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2023-12-05 08:42: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congnisib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篇1: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 年 级 下 册 语 文 试 题

一、语基(20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1.默写出上句或下句。(4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 。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2.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4分)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 这两句就是佐证。

(2)《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请你写出含有“月”字的古诗词(连续的两句)。(2分)

,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6题。(10分)

1月16日下午,由省旅游局、省广电集团东南卫视频道共同举办的“福建最美的乡村”大型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经电视展播、观众投票、专家评审三个环节激烈角逐,三元区岩前十八寨在近100个预选单位30个正式参评村镇中脱yǐng而出,入选10个“福建最美的乡村”。

“千年古镇,历经时光的(1) (A.洗礼B.洗刷),至今依然古香古色。唐、宋、元、明、清的古建筑随处可寻。(2)(A.凝聚B.凝固)古村落的历史,(3)(A.聚焦B.定格)古村落的时光,让人发出怀古之(4) (A.幽思B.感慨)……”这是在此次评选活动上,专家对岩前十八寨的经典评价。

距三明市区不足30公里的岩前镇历史悠久,古风厚重。①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三元区岩前镇西北约1公里处的盆地上,②万寿岩博物馆投资800多万元也于11月正式开放;岩前镇的忠山村古名称十八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古建筑,蜈蚣街、四贤祠、元代石拱桥、楚三公祠、蒙古墓等11处纳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三元区推出的“百年栲、千年寨、万年居”一日游倍受游客青lài。

(摘自《三元区岩前十八寨入选“福建最美的乡村”》,有改动)

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

(1)脱yǐng而出 (2)青lài

(3)角逐(4)悠久

5.根据语境选词填空(只填字母)。(4分)

(1) (2) (3) (4)

6.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 ②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7.综合性学习——关注我们的社区。

本报讯 (记者 陈冬)过年了,许多市民朋友也不忘体育锻炼。昨日上午,千余市民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市体育中心,参加由市体育局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春节”20厦门市春节体育大游园活动。

“加油,加油!”“球进啦!”“赶紧排队再来一次”……昨日一大早,体育中心就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满眼都是市民开心的笑脸。

定点投篮、趣味足球、跳绳竞速、自行车慢骑、踢毽子、飞镖投准、呼拉圈竞速、棋类挑战、趣味保龄球、轮滑游戏、反弹投准、羽毛球定点发球等12项有奖趣味项目,每个游戏项目活动场地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不少家庭是全家上阵,为了多玩几个项目,一家人分别在不同的项目前排队。

今年66岁的柴奶奶才结束趣味保龄球的“挑战”,又马不停蹄地赶去踢毽子,她和家人玩得不亦乐乎,她说:“一边玩,一边锻炼身体,这年过得真健康。”

除有奖趣味项目外,体育中心内的篮排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场)、乒乓球馆、五人足球场、篮球外场也免费对外开放。

春节体育大游园是我市新春佳节一项传统活动,深受市民欢迎。主办方告诉记者,今年是连续举办的第,也是市民来得最多、最热闹的一年。

(1)社区活动我关注(3分) 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

(2)社区活动我评价(3分)

假如你正在活动现场参加厦门市春节体育大游园活动, 厦门电视台的主持人采访到了你,请你谈谈参加活动的感受,你会说:“

。”

(3)社区文明我倡导(4分)

社区文化建设从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开始,针对社区内还存在的诸如乱停车、乱扔垃圾、放养宠物、践踏草地等不文明现象,社区开展了“从我做起,净化家园”的“温馨提示”活动,请你就社区内的某一不文明现象写一句温馨提示语,不超过15字。

不文明现象:

温馨提示:

三、阅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轮战》

8.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亲戚畔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又何间焉 池非不深也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小大之狱 D.天时不如地利 衣食所安

9.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1.两文对取得战争胜利前提条件的认识,共同点是什么?(2分)分别怎样做才能拥有这样的前提条件?(3分)

(二)名著阅读(10分)

12.填空(只填字母)(3分)

《水浒》中各路英雄身怀绝技,其中善盗的是 、善射的是 、善行的是 。(A. 小李广花荣B. 短命三郎阮小五C. 鼓上蚤时迁D. 神行太保戴宗)

1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孙悟空由一块仙石变化而成,他手持金箍棒,神通广大,能七十二变;他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他勇敢机智,百折不挠,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深受读者的喜爱。

B.英国青年鲁滨逊不安于小资产阶级的安定平庸生活,二次出海经商;他在荒岛上生活28年,战胜悲观情绪,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战胜自然,改善生活环境;他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阶级者形象。

C.武松是绿林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替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D.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小说通过他在利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14.请从下面两个出自《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中任选一个作简要概述(简述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100字以内)。(4分)

(1)三打白骨精(2)三借芭蕉扇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阅读《伯乐就是你自己》,完成15~19题。(16分)

伯乐就是你自己

赵锁仙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伯乐呢?

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才勇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了众人,他就是自己的伯乐!

④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健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千万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⑥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吧,别让自己把自己埋没,努力地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并将其发扬光大。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让我们发现自己、赏识自己,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有删改)

15.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运用了什么典故?(3分)

17.第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就作者与韩愈的“人才观”展开辩论,请你将正反两方的观点提炼出来。(6分)

阅读《让儿子独立一回》,完成20~18题。

让儿子独立一回

凌鼎年

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

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还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

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再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

“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去大串联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你到了海边?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

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意见,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

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

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叠发票,共有:

娄城至上海大巴车票一张

上海出租车票一张

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

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

付搬运费、服务费若干

付冷饮费若干

……

乖乖,不连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两千多。

看了儿子信才知道。儿子这次过了回独立瘾。他去上海时,不坐公共汽车乘豪华大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

史工程师看了信和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

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为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20.请以史工程师的口吻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小说对“妻子”言行的描写,具体分析“妻子”这个人物形象。(4分)

22.小说用不少笔墨列出一张张发票,并详细介绍“儿子”如何过独立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3.小说围绕“儿子”独立问题来写。作者借此是想引发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你如何评价小说中“儿子”的这种独立?(6分)

四、写作(6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孩子的世界里,有烦恼,也有欢乐;有好奇,也有想像;有探索,也有思考……请以“孩子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2)我 ,我快乐(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然后作文)

要求:①上面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语基(20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本大题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等错一处,该空不得分)

