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有哪些
“下野树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有哪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相交处( 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 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附近)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 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
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
4.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注意]我国已于3月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
四、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五、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六、岛屿: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90%的岛屿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二、 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2、 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达12.95亿;占世界21.2%。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注意]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3.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侨乡”)两省最多。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2、 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3、 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人口迁移4、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5、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农村、城镇人口他布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43%,57%)(20)。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5.6亿。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 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2、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3.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台湾与福建为高山族,福建省有畲族,。4.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彝族 ——火把节;白族——三月三歌会;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汉族——赛龙舟;朝鲜族——跳跳板;苗族、侗族——芦笙节。
【沙海拾贝】
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km2。20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数为1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
2.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省区河南。 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洲海峡。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每年新增人口为1200万左右。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萨。“聚宝盆”是指柴达木盆地。
4.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4人/平方km。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5.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7.1.澳门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2.20.。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省、县、乡。江苏省的简称是苏。
6.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和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
7.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8.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各民族一律平等;_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9.当太阳直射23.50N纬线时,下列城市(广州、哈尔滨、武汉、北京)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应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10.我国可以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比较明显:南方水田,北方旱田。
11.黄河的河段划分是:上游、中游的划分是河口,在内蒙古省区;中游、下游的划分是孟津,在河南省区。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长江。
12.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海拔高。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我国的科学家号称“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13.黄河的发源地是巴颜卡拉山,长度5464km。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长江的发源地是冈底斯山,长度6300km。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14. 我国的河流自北向南汛期变化的特点是由短到长。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总的说来,东部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是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
1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原因是水量最大、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承受着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1%的人口。
16.从我国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差异来看,南北方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17.我国的京杭大运河目前能通航的河段位于江苏、浙江。黄河下游支流比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地上河”。
18.南方夏季高温,并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我国现有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的原始森林和东南部山区的人工林和次生林。号称“天府之国”的是地形区成都平原。西藏牧区的主要畜种是牦牛。
19.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太行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高粱、谷子。
20. 我国江南“鱼米之乡”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是黄土高原。
21.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的旅游胜地为香港。我国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致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篇2: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1. 我国位于哪个半球呢?(东半球,北半球)
2. 我国的纬度位置是?(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 我国的海陆位置是?(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的原因是?(南北跨纬度大)
5. 为什么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了呢?(因为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6.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多少呢?(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几位呢?(第三)
7.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邻国呢?(14个)
8. 我国的14个邻国分别是?。(可简单记为:哈吉塔阿巴,尼印不缅老,越朝俄蒙)(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朝鲜,俄罗斯,蒙古)
9.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呢?(6个)
10. 我国的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从北到南分别是?(可简单记为:日韩,菲马,文印)(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1. 我国濒临的四大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什么?(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国的内海有哪些呢?(渤海,琼州海峡)
12. 我国面积第一和第二的岛屿分别是?(台湾岛,海南岛)
13. 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哪三级呢?(省,县,乡)
14.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一共有多少个呢?(34个)。其中省有多少个?(23个)
15. 我国的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叫做什么?(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6. 我国的4个直辖市分别叫做什么?(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17. 我国的5自治区分别是什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18. 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19. 河北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冀,石家庄);山东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鲁,济南);上海市简称是?(沪);广东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粤,广州);海南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琼,海口);云南省的简称以及行政中心分别是?(云或滇,昆明);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1. 我国人口总数是多少呢?(13.39亿); 居世界第几位呢?(第一)
2.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
3.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 我国的人口国策是什么?(实行计划生育)
5.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如何呢?(东多西少)
6. 我国人口的分界线是什么呢?(黑河-腾冲)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56个)
2. 我国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3. 我国少数民族中那个民族人数最多呢?(壮族)
4.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什么?(云南省)
5.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呢?(大杂居,小聚居)
6.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7. 汉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如何?(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8.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里呢?(西北,西南,东北)
9. 以下节日或风俗习惯分别属于那个民族呢?泼水节和孔雀舞?(傣族),摔跤和那达慕大会?(蒙古族)。集体舞和献哈达?(藏族)。长鼓舞?(朝鲜族)。喜欢弹奏冬不拉?(维吾尔族)。
10. 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呢?(维吾尔族,回族)
篇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1. 我国的地势特征如何?(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 这样的地势有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利于夏季风的推进带来了丰沛降水,使大江大河往东流沟通东西交通,产生巨大水能)
3.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4.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 在我国复杂多样的五种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中,哪种所占的比例最大呢?(山地)
6. 我国的四大高原以及其各自特点分别是?(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7. 我国的四大盆地分别是?(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8. 我国的三大平原从北到南、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9.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呢?(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 我国冬季南北的气温差异如何呢?(温差大)。原因是?(纬度因素)
2. 我国夏季南北的气温如何呢?(全国普遍高温)
3.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
