×”或“<”、“>”、“=”。
8○6=4836○73-379×7○65
2○2=443○6×718○9=9
二、判断。(5分)
1、9个相加的和是13。()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3、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计算48+29,得数大约是70。()
5、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篇5: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模拟试卷
云南省大理州庙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模拟试卷
选择题
(2分)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B.表示O°经线 |
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
(2分)如图是哪一宗教的代表建筑物( )
A.伊斯兰教 | B.佛教 | C. | D.犹太教 |
(2分)(•宁阳县三模)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A. | B. | C. | D. |
(2分)空气污染指数>300,说明空气的质量状况是( )
A.良 | B.轻度污染 | C.中度污染 | D.重度污染 |
(2分)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 B.纬度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2分)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区别是( )
A.人口多少不同 | B.建筑形态不同 |
C.产业类型不同 | D.文化水平不同 |
(2分)下列选项中符合世界人口密集区的是( )
A.非洲东部和南部 | B.亚洲北部 |
C.北美洲东部 | D.南美洲西部 |
(2分)小东喜欢玩电脑,他发现自己的电脑的显示器产于中国,硬盘产于美国,内存产于日本,音箱产于韩国….你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是( )
A.国际矛盾加剧 |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
C.国际竞争激烈 | D.国家和国家之间经济互不联系 |
(2分)(•青岛)“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屋顶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
A.炎热多雨区 | B.寒冷多雨雪区 |
C.温暖干燥区 | D.温暖多雨区 |
(2分)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深受雾霾天气的影响,为保持空气的洁净、清晰,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把秸秆粉碎还田,作为肥料 |
B.农村用沼气、城市用天然气做饭 |
C.坐私家车上班、上学,减少拥挤 |
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2分)地球上降水最多的地带是指( )
A.赤道附近地区 | B.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 |
C.温带大陆内部 | D.极地地区 |
(2分)(•通辽)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
A. | B.伊斯兰教 | C.佛教 | D.犹太教 |
(2分)平原地区聚落多呈( )
A.条带状分布 | B.点状分布 |
C.带状分布 | D.组团状分布 |
(2分)世界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 | B.汉语、法语 |
C.汉语、英语 | D.法语、日语 |
(2分)(2011•泰安)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30°N,10°W | B.30°S,10°W |
C.40°S,165°E | D.10°N,165°E |
(2分)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
A.世界地图 | B.中国地图 |
C.云南省地图 | D.大理州地图 |
(2分)乙、丙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 B.1:100 000 |
C.1:10 000 | D. |
(2分)(2011•泰安)下列图例中,表示水库的是( )
A. | B. | C. | D. |
(2分)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
A.北半球、东半球 | B.北半球、西半球 |
C.南半球、东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2分)(•承德)“沧海桑田”说明的地理知识是( )
A.地球上只有茫茫大海和农田 |
B.茫茫大海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 |
C.大海也是农田 |
D.大海可以被人类劳动改造成良田 |
(2分)①、②、③、④四地,人口最稀疏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分)(2011•泰安)读图,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 | B.极半径是6378千米 |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 D.赤道直径约为4万千米 |
(2分)(•泉州)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四川灾区,主要通过以下哪个国际组织进行( )
A.欧佩克 | B.红十字会 |
C.奥委会 | D.世界贸易组织 |
(2分)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
C.世界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
(2分)如图,反映了哪个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综合题
(20分)(•滨州)阅读四地气温降水柱状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A、B、C、D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 .
(2)四地中可能是北京的是 其气候特征是 , .
(3)A地气候形成的植被景观是 该植被在 (国家)分布最广.
(4)B地最热月是在 月,说明B地处于 半球.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纬 之间的大陆西岸.
(12分)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甲)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以上,气候普遍 ,因而被称为 大陆.
(2)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地区逐渐 .
(3)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由图乙可知,M、N两处中降水较多的是 处.
(18分)读图回答.