1.(4分)(1)甲光向日金鳞开;提携玉龙为君死;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4分)(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分)示例:(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2)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3)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6题。(10分)

4.(4分。A )(1)颖 (2)睐 (3)jué (4)yōu5.(4分。每题1分)(1 )A (2)B (3)B (4)A 6.(2分。各1分)①被列为20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20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三元区岩前镇西北约1公里处的盆地上,②投资800多万元的万寿岩博物馆也于月正式开放。(修改处用文字表述亦可)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7.(1)答案参考:年厦门市春节体育大游园活动举行,千余市民参与锻炼身体(3分)(2)言之有理即可 ,酌情给分(3分)(3)例:不文明现象:乱践踏草坪。温馨提示: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 (言之有理即可 ,酌情给分)(4分)

三、阅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8.答案:D 9.答案:固:巩固,使……坚固。 加:虚夸,以少报多。 畔:通“叛”,背叛。 徧:通“遍”,遍及,普遍。10.答案:①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②这才是尽本质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11.答案:共同点,争取民众的支持。做法:甲文认为要施以仁政,得民心。乙文认为要清正从政,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二)名著阅读(10分)12. (3分。每处1分)C A D 13.(3分)B 14.(4分)起因1分,经过1分,结果1分,语言表达1分。(意思表达清楚,字数超过可以不扣分)

示例(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取经途中,遭遇妖魔白骨精,它为吃唐僧肉,先后施变妖法:一变村姑,二变老妪,三变老翁,抓住唐僧。孙悟空以变制变,除掉白骨精,救出师父和同伴,继续踏上西到取经的征途。示例(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取经途中,要过火焰山,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因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悟空,不肯借。悟空变成小虫钻进她腹内翻腾,却借了假扇。后请来请来李天王和天兵帮助,才借来真扇,过了火焰山。

(三)现代文阅读(35分)15.总分式或总分总 16.毛遂自荐 17.对比论证 18.不能,去掉后语气过于绝对,加点词使论证更严密,有分寸。19.参考1:正:千里马,要做自己的伯乐;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参考2:正:发现并赏识自己就能做千里马;反:要有伯乐发现,才能做千里马。(表述可以不同,观点相对即可)

20.儿子考上大学,妻子却因病无法送他入学。我们只得让儿子单独去报到。一周后,儿子寄回一叠发票。妻子很欣慰,我却为此大伤脑筋。(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21.妻子陪读复习,为儿子费尽心血,爱子之心令人感动。在培养过程中,她溺爱儿子,包办了除读书以外的所有事情,导致儿子脱离社会,缺乏独立能力。他认为儿子花钱解决问题搞好关系能成大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22.详写儿子寄回发票和儿子如何过独立瘾,可以突出儿子花钱买独立的可笑(荒唐)之处,更好地表达对这种假独立的讽刺(批评、否定)之意。(意思符合即可) 23.第一问:对“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子女)”这个问题的思考。(答“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也可。)第二问:示例:小说中儿子的独立是花钱买来的假独立,反映了他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错误的处世观念。(要求观点鲜明,能结合儿子行为进行评价。)

四、写作(60分)24.作文评判分“优、良、中、差、极差”五个类别。评分意见如下:

(1)优类卷: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语言顺畅,结构完整。在以上标准都符合的前提下,具备“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中的一项即可得满分。

(2)良类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条理清楚。以上标准都符合评“良上”,其中一项只达到中类卷标准评“良下”。

(3)中类卷: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较具体,语言较通顺,条理还清楚。以上标准都符合评“中上”,其中一项只达到差类卷标准评“中下”。

(4)差类卷: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结构紊乱。

(5)极差卷:文不对题,严重未完稿,抄袭别人的文章。

试卷命题意图说明

九年级“高校课堂”语文试卷命题按照省颁布的《考试说明》要求,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设置:150分。试卷基本由“语基、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四大块组成,小题题量为24题,难度系数比例8:1.5:0.5。各题设计意图列表如下:

板块

题量

分值

设计意图

语基

古诗文积累

3

10

考察学生古诗文积累及运用能力。

语段阅读

3

10

考察学生注音写字释义及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性学习

1(有三小题)

10

考察学生“读书活动”的综合实践能力。

阅读

文言文阅读

5

15

考察学生文言词语积累情况,考察学生翻译及古文理解的能力。

名著阅读

3

10

考察学生对名著内容,故事情节的积累情况。

现代文阅读

8

35

考察学生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作文

1

60

考察学生写作能力。

总计

24

150

篇2:九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九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如图,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2.已知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A(1,a),B(3,b),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3.如图,AD∥BE∥CF,直线l1,l2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已知AB=1,BC=3,DE=2,则EF的长为(  )

A.4 B.5 C.6 D.8

第3题图 第4题图

4.△ABC在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B的值为(  )

A.55 B.255 C.12 D.2

5.如图,放映幻灯片时,通过光源,把幻灯片上的图形放大到屏幕上,若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为20cm,到屏幕的距离为60cm,且幻灯片中的图形的高度为6cm,则屏幕上图形的高度为(  )

A.6cm B.12cm C.18cm D.24cm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反比例函数y1=k1x和正比例函数y2=k2x的图象交于A(-1,-3),B(1,3)两点.若k1x>k2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1

C.x<-1或01

7.已知两点A(5,6),B(7,2),先将线段AB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再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其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线段CD,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

A.(2,3) B.(3,1) C.(2,1) D.(3,3)

8.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观测站,AB=2km.从A测得船C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测得船C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离海岸线l的距离(即CD的长)为(  )

A.4km B.(2+2)km C.22km D.(4-2)km

第8题图 第10题图

9.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按如图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形45°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A重合.若三角形ABC固定,当另一个三角形绕点A旋转时,它的直角边和斜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与边BC交于点E,F,设BF=x,CE=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10.如图,直线y=12x与双曲线y=kx(k>0,x>0)交于点A,将直线y=12x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y轴交于点C,与双曲线y=kx(k>0,x>0)交于点B,若OA=3BC,则k的值为(  )

A.3 B.6 C.94 D.9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在△ABC中,∠B=45°,cosA=12,则∠C的度数是________.

12.已知函数y=-1x,当自变量的取值为-1

13.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D和BE相交于点G,过点E作EF∥BC交AD于点F,那么FGAG=________.

