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七单元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
“aa632546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语文第七单元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语文第七单元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语文第七单元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汉字识辨写。(共16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dí kòu pénɡ lái liú tǎnɡ jí liánɡ nù hǒu
línɡ lónɡ kòu wèn yáo tái miào yǔ zhū ɡě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绷嘴(bēnɡ běnɡ)铸造( shòu zhù )倾听(qīnɡ qiōnɡ)骨髓( suǐ shuǐ)
损毁( sǔn xǔn )悄然(qiāo qiǎo)刹那( shà chà )坠落( zhuì duì)
3、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金壁辉煌( ) 再接再励( ) 粉身粹骨( ) 迫不急待( )
愤发图强( ) 垂头伤气( ) 永往直前( ) 悲残身世( )
4、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3分)
花: 1植物的繁殖器官2可供观赏的植物3不实用的4颜色杂5虚伪的,不真实的
6用掉7模糊不清8形状像花的东西9华美
(1)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 )
(2)我花了三个晚上才做好?。 ( )
(3)别听他花言巧语,小心上他的当。 ( )
(4)他那三脚猫的功夫,纯粹是些花架子。 ( )
(5)我们的老师才四十多岁就头发花白了。 ( )
(6)不戴上老花镜,爷爷就没办法看书。 ( )
二、词语积学用。(共19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6分)
( )世闻名: 临危不( ): 不屈不( ):
( )首挺胸: 居高( )下: 奇珍( )宝:
2、在句中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
(1)_____________的一声巨响过后,大山被炸开了一道豁口。
(2)面对敌人的恐吓,他_________的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叛徒!”。
(3)每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4)喜讯传来,刚才还静寂无声的广场顿时呈现出了一派__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景象。
3、选词填空。(3分)
真挚 真实 真诚
(1)我从来都对祖国有着最为( )的感情。(2)他这个人待人对事一直都是很( )的。
(3)我们要用( )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强烈 猛烈 剧烈
(1)临近考场,我的心不由得又( )地跳动起来。
(2)对自己的祖国有着( )情感,这难道还有错吗?。
(3)战士们( )的进攻,打得敌人四处逃窜。
4、在下面括号内填正确写表示看的词语。(4分)
恭敬地看( )登高远望( )向四处看( )看人外貌( )
居高下望( )极目远看( )偷偷地看( )实地观看( )
5、按照要求写出相关的成语。(4分)
(1)形容专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气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万花筒。(9分)
1、有关爱国的名句格言,从你内课外的积累中选两句默写在下面。(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句子加工厂。(5分)
(1)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改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壮士跳下悬崖。(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战士们发现敌人又一群扑上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2分)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7分)
1、《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_______________一所乡村小学见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切感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
3、《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4、《最后一分钟》叙述了作者在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____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与感悟。(26分)
(一)(10分)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1分)
沉着──( ) 崎岖──( )
2、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1分)
3、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填空。(5分)
(1)这段文字描写了战士们痛击敌人时的表现,其中“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满腔怒火”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把胳膊抡一个圈”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从对五壮士的这些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上加点的关联词语,仿写一个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7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进)入北京,闯(走)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1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瑰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黑体字换成括号里面的,行吗?为什么?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里面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已用“∥”分为两层,在朗读时,前一层应读出______________的语气,后一层则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1分 )
6、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歌”──《中国男儿》(9分)
19春天,法国首都巴黎繁花似锦。
一天,阿里耶商业专门学校盛况空前。全校师生服装整洁,合影留念。当时正在该校学习的陈毅等三十名中国留学生也来参加。当轮到他们照相时,只见陈毅走在队伍前面,指挥大家唱起了“国歌”。
照相时要唱国歌,这是商业专门学校校长的决定。几天前,当中国留学生得知校长的这一决定时,纷纷向陈毅询问:“咱们有国歌吗?”
听到同学们急切的.问话,陈毅不由得皱起了双眉。他说:“如今中国军阀混战,哪有正式的国歌呀!”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如果因为不能唱国歌而遭到外国学生的耻笑,我们岂不脸上无光,国家的荣誉岂不受到损害?” “那怎么办呢?”听了陈毅的话,大家更加焦急。
“国歌嘛,本来就由国民议定。今天,我们为什么不采取应急措施,大家商定一首歌曲,暂且当国歌唱呢?”
