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的试卷
“老样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的试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的试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我是口算小能手(每题0.5分,共10分)
32.8+19= 0.51÷17= 240÷30= 1000×0.8=
3.06+0.2= 0.67+1.24= 8×125= 7-6.28=
8.2-0.01= 99×23= 50×4= 5÷1000=
0.42+9.5= 65×25×4= 0.08÷100= 10×0.5=
1.82-0.63= 4.5+1.5= 1-0.63= 231-99=
二、我是填空小专家(每空1分,共21分)
1.名数的改写:
25米60毫米=( )毫米 150分=( )时( )分
3.45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5吨60千克=( )千克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一个底角是( )度。
3.把5.064,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是( )。
4.0.68是由( )个0.1,( )个0.01组成。
5.1.9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6.把8.45的小数点去掉后,是原数的( )倍,比原数增加( )。
7.已知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它的三个内角∠1=_____度,∠2=_____度,∠3=_____度。
8.小数的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 ),0.47要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 才能得到自然数1。
9.直角与平角度数的和比周角少( )度。
10.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2和∠3,已知∠2的度数是∠1的2倍,∠3的度数是∠1的3倍,这是一个( )三角形。
三、我是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8分)
1.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 )
2.0.47扩大到它的10倍等于470缩小到它的1/10。 ( )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 ( )
4.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 )
5.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 )
6.0.6和0.60比较大小、计数单位、意义都相同。 ( )
7.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整数计数单位一样,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8.3时30分时,分针与时针成直角。 ( )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共30分)
1.用竖式并验算.(12分)
15.4+6.87= 3.56+27.84=
100-82.13= 123.56-47.9+51.7
2.怎么简便就怎么算:(18分)
794-198 68×99
6756-193-207 72×125
0.9+1.08+0.92+0.1 13.59-6.91-0.09
五、操作题(共12分)
1.用三角尺画一个135°的角。(2分)
2.画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等边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4分)
3.右图一共有( )个三角形(2分)
4.画出2条阴影三角形的高(4分)
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20分)(1、2题每个4分,3题5分,6题6分)
1.宁阳现代学校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给620棵树浇水,三年级每天浇40棵,浇了8天;剩下的由四年级来浇,5天浇完,平均每天浇多少棵?
2.小明有14.8元,小华有15.2元,两人要合买一个足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他俩人钱数总和的2倍,一个足球多少元,他们还差多少元?
3.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15厘米。如果把宽增加n厘米,面积将变为多少?
当n=5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上海、北京两地相距480千米,小轿车和大客车两辆车同时从两地中点背向行使,小轿车每小时行48千米,大客车车每小时行60千米,当大客车车到达北京时,小轿车行了多少千米?
篇2: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学生审题不清,对题目的意思没有弄清楚。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第六题操作题。
学生在绘制方位图时没有认真看清方位,对长度绘制时不够精确.
二关于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学生粗心的毛病太严重,没有养成验算(检验)的好习惯。
如:37+68x0=0136+269=300。125x80=1000等这样的错误现象比比都是.