(1)地形名称:
A B C D E
(2)下列各地的海拔高度A 米 B 米
(3)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4)小王等三位朋友来此地旅游,考虑到该地区常有泥石流发生,因此,他们的宿营地点应选择在A、B、C、D、E各部位中的 处.
篇6: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中。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计24分)
1.我国在地球上位于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⑤亚洲东部;⑥太平洋西岸;⑦亚洲西部;⑧太平洋东岸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③⑤⑥D.②④⑦⑧
2.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的是()
A.山地B.高原C.平原D.盆地
3.下列各组资源,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煤天然气B.阳光水能天然气
C.耕地森林水资源D.草地铁森林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省市陆续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单独二胎”的主要目的是()
①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②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受地形影响,右图中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6、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该山脉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昆仑山D.天山
7.对我国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河是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C.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上中游水力资源丰富
D.河是水量的河流,注入南海
8、读右图,关于右图中斜线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水田和旱地分界线
C.人口地理分界线
D.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分界线
9.一吨新鲜蔬菜从广州运到香港早市出售,应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B.飞机C.汽车D.轮船
10.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产业是()
A.钢铁工业B.石油化学工业
C.电力工业D.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11、近年来,菲律宾、越南等国先后宣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我国外交部严正声明: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一直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为了管理南海,设置了三沙市,并由海南省管理。三沙市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A.闽B.粤C.琼D.桂
12.关于右图四大工业基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辽中南工业区
B.②是沪宁杭工业区
C.③是珠江三角洲
D.④是长江三角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6分)
14、读我国阶梯示意图回答:(4分)
(1).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大致呈级阶梯分布。
(2).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第级阶梯。
(3).我国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使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流。
15.黄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给我们华夏人民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是“母亲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读图完成以下内容。(7分)
(1)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_____山,注入G____________海;
⑵黄河在B处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誉的____________平原;
⑶黄河上中游的分点C为河口,中下游的分点D为____________;C、D之间的黄河中游,主要流经____________高原;由于该高原土质疏松,缺少植被保护,该地区夏秋季节多暴雨,加上支流又多,较大的支流E为____________河、F为____________河,所以该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所流失的水土大部分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含沙量的河流。这些泥沙的很大部分沉积于下游河床,形成举世瞩目的“地上河”。
16.读“中国铁路干线图”,回答问题(6分)。
(1)B为北京,请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铁路干线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2)我省重要的铁路枢纽A是市。
17、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月12日正式通水。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经过几十万建设大军的艰苦奋斗,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写出图中代表中线工程的数字序号。
(2)读南、北方水土资源饼状图:我国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多/少)。
18、读北京─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4分)
1461次T21次车次T22次1462次
普快特快自北京起(千米)列车种类自上海起(千米)特快普快
北京北京始发站上海上海
上海上海终到站北京北京
15:1818:000北京14608:0811:50
17:13↓147天津西1313↑10:03
9:55↓376德州1084↑7:20
21:3622:31494济南9663:215:26
2:24↓811徐州649↑0:28
7:48↓1157南京303↑19:13
10:57↓1334无锡126↑16:25
12:278:001460上海018:0814:35
⑴上海某公司业务员小丁要去北京参加周日上午10:30的一次业务洽谈,如果坐火车去,他最迟须在周______从上海出发,乘___________次列车,才能比较准时且从容地参加。
⑵返回上海时,欲在途中站台上买只德州扒鸡带给家中的父母,须选乘___________次列车。他此次往返行程共___________千米。
篇7: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把答案填入后面表格中)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D.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2.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曾母暗沙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3.我国现行的三级基本行政区划是指()
A.省、市、县B.中央、省、县C.省、县、乡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4.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A.泰安B.台北C.烟台D.北京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5—6题。
5.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湖北-鄂-武汉B.②-山东-鲁-长沙C.③-云南-云-成都D.④-广东-粤-福州
6.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区可能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城镇多,交通便利D.气温高,适宜生存
8.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9.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共有56个
B.中国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9个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的分布,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D.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左右
10.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东多西少B.均匀分布C.大散居、小聚居D.西北、东北
如图是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山脉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12.图中省区②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土地石漠化C.水土流失D.水污染严重
13.图中省区③是我国的能源基地,其主要能源是()
A.风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
14.下列关于地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大多数河流受地势影响呈散射分布
B.三峡水电站位于阶梯交界处,因为落差大,水能丰富
C.西高东低的地势不利于太平洋暖湿气流进入我国东部
D.地势对气候、河流、水能分布没有影响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东风B.西风C.冬季风D.夏季风
16.当黑龙江省冰天雪地时,海南岛依然百花争艳.是因为我国()
A.跨经度范围广B.跨纬度范围广C.海陆差异大D.垂直差异大
如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月分配图”,完成17﹣19题.