“对!”同学们同意陈毅的意见。
陈毅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道:“我看就唱‘五?四’时期流行的《中国男儿》吧,这首歌有气魄,表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
“好极了,我们都会唱!”大家的情绪格外高涨。
到了照相那天,中国留学生果然精神振奋地唱起了“国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这“国歌”悲壮、高昂、声震四方,它表现了中华儿女为复兴中华奋战的信心和力量!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明明没有国歌,陈毅他们为什么要用《中国男儿》这首歌曲来代替国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国歌”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画出最能够表现陈毅伟大品格的语句,说说你能够从中感受到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思想上受到了怎样的教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本单元的你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可有些同学说:“爱国是大人的事情,我们还是小学生,还不能为爱国作些什么。”你认为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吗?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真的就不能为爱国作些什么吗?请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0分)
我最喜欢的爱国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1、在空线上填写“人物”“故事”“歌曲”“诗歌”……要写出你喜欢的原因以及对你产生的重要影响,注意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字数要求400个以上,要注意把字写工整、写规范,保持卷面的整洁。
八、能力拓展营。(选做题)(10分)
人体器官的比喻义
汉语中,常常用人体器官来做一些比喻,如,“手足”比喻“兄弟”, “头脑”常比喻“领袖、领导”……你能指出下面的词语分别可以用人体器官中的什么来替代吗?
“_________”比喻为“口才”。 “_________”比喻为“侦探”。
“_________”比喻为“宝贝”。 “_________”比喻为“线索、条理”。
“_________”比喻为“精力”。 “_________”比喻为“身份、光彩”。
“_________”比喻为“亲信”。 “_________”比喻为“中坚力量”。
“_________”比喻为“亲人”。 “_________”比喻为“手段”。
“_________”比喻为“内心”。 “_________”比喻为“欲望”。
“_________”比喻为“险要之地”。 “_________”比喻为“要害部位。
篇2:语文第七单元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1、敌寇 蓬莱 流淌 脊梁 怒吼 玲珑 叩问 瑶台 庙宇 诸葛 2、běnɡ zhù qīnɡ suǐ sǔn qiǎo chà zhuì 3、碧 厉 碎 及 奋 丧 勇 惨 4、865347
二、1、举 全 惧 害怕 屈 屈服 昂 仰、高抬 临 在高处朝向地处 异 奇特的,罕见的 2、惊天动地 坚强不屈 热血沸腾 万众欢腾 3、真挚 真诚 真实 剧烈 强烈 猛烈 4、瞻仰 眺望 环视(张望) 端详(打量) 俯视(鸟瞰) 遥望 窥视 参观
三、2、(1)这民族精神多么的强烈,爱国情意多么的浓厚啊! (2)这位台湾年轻教师的手被我紧紧地握着。(4)这不是永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 (5)战士们发现又一群敌人扑了上来。
四、1、台湾 年轻教师认真地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 中国历代伟人像 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2、痛歼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3、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 收藏文物的珍贵 4、7 1 香港 爱国主义
五、(一)1、慌张平坦 2、……打了下去。∥他们………射击。∥敌人始终…… 3、(1)语言 心理 动作 神态 对敌人的仇恨 (2)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福才 胡德林 4、写出了战士们英勇歼敌的结果,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和对敌人的仇恨。 (二)1、圆明园毁灭的历史 2、随意 遵照命令 比喻特别珍贵的事物 事物最主要、最好的部分 3、去掉后突出显示英法联军的强盗身份 4、去掉后表现不出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残暴 5、气愤、仇恨 痛心、惋惜 (三)1、陈毅等留学生临时决定用《中华男儿》这首歌曲代替国歌在学校举行照相留影时给以高唱。 2、原因有两个:一、如果不唱国歌,会被其他国家的学生耻笑,是国家荣誉受损;二、《中华男儿》这首歌曲有气魄,表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而且大家都会唱。 3、第四段中的语言。 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4、这不是真正的国歌,加上引号表示否定。
八、口齿耳目 心肝 眉目 心血 面子 心腹 骨干 手腕 肺腑 胃口 咽喉 心脏
篇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评试题及答案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根据拼音写出合适的字、词)。
那天放学刚回到家,就听见chú( )房里传来一声ké sòu( ),我连忙放下书包进去一看,妈妈正wǎn( )起袖子给我洗红zǎo( )。这就是母亲对我的爱。突然,chù( )生小狗一下子cuàn( )到我面前,好像对我说:“你看,你妈好爱你哟!”