三对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牢固。
比如第五题的列式计算;45与240的和除以20与5的差,商是多少?很多学生错误列为45+24020-5。而315减去135与9的商,差是多少?这道题学生又列成(315-135)9。没有用括号的用了括号,需要用的又不用
四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例如解决问题的第四小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求出了总共种了多少棵树而没有把每棵树的价钱求出来。
通过上面的分析,也充分的说明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训练不够。根据这些情况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
1、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脱式计算能力。
通过口算随堂练、计算天天练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工程,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坚持。同时要注意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视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要求学生多读题、多观察、多动脑,抓住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多说,不要怕浪费时间。
4、注重题型的多样化练习。本次考试中也发现学生对题型的变换不太适应,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多样化、开放性题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不要太拘泥于教材。
5、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
篇3: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语 文 试 卷
(12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làn màn shēng shū tuī jiàn qīng ér yì jǔ
( ) ( ) ( ) ( )
xián shú xiān ruò kuì jiù tū fā qí xiǎng
( ) ( ) ( ) (
)
二、生字词。(10分)
(一)比一比,再组词
瞻( ) 稠( ) 燥( ) 滥( )沾( )悼( )
檐( ) 凋( ) 躁( ) 监( )粘( )掉(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目光 ( )的眼窝 精致的( ) 耐心地( ) ( )的教室 ( )的操场 精美的( ) 飞快地( )
三、按要写词语。(8分)
(一)选词填空
端详 瞻仰 环视 浏览 注视
表示向四周看是( );集中目光看是( );粗略地看是( );恭敬地看是( );仔细的看是( )。
(二) 将成语补充完整
一( )莫( ) ( )( )如神 ( )( )忘生 眉( )( )舞 众志( )( ) 才华( )( ) 含辛( )( ) 天道( )( )
四、查字典填空。(4分)
1、“奈”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字典中的解释有:(1)表示没有办法;(2)怎奈,无奈;(3)姓。“无可奈何”中的“奈”应选( ),“姓奈”中的“奈”应选( )。
五、句子。(8分)
1、按要求写句子。
(1)改写“把”字句。
她脸上留下来的血已经染红了她胸前的白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这把伞难道不是母亲用心血换来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同学们__________对老师说:“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我大概用了整整一个月左右学会了电脑。
(2)我家院子里种上了月季、水仙、梧桐、水杉等树木。
(3)小明端正了学习目的,成绩提高很快。
(4)小红的文具很多,有铅笔、钢笔、文具盒、语文课本等。
六、古诗文。(6分)
1、写一首本学期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诗人( ) 题目是《 》
2、默写古诗《池上》。
七、理解课文填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积累了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停着的_______________,谱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知道有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亮亮吃苹果,总是抢着拿大的。爸爸皱着眉头,用《三字经》中的内容教育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交。(4分)
考试分数下来后,小惠成绩不理想,她难过的'哭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准备怎样安慰她: 。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在文中找出下了词语的近义词。(3分)
敬佩( ) 歌颂( ) 灵敏(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镇静( ) 勇敢( ) 险恶( ) 3、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2分)
十、课外阅读。(12分)
(二)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敢、赶)紧扶住旁边的
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辛)好没有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梨(已、以)稳稳当当地握在手里,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 。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 扔了它 , 又舍不得 。 怎么办?……我边想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是……梨摊是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历、厉)地说 从小不学好 长大了怎么得了 明天把梨送回去 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 知道吗 爸爸的声音不大,但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诚实的孩子!”我的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所说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将文中括号里不适当的字划去。(4分) 2、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补上标点。(3分) 3、用“―――”画出文中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2分)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3分)
。
十一、习作。(30分)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请你写下来,题目自拟。
答案:
一、烂漫 生疏 推荐 轻而易举
娴熟 纤弱 愧疚 突发奇想 二、略。 三、(一)环视 注视 浏览 瞻仰 端详 (二)筹 展 料 事 舍 死 飞 色 成 城 横 溢 如 苦 酬 勤 四、N nai (1) (3) 五、1、略。
2(1)删去“大概”或“整整”。 (2)删去“水仙”。
(3)把“目的”改为“态度”。 (4)删去“语文课本”。
六1、默写第四课中的其中一首古诗即可。 2、详见课文第20课。 七、1、保护树木 人人有责
2、略。 3、略。
4、三顾茅庐 醉打蒋门神 5、融四岁 能让梨 八、略。
九、1、敬仰 赞颂 机敏
2、急躁 懦弱 善良 3、略。