17.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
18.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
19.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D.全年低温少雨
《黄河妈妈》歌词送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此时黄河流淌在甲段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高原
21.黄河河水在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A.落差大,水流湍急B.河床高,泥沙淤泥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D.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22.长江、黄河源头所在的省区是()
连降暴雨,会发生重大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上图1是逃生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连续多日的强降水②地形坡度较大③植被茂密④土质疏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4.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线路是()
A.①B.②C.③D.④
2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一致()
①一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
26、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以平原为主B.河流多注入印度洋C.季风气候显著D.人均资源丰富
27、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耕地-内蒙古高原B.林地—大兴安岭C.草地—华北平原D.林地—塔里木盆地
28、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东北多,西南少
29.导致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无关的是()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B.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C.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大D.兴修水利工程
30、武汉15吨大米运往秦皇岛,采用哪一种运输方式较合理()
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31、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________;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
(2)图中③表示的河流是________;河流④上游水能丰富,被誉为“________”。
(3)图中铁路干线⑤是________线。
(4)图中阴影⑥表示的是________工业基地。
(5)图中⑦表示的山脉是________;⑧表示的国家是________。
32、读中国地形局部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和(填数码代号),
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被称为“”,
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
(2)③山脉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
④山脉其东侧为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力是河.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的沙漠沙漠;
甲地形区为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特点.
篇8: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1.从世界看中国,我国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
2.某旅游团的游客从我国云南省边境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A.缅甸B.泰国C.印度D.不丹
3.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A.省,县,乡B.省,自治区,直辖市C.省,地,市D.国家,首都,省
4.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南海、东海、渤海
C.南海、渤海、东海、黄海D.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5.下列一副对联所描述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是()
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A.青海、江苏B.西藏、湖南C.贵州、四川D.云南、浙江
6.小明的姑妈说,她住的地方每年都有两天,所有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判断小明姑妈所在的省区吗?()
A.西藏B.内蒙古C.海南D.山东
7.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占世界的30%B.西北多,东南少
C.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D.人口基数小,增长慢
8.我国的下列地区中,不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9.暑假,小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那里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还参加了一种叫做“那达慕”的盛会,小明一家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
A.广西B.内蒙古C.新疆D.西藏
10.用本省的历史名称作简称的是()
A.黑龙江省B.湖南省C.山东省D.吉林省
11.下列山脉中,既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省级行政区界线的是()
A.昆仑山B.大兴安岭C.太行山D.南岭
1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13.我们学校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
14.哈尔滨的学生寒假时间长,而武汉的学生暑假时间长的原因是()
A.尊重当地的气候特点B.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
C.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使用的教材授课时间长短不同
15.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A.吐鲁番盆地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16.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线路可能是()
A.北京到哈尔滨B.广州到昆明C.哈尔滨到南宁D.北京到乌鲁木齐
17.我国年降水量各地差别很大,总体上看,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北向南递减D.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1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②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③1月0℃等温线
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⑤⑥
19.下列干湿地区与所对应植被景观正确的是()
A.湿润地区——草原B.半湿润地区——森林和草原C.半干旱地区——沙漠和隔壁D.干旱地区——森林
20.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宁、山东的苹果和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这说明我国()
A.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东部地区降水丰沛D.气候复杂多样,使多种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21.下列河流是内流河的是()
A.辽河B.塔里木河C.珠江D.海河
2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A.地理位置重要B.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C.航运价值大D.水能资源丰富,建设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23.如果这样的冷空气来的非常突然,强度很大,就会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B.洪涝C.台风D.暴雪
24.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25.下面四位学生的说法中不可信的一个是()
A.玲玲说:“我住在长白山区,这里森林繁茂,适宜发展林业。”B.贝贝说:“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人们放牧牛羊,发展畜牧业。”
C.亮亮说:“我住在塔里木盆地,这里到处是住宅、商店、工矿企业。”
D.壮壮说:“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是的粮仓。”
26.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办法是()
A.节约用水B.防治水污染C.修建水库D.跨流域调水
27.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秋少,冬春多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D.夏秋多,冬春少