二、给加点字选择读音。
供(ɡōnɡ ɡònɡ)品 畜(xù chù)生 传(chuán zhuàn)记 冠(ɡuān ɡuàn)军
盗贼(zéi zhéi) 憎(zēnɡ zènɡ)恶 赫(hè chì)然 摧残(cán chán)
三、补充成语,然后选词填入下面的句中。
张( )李( ) ( )经风( ) 好高( )远 名( )( )实
( )( )大悟 高( )远瞩( ) ( )吞枣 意( )( )长
1.校长的这番话( ),给了我们不少的启发啊!
2.阅读名篇佳作一定要认认真真,千万不能( ),一知半解。
3.上课时冬冬开了小差,老师让冬冬回答,可他( )乱说一通。
4.王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真是( )啊!
四、给“光”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的几种解释:A. 灯光 B. 光阴 C. 光彩,荣誉 D. 神采 E.只,单; F.露着
1.一生的时光 ( ) 2.为国争光。 ( ) 3.慈祥的目光 ( )
4. 光说不做 ( ) 5.微弱的光。 ( ) 6. 光着脚 ( )
五、选词填空。
爱惜 爱护 爱抚 爱戴
1.鲁迅先生是深受众人( )的著名作家。
2.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都养成了( )花草树木的习惯。
3.小侄儿在家里得到了好多长辈的( )。
4.真正的读书人大都( )各种书籍,不会损坏玷污它。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5. 四年来我( )历尽了艰苦,受尽了虐待,( )咬紧了牙就不哼一声。
6.我在当时( )清楚地看见,( )现在也清楚地记得伯父当时的表情。
7.( )小刚没有专心听讲,( )难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句子百花园
一、点击名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1.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对人民无私奉献,对敌人恨之入骨,正如他在《自嘲》中写的那样:“ , 。”
2.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说:“ , , 。”
以此启发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
3.对那些喜欢浪费自己、浪费别人时间的人,你可以用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来批评他:“, 。”
二、句子加工厂。
1、句子瘦身: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句子换新装。
(1)鲁迅先生走了,他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和思考。
改为反问句:
(2)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
3、用“张冠李戴”造句,体现自己读书马虎、不认真。
4、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给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三、体会句子课文或对联的含义。
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希奇事”指的是 ;“他们”指的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
2.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句话具有 的作用;“他为自己想得少”体现,“为别人想得多”体现在。
3.鲁迅逝世后,日本挚友写的挽联:“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三个“有”,代表鲁迅所拥有的 ;三个“不”,表达了鲁迅的 。
静心阅读比能力
(一)鲁迅先生记(萧 红)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 凋谢)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 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 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 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2.用波浪线勾画出介绍万年青的句子,并体会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3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句子的含义。(3分)
(1)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2)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
4.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正面描写中的什么刻画?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5.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5分)
6.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这是为什么?(3分)
(二)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错。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获益匪浅—— 闲暇——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陋( ) 固执( )
3.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答: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4.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_
5.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寻求现实的人:_________________
梦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科学的这种强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理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何中“科学的这种能力”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来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快乐习作抒真情
题目:×××的好伙伴
要求:首先填上体现伙伴个性特点的词语,在围绕特点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表现出好伙伴的个性风采,内容具体,语句生动。
篇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评试题及答案
3、①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②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4、①抓住“我”与蚕的相似点回答可得分,如: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它们和我非常相似。②找准指代的内容可得分,如:对真理的探索。
5、①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我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②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6、①痴迷。
7 “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8、“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温和沉静”等。
篇5: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句子,注意把字写工整美观。(4分)
wǒ yào kāi huā,shì wèi wán chéng yī zhū huā de zhuāng yán shǐ mìng.