4.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我国夏季气温较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10. 我国从北向南分布的5个温度带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在青藏高原有一个寒冷的高原气候区,这里气温低的原因是什么呢?(海拔高)
5.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如何呢?(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 我国的干湿地区以及对应的植被从东南到西北的分布分别是?(湿润地区-森林,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草原,干旱地区-荒漠)
7.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海陆位置)
8. 受什么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
9. 冬季风发源于哪里?(西伯利亚,蒙古)。夏季风发源于哪里?(太平洋,印度洋)
10. 冬季风的特点及影响是?(寒冷干燥)。夏季风的特点及影响是?(温暖湿润,高温多雨)
11.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2.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什么呢?(旱涝)。主要原因是什么?(夏季风不稳定)
1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哪些线相一致呢?(1月0°C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1. 外流河与内流河哪个最终会流入海洋呢?(外流河)
2. 我国大多数河流都属于?(外流河)
3. 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哪里呢?(东部季风区)。内流河呢?(西北非季风区)
4. 外流河的河水主要是由什么补给的呢?(大气降水)。内流河呢?(冰雪融水)
5. 外流湖一般是淡水还是咸水呢?(淡水)。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阳湖)
6. 内流湖一般是淡水还是咸水呢?(咸水)。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湖泊是?(青海湖)
7.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8. 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呢?(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9. 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处是?(河口)。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是?(孟津)
10.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
11. 由于下游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导致黄河下游形成了什么?(地上河)
12.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在于?(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13. 中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被称作中国第一大河流,指的是?(长江)
14. 长江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呢?(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15. 长江的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处是?(湖口)
16. 长江主要有哪些价值呢?(灌溉,水能发电,航运)
17. 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一段呢?(上游)。位于长江上游的世界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18. “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指的是?(长江)
19.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荆江河道“九曲回肠”)
篇4: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土地、矿产、森林、水等是自然资源吗?(是)
2.闪电、钢铁、蔬菜、汽车是自然资源吗?(不是)
3.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属于哪类资源?(可再生资源)
4.石油、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属于哪类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5.中国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6. 3月22日是什么日?(世界水日)
7. 6月25日是什么日?(全国土地日)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农业用地有哪些呢?(耕地,林地,草地);非农业用地有哪些呢?(建设用地)
2.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劣势是?(人均不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西部地区呢?(草地)
4.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有哪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等)
5.我国关于土地资源的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 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什么水呢?(海洋水);而淡水中98%难以利用的什么水呢?(冰川、深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的,仅占0.3%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方面看,我国水资源分配的情况是?(夏秋多,冬春少);针对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兴建水库)
3.从空间方面看,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情况是?(南丰北缺);针对这个问题的对策是?(跨流域调水)
4.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这个引水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到缺水严重的什么地方呢?(华北、西北地区)
5.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哪种措施尤为重要呢?(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水资源利用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供应紧张,浪费惊人,污染严重)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指的是?(交通运输)
2.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3.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稀)
4.我国铁路干线的“三横”指的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5.我国铁路干线的“五纵” 自西向东依次指的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6.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是?(青藏铁路)
7.青藏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西宁,拉萨)
8.航空、公路、铁路、水路四种运输方式中,按运速从高到低排列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路); 按运费从高到低排列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路); 按运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水路、铁路、公路、航空)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是?(农业)
2.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部门呢?(种植业、林业、渔业)
3.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部门呢?(畜牧业)
4.我国东部和西部农业分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哪条线呢?(400mm年等降水量线)
5.中国西部地区的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牧区)
6.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7.北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小麦、花生、甜菜)
8.南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水稻、油菜、甘蔗)
9.棉花的主要产地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疆南部)
10.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华北平原、山东)
11.甜菜的主要产地是?(东北、西北); 甘蔗呢?(广西、广东、海南、台湾)
12.油菜的主要产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1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地形陡峭的山区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林业);在地形平坦的平原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种植业);在降水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畜牧业);在河湖较多的地方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渔业)
14.鱼塘中养育,塘泥培基,给桑树提供养料,蚕粪又是鱼的食料,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称为什么呢?(基塘生产)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国民经济的主导是什么?(工业)
2.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产业叫做?(轻工业)
3.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产业叫做?(重工业)
4.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
5.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优势:交通发达,技术雄厚,市场广阔;劣势:矿产资源缺乏)。
6.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在哪里呢?(辽中南工业基地)
7.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优势:交通发达,矿产丰富,市场广阔;劣势:结构老化,管理落后)
8.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哪里?(京津唐工业基地)
9.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哪里呢?(珠江三角洲地区)
10.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是什么?(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1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北京中关村)
1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什么?(大城市);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
篇5: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有哪些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º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º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西藏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探究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影响。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知识点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的死亡率降低,从而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因此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人口政策的内容和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我国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国的人口形势非常严峻,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导致人口问题过多,如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破坏污染环境、住房交通拥挤、就业机会减少等,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我国人口的分布
【我国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人口分布界线】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
【我国前六个面积大省】
新疆内蒙和西藏;青海四川黑龙江;(内蒙与西藏串位,是为了押运)
【我国前十个人口大省】豫鲁川粤苏、冀湘皖鄂桂;
小;⑥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
1、为什么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答:①自然条件:东部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条件好,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耕地少,能够养活的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②社会经济: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③开发历史: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开发历史的综合影响,我国人口在分布上呈现出东南多、西北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56个民族
【我国的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总计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人口数在500万以上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很少只有几千人。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只有0.3万人。
二、民族分布
【各民族的分布状况】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