28.沈阳某公司的业务员小王,必须在第二天赶到广州参加广交会签一份订单,他应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B.飞机C.汽车D.轮船
29.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A.山东省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30.导致我国南方、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水源
二、综合题(共40分)
31.判断题(在正确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⑴我国北方平原广阔,多耕地,且以旱地为主。()
⑵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没有通上火车的省级行政区。()
⑶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⑷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⑸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快,1830年仅有10亿人,1930年增加到20亿人,1975年为40亿人,1987年50亿人,达到60多亿。目前仍以每年7800万人的速度增加。
材料二:世界耕地总面积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0,但由于水蚀、风蚀、沙漠侵蚀、工业交通建设用地、住房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仅中国每年就减少70万公顷左右。
(1)上述材料揭示了世界共同关心的两大问题,一是问题;二是
问题。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是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少,难利用土地多,资源不足。
(3)针对这种现象,中国政府提出了两条基本国策:一是针对人口的国策:
;二是针对土地资源的国策:
(4)我国不但耕地资源紧张,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匀,很大一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缺水问题,特别是、缺水严重。
33.读“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牧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图中黑粗线大致是年降水量______毫米;
此线以东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此线
以西以____________为主。
(3)图中①地区的耕地类型为,粮食作物是。②地区主要的油料
作物为。
34.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我国地势特点是
。
(2)第二级阶梯主要由和
组成(地形类型)。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山脉;B山脉;
C高原;D平原;
E盆地。
(4)简述地势对我国气候的有利影响?
35.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山,呈巨大的“几”字形,受因素影响曲折东流入海。
(2)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A___(填地形区)。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的河流。
(3)黄河进入下游B平原地区后,形成“地上河”。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根本措施在于。
篇9:--学年八年级下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土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10: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瞬息万变(sùn)招徕(lái)阿谀(ē)璀璨(càn)[来源:学,科,网Z,X,X,K]
B.分道扬镳(biāo)安谧(mì)逶迤(yǐ)倔强(jiànɡ)
C.拈轻怕重(niān)豢养(huàn)贿赂(lù)砭骨(biǎn)
D泰然处之(chǔ)斟酌(zhuó)诅咒(zhǔ)矜持(jīn)
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
咄咄逼人潸然泪下危言耸听稍纵既逝一劳永逸
适得其反张灯结采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我们的团支部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不甘落后,首当其冲,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
C.今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通过电视直播,地球上的观众对航天员在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D.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了几天_________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②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_________的预言。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可对自己的孩子一味_________,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A.清静正确溺爱B.清静准确宠爱
C.清净正确宠爱D.清净准确溺爱
5.下面的句子中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②这一问题已经导致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③我国正在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④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1)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罗丹的大理石雕像《沉思》别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
①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
②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
③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像
④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
⑤在端庄的正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
⑥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A、⑤④①⑥②③B、④③②①⑥⑤C、④②①⑥⑤③D、⑤②①⑥③④
7.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的排比句。(2分)
坚忍是到达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8.名著阅读填空。(3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这段文字出自名著,作者是____________,这一回叫
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3分)
(1)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2)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
(3),衣冠简朴古风存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铜雀春深锁二乔
(7)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小石潭记》中写潭四周的树木,有形有色,动静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的语句是,
,。
得分评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小信未孚()(2)小大之狱()
11.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焉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
B.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公将战将子头与剑来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9分)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1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为百姓患()(2)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8~19题。(3分)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18.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1分)
19.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一)阅读《轻放》一文,完成20~24题。(19分)轻放(安宁)⑴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⑵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⑶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⑷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⑸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便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⑹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⑺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