二、用“____”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1.在一个偏僻摇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涯。( )
2.春天的一个清晨,百合终于接出了第一个花包。( )
三、辨字组词。(8分)
辫( )摊( )潮( )哀( )
辨( )滩( )嘲( )衰( )
四、填近义词或反义词。(12分)
1.填近义词。
打量――( )疑惑――( )稀疏――( )
2.填反义词。
冷清――( )遵守――( )暴露――( )
五、词语模仿秀。(6分)
炯炯有神______ ______ ______
白雪皑皑______ ______ ______
六、说说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分)
1.春风轻轻地拍了拍睡梦中的花儿,花儿伸了伸懒腰,露出了迷人的笑脸。( )
2.书是智慧的钥匙。( )
3.这怎能不让她难过呢?( )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时而缓,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七、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谁都佩服。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坛里五颜六色的黄菊花真美啊!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天地。(22分)
(一)《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片断
( )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 )谨记第一株百合花的话:“要全心全意默默的`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2.先解释词语再造句。(4分)
谨记:
谨记:
3.怎样理解百合说的这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打算怎么做?你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生做好一件事
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的年轻作家。
女作家衣着( ),沉默寡言,态度( )。男作家不知道她谁,而认她只位不入流作家而已。
于是,他有了一种(jū gāo lín xià)____的心态。
“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有什么大作发表呢?能否让我拜读一两部?”
“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
男作家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了。
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么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几部?”
“我只写了一部。”
男作家有些鄙夷,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说叫什么名字?”。
“《飘》。”女作家平静地说。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顿时(mù dèng kǒu dāi)____。
女作家的名字叫玛格丽特・米歇尔,她的一生只写了一本小说。现在,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但这则典故中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作家的名字,已经无从考查了。
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人们就会记着你,它也会成就你。一辈子如果都做可有可无的事,不能专注一件事,其实对生命而言,那只不过是在原地转圈而已。
1.看拼音补充词语。(2分)
2.联系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平静――( )狂妄――(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飘》的作者是( ),她具有( )的品质。
(2)“他认为她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这句话中“不入流”的意思是______。
5.读了这则短文,你收到了什么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妙笔生花:(30分)
用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编故事,如,我与柯南一起断案,米老鼠来我家……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编的故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二、1.遥崖
2.结苞
三、辫子摊位潮水悲哀
辨别海滩嘲笑衰弱
四、1.观察迷惑稀少
2.热闹违反隐藏
五、孜孜不倦头头是道翩翩起舞
得意洋洋忧心忡忡小心翼翼
六、1.拟人
2.比喻
3.反问
4.排比
七、1.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痛。
2.妈妈高兴地对小杰说,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3.他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谁都不能不佩服。
4.他的全身每一处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5.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菊花真美啊!
八、(一)
1.不管……都……
2.牢记
我们要谨记老师平时对我们的教导,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3.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那就是“以话来证明”。
(二)
1.居高临下目瞪口呆
2.简朴(或朴素)谦虚(谦和)
3.激动矜持谦虚
4.(1)玛格丽特・米歇尔
(2)不著名,没什么作品。
5.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人们就会记着你,它也会成就你。一辈子如果都做可有可无的事,不能专注一件事,其实对生命而言,那只不过是在原地转圈而已。
九、作文的评分标准:
一等文(26-30):能按要求自拟题目,能围绕自己确定的作文题作文。想象合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二等文(21-25):能按要求自拟题目,能围绕自己确定的作文题作文。想象比较合理,中心比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三等文(16-20):基本切题,想象基本合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四等文(15分以下):不合题意,想象不合理,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篇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一、学海拾贝(14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畎亩( ) 稽首( ) 拂士( ) 自诩( )
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目是( )(2分)
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饥饿)
B、夫(发语词,无义)战,勇气也。
C、比(及,等到)后壮(成年),乃问其母。
D、今阅(经历,经过)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2分)
A、曾益其所不能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入则无法家拂士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彼竭我盈,故克之
C、温故而知新 D、一年未归,妻跪问其故
5、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征于色,发于声③苛政猛于虎
④积于今六十岁矣⑤不求闻达于诸侯
A、①③ B、②⑤ C、④⑤ D、②④
6、按要求默写诗句。(4分)
(1)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这诗句是 , 。
(2)折戟沉沙铁未销, 。 , 。
(3)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所描绘的那样: ,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警句形式道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句子是:
二、生活与实践(9分)
7、下面一组成语,藏有唐人一绝妙佳句,每个成语各藏一字,请你写出这句诗及其题目和作者。(3分)
饱经风霜 一叶障目 万紫千红 无济于事 三心二意 日积月累 眼花缭乱
诗句: 题目: 作者:
8、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把中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诗中的有关语句作适当删减填入上联,使之构成对偶句式。(2分)