【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我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与地势】地形是地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区别】
二、地形复杂多样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主要山脉及走向】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2、三大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辽宁省东部,辽东半岛上;
山东丘陵:山东省东部,山东半岛上;江南丘陵
东南丘陵: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闽浙丘陵
两广丘陵
三、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2、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探究题】
1、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等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挡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独具特色。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五个积温带的区别】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产生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冬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52.3 ºC);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
【我国夏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及三大火炉】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最高气温49.6ºC);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时间分布:夏秋多春冬少;空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四类干湿区的区别】
三、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随着季节变换风向,并且风向相对的风。
【冬、夏季风的区别】
四、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多样性的原因及其优势】
1、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我国五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区别】
【长江水能】
长江水能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集中分布在源头到宜宾的上游河段。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二滩、葛洲坝、三峡等水电站。但是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长江水能利用率只占可开发利用的8.6%。
【长江航运】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货运量占全国的60%,居全国内河运输第一位,是我国东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湖泊的分类】
内流湖(咸水湖):位于内流区域(属青藏高原湖区)。不与海洋相通,蒸发量大,含盐量高。如,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外流湖(淡水湖):位于外流区域(属东部平原湖区),与江河相连,通向海洋,不含盐度。如,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土地、阳光、水、水能、矿产、森林等。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篇6: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有哪些
第一章从中国看世界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6、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1、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
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 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13.40亿)。
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5、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黑河——腾冲)。
第三节民族
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2、(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 骨架 )。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多山 )的国家,(山地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
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 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 尼泊尔)交界处,海拔( 8844.43米 ),为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节气候
1、我国冬季( 南北温差大),夏季( 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 0℃ )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50 ℃ )。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 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 20 ℃ )以上。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最热的地方( 新疆的吐鲁番 )。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 暖温带 )、( 亚热带 )、( 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火烧寮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 干湿状况 )。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干旱 )。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 半湿润)、(干旱)、和( 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 湿润 )、( 半湿润 )为主,西北部以( 干旱)、(半干旱 )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和( 季风气候显著 )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 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5、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 )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 高原山地 )气候。
第三节河流
1、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大多数河流自( 西 )向( 东 )流,最后注入( 太平洋 )。
2、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 )向北流入( 北冰洋 )。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外流河 )。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 水文特征 )。
5、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运河 ),全长( 1800 )千米。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全长( 6300千米 ),是我国长度( 最长 )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 最广 )的河流,还是我国( 水量 )最大的河流。
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 水能宝库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人们还把长江称为( 黄金水道 )。
8、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 川江 )和“九曲回肠”的( 荆江)。
9、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
1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山脉 ),流入(渤海 )。黄河是我国的( 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1、黄河(含沙 )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
1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 宁夏 )平原和( 河套 )平原。13、黄河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坎,黄河成为( 地上河 )。
14、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在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
15、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 河口 )、( 桃花峪 )。
16、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 )、( 湖口 )
。
第四节自然灾害
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 地震 )、(滑坡 )、( 泥石流 )等灾害。
5、( 山区 )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6、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 复杂多样 ),自然灾害( 种类 )多、(分布 )广。
7、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8、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华北地区 )。
9、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 南方地区 )。
10、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 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 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 可再生资源 )和( 非可再生资源 )。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 可再生资源 )。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 非可再生资源 )。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 )为主。( 林地 )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 )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 )、(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 )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
6、我国的( 节水标志 )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交通运输
1、人们把( 交通运输 )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 )运输、( 铁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管道 )运输。
3、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 铁路运输 )运输。
4、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 )干线和( 东西 )干线两大组。
5、东西铁路干线主要有三条(京包---包兰线 )、( 陇海----兰新线 )、(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
6、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五条( 京沪线) 、( 京九线 )、(京广线 )、(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 宝成-----成昆线)。
7、青藏线东起(西宁),西至( 拉萨 )。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3、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4、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现代化。
5、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6、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7、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
8、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10、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
11、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12、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第三节工业
1、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3、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盒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4、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5、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加强工业研发,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产品牌,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6、我国的四大工业区(京津唐)、(沪宁杭)、(辽中南)、(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7、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00年的(7倍)多。
8、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9、我国的硅谷是(中关村)。
10、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有哪些】相关文章:
10.地理复习资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