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⑻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⑼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⑽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20.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⑸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25~28题(11分)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选文有删改)
25.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论证方法。(2分)
28.阅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3分)
(1)请写出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动笔墨”需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评卷人
四、作文(满分40分)
29.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一路上有你陪伴
绿叶陪伴着红花,无怨无悔;星星陪伴着月亮,不离不弃。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请以“一路上有你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二:请以“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大石桥市——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答案
8.《水浒传》施耐庵智取生辰纲
9.(1)开轩面场圃(2)背灼炎天光(3)箫鼓追随春社近(4)留取丹心照汗青
(5)燕然未勒归无计(6)东风不与周郎便(7)入则无法家拂士
(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文言文阅读
10.(1)使人信服(2)案件11.B
12.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别给别人。
1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4.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
15.(1)祸害(2)担任
16.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
17.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18.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19.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
20.(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
(3)父亲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4)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
21.(共4分)“光明使者”一语双关(1分),一指“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1分);二指父亲的行为照出了人们内心的自私与晦暗(2分)。
22.(共4分)动作、神态的描写(2分),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也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2分)。
23.(共4分)告诉人们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2分),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2分)。
四、写作
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内容语言结构
一类文
35—40分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行文流畅,语言准确生动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分段恰当
二类文
29—34分表达方式恰当,感情真挚,内容较充实,中心较明确,较切合题意语言通顺(病句不超过3个),有个别错别字,语言基本准确详略较得当,条理较清晰,结构较完整,分段较恰当
三类文
21—28分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超过6个),有少量错别字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清,分段不恰当
四类文
20分以下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没有中心,内容太空泛,字数不足语言不通顺,错别字太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
篇11: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在家庭电路中,电热水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伏,它与家中的空调器是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一只标有PZ220-100字样的白炽灯泡,正常工作5h消耗的电能是 kWh
2.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并联而成,通过L、R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两端,L、R并联的总电阻是 。 3..电磁铁通电时______磁性,断电时则______磁性,通入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_____;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若线圈的匝数越多,其磁性越______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l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5 3A字样。闭合升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示数变大的电表有 个;电压表V与电压表Vl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Vl示数的比值 1(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6V,两块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均如13题图乙所示,则R1电阻是 ,此时R2的电功率是 W:若将滑片P向右移动,Al的示数将 ,A2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放在水平桌上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北的一端是小磁针的_______极。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磁场的磁感线从地理的_______极附近出来,回到地理的__________极附近。
7、课堂上老师把手摇发电机跟一个小灯泡连接起来,用手摇动发电机,小灯泡亮了。在发电机处是将 能转化为 能;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__________和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
8、小涵的爸爸使用的电动剃须刀上面标有3V,1.5W字样,它需要 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供电。她爸爸觉得用干电池消耗很快,经常要换新的不方便,于是找到了一个电压是4.5V的稳压电源,现若要让电动剃须刀正常工作,必须 联一个 的电阻在电路中。
9、小明家的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000imp/kWh、220V,10A等信息,它表明该表指示灯每闪3000次,电路中耗电1kWh,该电路允许功率不超过 W的用电器同时工作。现小明接通220V,100W的电灯,使其单独工作1h,则电灯消耗的电能是 J,指示灯闪了 次。
10、标有220V、40W220V、120W甲、乙两盏灯泡,其灯丝用相同长度的钨丝制成,则灯丝较粗的是 灯,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较亮的是 灯,若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较亮的是 灯。
11、两只灯泡分别标有10V,4W和10V,8W的字样,将它们串联后,其中一只灯正常发光,而另一只灯泡发光很暗,则此时电源电压是 V,电路的总功率是 W。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 )12、下列电器设备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动机 B.电饭锅 C.电风扇 D.电视机
( )13、关于信息的'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才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信息
C.收音机利用天线接收电磁波和发射电磁波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 )14、下列对磁场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磁感线从磁体的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北极