十、1、分别划去:敢 幸 以 历
2、略。
3、第二自然段第2、3句。 4、言之有理即可。 十一、按习作要求写。
篇4: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准确填写(共26分,每空1分)
1.a、b是两个自然数,且a=36,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如果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3.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5.375里有( )个18 ,( )个 18 是12 。
5.一个圆的半径是3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6.一根绳子长40米,已经用了l0米,已经用去这根绳子的( )( ) ,还剩这根绳子的( )( ) 。
7.在l~9的自然数中,( )不是偶数,但是合数;(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8.在一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12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就为( )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挂钟的.时针长5厘米,经过一昼夜,时针尖走过( )厘米。
11.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分母的乘积是12,这个分数是( )或( )。
12.一根绳子长40米,已经用了l0米,已经用去这根绳子的( )( ) ,还剩这根绳子的( )( ) 。
13.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 );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 )。
14.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
800千克=( )吨 200平方米=( )公顷
二、正确选择 (将正确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每题1分)
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不可能是( )。
A. 4和24 B. 8和12 C. 8和24
2.小刚今年X岁,小红今年是(X+3)岁,再过,他们相差( )岁
A.30 B.X+3 C.3 D.X
3.一个圆的直径扩大4倍,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扩大多少倍( )
A.4倍和16倍 B.16倍和4倍 C.4倍和4倍
4.分数单位是18 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A.7 B.5 C.4 D.无数个
5.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小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9个 D.6个
三、神机妙算显身手!(共34分。)
1.口算(共4分)。
= = 1- = =
= 5= 0.25=( )( ) ( )(填小数)
2.怎样简便怎样算。(共12分)
49 + 56 + 59 67 -( 67 - 12 )
1-( 56 + 112 ) 23 - 18 - 16
3.解方程。(共15分)
3.5+X =5.3 0.1X =30 x-
X-7.4=8 X1.8=3.6
四、动手操作我最棒。(6分)
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半圆,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共29分,1题4分,2题6分,3-5题各4分,6题5分)
1.看线段图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2. 求下列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有一块布长8米,正好可以做12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用布几分之几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4.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决问题)
5.有一块布长8米,正好可以做12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用布几分之几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6.公园里有一个圆形的花圃,直径是10米,在花圃的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石子路,这条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篇5: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潼南县校级模拟)复数
A.
的共轭复数是( ) B. C. 1﹣i D. 1+i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对已知复数进行化简,然后根据共扼复数的定义可知Z=a+bi的共扼复数
共扼复数.
解答: 解:∵Z=
=== 可求其
∴复数Z的共扼复数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共扼复数的概念,属于基础试题.
2.(春?东莞期末)①已知a是三角形一边的边长,h是该边上的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ah,如果把扇形的弧长l,半径r分别看成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可得到扇形的面积lr;②由1=1,1+3=2,1+3+5=3,可得到1+3+5+…+2n﹣1=n,则①﹑②两个推理依次是( )
A. 类比推理﹑归纳推理 B. 类比推理﹑演绎推理
C.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D.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考点: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专题: 探究型;推理和证明.
分析: 根据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的定义及特征,即可得出结论.东莞市至2015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解答: 解:①由三角形性质得到圆的性质有相似之处,故推理为类比推理;
②由特殊到一般,故推理为归纳推理.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熟练掌握三种推理方式的定义及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5春?东莞期末)曲线y=x﹣2x在点(2,﹣2)处切线的斜率为( )
A. 1 B.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1 C. 0 D. ﹣2 22222
专题: 计算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 求出函数的导数,将x=2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
y=x﹣2x的.导数为y′=x﹣2,
则曲线在点(2,﹣2)处切线的斜率为:
k=2﹣2=0.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切线的斜率,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和正确求导是解题的关键.
4.(2015春?东莞期末)函数y=x+4x的递增区间是( )
A. (0,+∞) B. (﹣∞,﹣2) C. (2,+∞) D. (﹣∞,+∞)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
专题: 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 求函数的导数,利用f′(x)>0即可求出函数的递增区间.