9、《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将下面描写天气的语言改写成天气预报的语言形式,请用恰当的语言表达。(2分)
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中午,天空渐渐聚集了层层阴云,到了下午,便下起了蒙蒙细雨,轻风拂面,使人略感凉意。
答:
三、读书滋味(37分)
(一)望岳(8分)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岱宗夫如何-- (2)造化钟神秀--
(3)阴阳割昏晓-- (4)会当凌绝顶--
12、将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简答。(4分)
(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
(2)诗的一、二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问句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答句以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描写__________。
(3)诗中写诗人近观泰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 的理想和壮志。
(二)(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降大任于是人:( ) (2)苦其心志:( )
(3)人恒过:( ) (4)发于声,而后喻: (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该词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1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小大之狱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选择下列句子的正确译文。(2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A、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使他(不断)增长才干。
B、因此惊动他的心,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缺乏的才能。
C、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动了心,忍住了性子,增长了才干。
D、所以惊动他的心,使他学会忍耐,(这样)只能使他没有才干。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A、出国打仗如果没有抵抗国外敌人的猛将,那个国家常会灭亡。
B、在国外,如果没有抵抗敌人的'猛将,那个国家常会灭亡。
C、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祸患,(那么)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
D、出兵打仗,敌人的国家就一定会灭亡。
17、用文中的语句或词语回答下列问题。(3分)
全文的中心句是: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
18、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2分)
答:
(三)曹刿论战(11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
19、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是( )(1分)
A、公将鼓之 B、苦其心志 C、神弗福也 D、虽不能察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既克,公问其故 (4)望其旗糜
21、用原文语句回答。 (4分)
(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分)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这通过哪句话体现出来?
答:___________ (1分)
(3)曹刿在做了什么工作之后才让庄公下令追击齐军?
答:___________ (1分)
(4)曹刿认为,在战争中军队的士气、精神状况非常重要,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1分)
22、选择下面的一个句子翻译。(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___________ _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___________ _
23、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2分)
爱国将领:
评价:
(四)(8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②壹似:很像。 ③舅:公爹。古时女子称丈夫的父亲。④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24、“夫子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1分)
A、顺接 B、转接
25、文中的“夫子”指的是 ,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2分)
26、妇人的丈夫与儿子因何而死?(2分)
答:
27、“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 。(1分)
28、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本文的主题?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把它翻译在下面。(2分)
译:
四、作文天地(共40分)
本单元的五首诗词,描写景物时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试选择其中的一首,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改编,加进自己的感受来。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说明:主观题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给分。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如果学生言之有理,也应判为正确,应尊重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理解和表达;
一、1、略 2、A 3、D 4、B 5、B 6、(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二、7、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山行》 8、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2)既劝诫常人不要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只要答其中两点即可)10、多云转阴,午后有小雨,风力1~2级
三、(一)11、(1)泰山的尊称(2)大自然(3)分割,使分明 (4)终当,终要 12、(1)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2)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俯视众多的小山。13、(1)望 (2)对五岳之首泰山的揣摩和赞叹泰山的伟大和神奇(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二)14、这样的 使……痛苦 犯错误 明白,了解 15、D 16、A 、C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敌国 外患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18、略
(三)19、D 20、参与 鄙陋,目光短浅 战胜 倒下 2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夫战,勇气也22、A、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会按照实际情况去处理;B、第一次击鼓时士兵的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23、略
(四)24、A 25、孔子,儿子 26、被老虎吃掉 27、妇人 28、苛政猛于虎也。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
四、(略)
篇7: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操练营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舞雩( ) 蹴( )尔 寝衽( ) 庖( )丁
绳纆( ) 祗( ) 骈( ) 外见( )
2、解释下列句中粗体字的意思。
(1)见贤思齐焉 (2)士不可以不弘毅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病者困剧
(5)一食或尽粟一石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致之何由?