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BD,点E在边BC上,且CE=2BE.连接AE交BD于F,连接DE,取BD的中点O,取DE的中点G,连接OG.下列结论:①BF=OF;②OG⊥CD;③AB=5OG;④sin∠AFD=255;⑤S△ODGS△ABF=13.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计算:sin45°+cos30°3-2cos60°-sin60°(1-sin30°).

16.根据下列视图(单位:mm),求该物体的体积.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0,3),(-4,0).

(1)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F,点O,B对应点分别是E,F,请在图中画出△AEF,并写出E,F的坐标;

(2)以O点为位似中心,将△AEF作位似变换且缩小为原来的23,在网格内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A1E1F1.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A(2,0)的直线l与y轴交于点B,tan∠OAB=12,直线l上的点P位于y轴左侧,且到y轴的距离为1.

(1)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

(2)若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P,求m的值.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如图,在Rt△ABC中,∠C=90°,BC=1,AC=2,把边长分别为x1,x2,x3,…,xn的n个正方形依次放入△ABC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填表:

n 1 2 3

x n

(2)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xn=________.

20.某中学广场上有旗杆如图①所示,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以后,数学兴趣小组测量了旗杆的高度.如图②,某一时刻,旗杆AB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平台上,另一部分落在斜坡上,测得落在平台上的影长BC为4米,落在斜坡上的影长CD为3米,AB⊥BC,同一时刻,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2°,1米的竖立标杆PQ在斜坡上的影长QR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72°≈0.95,cos72°≈0.31,tan72°≈3.08).

六、(本题满分12分)

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是BDC︵的中点,AE⊥AC于A,与⊙O及CB的延长线交于点F,E,且BF︵=AD︵.

(1)求证:△ADC∽△EBA;

(2)如果AB=8,CD=5,求tan∠CAD的值.

七、(本题满分12分)

22.直线y=ax+1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y=kx(x>0)相交于点P,PC⊥x轴于点C,且PC=2,点A的坐标为(-2,0).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若点Q为双曲线上点P右侧的一点,且QH⊥x轴于H,当以点Q,C,H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时,求点Q的坐标.

八、(本题满分14分)

23.(1)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请填空:AODC=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2)如图②,将(1)中的△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O1C1,连接AO1,DC1,请你猜想线段AO1与DC1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如图③,矩形ABCD和Rt△BEF有公共顶点B,且∠BEF=90°,∠EBF=∠ABD=30°,则AEDF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求出该值;若不是定值,请简述理由.

答案:

1.B 2.D 3.C 4.A 5.C 6.C 7.A 8.B

9.C 解析:由题意得∠B=∠C=45°,∠EAF=45°.∵∠AFE=∠C+∠CAF=45°+∠CAF,∠CAE=45°+∠CAF,∴∠AFB=∠CAE,∴△ACE∽△FBA,∴ABBF=CEAC.又∵△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C=2,∴AB=AC=2.∵BF=x,CE=y,∴2x=y2,∴xy=2(1

10.D 解析:过点A作AD⊥x轴于点D,过点B作BE⊥y轴于点E,则易得△AOD∽△CBE,∴ADCE=ODBE=AOBC=3.设点A的横坐标为3a,则其纵坐标为3a2,即OD=3a,AD=3a2,则BE=OD3=a,CE=AD3=a2.∵直线BC是由直线AO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CO=4,∴EO=4+a2,即点B的坐标为a,4+a2.又∵点A,B都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k=3a3a2=a4+a2,解得a=1或a=0(舍去),∴k=92.故选D.

11.75° 12.y>1或-12≤y<0 13.14

14.①②④⑤ 解析:∵CE=2BE,∴BECE=12,∴BEBC=13.∵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DA,AD∥BC,∴△BFE∽△DFA,∴BFDF=EFAF=BEDA=BEBC=13.∵O是BD的中点,G是DE的中点,∴OB=OD,OG=12BE,OG∥BC,∴BF=OF,OG⊥CD,①正确,②正确;OG=12BE=16BC=16AB,即AB=6OG,③错误;连接OA,∴OA=OB=2OF,OA⊥BD,∴由勾股定理得AF=5OF,∴sin∠AFD=AOAF=2OF5OF=255,④正确;∵OG=12BE,△DOG∽△DBE,∴S△DOGS△BDE=14.设S△ODG=a,则S△ABE=S△BED=4a.∵EFAF=13,∴S△BEF=a,S△AFB=3a,∴S△ODGS△ABF=13,⑤正确.故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⑤.

15.解:原式=22+323-2×12-321-12=24+34-32+34=24.(8分)

16.解:这是上下两个圆柱的组合图形.(3分)V=16×π×1622+4×π×822=1088π(mm3).(7分)

答:该物体的体积是1088πmm3.(8分)

17.解:(1)△AEF如图所示,(3分)E(3,3),F(3,-1).(5分)

(2)△A1E1F1如图所示(注:若同向位似画出△A1E1F1同样得分).(8分)

18.解:(1)∵点A的坐标为(2,0),∴OA=2.∵tan∠OAB=OBOA=12,∴OB=1,∴点B的坐标为(0,1).(2分)设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则b=1,2k+b=0,解得k=-12,b=1.∴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1.(4分)

(2)∵点P到y轴的距离为1,且点P在y轴左侧,∴点P的横坐标为-1.又∵点P在直线l上,∴点P的纵坐标为-12×(-1)+1=32,∴点P的坐标是-1,32.(6分)∵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P,∴32=m-1,∴m=-1×32=-32.(8分)

19.解:(1)23 49 827(6分) 解析:设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它落在AB,BC,AC上的顶点分别为D,E,F,则△BED∽△BCA,∴DEAC=BDAB=x2,同理得到DFBC=ADAB=x,两式相加得到x2+x=1,解得x=23.同理可得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9=232,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27=233.