2解答: 解:函数的导数为f′(x)=3x+4,
则f′(x)>0恒成立,
3即函数y=x+4x为增函数,即函数的递增区间为(﹣∞,+∞),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区间的求解,求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2015春?东莞期末)某班有50名学生,一次考试后数学成绩~N(110,10),若P(100≤≤110)=0.34,则估计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人数为( )
A. 10 B. 9 C. 8 D. 7
考点: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专题: 计算题;概率与统计.东莞市2014至2015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2分析: 根据考试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N(110,10).得到考试的成绩关于=110对称,根据P
(100≤≤110)=0.34,得到P(≥120)=0.16,根据频率乘以样本容量得到这个分数段上的人数.
2解答: 解:∵考试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N(110,10).
∴考试的成绩关于=110对称,
∵P(100≤≤110)=0.34,
∴P(≥120)=P(≤100)=(1﹣0.34×2)=0.16,
∴该班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人数为0.16×50=8.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正态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考试的成绩关于=110对称,利用对称写出要用的一段分数的频数,题目得解.
6.(2015春?东莞期末)在三位正整数中,若十位数字小于个位和百位数字,则称该数为“驼峰数”.比如:“102”,“546”为“驼峰数”,由数字1,2,3,4可构成无重复数字的“驼峰数”有( )个.
A. 24 B. 8 C. 6 D. 20
232
考点: 计数原理的应用.
专题: 排列组合.
分析: 十位上的数为1,2,分别求出无重复数字的“驼峰数”,即可得出结论.
2解答: 解:十位上的数为1时,有A3=6个
2十位上的数为2时,有A2=2个
共有6+2=8个,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分类计数问题,考查分步计数问题,本题是一个数字问题,比较基础
7.(2015春?东莞期末)二项式(x﹣)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A. 120 B. ﹣30
考点: 二项式定理.
专题: 二项式定理.
分析: 首先写出通项,化简后令字母x 的指数为0,得到常数项.
解答: 解:二项式(x﹣)展开式的通项为=
所以展开式的常数项为=15; ,令12﹣3r=0,得到r=4, 26
26C. 15 D. ﹣15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项展开式中特征项的求法;关键是正确写出通项化简后,按照要求去取字母的指数,得到所求.
8.(2015春?东莞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设有一个回归方程为=3﹣5x,则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增加5个单位
B. 回归直线=x+必过点(,)
C. 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随机变量K的观测值k=13.079,则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
D. 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方差恒不变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根据回归系数的几何意义,可判断A;根据回归直线必要样本数据中心点,可判断B;根据独立性检验,可判断C;根据方差的意义,可判断D.
解答: 解:若回归方程为=3﹣5x,则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5个单位,故A错误; 回归直线=x+必过点(,),故B正确; 2
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随机变量K的观测值k=13.079>10.828,则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故C正确;
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数据的离散程度不变,故方差恒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命题的真假判断为载体,考查了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方差等统计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9.(?崂山区校级三模)如图是导函数y=f′(x)的图象,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2
考点: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 A. 导函数y=f′(x)在x=x1处有极小值 B. 导函数y=f′(x)在x=x2处有极大值 C. 函数y=f(x)在x=x3处有极小值 D. 函数y=f(x)在x=x4处有极小值
分析: 根据如图所示的导函数的图象可知函数f(x)在(﹣∞,x3)单调递增,在(x3,x4)单调递减,(x4,+∞)单调递增
函数在处x3有极大值,在x4处有极小值
解答: 解:根据如图所示的导函数的图象可知
函数f(x)在(﹣∞,x3)单调递增,在(x3,x4)单调递减,(x4,+∞)单调递增
函数在处x3有极大值,在x4处有极小值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之间的关系,考查了识别函数图形的能力,属基础题.
10.(2015春?东莞期末)对于函数y=f(x),当x∈(0,+∞)时,总有f(x)<xf′(x),若m>n>0,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D. > < B. < C.
>
考点: 导数的运算.
专题: 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 构造函数F(x)=,F′(x)=,当x∈(0,+∞)时,总有f(x)<xf′(x),可判断函数单调性,解决比较大小.