C.小磁针N极在磁场中某点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D.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 )15、关于电动机和发电机,以下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和发电机都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B.电动机是根据磁生电原理制成的
C.发电机是根据电生磁原理制成的 D.电动机和发电机都将其它能转化为电能
( )16、安装在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测量的是:
A.电压 B.电功 C.电流 D.电功率
( )17、把一盏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室内电灯立即全部熄灭,保险丝熔断,其原因可能是:
A.此时的功率太大 B.插座短路 C.台灯插头短路 D.台灯插头断路
( )18、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如图1所示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19、为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加一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并联一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 B.串联一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
C.使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增加一倍 D.将电阻丝剪成等长的两段,再并联起来使用
( )20、一盏标有220V,100W 的电灯,将它接入110V电路中时,电灯的实际功率为:
A.100W B.50W C.25W D.10W
( )21、如右图2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A.悬挂磁铁的弹簧伸长 B.悬挂磁铁的弹簧缩短
C.悬挂磁铁的弹簧的长度不变
D.悬挂磁铁的弹簧可能伸长,可能缩短
( )22、如下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相同且保持不变,所有
的灯泡规格相同,且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以下比较
a,b、d三灯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a=Pd=Pb B.PaPb C.Pa=PdPb D.Pa
( )23、王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4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导体b两端的电压为1V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三.作图、实验题(第24题2分,25题3分,26题8分,27题4分,共17分):
24、请根据图5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源的+、-极。
25、请在图6中将带有开关的电灯,三孔插座正确地连入如图的家庭电路中。
26、在做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 1)如上图左所示,小婷在连接电路时,还有两条导线未连接,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好(不要更改原有导线,且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小婷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3)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只有2V,为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4)调节滑片P的位置,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上图7右所示(量程选择为0-0.6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
27、小明所在的小组在做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按图8串联甲、乙两个电磁铁,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通过电磁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其磁性强弱。
(2)比较1、2、3次实验数据,你会发现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3)比较________次实验数据,你会发现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电磁铁 甲(10匝) 乙(6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表示数(A) 0.1 0.2 0.3 0.1 0.2 0.3
吸引大头针数目(枚) 12 24 36 6 12 24
四、计算分析题(第28题6分,第29题8分,共14分):
28、如图9所示电路中,R1电阻为20,R2电阻为30,电流表示数为0.3A,
求:(1)电源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电阻R2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
29、如图所示,一个白炽灯泡L标有4V,4W的字样,将它与一个定值电阻R,0串联后接入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测得R0消耗的电功率为2W,此时灯泡未正常发光,不计温度对灯泡阻值的影响,求:
(1)灯泡L的电阻值;(2)定值电阻R0的电阻值;
(3)灯泡L的实际电功率。
篇12: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曰割台湾。”诗中“割台湾”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中战败,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20世纪初,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兴中会 D.中国同盟会
5. 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D.戊戌政变的发生
6.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7.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红军长征 ② 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②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③④⑤①②
8.毛泽东 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
A. 广东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延安革命根据地
9.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
10.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 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沦陷
11.“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张少帅最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于( )
A.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2.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13. 抗日战争期间,人民音乐家聂耳饱含爱国激情,创作了一首气势磅礴的音乐作品,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这首乐曲的名字是
A.《毕业歌》 B.《黄河大合唱》
C.《义勇军进行曲》 D.《游击队之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4.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5.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台儿庄战役 ⑤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 ③④⑤ D.②③④
16、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 )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三、材料分析题
1. 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爆发于何时何地?(3分)
(2)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3)列举一个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2分)
(4)。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10分)
⑴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是由于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⑵“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革命的发生?领导者是谁?(2分)这场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黑暗依旧”?(1分)
⑶ 1921年,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了使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2分)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相关文章:
10.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