(5)执策而临之。
4、填空。
(1)《订鬼》一文的论点是 。《订鬼》的意思是 。
(2)孔子,名 ,字 ,春秋后期伟大的 、, 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记载 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3)《鱼我所欲也》的作者是 ,名 ,字 ,有 之称,是战国时期的 家、家,政治上主张 。
(4)《马说》的作者是 ,字 ,祖籍是 ,世称 ,谥号 。他是 运动的倡导者,并被列为 之首。其作品收集在 里。
(5)青山遮不住, 。
(6)有约不来过夜半, 。
(7) ,青春作伴好还乡。
(8)春潮带雨晚来急, 。
5、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奋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 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②楼兰:指西汉时的一个楼兰国王,他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死。
我的赏析:
6、综合性学习。下面都是与月亮有关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①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②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①老兔寒蟾:指月亮。②鸾珮:是雕着鸾凤的玉珮,这里代指仙女。
(二)
楚辞·天问(节选)
屈原
夜光何德①,死则又育②?厥利③维何,而顾④菟在腹⑤?
注:①德:特性。②育:成长。③利:好处。④顾:照顾,照看。⑤腹:腹部,怀里。
(三)
木兰花慢
辛弃疾
可怜①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②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注:①可怜:可爱。②姮娥:即指嫦娥。
(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材料(五)《静夜思》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
(2) 材料(一)写出了有关月亮的'哪些神话故事?
(3) 材料(三)《木兰花慢》中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与材料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哪一句所表现的意境相似?请写出这个诗句。
(4) 材料(二)《楚辞·天问(节选)》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是诗人在向“月”询问,在所给的材料中,有哪些诗人向“月”询问的句子,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5)古人诗词中有“月”入诗的材料还有很多,请你再现你的积累,写两句与“月”有关的诗句。
二、阅读大本营
(一)课文回放。
①夫精念存想,或泄于 ,或泄于 ,或泄于 。②泄于目,目 其形;泄于耳,耳 其声;泄于口,口 其事。③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④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⑤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1、在原文的横线上各填一个词。想一想:①②句都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两句当中三个方面顺序一致吗?
2、本段文字从“精念存想”表现于“ ” 、“ ” 、“ ”的现象来证明“ ”是人的主观思念,是人产生的幻觉,并非实有。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夫精念存想( ) ⑵俱用精神( )
4、翻译画线句子。
(二)名作欣赏。
游沙湖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1)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2)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3)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4)深了人意。余戏 (5)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导人(6)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7)洗笔泉,水极甘(8),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9)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10)暮雨子规(11)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2)。”是日剧饮而归。
[注] (1)相:察看。(2)庞安常:人名。(3)颖悟:聪颖,有悟性。(4)辄:就。(5)戏:开玩笑。(6)异人:奇异的人。(7)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逸少是他的字。(8)甘:甜。(9)兰芽:刚长出的兰花幼芽。(10)萧萧:风雨声。(11)子规:杜鹃鸟。(12)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而慨叹光阴易逝,其实人生也有返老还童的可能,就像这流水也能向西流一样。
1、第一段交代了沙湖的 ,同时,也暗示了游沙湖的 。第三段写游沙湖的 ,重点写游 ,集中笔墨描写了这里的典型景物。
2、用“全石以为底”中的“以”和“为”的意义或用法推断下列粗体字的意义或用法。
(1)以纸面字 (2)以手为口
3、找出文中的两个第一人称代词。
4、参考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买回其间,因往相田而得疾。
(三)拓展延伸。
北人(1)生不识菱(2)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1)北人:北方人。(2)菱:一年生水生草木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仕于南方( ) (2)席上啖菱( )
(3)或曰:“啖菱须去壳。”( ) (4)欲以清热( )
2、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作文训练营
狐狸与狗是世界寓言文化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大家不会忘记寓言《狐狸和乌鸦》和《狐假虎威》中诡计多端的“狐狸”,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克雷洛夫寓言《狼落狗舍》中众志成城的“猎狗”。
狐狸与狗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以“狐狸与狗”为话题,编写一则有新意的寓言故事。
篇8: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试题含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试题含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cí mǔ( ) ? bǐ cǐ( ) zhàn zhēng( )
jiě shì( ) kě xī( ) piào liɑnɡ( )
nǎo dɑi( )? pái jǐ( ) tiān é( )
kǔ mèn( ) xìng kuī( ) bó zi( )
二、先组成新字,再组词。
申 ( ) 票 ( )
鸟 ( ) 占 ( )
月 ( ) 逢 ( )
军 ( ) 革 ( )
三、给下面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1.这件东西你还(hái huán)是归还(hái huán)给他吧!