解答: 解:构造函数F(x)=,F′(x)=
∵当x∈(0,+∞)时,总有f(x)<xf′(x),
∴F′(x)>0,
所以函数F(x)在(0,+∞)单调递增,
∵m>n>0,∴F(m)>F(n), ∴>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察了复合函数求导问题,导数应用判断单调性,比较大小,关键是构造函数,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1.(2015春?东莞期末)一物体在力F(x)=2x+1(力的单位:N)的作用下,沿着与力F相同的方向,从x=0处运动到x=3处(单位:m),则力F(x)所作的功为 12 J.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 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 由定积分的物理意义,变力F(x)所作的功等于力在位移上的定积分,进而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 解:根据定积分的物理意义,力F(x)所作的功为=(x+x)|2=12; 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定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定积分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12.(2015春?东莞期末)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某制药厂今年2﹣6月甲胶囊产量(单位:千盒)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月份 2 3 4 5 6
y(千盒) 2.2 3.8 5.5 6.5 7.0 若该同学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线性回归方程为=1.23x+a,则实数a= 0.08 .
考点: 线性回归方程.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由样本数据可得=(2+3+4+5+6)=4,═(2.2+3.8+5.5+6.5+7.0)=5,代入=1,23x+a,可求实数a.
解答: 解:由题意,=(2+3+4+5+6)=4,
篇6: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 口算。(每小题1分,共20分)。
35-6= 80+18= 3+54= 98-60= 20+35=
52+6= 26+40= 20-5= 75-30= 8+9=
60-20= 78-6= 9+71= 37+7= 30+70=
47+4 = 50-8= 7-7= 3+56= 100-40=
二. 填空(第1题4分,第2题第(4)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43分)。
1.
2.(1)1个十是;10个十是(); 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2)60比()大1,比()小1。
(3)45和47中间是();40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59再添上()就是6个十。
(4)在43,58,83,86,98,5这些数中,个位上是8的.数有( ),十位上是8的数有( ),将这些数从大到小排一排( )。
(5)小明用手抓了一把红豆,红豆的粒数比79多,比85少,个位上是比较小的单数,小明抓的红豆大约有()粒。
3.在 里填上>、<或=。
56 65 45+22 69 50+48 40+58
78 77 44+3 44-3 3+53 58-2
4.在 里填上算式,使得数和车头上的数相同,并填表。
5.用竖式计算(12分)。
56+42= 74-47= 28+37= 87-45=
三. 填一填(8分)。
四. 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8分)
1.公园里有60只猴,请在与猴子只数最接近的动物下面画打“ ”。
2. 小红捡了30只塑料袋,小明捡了25只,请问两人一共捡了多少只塑料袋?
3. 要拿62元,可以怎么拿?
4. 小兔拔萝卜的个数比40多,比50少,个位上是2,小兔拔了多少个萝卜?
五.请把下面没画完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画完(4分)。
六. 解决实际问题(4分+4分+9分)。
1.还有多少个?
2.现在有多少幢?
3.(1) 比 便宜多少元?
(2)小红付了50元,找回8元,她买了什么?
(3)选出你喜欢的两件物品,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
篇7:小学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小学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人教版
一、我会算。(24分)
1、65-20= 27+8= 6+25= 92-4=
33+50= 75-20= 35-7= 28+5=
38+20= 47-7= 36+9= 70-5=
2、11+20-6= 38-9+5= 52-2+40=
90-(65-60)= 20+(32-4)= 30+(16-8)=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31分)
( )个十和( )个一 ( )里面有( )个十
合起来是( )。 和( )个一。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5,个位上的数是8,这个数是( )。
3、9个一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 )。
4、63这个数,个位上是( ),表示( )个( );
十位上是( ),表示( )个( )。
5、100里面有( )个一。
6、先找规律再填数。5、10、15、20、25、( )。
7、把50-30、62-20、73+8、26-4、45-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8、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9、85读作( ),和它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10、在○里填上或 =
89○97 100○99 49+3○53 3元8角○38元 73角○7元
三、我会选。(在正确答案前面的○里画)(4分)
小聪 小明 小亮 45 65 30
小明跳了38下,小聪跳的比小明多得多,小亮跳的比小明少一些。
(1)小聪可能跳了多少下?(在正确答案下打)
(2)小亮可能跳了多少下?(在正确答案下打○)
四、小丽按规律画了一串珠子,但不心掉了3,掉的'是哪3颗。(4分)
答:掉了( )颗 , ( )颗 。
五、我能解决问题。(37分5+5+5+5+17)
1、30元钱,买一个杯子和一副眼镜够吗?