(2)23n(10分)

20.解:过点C作CM∥AB交AD于M,过点M作MN⊥AB于N,则MN=BC=4米,BN=CM.(3分)由题意得CMCD=PQQR,即CM3=12,∴CM=32米,∴BN=32米.(5分)∵在Rt△AMN中,MN=4米,∠AMN=72°,∴tan72°=ANMN,∴AN≈12.3米.(7分)∴AB=AN+BN≈12.3+32=13.8(米).(9分)

答:旗杆的高度约为13.8米.(10分)

21.(1)证明:∵四边形ABCD内接于⊙O,∴∠CDA+∠ABC=180°.又∵∠ABE+∠ABC=180°,∴∠CDA=∠ABE.(2分)∵BF︵=AD︵,∴∠DCA=∠BAE,∴△ADC∽△EBA.(6分)

(2)解:∵A是BDC︵的中点,∴AB︵=AC︵,∴AB=AC=8.(8分)由(1)可知△ADC∽△EBA,∴∠CAD=∠AEC,DCAB=ACAE,(10分)∴tan∠CAD=tan∠AEC=ACAE=DCAB=58.(12分)

22.解:(1)把A(-2,0)代入y=ax+1中得a=12,∴直线的解析式为y=12x+1.当y=2时,x=2,∴点P的坐标为(2,2).(2分)把P(2,2)代入y=kx中得k=4,∴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4x.(4分)

(2)设点Q的坐标为(a,b).∵Q(a,b)在双曲线y=4x上,∴b=4a.∵直线y=12x+1交y轴于B点,∴点B的坐标为(0,1),∴BO=1.∵点A的坐标为(-2,0),∴AO=2.(6分)当△QCH∽△BAO时,CHAO=QHBO,即a-22=b1,∴a-2=2b,a-2=2×4a,解得a=4或a=-2(舍去),∴点Q的坐标为(4,1).(9分)当△QCH∽△ABO时,CHBO=QHAO,即a-21=b2,∴2a-4=4a,解得a=1+3或a=1-3(舍去),∴点Q的坐标为(1+3,23-2).综上所述,点Q的坐标为(4,1)或(1+3,23-2).(12分)

23.解:(1)22(3分) 解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AD=22,∴AODC=22.

(2)猜想:AO1DC1=22.(4分)证明如下:∵△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O1C1,∴∠ABO=∠CBO=∠O1BC1,∴∠ABO1=∠DBC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D=22.又∵O1BBC1=OBBC=22,∴ABBD=O1BBC1.又∵∠ABO1=∠DBC1,∴△ABO1∽△DBC1,∴AO1DC1=ABBD=22.(8分)

(3)AEDF为定值.(9分)在Rt△EBF中,∠EBF=30°,∴BEBF=32.在Rt△ABD中,∠ABD=30°,∴ABBD=32,∴BEBF=ABBD.∵∠EBF=∠ABD,∴∠EBA=∠FBD,∴△AEB∽△DFB,∴AEDF=ABBD=32.(14分)

篇3:九年级语文月考语文试题

19-上学期月考试题

九年级 语文

(时间:11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应届/应聘 流露/锋芒毕露 参差不齐/差强人意

B.烟蒂/取缔 沾染/如坐针毡 孜孜不倦/胜券在握

C.泊车/湖泊 处罚/处心积虑 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D.癖好/开辟 重荷/一丘之貉 供不应求/共商国是

2.下列各组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禅师 给予 瞥见 佝偻

B.广袤 要决 妥当 坍塌

C.津怀 制裁 宽宥 困厄

D.窗灵 亵渎 麾下 驰骋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人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 __,月是故乡明。

(2)秋草独寻人去后,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我们的国家江山如画,我们的人民英雄辈出,令人不禁想起《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 。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6.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 鲁达为什么“大踏步去了”?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怎样的性格。(4分)

(2) 请写出这则故事的名称,然后再写一个与鲁达相关的经典故事名称。(4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答题。(共4分)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某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丽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

材料一:1月10日,连续的微风天气,使北京遭遇自今年元月1日开始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监测后首个严重污染日。1月12日,北京PM2. 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直到15日,一场小雪带着西北风,才驱走了笼罩京城六天之久的浓霾,1月23日,令人厌恶的雾霾又一次降临。

材料二: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2题(共15分)

母 爱 的 硬 度

①关于母亲的很多故事,我都是从祖母的口中慢慢得知的。长大以后,我甚至忘记了母亲怀抱的味道,回避和拒绝她任何形式的亲近和主动示好,似乎只有和她对抗着、沉默着、屈从着才是我与母亲之间最恰当的距离。

②母亲很勤快。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

③母亲除了种菜还大搞养殖,圈里养着十多头猪,猪菜的事情分配给她的孩子们,柴火的事情她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满载而归。我总是不能忘记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母亲巴不得一次就把山背到家里。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抗议,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并立刻举出我的小伙伴们谁比我小但背得比我还多的例子。

④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

⑤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棍子,那是她的家法。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

⑥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的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脚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

⑦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作出好榜样。

⑧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

⑨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里。从小到大的作文里,一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

⑩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

8.整体感知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爱的硬度”体现在哪些事上。(3分)

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

10.结合文意,请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

11.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好处 ? (3分)

12.读完本文,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并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共14分)

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白 龙

①站在不同高度的书籍上,人们看到的风景各异;从低处的一叶障目到高处的霞光万丈,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格局与眼界心胸。如果把人类文明比作一座山峰,那么雄踞高山之巅的,就是历经世代淘洗而筛选出的经典文本。

②阅读经典,如同聆听山巅之城的智者们穿越时空的遥远回响。经典作品代表着人类精神的复杂性,标志着我们共同的先辈曾经抵达过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它对人心的理解和体恤,犹如一双越过时空的温暖臂膀,环住一个个困在冰冷湖面的灵魂。它以锐利的穿透力,让那些只知和现实讨价还价的人们,懂得什么叫对这个世界爱得深沉,什么叫思想的力道和思考的痛感。

③然而,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那似乎是一个和我们置身其间的世界相平行的空间,独立、缥缈而易碎,一个电话或者微信的侵扰,就能迅速把我们拉回现实。古人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而现在,对于奔波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仅仅闭门恐怕是不够的,只有在静谧无声的夜晚,待一天的工作结束,关上手机,才能翻开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捕捉来自遥远时空的细弱声响。那个高处的世界并不许诺我们具体的好处,但入得其门,就会产生一种“只有高贵纯洁心灵能够感受的欢愉”。