2.在这些人的威吓(hè xià)、吓(hè xià)唬之下,他迫不得已欺骗了家人。
3.她们相似(shì sì)的容貌就像双胞胎似(shì sì)的。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战争 血流( )
( )的国王 平心( )
( )的声音 神气( )
五、选词填空。
眺望 瞭望 遥望
1.小军正在( )窗外的美景。
2.我们站在山顶( )城市全景。
3.东征的第一天,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 )。
骄傲 自豪 傲慢
4.看他那( )的样子,谁都不放在眼里。
5.她获奖以后,渐渐有点( )了。
6.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的( )。
六、找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桌子 椅子 沙发 柜子 家具( )
2.教师 医生 工人 学生 少年( )
3.唱歌 跳舞 射击 跑步 操场( )
4.苹果 西瓜 冬瓜 葡萄 香蕉( )
七、按要求写句子。
1.美丽的乡间农舍,一只母鸭寂寞地坐在窝里,孵化自己的孩子。(缩写句子)
2.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改为陈述句)
八、将下列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1.送 请你 绿色兔子 一只 的 红眼睛 我
2.美丽的 从未 丑小鸭 这么 见过 鸟
3.把 怀里 妈妈 彼得 脸蛋儿 不好意思地 藏在
九、默写古诗。
敕 勒 歌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游子吟》是 代诗人 写的,全诗表现了 。
2.《国王的信》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3.《丑小鸭》讲述了 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丑小鸭(节选)
又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花开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孩子们向他撒面包片、麦粒,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吻他,他感到太幸福了。太阳暖暖地照着,他的内心里发出快乐的声音:“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1.《丑小鸭》的作者是 (国家) (人名)写的。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羽毛 ( )的脖子
( )的天鹅 ( )的影子
3.文中哪句话体现了丑小鸭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摘抄下来。
(二)
一只(zhī 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个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
小蚂蚁听了很(满意 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 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 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 炫耀)一番!”于是,他调(ti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piāo lu( )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个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tuō xiǎn( ),一面叹息道:“唉,真kě lián( ),连那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
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吗?”
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真的名副其实?
1.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读第2自然段,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3.读第3自然段的拼音,把词语写在括号里。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十二、习作。
从下列两组事物中,选出一组,想象这些事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
1.小兔子 小猴 大象 大灰狼
2.大脑 手 脚 嘴
第七单元提升练习
一、慈母 彼此 战争 解释 可惜 漂亮 脑袋 排挤 天鹅 苦闷 幸亏 脖子
二、伸 伸出 漂 漂亮 鸡 小鸡 钻 钻研
脑 大脑 缝 缝隙 晖 春晖 勒 敕勒歌
三、1.hái huán 2.hè xià 3.sì shì
四、激烈 愚蠢 快乐 成河 静气 十足
五、1.遥望 2.眺望 3.瞭望 4.傲慢 5.骄傲
6.自豪
六、1.家具 2.少年 3.操场 4.冬瓜
七、1.母鸭孵化孩子。
2.这就是自己的影子。
八、1.请你送我一只红眼睛的绿色兔子。
2.丑小鸭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鸟。
3.彼得把脸蛋儿不好意思地藏在妈妈怀里。
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十、1.唐 孟郊 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意
2.做事要心平气和,只有弄清别人的意思,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灾难
3.丑小鸭历经辛酸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美好的事物总有一天会变得美丽、辉煌
十一、(一)1.丹麦 安徒生
2.雪白 长长 美丽 漂亮
3.孩子们向他撒面包片、麦粒,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吻他,他感到太幸福了。
(二)1.zhī děi diào 2.得意 征服 炫耀
3.飘落 脱险 可怜
4.名副其实
?十二、略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题是小学语文考试的必考题型,对小学生来时很难得高分。同学们学会应用答题技巧一定会取得阅读高分。
多做题有助于同学们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希望提供的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语文第七单元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9.职业素质测评感言
10.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