○
答:够 ,不够
2、每捆10根,3捆一共有多少根?
答:一共有( )根小棒。
3、饲养场有42只兔子和30只鸡, 有20只, 有多少只?
答: 有( )只。
4、有26个胡萝卜,8个装成一袋,能装成几袋?(圈一圈,再口答)
口答:能装成 袋,还剩 个。
5、一年1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如下图。(17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骆驼 斑马 熊 狗 刺猬
人数
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1)喜欢( )的人数最多;喜欢( )的人数最少?(4分)
(2)喜欢 的比喜欢 的多多少人?
(3)请你提出一个问题,根据你的问题列出算式。(5分)
篇8: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评析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评析
一、试卷分析
1、命题特点。
本次检测的数学试题以“重视基础、注重应用,兼顾差异”为基本思路,杜绝难题、偏题、怪题,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既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其主要特点是:
(1) 注重在运用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助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2)不出繁杂的计算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法则、方法的掌握和认真的程度。
(3) 试题内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的总体情况。
本次的检测试题总分为100分,共有5个大题,合计50个题目,试题内容覆盖小学数学第十册五个单元的知识点,整卷的易、中、难题比例为7:2:1。整体上从概念理解、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出发,具体的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图形题、应用题。基本情况如下:
二、答卷分析。
1、全校基本情况。全校共有482 名学生参加检测。试卷满分为100分,全校参加检测学生的平均分为81.5 分,及格率为 90℅,按80分为优秀等级计算,优秀率为70 ℅。在全校参加检测的8个班中,校平均分最高为 84.5 分,最低为79.5 分,及格率最高为93.2℅,最低为77.9 ℅。
2、从上面所列出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我校五年级学生的整体水平较好,但是与离我们本次检测的预估成绩还有一定的距离。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全校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3、答题分析。
为了进一步准确科学地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出合理分析,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下面将学生对概念理解与运用、计算能力和态度与实际应用能力这三部分的答题情况做好较为具体的分析。
第一部分:概念理解与运用。
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老师以概念理解、判断、运用为主的题目,这三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第十册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主要包含的知识点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等。
三、教学建议。
本次检测的主要目的是我校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检测的成绩数据分析并结合学生在答卷时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而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重视机械重复的模仿,轻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完成大量的机械作业,忽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习学法指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因此如何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如何把掌握新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这就成为我们目前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2、加强计算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细看本次检测的试卷可知,℅以上的题目均需经过计算才能求出结果。学生要正确解答试题不公要计算准确,而且要运算熟练、合理、简捷。这也是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的体现 。所以说,计算能力 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根本体现,没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就根本不会有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从口算入手提高计算能力。教学实践也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本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是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数字和符号都要要校对 ,做到不错不漏。其次,是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是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此外,还要让学生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3、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洗涤实际。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实施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这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
4、培养良好习惯,促进持续发展。
如果数学教育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在考试中如何审题、做题,做题的顺序,怎样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做题速度、怎样保持对解难题的信心等等,这些良好习惯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因为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原因导致失分。这些损失是长期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减少失误,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这才是素质的根本体现。当然年级越低,习惯培养越容易,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形成的主要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良好习惯,就很容易进入自我学习的阶段,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有时候我们也把它看作一种能力。这种习惯一经养成,不仅仅是对学生考试有帮助,还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 ,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的试卷】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