④ 正如登山需要阶梯,进入经典作品的世界同样需要拾阶而上。经典作品中的主题,一般历千载而不变,充满泛着古老铜绿的端庄大词,诸如民族和命运、历史与兴衰等等。理解这些主题是困难的,需要借助思想的阶梯。有时,通过一部经典去理解另一部经典,方能参透义理之精妙,醉心于云蒸霞蔚的经典意象,比如国学上“以传注经”的传统就是如此。有时,理解经典也需要人生的准备。正如陈年老茶需要用沸水才能浇出厚重余味,理解经典也需要我们用老水手般的人生阅历,用经久不息的温热内心,浇开经典作品中只属于独特个体的专属气息。唯其如此,方能找到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让经典的鉴赏者代代不绝。

⑤ 经典会让人变得谦逊,因为见识了大海而更懂得什么叫沉潜往复,登上了群山之巅而更能体会山花的璀璨只若指间流沙。而愈了解人类精神的由来和思想的系谱,人们才会愈发认清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

13.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共3分)

14.选文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共3分)

15.在选文第④段中,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理解经典?(共4分)

16.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同学热衷于阅读网络小说、动漫作品,觉得这些比经典作品要通俗、有趣、刺激。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7—20题(13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心窃乐之 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1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19.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2分)

20.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3分)

四、作文(共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上电脑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方便与精彩……

请以《我感受到了______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山川”“文学”“网络”等;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等。

(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来源:学。科。网]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

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等

答案:

一、1.D 2.A 3.A 4. B

5.(1) 露从今夜白 (2)寒林空见日斜时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1)怕吃官司 粗中有细 (2)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大战呼延灼等。

7. 材料一主要从不良天气的角度谈空气的污染,连续的微风带来了“浓霾”。材料二主要从排放污染物质的角度谈空气的污染。(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即可得出答案)

8.管教我们劳动;严惩我们犯错;严格管教我们学习。(每点1分,共3分)

9.用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增强语言气势,更突出了母亲的勤快能干、心灵手巧(要强)(2分)。

10.文中是指在感情上我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表明母亲的严厉及我对母亲的敬畏。(意思对即可,共3分)

11.写出母亲对我的影响,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点明中心(深化主题)(2分)。照应标题,总结全文(收束全文)(1分)。

12.赞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文中的母亲虽然严厉,但严中有爱,她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赞同。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忽略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容易让孩子产生距离感。

13.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14.对比论证,(1分)将古人与现代人的阅读环境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2分)

15.①借助思想的阶梯,通过一部经典去理解另一部经典;②需要人生的准备,需要我们用老水手般的人生阅历,用经久不息的温热内心,浇开经典作品中只属于独特个体的专属气息。

16.示例:我认为这些同学的观点是不对的。经典作品是思想丰富的作品,阅读它们会让人思想厚重,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网络小说、动漫作品虽然通俗、有趣、刺激,但思想肤浅,没有教育意义,甚至还会将读者引入歧途,作为一时的娱乐可以,长期阅读还是经典作品能提升一个人的气质与精神。

17. ①临:靠近。 ②意:情趣。

③乐: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 ④诚:确实(果真;实在)。

18.①句: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句: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19.(1)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若画面或语句不完整,酌情扣分。

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0.(2)联系文段内容,言之成理。甲段,1分;乙段2分;若表达不好,酌情扣分。

示例: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篇4:九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试题

九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试题

一、选择题:

1.(大连)抛物线y=(x-2)2+3的对称轴是( ).

A.直线x=-3 B.直线x=3 C.直线x=-2 D.直线x=2

2.(重庆)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则点M(b,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2004天津)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且a0,a-b+c0,则一定有( ).

A.b2-4ac0 B.b2-4ac=0

C.b2-4ac0 D.b2-4ac0

4.(2003杭州)把抛物线y=x2+bx+c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y=x2-3x+5,则有( ).

A.b=3,c=7 B.b=-9,c=-15

C.b=3,c=3 D.b=-9,c=21

5.(2004河北)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c和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大致为( ).

6.(2004昆明)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顶点P的横坐标是4,图象交x轴于点A(m,0)和点B,且m4,那么AB的长是( ).

A.4+m B.m C.2m-8 D.8-2m

二、填空题

1.(2004河北)若将二次函数y=x2-2x+3配方为y=(x-h)2+k的形式,则 y=_______.

2.(2003新疆)请你写出函数y=(x+1)2与y=x2+1具有的一个共同性质_______.

3.(2003天津)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x=2,且经过点(1,4)和点(5,0),则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4.(2004武汉)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且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_.

5.(2003黑龙江)已知抛物线y=ax2+x+c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a+c=_____.

6.(北京东城)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学生分别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

甲:对称轴是直线x=4;

乙: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

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

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三、解答题

1.(2003安徽)已知函数y=x2+bx-1的图象经过点(3,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它的图象,并指出图象的顶点坐标;

(3)当x0时,求使y2的x取值范围.

篇5:九年级数学下册试题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下册试题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 )

A.-2 B.2 C.-1 D.1

2.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A.(1,3) B.(-1,3) C.(1,-3) D.(-1,-3)

3、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个数是( )

A.0 B.1 C.2 D.3

4、经过原点的抛物线是( )

A y=2x2+x B C y=2x2-1 D y=2x2+1

5、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4分,共20分)

6、抛物线y = x 2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7、若函数关系式为二次函数关系式,则m的取值范围是

8、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的抛物线的关系式

9. 如图所示,二次函数的图象交轴于、两点,交轴于点,则的面积

10、右图是直角坐标中某抛物线的部分图象,请写出抛物线与轴左边交点的坐标 。

三、解答题:(共8题,11~14每题8分,15~16每题9分,17题10分,共60分)

11、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12、用公式法求二次函数y=(1-x)(x+2)的顶点坐标。

13、求二次函数与横轴、纵轴的交点坐标。

14. 根据图像,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5、(1)请在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的大致图象;(提示:作图时应先求顶点坐标)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的图象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后的图象;

(3)直接写出平移后的图象的关系式.

注:图中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

16、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9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程的两个根.

(2)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3)写出随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观察图象,估计方程的根,并在图象上标示出根的位置。(精确到0.1)

17. 东平桥是佛山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桥的部分横截面如图所示,上方可看作是一个经过A、C、B三点的抛物线,以桥面的水平线为X轴,经过抛物线的顶点C与X轴垂直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此桥垂直于桥面的相邻两柱之间距离为2米(图中用线段AD、CO、BE等表示桥柱)CO=1米,FG=2米

写出点A、B、C的坐标。

求抛物线的关系式。

求柱子AD的高度。

篇6: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试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试题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以及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而制得的____________,其____________会发生改变。

2.生铁和钢都是______________的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______;钢的含碳量为____________。

3.下列铁的用途中,涉及了铁的哪些性质?请把有关性质填在横线上。

(1)烧菜用的铁锅、铁铲一般都要装上木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或铁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振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灾,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的____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

二、选择题

5.利用铝合金制作钥匙是利用铝合金的

A.熔点低 B.不易腐蚀

C.硬度大 D.密度小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铜线 B.不锈钢

C.硬铝 D.18K黄金

7.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的是

A.钢铁 B.钛和钛合金

C.铝和铝合金 D.铜和铜合金

8.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主要原因是

A.价格便宜

B.铁中含有碳元素

C.升热慢,退热也慢,保温性能好

D.烹饪的食物中留有铁元素

9.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铁质软,可用来制造机械

B.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

C.铜的导电性在金属中仅次于银

D.钛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轮船外壳

10.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

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

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⑤生铁是含杂质较多的铁合金;

⑥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

篇7: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语文下册期末试题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àngyìchúfángshòuxuēyùzhuóbīngdiāo

()()()

dùjuānnuòyánpúsàchóngshānjùnlǐng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玫瑰(guīguì)竹笋(sǔnshǔn)歼灭(jiānqiān)

缀满(chuòzhuì)花茎(jīnjīng)翘首(qiáoqiào)

三、成语练习。(6分)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3分)

直()了当花团()簇万()千红

顾名思()司空见()温文()雅

2.按要求写成语。(3分)

(1)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

(2)来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

四、将下列词语搭配起来。(3分)

颗粒饱满的广玉兰打通矿井

苍翠挺拔的麦穗实现隧道

洁净高雅的松树开凿理想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神舟七号”成功飞天,我们感到十分自豪。(改成反问句)

2.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长城吸引了很多游客。(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溪快速地流淌着。(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些)

4.把句子补充完整。

今天的天气可真冷啊,。

5.仿写句子。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

,。

6.小时候,我不爱读书,老师用有关读书的名言开导我:“,。”后来,我对读书有了兴趣最爱读科技小制作的课外书,但很少亲自动手做,老师用陆游的古诗告诫我:“,。”

六、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3分)

()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等待着。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湖里的睡莲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东方刚露出晨曦。

七、用修改符号改病句。(4分)

1.王伟和张奇说好了,他到他家去做作业。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稻子已经熟透了,一望无垠的.田野里一碧千里。

4.说话和作文时,我们要恰当运用和正确理解所学会的成语。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时光悄悄地溜走,跟着。夕阳也,变得温和起来,像,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2.《石灰吟》作者代的。诗人用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和“”,即使“”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的品质,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3.不入虎穴,。近水识鱼性,。欲知山中事,。兼听则明,。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分)

(一)区别(8分)

世界最大的产业公司IBM里虽有雄才大将,但也不乏小人物来帮衬。其中有一个普通的员工,成天端茶倒水,抹洗清扫,觉得能摸摸办公室的传真机都是奢侈。口袋里的薪水是惟一安定的理由,但现实的巨掌毫不讲情面地打破了她小小的快乐。

那次她购买办公用品回公司,门卫把衣着寒酸、推着平板车的她拒之门外,口气生硬地要她拿出外企工作证。偏偏那天她忘了带,于是就因一张薄纸片儿被晾在了门口。门卫酷酷的姿态,来往人们异样的目光,慢慢烧毁了她的自足感,耻辱与愤怒却一点点燃烧。“这种日子不会久的,我不允许自己再被拦在自己公司门口。”敏感加上好强,她从此更努力更谨慎。就在这时“凉水又塞牙了”:她被怀疑成是偷喝别人咖啡的小贼,原因是办公室她分量最轻地位最低。面对那位飞扬跋扈的白领小姐,她气得浑身发抖,不顾所谓的尊卑据理力争。**平息了,她的内心却狂澜依旧。

她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我,每天最早到公司最迟离开,将别人任意丢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和工作上。

很快她就脱颖而出,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她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接着她又依靠超人的实力成为第一批本土经理、第一批美国本部作战略研究的人。最后,她终于圆了美梦,成为公司华南区的总经理。

她的名字,吴士宏,普普通通,但她挑战自卑的勇气与信心往往令我们汗颜。老板与打工仔的区别就在这里,前者抗争,后者屈服。

1.“但现实的巨掌毫不讲情面地打破了她小小的快乐”和“于是就因一张薄纸片儿被晾在门口”两句话中,前一句的修辞方法是,“小小的快乐”指,“薄纸片”指。(3分)

2.“凉水又塞牙了”是指,原因是。(2分)

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什么启发?请简要写出你的感受。(3分)

(二)松籽和野草(16分)

从前,有个书生很有才气,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不能中举,他心里烦闷,郁郁寡欢,久病不愈。常常gùyǐngzìlián(),形销骨立,眼看着不久于人世。

有一天,集市来了个鹤发童颜的老郎中。书生请老郎中给自己诊治。老郎中仔细询问了病情,沉吟良久,开出了一张处方:山岩上的松籽四钱,将沃土上的野草当柴煎服。

书生如法炮制,吃了几剂,病情仍不见好转,就派人去请老郎中。老郎中写一首诗,叫人带给书生。书生展开一看,上面写道:

“杂草纤柔身,烧之除草性。松籽耐风寒,食之具松质。”

书生读完,máosèdùnkāi()。从此他每天都要花三四个小时,到深山老林里散步,或读书,或吟诗,病情渐渐好了起来。

一天,老郎中飘扬而至,他问书生,有没有吃药。书生回答道:“吃了,而且把药吃到了心里。”

老郎中拈须微笑:“味道如何?”

书生起身作辑:“感谢老先生指点,味道好极了。”老郎中谦虚地摆摆手:“愿闻其详。”

书生说:“杂草生于沃野,松树长于山岩。杂草只能长成细弱之身,松树却能长成参天乔木。只因杂草多愁善感,一会儿愁天旱,一会儿怕地干;夏怕热,冬畏冷;又哀白日短,又怨黑夜长,它怎能长大?松树却不然,生于贫瘠之地不叫命苦,身处逆境之中不叹福浅;顶风雪而不怕寒冷,遭风雨而不怕吹打;不因春去而悲,不因冬来而愁,它只管拼命地扎根,冲天猛长。”书生顿了顿,“先生开这剂药方,又写诗赠我,是要我去萎靡不振的草性,取巍然屹立的松性。晚生当时刻铭记在心!”

后来书生,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所缺词语。(2分)

2.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几句话,使上下文联系起来。(3分)

4.理解句子。(8分)

(1)“吃了,而且把药吃到心里了。”

句中两个“吃”意思不同,第一个“吃”的意思是,第二个“吃”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2)“杂草纤柔身,烧之除草性。松籽耐风寒,食之具松质。”

“草性”指“松质”指

这首诗的意思是:

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简要谈一谈。(3分)

十、习作天地。(30分)

记忆中,总有一些抹不去的身影,他们就像退潮后沙滩上的贝壳,色彩斑斓,撞击心灵,永世难忘。请从你的老师中选一位来写,要写出令你敬佩的地方来。

篇8:二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ān yán cā shāng pān dēng bá dì ér qí

()()()

píng zhàng wú xiá tíng yuàn bō lán zhuàng kuò

()()()()

二、多音字组词

juǎn()zhuǎn()zhòng()

卷转重

juàn()zhuàn()chóng()

三、搭配词语

增加 友谊 发表 群众

增进 才干 发动 问题

增添 收入 发现 意见

四、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浓①含某种成分多,跟“淡”相反;②深厚,不淡薄

兴趣正浓()浓茶提神()

浓烟滚滚()感情浓厚()

2、望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希望;④名望;⑤对着

德高望重()一望无际()

喜出望外()看望朋友()

五、名句连对。

1、相看两不厌,。

2、胜日寻芳泗水滨,。

3、门泊东吴万里船。

4、日出江花红胜火,。

5、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选择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即使……也……

1、()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错误,()我们不能忽视它。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3、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稍一伸手()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每分每秒。

七、读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桂林的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波浪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溪流两岸的野花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八、阅读,完成练习。

(一)桂林山水(片段)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真是。

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词,这些词是词。

2、横线上的填写古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到底是怎样呢?请你用总分句式概括地介绍一下。

桂林的山

桂林的水

(二)莫干山的蝉鸣

到莫干山避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突然——又是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真奇怪……

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充盈:颇有: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

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5、第3自然段有个长句,把它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

篇9: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一、知识与技能。

1.看拼音,写词语。

zègsòng chuānfān ǒurán bìnmáo yǒnghéng

( ) ( ) ( )( ) ( )

jiélì bēiāi zītài chàndǒu chénmò

( ) ( ) ( )( ) ( )

2.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dàn( ) chōng( ) sāi( )

弹 冲 塞

tán( ) chòng( ) sè( )

xuè( ) xìng( ) shǎo( )

血 兴 少

xiě( ) xīng( ) shào ( )

3.比一比,组词。

偶( ) 憎( ) 唯( ) 帆( )

遇( ) 赠( ) 惟( ) 巩( )

桂( ) 饼( ) 捂( ) 竭( )

挂( ) 拼( ) 悟( ) 褐( )

4.写出下面的成语。

一________ 二________ 三__________ 四__________

五________ 六________ 七__________ 八_________

九________ 十________ 百_________ 千__________

5.把下面词语搭配起来。

改正( ) 发挥( ) 提高( ) 树立( )

改进( ) 发扬( ) 增高( ) 建立( )

6.把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1)哥哥 伯伯 祖父 叔叔 弟弟

(2)中午 清晨 下午 傍晚 上午

(3)开花 播种 结果 长叶 生根

(4)中国 世界 亚洲 长城

7.修改病句。

(1)这几年,我国的教育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2)我正做完功课,李青就来叫我了。

(3)推开房门,只见忘菊两乌黑的大眼睛紧紧地闭着。

(4)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8.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的家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小鸟落在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古诗。

赠忘伦 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王伦》着首诗是( )朝诗人( )写给临别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其中后两行的意思是( )。

(2)《回乡偶书》这首诗的作者是( ),“偶书“的意思是( ),

其中前两行的意思是( )。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 )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 )之情。

5.《她是我朋友》一文的主人翁是( ),通过献血这件事,表现出小男孩是个( )的孩子。“我”和“克莱谛”吵架后,是( )主动提出和好的。父亲把我的尺子折成两段是因为( )。

二、综合与创新

(一)阅读园地。

课内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的制止哭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轻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选自《她是我的朋友》)

1.解释词语。

啜泣

呜咽

哭泣

2.写出小男孩的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3.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的过程,想象一下小男孩心里是怎么想的?

4.“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医生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二)课外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而我心中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受益匪浅。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课本上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考起来并不费力。可是,老师却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课外题,问鱼有什么内脏。同学们都给难住了,有的傻愣愣地瞪着黑板,有的皱着眉头咬笔杆。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在试卷上列出:肝、鳔、胆、肠……一鼓作气写了出来。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了个100分。同桌半开玩笑地说:“石蕾,你是不是在考试之前解剖过鱼呀?要不怎么对它的内脏了如指掌?”我神秘地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上个星期天,我看奶奶剖鱼,鱼的内脏刚被掏出来,我就像个“小问号”似的缠住奶奶,问它们叫什么名字。奶奶没法子,只好依次报了出来。我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记着。也不知什么缘故,我记得特别牢,一个个都好像在脑海里扎了根似的。谁知这“留心”而来的“学问”,竟在这次考试中用上了。啊,我这个100分可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送给我的啊!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使我不但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而且在生活中也受益匪浅。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姐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一串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绽开了笑脸。”我猛然想起,我们学校的花坛里也有几盆一串红,可是全都是秋天开的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拍着我的头说:“小蕾,真谢谢你,我把映山红和一串红给混起来了。这篇文章我还想投到《扬子晚报》呢!若被登出来,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我心里喜滋滋的,更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妙处。

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留心生活,我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鞭策(cèchè) 熟悉(shúshóu) 似的(sì shì) 告诉(sūshū)

2.找出文中的五个成语,并说说“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历。

3.给短文分段,归纳段意。

4.你是怎么理解“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可举例说明。

5.你喜爱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三、作文天地。

选作其一

1.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把《回乡偶书》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2.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第一次,选择一次你最难忘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四、实践拓展。

了解你所在的社区、学校、街道或周围其他地方的用字情况

篇10: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一、知识与技能

1、读拼音写词语。

mā què yaáo hàn zhěng jìu páng dà wū kě nài hē

( ) ( ) ( ) ( ) ( )

rèn píng gǎo zhǐ diē dǎ0 zāo yāng wū yōu wū lǜ

( ) ( ) ( ) ( ) ( )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用“√”表示。

枝折花落(zhé shé) 温和(huo hé) 呆板(ái dāi) 撞上(zhuàng chuàng)

感觉(jué jiáo) 水畔(bàn pàn) 养熟(shóu shú) 担当(dān dàn)

3、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包____( )_____( ) 录_____( )_____( ) 高____( )___( )

失____( )_____( ) 奂_____( )_____( ) 军___( )___( )

4、,按要求填空。

(1)生存的“存”的音序是( ),部首是( ),应查( )画,字典中的解释有:A、在,活着;B、保留,留下;C、寄放。应选择( )。

(2)履行的“履”的音节是( ),共有( )画,第十五笔是( ),字典中的解释有:A、鞋;B、踩在上面;C、实行。应选择( )。

(3)消耗的“耗”的部首是( ),共有( )画,再组成一个词语( ),用“消耗”写一句话( )。

5、填空,组成词语。

悄悄地( ) 庞大的( ) 掩护着( ) 丰富多腔地( )

慢慢地( ) 巨大的( ) 准备着( ) 兴高采烈地( )

性格( ) 温柔( ) ( )多端 ( )凝视

牙齿( ) 天真( ) ( )发抖 ( )花落

6、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注意标点)

(1)猫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猛烈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修改病句。

(1)今年春天,无数千千万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

(2)国庆节那天,中山公园里洋溢着欢乐的景象。

8、扩写句子。

(1)小猫可爱。

(2)窗前是森林。

9、给下面句子加标点。

古人称蛙鸣为蛙鼓 我想 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声 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 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 饱满 乐观 是和平与劳动的生之欢愉 是秋后丰收的喜悦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 )的站在地上,( )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 ),头上长着( ),分明是( )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2)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

(3)《麻雀》一课使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 )。理由是( )。

(4)读了《雪猴》这篇课文,你想说的话是( )。

二、综合与创新

(一)阅读园地。

课内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选自《麻雀》)

1、“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

2、“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什么样的情景?

3、“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还不停的尖叫?

4、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外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月季花

走在清晨的校园里,感到十分寒冷。已经是冬天了,遍地是白色的霜,仿佛上帝知道冬天到了,就给小草们每人发一床厚厚的被子。

正低头走着,我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我心想:都已经是冬天了,怎么还会有花香呢?难道除了梅花之外,还有别的花儿也在冬天开放吗?我抬头一看,不可思议的是,我最喜欢的月季花竟然在寒冷的冬天里开放了!

走近一看,月季树一共有两棵,叶子大部分都是碧绿的,只有少部分有点泛紫了,还有的黄了,有的落了。这些叶子好像只喜欢穿彩色的衣服,把两棵月季树打扮得如此美丽,让人看了能不高兴吗?这些叶子就像亲兄妹一样,她们紧紧地靠在一起,谁也不愿意去陪土地爷爷。有时候,哪怕风婆婆来了,还是没有哪一片小叶子会离开小伙伴。

月季花的花瓣一层一层的,紧紧地把花蕊包着。我想,这些花瓣肯定是怕自己的妈妈会冷,所以才紧紧包围着花蕊。这些月季花都很大,有的甚至比我的拳头还大。她们都把头抬得高高的,好像要跟我们来一场拳击比赛。

左边那棵月季树的花朵是淡黄色的,看着看着,我就想起了阳光的颜色。所以,看着月季花,让我感到很温暖,仿佛这朵花里藏着春夏秋三个季节的阳光。

在同一棵树上,有的月季花正在开放,花朵也很大。有的月季花已经调谢了,好像这些花知道自己枯萎后很难看,所以便害羞地低下了头。有的月季花还没开放,像一个个小桃子。

花枝上还有一些小刺,就好像有只小刺猬觉得自己身上的刺太多了,便把刺拔一些下来安到了月季花的枝上,让月季花也有了防身武器。这个防身武器的作用很大,如果有人想摘花的话,就会碰到刺,这样人们就不敢摘她了。

另一棵月季树的花朵是红色的,远远望去,就好像谁在月季树的枝头上点起了火,让月季树显得漂亮而又热烈。看着大红色的月季花,我一下子又想起了红苹果,觉得她很可爱。

月季树要比我们坚强多了,因为我现在都冻得直打哆嗦,可月季树虽然没有穿衣服,却还是能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勇敢地开放。

这两棵月季树和平相处,不像我们人类一样喜欢争斗、打仗,害得地球爷爷不得安宁。而月季树却在寒冷的冬天手拉着手,用自己的美丽去回报大地和人们的养育之恩。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仿佛—— 温暖—— 漂亮—— 哆嗦——

2、搭配词语。

淡淡的( ) 厚厚的( ) 紧紧地( ) 远远地( )

3、用“——”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

4、用句子中带点的词造句。

我抬头一看,不可思议的是,我最喜欢的月季花竟然在寒冷的冬天里开放了!

竟然——

5、作者看到的月季花有哪些特点?

叶子——

花瓣——

花枝——

6、认真读短文的最后两段话,你还有什么感想?

(二)作文天地。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

(三)实践拓展。

办一份手抄报。

篇11: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遭殃(yānɡyànɡ)扫帚(zouzhou)土壤(rǎnrǎnɡ)腐烂(fǔfù)

关键(jiànjiǎn)机翼(jìyì)简略(nüèlüè)鲸鱼(jīnɡjì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栖()从()攻()末()形()

晒()丛()功()未()型()

三、连线。

砍光原理异想天开的飞机

除尽灌木机毁人亡的地方

增强杂草轻而易举地命令

捕食肥力动物栖息的惨祸

研究害虫性能优良的超过

【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相关文章:

1.九年级语文试题

2.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

3.九年级语文下册工作计划

4.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5.九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6.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7.初一下册语文试题

8.九年级语文下册《笑》说课稿

9.九年级下册语文《不求甚解》教案

10.九年级上册下册语文知识点

下载word文档
《新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